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資本充足率空前「富裕」 肖鋼四招破題
在依賴於凈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下,過高的資本充足率可能導致兩個結果:一是經營、盈利的壓力很大;二是資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資本浪費。 「過剩」的年代,連曾經稀缺的資本充足率也不能免俗。 6月30日,正在最後衝刺A股上市的中國銀行(3398.HK)公布了2005年財務報告———截至去年年底,中行資本充足率為10.42%,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08%。這一數字大大高於銀監會規定的8%和4%的標準。 但是,資本充足率並不是越高越好。「富裕」的資本大大提高了股東和投資者們對中行盈利的憧憬,但宏觀調控之手若隱若現,限制了信貸業務的規模擴張。壓力由此產生。 15%,股東目標回報? 2005年的數據其實有點落後。 中行行長李禮輝在A股路演中曾稱,中行2004年、2005年末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04%和10.42%,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48%和8.08%,已符合銀監會的監管要求。 連續發行H股和A股之後,中行的資本充足率無疑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6月22日,中行A股發行計劃塵埃落定。A股發行數量為649350.6萬股,發行價格為人民幣3.08元,募集的近200億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 根據渤海證券的研究報告,發行A股後中行的資本充足率有望提升至13.5%左右,核心資本充足率有望提高至11.2%左右———這將使中行成為A股上市銀行中資本充足率最高的銀行。 此數據和中行的估計基本一致。A股路演之時,中行行長助理朱民介紹,中國銀行完成A股發行後總體資本充足率估計將上升至13%左右,核心資本充足率將上升至11%左右。 渤海證券研究員田輝認為,儘管和香港以及美國市場的上市銀行14%-15%的充足率比較,中行的數據並不算太高,但是,「按照國內銀行的業務模式,中行的資本充足率比較高」。 這兩種模式有著顯著的資本需求差異。 田輝分析,國外銀行的中間業務比例較高,消耗資本的信貸業務較少;而國內銀行則相反,收入主要來源於需要大量消耗資本的信貸業務。因此,國內上市銀行普遍面臨資本約束。 然而,資本充足率過高,並不一定是好事。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計劃財務部門的管理人士稱,在依賴於凈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下,過高的資本充足率可能導致兩個結果:一是經營、盈利的壓力很大;二是資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資本浪費。 田輝說,股東投入資本需要得到相應的回報。越多的資本,就需要越多的利潤回報。由此對於上市銀行的ROA(總資產回報率)和ROE(凈資產回報率)形成較大壓力。此前交通銀行(3328.HK)董事長蔣超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坦言,「資本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交行首席財務官於亞莉就透露,並不是資本越多越好,交行目前正在推行資本管理,引入經濟資本管理體系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之一。其中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提高交行的ROA和ROE。交行預算財務部副總經理吳偉說,銀行一方面必須滿足監管部門規定的資本約束,另外一方面又得為股東創造合適的回報。前者需要資本充足,後者則希望更多的資本處於賺錢的狀態,「銀行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動態的平衡」。 實際上,資本對於中行ROA和ROE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中行2005年凈利潤為315.6億元,預計2006年實現凈利潤322.7億元。 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按照A股發行不超過200億元、發行價格3.04元(實際發行價格3.08元)計算,中行(不包括中銀香港)2006年預期平均ROA為0.63%(2007年為0.71%),平均 ROE為10.9%(2007年為10.4%)。如果加上這兩項指標都比較出色的中銀香港,中行2006年預期平均ROE將提高至11.7%(2007年為10.8%)———這組數據和國外上市銀行仍有較大差距。根據中金的報告,香港市場上市銀行的ROE普遍為14%-15%以上,而ROA均超過1%。 即使和國內上市銀行比較,中行也沒有太多的優勢。 例如,截至第一季度,交行按季的ROA為0.19%,按季的ROE為3.37%;按照這一數字簡單計算,交行2006年度的ROA為0.76%,ROE為13.48%。 交行一份關於資本管理的材料表明,從國內市場看,無風險的投資就是國債,回報率在4%-5%,加上國際上普遍9%的風險溢價,這樣,我國商業銀行的ROE必須在15%左右。這就是銀行股東要求的回報。 肖鋼的四個對策 如何提高ROA和ROE,對於中行而言是一大挑戰。 研究人士稱,6月份,有券商研究員對中行進行調研之時,就曾提出過類似的問題。中行表示將通過提高中間業務的收入等手段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 中行的確有這方面先天的優勢。 中金報告稱,「(中行)其混業經營模式帶來了較高的非利息收入佔比」,其中非利息收入佔比高達19.3%,「國內業務中間業務收入佔比也高於一般的股份制銀行」。 2005年中行的非利息收入達到156億元,占營業利潤比重為13.5%,而建行、交行和招行則分別為9.4%、10.1%和12.6%。 同時,中行的零售業務比重高,其中個人存款占存款的57.3%,個人貸款占貸款的21.1%,均高於國內的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 不過,硬幣有兩面。 田輝認為,中行的中間業務中,由外匯業務和外匯客戶帶來的收入佔有相當比重。而中行輝煌的外匯業務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中金認為,「(中行)國際業務的競爭優勢逐漸削弱,而且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特別是,「在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下,中行外匯貸款和存款的市場份額過去三年顯著下降,全球網路的相對競爭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同時,外匯業務也帶來較大的匯率風險」。中金估計,「1%的人民幣升值將帶來國內業務凈利潤5%的下降」。 不僅如此,即使在傳統業務方面,中行也小心翼翼地迴避著信貸規模增長話題。這正是國內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中行的凈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的86%左右。 但是,過去兩年,受準備上市以及中行謹慎的「惜貸」策略影響,儘管中行各項存款近兩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貸款同比增長較慢。有券商研究員稱,即使是「流動性泛濫」的今年上半年,中行的信貸增加也相當有限。 多位券商的研究員稱,上市融資可能意味著中行盈利提速的開始。但是預計上市融資後,近2年中行的放貸規模將會加速擴張,預計貸款規模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長率。 不過,信貸的增長卻可能遭遇調控的壓力。儘管中行目前不在央行定點調控的銀行之列,但是如果中行信貸增長較快,調控很可能隨之而來。這顯然也是中行慎言信貸增長的原因之一。 畢博管理諮詢公司一人士認為,中行可能利用手上充裕的資金展開多項併購,通過併購擴張市場版圖,並提高收入。 這並不乏先例。中國人壽(2628.HK)、交通銀行上市之後,都先後通過併購、合資、新設等形式切入其他金融行業,規劃混業的版圖。 不過,這一說法未能獲得中行新聞發言人的確認。 但A股路演時中行董事長肖鋼的一番說法,已經勾畫了中行提高ROE的整體框架:第一是「保持強勁有序的貸款增長,增加交叉銷售」;第二是「通過前瞻性的資產負債表管理擴大息差」;第三是「保持非利息收入的領先優勢」;第四是「繼續控制信貸成本和運營成本」。 不過,資本管理的內容並不限於提高 ROA和ROE。交行預算財務部副總經理吳偉稱,除了提高收益之外,交行還實施了經濟資本管理,優化資本結構和資本回報;同時調整信貸結構,以及進行基本監控,跟蹤研究資本的補充機制;並利用資本較為充裕的有利條件,拓展經營範圍,開展綜合化經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