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筆記(彭聃齡版)

普通心理學-彭聃齡版(1--13章)

第一章 心理學概論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個體心理的,包括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想像的一門科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既研究個體心理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人的個體心理現象的三個重要方面: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

3,心理與行為、意識與無意識的關係是什麼?

1,心理與行為:行為是有機體的反應系統。它有一系列反應動作和活動構成。行為不同於心理,但又和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繫。行為總是在一定的刺激下產生的,而且引起行為的刺激常常通過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就難以理解外部行為;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心理學研究的一條基本法則就是通過外部行為推測內部心理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有時也叫做研究行為的科學。

2,意識與無意識:人的意識是由人的認知、情緒、情感、慾望等構成的一種豐富而穩定的內在世界,是人們能動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內部資源。人不僅能意識到客體的事物,而且還具有自我意識。低等動物沒有自我意識,嬰兒的自我意識也沒有發展起來。自我意識具有分析和評價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識外,還有無意識現象。無意識是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如,人在夢境中產生的心理現象主要就是無意識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識的支配下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有精神錯亂,大腦損傷的人病人,他們的行為才失去意識的控制,而完全為無意識的慾望所支配。

4,心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

人的心理現象是非常複雜的,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進行研究。但概括起來主要研究的問題是:1,心理過程;2,心理結構;3,心理的腦機制;4,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5,心理與環境。

5,心理學的研究類型?

心理學的研究類型有:因果研究、相關研究、個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學的意義?

科學的預測現象,有效的控制現象和從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在理論和實踐上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1, 理論意義:科學正確的解釋心理現象,對於我們破除迷信,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實踐意義:通過科學的認識心理現象,我們在實踐中就可以引導人的心理健康的發展,並且可以運用心理的規律去預測和控制心理現象,指導不同領域的實踐。

7,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的學科分支?

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和心理生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1,普通心理學:○1研究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最一般規律以及各種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規律;○2研究心理學最一般的理論;○3研究心理學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學和心理生理學:生理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的生理機制;心理生理學研究心理活動引起的生理功能的變化。

3,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的種系發展『比較心理學』和人心理個體發展『畢生發展心理學』

4,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過程中所包含的各種心理現象,揭示教育同心理發展的相互關係。

5,醫學心理學: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診斷、治療及預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學與醫學相結合的產物。

6,工程心理學:是心理學與現代技術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研究人與機器之間的配置和機能協調,實現人、機器、環境系統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條件下從事工作。

7,社會心理學:是系統的研究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科學。

8,為什麼說心理學是一門中間學科?

1,學科分類中通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部類。心理學要研究心理現象的物質本體,及心理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的研究目標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學一樣,因而具有自然科學的性質。

2,人又是社會的實體,人的心理的發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影響,此外心理學還研究團體心理和社會心理,這些心理現象更是社會生活的產物。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的研究又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

總之,心理學既具有自然科學的性質又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所以心理學處在中間位置,因而叫做中間科學或者邊緣科學。

9,心理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的特點是什麼?

(一)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採用:

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

3, 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

觀察法的成功取決於觀察的目的與任務、觀察和記錄的手段以及觀察者的毅力和態度。

觀察法的缺陷:

1, 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複出現。

2, 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結果難以精確分析。

3, 由於未對條件加以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不需要的研究對象,而要研究的對象卻沒有出現。

4, 觀察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影響。

(二)心理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心理測量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和測驗的效度。

1,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的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

為了保證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對某種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對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麼相應的量表就會說完善。另一面在編製心理量表時要注意嚴謹性和科學性。

(三)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是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有助於發現事件的因果聯繫,並可以進行反覆的驗證;但是缺點是主試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

自然實驗也叫現場實驗,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的控制,使人們在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情景中進行的。它消除了實驗室實驗的缺點,但是由於條件控制的不夠嚴格,因而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

實驗法是包含著一系列的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其中有些變數是由試驗者控制的實驗條件,叫自變數和獨立變數。還有實驗者所要測定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叫因變數。

(四)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

10,現代心理學的歷史背景事件:

1,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是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

2,唯理論-著名代表是法國哲學家讓內?笛卡兒。

3,經驗主義起源於英國哲學家霍布斯(經驗主義先驅)和洛克(奠基人)。

4,英國經驗主義形成聯想主義,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約翰?穆勒、培因。

5,近代哲學思潮為西方現代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實驗生理學是現代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直接來源。

6,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室研究。在心理學史上,人們把這看成是心理學脫離哲學的懷抱,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

11,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派別有哪些?

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派別有:

『構造主義』--奠基人是德國馮特。著名的代表人物為鐵欽納。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經驗分為感覺、意想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強調意識的構成成分。研究方法強調內省法。

『機能主義』――創始人美國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爾。主張研究意識,他們把意識看成是一個川流不息的過程。強調意識的作用和功能。推動向實際生活的發展。

『行為主義』――美國心理學家華生髮表《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學》。行為主義特點:1,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行為;2,反對內省法,主張用實驗法。

『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有德國的韋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全體。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他們重視心理學實驗,在知覺、學習、思維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

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體」。

『精神分析學派』――由奧地利的維也納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創立的一個學派。重視研究成年人的異常行為分析。並且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重視動機和無意識現象的研究。

12,現代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學的研究

2,行為主義研究

3,心理分析研究

4,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美國心理學家奈塞爾發表《認知心理學》一書。

5,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

13,中國心理學的發展?

1,中國現代心理學的開創始於1917年,標誌就是北京大學首次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

2,1920年,南京高師(東南大學)建立中國第一個心理學系。

3,1921年,中華心理學會在南京成立。

4,1980年,中國心理學會被正式接納加入世界心理學聯合會。

附錄:名詞解釋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個體心理的,包括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和語言等。

3,無意識-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

4,雙盲控制-在實驗中,主試者和被試者都不知到自變數是怎樣被控制的,這種實驗叫雙盲控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1,腦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變形蟲)——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專門接受刺激的特殊細胞,形成了專門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同時出現了協調身體的神經系統,組成了網狀神經系統。水螅已經具有了高等動物的反射弧的雛形,這也是神經系統的最初形態。

2,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蚯蚓-出現了神經節,頭部神經節發達,稱為發頭現象。發頭現象的出現為腦的產生準備了條件。蚯蚓的神經系統是鏈索狀的,稱為鏈狀神經系統。昆蟲-形成了三個大的神經節:頭部、胸部和腹部。它們的神經系統稱為節狀神經系統。

3,低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脊椎動物的體內背側有一條脊柱骨,稱脊椎。脊椎動物是管狀神經系統且其神經組織是空心的。管狀神經系統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腦泡(前腦、間腦、中腦、延腦、小腦)。爬行動物出現了大腦皮層。

4,高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哺乳動物-(嚙齒類、食肉類、靈長類)。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更加完善,大腦半球開始出現溝回,腦的各部位的機能也日趨分化。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的最高部位。

2,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腦得進化:

1,腦的相對大小的變化——腦指數

2,皮層相對大小的變化——皮層指數

3,皮層內部結構的變化——腦的功能區

3,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1,神經元——1891年,瓦爾岱耶提出。是具有細長突起的細胞,它有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胞體:最外是細胞膜,內含細胞核和細胞質。細胞質有神經原纖維、尼氏體、高爾基體、線粒體等。其中神經原纖維和尼氏體是神經元特有的結構。樹突——較短,負責接受刺激,將神經衝動傳向胞體。軸突——較長,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經原纖維。軸突作用是將神經衝動從胞體傳出去,到達與它聯繫的各種細胞。

