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不是辛苦事,只要你尊重天性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內力覺醒導語:假如有人問你:「你愛自己的孩子嗎?」你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愛!哪有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呢?」假如再問你:「你會愛孩子嗎?」你可能要想一想再回答了。的確,天下愛孩子的父母,不一定都會愛孩子。愛有許多誤區。愛得不得法,就害了孩子;愛得不明白,就步入了誤區。如何才能真正地愛孩子?讓孩子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是最好的禮物嗎寫這篇文章源自於我最近和一位年輕媽媽的對話,這位媽媽來自四川的一個小城市,她無比愛她的女兒,她帶著12歲的女兒來北京向我學英語,在北京呆了半個月。學英語之餘她與我的所有對話幾乎都是詢問女兒教育的,能看得出,這位媽媽在努力把她對女兒全部的愛都轉化成最好的教育。這位媽媽很鄭重地問我:「老師,有孩子的這12年來我一

直有一個很大的願望,就是送給孩子一個最大的禮物,這個禮物就是讓孩子上美國哈佛或耶魯大學,我這麼遠帶她來北京向你學英語,都是為實現這個大理想。可我一直不知道這個理想如何才能實現,您對教育問題研究的這麼深入細緻,我很信任您,您能不能幫助我設計出一個長遠的規劃來,協助我一步一步把女兒送進哈佛或耶魯大學?」此時面對這樣一個突然的問題—如何上哈佛耶魯,我卻一時語塞了,因為我自己也沒上過哈佛耶魯,怎麼給人家出主意呢?我發愣了一會,突然找到了將談話進行下去的方法,我招呼這位媽媽坐下,給她倒杯水,將氣氛放鬆,然後神情舒緩地問她:「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女兒送進哈佛耶魯,原因何在呢?」反問她這個問題時,我心裡在想,一心要讓孩子考上哈佛耶魯的父母雖不在多數,但巴望著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父母不是比比皆是嗎?乾脆深入探討一下父母的心裏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如何思考的。面對我的問題,這位媽媽想都沒想地堅定地回答我:「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是哈佛耶魯,讓孩子上最好的大學當然就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了,若能實現這個願望,女兒考上了哈佛耶魯,我就算對得起她了,就算完成了對她的教育,今後我就再也不管她了。」「哎,其實讓女兒考上哈佛耶魯也不是我的真心想法,我只是不知道該找到一種什麼樣的方法能讓女兒的學習動力繼續保持下去,就挑戰哈佛耶魯吧,挑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我希望用最高的目標喚起女兒的動力繼續努力下去,一路不鬆懈。」「那麼你對哈佛耶魯又了解多少,這兩所大學對世界的影響力如何?」我繼續問。「為了實現女兒上哈佛耶魯的目標,你每天都做多少努力?」我再問。媽媽立刻說:「我現在全部精力都撲在女兒的學習上了,每天平均6個小時吧,我要照顧她的所有生活,每天送她上下學,每天放學後檢查完她的所有作業,每天監督她背論語國學什麼的,背英語單詞,一切忙完了都到晚上十多點了。」

你在教育上忽略一個大問題,即孩子的內力覺醒

我單刀直入地說:「你在教育女兒上所做的一切犧牲和努力可謂可歌可泣,感天動地,但遺憾的是,你和很多很多天下父母一樣,在教育問題上忽視了一個最該做到的大問題—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這位媽媽聽了我講話本想立刻動筆就記,但聽到「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時她一下停住了,她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奇怪名詞搞愣了。我見時機成熟了就直接地說:「請原諒我把話說得非常直白,非常刻薄,甚至非常狠毒,所有沒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家長,都不不合格家長,都是愚蠢的家長,都是葬送了自己,又去高風險地賭注孩子的家長,搞不好還是殘害孩子的家長!你要小心,你對孩子的一切犧牲和用心不見得能得到最好的回報,孩子不一定沿著你設想的哈佛耶魯路線走,孩子再大一些,上了中學,搞不好和你會陷入雙累、互恨的困難關係,就像無數中學生與家長的關係那樣,陷入互不買賬的僵局困境。」我一口氣地說:「按照我的心理問題研究心得,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兩股力量,一個是我們表面上看得到的肢體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個是我們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內力。人的肢體力量顯然是弱小的,即使是最有勁的大力士,他的力量也沒有一個普通的牛有勁,他所能舉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理力量一旦被喚醒,則是巨大無限的,就能改天換地,無堅不摧,勢不可擋。過去說一切人間奇蹟都是人創造的,今天我告訴你,具體地說是由人的心理力量創造的。人的一生強大與否、成功與否、幸福與否、快樂與否,不取決於他的肢體力量,也不主要取決於他的知識力量,而主要取決於他的心理力量。」我繼續說:「當代社會裡人們對教育的一個普遍錯誤認識是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或"技術就是力量』,甚至過分畸變為"考分就是力量』、"名校就是力量』、"出國就是力量』,並在這個方向上越走越遠,這都是因為人們普遍沒有意識到心理力量才是最強大無比的力量。」「心理力量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個人身體里的一股無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塊無比巨大的核電池一樣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中。但上帝和每個人都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即沒有告訴人們這個巨大電池的存在,只讓少數人通過受教育來激活和喚醒這個電池。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在激活和喚醒人體內的這個巨大電池。如果最終沒有喚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動就都是失敗的。而只要能喚醒這個心理力量,則上什麼學,學什麼專業,到哪裡去上學,受什麼教育都可以。這就好像只要能到達河的對岸,走什麼橋都可以一樣。」「你教育孩子的最大失誤,就是把每天完成作業和將來考上哪個學校這樣的小目標當成了教育孩子的大目標,而沒有覺悟到通過教育活動喚醒孩子的心理內力才是教育的總目標。

