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魯鄭:台灣為什麼不願意和大陸共同保釣?

宋魯鄭:台灣為什麼不願意和大陸共同保釣?

(2012-10-03 08:34:01)

轉載

標籤: 時事評論雜談 分類: 時政

馬英九在2008年台灣選戰中

日本打破和中國大陸長達近四十年的默契,強行國有化釣魚島,引發了兩岸空前的抗議和反擊:

不僅兩岸民眾不約而同走向街頭,更採取了實際措施宣示主權:大陸是派出空前規模的海監船、漁政船進入釣魚島海域,而且是多次進入——達到常態化——顯示主權的12海里;大陸的漁政船還登上捕漁船檢查,以展現大陸的管轄權;對保釣一向停於口頭而鮮有舉措的台灣這次更是激進,以前所未有的規模——75艘漁船在「海巡署」12艘艦艇護衛下——直奔釣魚島,並在距釣魚島僅幾海浬左右的區域內與日本巡邏艇展開激烈的水槍對攻,儼然已經走到大陸保釣的前面。

但其實誰都知道,如果不是大陸對日本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台灣怎能有翻身的機會。馬英九事後更聲稱,漁民之所以憤怒和日本長期逼迫有關,也一語道出台灣昔日的窘境。

應該說,大陸和台灣各自身份不同,份量不同,有做後盾,有做前鋒,是最佳組合。假如這場對攻一幕是在大陸和日本之間上演,將震撼全球,其後果確實難以估量。但由台灣代表中國來做,則即能達到宣示主權的目的,代價也小。就是美國也無法插手。

然而,令全球華人感到「困惑」的是,台灣領導人馬英九一再聲明不會和大陸聯手保釣,一定要各自為戰。那麼台灣究竟打的什麼算盤呢?

毫無疑問,美國因素是首要原因。

自眾叛親離的蔣介石敗退至台灣後,美國就成為台灣唯一的安全保障。美國事實上也在台灣事務上享有一言九鼎的地位。就是一向反對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大陸,也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當台獨成為兩岸新的威脅時,大陸不惜與美國一起共同管控危機。

由於民進黨八年對大陸屢屢挑釁,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支持國民黨的兩岸交流和接近的新思維。但兩岸共同保釣顯然超出了美國接受的底線。在美國看來,只要兩岸保持現狀,風平浪靜即可。雙方政治和軍事上既不能衝突,也不能走向聯合。兩岸共同保釣顯然政治聯手的味道明顯。9月27日,台灣「國安局長」蔡得勝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承認美方非常憂慮台灣在保釣議題上與中共連手,而台灣多次申明立場,已得到美方的諒解和肯定。

其次,是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所產生的複雜影響。

台灣是日本崛起後得到的第一塊殖民地,對之全力建設,妄圖以此向世界展示其殖民能力。它留給台灣的不僅有殖民時代的壓迫、屈辱和歧視,也有經濟建設成果。所以台灣社會對日本既有恨和恐懼,也有感激,甚至少數人還有崇拜。戰後日本的重新崛起,也強化了台灣社會對日本崇拜的一面。所以今天的台灣面對日本時,恐懼與崇拜兼而有之。9月25日台灣舉行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保釣行動,其主題是「為生存,保漁權」。要求目的之低,令人感嘆。

馬英九事後談到這一行動時,指出一個事實:從一九七○年代發生釣魚台爭議後,台灣漁民到釣魚台捕魚就受到干擾、驅逐,甚至扣押罰款,大家真的是含冤忍辱。這也從而可見過去台灣面對日本時的軟弱。這種軟弱還體現在馬英九如下一段話上:

馬英九事後特彆強調:這次的行動由漁民自發,沒有任何攻擊性,海巡署也沒有主動攻擊,即使是在台日雙方對峙的噴水階段,海巡署都是被動、後出手的。至於解決辦法,馬英九竟然認為:「日方應趕快與台灣坐下來談,如何不再干擾台灣漁民在釣魚台海域捕魚,才是彌補此事的最好做法」。迴避主權,只敢談漁權!

