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五行學說(2)

五行生剋與五臟關係

  五行生剋,是五行學說用以概括和說明事物之間相互聯繫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觀點。相生,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養育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制約、克服和抑制的作用。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五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運用五行生剋的規律,來說明臟腑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即五臟之間既有相互資生的關係,又有相互制約的關係。

  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如腎能藏精, 肝能藏血,腎精可以化生肝血,此為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為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主陽氣,脾主運化,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又可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則血能營脾,脾方能發揮其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為心火溫運脾土,即火生土;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氣血,肺主氣而司宣發肅降,脾功能正常則可轉輸微,益氣以充肺,從而維持肺的主氣功能,並使宣肅正常,此為脾土滋養肺金,即土生金;肺主氣而職司清肅,腎則主水藏精而納氣,肺氣肅降,則水道通調,有助於腎主水功能之發揮。肺氣正常,則有助於氣之攝納及腎精之封藏固秘,此為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氣肅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氣之上逆和肝陽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氣的疏泄條達,可以暢通脾氣脾濕的壅滯,此即木克土;脾氣的運化,可以調節腎主水的功能,以防水濕的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上濟於心,可以制約心火的亢逆,此即水克火;心之陽熱,可以制約肺氣的清肅太過,此即火克金。

  由此可見,通過生克關係,即把臟腑緊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從而維持了人體內環境的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用五行屬性闡明五臟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論上也是不完備的,例如:肝除「調達」的特性外,還有「藏血」的功能,這是木性所不能全面概括的。但中醫學在兩三千年前就有這樣的樸素唯物理論,是一個很偉大的貢獻,我們不可輕易否定它,要取其精華部分,古為今用,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生克規律與中醫常見療法

  疾病的發生主要 是由於人體的臟腑陰 陽氣血功能失調所致,而臟腑組織的功能失調,也必然反映出內臟生克關係的失常。在治療時,應根據五行學說的生克規律來調整其太過或不及,使之恢復正常的功能活動。

  根據五行相生規律而確立的治療方法,臨床常用者,主要有如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即通過滋補腎陰以養肝陰, 從而達到涵斂肝陽的目的,又叫滋腎養肝法、 滋補肝腎法。主要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致肝陰不足, 肝陽偏亢之證。臨床可見頭目眩暈,眼乾澀,耳鳴顴紅,口乾,五心煩熱,腰膝酸軟, 舌紅少苔,脈細弦而數等症。

  金水相生法:是滋補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 又叫補肺滋腎法、 滋養肺腎法。主要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陰精不能上榮於肺, 以致肺腎陰虛病證。臨床可見咳嗽氣逆,乾咳或咳血,音啞,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腰酸腿軟,身體消瘦,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

  培土生金法:是指補脾益氣而達到補益肺氣的方法,又稱補養脾肺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胃弱不能滋養肺氣而致肺脾虛弱之證。臨床可見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黏,食慾減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脈弱等症。

  根據五行相剋規律確定的治療方法,臨床常用者有如下幾種:

  抑木扶土法:是通過疏肝健脾以治療肝氣亢逆脾虛失運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疏肝健脾法。主要適用肝鬱脾虛病證, 臨床可見胸悶脅脹,不思飲食,腹脹腸鳴,大便或溏,或見脘痞脹痛、噯氣等症。

  培土製水法:是通過溫運脾陽,或健脾溫腎方法,用以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溫腎利水法。主要適用於脾虛不運或脾腎陽虛,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證候。

  佐金平木法:是通過清肅肺氣,以抑制肝火亢盛的一種療法,又稱瀉肝清肺法。主要適用於肝火亢逆,灼傷肺金,影響肺氣清肅之證候。臨床可見脅痛,口苦,咳嗽咳血,或痰中帶血、急躁煩悶、脈弦數等症。