只有讓孩子的心理力量覺醒了,才是最好的禮物

你和孩子所取得的一切驕人成績,都不是孩子心理力量覺醒的結果,而是你的肢體力量加上孩子的肢體力量聯合的結果,這兩股弱小的身體力量再怎麼擰到一起也大不到哪去,因此你們母女倆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就完成個區區的小學生教育,並且連你自己都沒信心,這條費勁的路能走多遠。

我繼續說:「你讓孩子上哈佛耶魯,說白了,不就是想讓孩子一生強大、安全、自信、幸福、自由嗎?那麼我告訴你,再有名的大學也不過只是個牌子而已,而不是保險箱,只有讓孩子的心理力量覺醒了,賦予她一生使不完用巨大力量,才是你送給她了一個最好的禮物。」

這位媽媽開始點頭了,她追問:「孩子的心理力量覺醒了是什麼感覺,你能具體給我點感覺嗎?」我回答:「這個真沒法簡單回答你,人的內力一旦覺醒是無限的,不好用語言來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內力覺醒的孩子走過成長教育的道路肯定比其他孩子簡單輕鬆得多,快樂容易得多,至少不用大人陪寫作業了吧。我的話吸引了這位媽媽,她被「內力」一詞打動了,她像看到曙光一般眼裡流露出希望的眼神,並很好奇、很真切地問突然我:「曲老師,你有孩子嗎,你的孩子是怎樣教育的,你孩子的內力覺醒如何,你能給我說說嗎?我很好奇,也特別特別想看到一個真實的內力覺醒的實例!」「這……」我猶豫了,因為我從不在眾人面前提及我孩子的成長經歷,這是我孩子對我的要求,她希望能安靜地成長,不受外界打擾。但看著千里之外奔我而來的、坐在我面前已經半個月的急的媽媽,我的心軟了,決定透露出一些來,給她些啟發。我越是猶豫,這位媽媽越是好奇地追問,她在我的猶豫中似乎覺察到了什麼,她感到我的猶豫中一定含有著她想知道的東西,因此越加好奇地追問。

這世界上還有不用管孩子成績還這麼好的方法?

我想了一下說:「好吧,我就以我親身教育孩子的經歷來告訴你內力覺醒有多厲害,我從不在眾人面前提及我教育孩子的經歷,是因為我不想讓孩子的成長受到過多的打擾,給孩子留下一片安靜成長的空間,既然你這麼追問,我就簡單地說一點,但保密她的學校、名字。我的孩子是個女兒,今年剛上高一,16歲。」

