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夏炎黃子孫應該使用黃帝紀年

華夏炎黃子孫應該使用

黃帝紀年

黃帝紀年——黃帝紀年是根據黃帝歷和天干地支以及帝王世系表推算的華夏人文始祖黃帝即位以及創製曆法的時間為華夏紀年元年的紀年方式。因為干支紀年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謂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而公元前2697年剛好是干支紀年的開始——剛好是甲子年。華夏族是最早創製曆法的三大民族之一。漢代史書《漢書?律歷制上》就記載了先朝的古六歷,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漢書?律歷制上》「故自殷周,皆創業改制,咸正曆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天道。三代既沒,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傳黃帝調律歷,漢元年以來用之……案漢元年不用黃帝調歷,壽王非漢歷,逆天道,非所宜言,大不敬。」《後漢書?律歷中》也有「逵論曰:「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者,牽牛中星也。古黃帝、夏、殷、周、魯冬至日在建星,建星即今斗星也……案曆法,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據,則殷曆元也。」以及《律歷下》有「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之分尚矣,乃有皇犧。皇犧之有天下也,未有書計。歷載彌久,暨於黃帝,班示文章,重黎記注,象應著名,始終相驗,準度追元,乃立曆數。天難諶斯,是以五、三迄於來今,各有改作,不通用。故黃帝造歷,元起辛卯,而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尚書?周書》「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於天下,越王顯。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歷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文子?精誠》和《淮南子?覽冥訓》也有「老黃帝子曰:昔黃帝之治天下,理日月之行,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歷之數,別男女,明上下,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歲時熟而不凶……故於此時,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豐昌,鳳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就連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三代世表》里也寫到:「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並在《史記?曆書》云:「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漢代《大戴禮記?五帝德》云:「黃帝黼黻衣,大帶黼裳,乘龍扆雲,以順天地之紀,幽明之故,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故教化淳鳥獸昆蟲,歷離日月星辰。」古六歷不僅在史書上有記載,考古文物也有證實。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就詳細記載了顓頊歷。所以黃帝歷是真實存在過的,也是漢字史書記載能夠從未中斷的原因。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時,以冬至月為正月,按干支記年法是第一個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後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後一月,漢朝定立太初曆,以後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間不再改變,始終以正月為新年,但「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夏朝後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另外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天干地支60年循環與黃帝紀年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但是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干應該與地支有關:干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華夏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干支紀法。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雖然後來中國帝王們使用的是在位年號紀年法,但天干地支紀年從來沒有放棄使用,因此天干地支就可以為推算黃帝創製曆法的時間提供參考。更重要的是,關於曆法《周髀算經》里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天以更元,作紀曆。」