神經元按突起的數目分為:單極細胞,雙極細胞和多極細胞。

按功能分為:內導神經(感覺神經)、外導神經(運動神經)、中間神經。

2,膠質細胞——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有大量的膠質細胞。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溝通有重要作用。1,為神經元的生長提供了線路,並恢復受損的細胞;2,在神經元周圍形成絕緣層,使神經衝動得以快速傳遞;3,給神經元輸送營養,清除神經元間過多的神經遞質。

4,神經衝動的傳遞

1,神經衝動的電傳導——神經衝動在同一細胞內的傳導

2,神經衝動的化學傳導——神經衝動在細胞間傳導

神經迴路是腦內信息處理的基本單位。最簡單的神經迴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系統的中樞部位、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5,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有神經元構成的一個異常複雜的機能系統。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

1, 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腦神經、植物性神經。

A,脊神經發自脊髓,穿椎間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後根的神經纖維混合組成。脊髓前根纖維屬運動性,後根纖維屬感覺性。混合後的脊神經是運動兼感覺的。

B,腦神經: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

C,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使機體應付緊急情況的機構;副交感神經起著平衡作用,抑制體內器官的過渡興奮。

2, 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和腦

A,脊髓。作用:1,脊髓是腦和周圍神經的橋樑;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

B,腦幹: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

延腦在脊髓上方,背側覆蓋著小腦。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腸胃等活動,叫「生命中樞」。

橋腦在延腦上方,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之間傳遞信息必經之路,它對人的睡眠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中腦位於丘腦底部,小腦、橋腦之間。

C,間腦:丘腦和下丘腦

丘腦-所有來自外界感覺器官的輸入信息通過丘腦導向大腦皮層,從而產生視、聽、觸、味的感覺。對控制睡眠和覺醒有重要意義。

下丘腦-調節「植物性神經」,對維持體內平衡,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有重要意義。

D,小腦:有小腦皮層和髓質。作用:主要是協助大腦維持身體的平衡與協調動作。

E,邊緣系統:有扣帶回、海馬回、海馬溝、附近的大腦皮層。邊緣系統與動物的本能有關,還與記憶有關。

6,大腦的結構和機能。

1,大腦的結構:三大溝裂:中央溝、外側裂和頂枕裂。四大葉: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大腦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經細胞和無髓神經纖維覆蓋,叫灰質,也就是大腦皮層。大腦半球內面是由大量神經纖維的髓質組成,叫白質。還有橫行聯繫的胼胝(Pian Zhi)體。

2,大腦的分區和機能:布魯德曼的皮層分區。分成初級感覺區、初級運動區、言語區、聯合區。

A,初級感覺區:視覺區、聽覺區和機體感覺區。視覺區-第17區,產生初級形式的視覺;聽覺區-第41,42區,產生初級聽覺。機體感覺區-第1,2,3區。產生觸壓覺,溫度覺,痛覺,運動覺和內臟感覺。軀幹、四肢在體感區的投射關係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B,初級運動區:-第4區,稱運動區。功能是發出動作指令,支配和調節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姿勢及身體各部分的運動。

C,言語區:主要定位於大腦左半球。其中有一個言語運動區覺布洛卡區,即布魯德曼的第44、45區。這個區域損壞會發生運動失語症;威爾尼克區是一個言語聽覺中樞,損傷將會引起聽覺失語症。

D,聯合區:感覺聯合區、運動聯合區和前額聯合區。

大腦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語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右半球則主要負責知覺物體的空間關係、情緒、欣賞音樂和藝術。

7,腦功能學說

1,定位說:

開始於加爾和斯柏茲姆的「顱相說」。

真正的定位說開始於失語症人的臨床研究。1825年,波伊勞德提出語言定位於大腦額葉,並且控制是在左半球。

功能定位於大腦的某一區域

2,整體說:

弗羅倫斯實驗採用局部毀損法發現,動物可以恢復功能。從而提出腦功能的整體說。拉什利的腦毀損實驗發現腦損傷後對習慣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礙,並且這種障礙於損傷的面積有密切的關係。提出了均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大腦皮層的各個部分幾乎以均等的程度對學習發生作用;並且大腦以總體發生作用。

3,機能系統學說:

魯利亞,認為那是一個動態的結構,是一個複雜的動態機能系統。在機能系統的個別環節受到損傷時,高級心理機能確實會受到影響。分為三個緊密聯繫的技能系統:

第一機能系統即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的機能系統-動力系統

第二機能系統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儲存的系統

第三機能系統叫行為調節系統,是編製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的系統。

4,模塊說:

在認知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中出現的重要理論。認為:人腦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由高度專門化並相對獨立的模塊組成。

8,內分泌腺分類和機能

1,腺體-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內分泌腺(無管分泌腺)如內分泌物和荷爾蒙。

內分泌腺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可以決定:1,身體的發育;2,一般的新陳代謝;3,心理發展;4,第二性徵的發展;5,情緒行為;6,有機體的化學成分。

2,內分泌腺分類和機能:科學家發現共有27種內分泌腺。

1,甲狀腺-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

2,副甲狀腺-保持血液和細胞內鈣的濃度有重要作用。

3,腎上腺-維持體內鈣離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4,腦垂體-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種不同的內分泌腺,因而稱為「主腺」。

5,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進第二性徵的發育。

附錄:名詞解釋

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機能的單位。由胞體、樹突和軸突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傳送信息。

2,神經衝動-當任何一種刺激作用與神經時,神經元就會由比較靜息的狀態轉化為比較活動的狀態,這就是神經衝動。

3,靜息電位-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對K+有較大的通透性,對Na+的通透性很差,其結果是K+經過離子通道外流,而Na+則被擋在膜外,致使膜內外出現電位差,膜內比膜外略帶負電,這就是靜息電位。

4,動作電位-神經受刺激時的電位變化。當神經受到刺激時,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鈉離子通道臨時打開,帶正電荷的鈉離子被泵入細胞膜內部,使膜內正電荷迅速上升,並高於膜外電位。這一變化過程就是動作電位。

5,神經-體液調節-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神經系統通過內分泌腺的激素影響各種效應器官的活動,這就是神經-體液調節。

第三章 感覺

1,感覺和感覺的意義。

感覺——人腦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

感覺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感覺提供了內外環境的信息。

2,感覺保證了機體與環境的信息平衡。

3,感覺是一切較高級、較複雜心理現象的基礎,是人的全部心理現象的基礎。

感覺是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它和一切心理現象一樣,具有反射的性質。感覺不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動,還包含了效應器的活動。

美籍的德國心理學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遠刺激。近刺激是指來自物體本身的刺激。如蘋果是圓的;遠刺激是感覺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如從側面看蘋果。

2,感覺的編碼

1,感覺編碼——我們的神經系統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輸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學能量,這些能量必須經過感官的換能作用,才能轉化為神經系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能或神經衝動。這個過程就是我們說的感覺編碼。

2,德國生理學家繆斯提出了神經特殊能量學說。認為各種感覺神經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們在性質上是互相區別的。每種感覺神經只能產生一種感覺,而不能產生另外的感覺。它否定了感覺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在認識論上是錯誤的。

3,感覺編碼的研究有兩種代表性的理論:特異化理論和模式理論,

A,特異化理論-不同性質的感覺是有不同的神經元來傳遞信息的。

B,模式理論-編碼是由整組神經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過某種神經元的激活程度較大,而其他神經元的激活程度較小。

3,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1,絕對感受性和絕對感覺閾限

A,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這種感覺的最小刺激量。

B,絕對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覺察這種微弱刺激的能力。

絕對感覺閾限和絕對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別感受性和差別閾限

A,差別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

B,差別感受性-對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

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在數值上也成反比例!