「她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你管嗎?」這位媽媽習慣性地首先提問學習方面的問題。

「這麼說吧,學習成績全班、全年級、全校、甚至全北京市都名列前茅,並且我從來都不管她的學習,這兩年我每天從早到晚在這裡給你們上課,我幾乎成月地見不到孩子,哪有時間管她學習。」「啊!?」我一出口就讓這位媽媽瞪大了眼睛,很顯然,她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不用管的孩子,不用管的孩子學習成績還這麼好。她遲疑了一下問我:「曲老師,你是教英語的,你孩子的英語一定很厲害吧?」「對,是很厲害,中考英語成績北京市前十名,而且聽說讀寫俱佳,不過這都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她自己的功勞,我教她英語的時間加起來一共不過幾小時,我只是在她小學四年級時給了她我的教材,講了幾個小時該怎麼學,她就自學過來了,英語成績一路全校、全區、全市領先。其他科目成績也是如此。」「那她一定上了一個好學校吧,一定是北京的名校,有好老師教,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好的成績?」「你正好猜錯了,她上的小學在常人看來是最不好的打工子弟小學,學校里一半的孩子是農民工的子弟,父母是買菜的、建築工地的、做小裁縫的,幹什麼的都有。」「那結果怎麼樣?」媽媽一直瞪著眼問。「結果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正是在這樣壓力很小管束很小的小學裡,我才能有機會和舞台與學校配合對女兒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內力覺醒鍛煉,她才能毫無約束地綻放內力,表現出色,她小學期間在北京市舉辦的各種活動中表現傑出,是歷年的全市三好學生和各方面優秀選手,小學畢業時,獲得了北京市小學生所能獲得的所有榮譽,包括一枚北京市紅領巾獎章,你知道這個獎章意味著什麼嗎,它是一個北京市小學生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北京的很多學校幾十年辦學史上都無人獲得這枚章,而這枚獎章出自一個打工子弟學校,令人驚呼。事實上,我女兒小學畢業時,她所上的打工子弟小學因為出了她和她幾個同樣優秀的孩子而名聲大振,很多家長帶孩子蜂擁來入學,想進這個學校都不容易了,得托關係。」

「啊……」 這位媽媽聽傻了。

她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鋼琴直達10級

我繼續說:「上小學的6年里我從未幫女兒寫過一個字的家庭作業,從來沒教過她一道題,我每天都忙我自己的事情,每天與女兒見面都是晚飯時,我教育女兒的唯一方法就是每天十分鐘左右的"晚飯談話』,我把它稱為"晚飯談話教育法』,就是邊吃晚飯邊談五花八門的事情,從學校生活到同學關係到社會萬象全都談,但談話有最高目的—用漫談的方法鼓勵女兒心理內力覺醒,這個談話我堅持了6年,得到的回報是6年中女兒取得的捷報頻轉的成就。」「那你女兒學鋼琴嗎?」一個最老套的問題。「當然學,但我不同於一般家長急著把孩子逼到鋼琴上去。我注重的仍然是首先喚醒孩子的音樂內力,這個喚醒工作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喚醒的過程我就不一說了,我只說這個喚醒過程我堅持了13年。女兒到了13歲那年,我感覺她的音樂內力已被激發得足夠強大了,強大到無法盛裝的程度了,我才開始允許她碰鋼琴,你猜怎麼樣,簡直是奇蹟,她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鋼琴直達10級,然後跨過10級直接彈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樂曲。在一年的學鋼琴過程中,我從未逼她練過一次琴,我說的最多的話是"該吃飯了,該睡覺了,太晚了,別彈了,明天還得上學呢』,其實她只要一沾鋼琴就九頭牛拉不下來,我知道,是那股積累了13年的音樂內力在爆發出來,創造著學音樂的奇蹟。」「啊,真的!」這媽媽簡直聽呆了,她趕緊招呼同樣也學鋼琴的她女兒坐到她身邊,聽我講下去。我繼續說:「這還不算最奇特的,我女兒在學鋼琴的同時就拜音樂學院的老師學作曲了,別的孩子只學鋼琴,而我女兒一邊學彈琴一邊就作曲,彈一首作一首,兩邊同時進行,半年下來所做的鋼琴曲無數,包括大型的協奏曲、迴旋曲、奏鳴曲,一年之後她在鋼琴上只彈自己作的曲子了,這些曲子拿到中央音樂學院給專家們聽。開始沒告訴專家是13歲小孩作的曲子,讓專家猜是誰的作品,專家猜是巴赫、莫扎特、門德爾松、肖邦、李斯特、海頓…… 都不像,當告訴是13歲小女孩學一年音樂的作品時,專家們驚呆了,驚問是怎麼回事,並一致扭頭問我這個爸爸是怎麼教育的,我的回答讓專家們摸不著頭腦——"音樂內力覺醒』,見專家們似懂非懂,我說,這不奇怪,肖邦、貝多芬、莫扎特作曲的時間比13歲還早,莫扎特9歲就開始了,這都是音樂內力及早覺醒的結果。別看很多孩子從小學音樂,但因強制教育不當,孩子被逼學會了音樂技術,卻傷了音樂內力覺醒,我覺悟了音樂內力啟發的重要性,給我多少孩子,我都能讓他們成為音樂家。」

