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日日是好日子》202、對話雪漠——與雪漠上師「《道德經》之用」的對話(3)

◎陳彥瑾:第一次聽雪漠老師這麼系統完整地介紹香巴噶舉修持的次第,非常感恩!從文化上講,佛、道的話語體系是不一樣的。我一直覺著,道家的話語比較著相,比如丹,有一種物的質感。

●陳全林:其實丹道的修鍊,很像天地萬物演化的過程。你看,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能量開始凝聚,慢慢地演化出萬物來。內丹煉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你能看到氣的運行,看到像星雲一樣的東西在凝聚、變化,那是非常微妙的。

張伯端在《金丹四百字》里講:「及尋其根源,一粒如黍大。」他說精的那個種子,最根本的東西尋找以後,「混沌包虛空,虛空包三界」,混沌是包在三界當中,但是最後共同包在一粒黍米那麼大的東西里。

他的觀點非常像我們現在講的宇宙大爆炸的「奇點」,慢慢演化出宇宙一樣。世界的根源尋到「一粒如黍大」,像一粒黍米那麼大小,非常契合現在的科學。包括《道德經》的很多東西,越來越接近現代自然科學。

◎陳彥瑾:佛道文化都有一些關鍵詞,比如佛的心、空、般若,道的丹。在道家文化體系里,丹的起源是什麼?它到底指什麼?

●陳全林:在中國字里,比如說易經的「易」,上面是一個日,下面是一個月,日月合在一起,就是易經的「易」。在古代,易和道的概念是一樣的。在影響人類的天體當中,日月對人類的影響最大,比如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的話,地球上不會有生命的存在。月亮對地球的影響很大,包括女性的月經周期,包括潮汐。

古人講的「丹」字,是日頭月腳,意思就是,日跟月合在一起就是丹道的丹。古人一直這麼講。日月即代表陰陽,丹道的修鍊當中用坎離來代表,坎就是月,離就是日。丹道的丹就是怎麼樣溝通人和天地的一種能量,然後藉助於宇宙的能量再轉化色身,再修鍊你的靈性。這是它最核心的道理。

《道德經》講過一句話,就是「用其光,復歸其明」,怎麼用你的「光」復歸其明?「明」是哪兒來的?「其」是一個代詞。那麼,《道德經》也認為生命里有大光明,就像雪漠老師說的大手印的道光明和子光明、子母光明一樣。道家也講「用其光,復歸其明」,你怎麼把那個「光」用起來,然後「復歸」到「明」的境界上去?丹道就解決這個問題。

日月都有光明,丹道里修鍊神光。最初它是煉精化氣,自身的能量場的修鍊,到了一定境界之後,神的境界就是光了。「上神乘光」,最高的神乘著光,這是《莊子》的原話。然後,最高的境界要打破色身,叫做移爐換鼎。大家最初的修鍊是在肉體里修鍊,有個神在身體里,比如下丹田是爐鼎,慢慢地就遷移換鼎,到頭頂修,慢慢地以太虛為爐鼎,以定慧為水火,就是神修,有定有慧。

太虛為爐鼎,把人的精神放在虛空裡面去。《莊子》講:「精神與天地相往來」,這是很高很高的境界。人怎麼樣把精神與天地相往來?其實,佛教的好多經典都在探討這個東西。

人的生命本源從哪裡來的?佛經里認為,生命最初的根源是從天空里來的,從光音天里來的。道家也這樣認為,生命的本源在虛空、在太空,最終要煉神還虛,虛的境界就像佛教空的境界。道家的修持絕不簡單,但是就像雪漠老師講的那樣,道教的修持它很注重術,很著相。很多道士就修得神神道道,走火入魔了。這種現象特別多。

呂洞賓、張伯端援禪入道,要明心見性,要破除執著。破執以後,道家的修鍊才能成功,不然的話,十個修鍊道功的,有九個會出偏,會走火入魔,就因為它有好多術,好多神神道道的東西在裡面。

前幾年,我見過很多修道的人,修得很好很好,修著修著突然就出問題了:「哎,我是王母娘娘的女兒轉世」,還有的說:「我是太上老君的童子」,或者「我要封神了」等等,神神道道的東西很多,這就是他不能破執著的原因。

其實,《道德經》中老子對人性有認識,他講過一句話:「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人性有變異,會變化,正的東西會變成奇的東西,奇者詭道也,「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奇是不好的,是狡詐的,有野心,甚至是邪惡的。「正復為奇」,明明修道的人修得很好,修著修著,就走火入魔了,坑蒙拐騙什麼都有。「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明明很善良的東西,修著修著,變成妖道了,變成不好的東西了。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就是人總是會迷惑到一個東西里去,由來已久。老子對人性的認識是非常透徹的,而人要修道,修到解脫,修到最高境界,一定對人性、對社會有非常透徹的認知才行。

◎陳彥瑾:佛教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它特別注重覺悟之後的覺行圓滿,強調利他、利眾。這方面,道教也有類似要求嗎?