第三,和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有關。

兩岸分治以來,長期敵對,時有衝突。大陸改革開放以蔣經國打開兩岸交流之門後,又出現台獨勢力的崛起。導致雙方更是劍拔弩張。直到大陸實行「對台新政」,國、共兩黨重新聯手,關係正常化,並推動國民黨再度執政,兩岸關係才穩定下來。而國民黨重新執政到現在也不過四年有餘。四年的影響顯然無法和六十年的對立相提並論。整個台灣社會對大陸既有歷史慣性般的擔心,也有對未來不確定感的憂心。假如未來兩岸發生衝突,除了美國,也就只有日本有「興趣」、有能力成為外援。

所以,今天的台灣對日本自然要留有餘地,更不會與大陸聯手保釣。這種想法也體現在台灣的民意上。雖然由於日本的挑釁,台灣民意支持兩岸聯手保釣的比率已經突破半數,達到54%。但長期數據來看,過半台灣民眾還是不支持兩岸共同保釣。

除此之外,在野黨民進黨的強烈反對也是國民黨必須考慮的因素。

兩岸保釣政治色彩過於濃厚,而且難以在短時期內結出成果,對於台灣而言並非「必須且迫不及待」要做之事,執政不力的馬英九也實在是寧可少一事也不願多一事(台灣最新民調:民眾對馬英九的信任度為23.6%,執政滿意度16.5%,雙雙跌至馬2008年就任以來新低。)。

最後,台灣方面的幾個顧慮不得不談。

一是擔心大陸拿下釣魚島後,就和台灣本島形成近在咫尺之勢。假如兩岸日後關係變化,發生衝突,其戰略緩衝空間極短。二是擔心大陸拿下釣魚島後,台灣的漁權如何保障?會不會積壓台灣的海上空間?畢竟現在日本無法全面掌握釣魚島,台灣還是有機會進入。一旦大陸完全掌控,台灣怎麼辦?這勢必要進行過於複雜的政治談判。其政治風險顯然過高。

當然,台灣表面宣示絕不和大陸共同保釣,也可以有另一種解讀:是為了事實上的聯手保釣所放的煙霧。應該說,這一輪保釣運動,兩岸的同步性和配合感非常高(而且台灣也借大陸強硬出手的東風,也雄起了一把。台灣中天新聞在報道護漁行動時,用了這樣的標題:忍36年,我護漁拼了。台灣之所以有拼的勇氣,還是源於大陸站在衝突的第一線)。不僅僅是民眾同時走向街頭,也不僅僅是漁船、執法船進入釣魚島海域,也還有雙方以共同的立場闡述對釣魚島的主權。

外交部長楊潔篪在聯合國指出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末期竊取了這些島嶼,並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將包括這些島嶼在內的有關領土割讓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等國際文件,釣魚島等島嶼被日本侵佔的其它中國領土一起回歸中國。台灣涉外部門網站上也以同樣的理由爭取釣魚島主權。

台灣的作用還可從法國媒體「巧妙的不公正」報道上體現出來。由於法國深陷危機,而且釣魚島遠離歐洲本土,法國媒體並未炒作。但在相關報道中卻有意迴避了兩點:一是日本的主動挑釁和中國長期以來對擱置爭議立場的遵守。二是台灣的保釣行動。這樣在法國民眾的眼裡就是中國獨自一人在挑釁。然而,台灣與日本激烈水戰,在聯合國由友邦發聲,法國媒體就是想再誤導本國百姓也難達目的。

不管台灣是真的不願意和大陸共同保釣還是「明否實聯」,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國力還不夠強大,還不能把美國從太平洋另一端伸過來的手斬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兩岸關係昨暖還寒、缺乏足夠互信的脆弱狀態。中國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推薦閱讀:

七言·聞台灣四女兒爭相為病母捐獻器官有感
不忘初心許信良
【轉貼】台灣人的孝順
台灣老酒,看完這篇你就全懂了

TAG:台灣 | 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