女兒堅持不出版,她有她堅定的理由

我說:「有,我女兒上小學6年來是學校的優秀足球隊員,跟男孩們一起踢足球,踢主力,有驕人戰績,這也是喚醒內力的結果。大概還是喚醒內力的支持吧,她12歲就長成一米六的大個,從不得感冒,從不打各種預防針。連續五年擔任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每天主持學校升旗儀式,校廣播站廣播員,校壁報負責人,校記者站記者,校繪畫小組組長。說到繪畫,仍離不開心理內力覺醒,我從未逼她畫畫,僅從她一歲開始激發她對美術的欣賞興趣,喚醒她對視覺美的內在感悟力,到三歲時她主動要求學畫畫,我給她精挑細選了一個老師,並和老師溝通好以保護興趣、激發內力為主的教學思路。老師很贊同我的教學思想,按照我的路子走下來了,結果她13歲前學完了除油畫外的所有繪畫課程,這期間她幾乎是自己背著畫夾子到處寫生繪畫,每次上繪畫課都是自己坐公共汽車去繪畫教室,從不讓父母大人接送(這也是內力覺醒的一部分)。小孩子用繪畫的眼睛細心觀察世界,這本身就是內力覺醒的一部分,這使她會觀察,懂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小學四年級起,她有了自己的繪畫設想,她按照朱德庸的漫畫風格設計了一套長篇連環漫畫集—《超人角馬的故事》,從此她每天畫一幅四格連環漫畫,讓這本漫畫集逐漸厚了起來,後來學校同學知道了她的行動,就紛紛求來一看,她就乾脆每天畫一幅四格漫畫展示給同學看,使得身邊的同學每天都惦記著看她的漫畫(這也是最好的內力覺醒互動環境),三年下來,一部童心看世界的漫畫集問世了。我悄悄把這本漫畫集拿到出版朱德庸漫畫集的出版社給編輯們看,編輯們的表情可想而知,要馬上出版,我回家徵詢了女兒意見,女兒堅持不出版,她有她堅定的理由(這種不為名利所動的定力也來自心理力量的強大),我尊重女兒的想法,把這套女兒花了三年畫出來的漫畫集像寶物一樣珍藏。」

我這個爸爸沒做什麼,不過是有點覺悟尊重了孩子的天性

做父母的,別那麼自信張狂,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得了了,要百分百地管孩子、教孩子,孩子的內力是一桶汽油,你只需劃根火柴點燃它就是了,然後你就趕快躲在一邊,歡欣鼓舞地看捷報頻傳的喜訊吧。內力覺醒的孩子只會做得比我期待的好,我何必多此一舉再操心呢!現在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女兒常常已經入睡了,這時候我總會躡手躡腳地走到女兒熟睡的床邊,靜靜地坐上一會,看著她熟睡的樣子,聽著她仍帶有孩子味的酣睡的呼吸,輕輕地一遍一遍地撫摸著她頭髮,心裡在想,誰說養孩子是個苦差事啊。我這個爸爸沒做什麼,不過是有點覺悟尊重了孩子的天性,就沒完沒了地收穫著這麼多幸福,感謝上帝,給了我這麼好的女兒。 【教育】「熊孩子」是怎麼養成的 不久前,杭州有一對挺文藝的父母,因為擔心自家18個月大的寶貝,可能會在去倫敦的長途飛機上哭鬧,提前準備了一張手繪的四格漫畫(內容就是請大家多多原諒)。複印了多份之後,連同表達歉意的巧克力一起,送給了機上同行的乘客。

第二天,我也正好帶著9歲的女兒直飛巴黎。就在我們座位的前一排,以及再往前一排,都是母親帶著一個一兩歲的小童。接下來,這一路上的11個小時,機艙里的哭鬧聲此起彼伏,女兒十分無奈地趴在我耳邊小聲地抱怨:「媽媽,他們好吵啊!」「好了,忍忍吧,你小時候也是一樣。」我說。

作為一個同樣經歷過這種混亂的母親,一般情況下,在公共場合遇上這種一兩歲小娃娃的哭鬧,我都能對一旁焦躁的父母表示理解,反正換成是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但是讓我受不了的,更多還是那些已經到了三四歲,五六歲,甚至都上了小學卻依然心智未開的大孩子們。

上次闌尾炎住院的時候,我就在病房遇上了一個。那是一個長相挺可愛的小姑娘,扎著一腦袋的小辮子,四歲多一點,每天下午過來看望她同樣剛做過闌尾手術的媽媽。但是,除了看媽媽以外呢,她還很喜歡在整間病房裡閑逛,把同一屋子三個病人(包括我)的床邊櫃翻個底朝天。看見好玩的,就拿起來玩一玩;看見好吃的,就直接放到自己的小嘴巴里。

