社會管理創新的辯證邏輯和科學路徑

社會管理創新的辯證邏輯和科學路徑胡 曉 《 光明日報 》( 2013年04月07日 07 版)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是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保證。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並要求「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加強社會管理創新,需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具體實際的科學路徑。

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辯證邏輯

社會管理創新要實現正式制度與非制度因素的辯證統一。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社會管理創新首先是制度創新,需要在現有的社會資源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對現有的社會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進行完善,建構與時俱進的社會管理制度,為人們的活動空間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制度環境。同時,實現社會管理創新,還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因此,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制度不僅需要不斷完善滯後的社會管理理念、體制機制、法律政策以及方法手段,還需要尊重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價值信念、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道德倫理等非制度因素,實現社會管理創新之正式制度與非制度因素的辯證統一。

社會管理創新需要高度重視依法治理與以德治理的辯證統一。不可否認,中國在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一些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因此,社會管理創新需要強調以法治理的社會管理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使社會管理創新建立在「依法治國」的社會基石之上。同時,法治建設需要思想道德建設先行,法治的完善離不開道德制約。只有在實行法治的同時實行以德治理,以道德教育、道德自律和道德建設作為依法治理的後盾,切實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依法治理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社會管理創新要實現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辯證統一。社會管理創新需要克服傳統行政體系的「管制」思維。單一的管理體系不僅容易造成政府機構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官僚主義問題、腐敗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還容易導致資本與權力的合謀。因此,十八大報告強調,「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換言之,社會管理創新需要注重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把人的幸福作為其努力的終極目的。因此,社會管理創新要實現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辯證統一,政府機構要嚴格履行各自的職責,為公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科學路徑

十八大報告明確了「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並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作出了部署。在社會管理領域,十八大報告所蘊含的辯證思想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向。

以破除滯後的管理制度為邏輯起點,充分挖掘社會的活力。社會主義社會要求建立以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分配公平以及權利公平為主要內容的分配製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來健全社會的公共服務體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不公通常是由制度、市場與政策的不完善與失靈所造成的,因此,為了實現社會管理創新之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辯證統一,不僅需要從法律、政策、組織機構、管理方法等層面進行頂層設計,還要求從社會主體的角度來探求政府、社會組織及公民個體的多元參與機制以及社會共識的達成,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

以共享的價值觀念為立足點,注重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從社會管理創新的依法治理與以德治理的辯證關係出發,基於法律和道德的共享價值觀念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科學選擇。道德品格是法治的前提,法律的產生以道德為基礎,沒有對道德理念的追求,法律就可能成為專制與奴役的工具。法的正義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立法者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水準。在現實社會中,頻頻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通常與部分官員的道德品德低下以及法治意識淡薄緊密相關。社會管理創新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管理創新,只有在實行法治的同時實行德治,以道德教育、道德自律和道德建設作為法治的後盾,才能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以服務型政府建設為推動力,加快轉變政府公共行政職能。社會管理創新要實現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辯證統一,轉變傳統的政府角色,使建構全新的服務型政府治理模式成為一種必然方向。建設服務型政府不是局限於狹義的政府改革,而是要通過對政府與公民角色的重新定位,將實現公民的公共利益作為合法基礎,充分體現公民的參與及公民與政府的合作,通過全方位的公民參與開闢治理國家的新途徑。因此,從整體上拓展並暢通公民有序參與公共決策和社會管理的途徑,積極組建社會公共事務協商議事機構,完善公共事務的公示制度、聽證制度、信息查詢諮詢制度和民主參與制度,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根本要求。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推薦閱讀:

羅盤管理模式
請把我的簡歷放在你們老闆桌上——《戰國策》二十三
淺談幼兒園的管理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一條【治安管理處罰的決定機關】
為什麼大家都去學經管、投資專業,為什麼管理崗賺的錢比技術崗要多?

TAG:社會 | 科學 | 創新 | 管理 | 邏輯 | 辯證 | 社會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