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藝術大家潘天壽與佛教
(2013-03-21 09:45:27)
轉載▼
標籤: 潘天壽與佛教《佛教與中國繪畫》竺濟法《面壁圖》 | 分類: 名人與佛教 |
潘天壽與佛教 <法音>1989 年第 03 期 作者:竺濟法 潘天壽先生(1897~1971)是我國近代花鳥畫史上繼吳昌碩、齊白石之後的又一傑出大師。他的書畫布局奇新,氣勢磅礴,詩、書、畫、印冶於一爐,亨譽世界畫壇。但他早年較為強烈的佛教觀念卻很少有人提及。翻閱《潘天壽畫冊》,人們不難發現,他的很多畫作及大號都與佛教有關。三十年代,他一度曾想出家為僧,後經導師弘一法師(李叔同)勸阻,才未進佛門。這一鮮為人知的軼事,是1954年潘天壽自己在華東美術協會成立大會上披露的。
潘天壽作品 潘天壽是一個正直的藝術家,關於他的人品,畫壇師友有口皆碑。在舊中國,他不做官,不求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情操。那時,他的心情較為抑鬱苦悶,畫作中也時有表露,給人以憤世嫉俗、孤芳自賞的感覺。當時,他認為,中國畫自古以來崇尚清雅飄逸,要使畫品超脫,最好不食人間煙火,古代許多大畫家如石濤、八大山人、石溪、漸江等都是佛門和尚,還有一些畫家出身道士。為求畫品上乘,格調高雅,他一度曾想出家為僧,以避離世俗,面壁十年,悉心作畫。並把這一想法告訴自己的老師——當時正在杭州煙霞寺的弘一法師(李叔同)。法師開導他說,別以為佛門是世外桃源,出家也會有煩惱,還要不斷的修行,在家修行亦可。這一席話,終於打消了潘天壽出家的念頭。 潘天壽的佛教觀念,還可從他大量的畫作及大號中得到印證。他在三、四十年代常用的如「心阿蘭若住持」、「懶頭陀」、「懶道人」、「指頭禪」、「一指禪」等大號,都與佛教有關。「心阿蘭若住持」中的「阿蘭若」,系梵文Arin!ya的譯音,原為比丘習靜修行的地方,「住持」即主持佛寺的方丈和尚,全句意為我乃心中寺院主人;「懶頭陀」中「頭陀」亦系梵文「Dhu^ta」的譯音,意為行腳乞食的僧人;「懶道人」,古代稱佛教徒為道人;「指頭禪」、「一指禪」本指習武僧人的硬功絕技,如海燈法師就有指頭禪功夫,潘天壽擅長指墨畫,因此,他以佛教術語借喻自己的指墨功夫,可謂一語雙關。潘天壽的這些大號,一直用到1948年。他的畫作也經常出現老僧、貧衲及佛寺的形象,如《禿僧》、《濟公與大象》、《面壁圖》、《晚山閑打一疏鍾》等畫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1948年所作的指墨畫《達摩》。達摩即菩提達摩,我國南北朝時禪宗的創立者,畫中的達摩為上半身造像,高額挺鼻,粗眉美須,耳垂重環,拇指與食指指甲盈寸,兩指托著一顆佛珠,一冊經卷攤開案上,正在聚精會神誦經,突出了高僧的精神風骨,讀來別有一番趣味。潘天壽畫室經常掛著的一幅對聯,為弘一法師所贈,也與佛教有關:「戒是無上菩提本,佛為一切智慧燈」。所有這些,都反映出潘天壽早年思想上濃厚的佛教色彩。
潘天壽作品
潘天壽作品 潘天壽還寫過《佛教與中國繪畫》一文,他大量引經據典,闡述佛教傳入我國以後,對繪畫的影響及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他在文章中指出:「然二、三千年來,佛教與我國的繪畫,極是相依而生活,相攜而發展,在繪畫與佛教的變遷程途中,什麼地方找不到兩相關係的痕迹?」人們可從中看出,潘天壽不僅長期受著佛教思想的熏染,而且對佛教與中國繪畫的關係還有專門研究。推薦閱讀:原來是「菩薩」在指點母親畫畫!「話劇皇后」的養生秘訣殘忍肢解蟬蟲,車禍撞斷雙腿文壇壽星養生善忘者壽更長——佛門解析禪宗公案:八風吹不動與像牛糞揭秘圓滿人生的四大秘訣——星雲大師書畫大家僧侶多如何辨別佛書、善書與邪書——學子…當前居士們的幾類可怕毛病——學佛者
揭秘逃離輪迴的法門——濟群法師
揭秘:慈悲可養生
如何識別與防範附佛外道
恬淡虛無——老中醫自曝長壽秘訣
若不見性,修行無依
要如何分辨正法跟邪法呢
如何改變命運——慧律法師
揭秘!成佛的真正捷徑!——慧律法師
祈願正法重現
揭秘最快成佛的大法——佛子必看
放下才是修行的根本!榮晗學佛心得
唐代禪詩精選六首
推薦閱讀:
※歷史:中國近代化進程」專題解析
※經典勵志名言警句-近代篇
※我春室詞集【近代·何振岱】
※祁涵鈺:觀世音菩薩近代感應事迹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