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壓過黑澤明和今村昌平的導演要辦回顧展!我不禁對北京電影節刮目相看

文|magasa

北京國際電影節下個月中旬開幕。

對這個年紀很輕的電影節,大家一直是有很多吐槽的,以前也有過放《變形金剛》和《碟中諜》系列的咄咄怪事,因為這不像一個電影節該放的電影。

去年中國電影資料館接手展映工作後,放映片目有了一些起色,至少觀眾可以看到《教父》《美國往事》這種經典電影了。但這仍然不算有創意的策劃,片雖不錯,但對策展人其實沒什麼挑戰。

另外,北京電影節一直有個重大的缺陷,那就是日本電影每年都放得很少,甚至沒有。這跟上海電影節形成鮮明的反差,要知道日本片從來都是上海電影節的票房大戶,年年搶爆頭的。

是北京影迷不喜歡日本電影嗎?

絕不是,這裡面有比較特殊的原因,就不方便說了。

所以,當北京電影節剛剛宣布,森田芳光回顧展將亮相下個月的電影節時,我真的有點刮目相看了。

如果你不知道森田芳光是誰,這麼說吧——他是八十年代以來最重要的日本電影導演之一。也許中國影迷更熟悉北野武和岩井俊二,我可以告訴你,森田芳光的水準絕不在這二位之下。

森田芳光的《家族遊戲》是權威雜誌《電影旬報》的年度第一名,高於市川昆的《細雪》,大島渚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

《家族遊戲》(1983)

兩年後,他的《其後》再次成為《電影旬報》年度第一名,高於黑澤明的《亂》,市川昆的《緬甸的豎琴》,相米慎二的《颱風俱樂部》。

《其後》(1985)

後來森田芳光改編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役所廣司和黑木瞳主演),掀起一場空前的觀影風暴,席捲日本影壇。

《失樂園》(1997)

所以,森田芳光(這麼艱難地)來了北京,你能不去看嗎?

錯過了這次,再等二十年吧。

據消息,這次北京電影節的森田芳光回顧展包括了導演的七部代表作,包括《像那樣的東西》、《家族遊戲》、《其後》、《春天情書》、《失樂園》、《宛如阿修羅》、《乘列車前行》,另外還有一部森田芳光的副導演杉山泰一致敬大師的新片《像「像那樣的東西」那樣的東西》作為特別企劃,而且森田遺孀和森田出道的PFF電影節主席也都會蒞臨現場。

《春天情書》(1996)

以上七部作品,足以涵蓋森田芳光的一生創作了。《像那樣的東西》是他的處女作,極少有人看過。《家族遊戲》、《其後》、《春天情書》、《失樂園》是他的巔峰代表作,也是日本電影的精華。

《其後》(1985)

《宛如阿修羅》很像去年很火的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也是四姐妹的故事,大竹忍、黑木瞳、深津繪里、深田恭子主演。

《宛如阿修羅》(2003)

《乘列車前行》是森田芳光的遺作,松山研一和瑛太主演,有粉絲聽說這部電影會來,直接表示「你已經殺死了我!」

《乘列車前行》(2012)

下面再多談一點森田芳光。

在我看來,森田芳光本可以成為「作者導演」的,他三十齣頭就完成了大受好評的《家族遊戲》和《其後》,他完全可以沿著小津安二郎與黑澤明、大島渚與今村昌平的路走下去,成為日本電影在八十年代低迷時期的大救星。

但森田芳光沒有堅定地拍攝所謂藝術電影,而是頻繁地在不同類型與潮流之間轉移,他似乎希望自己隨時處在流行時尚的最前沿,中間有一段時間,一度拋開電影,去從事音樂、寫作、賽馬。

後來我發覺,這種變幻無常,其實正是森田芳光骨子裡實驗精神的一部分,或許也才是他最大的價值所在,當然我們要客觀地說,他的新奇嘗試不是每次都取得了成功。

森田芳光195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圓山町,父母經營高級料理餐廳,他從小在餐廳里耳濡目染各種傳統藝術表演,後來就讀於東寶藝能學校附屬小學,參與過廣告和電視拍攝。

六十年代末,森田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廣電組學習廣播專業,對他影響特別大的是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森田讀大學的時候,正趕上青年學生運動在日本各大學此起彼伏,於是他就用8毫米攝影機拍攝了關於「全學共斗會議」的紀錄片。這是涉及到東京大學半數學生的一場學生運動,其實也是受到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影響。

大學期間森田芳光也是電影社團的積極分子,大衛·里恩的《日瓦格醫生》、斯皮爾伯格的《決鬥》、貝爾托魯奇的《同流者》等片對他影響至深,又看到同輩影迷原將人(後來的作品有廣末涼子演的《20世紀的鄉愁》)已操起攝影機親自創作,他大受刺激,從此決定將電影作為畢生的追求。

《日瓦格醫生》(1965)

那時的日本電影界,曾培養出黑澤與小津的東寶、松竹大片廠體制瀕臨垂死,編劇、攝影師、美術師、錄音師團結在導演身邊像大家庭一樣拍電影的時代過去了,電影市場陷入蕭條與停滯。

