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繁簡體之間的鴻溝是我們誇大的嗎?

我想應該沒有人比詩人和作家對文字這件事更為敏感了,特別是在工作上要同時處理簡體和繁體字的作家,大概會更有感觸,所以這期我們也請來知名作家廖偉棠一起分享他對簡繁體間的差異的看法。

實際上,簡繁體之間的那些不同,有太多有趣之處。筆畫字形的差別背後,更有思維方式的不同,絕對不只是簡單用word全文進行「簡繁轉換」就能整齊劃一予以消弭的。所以,大概這可以作為我們理解簡繁體之不同的一個起點。

選凝

於台北

◆ ◆◆

在寫作的層面上,廖偉棠是我一直非常尊敬的前輩。而我其實也讀過很多他寫的詩,所以對他於文字的精準把握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因而這次想聊這個話題時,首先就想到一定要請他分享一下看法——他本人成長在簡體字區的廣州,九七之後移民繁體字區的香港,因而屬於那種能完全習慣在簡繁體之間自由切換的創作者。

我們和他進行了一個小小對談,放送給大家,作為今天互動的開始。

別處:你更習慣使用(和閱讀)簡體還是繁體?覺得簡繁體之間的差異有帶給過你任何困擾嗎?

廖:我都習慣,常常在兩者之間轉換,視乎我此刻在為大陸還是港台媒體寫稿。唯一的困擾是,我不喜歡讀古籍的時候讀到簡體版本,很彆扭。

別處:覺得簡繁體差異所衍生的最有趣或者最不便之處是什麼?

廖:最有趣的是同一個文學作品用繁體或簡體讀的時候會有不同感覺,比如說西西的《我城》我就讀過兩個版本。還有是寫作時,簡體字輸入法是拼音的,香港繁體輸入法是倉頡的,也就是一個通過聲音思維,一個通過結構思維,我覺得這決定了新一代作者的寫作心理定勢。最不便的是,電腦的繁簡體轉換功能特別白痴、自作聰明,如果不校對的話一定會鬧笑話。

別處:有一種說法是繁體比簡體更「高逼格」,你會認同嗎?

廖:「高逼格」這個說法本身就很簡體字。當然我是不認同的。

而確實關於簡繁體的爭論,「高逼格」是總在被人拿來爭執不休的,譬如說當你在慣常使用簡體字的大陸,堅持用拼音輸入法輸入繁體時,有時就會被人酸,覺得你是在「裝X」,但實際上你可能根本只是認同繁體字形的美感和那種文字表達上的「完整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簡體的「愛」和繁體的「愛」之間的差別:沒有中間的「心」……沒有心哪能稱得上愛呢。

而廖偉棠所講到的「電腦的繁簡體轉換功能特別白痴」我自己就深有體會。繁體里的「鐘」(鬧鐘的鐘)和「鍾」(姓氏)在簡體中都是「鍾」,而我就曾經因為直接用電腦轉換,導致寫給一位教授的電郵抬頭居然是「鐘老師」……事後羞愧得簡直想掐死自己。

比較自慚形穢的是,我雖然自從大學畢業後就一直住在繁體字使用區,且人生中迄今為止做得最久的工作還是一份「繁體字報紙」的編輯(編輯要看版一個字一個字糾錯),卻一直沒有學會「倉頡」輸入法,所以大多時候都在用拼音的繁體輸入法,而用拼音就必須格外小心避免類似「鐘」和「鍾」的錯誤。

實際上,反而可能恰恰因為做「別處」的編輯,才讓我最近這一年來真正做到在簡繁體之間「自如切換」,因為長時間住在繁體字區,可能也習慣了刻意不去用簡體——工作上用不到簡體字、平時看書都是繁體版、寫內地的專欄也都是先寫繁體版然後「整體轉換」;反而是在「別處」,我開始真正長時間地回到「用簡體字寫稿和編輯」。

繁體字跟簡體字使用者之間的隔閡,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更深,比如你拿「廠」這個字給台灣人看,他們一定完全不認識,因為他們認知中,工廠的「廠」是「廠」。這個梗還專門有個笑話在台灣版的天涯論壇廣為流傳。據說,有灣灣的小夥伴在大陸被問:你們的「廠廠」是什麼意思?搞了半天才明白對方是在說「廠廠」——台灣人聊天中常出現的兩個字,而它其實是台灣注音符號中「呵呵」的打法,根本就不是兩個「字」!

