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人吃豬肉的方法大匯總

「通古斯」一詞是近現代俄羅斯人對滿洲群體及相關民族、部族的稱呼,其含義有「蓄豬之民」和「東方的人」之說。通古斯人善養豬並喜食其肉,所以雅庫特人稱其為「通古斯」,其意義是「善於養豬的民族」。

自可追溯的歷史以來,豬肉就是滿洲人的主要肉食來源,豬肉在滿洲民族的信仰、習俗、飲食中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後漢書·挹婁傳》記載:「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

《晉書·東夷傳》記載:(勿吉人)「多畜豬,食其肉,衣其皮。」

《魏書》《北史》中「勿吉人」主要蓄養豬。

唐代黑水靺羯則主要以放豬為生。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也規定滿族以豬為牲,這是滿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

清代皇帝在北京坤寧宮的對天神和祖先的薩滿祭祀,有過年大祭、春秋祭、四季祭、月祭和日祭(朝祭、夕祭),一年天天都有祭祀。平常每天朝祭用豬2頭,年祭一次用39頭豬,一年共用豬1000餘頭《內務府奏銷檔》。

閑話不多說,咱們看看滿洲人吃豬肉的方法有哪些。

滿洲人吃豬肉豬肉的做法講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謂白片肉並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將豬肉方塊煮熟後趁熱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調料。白片肉中五花肉為上乘。豬肘子的吃法也是白片,即所謂的片肘花。

1.白水煮豬肉

滿洲人按時舉行祭神還願習俗,祭品要求是無雜毛黑豬若干頭,跳神時把酒或水灌在祭獻的豬的耳朵里(jungxun),如果不搖頭,就表示神不享受祭祀(hailambi),豬就不能殺,如果豬搖頭,就表示神享受祭祀,即將豬殺死(tekdembi),剝皮、按照骨頭縫兒節節分解割開,放在鍋里用白水煮熟。脖圈兒肉、哈爾巴胸義兒給長輩親屬食用,還願時將頭骨和頸椎骨連接處的肉套在神桿(somo)上,神桿的斗子里放上膽、米、肉,眾人用解食刀切割、片取煮熟的白肉蘸香脂油(semejen nimenggi)、韭菜花、咸鹽食用。這是肉類最本色的烹飪方法了,吃過的人都贊它: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嫩而不爛、薄而不碎。再點綴上碧綠的香菜與晶瑩的醬汁,看上去就透著香氣,是春節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北京和順居店址既然是王府群房,有可能店主就是當年王府的廚師或什麼人,開的這家小飯館,專賣白煮肉,而且也是以一隻豬為限,每天煮一隻全豬,售完為止,絕不破例。每日營業時間也只限上午,下午停市。老北京有一句歇後語,叫作「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說明這家店的古老保守的經營作風。

砂鍋居的菜,全在一隻豬身上,就是冷盤熱炒也離不開豬肉和豬內臟。它出名的菜冷盤如鹽水肝、拌皮絲(熟肉皮切絲冷拌);熱炒,如炸鹿尾(讀鹿也兒)、炸卷肝、溜肥腸等,大都是豬內臟;湯為血腸湯(即豬血灌入腸內)。由於豬肉與豬內臟在一隻大鍋內煮,所以它家的湯帶有臟氣,很難下咽。除這些菜以外,就以白肉下飯,白肉分大盤、小盤,當時一小盤肉只賣一角多錢,加上兩碗飯、一碗清湯,不足兩角錢,足可果腹,是很便宜的。

燒、燎、白煮是專指以白煮肉為主的酒席。北京一般中下層土著人家,生居儉樸守舊,家中有喜慶之事,不慣於上飯莊、飯館辦酒席,都找私人承包的伙食幫(這個行業稱「口條廚子」)。這一行業中有一門專辦白煮肉酒席的,它的熱炒也只限於肉和豬內臟,而以燒、燎為主。燒,指的是油炸、紅燒一類;燎,指的是烘、烤一類;再就是白煮肉了,所以叫「燒、燎、白煮」。這種酒席不管冷盤熱炒,一律稱燒碟。所用的都是五寸小碟,以燒碟多少,作為整桌酒席作價的標準。最好的燒、燎、白煮可以做到四十八個燒碟,一般做八個、十六個、二十四個不等。這種廚師烹飪技術較高,可以翻很多花樣,就是冷盤除鹹食外,還可做甜食,其中以肥肉丁沾滿麵糊過油炸,再用紅糖炒,做出的彩色甜冷盤,最受時人歡迎。「口條廚子」當年在北京是以一種獨特行業風行一時。