●陳全林:道教這方面也有,但沒有佛教講得那麼多。佛法的修證里,第一要發菩提心,從發菩提心開始,心量要廣大。在這一方面,道教做得很少,道教更關注於個人、自我,很少講普度眾生。它講的是自己成個散仙,或者成就一種境界。

還有,道教很少建立自己的凈土。剛才,雪漠老師講的極樂世界,也是阿彌陀佛的不壞明點的展現。過去,在道教修鍊中很少說有個凈土世界,或者哪個神仙成就以後,可以建立一個凈土世界。在佛法究竟的境界里,任何一個人真正成就了,他就可以建立凈土世界,然後接引與他有緣的眾生。

前幾天,有個人問我,他說,陳老師,密宗里修壇城,觀想有什麼意義?我說的和雪漠老師說的非常一致。我說,你一旦壇城清晰地、持久地觀的話,修成功的話,你就能建立凈土世界。那麼,壇城就是你的凈土世界的一個展現。如果你壇城觀不出來,修不出來,你不可能建立凈土。如果一個人佛法真正修成就了,那麼他自己可以用他的明點建立一個世界。你可以在無量的虛空中,建立無量的世界。(微信公眾號:陳全林)

佛法里有無量世界、大千世界的說法,它對時間、空間的認知完全超越道教。道家、道教對三千大千世界、對因果輪迴、對世界緣起的認知,在哲學境界上,比不上佛教的高深。佛教博大精深,這是不爭的事實。

比如說,一個人成佛之後,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凈土世界,比如藥師佛建立東方琉璃世界,阿彌陀佛建立西方凈土世界,密宗上師成就以後建立他的空行凈土,這種展現在道教里沒有出現過。

隨著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後,道教慢慢地開始構建自己的凈土體系。道教現在講太乙凈土、太乙天尊。在道教里,太乙是道的代名詞。太乙代表先天之氣。有個人曾問我,太乙凈土存在不存在?我說,你只要信仰它,一定會存在。意思就是,只要你信,有大成就者提倡,一定會有這樣的凈土。這就是法界唯心的道理。法界唯心的道理在佛法里講得最透徹、最圓滿。

在唐朝的時候,馬祖道一是最偉大的禪師,他講過一句話:「道即法界。」他把道及法界融為一體,等同來講的。那麼,站在這個角度上,我們將道和佛融合在一起的話,就更容易了。

◎陳彥瑾:在道教,太乙的這種說法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陳全林:其實,在先秦時代就有太乙的概念。比如,漢朝的墓葬里出土了一本經典,就講「太乙生水」。《易經》講「天一生水」,天就是乾卦的乾,代表本體。它是用符號體系代表中國先哲對本體、對宇宙世界的探索,它沒走神話的路子,這是最高明的地方。

太乙就代表先天之氣,道的境界,就等於說是道的代名詞。在易學體系里,日月為易,易也代表本體世界。本體,在《道德經》里是道的概念,先秦經典中用了太乙概念,在佛法里用了法身、本性,都代表最根本的本體。這是名相的差別,但是它們最終還是探討形而上的東西。

◎董巍:我有個疑問,關於不壞明點轉化成報身,報身再繼續修,修成壇城,修成凈土世界,那麼,這個壇城、凈土世界是不是也是不生不滅的?

●雪漠:關於這個問題,正好很多人也在問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極樂世界是不是不壞的?有世界必有壞滅,有為法終將壞滅,就像這個房子,終有一天會拆掉一樣,但是在七十年中間,它可以讓我們避風遮雨。

密乘中有這種說法,比如時輪金剛中,它不把幻身叫幻身,而叫空色之身,意思就是,它的本質還是物質的,因為境界上的無執,它認為自己是無為法,因為它有空。所以,在密乘的很多經典中,它是這樣描述幻身和金剛身的,輪迴不空,這個身子不空。這就有一點像阿彌陀佛的大願,有點像我們說的「信息生成永不滅」,有這樣一種說法。

但是,據我自己認為,只要是有為的世界,它必然會壞滅,這就符合佛教的本質。但是這裡面,比如幻身修成之後,光明心和幻身雙運的過程中,光明心是無為法,它進入了無為法的境界,忽而光明出現,忽而幻身出現。最後,雙運成為一體之後,按照密乘的說法,這個身子就不壞,輪迴不空,它不壞。當然這是老祖宗的說法,這還屬於方便道。