黃帝紀年這個概念雖然一直沒有提出,但實際上黃帝紀年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編輯本段]《帝王世紀》與黃帝紀年  另外,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是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內容多采自經傳圖緯及諸子雜書,載錄了許多《史記》及兩《漢書》闕而不備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敘墾田,計戶口,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皇甫謐是西晉學者、醫學家,博覽儒家經典百家,人稱「書淫」,著有《帝王世紀》、《玄晏春秋》、《年曆》等。現存的《帝王世紀》計有十卷,其中第一卷記天地開闢至三皇;第二卷記五帝;第三卷記夏;第四卷記殷商;第五卷記周;第六卷記秦;第七卷記前漢;第八卷記後漢;第九卷記魏;第十卷記歷代星野、墾田及戶口。是繼史馬遷《史記》之後,第二個整理歷代帝王世系的歷史書典。  《帝王世紀》對歷代帝王世系也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其序列是:  太昊(伏羲):  女媧:……  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  黃帝:……  少昊:……  顓頊:……  帝嚳:……  帝摯:帝摯之母位於帝嚳四妻最末,而摯於兄弟最長,得登帝位, 帝摯封異母弟放勛為唐侯。摯在位九年。  堯帝:……  舜帝:……  夏:「自禹至桀,並數有窮,凡十九王,含四百三十二年。禹一、啟二、太康三、仲康四、相五、羿六、寒浞七、少康八、杼九、槐十、芒十一、泄十二、降十三、扃十四、厪十五、孔甲十六、皋十七、發十八、桀十九。」  商:「商之饗田也,三十一王。是見居位者實三十王,而言三十一王者,兼數太子丁也。自湯傳位至紂,凡六百二十九年」,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大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紂。  周:「自克殷至秦滅周之歲,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世系王號是: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王、平王、桓王、庄王、釐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敬王、貞定王、元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元安王、夷烈王、顯聖王、慎靚王、赧王。  秦:「自昭襄王滅周至子嬰,凡四王二帝,合四十九年。昭襄王一,孝文王二,庄襄王三,始皇帝四,胡 亥五,子嬰六。」  前漢:「按前漢十二帝」,高祖、惠帝、高後、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自高祖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得二百三十年」。  後漢:「按後漢十二帝:光武一、明帝二、章帝三、和帝四、殤帝五、安帝六、順帝七、沖帝八、質帝九、桓帝十、靈帝十一、獻帝十二」。「自漢元至更始二年,凡二百一十二年。自居攝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十八年。自建武元年至延康元年,凡一百九十五年。漢前後諸廢帝及王莽合三十一帝,四百二十六年。」  魏:「自皇初元年至禪晉之歲,凡五帝,四十五年。文帝一、明帝二、廢帝齊王三、廢帝高貴鄉公四,元 帝五。」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西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即皇甫謐逝世的前一年,在汲郡發掘的戰國墓葬中出土的《竹書紀年》,是魏國史官記錄撰寫的編年史,其中有不少史實的記載與《帝王世紀》中的記載相吻合,證明《帝王世紀》的史學價值是不容置疑的。除《帝王世紀》外,皇甫謐還有諸多歷史著作。主要有:《年曆》六卷,是為配合《帝王世紀》而編纂的一本曆法書,宋代曾將兩書合編為一書。根據皇甫謐《帝王世紀》載黃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顓頊78年、帝嚳高辛氏70年、帝摯9年推算黃帝元年為前2698年。[編輯本段]《皇極經世》與黃帝紀年  邵雍,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學家,對易經極有研究,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漁樵問對》等。北宋的易學家邵雍與司馬光是好朋友。司馬光著《資治通鑒》,起東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至後周顯德六年(公元年959年),凡1362年。邵雍則著《皇極經世》,帝王紀年起唐堯元年(公元前2357年)至後周顯德六年,邵雍在《皇極經世書》稱堯元年為甲辰年,使現代人能推定這一年為公元前2357年。2000年11月 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國的歷史紀年由西周共和元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這是許多專家學者多年辛勤工作的成果,在斷代研究工作中,參考了大量甲骨文的記載,並利用C14等高科技手段對出土文物進行了年代鑒定,應該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該《夏商周年表》夏年表列禹至癸17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無每王在位始終年代),商前期年表列湯至盤庚遷殷前21帝(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無每帝在位始終年代),商後期年表列盤庚遷殷後至帝辛12帝(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其中分別有武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在位始終年代),西周年表列武王至幽王12王、1共和(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各列每王在位始終年代)。