白水豬肉是東北、北京傳統名菜,肉質香爛、肥而不膩、味道醇厚、最宜卷著荷葉餅或燒餅食用。此菜創始於明末的滿族,約有300多年歷史,清入關後從宮中傳入民間。北京「砂鍋居」飯莊製作此菜最為著名。傳說,清乾隆六年(1741),砂鍋居初建時,用一口直徑 1

33厘米的大砂鍋煮肉,每天只進一口豬,以出售白肉為主,由於生意興隆,午前便賣完,摘掉幌子,午後歇業,於是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一句歇後語:「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

2.吃肉大典

滿族人在祭祀神靈或祖先時都要舉行隆重的典禮,而殺豬、吃肉則是典禮的重要組成部份。主賓均須衣帽整潔,客人入門之後,要向主人行禮道喜。禮畢,即可轉身隨意入座,於是或十人一圍,或八、九人一圍,均席地盤膝,坐在墊上。坐定之後,廚師便開始為客人端出白水煮肉。每塊重約十斤,放在二尺銅盤中。客人用隨身帶來的刀子片割盤中白水肉,自割自吃。這種白水肉,又嫩又香,有的客人能將肉割成手掌大小紙一樣薄的片,且肥瘦相連,再蘸上醬料,入口香美至極。座中客人白肉吃得越多,主人越是高興。如果肉不夠吃,客人們可以高聲呼喚主人添肉。而主人更是喜氣洋洋,他還會再三致謝。客人吃完後轉身就走,不必向主人道謝,也不準擦拭口唇。因為食肉大典被視為是共享祭神的福胙,拭口是對神靈不敬,稱謝亦犯主人之忌。

不過,由於花費巨大,能夠舉辦食肉大典的都是滿族的貴胄巨室。清人張祖翼在《清代野記》中記錄了一次自己參加食肉大會的情景。光緒二年冬,前兩廣總督英翰府上開辦食肉大會,張祖翼也受邀前往,與他同坐一席的都是肉量不佳的漢人,大家連一盤肉都無法吃完,於是遭到旁人的哂笑。而到會的滿族客人,無不是吃得又急又猛,諳習套路的他們,用小刀把白肉切割得如同手掌大小,像紙一樣薄,肥瘦兼有,蘸肉汁而食,量大者,能至一斤。因而,一席吃三四盤肉的都算是胃口小的了,胃口大的,可吃五六盤肉。當天,到英翰府上吃肉的約有一百五六十人,英翰先是準備了十頭豬,但很快就發現分量不夠,又趕緊派人到京城專做白肉的沙鍋居,又買了十頭已做好的整豬,這才足以應付。

3.白肉血腸

白肉酸菜血腸是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舊時亦為祭品。製法是將皮薄肉嫩的肥豬腰盤部切成塊狀,放入清水鍋中,佐以蔥、姜、大料、花椒、鹽等,煮熟後剔去皮、骨,切成薄片,因其肉白肥嫩,故俗稱白肉。再取適量的新鮮豬血,佐以調料,用鮮湯拌勻後,用手將血餅攥碎灌於洗凈的豬腸內(兩頭用繩紮緊),煮至嫩老適度,即成血腸。出鍋後,解除兩端束繩,切成厚約2—3分的金錢片即可食用。冷食時,將白肉、血腸片佐以蒜泥、韭菜花、辣椒油。熱食時,將白肉、血腸片與酸菜絲放入肉湯或雞湯中燉熟即可。由於其肉質柔潤、肥而不膩,深受食者喜愛。

白菜一到到冬天,就放不住,人們便把它腌成「酸菜」,在東北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腌一些;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腸,是把豬血加入其他作料灌進腸衣煮制而成的。酸菜切成細絲,飛刀切出整齊的白肉和血腸,也是大火狂燉。如果用來下飯,多擱點鹽,如果直接把菜當飯吃,少擱點鹽即可。

