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

穀皮夫子的blog
審勢就是詳察事理,明辨是非。《禮記·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自然事物,雖然千變萬化,卻是可以認知的;人間事理,雖然紛繁複雜,也是能夠辨識的。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對社會問題的透視,都極為敏銳。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管子》中說:「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淮南子》中說:「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古知今,由表及裡,見微知著,從蠻荒時代到現代文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古人的很多睿智哲思至今對我們仍有啟迪意義。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意】能夠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更明智的人。 【提示】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正確分析自己身上的優缺點,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後憑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樣可算作高明的人。同樣,對別人的認識和了解,也需要認真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然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出處】《老子》第四十四章。 【大意】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提示】這句話旨在強調「知足」和「知止」的重要性。老子認為,做到這兩點,就可以不受辱,也不會陷於危險之中。但世人往往不顧一切地追逐名利,貪得無厭,因而常常自行敗亡,輕則取辱,重則喪生。所以老子呼籲:生命比虛名更重要,比財物更寶貴,要在物慾面前克制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保持人格的獨立和生命的長久。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 【大意】禍難,幸福依倚在其中;幸福,禍難潛伏在其中。 【提示】好事和壞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以,在好事來臨之時要保持警惕,防止由好變壞;在壞事來臨之後不要灰心失望,而要努力使壞事向好的方面轉化。《淮南子》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靠近塞上的地方,有一個人的馬丟失了,周圍的鄰居很為他難過,他的父親卻說:「這難道不能成為一件好事情嗎?」過了幾個月,那匹丟失的馬突然又回來了,並且還帶來了一匹駿馬。正當周圍的人向他祝賀時,他的父親又說:「這難道不會成為一件壞事情嗎?」果不其然,這個人在一次騎馬時掉了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又來安慰他。他的父親又說:「這難道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嗎?」後來此地爆發了戰爭,年輕人都被迫從軍,大多數人死在戰場上,而這父子倆卻由於父親年邁、兒子腿瘸而得以保全。這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處】《老子》第六十四章。 【大意】兩隻手臂合起來才能抱住的大樹,是由細小的嫩芽長成的;九層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積而成的;千里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 【提示】古代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財主看見別人有座精美的樓房,馬上找來工匠,要求為自己建造一座。工匠們搞了個預算,財主說,怎麼要花這麼多錢?工匠們為難地說,三層樓當然要這麼多。財主怒道,我只要那第三層,下面兩層我是不要的。誰都知道財主要求的空中樓閣是造不起來的。這個笑話旨在說明,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點滴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 【出處】《管子·形勢解》。 【大意】聖人選擇可以說的話而說,選擇可以做的事而做。 【提示】在說話之前要考慮它的影響,行動之前要考慮它的後果,這樣才會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反之,如果在說話與行動之前不能深思熟慮,就會帶來不必要的誤解或麻煩。