邵雍「以運經世」堯甲辰元年為公元前2357年,堯在位72年、舜在位61年,則禹即位於公元前2224年。  我們把《皇極經世》「以運經世」中的有關內容分別整理成為夏、商、周三張歷史年表,並與目前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進行對照。於是就發現了問題:為什麼早在九百多年前邵雍能搞出比今日《夏商周年表》更為詳盡的歷代紀年表?這使我們聯想到:當時邵雍所進行的斷代研究,必定有相當的文獻依據,而且可能是今日見不到的文獻依據。因此,闡明邵雍的「夏商周年表」的來源,對今後進一步完善《夏商周年表》,或許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編輯本段]黃帝紀年概念提出的背景  黃帝紀元是中國清朝末期革命派使用的紀元。黃帝紀元基於史書中的黃帝,他被認為是中國人的祖先。  從文化與精神層面上看,一個國家走上現代化的歷程,必須打點它的精神行裝,這種「精神」也必須是「民族」的。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將無法走好現代化的道路。沒有「沒有傳統的現代化」,假定所有的精神全然是外國的,將因失去民族的自尊自信,被排斥於世界之林。章太炎在20世紀初就意識到「全盤歐化」的危害,就責成中國人認識建立民族文化的重要,並作了許多切實的努力,所以我們說他對中國文化建設有很大的貢獻。章太炎將國粹作聯繫思考,認為闡發國粹,弘揚國光,要作的最大的工作是重視中國的歷史。他對經學延續與發展沒有說太多的話,恰將最大的希望寄託於史學的進步,並通過自己的實踐,創造了國粹史學。應該說20世紀中國民族史學的最初形成與章太炎發端的國粹史學關係密切。日後中國民族史學逐成壯闊之勢,國粹史學恰為其源頭之水。  在章太炎對中國文化作正面肯定的同時,劉師培也對傳統表示溫存,通過實證史學的實踐,成為著名的國粹史家,他明確將史學作為鼓動民族革命的號角干戈。劉早年是一個激烈的反滿革命派,與章太炎交往,且與孫中山有密切關係,參加過蔡元培的軍國民會、暗殺團。清光緒29年(1903年),,革命黨人劉師培為了表示與清廷勢不兩立,在《國民日日報》發表」黃帝紀年論」,反對年號制,同時也反對康有為等變法派主張的孔子紀年。他寫過《黃帝紀年論》、《攘書》、《論激烈的好處》等論文,宣傳「排滿革命」的民族文化思想。這時他手中的精神「武器」,是傳統的「攘夷」思想。《攘書》(1903年)開首便說,「攘,《說文》雲,推也」,「吾謂攘字從襄得聲,闢土懷遠為襄。故攘字即為攘夷之攘。今攘書之義取此。」 他又說,「豕韋之繫世秉麟經,我生不辰,建虜橫行,鑒於前言,扶植人極,炎黃有靈,實憑實式。黃帝降生四千六百十四年十二月,劉光漢識。」劉師培主張把黃帝誕生的那一年作為紀元元年,光緒29年歲次癸卯是黃帝紀元4614年。劉堅持黃帝紀年:凡是一個民族必須追溯其起源。中華民族之祖是黃帝,應以黃帝紀年。劉的思想存著一份愛國熱忱,故對未來之中國抱著殷切的希望。他說:「吾遠測中國之前途,逆料中國民族之未來,吾惟有樂觀」,「則中國之在二十世紀必醒,醒必霸天下」他還說:「中國其既醒乎,則必盡復侵地,北盡西伯利亞,南盡于海。建強大之海軍,以復南洋群島中國固有之殖民地。遷都於陝西,以陸軍略歐羅巴,而澳美最後亡。」「既醒之後,百藝俱興,科學極盛,發明日富,今世界極盛之英德美不足與比也。」  黃帝紀年是以黃帝降生之年為元年,但黃帝是哪一年降生的,在文獻上沒有明確的記載,這是當時同盟會創辦的《民報》採用的黃帝紀年則是根據宋人邵雍和晉人皇甫謐之說推斷出來的。以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為首革命派的雜誌採用了黃帝紀元。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採用黃帝紀元,各省政府也跟著使用。不過,在建立共和政府的討論中,黃帝紀元被認為是基於帝王的紀年法,這與民主共和的精神不相稱。  孫文(即是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發布《改歷改元通電》規定:「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於是宣布將黃帝紀元4608年辛亥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作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但與黃帝紀年同用。因為辛亥年是干支的第48位,根據歷史記載往上面數76次干支,就得到干支紀年的元年,也就是黃帝創製干支紀年之時,即黃帝歷創於公元前2697年。這個演算法也是與史書得出的結果一致。後人用2697或4608推算黃帝歷。4608減去2697,即公元1911年。西元2009年是黃帝紀元4706年已丑年。[編輯本段]計算黃帝紀年的干支  由於夏曆與格里高利曆的日數差,黃帝紀元1年夏曆甲子11月13日,對應的西元前2697年1月1日。所以黃帝元年要先做是看做是公元前2697年,用來計算西元紀元元旦時對應的黃帝紀年干支,然後在後推到2698年之後的干支。因為計算西元紀年元旦的天干地支的時候,用公元前2697年為黃帝元年紀元對應的是前一年的干支。算出來的黃帝紀年的末尾數字是幾,就是天乾的第幾位。黃帝紀年除以12,餘數是幾,就是地支的第幾位。  例如,公元2000年,是黃帝紀元的4697年,把黃帝元年看做2697年,末尾數字是7,對應天干第七位「庚」;4697除以12餘數是5,對應地支第五位「辰」,可知公元2000年是「庚辰年」。  若想反推算歷史上「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稍稍麻煩些,也方便。「甲」對應天干第一位,所以這一年的黃帝紀年的末尾數字必定是「1」;「午」是地支的第七位,那麼這一年除以12,餘數應當是「7」。某數字末尾只有是「4」加上「7」才能末尾是「1」。和12相乘的那個數,只有末尾是「2」或者「7」相乘後,末尾才是「4」,因此可能的是387×12或者382×12。  387×12+7=4644+7=4651年,4651-2697=1954。  