韋伯定律:K=△I / I (I為標準刺激的強度或原刺激量;△I為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即JND;K為一個常數。根據韋伯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某種感覺的敏銳度。韋伯分數越小,感覺越敏銳。但是,韋伯定律只適應於強度的中等刺激。

4,刺激強度與感覺大小的關係

感覺強度與感覺大小存在兩種關係:費希納的對數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1,對數定律 P=K logI

P為感覺量,即感覺強度;K為韋伯定律中的常數;I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當刺激強度按幾何級數增加時,感覺強度只按算術級上升。當物理量迅速上升時,感覺量是逐步變化的。注意:費希納的對數定律是在韋伯定律的基礎上研究的,所以該定律只有在中等強度的刺激時才適用。

2,乘方定律 P=K In

P為感覺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評定的某類實驗的常定特徵。

公式表明知覺的大小是與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4,視覺的生理機制:

視覺-光刺激於人眼所產生的。

視覺的生理機制包括折光機制、感覺機制、傳導機制、中樞機制。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眼球壁分三層:外層為鞏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層為虹膜、睫狀肌和脈絡膜;內層是網膜(感光)和視神經內段。眼球內容物包括晶體、房水和玻璃體。都是屈光介質。眼球外面還有三對眼肌,分別受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支配。

網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層。由外層的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中間的雙極細胞;內層的神經節細胞。

棒體細胞和錐體細胞不同點:

1,形態上具有明顯的區別。一個是棒狀一個是椎狀。

2,在網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網膜上對光最敏感的區域中央窩只有錐體細胞沒有棒體細胞;離開中央窩棒體細胞逐漸增多,在16o-20o度處最多。在網膜的邊緣只有少量的錐體細胞。在中央窩附近,有一個對光不敏感的區域叫盲點,來自視網膜的視神經節細胞的神經纖維在這裡聚合成視神經。

3,功能不同。棒體細胞是夜視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條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體的明、暗;錐體細胞是晝視器官,在中等和強的照明條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體的細節和顏色。

5,視覺的基本現象:

視覺的基本現象有:明度、顏色、視覺中的空間因素和時間因素。

色覺理論:

1,三色說: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楊,假定認得視網膜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器,每種感受器只對光譜的一個特殊成分敏感。當他們分別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刺激時,就產生不同的顏色經驗。但是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紅綠色盲。

2,對立過程理論:黑林提出了四色論,這是對立過程理論的前身,黑林認為:視網膜存在著三對視素:黑-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他們在光的刺激下表現為對抗的過程,即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赫爾維奇和詹米遜用心理物理學方法證實了黑林的對立過程理論。發現了三種對立細胞:黑白、紅綠、黃藍。其中黑白細胞與明度有關,紅綠和黃藍細胞與顏色編碼有關。

有這些發現,我們相信:在視網膜上存在的三種錐體細胞,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在網膜水平,色覺是按三色理論提供的原理產生的;而視覺系統更高水平上,存在著功能對立的細胞,顏色的信息加工表現為對立的過程。

6,視覺的一些現象:

1,暗適應-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

2,明適應-照明開始或有暗處轉入明處時視覺感受性下降的時間過程。

3,普肯耶現象-當人們從錐體視覺向棒體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不同的變化,這種現象就叫普肯耶現象。

4,馬赫帶-指人們在明暗變化的邊界,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而在暗區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這就是馬赫帶現象,馬赫帶不是由於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於神經網路對視覺信息進行加工的結果。

5,後像-刺激物對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後,感覺現象並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個短暫時間,這種現象就叫後像。

6,閃光融合-斷續的閃光由於頻率增加,人們會得到融合的感覺,這種現象叫閃光融合。

7,視覺掩蔽-在某種時間條件下,當一個閃光出現在另一個閃光之後,這個閃光能影響到對前一個閃光的覺察,這種效應叫視覺掩蔽。

8,視敏度-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

7,聽覺基本現象:

1,音調和頻率的關係:音調是一種心理量,它與聲波的物理特性頻率的變化不完全對應。在1000赫茲以上,頻率與音調幾乎是線性的,音調的上升低於頻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茲以下,頻率與音調的關係不是線性的,音調的變化快於頻率的變化。

2,音響和頻率的關係:在相同的聲壓水平上,不同頻率的聲音響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聲壓水平卻可產生同樣的音響。

3,人的聽覺頻率範圍為16赫茲-20000赫茲,其中1000赫茲-4000赫茲是人耳最敏感的區域。

4,聲音掩蔽-一個聲音由於同時起作用其他聲音的干擾而使聽覺閾限上升。

8,聽覺理論

1,頻率理論-也叫電話理論。是1886年,物理學家羅?費爾提出來的。認為:內耳的基底膜和鐙骨按相同的頻率運動,振動的數量與聲音的原有頻率相適應。頻率理論很難解釋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運動。

2,共鳴理論-也叫位置理論。是赫爾姆霍茨提出。因為基底膜的橫纖維長短不同,因而能夠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共鳴。後來人們發現基底膜橫纖維的長短與頻率的高低之間並不對應。

3,行波理論-生理學家馮?貝克西發展了共鳴理論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論-行波理論。認為:聲波傳到人耳,將引起整個基底膜的振動,振動從耳蝸底部開始,逐漸向蝸頂推進,振動的幅度也隨著逐漸增高,從而實現了對不同頻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論難以解釋500赫茲以下的聲音對基底膜的影響。(但可以用頻率理論解釋)

4,神經齊射理論-韋弗爾提出的。認為:當聲音頻率低於400赫茲時,聽神經個別纖維的發放頻率是和聲音的頻率對應的,當聲音頻率提高,個別神經纖維無法單獨對它作出反應,這種情況下,神經纖維將按齊射原則發生作用。但是,對於5000赫茲以上的頻率,神經齊射理論無法解釋。

9,其他感覺

1,膚覺:觸覺、冷覺、溫覺、痛覺。

2,嗅覺和味覺

3,內部感覺:動覺、平衡覺和內臟感覺。

附錄:名詞解釋

1,感覺編碼-我們的神經系統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輸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學能量,這些能量必須經過感官的換能作用,才能轉化為神經系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能或神經衝動。這個過程就是我們說得感覺編碼。

2,差別閾限和差別感受性-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叫差別閾限;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叫差別感受性。差別感受性和差別閾限在數值上成反比例。

3,側抑制-是指相鄰的感受器之間能夠互相抑制的現象。

4,普肯耶現象-當人們從錐體視覺向棒體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不同的變化。這種現象就叫普肯耶現象。

5,馬赫帶-指人們在明暗變化的邊界,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而在暗區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這就是馬赫帶現象,馬赫帶不是由於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於神經網路對視覺信息進行加工的結果。