在過去的歷史中,直證光明大手印不談這些,因為光明大手印是解脫道。為什麼解脫道不談這些呢?大家知道《無死的金剛心》中專門有一些空行母,叫無身空行母。大手印偈頌中,有些偈子就是無身空行母的竅訣,這裡面它不要這些東西,什麼身她都不要,也不執著佛國,不執著二元對立,不執著法報化。無身空行母純粹是一片凈光,一片光明。

那麼,壇城、凈土、極樂世界的出現,是對應於執著這些東西的眾生。比如這個房子是對應於需要這個房子的人,他們需要這個房子,那麼房子就出現了。對於不需要房子的人來說,他可以不需要。所以,密乘中的很多方便,它是根據眾生的需要,出於度眾的方便。對於究竟的成就者來說,這些並不重要,他也不執著。

光明大手印是解脫道,不談剛才我說的這些,他直證大手印,直證光明。他和道合為一體,本身就不生不滅。在他的世界中,沒有佛和眾生,沒有二元對立,沒有我和眾生、佛和眾生、解脫和涅槃,輪涅不二,輪迴就是涅槃,涅槃就是輪迴。這個境界可能更高。這就是光明大手印的本質。所以,大手印偈頌中不談這些。為什麼?解脫道不談這些,方便道談這些。

但是,方便道次第性的修法,也非常了不起,它確實對應了一些眾生對世界,以及對永恆的一種需求。而且,按照這個方法一步一步修的話,確實也能達成他的願望,叫願力構成他的世界。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自己在實踐中,兩種都修。首先修的完全是光明大手印解脫道,修完之後,為了實踐它的這種訓練,為了傳承這種文化,又扎紮實實按照它的方便道修了一遍。不一樣的就是,方便道的修非常需要時間,它是一種量的積累,就好像道家對命功的訓練。道家對命功的訓練是積累而成的,丹道也罷,內丹也罷,陽神也罷,它需要大量的時間,把你的精氣神聚成那個能量、功能、功能態。

而且,我問過結丹的一些人,我說,丹修成之後,會不會散?他說,會散。如果一直修就不散,不修就散。不修,一段時間之後,它的能量場就消失了。它仍然會壞滅,因為它是有為法。只要是有為法的東西,終將壞滅。包括內丹也是一樣,它需要用他一生的生活方式來保持這種境界,否則它就改變。所以,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如果單純從方便道入手,像內丹,它需要大量時間的積累。它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光明大手印不需要這樣,它不退轉,你達到那個境界就是那個境界。當你的智慧達到那個境界,明心見性之後,你就不會愚痴,你就到那種境界了,所以真正實現光明大手印的不退轉。這就是性功和命功的不一樣。它是兩條不同的路子。

所以,命功的修鍊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它需要時間,沒有足夠時間的話,你就修不成。而且,修成之後,還需要一種生活方式的保任,它必須要求出離,一定要捨棄一些東西。所以,全真教修鍊的時候,子午卯酉四個時辰,打坐是必然的。

我更傾向於智慧,所以我著述的時候,更強調於智慧的開啟。很多方便道的秘訣,我也不講,也不寫,因為當代人幾乎沒有時間去實踐它。大家哪有時間呀?一天到晚將近二十個小時的觀修,最少也得八至十二個小時的觀修,一般人很難堅持,幾乎在當代能夠堅持的沒有多少人。而且,打坐十二個小時還屬於基本的,一天四座,現代人基本完不成。一旦完不成,他的命功就會退轉。

●陳全林:剛才講了凈土滅不滅的問題,其實凈土是佛的大願成就的。只要大願不滅,凈土不滅。佛教里講過,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會退位。但他要過來多少億劫,億年時間對地球的生命來說,是很長的,地球毀滅了,但是阿彌陀佛的一個劫還沒有過去呢,時間是很長的。

他也會退位,不當教主了,觀音菩薩來當教主,這是佛經講過的。但是,他的願力是相續的,觀音菩薩相續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願力不滅,則凈土不滅。這是絕對的真理。

再者,佛經講過一句話:佛度不盡眾生。佛有「三不能」,一不能改變定業,二不能度無緣人,三不能度盡眾生。那麼,不能度盡眾生的話,凈土就永遠存在。假如說十法界的眾生全部成佛,全部證得光明大手印,那麼凈土就不需要存在了。所以,它有它的特定位置,不需要了,到處都是凈土。每一個人心中都是凈土。達不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凈土自然是不滅的。願力不滅,凈土不滅,這是最根本的原理。