但是以8毫米和16毫米為工具的個人電影運動卻興旺起來,原一男、原將人、高嶺剛是青年業餘電影運動的佼佼者,森田芳光就是在這個「巨匠已死」的氛圍下踏足影壇的。

1978年,森田芳光搬到母親的老家茅崎居住,藉此機會拍攝了一部8毫米的《在茅崎居住》,講述三個年輕人的故事,影片入選PFF獎學金舉辦的第二屆自主製作電影展,成為當時最早在電影院上映的8毫米電影之一。

8毫米電影是森田芳光電影夢想的起點,但不是終點。

1981年,曾在大學參加過落語(類似於中國的相聲)社團的森田芳光,拍攝了一部有關落語家題材的影片《像這樣的東西》,這是他第一部35毫米長片作品,獲得橫濱電影節最佳新導演獎。這次我們可以在北京看到它,請大家一定珍惜機會!

《像這樣的東西》(1981)

1983年,森田芳光在著名獨立電影出品機構A.T.G.(藝術劇場會)的支持下,拍攝了根據本間洋平小說改編的影片《家族遊戲》,一舉獲得《電影旬報》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五項大獎,在國際上也名聲鵲起。

《家族遊戲》(1983)

影片展示一個性情古怪的大學生家教如何讓一個看似四平八穩的中產家庭在不經意的插科打諢中失去了平衡。森田芳光拋棄了日本家庭劇中常見的多愁善感,用幽默和誇張的手法來傳達對僵化的等級制度的批判,被旅日美國影評人唐納德·里奇評價為「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

四方田犬彥這麼說森田芳光:「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擅長使用這樣的敘述方式:敢於去除故事中最新的真相而只留下空白與無為,呈現出導演對同時代持有的一種幽默的批評態度。」

《家族遊戲》(1983)

《家族遊戲》之後,森田改編了夏目漱石的小說《其後》,細膩地刻畫了明治時期日本社會的倫理風情,在日本電影學院獎上榮獲攝影、燈光、剪輯、音效等多項技術獎。一鳴驚人的森田芳光很快背負起新一代電影天才的美名,似乎從低谷中拯救日本電影的重擔非他莫屬。

《其後》(1985)

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森田芳光找來流行明星,拍起了偶像電影,他在《愛與平成之色男》中執導了鈴木保奈美,然後改編新人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暢銷書《廚房》,拍攝了《廚房的秘密》,緊接著和天后歌手工藤靜香推出《未來的回憶》,以至於曾對他寄予厚望的影評人失望地說他已退化為「熟練工」。

《廚房的秘密》(1989)

就這樣過了十年,就在所有人都開始對森田芳光失望的時候。他又帶來震驚日本影壇的《春天情書》,這是最早一代的網路愛情故事,兩個影迷在BBS論壇上認識並相愛,這絕對會令同為影迷的我們感同身受。影片非常強調用文字來傳遞信息,這也是森田芳光的特點之一,不論是什麼題材的作品,他總會玩點新的表達形式。

《春天情書》(1996)

第二年森田芳光改編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橫掃日本電影票房,俘獲了許多女性觀眾的眼淚。這部電影加上宮崎駿同年《幽靈公主》的成功,扭轉了從1958年開始持續下降達三十九年之久的年電影觀眾人次,標誌著日本電影出現復甦的跡象。

《失樂園》(1997)

有人說《失樂園》中壓抑、決絕的愛情是對大島渚情慾之作《愛的亡靈》的反駁,不管怎樣,《失樂園》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日本情愛電影的一部代表作。

除了家庭片和愛情片,森田芳光進入新世紀後頻繁嘗試其他類型,如犯罪片《刑法第三十九條》《模仿犯》,時代劇《椿三十郎》《武士的家計簿》等,但很多反響平平。

《刑法第三十九條》(1999)

《宛如阿修羅》可能要算是森田後期最好的作品,前面說了,如果你喜歡《海街日記》,那麼應該也會喜歡這部電影。

《宛如阿修羅》(2003)

而遺作《乘列車前行》,就算你不是松山研一或瑛太的粉絲,但如果你對日本這個國家感興趣,在日本旅行過,喜歡乘坐日本的火車、新幹線,或是單純對它發達的鐵路系統好奇,那絕對不容錯過本片。這部電影的人物均以列車名稱命名,收入80台列車,涉及20條線路,簡直是鐵路迷的一場饕餮盛宴。

《乘列車前行》(2012)

最後一句話,森田芳光的七部傑作,等你四月來北京看。

此時,我好像聽到千萬個聲音在咆哮:別說了!什麼時候開票?把我的錢拿去!


推薦閱讀:

他在《賭聖》中發掘了周星馳這個喜劇奇才,現在只能拍爛片圈錢!
這個劍客不太冷
如果你是這個生肖,那麼恭喜你,今年肯定會喜事連篇,福運綿長
死亡谷,動物在這個地方都活不出去
黃巢之後,朱溫之前,一個吃人魔王主宰了這個時代

TAG:電影 | 導演 | 北京 | 黑澤明 | 電影節 | 這個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