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官服上的龍與蟒(1) 皇帝的袞冕

在古代中國的服飾中有五爪龍袍和四爪蟒袍,龍袍是皇帝的御用之服,蟒袍等則是諸侯士大夫等人的官服禮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記載說:「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即皇帝)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又《大清會典》記載清朝在服用蟒服上的一條禁例,說:「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根據這兩條記載,一般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其實人們在各個時期對蟒和龍的概念並不是固定的。龍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

在服飾上綉蟒紋或者龍紋,起源很早。據《虞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制度:「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龍作為服飾的紋樣,當在夏商之際就已經產生。「十二章服」中的龍紋,根據唐朝孔穎達「龍取變化無方」的解釋,是圖騰象徵和崇拜。如《周易》中就記載:「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又說:「見龍在田,德施普也。」龍已經具有初步神性,還有德的化身的文化意味。那時綉有龍紋的衣服一般稱之為「袞衣」,《詩經》中就出現有很多「袞衣」類的片語,《豳風.九鷩》即有「袞衣綉裳。」後世禮書中,因此常常以「袞衣」、「袞龍衣」、「袞龍服」、「龍袞」、「龍捲」、「袞章」、「袞華」等名稱來指這種綉有龍紋樣的天子冕服。

龍後來作為顯示皇帝與眾不同的飾物,被當作皇權的象徵,是因為中國古代擁有王權的第一位統治者黃帝。黃帝在民間不僅被尊崇為造弓之祖,同時還被尊崇為制衣之祖,許真人編撰《玉匣記》中有記載。黃帝的時代,從當時的生產力和藝術想像力、創造和鑒賞能力來說,應該不可能有蟒服。但因為黃帝所具有的特殊象徵地位,後世從官方到民間,所流傳的黃帝圖像中,都為他穿上了蟒服,好像黃帝只有穿上蟒服之後才符合他的歷史身份。

龍文化在誕生以後的漫長歲月里,並非始終由皇家獨享,並非御用之物,而是民族的。以服裝而論,西周天子穿的袞衣,即便飾以龍紋,但也僅僅是「十二章服」制度中的一種,至少也是皇帝和臣子們共享的一種紋樣而已。秦漢的皇帝日常穿黑衣,特別是漢代,一般服飾,除劉邦當亭長時用竹皮製作的劉氏冠不許一般人戴外,基本沒有禁制,漢文帝「身衣戈綈」,是其明證。東漢明帝以後,皇帝祭天的冕服上飾以十二章,其中有龍,但並不十分突出。唐代前期皇帝穿赭袍,其上並無龍紋;中唐以後皇帝則穿黃袍。元代雖然不準常人穿用有龍鳳圖案的服裝,市街店鋪也不準織造、出售有龍鳳圖案的布匹,違者除物品沒官外,還要把犯禁之人拘捕嚴懲;但元代統治者考慮到龍紋的流行年代久遠,一時不能完全禁絕,又採取變通方法,即將龍分為三六九等,雙角五爪的龍形象由皇帝專用,其它三爪、四爪的龍紋民間可以使用。在黃袍上綉以龍紋並形成制度,則是明代的事。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間使用龍紋,同時對大臣朝服的圖案也作了規定。這是和皇權專制在明代被強化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自此,龍紋遂為皇帝的御用之物,臣庶不得僭用。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對寬鬆一些,它規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數及顏色各有等差。龍紋器物,除皇帝專用色(明黃)外,一般不禁止。

