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莫名其妙發脾氣,留意DMDD症!(從年齡、頻率、發泄方式判斷)
小邦家的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一不順他的意,就大聲哭鬧,尤其是帶出門更會變本加厲,一直就這樣大吵大鬧的,真的很頭痛...
這樣的心聲,很多爸媽都很熟悉吧? 小孩子一歲以後,慢慢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吵大鬧式的情緒發洩(tantrum),這種現象會在2-4歲之間達到頂峰。
而在2015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這份手冊是歐美國家最常用的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 中新增了一種病,叫做「破壞性情緒失調疾患」(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DMDD),指那些高頻率、長時間、伴隨著暴力行為的發洩情緒的兒童。
也就是說,當父母想著自己的孩子怎麼變得這麼難以理喻的時候,也就應該留意一下:孩子發脾氣的方式和頻率,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我家孩子是正常發泄情緒嗎?首先要認識到,情緒發洩是小孩子發育的一個階段性現象,而如果與一個人發育階段不相符的情緒發洩現象,就是不正常的。
孩子的發泄與「自我」的情緒有關
嬰兒在一歲以後,慢慢開始認識自己,發展出「自我」的概念,但是他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同時發展、或者發展的腳步跟不上「自我」意識的膨脹。
在這種情況下,當他覺得「自我」的要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又不知道要如何表達這種不滿、甚至完全不懂如何解讀自己的情緒。
於是,孩子就只能運用自己的本能,以很激烈的方式把不滿發洩出來。
留意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一般來說,幼兒發脾氣伴隨著哭泣、尖叫、咆哮、和對安撫的抗拒,偶爾會出現一些暴力的行為,比如丟東西、甚至打人。
而暴力行為是特別需要引起家長注意的現象。如果孩子在最近幾次發脾氣的時候,有超過一半的次數都伴隨著暴力行為,那麼家長一定要重視。
首先父母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有丟東西、打人的現象,小孩有樣學樣,很可能看到爸媽情緒崩潰的時候出現暴力行為,他不知不覺就模彷起來了。
如果家長調整了自己的行為,也在孩子平靜的時候同他好好講道理,但孩子還是經常性的一發脾氣就打人,那麼他可能有更深一層的問題,需要做兒童心理行為的評估。
留意孩子情緒發泄的方式是否與年齡相符
一般來說,4歲以上的孩子,大吵大鬧式的情緒發洩會減少很多,到了5,6歲就幾乎沒有了。
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已經超過4歲了,卻仍然動不動就大吵大鬧,甚至有變本加厲的情形,那麼就要特別注意,回想一下最近家裡是否有大的變故,或者檢討自己一直以來對待孩子的方式。
父母可以嘗試耐心的引導孩子,幫助他認識自己的情緒,同時教會他表達情緒的方式。
留意孩子發洩情緒的頻率與持續時間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有發脾氣的周期,近期一份針對1500名學齡前兒童的調查發現,高達84% 的參訪兒童在研究開始前的一個月內發洩過情緒。
但是,經常性的發洩(每個月有超過20天都會發脾氣,或者不止一次的一天發脾氣次數超過5次),則預示著孩子可能出現了心理發育和情緒控制方面的問題。
再有,長時間的發脾氣,比如幾乎每次大鬧都要超過2分鐘,家長也要多加小心,因為孩子不能靠自己、或者在家長的幫助下比較快的平靜下來,也有可能是孩子在心理發育的道路上亮起了紅燈。
孩子在公眾場合肆意發脾氣是否正常?
如果孩子僅僅是分不清場合的話,這其實是正常的。
在公眾場合怕丟臉這種意識,只有大孩子和成年人才會有,剛剛發展出自我意識的幼兒,是不會覺得在公共場合哭泣尖叫甚至躺在地上耍賴有什麼問題的。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爸媽要冷靜,不要怕丟臉,要知道養過孩子的人見到這個場面,都會心有戚戚焉。
如果孩子大鬧的是室內的公眾場合,父母可以把他帶到室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發洩完,再講道理,或者直接回家取消今天的活動,以作為對不當行為的懲罰。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可以這麼做!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除了用同理心保護他們以外,長期且一致的教養方針是必要的!以下是@丑爸 以個人經驗結合育兒理論的分享:孩子為何會有攻擊行為?