所以,我們這次關於簡繁體的討論,也邀請到了坐標兩岸三地的讀者和我們一起來進行分享。

· 你更習慣用簡體還是繁體? ·

更習慣閱讀簡體

@三萬六千場_

坐標:廣州/紐約

我在大陸長大,所以不管怎樣都還是更習慣閱讀簡體吧。但是小的時候媽媽就會帶我去認一些繁體字,所以去到香港、台灣旅遊、讀當地的報紙時也沒有大的問題。倒是初中有段時間,班裡不知道怎麼流行起寫繁體字,大家發QQ動態、微博啊都用繁體,那個時候好像大家都覺得繁體字會更高級、更接近「漢字本義」,於是我心裡就多多少少被植入了「簡體字是低一等級的閹割體」的概念,這種「低人一等」的感覺讓我一直挺困擾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有趣的可能並不是簡繁體一定要分個高下的問題,而是背後這些爭論人的心理,認為繁體字「高逼格」的是不是就默認了「越複雜的東西越高級」呢?人們支持科技是因為各種發明方便、簡化了人們的生活,給我們省去了很多麻煩,從筆畫數來講簡體字是異曲同工。有趣的是反對簡體字的人一方面支持各種發明、改革來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而另一方面在漢字上卻注重「繁」的意義。不知是不是儀式感使然。

使用和閱讀要分開來談

@走來走去的F小姐

坐標:廣州/香港

使用和閱讀要分開來談。如果是書寫的話,因為生長在大陸,所以更習慣的仍然是從小學習的簡體字。但要說閱讀的話,繁簡都可以。由於在珠三角的緣故,小時候能看到不少港台電視頻道。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明珠台的紀錄片以及華娛和星空衛視的動畫片。因為字幕是繁體字,大概也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培養出了閱讀能力。

我注意到有些簡體字使用者有種莫名的「優越感」,類似於那種「我們本來使用簡體字的人讀繁體字無壓力,但是你們用繁體字的人根本看不懂簡體字」的沾沾自喜。我個人是完全不認同的。母語簡體者閱讀繁體時所謂的「無壓力」一般是「根據上下文的迅速推理」而已,但如果要單字抽出來?「憑」「獲」「興」……可能能認得的就不多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怎麼經歷過繁簡差異帶來的困擾,拜科技所賜,不需要真正「會寫」也能用拼音輸入法來完成繁體字主導的網路交流。這是件好事也是件壞事。

· 你怎麼看待簡繁體的差異? ·

問題大多是簡化過程中的「合併」所造成

@丁丁

坐標:台北

繁體基本上是從歷史沿續下來的字形和寫法,當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也還有些微的不同,但總的來說,遵循六書的造字法則,保留了最多最初的字義來源。

簡化字和繁體字的差別對我來説,是某個時段的習慣問題。應該從小就沒有繁體字的閱讀問題,而書寫就需要一點時間來練習。當完全孰悉了兩者之後,互相的切換,有時候會有障礙,需要一點點時間。繁體字寫久了,會自然寫出繁體字,往往是下筆之後發現寫錯了。對閱讀來說,恐怕不是選擇簡繁這麽表面,背後連帶的用詞習慣,意識形態,好像很難說更習慣於哪一個。

簡繁之間的差異勉強可以稱為有趣的地方,可能是有興趣去「研究」簡化的過程,從中了解到很多關於漢字的起源。同樣,簡繁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從小學習使用簡化字的人來説,在使用繁體字時會有準確度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於簡化過程中的「合併」造成的,而從簡化字重新還原成原本的繁體字,就需要重新學習。

這一狀況的最直觀例子就是早年間各類拼音輸入法的簡繁轉換,出現了「皇後」、「幹淨」、「範曉萱」等這類錯誤(應為「皇后」、「乾淨」、「范曉萱」),而另外一種錯誤,則更難區分,如「準確」&「批准」、「系統」&「聯繫」等。

繁體字更看重儀式感?