龍的圖案在各代的發展中,是不斷變化的。在早期的先秦時期,龍的形象類似於爬行的蟲類動物,沒有肢爪,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豬龍形象。秦漢時期,龍則是與猛虎相近的獸形,常作行走狀,長出了肢爪,但還沒有鱗甲。唐宋時期,龍的形象開始向蛇和馬靠攏,同時蛇形的龍也常與雲雨交織,形成騰雲駕霧的勝景,給人—種變化無常、虛無飄渺的感覺。唐代的小說中關於李靖騎龍馬行雨的故事,可以作為左證。明清之際,龍的形象就較為完整、固定了,與今人觀念中龍的形象大致相近。此時,龍的頭如牛,身如蛇,角如鹿,眼如蝦,鼻如獅,嘴如驢,耳如貓,爪如鷹,尾如魚等等,其一切部分都可以從其他動物的身上找到蹤影,成為各種動物身上最具特徵器官的大拼湊。同時,龍也被賦予各種動物的優點:具有猛獅般的威武,也有雄鹿般的靈活;可像雄鷹—樣翱翔於雲間,又可像蟒蛇一樣暢遊於江海中。總之,龍無所不能,無所不會,變化多端,神機莫測。

龍紋的種類

  坐龍:呈正襟危坐的形式,頭部正面朝向,頦下常設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態伸向四個方向,龍身向上蜷曲後朝下作弧形彎曲,姿態端正。坐龍一般設立在中心位置,莊重嚴肅,上下或左右常襯有奔騰的行龍。在封建社會中,坐龍是一種尊貴的龍紋祥。

  行龍: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行龍常常作雙雙相對的裝飾,構成雙龍戲珠的畫面,常裝飾在殿宇正面的兩重枋心,器皿的狹長形裝飾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單相出現時,龍的頭部常常作回頭狀,使畫面更顯生動。

  升龍:頭部在上方,奔騰飛舞,呈升起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上方飛升,稱「左側升龍」,龍頭往右上方飛升,稱「右側升龍」。升龍又有緩急之分,升騰較緩者,你「緩升龍」。升騰較急者,稱「急升龍」。頭部在上的升龍又作往下的動勢,稱為「回降龍」。

  降龍:頭部在下方,奔騰飛舞,呈下降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下方俯動,稱「左側降龍」,龍頭往右下方俯動,稱「右側降龍」。降龍又有緩急之分,下降較緩者,稱「緩降龍」。下降較急者,稱「急降龍」。頭部在下的降龍又作往上的動勢,稱為「回升龍」或「倒掛龍」。

  雙龍戲珠:兩條龍戲耍(或搶奪)一顆火珠的表現形式。它的起源來自天文學中的星球運行圖,火珠是由月球演化來的。從漢代開始,雙龍戲珠便成為一種吉祥喜慶的裝飾圖紋,多用於建築彩畫和高貴繁華的器皿裝飾上。雙龍的形式以裝飾的面積而定,倘是長條形的,兩條龍便對稱狀地設在左右兩邊,呈行龍姿態。倘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包括近似於這些形態的塊狀)兩條龍則是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不管是長條形的,還是塊狀形的,火珠均在中間,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

  雲龍:泛指奔騰在雲霧中的龍。龍和雲是結合在一起的,雲,是產生龍的基礎。而龍噓出的氣便成了雲。雲龍紋就是雲和龍的共同體,將龍的頭、尾、腳「打散」又和抽象的雲融匯在一起,顯示出一種似雲非雲,似龍非龍的神秘圖案。

  草龍:是一種含有龍形象的卷草圖案,又叫「卷草纏枝龍」。頭部有明顯的龍頭特徵,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圖案。整體往往呈現出「S」形的主旋律,並將「S」形繼續延伸,產生一種連綿不斷、輪迴永生的藝術效果。頭部與卷草曲卷的豐富變化,形成動靜參差、相互呼應、層次豐富的畫面。在構圖上,採用均衡的形式,講究曲線美,富有動律感。在表現形式上,則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帶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紋」內容,綜合到一個畫面,給人以想像的餘地。卷草纏枝紋常應用在建築、傢具和器皿的裝飾上。

  拐於龍:源於草龍,又脫胎於草龍,形成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拐於龍的線條裝飾顯的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龍的頭部也呈方圓形,整體協調一致,簡潔、明快,又有一定的裝飾意趣,常用在傢具、室內裝飾及建築的框架上。

