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翻譯十八篇
老子《道德經》之翻譯老子篇章的翻譯之一題解:此章是老子的《道德經》的開篇,文中,他提出了「道」這個最高的哲學範疇,但又不得不藉助「名」去解釋。但在老子的《道德經》中,無論是「道」還是「名」都是歧義重重的。何謂「道,可道,非常道」?首先:一、「道」是變化發展的,它不是恆久不變的。例如,現化科學利用基因改造茄子的適應性、動物的生產規律等;二、老子的「道」是指一切存在於所有事物中的「道」(規律性)。何謂「名,可名,非常名」?因為事物的存在總一物多相的。例如青蛙先是卵子和精子孕育出蝌蚪(有尾巴類)、然後再生長成青蛙(無尾巴類),即使是青蛙這一事物,其相也是經常改變的。因為多名,所以多相(多維空間);因為多相所以多名(叫不出)故曰「名,可名,非常名」。接著老子說,要把握「道」要從有形態和無形態兩方面去觀察。為什麼呢?「道」在這一章中是特指事物的規律性,而規律是不可見的,同時又是存在於事物(形態)中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形狀,此物區別於它物往往是以形狀來區別的,不同形狀的事物又往往體現不同的規律性,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又何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因為事物的誕生便是「道」使之然和它的寄存。1、原文: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注釋]①道: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學範疇,老子的哲學是活生生的,其原因皆由「道」生一切。其實在老子的文章中,「道」有不可名狀之妙,也是歧義重重的。「道」作為哲學範疇的意義,相當於現在的「事物的規律性」、「自然法則」、「事物的規則」和康德的「先驗綜合系統」、黑格爾的「絕對理性」、柏拉圖的「Idea」是基本相同的意義。②可道:可以言說。這裡的「道」作動詞用。③常:與「恆」通解。④無名,天地之始:道無形體,它首先產生了天地,故曰:天地之始。無名是「道」的借代詞。⑤有名,萬物之母:「有名」是天地的借代詞,天地產生了,萬物也隨之而產生,故天地是產生萬物之母。⑥妙:事物演化道理的極致。⑦徼:邊界。這裡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另一事物的界限。⑧玄:深黑色,意思是深遠、看不透。老子常用這個概念形容「道」之深奧。2、譯文:「道」,如果可以言說,它就不是永恆存在的「道」了;「名」,如果可以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存在的「名」了。「無名」,是天地的來處;「有名」,是演生宇宙萬物的母體。所以,「道」是不顯現的,要經常從無形體的角度去領悟和觀察「道」的奧妙,又要從事物經常顯現的形狀,區別萬物之間的微妙差別。顯現和非顯現互相存在,無和有相生卻名稱不同,都是奧妙啊。奧妙之奧妙的「道」,就是萬物中的一切玄妙之所出的門徑。老子篇章的翻譯之二題解:這是老子的方法論和自然主義的功德篇。老子的這一篇文章,旨在說明事物是互相對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時也說明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義思想。因此,這篇文章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集中講述方法論,他舉出美與惡的八事為證,告訴人們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關係中產生,相生相成,彼此互補。相反的關係是經常變動著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價值判斷,也不斷地在變動中。第二部分講聖人行事。其方法論引入人事領域,則有為與無為,有言之教與不言之教,也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聖人是在自覺中比眾人先走一步的人,他們尊重順依天地間萬物欣然興作的自然過程而不妄為,更不拔苗助長,任憑各自的生命開綻其豐富的內涵,聖人助事物生養而不居功,因此功德永在的自然主義思想。1、原文: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注釋]①惡:這裡指丑。②有無相生:存在與不存在相互依存而產生。③難易相成:難和易是互相對產而依存,也是互相轉化的。④傾:同側。⑤音聲:人鳴曰聲,物鳴曰音。⑥聖人:老子理想中「與道同體」的典範。⑦無為:順應自然事物的生長,不以一己之智加之自然法則。2、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美才是美的時候,丑就存在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善良的時候,同時也知道什麼是惡了。因此,存在和非存在互相對立而生成,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成立,長和短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低互相比較而存在,聲和音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後互相對立而形影相伴。因此,聖人,順應自然的法則而去做事情,行不言之教,就如萬物形成了而沒有感知它們的開始(原因)是怎樣來的。聖人做了事,有功德而不自恃,有功勞而不自居。因此,聖人的功德就永遠存在。老子篇章翻譯之三題解:此篇文章中,「尚賢」是指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強國改革的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祿獎賞有功的奴隸和平民百姓,鼓勵他們為國立功和建功,即在內強和外擴以及發展經濟上為國家作出貢獻,而無功的貴族即被削為平民。當時各國爭雄和互相攻戰吞併,老子卻反其道而行之,推行愚民政策(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實則是幼稚無知的社會認識和導致國家的滅亡觀念。