6,後像-刺激物對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後,感覺現象並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個短暫時間,這種現象就叫後像。

7,閃光融合-斷續的閃光由於頻率增加,人們會得到融合的感覺,這種現象叫閃光融合。

8,視覺掩蔽-在某種時間條件下,當一個閃光出現在另一個閃光之後,這個閃光能影響到對前一個閃光的覺察,這種效應叫視覺掩蔽。

9,視敏度-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

第四章 知覺

1,知覺中的數據驅動和概念驅動理論

數據驅動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覺直接依賴於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驅動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覺系統不僅要加工外部輸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頭腦中已經存儲的信息。

2,大小-距離不變假設

我們知覺的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在網膜上投影的大小有關係,人們在知覺物體時,似乎不自覺的解決了大小與距離的關係,即:物體的大小=網膜投影的大小*物體與眼睛的距離。這就是大小-距離的不變假設。

3,錯覺理論

1,眼動理論:我們在知覺幾何圖形時,眼睛總在沿著圖形的輪廓或線條作有規律的掃描運動。當人們掃視圖形的某些部分時,由於周圍輪廓的影響,改變了眼動的方向和範圍,造成取樣的誤差,因而產生各種知覺的錯誤。(有些實驗證明了眼動不是造成錯覺的真正原因)

2,神經抑制作用理論:這是從神經生理學水平解釋錯覺的一種理論,認為:當兩個輪廓彼此接近時,網膜內的側抑制過程改變了由輪廓所刺激的細胞活動,因而使神經興奮分布的中心發生變化,結果引起幾何形狀和方向的錯覺。(該理論忽略了錯覺現象和神經中樞的融合機制的關係)。

3,深度加工和常性誤用理論:錯覺具有認知方面的根源,人們在知覺三維空間物體的大小時,總把距離估計在內,這是保持物體大小恆常性的重要條件。當人們把知覺三維世界的這一特點,自覺、不自覺地應用於知覺平面物體時,就會引起錯覺。可以說錯覺是知覺恆常性的一種例外。

附錄 名詞解釋

1,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的整體認識。

2,知覺定勢-發生在前面的知覺直接影響到後來的知覺,產生了對後續知覺的準備狀態,這種現象叫知覺定勢。

3,整體優先-整體水平的加工優先於局部水平的加工。(內溫的整體反應和局部反應實驗)。

4,知覺恆常性-當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時,我們的知覺映像在相當程度上卻保持著他的穩定性。

5,視覺線索-指環境中的各種參照物給人們提供的物體距離、方位和照麵條件的信息。(影響知覺恆常性的條件)。

6,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就是動景運動。

7,錯覺-我們的知覺不能正確的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現種種歪曲。

8,似動-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

第五章 意識和注意

1,睡眠的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混合的、頻率和波幅都較低的腦電波。持續10分鐘。

2,第二階段,出現「睡眠錠」(即是一種短暫爆發的,頻率高、波幅大的腦電波)腦電波。持續20分鐘。

3,第三階段。腦電波的頻率會繼續降低,波幅變大,出現△波,有時會有「睡眠錠」波。持續40分鐘。

4,第四階段。稱深度睡眠,個體肌肉近一步放鬆,身體功能的各項指標變慢,夢遊、夢囈、尿床等發生在此。

5,快速眼動睡眠(REM):在此時,個體在清醒狀態時的腦電活動很相似,△波消失,高頻率、低波幅的腦電波出現。睡眠者的眼球開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動,而且通常伴隨著夢境。

2,夢的功能解釋

1,精神分析的觀點。弗洛伊德和榮格認為夢是潛意識過程的顯現,是通向潛意識的最可靠的路徑。或者說,夢是被壓抑的潛意識衝動和願望以改變的形式出現在意識中,這些衝動和願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擊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學的觀點。霍布森認為夢的本質是我們對腦的隨機神經活動的主觀體驗。

3,認知觀點。夢擔負著一定的認知功能。在睡眠中,認知系統依然對儲存的知識進行檢索、排序、整合、鞏固等,這些活動的一部分會進入意識,稱為夢境。

3,注意的認知理論

1,過濾器理論:神經系統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對所有的感覺刺激進行加工。當信息通過各種感覺通道進入神經系統時,要先經過一個過濾機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過這個機制,接受進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斷在他的外面,而完全喪失。(分耳實驗否認)

2,衰減理論:當信息通過過濾裝置時,不被注意或非追隨的信息只是在強度上減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後期選擇理論:所有輸入信息在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後才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因而對信息的選擇發生在加工後期的反應階段。

4,多階段選擇理論:選擇過程在不同的加工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本理論的兩個假設是:1,在進行選擇之前的加工階段越多,所需要的認知加工資源就越多;2,選擇發生的階段依賴於當前的任務要求。

4,注意與認知資源分配

1,認知資源理論:注意是如何協調不同的認知任務或認知活動的。注意可以看做一組對刺激進行歸類和識別的認知資源或認知能力。這些認知資源是有限的。

2,雙加工理論:人類的認知加工有兩類:自動化加工和受意識控制的加工。自動化加工不受認知資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參與;受意識控制的加工受資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參與,並且在經過大量的練習後,可能轉變為自動加工。

附錄 名詞解釋

1,意識-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就心理狀態而言,意識指清醒、警覺、覺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內容而言,意識包括可用語言報告出來的一些東西。就行為水平而言,意識意味著受意願支配的動作或活動。在更高的哲學水平上,意識是一種與物質相對的精神實體。

2,無意識-相對於意識而言,是個體不曾察覺到的心理活動和過程。

3,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

4,不隨意注意-指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隨意注意-指事先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隨意後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選擇性注意-是個體在同時呈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中選擇一種進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續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認識客體或活動上,也叫注意的穩定性。

分配性注意-個體在同一時間內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進行注意,或將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動中。

第六章 記憶

1,記憶的分類:

1,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情景記憶:人們根據時空關係對某個事件的記憶;語義記憶:人們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與特殊的地點、時間無關。

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外顯記憶:指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內隱記憶:指個體在無法意識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無意識的影響。

3,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感覺記憶: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後,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短時記憶: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長時記憶:指信息經過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

4,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指如何作事情的記憶,包括對知覺技能、認知機能和運動機能的記憶;陳述性記憶:指對有關事實和事件的記憶,他可以通過語言傳授而一次性獲得。

2,記憶是一個過程

記憶是一個過程,包括信息編碼、存儲和提取三個基本過程。信息編碼:是個體對外界信息進行形式轉換的過程,包括對外界信息進行反覆的感知、思考、體驗和操作。存儲:是把感知過的事物、體驗過得情感、做過的動作、思考過得問題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們的頭腦中;提取:是指從長時記憶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過程。

3,記憶的腦學說理論:

1,整合論:美國心理學家拉胥里提出。認為:記憶是整個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它和腦的各個部分都有關係,而不是皮層某個特殊部位的機能。

2,定位論:法國醫生布洛卡提出腦機能定位論。認為:腦的機能是由大腦的一些特定區域負責的,記憶當然也不例外。

3,SPI理論:功能模塊。SPI是串列、並行、獨立的縮寫。認為:記憶系統是由多個執行特定功能的記憶模塊構成的。

4,記憶的腦細胞機制

神經元和突觸結構的改變是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過渡的生理機制。這改變包括相鄰神經元突觸結構的變化、神經元膠質細胞的增加和神經元之間突觸連接數量的增加;長時程增強作用對長時記憶有重要意義;記憶是由神經元內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來承擔的,認為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是記憶的化學分子載體。並且激素能夠影響記憶的保持。

