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文及解讀《老子》|道家|道家思想
06-18
老子《道德經》老子
簡要介紹 《道德經》或稱《老子》或稱《五千言》,後尊稱《道德真經》,相傳是老子避禍出函谷關時,應當地總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奧精深、義理博大,堪稱哲理第一書。它以道法自然為核心,闡述了如何讓人們的個人修身達到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等境界,如何讓人們的處世達到以柔克剛、不求而得、天人合一等等境界,如何讓君主的治國達到為無為而治、德善德信而令百姓莫之令而自均等等境界,以至於如何用兵、如何讓天地萬物各展本性、並行不悖、即長且久等等境界。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另一說法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老子》作為一本道家的哲理書,卻具有非常高的文學性,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不小。它主要闡述自然無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對立轉化的樸素辯證觀點。在形式上,此書是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多排比對偶之句。修辭凝練,音節鏗鏘,理雖玄遠,文實多姿。其修辭比況,多為後世文士所取法。 |
老子《道德經》原文 | 南懷瑾《老子他說》 | 小雅《老子雅說》 |
道經 | ||
01章 道,可道,非恆道 | 02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03章 不尚賢 |
04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 05章 天地不仁 | 06章 穀神不死 |
07章 天長地久 | 08章 上善若水 | 09章 持而盈之 |
10章 載營魄抱一 | 11章 三十輻共一轂 | 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
13章 寵辱若驚 | 14章 視之不見 | 15章 古之善為道者 |
16章 致虛極 | 17章 太上,不知有之 | 18章 大道廢,有仁義 |
19章 絕聖棄智 | 20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 21章 孔德之容 |
22章 曲則全 | 23章 希言自然 | 24章 企者不立 |
25章 有物混成 | 26章 重為輕根 | 27章 善行,無轍跡 |
28章 知其雄 | 29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 30章 以道佐人主者 |
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 32章 道常無名 | 33章 知人者智 |
34章 大道泛兮 | 35章 執大象 | 36章 將欲歙之 |
37章 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 |
德經 | ||
38章 上德不德 | 39章 昔之得一者 | 40章 反者道之動 |
41章 上士聞道 | 42章 道生一 | 43章 天下之至柔 |
44章 名與身孰親 | 45章 大成若缺 | 46章 天下有道 |
47章 不出戶,知天下 | 48章 為學日益 | 49章 聖人常無心 |
50章 出生入死 | 51章 道生之 | 52章 天下有始 |
53章 使我介然有知 | 54章 善建者不拔 | 55章 含「德」之厚 |
56章 知者不言 | 57章 以正治國 | 58章 其政悶悶 |
59章 治人事天 | 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 61章 大國者下流 |
62章 道者萬物之奧 | 63章 為無為 | 64章 其安易持 |
65章 古之善為道者 | 66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 67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
68章 善為士者,不武 | 69章 用兵有言 | 70章 吾言甚易知 |
71章 知不知 | 72章 民不畏威 | 73章 勇於敢則殺 |
74章 民不畏死 | 75章 民之飢 | 76章 人之生也柔弱 |
77章 天之道 | 78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 79章 和大怨 |
80章 小邦寡民 | 81章 信言不美 |
說明 |
推薦閱讀:
※蕭寬漫畫——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 十五卷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讀《道德經》,最要記住的一句話!
※道德經閱讀體會1
※我讀老子的道德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