三思而後行。 【出處】《論語·公冶長》。 【大意】凡事要經過再三思考才行動。 【提示】做事小心謹慎、勤于思考,就會少犯錯誤;反之,不經深思熟慮便輕率行事,常常會招致挫折和失敗。所以,在採取行動之前,要充分地思考,權衡利弊得失,分清輕重緩急,做到心中有數。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出處】《論語·子路》。 【大意】如果一味追求速成,反而會達不到目的;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提示】這是孔子回答他的學生子夏問政時說的話。凡事要從大處著眼,從長遠考慮,同時也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於求成。如果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一味地追求速度,或者僅僅貪圖眼前的小利,不作長遠打算,那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處】《論語·衛靈公》。 【大意】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必然會有近期的憂患。 【提示】「遠慮」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對未來做充分的考慮,以應對將來出現的各種情況;另一方面是要在考慮問題時,從長遠打算,不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只有這兩個方面都做到了,才能不為眼前的小挫折而灰心,不為眼前的小利益而動心,才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到萬無一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出處】《荀子·勸學》。 【大意】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累積起來,就不能到達千里遠的地方;沒有一條條小河匯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提示】要想到達千里之外,就要一步一步地走;要想聚成大江大海,就要彙集許多小河流。同樣,要想成就大事業,也要從小事開始,一步一步地做。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持之以恆,最終一定會成功。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出處】《韓非子·喻老》。 【大意】長達千丈的大堤,由於有小小的螻蟻洞而崩潰。 【提示】人們常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長堤雖然看似十分牢固,卻經常由於一個個小小的蟻穴而崩潰。這說明事情的發展有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在隱患微小時,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就會留下無窮的後患,所以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不讓不利的因素釀成災難。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出處】《戰國策·楚策》。 【大意】羊丟失了以後趕快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 【提示】這就是後人常說的「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雖然已經丟了羊,但是如果馬上把羊圈修好,就可以不再丟羊。從這個意義上說,做錯了事,但是及時改正了就不算晚。如果執迷不悟,不去改正,就會犯更大的錯誤,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出處】《禮記·經解》。 【大意】開始的時候相差一毫一厘,以後就會相差上千里。 【提示】這就是後人常說的「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錯誤,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到最後也許會釀成大禍。所以,做事情一開始就要小心謹慎,精益求精,不能有絲毫的麻痹與鬆懈,力求萬無一失。如果等到問題發展得很嚴重了才來想辦法解決,往往就來不及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出處】《禮記·中庸》。 【大意】任何事情如果能預先充分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提示】做任何事情都要預先做好準備,全面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這樣才能穩操勝券;反之,一旦面臨新情況或出現新問題,就會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而坐失良機。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出處】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記》。 【大意】從細微處就會看出顯著特點,目睹了開始便能預測到結果。 【提示】這句話闡明了見微知著、睹始知終的道理,即從小處能看到大處,從始點能看到終點。唐朝名臣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從隋朝滅陳統一南北之後,就預見到這個朝代行將滅亡,因為他看到了隋王朝從一開始就矛盾重重。隋文帝、隋煬帝都是生性不能容人的人,而且宮廷內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朝廷又多行「苛酷之政」。因此,雖然天下暫時安寧,卻潛伏著危機。結果隋朝的結局果真被房彥謙言中,他可以說是一位「見微知著,睹始知終」的哲人。

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 【出處】《管子·牧民》。 【大意】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形成的時候就預防它。 【提示】春秋時期,管子在當政時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政治、軍事改革,使齊國國富而民強,古來史學家都認為他有一套「牧民」(管理人民)的成功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他懂得如何來消弭尚未形成的各種社會動亂,解決各種社會矛盾。這句話中所說的「有道者」,一般是指有遠見的人。只有有遠見的人才可能在禍患沒有形成之前,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禍患的發生。這種防患於未然的素質,正是國家管理者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出處】《左傳·襄公十一年》。 【大意】雖然處於平安之境,但卻要不斷思考危險的來臨,因為有思考就會有準備,有準備就不會有隱患。【提示】我國古代經歷了幾十個王朝的更替。一般來說,開國的君主都比較英明,因為他們都飽嘗了創業的艱難。到了王朝末世,君王大多荒淫無道,國家分崩離析,終至覆滅。這就是富貴和逸樂腐蝕了他們的精神和意志,居安而未嘗思危的結果。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出處】《戰國策·趙策》。 【大意】以前的事情不要忘掉,就會成為以後做事的經驗教訓。 【提示】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和局限,人類在自己的實踐中不可能不犯錯誤,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還不從中吸取教訓。如果我們能在失敗之後總結經驗教訓,用以指導以後的實踐,那麼就可以減少再次犯錯誤的可能性。人們通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