5,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1,感覺記憶: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它是一種原始的感覺形式,是記憶系統在對外界信息進行進一步加工之前的暫時登記。圖象記憶是感覺記憶的主要編碼形式。斯伯林的局部報告法證明了感覺記憶的存在。

2,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它最大特點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約5-9個單位),在沒有複述的情況下,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的時間很短。來自感覺記憶的信息可以在短時記憶中得到加工而進入長時記憶;來自長時記憶的信息也可以進入短時記憶,並得到進一步加工。複述是短時記憶的存儲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發生遺忘。短時記憶的遺忘主要是由於其他信息的干擾引起的。

3,長時記憶構成了個體關於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識經驗。長時記憶的信息容量沒有限制,良好的編碼能夠改善信息在長時記憶中的保持和提取。

1,長時記憶保持所需條件是:A,組織有效的複習。與遺忘鬥爭的首要條件是組織記後的複習,沒有複述的信息是不可能進入長時記憶的,因此我們要複習要及時;正確分配複習時間;閱讀與重現交替進行;注意排除前後材料的影響。B,利用外部記憶手段。C,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

2,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提出了艾賓浩斯曲線。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時間因素以外還有:1,識記材料的性質與數量;2,學習的程度;3,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4,識記者的態度。

3,遺忘的原因,有四種不同的看法:1,衰退法;2,干擾法;3,壓抑法;4,提取失敗。

6,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關係

1,加工深度因素對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影響不同。加工深度不影響內隱記憶;但對外顯記憶則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2,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保持時間不同。內隱記憶隨時間延長而發生的消退要比外顯記憶慢的多。

3,記憶負荷量的變化對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產生的影響不同。外顯記憶會隨著記憶的項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記住;內隱記憶則不然。

4,呈現方式的改變對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有不同的影響。感覺通道的改變會嚴重影響內隱記憶的作業成績,而對外顯記憶的效果沒有影響。

5,干擾因素對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影響不同。外顯記憶很容易受到其他無關信息的干擾,而內隱記憶則不同。

附錄 名詞解釋

1,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講,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

2,反響迴路-是指神經系統中皮層和皮層下組織之間存在的某種閉合的神經環路。當外界刺激作用於神經環路的某一部分時,迴路便產生神經衝動。刺激停止後,這種衝動並不立即停止,而是繼續在迴路中往返傳遞並持續一短暫的時間。(是短時記憶的生理基礎)

3,記憶恢復-是指學習某種材料後間隔一段時間所測量的保持量,比學習後立即測量的保持量要高,這就是記憶恢復。

4,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5,回憶-是人們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們頭腦中重新出現的過程。

6,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後攝抑制-是後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7,內隱記憶-過去經驗對個體當前活動的一種無意識的影響。

外顯記憶-過去經驗對個體當前活動的一種有意識的影響。

第七章 思維

1,思維的特徵

思維是藉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形式。其特徵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一類事物共同的特徵和規律抽取出來,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思維的水平。

2,間接性。指人們藉助於一定的媒介和知識經驗對客觀事物進行間接的認識。

3,思維是經驗的改組。思維是一種探索和發現新事物的心理過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徵和新關係,這就需要人們對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不斷進行更新和改組。

2,表象在思維中的作用

表象是指人們在頭腦中出現的關於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觀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維中的作用是:

1,表象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礎,並有利於對事物進行概括的認識。

2,表象促進問題的解決。

3,想像的功能

想像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像于思維有著密切的關係,同屬於高級的認識過程。想像的功能有:

1,想像具有預見的作用,它能預見活動的結果,指導人們活動進行的方向。

2,想像具有補充知識經驗的作用。

3,想像還有代替作用。當人們的某些需要不能實際得到滿足時,可以利用想像的方式得到滿足或實現。

4,想像對機體得生理活動過程也有調節作用,它能改變人體外周部分的機能活動過程。

4,想像的過程和種類

1,想像過程是對形象的分析綜合過程,它的綜合有一下幾種形式:粘合、誇張、典型化、聯想。

2,想像的種類按活動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區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無意現象是一種沒有目的、不自覺的產生地想像;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像。它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來,並與個人願望相聯繫的想像。理想是當人們依據事物的客觀規律來想像未來時的想像。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於未來,與人的願望相聯繫。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觀規律作依據,因而不一定具有實現的可能;而理想體現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因而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空想是一種不以客觀規律為依據。甚至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進程,因而是沒有實現可能的想像。

5,思維的腦機制

思維是整個腦的功能,特別是大腦皮層的功能。大腦皮層額葉負責編製行為的程序,調節和控制人們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同時,還要將行為的結果與最初的目的進行對照,以保證活動的完成。大腦半球左側顳葉和頂-枕葉與思維也有密切的關係;近年來研究還發現大腦右半球在推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6,概念結構理論

概念結構的理論主要有層次網路理論、特徵表理論和原型理論。

1,層次網路理論。具有類屬關係的概念組成一個概念的網路。在網路中,層次越高的概念,其概括的水平越高。

2,特徵表理論。概念的結構是由概念的特徵和整合這些特徵的規則構成的。概念的定義性特徵和規則相互結合就構成了各種不同性質的概念。

3,原型理論。概念主要是以原型來表徵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該概念範疇的成員。

7,概念形成的途徑和策略

1,概念的形成有兩種學說。假設檢驗說認為,概念的形成過程是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而內隱學說則認為,一些抽象概念的複雜結構是在無意識的內隱學習中獲得的。

2,概念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常採用四種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險性聚焦、同時性掃描和繼時性掃描。

8,推理

1,三段論推理。由兩個假定真實的前提和一個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這兩個前提的結論所組成。關於三段論推理出現不正確的結論的解釋有:

1,武德沃斯認為前提出現形式所造成的氣氛是造成推理錯誤的原因,這就是氣氛效應。

2,查普曼認為人們錯誤的解釋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錯誤。

3,約翰遜-萊爾德認為推理的錯誤是由於人們傾向於在前提的基礎上,創建一個心理模型,而忽略創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線性推理。又叫關係推理。認為所給予的兩個前提說明了三個邏輯項之間的可傳遞關係。其中休騰洛切爾認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復現在人腦中;克拉克認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題來表徵的。

3,條件推理。人們利用條件性命題進行的推理。人們在條件推理中,存在著一種對規則進行證實的傾向。一種觀點認為證實傾向是由於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導致的。

9,問題解決的策略

1,演算法。採用演算法策略可以保證問題的解決,但是卻需要大量的嘗試。

2,啟發法。是人根據一定的經驗,在問題空間內進行較少的搜索,以達到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啟發法不能保證問題解決的成功,但這種方法比較省力。它有以下幾種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將需要達到問題的目標狀態分成若干子目標,通過實現一系列的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的目標;2,逆向搜索:就是從問題的目標狀態開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狀態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採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的距離,以達到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10,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

1,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問題解決的策略,選擇一種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策略有演算法和啟發法。