@ 三萬六千場_

坐標:廣州/紐約

文化差異的話或許是從簡繁體里看一個文化注重效率還是形式?繁體字更像是前面提到的儀式感。中國歷史上就是特別注重形式的國家,儒家文化里強調的「以禮治國」,孔子談到社會「崩壞」的原因時他也是認為「禮樂」、各種規章制度道德倫理是問題根本,而不是外交、經濟、用人等等其他方面。

簡體字的出現更注重效率吧,語言就是語言,就是用來交流使用的,所以不搞那麼多繁文縟節,怎麼方便怎麼高效就怎麼來……

書法藝術是建立在繁體字系統之上的

@走來走去的F小姐

坐標:廣州/香港

在「字」這件事上我是活生生的「顏控」,所以之前入過一套中國楷書大字典,沒事翻翻,看看筆畫結構什麼的,還挺賞心悅目。書法藝術是建立在繁體字系統之上的,所以在這個亂翻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一些簡體字所沒有的語言的美感。

楷書大字典使用的是部首索引。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某天想找「東」(東)的寫法,但是不太確定它的部首是什麼,查「一」部找不到,查「束」部也找不到,最後心想該不會是「木」部吧?一查,真是啊!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搜到南宋鄭樵在《通志》里的句子:日在木中曰東。頓時瞭然。

這種朝陽升起的美感,用簡體字就沒辦法理解了。

· 我心目中的「簡」與「繁」 ·

繁體字構建了我的「文化中國」想像

@老鄭

坐標:成都

我出生成長在西南邊陲,在最近幾年之前,廣茂的西南腹地還是一個與內地交流不多的獨立王國。在小時候閉塞的信息文化環境里,我的「文化中國」認同只有靠讀書來構建。從高中開始我慢慢能有渠道接觸到一些盜版台版書籍,那些來路不正的精神食糧,對我的滋養一直持續到今天。最早讀的那幾本龍應台,更是很長時間內對我有著重要的影響。

語言的背後都有政治角力的影子,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無論是胡化的「普通話」的推行,大陸簡體字的改革還是台灣保留正體字,這些都不可能是單純的語言學決策。但華人世界無論黨派政治紛爭,我們這十幾億人的最大公約數,應該是對杜維明所說的「文化中國」的共同想像。這個想像的載體,當然不可能是簡體字了。有年輕的台灣朋友說簡體字當為「殘體字」,話雖刺耳,但不無道理。

說到繁簡變革,我不否認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價值,但我堅決反對語言的價值僅僅是工具,這一點很容易推謬。既然是這樣,那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語言改革方案應該是像日本那樣三套書寫系統並進,文化的歸文化,工具的歸工具。農民伯伯討論生豬出欄數用一套系統,金融民工談債券收益率均線圖用另一種系統,大家坐下來喝茶論道談論老莊孔孟,總得寫正體字,說雅言正韻吧?

如果說如今這半道而廢的簡體字改革為消滅文盲做出了貢獻,那為何不一改到底用最簡單的羅馬化注音文字呢?把正體字砍成「殘體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影響力美感和意韻的,不如分開建立單獨的語言體系。

大陸人也可以做到寫簡識繁

@九韶

坐標:馬德里

我是本科文學院對外漢語專業、現海外漢語教師新兵。

討論簡繁體之爭必須從簡體來源說起:1958年為推廣漢字,國家做了兩件事:一是借鑒國際漢語音標製成了我們的漢語拼音,二是簡化漢字。注意哦,拼音不是為了教外國人而設計的,是為了中國人設計的!再注意哦,簡化漢字是為了掃清廣大文盲而進行的,而且進行過兩次,不過第二次過於簡單,很快就廢除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即便是大陸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們也經常嘆惋:繁體字中原本有文化意義的偏旁或部首被一些無文化意義的基本筆畫取代,而且通常幾個近似的繁體字簡化為一個簡體字從而造成一字多義——簡化漢字是最大的改革失誤之一。

但是漢字改革從無靜止:從篆書過渡到隸書是為了寫的更簡單更快捷(也因為客觀上改革了書寫工具,從鼎到竹簡),從繁體到簡體也是為了寫的更簡單更快捷。從這一點來說簡化了也沒什麼不對,再改回繁體反而會有更多學生抱怨麻煩、寫得慢之類。

▲ 攝:JebbiePix / Flickr

實際生活中只要不是文盲,大陸人可以做到寫簡識繁,港台人可以做到寫繁識簡,並沒有造成重大的文化隔閡或者斷裂,就這一現狀來說也是比較 OK 的。

PS.大家也不要從揪著幾個象形字不放,六種造字法中目前形聲字才是成字最多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會根據學生的需要來決定教繁體字還是簡體字。

繁體字是一條非常精緻的船

@夏爾

坐標:上海

高中以前對繁體字的記憶真的很少很少。最深的印象只怕也是查字典時一眼掠過的要查的字的旁邊那個更複雜的形態。但是就是這麼一點印象也是根深蒂固的,或許很少用到甚至很少見到,可是繁體字的存在感是很底層的那種,在根上,以至於漫長的學習生涯中,一旦見到比較複雜陌生的漢字,都會下意識懷疑一秒:這不會是某個繁體字吧?