  團龍:把龍的形體近乎圓形,再配上周圍的海水江崖、五色雲等花紋完全成了圓形。圖案中的龍有正面和側面兩種:正面龍,龍頭在圖案正中上方,龍頭正面朝人,張口,身驅盤桓,五爪四足奮舞於空中,尾甩向一側。也就是坐龍。正面龍最早見於明嘉靖萬曆時期,清代較為多見,這種龍紋等級也最高。側麵糰龍,龍頭也在圖案正中上方,龍側面,有張口也有閉口,身驅盤桓,五爪四足奮舞於空中,首尾相銜。側面龍唐宋已見,明代早期皇帝常服上的團龍都是側面龍。正面龍出現後退居其下,在帝後衣飾中作正面龍的陪襯。「四團龍」、「八團龍」等團花定為當時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飾上有四個或八個團龍是最尊貴的。後來發展為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數量越來越多,使用範圍也放寬了,織錦、刺繡、陶瓷、建築、傢具等裝飾上都有團龍,團龍適用性強,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裝飾味也很濃,運用十分廣泛。團龍的表現形式也很豐富,有「坐龍團」、「升龍團」、「降龍團」等。團龍的圓邊還裝飾有水波、如意、草龍等圖紋,使團龍紋華麗而又豐富。

古人將龍的形象塑造得面貌威武而猙獰,而且神通廣大,變化多端,無非是要設計一個神的化身。封建帝王被稱之為真龍天子,要身著龍袍,頭戴龍冠,甚至帝王的宮殿上也要裝飾上龍雕,他們壟斷龍紋的目的正是借龍的這些優點來顯示帝王的威權與神聖,使自己的權威不受挑戰。以明清帝王的服飾為例,皇帝的袞服為玄衣黃裳,遵循「十二章服」制度。十二章中以龍紋最為重要,其他不過是龍紋制度的補充。明代又規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還要有十二團龍。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儘力「龍」氣,可稱滿身皆龍。蟒則形類龍,僅以四爪別於龍之五爪。蟒服又分行蟒與坐蟒,坐蟒尤為尊貴。在明代蟒袍被嚴格規定為職官的常服,在清代則放寬了這種限制。據《大清會典》記載,「親王綉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綉五爪行龍四團;貝勒綉四爪正蟒,前後各一團;貝子、固倫、額駙、公、侯、伯,前後四爪正蟒,方補。」清朝之所以對龍紋控制的不嚴,主要是因為從他們的先民起就可以隨意使用龍紋。據《建州聞見錄》記載,宋元時漢族的「織錦刺繡」技能傳入女真社會,掌握了此技能的普通女真人也在他們的服裝上織綉上各種花紋來裝飾,但是他們在服裝上沒有漢人那麼嚴格的等級制度,女真社會中因此出現了「衣服則雜亂無章,雖至下賤,亦有衣龍蟒之綉者」的混雜現象。此種現象作為女真人的傳統,直至清朝服飾等級制度化後也沒有停止。後世戲曲中的蟒袍就是根據清代的龍紋服飾製作的。

龍袍是古代皇帝專用的袍。又稱龍袞。因袍上綉龍紋而得名。其特點是盤領、右衽、黃色。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色的袍遂為王室專用之服,自此歷代沿襲為制度。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兵變稱帝,於是龍袍別稱黃袍。但是實際皇家的黃特指明黃。民間不得服黃袍是自唐朝開始的。

黃色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這體現了古代對地神的崇拜,淵源於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黃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班固《白虎通義》);《通典》注云:「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謚也。"黃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這種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為尊色。"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宋王懋《野客叢書·禁用黃》);《元曲章》:"庶人不得服赭黃。"可見,黃色在中國封建社會裡是法定的尊色,象徵著皇權、輝煌和崇高等。

東漢至唐龍的形體帶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形製取決於裝飾需要,著重龍首的藝術效果,所以龍角捲曲,嘴部刻劃細膩,但身軀較呆板,頸、腹、尾變化不大,龍爪似蹄。

