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家年俗

客家人過春節

「二十八,沒錢也趕集」這天是家鄉一種約定俗成的日子。又是一個暖冬,在那和暖的陽光照耀下,喜悅的人們,在置辦著年貨,大包小包,紅色的燈籠、把年的氣氛渲染得漸濃。

大年三十,長輩們總是敦促孩子們早早洗頭沖涼,說「早洗早發財」,圖個好兆頭--洗去一身的污垢,晦氣,給來年帶來好運。大人們則忙著寫揮春,貼對聯,掛燈籠。

等著年夜飯,這段時間,孩子們最好的消遣方式是湊在一堆打紙牌。這時候的孩子是最開心也最放肆,開飯時間到了,一遍一遍去催促他們收檔,孩子們都是用同一句話來敷衍:再玩最後一盤。孩子們知道,大人在這個時候是不會輕易動氣的,過年最注重的是一團和氣。除夕是春節的前奏,而年夜飯是除夕的重頭戲。說到年夜飯,釀豆腐是客家人傳統名菜之一,盛大節日、親朋聚會,餐桌上都少不了這道菜色。釀豆腐不僅好吃,還有一個吉祥的說法:叫作「旺財旺丁」。興寧大平鎮製作的豆腐,質體鮮嫩富有彈性,非常適合釀豆腐,由此遠近聞名。除此之外,客家「姜酒雞」也值得一提。嚴格說來「姜酒雞」是廣東客家婦女在分娩後進補的傳統食品。酒是家釀的糯米酒,也稱作「黃酒」,用米酒、姜、紅粬煮的家雞,稱作「姜酒雞」,姜酒雞味道辛甜而醇香,有開胃生津,祛寒濕,通經絡,和五臟,活血祛瘀,滋陰益胃,客家婦女經產後進補多體魄壯實。不過「姜酒雞」現在也不局限於產婦專享,節日里可以拿來待客,只是偏重女賓客。男女老少均可享用的是不加配料的純釀酒。席間,每人一碗熱乎乎的米酒,頓時節日氣氛倍增。

晚飯後少不了派「利是」。「利是」就是紅包,北方人講的壓歲錢。以前,家裡窮,沒有「利是」可以發。長輩給孩子分個小桔子,就算是發了利是。孩子們也很珍惜這個象徵意義的禮物,用紅繩子串著,掛在脖子上,向小夥伴炫耀,洋洋自得,不在話下。

大年三十有守夜的習俗,可以一夜不睡。這對小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寬鬆。為了守夜,有的孩子在除夕到來之前,先睡一覺,養精蓄銳,等零點的鐘聲敲響,再起來放紙炮。零點的鐘聲一響,整個村子沸騰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屋前屋後炸響。春節文藝晚會是只見其人,不聞其聲了。爆竹炸響後,整座山村的上空瀰漫著刺鼻的霄煙味。似乎每年從城裡回到鄉下,就是為鞭炮而來,只要過足了鞭炮癮,才心滿意足地說這才是過年,這才找回了過年的感覺。

……

初一早上起來看,紅色的爆竹紙屑,厚厚地鋪滿一地,猩紅如地毯。這就是喜慶的顏色,這就是節日氣氛。老人一再叮囑家人初一初二不掃地,所以地上的爆竹屑、果皮、煙頭、花生殼會留到初三。

據說大年初一初二不動掃帚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五代《錄異記》載有《如願》的故事:廬陵歐明過彭澤湖,被湖神青洪君請去作客,待之甚厚。臨別,青洪君送如願給歐明。歐明把如願帶回家後,他有所求時皆能得到滿足。「數年後大富」。後來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如願起床晚了,歐明就打如願,如願就躲進掃帚,任歐明呼喚,如願始終沒有再出來。從此歐家逐漸衰落。以後民間就有了初一藏掃帚的習俗,怕把如願掃走,失掉家中的財氣。《如願》的故事現在不一定很多人知道,但是在年初一和初二不動掃帚的古代遺俗在客家地區保留了下來。

室內、庭院里的垃圾初三徹底打掃,這裡也有一說。客家人把初三稱為「窮鬼日」,那天把堆積的污物乾乾淨淨地清掃出門,叫做「送窮鬼」。

農曆初四是最熱鬧的一天。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村裡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自帶菜來,來到後,一頭就扎進廚房,忙前忙後。……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第一輪月圓之日,是繼年之後又一個小高潮,也可以看作是年的尾聲。對這一天,客家人同樣看得很重,這一天,一定要放爆竹,賞花燈,鬧元宵,突出的是一個字「鬧」。

客家人「燈」與「丁」的發音相同,賞燈實際是賞丁,誰家當年添了男丁,就要買好長長的燈帶,在賞燈這一天,不管你身處何地,都要回到出生地,親自到祖上的祠堂,掛上燈帶,表示子孫後代延綿不斷。客家人大門口掛著大紅燈籠,從大年三十點亮,一直亮到十五。

過了十五,人們才真正從傳統的年中走出。

春節怎樣過?每個人,每個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年俗,可謂多元化,不過,在中國這個多民族大家庭,人們慶祝年有著共同之處,年應該是犒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的盛宴,年是回歸情結,年是紅的;是喧鬧的,是吉祥祈望,是生理更是精神滿足,是一個新的開始。年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一碗濃郁甘香的擂茶,喚起了多少客家兒女的思鄉情
該國是南美洲最小國家,法定語言是廣東客家話,春節為法定節日 – 鐵血網
「客家民居博物館」橋溪村去來
客家俗諺說解:鴨子大過鵝

TAG: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