我實在不喜歡陌生人隨隨便便打開我的床邊櫃,於是第二次的時候,我伸手輕輕地按住了櫃門,柔聲對她講:「小妹妹,這是阿姨的抽屜,你想要什麼,可以先問一問阿姨,然後阿姨再拿給你。」可惜這小姑娘好像聽不懂我的話,只是用一雙大眼睛直直地瞪著我,握著柜子把手的那隻小手,還是堅持著不肯放開。

「過來過來,奶奶這柜子里有酸奶。」我旁邊的一位病友,年齡比我們大了不少,可能更加喜歡當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就直接打開自己的櫃門,招呼小姑娘到她那邊去。

剛才一直沒出聲的孩子媽媽,看著坐在別人床上大口大口吃酸奶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地對著我們憤憤地說:「哎呀,這孩子,全都被她爸爸慣壞了!一點規矩都不懂,我說什麼都不聽!」

然而,至今回想起來,我還是可以感受到,那個母親在當時只有那麼一絲絲的尷尬,以及,她對自己的寶貝女兒那種有些神志不清的疼愛和寵溺。以至於,她都為此有些看不清現實、分不清人我之間的正常邊界了。

其實「家」這個概念,從心理意義上講,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母親的懷抱」和外邊的社會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在家裡,在慈愛父母的陪伴之下,我們一點一點學會去遵守,那些長大以後必須要遵守的各種社會規則。所以說,除去那些溫情脈脈的養育和照顧,做父母的還應在孩子身邊承擔起「規則制定者」、「規勸者」,甚至「懲罰者」的權威角色。然而,如今有很多家長,尤其是關注孩子教育、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那一部分家長,很容易只是單方面地看重那些強調對孩子付出關愛的文章,自以為是地,把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理解為對其各種行為的放任和庇護。他們甚至很習慣地去做那種「讓孩子隨意冒犯,讓父母認真道歉」的事情,恨不得自家孩子從一出生開始,這一輩子就遇不到一丁點兒的委屈,聽不見一句「這個不行」。結果,就是讓這個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外部世界所必須遵從的那些規則。

前些日子看到有一則新聞說,有一個母親帶兒子在飯店吃飯,席間小男孩到處亂躥,還跑到別人的桌子上拿螃蟹玩。後來被螃蟹的主人制止以後大哭起來,惹得她的母親十分不滿,立刻掏出手機發微博:「現在的男人怎麼這麼小氣呀?不就是孩子拿了你的一個螃蟹玩玩嗎?」唉,應該怎麼說呢?人家又不是你這孩子他爹!

有時候,我也會想:眼下這麼多有關「熊孩子」的段子漫天飛,是否因為我們這一代,長大成人的過程太不容易,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太過痛苦,太過不堪嗎?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父母,如此憎惡和抗拒承擔起家長的權威一職?還是,僅僅因為現在的孩子太少了,而我們體內那個「想要抱著一個嬰兒」的基因作用太強大,所以才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將自家孩子養成了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嬰兒?(摘自《中國青年報》 作者 茉茉宮)

學生學業不良十大常見表現及教育對策

一、學習動力不足

表現:

1、經常遲到或早退,對學習沒有興趣。

2、對成績的好壞持無所謂的態度,從不主動與人討論學習問題。

3、遇到難題就會退縮,不肯努力鑽研。

4、學習目的不明確。

對策:

1、幫助學生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使其經過努力,可以成功。

2、在課上讓其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激發他追求成功的慾望,激發學習興趣。

3、多關心其學習情況,不斷提出新的學習任務和要求,使其始終保持上進的勢頭。

二、學習基礎差

表現:

1、課堂上涉及到有關舊知識時,學生表情茫然,無法聽懂,或乾脆不聽。

2、作業及習題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學生經常出錯。

3、單元測試可能考的不錯,但綜合測驗很難得高分。

對策:

1、補習相關的基礎知識。

2、講授新課前,督促學生複習相關的舊知識。

3、指導學生預習,使新知識的學習儘可能小的受影響。

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有計劃學習舊知識。

5、加大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學習方法不當

表現:

1、學習時不求甚解,死記硬背,不能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仿照例題能做對習題,但問題一變便無從下手。

3、經常錯用公式、亂用概念。

對策:

1、講授新概念、新公式時,強調推導過程,使學生加強理解。

2、作業題以不同的方式出現。

3、教學時,注意啟發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

4、舉行方法交流會,讓學習好的學生介紹經驗。

四、學習習慣不良

表現:

1、學習沒有計劃,不知該學什麼。

2、學習之前不能做好準備,經常帶錯東西,忘記作業等。

3、經常因看電視或貪玩擠掉學習時間。

4、課前從不預習,課後從不複習,考前開夜車。

對策:

1、幫助其制訂一套嚴格的學習、生活計劃,並督促認真執行。

2、及時表揚學生的進步,鼓勵其保持。

五、學習技術較差

表現:

1、使用或創造學習輔助手段以促進學習效率的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利用圖、表或文章中的主要信息進行學習。

2、不會選擇學習要點。

3、出錯之後,不注重總結。

4、信息加工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的知識前後聯繫起來並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對策:

1、上課過程中都對知識的重點、難點要反覆強調,並教給學生如何識別熱點、考點。

2、督促學生要善於總結平時的錯誤,並注意利用重點信息進行學習。

3、指導學生對於所學內容及時複習,複習要把教師講授的內容用自己的話來複述,將之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把當前所學的知識和以前的知識聯繫起來。

六、考試策略較差

表現:

1、平時缺乏考試意識。

2、考前沒有應對計劃,不會合理安排複習。

3、考試時不講究策略,一遇到不會的題就緊張。

對策:

1、強化學生的考試意識,在平時學習或複習時多考慮一下哪些是考試內容。

2、考試之前幫助學生制訂應考計劃,合理安排好複習時間。

3、教給學生考試技巧。

七、注意力不集中

表現:

1、上課或做作業時大腦經常開小差,神遊物外。

2、學習時東張西望,不能安靜。

對策:

1、要養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這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條件。

2、培養對學習的興趣。

3、培養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控能力不為環境中的各種誘因所左右。

4、保持良好的情緒。凡是會引起不愉快的事情要盡量少想,最好不想,至少在上課時不要想它,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

八、意志力薄弱

表現:

1、教師或家長管得緊時學習十分努力,成績較好,反之則不學習。

2、只喜歡學感興趣的課,否則便開小差。

3、學習上怕吃苦,做事有始無終。

對策:

1、加強督促,用嚴格的紀律進行約束。

2、教學力求生動有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其對所有的學科都感興趣,都願意學習。

3、設定一定的情緒,有意識地鍛煉其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4、建立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及良好的班風、學風,使其受到環境的感染。

九、智商發展較慢

表現:

反應遲鈍,理解力差,對於較難的題目常常難以理解,有時即使教師或同學個別講解也不清楚。

對策:

1、教師要多加註意,並教育其他同學共同關心、幫助,不要歧視。

2、幫助其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3、加強思維訓練,提高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

4、對其進步要及時表揚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

十、學習環境差

表現:

1、家庭不和或父母離異,孩子心情不佳,無心學習。

2、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或經常讓其幹活,影響孩子學習時間。

3、學校校風不好,班風不正,沒有學習的氛圍。

4、教師教學不得法,教學能力差,教育不當等。

對策:

1、加強家庭與學校聯繫,開辦家長學校,形成教育合力。

2、建立良好的班風和校風。

3、教師要自覺進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應該使學生始終具有「想學」的狀態——對教育教學中主體動力問題的思考費孝林提要:「不想學」的現象在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想學是學習過程正循環的推動力量不想學顯然是學習過程負循環的重要原因。「想學…」是人的一種良好狀態,是一個人素質得以不斷提高即「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因為只有具備想學狀態的人,才能不斷地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進而產生有價值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活動,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始終具有想學的狀態現行教育,太多地注意了如何教與如何學(教學方法)的問題,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如何使學生想學學習動力的問題沒有教師的想教和學生的想學,即使有再好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方法也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育動力學作為一門嶄新的邊緣學科是它產生的時候了!

關鍵詞:效果動力定理學習效果方程」,想學的狀態,學習動力,創新,教育的最高原則,教育動力學

----------------------------

人類已跨入的時代,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和知識、信息呈爆炸式膨脹的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面對不斷爆炸的知識、信息,任何人都不可能只用已有的知識,就能在未來的各種挑戰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不斷地學習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人們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為此,教育,無論是中小學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必須培養不斷地自主並且能不斷地自主學習的人

.教育的悲哀:不少的學生越來越怕學習

你看,幼兒園那些天真活潑的小精靈,還有那些剛上小學對學校生活充滿美好幻想的一年級小學生,真可愛啊,他們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此時,你一定會說:人之初,本好學。