白肉血腸名聞東北的地方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膾炙人口,馳譽吉林食苑已有幾百年歷史。

4.豬皮凍

滿族傳統風味菜肴,為滿族在中國烹任史上發明之一。製法是將洗凈後的豬皮切成細條或小塊,加入適量的清水及蔥、姜、大料、酒等佐料,放人鍋中用溫火熬至酥爛。湯汁粘稠後,連料帶湯置於容器內,撈去湯中佐料及殘皮,加入鹽或醬油。冷卻後即成(加鹽謂白凍,加醬油謂紅凍)。也可將凍汁配以煮熟的蝦、魚、雞肉等製作成菜,美稱為水晶,如水晶蝦片、水晶肘子、水晶魚片、五絲凍、花凍等。豬皮凍菜的特點是清涼筋滑、晶瑩鮮香。

5.阿瑪尊肉

阿瑪尊肉是滿族菜肴之一,阿瑪尊來源滿語辭彙amsun,意為獻神的酒食,amsun yali祭肉、祭神肉。阿瑪尊肉俗稱努爾哈赤黃金肉。此菜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傳下來的,在《滿族簡史》、《竹葉亭雜記》中均有記載,是大清祭祀活動、宮廷大典中的名菜,故又稱為「努爾哈赤黃金肉」。為滿漢全席下八珍滿族八大碗之一。

相傳,滿人努爾哈赤在未發跡前的幼年時期,因家道中衰,曾流落遼寧撫順地方,最初,並在女真部落首領家當一名伙。當時,這位部落首領很講究吃喝,每進膳需八菜一湯,金盤細繪,必不可少。有一次宴請賓客,他選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調的女僕司廚,由努爾哈赤做幫手。當女僕做完第七道菜時,突然暈倒。此時,外廳正等著叫上最後一道菜,幫手努爾哈赤見狀,急中生智,忙將切好的裡脊肉,裹上蛋黃液,入油鍋迅速顛炒後裝盤送上,首領嘗後,覺得味道與往不同。特別好吃,宴畢問其故,侍者只好實情相告。首領甚悅,隨又傳來努爾哈赤問此菜何名?努爾哈赤為討吉利,並答道:「叫黃金肉。」自此,努爾哈赤遂得提擢。

後來,努爾哈赤發跡為後金建立者,成了清朝第一個老祖宗,於是,每屆大典,必令先上黃金肉,併當眾講述這段故事。此後,清朝各個皇帝便把黃金肉奉為至上珍饈,以示不忘祖上思典與賞賜。繼而,被傳為佳話。

6.殺豬菜年豬燴菜

對於真正的「殺豬菜」,多數人的理想還只停留在「酸菜燉白肉血腸」的層面上,以為這便是東北「殺豬菜」的全部內涵了。其實,地道的「殺豬菜」,是由多種菜品組合成的系列菜的總稱。

現在的「殺豬菜」在保持原風味的同時,其製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口味更鮮美內容更豐富,幾乎把豬身上所有部位都做成了菜,豬骨、頭肉、手撕肉、五花肉、豬血腸、酸菜白肉還有「燈籠掛(全套豬下水)」,無處不是美味佳肴;另外真正講究的殺豬菜館,都選取農村用糧食、豬草圈養而形成的「笨豬」,這種豬才有最純正的天然肉香。 而「殺豬菜」裡面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以下幾味——蒜泥白肉:大塊的豬肉烀熟後切成大片,蘸著鹽面或蒜醬吃,解膩增味,最是原汁原味的鮮香。

蒜泥護心肉:就是豬心臟和肝臟之間的那部分肉,口感筋道,

同樣要蘸蒜醬吃才好。

柴骨肉也作拆骨肉:是從大骨頭上剔下來的純瘦肉。說「拆」,是指大塊的瘦肉要用手撕開;說「柴」,是因為這肉烀熟後肉絲分明賣相好看。蘸料由醬油、醋、辣椒油、蒜泥、芥末、腐乳、麻醬等調製而成。 手掰肝兒:據說肝這物件沾了鐵腥氣就會敗味兒,所以煮熟的豬肝不能用刀切;當然,掰成塊兒的吃法也能讓人找到那種粗獷的感覺。

