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界的「瘦金體」----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是中國陶瓷界的一個難解之謎,因為有關記述「北宋官窯」的古文獻實在少得可憐,除了「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的記述外,沒有更具體的古文記述。「北宋官窯」所燒造的官窯器特徵更是無據可查。因此,迄今關於北宋官窯特徵的種種看法,都是作者們自己的猜測和推斷,不可當真。就是兩岸故宮所藏的標明為「北宋官窯」的瓷器都是沒有文獻根據的臆定。

既然大家都是猜,都是推,筆者也想湊熱鬧,猜推一番。如果有北宋官窯,那一定是宋徽宗當政期間所建,宋徽宗當皇帝不夠格,玩藝術卻很在行。他所獨創的「瘦金體」書法,自成一派,為後世樂道與效法,已青史留名。宋徽宗要建北宋官窯的動機也應該是出於其藝術創新的需要,其作品---北宋官窯也就是個藝術品或觀賞器,絕不會是實用瓷器,更不會是祭祀禮器,因為北宋時的皇家祭祀禮器應是以銅器為主,金銀器輔之。

在宋徽宗當政前,汝窯已開始燒造,在宋徽宗當政期間,相信有源源不斷的汝窯供皇宮使用。汝窯在當時應該是最美的青瓷,為啥宋徽宗還要另設官窯燒造瓷器?箇中原因,顯而易見,那就是宋徽宗想搞瓷器藝術創新。換句話說,他對汝窯的藝術成就不以為然,要創造出與汝窯藝術風格完全不同的瓷器,即現在人們所說的北宋官窯器。

推到這裡,雖然沒有記載北宋官窯器特徵的古文獻可籍,但北宋官窯器特徵卻早已躍然紙上,那就是:汝窯特徵的反面就是北宋官窯器的特徵。比如:汝窯是青瓷,有天青,粉青、豆青和月白等顏色,北宋官窯器就一定是非汝窯之色,而近白色;汝窯釉層薄,玉質感不太強,北宋官窯器就一定是釉層厚,玉質感極強之器;汝窯是「無紋尤好」,北宋官窯一定是滿器開片紋(碎瓷),而且,利用當時龍泉「哥窯」開片工藝並有所創新,最終燒造出具有「金絲鐵線」,玉質感極強的前所未有的碎瓷窯器----北宋官窯。由於宋徽宗創造了「瘦金體」書法,這種藝術審美取向也一定會融入他所參與的北宋官窯器創燒之中,就是說北宋官窯器的整體觀,會給人一種「瘦金體」的神韻:瘦細峭硬,洒脫明快,至瘦而不失其肉,至細而不失其力。除了具有清瘦超凡之骨感美外,還有「刺尖外向」,不宜靠近的威儀。因此,北宋官窯器可看作是宋徽宗創造的瓷界「瘦金體」(見附圖)。

按筆者推出的北宋官窯器特徵衡量,兩岸故宮所藏的兩宋官窯器包括一些哥窯器都出自南宋官窯,沒有真正的北宋官窯器。許多人都認為南宋官窯具有北宋官窯的特徵,但筆者認為南宋官窯與北宋官窯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釉色和開片方面,南宋官窯色青,北宋官窯色白,將「南青北白」用在這兒也合適;北宋官窯開片均勻且「金絲鐵線」明顯,而南宋官窯卻不然。為啥南官與北官不同?除了南宋的工藝和財力不濟外,可能還有迷信的原因。亡國之器豈能復造?在南宋的朝廷里,可能有人認為,宋徽宗燒造官窯與北宋滅亡有關。燒造北宋官窯不僅要浪費大量金錢,消耗國力,而且所燒之器也不吉利。比如:北宋官窯為玉質感極強的近白色開片碎瓷,就會被迷信者解釋成:北宋官要(窯)粉身碎骨,或被解釋成:「北宋官要(窯)碎辭(瓷)」。官都要碎了,國豈能不亡?總之,南宋王朝要建官窯,從主觀和客觀上是不會再燒造出像北宋官窯那樣的窯器。這就是為啥考古發現的南宋官窯都是青色之器,其「金絲鐵線」不明顯;開片也不大講究,想咋開就咋開,不開也成;釉色更是沒啥特色,色青不如汝窯,色亮不如龍泉。總之,偏安一隅的朝廷搞出的南宋官窯一定是有妥協性的折中的官窯,難望北宋官窯之項背

圖片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6479070102v2ax.html

推薦閱讀:

北宋與十字軍的軍事水平誰更高?
北宋讓中國女人轉向封閉,給中國男人丟盡顏面!
【詩歌專題複習】——北宋中後期
在北宋不會發生趙V事件

TAG:北宋 | 瘦金體 | 官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