2,知識在問題的解決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各個領域的專家就具備這種能力。專家和新手造成問題解決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識的數量和知識的組織方式上的不同。

3,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有:1,知識表徵的方式;2,定勢;3,功能固著;4,動機;5,情緒;6,人際關係。

11,創造性的心理成分、測量和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1,創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輻合思維、發散思維和遠距離聯想能力以及人的堅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責任感等人格因素。吉爾福特把思維分為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並且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主要成分。輻合思維也是創造性的一個組成部分。

2,吉爾福特設計了發散生成測驗來測量創造性。測驗中,用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的好壞來衡量創造性的高低。

3,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醞釀和社會因素。

附錄 名詞解釋

1,思維-是藉助於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形式。它能解釋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部聯繫,並主要表現在概念的形成和問題解決的活動中。

2,思維操作-也就是思維過程。人們在頭腦中,運用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經驗,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的過程。

3,輻合思維-指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或者從給予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的結論。

發散思維-指人們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組織當前的信息和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產生出大量、獨特的新思維。

4,表象-指當事物不在面前時,人們在頭腦中出現的關於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觀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5,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認識。每一個概念都包括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由於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級或層次。

6,推理-指從具體事物歸納出一般規律,或者根據一般原理推出新結論的思維活動。前者叫歸納推理,後者叫演繹推理。

7,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機能等,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8,演算法策略-就是在問題空間中隨機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至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9,創造性-指人們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並能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心理過程。

第八章 語言

1,語言特點:

語言的特性有:創造性、結構性、意義性、指代性和社會性與個體性。

語言的結構:音位、語素、詞、句子。

語言的種類:對話語言、獨白語言、書面語言、內部語言。

2,語言的表徵和加工過程:

語言表徵:就是語言材料所負載的信息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語言的表徵具有層次性。

語言加工:就是對輸入的語言信息進行編碼、轉換、存儲、提取的過程。語言的加工可分為自動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塊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3,語言的生理機制:

1,語言的發音機制: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鼻腔和咽腔。

2,語言活動的中樞機制:布洛卡區、威爾尼克區、角回。

1,布洛卡區病變引起的失語症通常稱為運動性失語症或表達性失語症。

2,威爾尼克區病變會引起接受性失語症,這是一種語言失認症。切斷或損傷威爾尼克區與布洛卡區聯繫起來的神經纖維束-弓形束,也將產生同樣的效果。

3,角回實現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轉換。角回損傷將會引起語義性失語症。

3,語言在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與語言活動。(割裂腦的研究),研究證實語言活動主要是大腦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腦右半球在語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語音知覺

1,語音的物理性質:音調、音強、音長與音色。

2,音位是在一種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位分母音和輔音。研究音位的區別特徵有助於解釋人對語音的感知。影響語音知覺的各種因素有:語音類似性,語音強度,噪音掩蔽,語境,句法、語義的作用。

3,影響辭彙理解的因素:單詞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規則、字母長度或筆畫數量、字形結構、字詞的使用頻率、語音的作用、語境的作用、語義的作用。

4,影響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類型、詞序、語境、句法分析和語義分析。

5,影響話語理解的因素:推理、語境、圖示作用。

5,語言的產生

1,語言的產生是指人們通過語言器官或手的活動把所要表達的思想說出或寫出來,他包括說話和書寫兩種形式。語言產生的單位主要有:音素、音節、語素、詞、短語、句子。

2,語言產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如:構造階段:根據目的確定要表達的思想;轉化階段:運用句法規則將思想轉換成語言的形式;執行階段:將語言形式的信息說出或寫出。

附錄 名詞解釋

1,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同時又是一種運用這種符號系統來交流思想的行為。

2,語言理解-是指人們藉助於聽覺或視覺的語言材料,在頭腦中建構意義的一種主動、積極的過程。

3,辭彙理解-是指人們通過聽覺或視覺,接受輸入的詞形或語音信息,並在人腦中揭示詞義的過程。辭彙的理解也稱為辭彙識別或辭彙通達。

4,圖示-是知識的心理組織形式。它說明了一組信息在頭腦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預期的排列方式。

5,語言表徵:就是語言材料所負載的信息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

第九章 動機

1,動機功能

1,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的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部心理過程,不能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任務選擇、努力程度、活動的堅持性和言語表示等行為進行推斷。動機必須有目標,目標引導個體行為的方向,並且提供原動力。動機要求活動,活動促使個體達到他們的目標。

2,動機具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功能。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從靜止狀態轉向活動狀態。同時它還能將行為指向一定的對象或目標。當個體活動由於動機激發而產生後,能否堅持活動同樣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

2,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個等級構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這五種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它們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並且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動機與工作效率的關係。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1,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

2,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

3,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4,價值觀

價值觀是個體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當穩定。

根據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價值觀區分為:經濟價值觀、理論價值觀、審美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和宗教價值觀。

羅克奇根據工具-目標緯度把價值觀分為工具性價值觀和終極性價值觀。

價值觀的主要表現形式有:興趣、信念、理想。

5,動機的理論

動機的理論主要有:本能論、驅力論、喚醒論、誘因論、認知論。

1,動機的本能理論。 一度在動機心理學領域佔據統治地位,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由遺傳固定下來,不學而會的。固定的行為模式。

2,動機的驅力理論。認為:個體由於生理需要而產生一種緊張狀態,激發或驅動個體的行為以滿足需要,消除緊張,從而恢復機體平衡狀態。

3,動機的喚醒理論。認為:人們總是被喚醒,並維持著生理激活的一種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個原理:1,人們偏好最佳的喚醒水平;2,簡化原理;3,個人經驗對於偏好的影響。

4,動機的誘因理論。認為:針對驅力理論的缺陷(驅力理論僅僅強調個體的活動來自內在的動力,它忽略了外在環境在引發行為上的作用),提出了誘因理論。誘因是個體行為的一種能源,他促使個體去追求目標。誘因與驅力是不可分開的,誘因是由外在目標所激發,只有當它變成個體內在的需要時,才能推動個體的行為,並有持久的推動力。

5,動機的認知理論。現代認知理論認為:認知具有動機功能。動機的認知理論主要有:期待價值理論、動機的歸因理論、自我功效論、成就目標論。

1,期待價值理論。把達到目標的期待作為行為的決定因素。期待幫助個體獲得目標。

2,動機歸因理論。動機是思維的功能,採取因果關係推論的方法從人們行為中尋求行為內在的動力因素。

3,自我功效論。認為人對行為的決策是主動的。人的認知變數如期待、注意和評價在行為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期待分為結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結果期待是指個體對自己行為結果的估計;效果期待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來完成某種行為的推測和判斷,這種推測和判斷就是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4,成就目標理論。不同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這種對能力的潛在認識會直接影響到個體對成就目標的選擇。

6,動機的種類

1,根據動機的性質: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生理性動機有:飢餓、渴、性、睡眠。社會性動機有:興趣、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交往動機。

2,根據學習在動機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動機和習得動機

3,根據動機的意識水平分: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

4,根據動機的來源分: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

7,增強挫折承受力

1,正確對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總結經驗教訓

4,調節抱負水平

5,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8,意志的品質

1,獨立性

2,果斷性

3,堅定性

4,自制力

附錄 名詞解釋

1,動機-是由一種目標或對象所引導、激發和維持的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部心理過程,而不是心理活動的結果。

