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難仿」識破偽古玉畫皮(組圖)
「三難仿」識破偽古玉畫皮(組圖)
字體: 小 中 大 | 列印 發表於: 2007-5-06 18:48 作者: admin 來源: 拍賣寶
|
|
瓜形青玉壺(清) |
螭紋青玉筒形杯(明) |
偽古玉,即假冒古代之玉器。包括兩種,一是在慕古仿古思潮影響下,不以營利為目的,仿照古代玉器的器形和花紋而製造的玉器;二是為供應市場需求,以獲利為目的,參照或仿照古代玉器的器形和花紋而製造的玉器。對於這樣的玉器,我們該如何辨別呢? 筆者認為,對於古玉難仿之處,如果我們能熟知並能予以破解,就能成功地分辨出真假古玉。偽古玉,主要有三個方面難以仿得真、像。 一、形可仿神不可仿。 為什麼偽古玉「形似尚可仿,神似不可求」呢?中國玉器發展史告訴我們,史前玉工對玉的碾琢,不僅是極其嚴肅認真的,而且肯定是懷著虔誠和崇拜的心態去工作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紅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玉器,才有了良渚文化中的神人紋、獸面紋玉器。後人在仿製這些時期的玉器時,由於沒有對神靈、對祖先、對圖騰的崇拜之情,因此,他們也就碾琢不出古玉所蘊藏的神韻。 二、紋飾可仿工藝不可仿。 紋飾在玉器碾琢中的作用,不僅反映了該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希望追求,還起到對玉器的美化裝飾作用,在傳達人們審美觀念的同時,增加了玉器的藝術價值。無論是紅山、良渚文化玉器的神人紋飾、獸面紋飾,漢唐的飛天紋飾,歷代的龍鳳紋飾,還是元金的春水秋山,明清的花草紋飾、詩文圖案,無不反映著當時人們的思想意願和審美情趣。古代有權勢的人們將自己的希望、追求和生活情趣通過玉工在玉器上予以反映,如果玉工的碾琢不能令他們滿意,他們會對玉工作出嚴厲的懲罰。仿古玉工們只能按圖索驥,但卻不知道「驥」的體力、脾性等。 三、沁可仿內沁不可仿。 玉器入土千百年後,由於玉質受土壤中酸鹼物質及其他化學成份的侵蝕,會出現斑紋、鈣化或石化的現象,並呈現出一定的色彩,這就是沁。偽古玉的製作者為了牟取更大的利潤,於是仿效自然沁色,用藥物或者有關原料通過一定工藝手段做成人工沁。 根據專家們了解和描述的偽古玉沁色法,結合實物觀察,人工沁色大致有以下數種情況:①色澤單一,無過渡色可循;②濃色重染,過於鮮艷;③越是瑕疵、綹裂處染色越重;④著色處過巧,令人質疑;⑤沁色濃淡均勻,缺少變化;⑥沁色有斑點脫落現象;⑦專在綹裂處沁色;⑧凡是稍濃的琥珀色沁,其下均有疏密不等的人工坑點。 沁色,不管是雞骨白、黑漆古,還是琥珀色,無外乎是褐黃、黑、白等色彩的變化。人工染色法,無論是使用浸色法,還是燒烤法,都是「急功近利之作」。 以上三點,既是玉工仿製的難題,也是收藏者辨偽的著力點。我們只要堅持「三多」,即多摸實物、多看書、多總結實踐,是會走出偽古玉為我們設置的「迷魂陣」的。
推薦閱讀:
※男女健康十大差別【組圖】
※21絕色女星今昔驚人對比(組圖)
※千餘村民集體下跪內幕:屢次上訪未被回應(組圖)
※張藝謀與鞏俐的第一次(組圖)
※凱特王妃產子 英國民眾樂翻(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