前車覆,後車誡。 【出處】《漢書·賈誼傳》。 【大意】前面的車傾覆了,後面的車就會有所警惕。 【提示】一名科學家在搞一項發明,實驗上百次都失敗了,別人很同情地對他說:「你花費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而一無所得,實在太倒霉了。」這個人說:「我並非一無所得,至少我知道了上百次失敗的方法,後人可以吸取我的經驗,不再重蹈我的覆轍,從而少走很多彎路。」可見,失敗雖然遺憾,但並非一無所獲。這就是「前車覆,後車誡」的道理。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出處】《禮記·曲禮上》。 【大意】驕傲不可以滋長,慾望不可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 【提示】這句話旨在說明自身的極度膨脹會招致禍患,符合辯證法原理。任何事情做過頭了都會走向反面。縱慾亡身、樂極生悲是古人總結出來的歷史教訓。

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出處】賈誼《新書·審微》。 【大意】善行不能因為它小而認為它沒有什麼用處,不善的行為不能因為它小而認為它沒有什麼壞處。 【提示】賈誼的《新書·審微》一篇透徹地分析了見微知著的道理。這句話是《審微》篇的第一句話,旨在強調無論是行善還是棄惡,都要從萌芽時抓起。所謂「審微」,就是詳察細枝末節的意思,即在事物剛剛萌生的時候,就能明察秋毫,辨明真偽,促使事物朝著積極有利的方面發展,把壞的事物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個道理是古人常講的。可以說,料事在先、未雨綢繆是人類思維的優勢所在。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大意】在軍營的帳篷里謀劃決策,就決定了千里之外戰爭的勝負。 【提示】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大宴群臣,他問大家自己何以得了天下。有人回答說:「因為陛下大度,能夠分利給天下。」劉邦認為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後就說起自己能用張良、蕭何、韓信這樣的人才,這才是勝利的根本。這句話是劉邦讚揚張良的,說他足智多謀,善於籌劃。其實,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有賴於各種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策劃,這也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處】《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 【大意】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 【提示】這是劉備臨終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 【出處】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大意】快樂不能到了極點,快樂到了極點就會變成悲哀;對慾望不能放縱,如果放縱慾望就會釀成災難。【提示】《貞觀政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和臣下共同討論隋末歷史教訓的彙編。經歷過昏君隋煬帝的暴政和隋末動亂的唐太宗李世民,深切了解縱慾成災的道理。《貞觀政要》中列舉了歷代昏君暴君誤國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樂極生悲,縱慾成災。他們用金玉修築宮室樓閣,就食時擺著珍饈佳肴,貯酒為池,整日沉溺於奢華淫靡的生活,必然落得個亡國亡身的下場。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出處】《攣宕 貳ち婀俅 頡貳? 【大意】禍患的發生常常是由於一些小的失誤積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被自己所喜好的東西所困惑。 【提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有感於五代時期的社會動亂,編撰《五代史記》(後世稱《新五代史》),特設《伶官傳》,並作序,總結後唐庄宗李存勖因寵愛樂工伶人以致國破身亡的歷史教訓。指出:「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警示後人引以為戒。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禍患可以積少成多,智勇雙全的人也可以被自己喜歡的事物所迷惑。只有時刻保持警惕,不玩物喪志,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出處】趙藩《武侯祠聯》。 【大意】能在心理上征服敵人就不會有以後的反叛與疑惑,自古以來知道怎樣用兵的人並不是喜好戰爭;如果不能對局勢有清晰的認識與把握,無論政策寬鬆還是嚴厲都會造成失誤,所以後世治理蜀地的人要深思熟慮。 【提示】這是四川成都武侯祠的一副楹聯。它總結了諸葛亮治理蜀國的經驗,提醒後世當政者借鑒。當時諸葛亮採取「攻心」戰取得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擁護,穩定了蜀國局勢;在對內政策的制定上也採取了靈活的策略,寬嚴適度,贏得了蜀國民眾的擁護。

推薦閱讀:

為人、處事、品德
初為人母學幾招緩解產後奶脹
鮮為人知的風水知識 窗帘能擋住風水煞氣(5/5)
張默生母與張國立不為人知的離婚內幕(圖)
有這些痣,都是富貴之命,此生定能成為人上人

TAG:為人處世 | 為人 | 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