2,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在有機體對內部環境或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

3,價值觀-是指主體按照客觀事物對其自身及社會意義或重要性進行評價和選擇的原則、信念和標準。價值觀是一個人思想意識的核心,對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具有一定的導向或調節作用。

4,意志-是有意識的支配、調節行為,通過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

5,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對個體活動,特別是對個體的認知活動有巨大的推動力。

信念-是堅信某種觀點、思想或知識的正確性,並調節控制自己行動的人格傾向性。

理想-是個體對未來可能實現的奮鬥目標的嚮往和追求。

6,驅力-是指個體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它能激發或驅動個體行為以滿足需要,消除緊張,從而恢復機體的平衡狀態。

誘因-是指能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發或誘使個體朝向目標的作用。

7,挫折-是指個體的意志行為受到無法克服的干擾或障礙,預定目標不能實現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應,也就是俗話說的「碰釘子」。

第十章 情緒

1,情緒和情感的區別和聯繫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情緒和情感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等三種成分組成。

情緒和情感統稱為感情。情緒指感情過程,情緒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激動性和暫時性。情感指具有穩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情感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緒和情感都具有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信號功能。

2,情緒緯度和情緒緯度理論

1,情緒的緯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徵,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徵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

2,情緒緯度的理論:

1,三維理論。馮特提出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緯度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鬆弛。每一種具體情緒分布在三個緯度的兩極之間不同的位置上。20世紀50年代,施洛伯格根據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緒的緯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和激活水平三個緯度,建立了一個三維模式圖。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等三個緯度,並用一個倒錐體來說明三個緯度之間的關係。

2,四維理論。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提出情緒四維理論。認為情緒有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確信度等四個緯度。

3,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1,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

2,情緒狀態有心境、激情和應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緒與腦

情緒的腦中樞機制主要與下丘腦、網狀結構、邊緣系統、大腦皮層等部位有密切關係。其中邊緣系統在情緒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正情緒時大腦左半球出現較多的腦電位活動,而負情緒時右半球出現較多的電位活動。(美國心理學家奧爾茲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證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中存在一個「快樂中樞」。杏仁核是恐懼反應的中樞。)

情緒的外周神經機制主要與自主神經系統、內外分泌系統和軀體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

5,情緒理論

1,情緒的早期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分別提出內容相同的一種情緒理論。他們強調情緒的產生是植物性神經活動的產物。後人稱它為情緒的外周理論。即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詹姆斯提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在他看來,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後才有情緒。所以悲傷由哭泣引起,恐懼由戰慄引起;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他特彆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係。詹姆斯-蘭格理論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係,強調了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但是,他們片面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爭議。

『坎農-巴德學說』 認為情緒的中樞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並且強調大腦對丘腦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經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生理的反應,而產生情緒。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衝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大腦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發出神經衝動,從而在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而由植物性神經系統產生個體的生理變化。

2,情緒的認知理論

『阿諾德「評定-興奮」說』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提出。認為:刺激情景並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於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的最重要的條件。

『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認為:情緒的產生有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個是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二個是個體必須對生理狀態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生理狀態、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這可以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稱為情緒喚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為情緒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反映環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於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情緒是個體對環境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因此,人們需要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具體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再評價。

3,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情緒具有動機的性質。伊扎德的情緒動機-分化理論是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論述情緒的性質與功能。伊扎德認為:情緒是人格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人格系統的動力核心。情緒系統與認知、行為等人格子系統建立聯繫,實現情緒與其他系統的相互作用。P381

6,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可分為內部調節和外部調節;修正調節、維持調節、增強調節;原因調節和反應調節、良好調節和不良調節。

情緒調節主要發生在生理、情緒體驗、表情動作、認知和人際等方面,與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附錄 名詞解釋

1,情緒狀態-是指在某種事件或情境的影響下,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某種情緒,其中較典型的情緒狀態有心境、激情、應激。

2,表情-情緒和情感發生時,總伴隨著某種外部表現,包括面部、體態、手勢及言語的變化,統稱為表情。(面部表情、姿態表情、語調錶情)

3,情緒調節-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

第十一章 能力

1,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係

能力與知識、技能具有密切的關係。能力不等於知識、技能。知識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技能是人們通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和動作系統。只有能夠廣泛應用和遷移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轉化成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識、技能的結果,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轉化。

2,能力的種類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

3,流體能力和晶體能力

4,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的因素說

1,獨立因素說。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的成分或因素構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沒有關係的,能力的發展只是單個能力的發展。

2,二因素說。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提出能力由兩種因素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強調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區別,把他們絕對對立起來,而沒有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繫和關係。

3,多元智力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能力由七種因素組成。如:言語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4,能力的結構理論

1,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模型。吉爾福特認為智力可以區分為三個緯度,即內容、操作和產品。

2,能力的層次結構理論。英國心理學家卓南繼承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說提出能力層次結構理論。認為能力的結構是按層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論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這種理論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個過程,他由不同的階段組成,並且是由某些更高的決策過程組織起來的。

1,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智力由三個方面構成: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景亞理論、智力經驗亞理論。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計劃-注意-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層認知系統和四種認知過程。其中注意系統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6,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數,常用IQ來表示。智商是根據一種智力測驗的作業成績所計算出來的分數,它代表了個體的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關係。有比率智商和離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齡/實齡 × 100

2,離差智商。智商(IQ)=100+15Z

Z=X-X- /SD SD代表團體分數的標準差

7,智力測驗的標準化問題

智力測驗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的工具。編製標準化智力測驗要經過標準化的過程,建立常模,並注意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1,標準化與常模。

1,按照測驗的性質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測驗題目。

2,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試,確定標準化樣本。

3,施測程序標準化。測驗的施測和評分都有統一的標準。

4,統計結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測驗的可靠程度,它以反覆測驗時能否提供相同的結果來說明。

3,效度。指測驗能測量到所需要測的東西,即測驗的有效性。

8,影響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原因

1,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受遺傳影響

2,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受環境和教育影響

3,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受實踐活動影響

4,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受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最後,能力的發展還依賴自我分析與自我評價的能力。

附錄 名詞解釋

1,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徵,是順利實現某種活動的心理條件。能力的高低會影響人從事的活動的效率。

2,流體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的能力。

晶體能力-是指獲得語言、數學知識的能力。它決定了後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3,情緒智力-個體監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並識別、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種用以達到人生中主要目標的智力,是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產生舉足輕重影響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

5,個體差異-是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因受遺傳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使不同個體之間在身心特徵上所顯示的彼此不同的現象。

第十二章 人格

1,人格的結構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等方面。自我調控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

2,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則。

3,人格理論-特質論

人格特質理論是個體間人格差異的指標,可以通過心理測量來確定。

1,『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奧爾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他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個體特質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

1,首要特質是一個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質,影響到一個人的各方面的行為。2,中心特質是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的特質。

3,次要特質是個體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受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發,用因素分析法對人格特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於人格特質的一個理論模型。模型分成四層: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A,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根源特質是指那些相互聯繫而以相同原因為基礎的行為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既可能是個別的特質,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質。它們是人格層次中最重要的一層。

B,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在根源特質中可以在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兩類。體質特質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而環境特質則由後天的環境決定。

C,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動力特質是指具有動力特徵的特質,它使人趨向某一目標;能力特質是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的差異特質包括流體和晶體智力;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速度與強度的特質。

