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萬里送行舟2
——李白《渡荊門送別》欣賞
陳敏昭
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那個秋高氣爽的中秋,鄙視科舉考試的李白,開始了影響他一生的「俠游之旅」:希望通過遊歷、任俠、隱居名山、求仙學道、結交名流、樹立聲譽等獲得功名。他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歷史上也鮮有成功者。不過,李白就是這麼任性,堅定地走自己的俠游之旅。我們能夠想像,那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意氣風發、躊躇滿志、而又不諳世事的少年郎,手握寶劍,屹立船頭,目光堅定,信心滿滿。他遊歷的第一個景點就是「楚渝第一關」的荊門山。游後他創作了兩首詩,一首就是本篇《渡荊門送別》,另一首是《秋下荊門》,兩首都是佳作,尤其是本篇頸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歷代都被人們所稱道。這裡的「送別」不是與朋友、親人告別,而是告別故鄉去遠行。
【原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注釋】
荊門:指荊門山而非荊門市,荊門山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區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川楚咽喉之稱。楚國:指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地,春秋時期屬楚國。這裡狹義上指湖北。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海樓:是對「海市蜃樓」的簡稱,這裡形容江上雲蒸霞蔚的夢幻景象。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作者打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萬里:比喻行程之遠。
【今譯】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我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際。長江波濤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白雲藍天,雲蒸霞蔚,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辭辛苦送我遠行。
【欣賞】
這是年輕的李白第一次出蜀時所作,隨後還創作了《秋下荊門》(請參閱陳敏昭《秋風萬里送行舟——李白<秋下荊門>欣賞》)。李白這次出川選擇了水路,想想在古代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沒有飛機,最佳出行工具就是牛車或乘船,四川自古就水量充足,水路發達,乘船遠行那是最好的選擇。此次經巴渝,出三峽,第一個遊覽景點就是「楚渝第一關」荊門山,「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就是這一壯遊。雖然修建葛洲壩後這裡的峭壁千尋、崢嶸突兀、狀如虎齒的景色有所減遜,不過仍然值得觀光。這時候我們的青年才俊,興緻勃勃手握寶劍屹立船頭,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岭,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野豁然開朗,別是一番意趣:「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長江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一個「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雖然是寫景,其中卻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並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從船的視角所觀。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鍊的語言高度概括地寫出了作者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接著作者又移步換景,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過荊門山後,河面開闊,流速減緩。到了晚上,風平浪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白天,藍天白雲,雲蒸霞蔚,又生成海市蜃樓般的奇幻美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景緻。這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原野與江面時的新鮮感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充滿了浪漫色彩。這時候作者忽地起了思鄉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這是一種絕妙的反寫,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一路送我遠行,更顯出自己思鄉深情。
全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親人,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所以清代乾隆四年進士、詩人沈德潛就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與《秋下荊門》一樣,都是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值得我們永久記憶與收藏。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就是一副逼真的壯闊的山水長軸啊!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大寒,三門峽上陽書院
推薦閱讀:
※【藏地萬里行】
※那個絕塵萬里而去的人,至高無上
※自練「天耳通」的方法,學會可以聽萬里人鬼之聲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泉水叮咚響,輕舟萬里行
TAG: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