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千辛萬苦,終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最近,無意中看到新晚報去年報道的一則新聞——
一個叫曉昭的男孩,畢業後天天宅在家中啃老。
雖然家裡經濟一般,但他從不將就,衣食住行都要走在流行最前沿。
平時父母倒還能應付,可是一旦遇到有品牌手機推陳出新,家裡就會鬧翻天。
有一回,曉昭要求媽媽貸款給他買最新的手機,媽媽看他手機剛換不久,就拒絕了。
誰知,曉昭立馬原地爆發。把家裡的冰箱、電視、電腦、微波爐、電飯鍋全砸了個遍。
最後父母被他鬧到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和親戚借錢滿足他。
面對親戚們的指責,曉昭理直氣壯地說:為什麼別人擁有的,我就不能得到,真不公平!
看到這裡,嬌媽只想說:孩子,不公平的從來不是別人擁有豐沛物質,你卻沒有;而是別人擁有自我獨立生活的能力,活得踏實滿足,而你卻沒有。
說到底,這孩子貪婪、自私的毛病,其實都是父母給慣出來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青欖家長地帶公眾號去年提出的當下一種很可怕的社會現象,即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
家長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高喊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硬是拚命把孩子當祖宗養。
以致現如今的窮人孩子難以早當家。
甚至有的孩子因為依賴、虛榮、懶惰、不學無術而讓父母們苦不堪言。
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就對父母拳打腳踢。
如在蘇州鹽城,一個12歲男孩弄壞了茶館的物品,要求媽媽替他賠償。媽媽剛開口教育他孩子隨即就對她動起手來——死死掐住她的脖子。
一位媽媽因為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當街對媽媽扯衣服、撕頭髮,甚至掐媽媽的喉嚨,最後媽媽沒有辦法,只能妥協給孩子買玩具。
父母從小對孩子的無底線妥協和滿足,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不知滿足,越來越不懂得感恩,越來越不懂得體貼父母,更不知道生活本身的不易。
毫無原則地溺愛,不是愛,而是害,它剝奪了孩子成人的機會,活生生讓他們逐漸變成了啃老族、白眼狼。
戴爾卡耐基曾說: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教會孩子獨立自立呢?
嬌媽建議,從小有意識地引導、培養孩子做家務。
有教育心理學家說過: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品性端正的良好孵化器。
哈佛大學更是調查發現,會做家務的孩子比那些不會做家務的孩子的動手技能、認知能力以及責任感等都要更強。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收入更比後者高20%,婚姻也會更幸福,而且犯罪率是1∶10
換句話說,會做家務的孩子有出息的可能性更大,變壞的概率更會大大降低。
所以,那些平時「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和秉承所謂「富養」教育的家長,不要再動不動就說「有那時間做家務,還不如好好學習」或「做什麼家務,那是鐘點工做的事情」。
要知道,要培養孩子報答感恩的思想,就必須給他們提供自身體驗的機會,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深刻體恤父母的不易、珍惜當下的一切。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讓孩子做家務,千萬不要支付金錢。
或許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做家務支付零錢可以培養孩子的財商。
曾經我也這麼以為,然而當有一次聽到孩子說「不給我錢,我就不幫你做家務了」之後,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
當家務勞動被交易化,孩子就會忘記家務是家庭成員的共同義務,是家人的共同責任。
它會讓所有的初衷事與願違,更會讓家務勞動成為滋生功利、冷漠的溫床。
所以,拒絕家務與金錢交涉。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家務是主動對家人關心和體貼,是對家人表達最簡單純真的愛的方式。
讓孩子以此學會自立,以此學會擔當,以此學會體諒以及感恩。
在此,希望每個溺愛孩子的家長,都能狠下心來,不再慣著孩子。
﹌END﹌
-作者-
嗨,我是嬌嬌媽,專註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嬌嬌媽(ID:jiaojiaoma8)
推薦閱讀:
※兩三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嫉妒? LeBei5.com
※全職媽媽怎麼可以利用業餘時間賺錢這樣可以不脫離社會也會有成就感?
※這三個時辰出生的孩子是福星,可以旺父母,提家運!
※知道了這些知識,你才能讀懂孩子的畫
※春季發育黃金期,孩子必吃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