382×12+7=4584+7=4591年,4591-2697=1894。  因此,甲午戰爭發生在1894年。所以計算夏曆天干地支的時候,應該先在公元紀年上加2697年,而只計算黃帝紀年的時候只需在公元紀年上加2697年。因此,農曆的西元1912年應為黃帝紀年壬子4609年。  所以,有以下兩個等式,分別用於求西元前和西元對應的黃帝紀年:  黃帝紀年=2698-公元前紀年  黃帝紀年=公元紀年+2697[編輯本段]黃帝紀年年代對照  辛亥革命時期年代對照表  高啟宏整理  公元紀年 黃帝紀年 民國紀年 清朝紀年 干支 大事  1905年 4603年 民前七年 光緒三十一年 乙巳 同盟會成立  「民報」創刊  1906年 4604年 民前六年 光緒三十二年 丙午  1907年 4605年 民前五年 光緒三十三年 丁未  1908年 4606年 民前四年 光緒三十四年 戊申  1909年 4607年 民前三年 宣統元年 己酉  1910年 4608年 民前二年 宣統二年 庚戌  1911年 4609年 民前一年 宣統三年 辛亥 武昌起義、西安反正  1912年 4610年 民國元年 壬子 中華民國成立  1913年 4611年 民國二年 壬丑  1949年 4647年 民國三十八年 己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換算公式:  黃帝紀元的換算:  由公元紀元換算黃帝紀元 黃帝紀元=公元紀元+2698  由黃帝紀元換算公元紀元 公元紀元=黃帝紀元-2698  民國紀元的換算:  由公元紀元換算民國紀元 民國紀元=公元紀元-1911  (亦可用:民國紀元=公元紀元-1912+1)  由民國紀元換算公元紀元 公元紀元=民國紀元+1911  (亦可用:公元紀元=民國紀元+1912-1)[編輯本段]恢復黃帝紀年的倡議  2007年春節前後,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許文勝、華聲在線總編輯榮松和孫虹鋼等網上倡議:中華紀年應恢復「黃帝紀年」,並徵集支持者的簽名。他們認為:  「公元2007年,是源於基督教的紀年方式,對於信仰這個宗教的國家完全適合,但是對於我們這個社會主義無神論國家,使用此紀年方式就有欠妥當了。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國台灣省對此的稱呼更為確切,即「西元」……國家的統一,首先是文化的統一,其本質是讓所有人對本國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而紀年的認同則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每個人都擁有本民族的血脈,每個人的出生時間都應該跟本民族的始祖相比較,而每個民族的歷史豐碑和朝代事件也應該有本民族的時刻記錄,這是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個人都應該遵從的基本規則,但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將這些對國家、對民族、對個人具有重大意義的時間記錄跟耶穌扯上關係。憑什麼具有八千年文明的中國,還要採用具有西方殖民色彩的基督教紀年作為我們民族的公用紀年?憑什麼擁有優秀智慧思維的中國,還要用別人的宗教曆法來計算著我們自己歷史的時間和未來?中華民族自身紀年的傳承與弘揚,可以樹立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可以全面凝聚全球華人的民族共鳴精神,使得海內外所有炎黃子孫都聯繫在統一的民族情結之上,有利於團結全球華人的凝聚力、向心力與親和力,從而形成全世界龍的傳人都對中國大家庭的燦爛文化產生共同認知和誠摯景仰,更會對祖國兩岸的統一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黃帝紀年作為中華自身紀年的傳承與弘揚,及至民族文化的宣揚與推廣,一定會逐步被世界各國人民所熟悉和認知,這必將帶給中國文化、政治、經濟以及世界影響力等方面的顯著增強。對此,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責無旁貸。」倡議者給出了黃帝紀元的公式,即:黃帝紀年=西元紀年+2698年。2007年2月1日下午,新民網分別聯繫了該活動的三位發起人。第一發起人許文勝向新民網表示,要通過該倡議「喚醒國人、恢復和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但不抵制外來文化」。他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好,是第一個開始紀年的,中國人可以用自己的紀年」。榮松和孫虹鋼也向新民網表示,支持許文勝1月30日發起的《中華紀年應恢復「黃帝紀年」》倡議。倡議書中提出,每個國家或者民族的自有「曆法」,是這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明是否久遠的判斷標準之一,而「紀年」則是「曆法」構成的基本基石。榮松向新民網介紹,所謂公元並不是真正的「公元」,而是基督教紀元,公元前的英文是Before Christ(基督出生之前),公元後Anno Domini 是拉丁文,意為「基督出生之後」。中國稱之為「公元」,其實不確,西方國家明確稱之為基督教紀元,而伊斯蘭國家多用「伊斯蘭紀元」,不少國家使用自己的紀元,只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用基督教紀元。中國農曆雖然年份與公元一樣,但實際上曆法完全不同。許文勝認為,「公元」應指所有中國人秉承的紀年法,作為世紀的開始以此為核准;而「西元」是指中國人不承認這個紀年法,只承認這是西方的紀年法。(資料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養生大正統——《黃帝內經》穿越千年來愛你
黃帝內經背下來,只需看這3分鐘!
【黃帝內經太素130】在線收聽
史皇倉頡氏政權、九黎蚩尤氏政權、黃帝軒轅氏政權、聯盟時代、氏族聯盟時代
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文

TAG:華夏 | 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