宋太祖像

五代至元為中期。龍身多數披鱗,身、尾界限清晰,體格有強壯的也有纖細的,龍首有角、發,卻無雙須,龍爪一般為三趾。明清為晚期。龍作蛇形,龍首之鬢、發、須齊全,身軀矯健、爪以四五趾為主。元龍頭小,身軀長,常被繪作細脖、細腿、細爪和尖尾形,體態輕盈,屈軀蟠舞,給人一種「昂首舉爪、遨遊在天」的感覺。明龍兇猛威武,胸前大多飾有曲折的綬帶,身披火焰紋,怒髮衝冠,咆哮于海濤祥雲之間,以示主宰權勢。清龍氣宇軒昂,後腦勺豐滿,身軀碩壯,以其龐然大物之態,行震撼天地之威。

這三個朝代的龍紋,雖於不同時期受國體盛衰影響略有差異,但各自的時代特徵又是分明的,主要表現在發、睫毛、須和爪。

發:元,光頭無發或腦脖處飄一至三綹長發;明,一蓬清晰可數的長豎發,造型如火炬,有的豎發作垂直狀,有的略偏斜似不規則的三角形,清,長披髮或多撮短聳發。

睫毛:元,眼睫毛現象不明顯;明,洪武至正德的眼險上方常常豎起一綹水藻般的長睫毛、有些睫毛似豎立起的長螺螄,嘉靖朝起,龍的眼睫毛比較寫實,眼險的上邊緣處一般用數根短豎線表示。清,睫毛形態多樣化,不少被畫成竹葉形(有的竹葉呈倒垂狀),順治時睫毛現象習見,康雍時期眼睫毛現象時有時無,乾隆朝起,眼睫毛現象十分普遍。

須:元,上頜部少見有雙須;明,雙須粗,伸展有力,形如魚叉,部分龍紋的雙須在局部處呈螺旋形曲折,但須尖皆前沖,直而不彎;清,八字般長須外撇彎曲,特別是須尖,絕大多數帶翻卷。

爪:元,以三趾、四趾居多,少量5趾,趾的形態無定製;明,第一第二趾相對成蟹鉗狀,趾間距離比較相近,形若風車;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線,爪子猶如踏在平地,有龍身騰舞、爪子卻著地受力的韻味。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是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製,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袞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

《儀禮·覲禮》:「天子袞冕,負斧依。」真正意義上的袞冕源自明朝,明史有纖細記載。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一寸。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紗,里裱硃色紗做成。帽卷兩側有紐孔(戴時用玉簪穿過紐孔把冕固定在頭頂的髮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紐孔和武都用金片鑲成。綖板左右懸紅絲繩為纓,纓上掛黃玉,垂於兩耳之旁,叫作〓纊充耳。此外,綖板上還懸有一根朱紘。與此配套的袞服,據《明史·輿服志》記載,由玄衣、黃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配成。據永樂三年的定製,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褶襇),綼(裳的側邊),褐(裳的底邊)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但《三才圖會》的附圖與此略有不同。

除了玄衣袞服,明皇帝還穿一種帶有十二章的明黃朝服,有人也把這種朝服稱為袞服。不過穿這種袞服時不戴冕冠,而戴折翅冠。

明袞服上的十二章龍紋

清時廢除了冕琉,袞衣形式為圓領、對襟、長與坐齊(至晚清衣長至膝以下),平袖、袖與肘齊,石青色面,石青色扣鼻,鑽金圓紐子;織、綉或緙絲五爪正面金龍四團為紋,前胸、後背、兩肩各一,左肩日、右肩月,團龍間以五色雲,下海水江牙。春秋為棉或夾,冬用裘夏用紗。皇子所穿者減去日月紋,其餘完全相同,但不叫袞服,而叫「龍褂」。舉行千重大典禮時,皇帝將袞服套在朝服或吉服外。

清皇帝袞服

 

雍正袞服像

推薦閱讀:

古代十大名弓,除卻項羽霸王弓、黃帝軒轅弓,你真正了解的有多少
皇帝聽不懂大臣的方言,在古代,這是如何解決的呢?
《古代女子詩詞曲叢抄》(13)[唐代部分]
圖說古代七夕

TAG:古代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