●雪漠:需求不滅,所以願力不滅。輪迴不空,它不壞的。

●陳全林:在道教的修鍊里,有一句話:「性光易見,命火難求。」修色身的時候,最容易出偏,人很容易執著於色身上的氣脈的感覺、幻覺,那種心理、生理的一種境界出現,一執著的時候,就容易出偏。道教的真陽、真火的概念,跟密宗拙火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那麼,真火生起來的時候,道家有個證量,一定是單衣過冬。

像密宗修持里的米拉日巴大師、惹瓊巴大師,拙火生起來之後,人是赤身裸體在冰天雪地里打坐,周圍的雪都能夠融化。但是,基於色身修鍊的時候非常難。心性的開示需要明師的指導,命功的修持更需要明師的指導。沒有明師的指導,命功是很難修的。所以說,任何修持都需要老師,沒有過來人、成就者的指導的話,佛道的修持都不容易成功。

●雪漠:對!尤其命功的修鍊更為精要,因為每一個層次都有一些火候和口訣,一旦錯過了結不了丹。就是這樣的。

●陳全林:火候是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出生差異、性情、習氣、根性等而傳授,而調整,都是有因緣的。古人說:「聖人傳葯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還有一句話:「要知火候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意思就是,聖人傳葯不傳火。葯是什麼?大葯三品:精氣神。

精氣神他告訴你,這是訓練的東西,但是微妙的火候他不告訴你。因為每個人不一樣,女性和男性不一樣,性情急躁的人和性情平和的人不一樣,多日修持的人和剛開始修持的人不一樣,這個東西有很多差異性。然後,「要知火候通玄處」,火候的玄和道相通。「須共神仙仔細論」,要和得道神仙探討,才能得到真正的口訣。

丹道的神修和密宗的上師相應法,基本一致。我讀過很多密宗大師的傳記。去年,2016年,我差不多讀了十六本密宗大成就者傳記,像《米拉日巴大師傳》,我讀了六遍。像《惹瓊巴大師傳》、《瑪爾巴大師傳》、《益西措嘉母傳記》全讀了。看大成就者傳記的時候,你對修持會有很深的認知,色身的轉化一定要有老師來指導。

而且,《益西措嘉母傳記》,包括《米拉日巴大師傳》,他修到那種境界以後,上師要加持他。比如說,米拉日巴大師在山洞裡修持,拙火生不起了,然後他觀想,瑪爾巴大師立馬展現,你該怎麼修,給他教了一個姿勢,然後他的拙火就生起來了。益西措嘉母修的時候,拙火生不起,很痛苦,然後向上師祈禱,蓮花生大師立馬展現出來,她能看得見,然後告訴她,你該怎麼修。

在丹道里也有這些東西,就是神仙點化、神修。所以說,在丹道里,最高境界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在修,而是你跟已成就的大成就者、神仙們共同來修。很多修道的人不懂這個。

張伯端《悟真篇》里說:「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鍊汞鉛。」他說的是夢境當中修,夢修法密宗也有,光明大手印也有。「夢謁西華到九天」,夢境當中到了西嶽華山,到了九天之上;「真人授我指玄篇」,神仙把那個口訣告訴我,我才修持的。丹道里很多微妙的修持和密宗的修持非常相近,很多東西是相同的,但它的見地和結果有不同的地方。

密宗講究對上師虔誠的供養,要與上師相應。丹道也是一樣。

我看的那些書,一開始就是讚美上師。米拉日巴大師唱的道歌,第一句是先讚揚瑪爾巴大師,這就是規程。道教也是這樣,有很多寶誥。寶誥是對神仙的讚頌之詞。在訓練之前先讚頌神仙,讚頌以後你再去修持,然後就容易得到相應。特別是在丹道修持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領。

比如說,我修南派的一個丹法,每天修的時候,我一定要念誦張伯端的名號。張伯端的名號曾經是雍正皇帝封的,就是大慈圓通禪仙。大慈,他很慈悲;圓通,他的理事通達了。然後,他是禪仙,他懂禪,又是神仙。在修之前,我心中一定要默念張伯端名號,就能獲得加持與相應。

所以說,古人的修持法里,人類的共性、宇宙的共性,決定了很多東西是相似相通的。


推薦閱讀:

建立包容對話空間
馬雲扎克伯格:知識對話智慧 西方對話東方(完整對話實錄)
一個交女朋友的姑娘與直人朋友的對話:lesbian不是你想的那樣
第三部分 第6節 與莎倫·萊希特對話(3)
【蓮花般若屋】《阿羅漢與佛的對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與佛的對話-《放光般若波羅蜜經》

TAG:道德 | 原創 | 道德經 | 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