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年性駝背症

【收藏】【概述】本病常見於12~18歲的青少年,男性多於女性,以脊椎呈圓弧形後突畸形而得名。1921年休門氏(Sckeuermann)首先報道了本病是發生在椎體骺板的骨軟骨病變,並且描述了本病的X線徵象,所以又稱之為椎體骺板骨軟骨病,或稱為休門病。疾病的好發部位為下胸段及上腰段脊椎生理後突明顯而且負重最大的第十胸椎至第一腰椎。對該病的發生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系未成熟的青少年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尤其是肩挑負重),或接受不科學、不正規、無目的的大運動量、超負荷的「苦練」,由於椎間盤組織的壓迫,椎體的前上角、前下角可出現不規則骺板碎裂現象(無菌性壞死),最後形成椎體的楔形變和脊柱後凸畸形(圖161)。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腰背疼痛和疲勞感,勞動和負重後加重,卧床休息後癥狀可以緩解,與氣候變化無甚關係,日久可出現圓背畸形,待畸形定型後,腰背疼痛又可自行緩解。在病變的棘突上有壓痛、叩擊痛,胸腰段呈圓弧狀後突畸形。X線攝片是本病診斷的主要依據,特別是側位片更為重要,其X線的主要徵象如下:1.椎體骨骺出現延遲,分節,密度增高,不規則。2.胸腰椎後突增加呈圓弧狀。3.可見多個椎體楔形改變。4.椎間隙基本正常。【診斷和鑒別】1.診斷要點(1)12~18歲青少年,有參加過重體力勞動史,特別是肩部受壓的勞動。(2)腰背部疼痛與疲勞感,休息後好轉。(3)脊柱出現圓形駝背畸形,而一般情況良好者。(4)有青年性駝背症的X線徵象。2. 鑒別診斷(1)脊柱結核:青少年多見,尤其是胸核結核多見於兒童患者,常伴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貧血等全身癥狀,脊椎運動障礙及強迫姿勢,病變常侵犯多個椎體火線檢查可見有椎旁膿腫或腰大肌膿腫,骨質破壞與壞死骨往往較為明顯。(2)脊椎化膿性骨髓炎:多見於成人,以腰椎為最多,起病較急,常伴有高熱、惡寒、背部劇痛、脊椎活動受限,局部叩擊痛;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均增高,血培養陽性大線檢查椎體骨質破壞和受侵犯的椎間盤變狹窄等。【治療】1.治療原則 健脾腎,壯筋骨,除背痛。2.常用穴位及部位 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腰陽關、委中、陽陵、絕骨等穴,及腰背部俞穴和骶棘肌。3.常用手法 滾法、掌根按揉法、雙指揉法、按脊法、捏脊法、擦法等法,及被動運動法。4.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醫生立於其左側,先在背部兩側骶棘肌施以滾法或掌根按揉法,(或兩法交替運用),自上而下,反覆操作,但以胸、腰段為施法的重點部位,約5~8分鐘。繼以上體位,在骶棘肌用滾法治療至胸、腰段脊柱後突明顯處,可適當加按脊法(雙手重疊,以手掌置於後突處作緩緩往下壓的動作)。這要視患者的耐受程度決定手法按脊力量的大小,一般可按壓3~10次。對上胸段可作單側挺胸壓脊法;對下胸段,可作腰部被動後伸法(均可參閱強直性脊椎炎治療部分)。繼以上體位,取雙指揉法施於背俞穴,以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為重點,以有酸脹得氣感為佳,每穴各1分鐘,再指揉腰陽關、委中、陽陵、絕骨諸穴共2分鐘。再取捏脊法,從骶尾部起,經腰骶、腰、胸段向上至頸胸段。在胸、腰段著重點治療可加強捏三提一法或背俞穴按壓法。最後以擦法施於督脈,膀胱經的胸腰段,以熱為度。搓背部結束治療。【自我保健】1.握拳揉背法 手握空拳,以掌指關節的背側按揉自己背部的胸腰段。2.指揉陽陵、絕骨 此二穴均在小腿外側,陽陵穴在膝下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絕骨穴在外踝中點直上3寸。都以指揉法,每穴1~2分鐘。【注意事項】1.發育未成熟的少年,應避免過早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2.在臨床上對患者有可疑為本病時,應立即停止脊椎的負重。3.加強背肌鍛煉,堅持做擴胸運動和仰卧硬床。4.必要時,可作鋼背心或胸背支架。
推薦閱讀:

青年女性,反覆發生腦梗死癥狀,您能偵破她患有何病嗎?
COVtab弱點的自我研究
當代傑出青年畫家朱亞東,寫意牡丹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看到了這樣一個帖子《不和窮人談戀愛?》。?

TAG:駝背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