3,『現代人格特質理論』 現代人格特質理論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據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這三個因素是:外頃性、神經質、精神質。外頃性表現內外頃的差異;神經質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運用辭彙學的方法對卡特爾的特質變數進行了分析,提出五個相對穩定的因素:開放性、責任心、外頃性、宜人性、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選詞原則獲得七個因素。正情緒性、負效價、正效價、負情緒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襲性。

4,人格理論-類型理論

類型論是群體間人格差異的描述指標。可通過人的行為直接觀察到。

1,單一類型理論。認為人格類型是依據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來確定的、美國心理學家佛蘭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單一型人格理論。

2,對立類型理論。認為人格類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緯度的兩個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內-外型人格。

3,多元類型理論。認為人格類型是由幾種不同質的人格特性構成的。有:氣質類型學說、性格類型學說、陰陽五行說。氣質類型學說分為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性格類型學說分為: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權力型、社會型、宗教型。

5,認知風格於認知能力的差別

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認知的方式主要有: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衝動和沉思;同時性和繼時性。認知風格與認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別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風格是指認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們能夠達到的最高行為;而風格是指人們的典型行為。

3,能力是一種單極變數,由高低或好壞之分;而風格是指一種雙極或多極變數。無高低與好壞之分。

6,人格測驗

人格測驗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陳量表、投射測驗、情景測驗、自我概念測驗。

1,自陳量表法。讓被試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和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

2,投射測驗。有羅夏克墨漬測驗和主題統覺測驗。

3,情景測驗。性格教育測驗和情景壓力測驗。

4,自我概念測驗。形容詞列表法、Q分類法。

附錄 名詞解釋

1,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2,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即我們平時說的脾氣、秉性。

3,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

4,態度-是個體對社會、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一種心理傾向,他包括對事物的評價、好惡和趨避等方面。

5,特質-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單位。

6,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認知方式。

----------------

第十三章 學習

1,學習的含義

學習是個體在一定情景下由於反覆的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其含義是:

1,學習是以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為標誌的。

2,學習引起的行為變化是相對持久的。

3,學習是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

2,學習的分類

1,加涅的學習分類。加涅根據學習的複雜程度,提出了累積學習的模式,一般稱為學習的層次理論。他把學習分為八類: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系列學習、言語聯想學習、多種辨別學習、概念學習、原理學習、問題解決的學習。加涅認為通過學習可以得到五種結果是:智慧技能、言語信息、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

2,奧蘇伯爾的學習分類。認為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知的內容。他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係,將學習分為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又根據學習的方式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3,學習的聯結理論

學習的聯結理論強調複雜行為是建立條件聯繫上的複合行為。學習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因此聯結理論又可稱為「刺激-反應」理論。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和操作性條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納學習理論。

一,經典條件作用:

【1,無條件反射:由外界環境刺激導致的不需要學習的自然的生理反應。】

【2,條件反射:由外界環境刺激(中性刺激或無關刺激)導致的反應,是一種習得反應。】

1,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是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多次重合或相繼出現。條件刺激通過這一方式與無條件反應建立暫時聯繫,從而形成經典條件作用。經典條件反射的規律有: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二級條件作用。

二,操作性條件作用:

【有機體為了獲得某種結果而主動地作出某種行為,這種行為是有機體主動發出的,而不是由於刺激被動引起的。】

2,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學習是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習者通過不斷的嘗試,發現並保留正確的嘗試,摒棄錯誤的嘗試,從而完成學習過程。桑代克還提出了學習的「效果率」,即學習的形成受到學習行為結果的影響。

3,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存在兩種類型的學習,一類是由刺激情景引發的反應稱應答性條件反應,與經典條件作用類似;另一類是操作性條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發的,而是有機體的自發行為。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行為的結果-強化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斯金納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行為帶來令人愉快的結果。而負強化是行為使得某種令人厭惡的刺激強化。兩種強化都會促進增加行為再次發生的概率。通過對強化進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確的控制學習行為。除了強化外,行為還可以帶來令人不快的結果,這叫作懲罰。懲罰將減低行為再次出現的概率。

4,學習的認知理論

1,格式塔的學習理論-頓悟學習。強調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它是通過學習者重新組織或重新建構有關事物的形成而實現的。頓悟的出現依賴於情景;頓悟產生後,可以重複出現,在一種情景中產生的頓悟可以遷移到新的場合。

2,托爾曼的認知地圖與潛在學習。強調刺激-反應的中介變數。認知就是行為的中介變數。所以托爾曼的行為主義稱為「認知-行為」主義。一個完整的行為應包括三個方面:1,由外部環境或內部生理狀態所激發;2,經過某些中介變數;3,由此表現出的行為和反應。通過位置學習和潛在學習證實強化不是學習所必須的。學習不僅需要知識,而且要有目標。

3,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與客觀主義相對,它強調事物的感覺刺激本身沒有意義,意義不是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構起來的,它不僅決定於事物本身,而且決定於我們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同的人由於已有知識經驗不同,對同一種事物會有不同的理解。建構主義由激進建構主義和信息加工的建構主義。

5,動作技能

1,動作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動作技能依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連續技能和非連續技能、封閉技能和開放技能、精細技能和粗大技能。

2,動作技能是由個別動作構成的系統,它是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動作技能有幾個形成階段:認知-定向階段、動作系統初步形成階段、動作協調和技能完善階段。

6,動作技能形成的特點

1,意識對動作的控制作用減弱,整個動作系統轉向自動化。

2,動作反饋有外反饋逐步轉向內反饋。

3,動作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增加。

4,建立起協調的運動模式。

7,練習的作用和練習進程的特點

1,練習是指在反饋作用的參與下,反覆多次地進行一種動作。練習包括重複與反饋,兩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練習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進步與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時間,改善技能的精確度和使動作間建立更完善的協調。

2,練習進程的特點:

A,練習成績隨練習的進程而逐步的提高。

B,練習進程中存在高原現象。

C,練習進程是不均勻的。

D,練習中存在個別差異。

8,提高練習效率的條件

1,確定練習的目標

2,靈活應用整體練習和分解練習。

3,恰當安排練習時間。

4,練習中必須有反饋。

5,影響練習成績的其他心理因素。人對活動的態度和人在練習時的情緒狀態。

附錄 名詞解釋

1,學習-是個體在一定情景下由於反覆的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2,意義學習-指通過符號、文字使學習者在頭腦中獲得相應的認知內容。也就是說,要在用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結構之間建立起一種實質性的和非人為的聯繫。

3,認知地圖-是關於某一局部環境的綜合表象,它不僅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而且包括方向、距離甚至時間關係。

4,練習-是指在反饋作用的參與下,反覆多次地進行一種動作。練習包括重複與反饋,兩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5,練習曲線-是用圖解的形式來表現練習期間動作學習效率的變化。

6,高原現象-是練習成績一時性的停頓現象。它與生理的極限和工作效率的絕對頂點是不同的。並不是所有的技能學習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現象。

7,知識遷移-人們在一種情景中所獲得的知識,可以影響到隨後學習的另一種知識。產生積極的影響叫正遷移;產生消極的影響叫負遷移。


推薦閱讀:

普通心理學 - 心理學入門 - 心理學之家

TAG:心理學 | 心理 | 筆記 | 普通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