酸菜燉白肉血腸:酸菜要用東北長白菜靠自然發酵變酸漬成,色澤微黃透亮兒,好品質的酸菜甚至可以直接蘸醬生吃;白肉是帶皮的大片兒五花肉;這血腸做起來講究功夫,要用絕對新鮮的豬血,加入蔥花、鹽等料調味後灌入腸衣,煮時掌鍋的要拿根長針,不時地在血腸在扎一下,待到針眼不冒血時立即出鍋才能保證血腸的鮮嫩。這三味共入一鍋咕嘟咕嘟的燉出來,豬肉中的肥油已經被酸菜拿凈,吃起來香而不膩;入了肉味的酸菜和著血腸特異的香味。

一頓地道的「殺豬菜」吃下來,大飽口福的同時,更能領略一番那濃濃的東北鄉情。 這種菜不是剛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後吃的時候一熱.那才是最好吃的.

殺豬菜,原本是東北滿族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現在在東北許多地方常年開設殺豬菜,形成東北飲食一大特色。過去,在農村殺年豬是一件大事,無論哪家殺年豬都必定要把親朋好友請到家裡來吃殺豬菜,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里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燉。這種習俗在東北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那時,人們沒有條件講究什麼配料、調料,只是把剛殺好的豬肉斬成大塊放進鍋里,加入水,放上鹽,然後邊煮邊往裡面切酸菜,等到肉爛菜熟後,再把灌好的血腸倒進鍋內煮熟。上菜時,一盤肉,一盤酸菜,一盤血腸,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來。如今,餐廳酒樓將其製法加以改進,加入更多的配料和調料後,使得殺豬菜的內容更加豐富,口味更加鮮美。

7.吃小肉飯

吃小肉飯滿族人辦祭時必專門吃一頓小肉飯,平時逢年節殺豬時也有此習慣。所謂「小肉飯」即將豬身上的各個部位肉切成很小的碎塊,不拘肥、瘦,與白小米一塊下鍋燜煮。這種與肉類混做的米飯,味道噴香可口,營養豐富,是滿洲族先人野外行圍打獵捕魚時的傳統食俗。吃大肉飯吃完小肉飯要立刻將鍋撤掉,用余火燎豬皮,然後刮光洗凈切成皮條或小塊,便可和所有的大塊肉、腸、肚兒、心、肝、肺一塊下鍋。煮好切成片,就可放上炕桌與同族或親友吃喜肉了。

8.滿族豬肉火鍋

滿族豬肉火鍋歷史悠久,不僅是滿族的傳統食俗,還是最早流行於東北寒冷地區的一種美食。早在金代,滿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獵時架火燒陶罐,用雞湯煮食鹿、狍、野豬肉片的飲食風俗。陶罐內煮沸的雞湯熱氣騰騰,鹿、狍肉片隨切隨煮隨食。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領部下在行軍打仗途中,為了節省時間,大家把豬、羊、牛肉等放在一口鍋內燒煮。這被視為是滿族火鍋的起源。滿族火鍋對原料的採用很是講究,其特點是雞湯、海鮮鍋底,豬肉、酸菜必不可少,配以野雞、狍子、鹿肉、羊肉、粉絲、青菜、山磨菇等,滿族火鍋的蘸料主要是採用韭菜花、醬油、芝麻醬、天然的野山菌等調製而成。就餐人盤膝而坐同食滿族火鍋,別有一番風味。

9.豬油

豬油,中國人也將其稱為葷油或豬大油。它是從豬肉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

豬油是一種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雙鍵,因此不能使溴水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豬油屬於油脂中的「脂」,常溫下為白色或淺黃色固體。

該脂肪於過低室溫即會凝固成白澤色固體油脂。豬油熔點為28℃~48℃。在西方被稱為豬脂肪。豬油色澤白或黃白,具有豬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們歡迎。滿族人都認為炒菜若不用豬油菜就不香。