當孩子因為生理狀況、無法完成手中任務、或是其他壓力而引發挫折感時,他們微弱的控制衝動、及起步階段的察言觀色能力,通常無法幫助他們表現出合宜的行為,而是隨著本能發洩情緒。
攻擊他人是人類的本性之一,因為那是保護自己、或是生存的主要能力。
孩童成長的過程,很重要的功課就是學習如何「讓攻擊行為社會化」,甚至轉化成更正面積極的行為,像是保護弱勢。
教育教養有用嗎?當然有用!
研究發現,即使從小就被診斷有反社會人格、行為障礙的孩童,在適當且緊密的家庭、學校、醫療的三方合作下,孩子的攻擊行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能被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而這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家長的支持。
部分父母因為愧疚、甚至羞愧而不願意讓自己接受專業協助,或是加入支持團體以獲得心理上的紓解。
父母可能認為自己有錯、或是擔心人家覺得他不會教小孩,但這樣的憂慮,反而是造成惡性循環的肇因之一。
願意接受訓練與支持,父母不但能學習到特定的技巧,對孩子的態度也能有所轉變—用更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
畢竟孩子的攻擊性可能會激起父母的敵意 (父母也是人啊),而父母的敵意又會惡化孩子的攻擊行為。
有效的教養原則年齡放一旁,有效最重要
許多認真的父母,會把書籍中或網上尋找到的幼童發展時程到背如流,就是擔心自己一不注意就忽略了孩子各個關鍵發展期,或者疏忽發現任何發展遲緩的跡象。
然而,由於對孩子能「符合理論」的殷殷期盼,我們有時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田野觀察」。
例如,當孩子三歲、也未表現出發展遲緩的跡象時,我們可能就認為他們的不聽話,是一種「故意」,卻忽略了其實是自己的用字遣詞已讓孩子困惑。
每個孩子的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轉移注意的能力…皆不相同,當這些認知發展與當下的環境與孩子的個性交錯在一起時,每個孩子的教養方式真是獨一無二!
孩子天生就有同理心,但需要學習表達
成人常以為出現攻擊行為的孩子缺乏同理心、甚至不懂得何謂仁慈。
其實這兩者是人的天性,但有些孩子可能因為下列因素而不擅長表達自己對他人的關心:
環境威脅等因素而忙於保護自己 (玩具只有一個,他很想玩);
較弱的衝動控制讓他們無法馬上轉換情緒 (看到玩具被拿走,直接衝過去搶而非尋求大人的協助);
對於社交暗示的理解較慢 (大人已經義正嚴詞警告時仍不知克制),缺乏察言觀色的能力
這些孩子需要更多時間、更多機會來嘗試表達對他人的同理,照顧者需要更仔細地觀察。
當孩子出現簡單的正向行為 (例如幫別人撿東西),就可以鼓勵他們願意幫助他人的心意,也可引導孩子去注意幫助別人時,別人表現出的感激之情。
小邦說
父母一旦疑心自己的孩子有過度發洩之嫌,先反思自己的行為模式和家庭氛圍,並排除孩子過度疲勞或者身體染病的情況.
再好好觀察、慢慢引導,情況始終不得好轉的時候,再考慮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和輔導。
推薦閱讀:
※湖北女子被絞入手扶電梯身亡 最後時刻托起孩子
※僅僅為孩子熬著的婚姻,可以有婚外情嗎?
※為什麼有些孩子小時候那麼壞?
※為什麼說學棋的孩子不會變壞?
※暖哭!孩子和狗狗之間,就是有這麼純潔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