  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補腎水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火補水法或滋陰降火法。主要適用於腎陰不足,心陽偏亢,水火失濟,心腎不交病證。臨床可見腰膝酸軟,心煩失眠,遺精,心悸健忘,或潮熱盜汗等症。

四季食物宜四味

  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的生理和病理狀況。我國的傳統醫學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認識到人體與氣候變化是密切相關的,並提出應該怎樣適應一年四季之中的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演變。人的日常膳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機體的適應性調節功能。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和動態平衡,我們應當順應不同時節,選擇不同口味的食物。

  春宜食甘

  春天的食物應偏向甘(甜)味。我國古代醫學養生保健著作《攝生消息論》說:「當春之時,食物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按照祖國傳統醫學理論,在五行中,春屬木,而人的肝臟也屬木,春季系肝旺之時節。人的脾臟屬土,依據五行學說,木克土,所以肝氣旺必然削弱脾的功能,使人的脾胃虛弱。這時,人們適當增加甜食可以增強脾臟的功能,因為甜味入脾。當然,人也不宜過食甜品,否則反生弊端,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異常者則更不宜多吃甜品。春季不宜多吃酸味食物,酸味入肝,必會加強肝氣的偏亢。辛甘味食品如芹菜、韭菜、洋蔥、芫荽等可發散為陽以助春陽,宜於食用。

  夏宜食苦

  夏天的食物應偏向苦味。古代醫學名著《本草備要》指出「苦者能瀉燥火」。五行學說認為,夏屬火,而人的心臟也屬火,夏季人的心火旺盛。中醫理論認為,苦味入心,可瀉心火。著名的《本草綱目》說:「苦瓜性寒,可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苦筍性涼,具有祛暑解毒,健胃消積等作用。茶葉苦而寒,清熱解毒,利大小便,最能降火。」在赤日炎炎的夏季,多吃些苦菜、蒲公英、槐花、荷葉、桑枝、杏仁、桃仁、沙參、佛手、白朮、蓮子、百合之類菜品或湯劑,可以清熱解暑,特別適於熱症和濕症患者用來調理疏瀉。

  秋宜食酸

  秋天的食品應偏向酸味。在五行中,秋季屬金,人體的肺臟也屬金,秋日的天氣容易令人產生肺燥。在食品的性味方面,辛入肺而酸入肝。肺屬金而肝屬木,由於金克木,肺氣通於秋而太過時則會傷及肝臟,這時人們的膳食應減辛而加酸。果品方面以梨為佳品,可以養陰補液,潤肺化痰;梅子也可滋陰斂肺、生津止渴;山楂可理氣收斂、化積散淤;檸檬生津止渴、健脾消食;橘、橙寬胸理氣、潤肺生津;酸棗仁可明顯提高睡眠質量,不但滋養肝血,還養心安神。

  冬宜食辛

  冬天的食品應偏向辣味。冬季在五行中屬水,人的腎臟也屬水,腎陽是命門之火,元氣存於腎精之中,冬天固腎尤其重要。肺臟屬金,五行學說認為金生水,而辛入肺就利於腎。辛味能散能行,可發散病邪和行氣活血,起到祛病通陽的作用,人體的免疫力也隨之而提高。廣義上的辛味食物包括生薑、乾薑、胡椒、花椒、辣椒、大蒜、蔥、洋蔥、蘿蔔、芹菜、韭菜、陳皮、薄荷、肉桂、大頭菜、芥菜籽、油菜籽、青蒿、薤白、香櫞等。

  以上所討論的一年四季適宜的食物性味均應因人而異和因地制宜。一切食品,均應食之有度,否則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

素材:網路 編輯製作:楊鳳弟老師
推薦閱讀:

飯後不做九件事 這才是養生之道
90後體檢報告:一邊養生,一邊慢性自殺
養生保健中的辯證法
《張仲景的養生智慧》6、脾胃健旺百病除
睡眠美容養生讓你容顏煥發

TAG:養生 | 五行學說 | 五行 | 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