可是,隨著年級的升高,書包的一天天加重,不少的學生開始厭惡學習,不按時或不認真完成作業,上課顯得沒精打彩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小朋友寧願生病住院也不願上學。同時,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以及各種無情的考試競爭,加之由於種種原因教師很難都有平和而充滿愛的心態投身教育教學(學生考不出好分數,作為教師的你就會受「考核」甚至下崗,「一切為了分數,為了分數的一切」啊,……),不想學的現象在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一個學生一旦成為「不想學」的「差生」,「轉化」就可能比解一道世界難題還麻煩。差生不想學,可以理解。但是,許多尖子生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也苦不堪言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怕學心理,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一個學生,最初是想學的,而經過我們的教育卻不想學(當然,這不能完全怪「教育內部系統」本身,因為這還與「教育外部系統」有關),沒有了對獲取知識的那份渴望與衝動,他已很難自主地不斷學習而將無法面對未來終身教育的挑戰,更不要說叫他去搞什麼創新了。你說,這還不是教育(包括家庭、社會教育)的悲哀?!

警鐘:我們的教育(中小學教育)已經「生產」並還在不斷「生產」大批懼怕學習的人!

..效果動力定理學習效果方程淺說

我們都期望自己的行動得到較好的「效果」。而學生不想學,肯定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產生了不好的效果

縱觀自然、社會的各種現象,我們發現:任何效果的產生,都一定是某種作用的結果「力」的作用是「效果」產生的最重要條件。方法只是產生效果的一個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沒有的作用,任何方法都不會產生期望的效果我們把這叫「效果動力定理。由此,我們來研究教學過程特別是學習過程中的「效果」與「動力」問題。

學習過程,是一個多變數的正在產生著正循環負循環的極其複雜的動態過程。要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條件,良好的教學方法合適的學習內容外,還必須有學生的想學想學是學習過程正循環的推動力量,表現了學生學習動力的正向取值;不想學顯然是學習過程負循環的重要原因,反映了學生學習動力的負向狀態我們把如圖所示的有關「學習效果」及其必要條件之間各種因果關係的「等式」叫做「學習效果方程」。它從「效果動力論的角度揭示了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關係。

「學習效果方程」及其「正負循環」關係圖

同樣,根據「效果動力定理」,我們可得到有關教學過程的「教學效果」及其必要條件之間各種因果關係的「教學效果方程」。顯然學生是否想學是教學效果優劣的重要條件,而學生是否想學又與教學方法及學習效果等緊密相關。

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學生是否「想學」,是「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沒有想學的學生,任何教學方法都將等於零當然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就會更加不想學;有了想學的學生,不難產生好的學法,進而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想學沒有想學的內因狀態,就不可能有不斷自主學習的行動顯然,教學中一旦不能改變學生不想學的狀態,學生就只能被動學習進而造成惡性循環,最終滑向「差生」的行列。要使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真正(不是短暫的)變好,必須首先使他想學」。

.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始終具有想學的狀態

「想學…」狀態與「創新」之關係簡圖(無法顯示)

我們的中小學生學得太苦,這已喊了很多年了。本來,「沒苦那來甜!」,但問題是學生過早地產生了對學習「很苦」的感覺(真正的「甜」並不光臨那些從內心對「苦」感到很苦的人),之後的學習就艱難了!真正的教育至少不應該使小小年紀的學生感到苦學生很可能因太多的感到苦而產生不想學的心理。一個人一旦沒有了想學的心態,哪裡還會有自主學習、不斷進取的行動呢!關鍵是怕學具有遷移性,一個在學校里就怕學的學生,很可能就是一輩子不思學習的人,當然就是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

創新是新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是現代教育的最高目標。「想學…」是人的一種良好狀態,是一個人素質得以不斷提高即「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對一個已經怕學的人,不太可能在他身上產生有價值的創新!為什麼美國的中小學生並沒有經受過像中國學生這麼多的統考、統測、死背硬灌,但世界高科技的前沿陣地卻老掌握在美國人手中?!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不少中國人,還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太多的統考統測太多的死背硬灌把大腦的活性給弄「死」哪!!

「終身教育」是知識經濟背景下教育形式的一個顯著特徵,學校教育只能是終身教育的必要基礎和重要階段面對已到來的知識經濟大潮,我們的教育怎麼辦?我以為,教學方法也罷,教學內容也罷,教育觀念也罷,等等等等,歸跟到底都必須使學生始終具有想學的狀態,這應該是教育的最高原則也是素質教育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看「輸出產品」是否還具有想學的狀態,應該成為考察教育教學成敗以否的重要指標!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只看輸出產品的分數高低,根本沒考慮其「內心狀態」是否還有「可持續發展」的潛能硬是「活生生」地把不少的中小學生造就成不「想學」的人。可以說,這是我們現行教育的最大最大的失誤啊!!

