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青年·薦書 | 歷史學帝國主義
章永樂:《舊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推薦理由】
本書是近年來以政治憲法學視角重新解讀清末憲政史的代表作品。作者關注1911-1917年間的國家建設與憲政建設,認為南北議和、清帝退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構成的「大妥協」塑造了主權的連續性,避免了國家的分裂與崩潰。但民國的國家基礎先天不足,在共和憲政的建設上,不同陣營之間分歧嚴重,訴諸不同的政治整合路徑,從而埋下了憲政失敗的伏筆。作者將法學規範研究和歷史情境分析融合在一起,敏銳的捕捉到清末民初政局的複雜面相,又以「同情之理解」的態度,突破傳統革命史的敘事,描繪長久被封存於歷史暗處的袁世凱、立憲派和滿清皇室,敘說他們為憲政所做的妥協與努力。相較於其他同類著作,作者的視野更為寬闊,對面臨相同困境的幾個帝國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作者對清末憲政史的重述自然蘊含著他對目前中國憲政轉型的關注與思考。這無疑更值得我們深思。
英文原版:Pamela Kyle Crossley:A Translucent Mirror :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推薦理由】
美國的新清史研究可以說發軔於羅友枝,集大成於柯嬌燕。簡言之,新清史學者重視非漢文史料,反對漢族中心視角下滿族入關後即被漢化的觀點,認為清朝統治體現出非常突出的滿族性,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出一個多民族的帝國。這本書著眼於清帝國的意識形態,作者指出滿族最高統治者是滿人的家長、內陸十八省的皇帝、蒙古地區的可汗、西藏宗教的守護者,各文化之間又相對獨立,這種的「共主性」使得皇權成為超越文化的存在,乾隆帝也得已拋棄父祖輩利用儒學思想構建大一統合法性的嘗試。新清史對於清代的民族、國家問題的論述里,柯嬌燕的這本書處理的較為複雜、深入,作者的文筆相當之好,用詞考究,加之觀點獨樹一幟,值得一讀。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推薦理由】
這本書甫一出版即引起了巨大反響,中國乃至日本都召開了幾次研討會進行專題研討。作者的論述也早已超越了思想史的界限,探求一種有別於西方的中國自身的現代性路徑。在作者看來帝國/民族國家二元對立論述背後是西方對自身民族國家正當性的證成,言下之意民族國家就是進步的、現代的。在作者看來清代統治者早就通過今文經學等方式成功的建立了多民族的統治體制,並被中國民國繼承,從這一角度來說,辛亥前後中華的帝國轉型是同質連續的,與西方迥異。很難簡單概括這本卷帙浩繁錯綜複雜的著作,有興趣的讀者至少可以讀一讀本書的長篇導論,相信一定會有所啟發。
這三本書看似領域各異、方法不同,實則都在回應著幾個問題:清代以來,傳統帝國向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著眼於過去的史學研究如何勾連、回應現實與當代;傳統的漢學(或者中國研究)如何面對來自其他學科的挑戰。正如葛兆光指出的,新清史其實並不新,這與日本早期東洋史研究中凸顯滿蒙藏、區分滿洲與中國的傾向暗合。我們要清醒的意識到,無論是二十世紀初日本擴張前後的東洋史,還是百年之後美國「重回亞洲」之際的新清史,其背後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很早就有人驚呼「經濟學帝國主義」,傳統的史學研究範式不斷受到來自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挑戰,而這幾本史學著作的作者,只有柯嬌燕是歷史學者(但她也在嫻熟的運用族群、認同等人類學民族學概念),章永樂是政治學博士,就職於法學院,汪暉則以魯迅研究嶄露頭角,如今已是名滿天下的學者。在經濟系、法律系、中文系的學者不斷貢獻出別具一格的史學作品時,卻罕有歷史學者在其他學科領域發聲。當下的歷史學不能僅僅固守於傳統的規範與家法,如何走出自我封閉的藩籬,面對、吸收或者擁抱其他學科帶來的衝擊,如何從地方性的中國經驗提煉出具有對話意義的理論命題,才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本文作者:史志強,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博士,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學專業。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2期即將上市,敬請關注
國曆文創產品:適用於iPhone6、小米M4手機殼;「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系列禮品膠帶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
推薦閱讀:
※【薦書】《行囊里的天平:在密歇根讀法律》
※【傳悅月末讀書會】20180525第五期圖文回顧及薦書邀請
※【上古薦書】唐蘭全集(全12冊)
※上古薦書丨王維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