康熙皇帝就最愛豬油炒菜。根據"康熙三十七年東巡盛京內務府備辦菜肴一覽表":豬油炒白菜、豬油炒芹菜、豬油炒胡蘿蔔、醬燒茄子、鹽韭菜茄子、腌水焯醬瓜、水焯白菜心等。

中醫認為豬油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症。

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小兒的食慾,對防治小兒厭食有一定的幫助。

孕婦吃豬油,特別與蘿蔔、粉絲及豆製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可以增加孕婦食慾,補充充足的營養,並對孕期便秘有防治作用。

豬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並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對女性減肥者具有飽腹感,並可改善肌膚的乾燥、乾裂等症。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豬油炒苦瓜功用:清熱,養肝,明目,潤脾,補腎,適合男性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是不錯的食療佳品。

合理的素食能夠達到營養平衡,從而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老年人應當吃點葷油,吃豬油應適量可有補虛、潤燥的功效,一定不能多吃。

10.豬油拌黃米飯

滿族諺語說「豬油拌黃米飯,撐死大肚漢」。被滿族山民們視作細糧的,就是黃米了。黃米,其果實稱糜子(糜子,過去漢族人習慣管滿族人叫糜子),生長期比玉米短,產量低不說,一旦成熟了,最怕風,風一刮,滿地黃燦燦一片,無法揀起來,風大時竟然有顆粒無收者。所以當地民謠曰:「種地不種糜子,娶媳婦不帶小姨子。」

糜子成熟了,去田裡將穗子割回來,堆在土炕前。那東西愛發熱,片刻就燙腳了,人們赤足在上面踩踏,把穀粒踩出來,晒乾,去石碾子上推,大約一百斤谷推六七十斤黃米,這便是滿族人的稀罕物了,巴結山外能吃到供應麵粉的工人要它,有客自遠方來招待用它……然而,一家老小都是參與勞作的人啊,怎麼也得嘗嘗吧,剛推出來的黃米,燜成乾飯,全家人可以改善一頓。

黃米跟大米不同,燜它時得多放水,太幹了則失去粘性。不多時,就能燜出一屋子黃米飯的香氣。揭開鍋,飯上面閃著一層鮮亮亮的米油!此刻如同過神聖節日般:罈子里貯備的豬油,是專備春耕夏鋤田裡活累時的營養,吃黃米飯時,舀來小半碗,「豬油拌黃米飯,撐死大肚漢」,若是運氣好,家裡有白糖,那可是天上美味了!這類似過節的日子裡放開肚皮,使勁塞,往往一頓能吃兩頓的量,所以滿族人家在做黃米飯時,必須多做。就這樣兒時的美味回憶永遠紮根在一代代滿族人的心裡。

鹵煮

滿族信奉薩滿教,並且以烏鴉作為神,因為傳說烏鴉救過祖先的命。這個應該是事實,在饑荒的時候烏鴉在的地方必有動物屍體。所以滿族祭祀的時候要以動物脂肪,內臟(主要為野豬)放入大鍋熬制(這些都是烏鴉愛吃的),祭祀完畢後眾人分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鹵煮。後由宮廷廚師傳入民間,為何說上面的說法有誤,鹵煮中的輔料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以及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皆有解毒去腥氣的作用,而如果本來只是肉類,不需要如此重的作料。

鹵煮火燒在北京人當中很受歡迎。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里舀一勺老湯往碗里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小腸。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偶爾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滿口脂香。因為是老湯的緣故,口輕的人如果覺得湯口有點咸,可以向店家要些白開水兌入湯中。

鹵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滿漢皆宜的傳統小吃,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有時也用豬腰子),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鹵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鹵煮火燒的。

那麼「蘇造肉」又是怎麼演變成鹵煮火燒的呢?「小腸陳」的創始人陳兆恩當時就是售賣「蘇造肉」的。舊社會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貴,一般老百姓吃不起,於是他就用價格低廉的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價格更便宜的豬下水煮制。沒想到歪打正著,一發不可收拾地創出了傳世美味。


推薦閱讀:

使用風水寶石招偏財的風水方法
催旺桃花運的四個方法
支氣管炎有沒有治好的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媽媽最近咳的很厲害
讓他愛你有很多方法,你卻選了最不靠譜的一種
幾個簡易的健身方法

TAG:方法 | 豬肉 | 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