據權威預測,未來30年,人類的科技知識總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00倍。隨著知識總量的迅猛擴張,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量僅佔一生中所需知識的10%左右,而其餘90%的知識都要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獲取。為此,我們的教育應該使學生通過這10%的學習,具備獲取那90%的能力。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在這「10%」里就不知不覺大面積地摧毀了受教育者原本想學的心態

因為只有具備想學狀態的人,才能不斷地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進而產生有價值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活動。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始終具有想學的狀態

.為什麼學生會怕學」——呼喚教育動力學的誕生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太多地注意了如何教與如何學(教學方法)的問題,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如何使學生想學學習動力的問題。而且已經培養並還在不斷培養大批「怕」學習的社會勞動者。這可能導致我們整個民族創新能力的降低

誠然,良好的教學質量需要良好的教學方法,但是,良好的教學方法只是良好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現行的很多教學方法,好像都是首先假設學生是很想學的,在這樣的「假設」下推演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難怪乎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甚至令人頭痛的問題。

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以最佳的教學效率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前提。而要使教學得到最佳的效率在教師想教不成問題的前提下,必須首先解決如何使學生想學的問題凡是有礙於學生想學的教育行為都是不好的,這應該是評價一切教育行為的重要標準。

「想教」與「想學」,實際上就是教學動力的問題。沒有教師的想教和學生的想學,即使有再好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方法也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一種不好的教學方法(如動不動就挖苦諷刺,為了考試分數不擇手段「卡死」學生等等),一節太難的教學內容,或者一系列不恰當的考評方式(包括對教師或對學生的考評),不但會產生不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有「好」的效果也可能是表面的被迫的或暫時的),而且還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動力而造成學生不想學的狀態。

學生是否「想學」的制約因素簡析圖

中小學教育肯定離不開考試,但是我們在考試的動機效用上卻出了問題。教育的管理者要用學生考試的分數考評教師(大概只有幼兒園還沒有這樣),教師為了自己的「生存」必須死盯學生的分數,於是近乎「慘烈」的場面愈演愈烈:不顧學生的身心健康「見縫插針」加班加點補課,高密度反來複去的死背硬灌,各種大大小小的單元考、章節考以及統測、統考源源不斷,教師不由自主排斥冷落「差生」 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考試分數屢屢不佳的學生,只要能考出高分數甚至縱容學生作弊……。嗚呼,我們的學生年復一年長期經受如此的「折騰」,不怕學習才怪呢!在學生的學習動力遭受反覆「摧殘」(惡性循環)進而逐漸產生「不想學」狀態的同時,教師也身心憔悴而「怕教」了(啊,平和而充滿愛的心態早已蕩然無存)。顯然,一旦把學生考試的分數與教師的「生存」捆在一起,這樣的教育肯定就一天天地「變味」了。

教師的教學方法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想學」狀態,為此,教師必須要有平和而充滿愛的心態富有「愛心」地投入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與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以一種「想學」的良好狀態進入每一個教學情景。一切可能使教師的平和而充滿愛的心態遭受破壞的管理方式都應該是不恰當的!

用學生考試的成績考評教師肯定是一種使教師「想教」的方法,但是這裡一定有一個「度」的問題。如何才能既把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教師的「生存」拴在一起,又使教師有平和而充滿愛的心態富有「愛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這一定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想教」與「想學」互為因果,只有想教(要富有「愛心」地教)的教師才能教出想學的學生而缺少「想學」的學生,久而久之哪裡還有「想教」的教師呢?教師不「想教」領導解決起來,當然不難,但學生「不想學」,教師解決起來可就太難了。

總之,想教想學及其各種複雜的制約因素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已時不我待了!我認為,教育動力學作為一門嶄新的邊緣學科是它產生的時候了雖然學生「不想學」的根本問題,不太可能光靠建立一門研究學科來解決,但問題是我們的教育不能沒有對「教育動力」問題的深入研究。我們的教育理論絕對不能忽視對學生「不想學」及其由此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的研究,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影響或即將影響我們整個民族的創新能力。其實,當我們審視現行教育理論體系時會發現:這近乎是一個不小的「空白」。

如何才能激發、保持與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使學生具有想學的狀態?不但是一個教育教學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問題,這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以及不同的考察對象條件下,將有不同的答案。

讓我們都來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態,研究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我們的學生始終想學、愛學,學得輕鬆,學得自在!!!


推薦閱讀:

老公出軌有理 說婚外情是男人的天性
孝道:命中注定,出於天性
女人天性就會勾引男人
男人的本性 女人的天性
愛的天性

TAG:孩子 | 天性 | 尊重 | 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