真正有些了解是在高中,在老師天南海北隨便侃的語文課上。老師很愛解字,有時是同學的名字,有時是課文的主旨,更多的時候是古文中某個意義獨特的字。老師會把字拆開,一部分一部分的講,哪個是手,哪個是兵刃,哪個在托著,哪個在蓋著,於是熟識的字一點一點變了形態,從簡體變到繁體,再變到銘文甲骨文,甚至最後成了一幅畫。這個變形的過程就是一個回溯的過程,而繁體字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我覺得繁體字很浪漫,像是一條非常精緻的船,有種關於時間的漂浮感。

後來去過不少地方遊玩,見過不少新的舊的牌匾碑銘,一方面見到了繁體字更廣闊的存在,另一方面,卻也模糊了繁體字的概念,比起閱讀,更多的是了解和欣賞,自然而然的束之高閣,把一個字留在一片字里,留在上下文中。我猜這也是一道關卡。

兜兜轉轉,我好像還只是繁體字這艘大船上的探險者和遊覽者,它漂到哪兒,我也就只能跟到哪兒。

▲ Judai Daoyuan / Flickr

繁體字演化和存在了這麼多年,拿「年輕」的簡體字和它比並不公平,也沒有意義。只是單純的有點為繁體字抱不平。

繁簡本就是具有相對意義的形容詞。

義務教育規定我們要學習簡體字,可沒有規定老師不能教授繁體字,換句話說,在學習和教授的這個過程中,文字不應該只是一個工具,而更應該是一個具有充足歷史和文化內涵的的被學習的對象。這個過程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就如同繁體字那不可磨滅的存在感。我也不是說要把繁體字和簡體字完全平行著教,這怕是不現實,只是想,這方面的啟發如果早一點,是不是根就扎得深一點?關乎文化和傳承的一些路是否有可能會走的更通順一點?

以我現在的標準,就事論事的說:寫不出一篇繁體字的老師真的不太好說自己能教語文……如果學習簡體字是為了獲得一種選擇的權利的話,真的不希望繁體字一直躲在什麼東西的背後,而是堂堂正正地成為一項值得驕傲的普通選項。

· 據說繁體字更「高逼格」? ·

如果「逼格」是指與古文化的連結,

那我認同

@三萬六千場_

坐標:廣州/紐約

如果「逼格」是指與古文化的連結的話,那我是認同的,我的書法老師在講《說文解字》時提到繁體字確實具有更多象形文字的意義,也因此跟歷史、跟一個字的發展等等都更貼近,相比之下簡體字作為語言的工具性更強,它更像一個媒介,而繁體字本身的淵源和藝術性使漢字不僅僅是「媒介」,而是可以作為一個主體來研究的,比如書法的產生就是例子。

其實這個意思跟西方繪畫也差不多,在陳丹青的《局部》里他提到,印象派發展起來是因為畫家不把繪畫當成記錄生活的媒介,而是切切實實開始玩筆觸、玩顏料,把繪畫當成主體來對待。

當然,要是以「高逼格」來標榜其他方面、甚至是來抬高自己攻擊別人的行為我就不認同了。

多關注每個字的前世今生,

可能更有意義

@丁丁

坐標:台北

漢字的字形好像一直脫不開意識形態,歷史上一直有各種各樣的正體,同時也一直發展出各類俗字、假借,或是寫錯的。正因此,才有現在的「繁體字」、「正體字」之爭,也可能才有人覺得什麼「高逼格」的。

而像「鄉無郎,愛無心」這類段子,也都是一知半解的訛傳。不管是覺得繁體正統有文化,還是反過來用「逼格」來酸言酸語內含諷刺,都挺無聊的。事實上,即便是繁體字,在電腦手機書本上的字形,還是跟用的字體和習慣有關。就比如鄉無郎,其實正字本就沒有「郎」,中間是個「皂」字。而「為什麼」和「爲什麼」有兩個不同的「為」,其實對錯並沒那麽重要了,習慣而已。「識繁用簡」還是「識簡書繁」都沒關係,想寫什麼字就寫什麼字,跳脫簡繁本身的字形,而去多關注每個字的前世今生,可能更有意義。


推薦閱讀:

他提醒我們回到原點
丁錦昊「到此一游」,我們先於友邦驚詫?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美的像幅畫!
我們了解嗎:法國餐的餐具擺放及使用 
那些年我們被灌過的雞湯

TAG: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