人是貪婪和自私的,人類和人類社會本身也必然向前發展,這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老子企圖建立一個無爭和無私慾的社會,這只不過是他一廂情願並且註定要破滅的烏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而已。原文: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注釋]①不尚賢:戰國時期各國推行的強國政策的措施,即以功名利祿獎賞為國建功和立功的平民、奴隸,而沒有功勞的貴族即不進行獎賞,因此而遭受貴族集團的指責和非議。②貴:視之為珍貴。這裡作動用。③見:呈現。④虛其心:凈化人民的心思,使之無貪慾。⑤智者:人民中有知識和智慧的人。譯文:不以功名利祿去獎賞人民,從而使人民不為功名利祿而付出爭取的代價;不把稀罕的東西視作珍奇的寶貝,從而使人民不為寶貴的東西而產生盜竊的念頭;不呈現出可爭可奪的東西,從而使人民心正不斜。因此,聖人治理天下,心不存在私慾,凈化人民的心思,使之無貪念,為了三餐溫飽就算了,同時,薄弱他們的志向,令他們無野心,但強健他們的筋骨,永遠令他們無知無貪念,也使他們中智慧高強的人而不敢膽大妄為。這樣去引導他們,那麼天下就永遠平安了。老子篇章翻譯之四題解:這一篇是老子續講的宇宙本體論。在此文中,老子所謂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源泉,「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是天道,並且可感受而看不見、不可觸摸的。但在老子以後的文章中,卻又具體化,有著各種的意義和不同解釋,因此,老子的「道」是岐義重生的。其實所謂「道」,乃是我們所說得事物所依存的規律和法則,則康德的「先驗綜合系統」、黑格爾的「絕對理性」和拍拉圖的ldea。老子認為「道」體現在宇宙萬物之中並且是先於天帝而存在的萬物由此產生的母體:「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因此,如果僅從天道的概念去把握老子所謂的「道」,是不準確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事實上,老子的哲學也沒有以準確的概念作為推理的階梯,故而沒有形成象西方那樣完整和準確的哲學體系,因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原文: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注釋]①沖:古字為盅(chong),器皿空虛的意思。②盈:窮盡的意思。參看四十五章「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意相同。③兮:語氣助詞,比之與現代漢語的「啊」、「呀」相同。④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四句又見於五十六章。這裡的「其」字都是「道」本身的屬性。⑤湛:沉沒水中為湛。形容「道」的隱而無形,而又確實存在。譯文:(創造宇宙萬物)的道啊,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宇宙萬物都在用它而用之不盡。多麼淵深啊,它好象是冥冥中萬物的主宰。它自斂鋒芒,存在萬物中,卻不為萬物所羈絆,它融入世間萬物的光輝中,也在世間的塵濁里。它隱晦而不可見,看似不存在卻總是存在,我不知道它怎樣來的,似乎在天帝出現之前就已經有它了。老子篇章翻譯之五題解:在這一篇文章中,老子在治國上表現了徹底的自然主義,甚至對老百姓的善良本性加以引導的一句話也沒有提,而是認為老百姓應該象大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此章分為三義:一、是效法天地的政治論:聖人對待老百姓如天地對於萬物一樣,沒有私愛,天施地化,不以仁恩,貴自然,萬物都依其自身定律運行,人和社會也一樣,人的個別性及差異性聽任其自由發展,萬物都不能施加外在強制性的干預,這同儒家的觀念相反:儒家提倡仁義,強調發揮人的本能作用,而老子則強調自然之功;二、仍論虛功,謂動而有功,論之人事,則勞動所以生產,天地中虛,如風箱一樣;三、是人生論,也是政治論:人若多言,則運數窮竭,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不如守藏,三義都表現了老子徹頭徹尾的自然主義思想。然老子為什麼如此主張?這得提一提老子生活的時代背景:春秋群雄並起,互相爭奪,禮崩樂壞,「道術已為天下裂」,社會的混亂和道德的淪亡,令老子既苦悶又無可奈何。但是,人類自有可爭奪的財富開始,在炎帝和黃帝以前就經歷了無數的互相爭奪和殘殺。到炎帝黃帝後,逐漸形成大的原始部落,發生了佔領黃河流域的二次大戰爭:第一次是黃帝與炎帝聯合打敗蚩尤;第二次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的戰爭,結果炎帝被黃帝打敗,炎帝向黃帝降服。但是,這些歷史事實恰恰告訴我們這樣的一些真理:人類必須在組織下生存並求得和平共處;人類也必須在法律約束下,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前提下,遵守法律,並通過有效的社會組織和強制性的管理之下才能和平共處。因此,老子所主張的自然主義的理想下的自然社會的生存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老子一廂情願地提出回歸自然社會,是不顧現實和人性的本質(貪婪自私)的天真幼稚的心態。原文: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注釋]①天地不仁:「仁」是儒家的核心。仁者,立功施化,有恩有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獨立性。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所以說不仁。②芻狗:用草紮成的狗,古人用來祭神。祭祀時,人們用匣子把芻狗裝著,給芻狗披上華麗的綉巾,莊重地把它供在神前,並不是愛它;祭祀畢,任人踐踏,棄之不顧,還把它燒掉,也不是恨它。人們對它無所謂親不親、仁不仁,天地對萬物亦然。③聖人不仁:道家的聖人效法天地,王弼所謂「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所以說聖人不仁。④橐龠:橐是牛皮袋,古人冶鐵,用以鼓風熾火。龠是竹製吹管,連通牛皮袋以吹風。橐龠即古風箱。⑤屈:窮竭的意思。⑥數窮:物有定數,數窮而終。⑦守中:靜守心中不發言。譯文:天地是沒有仁愛之心的,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是沒有仁愛之心的,任由百姓自然生活。天地之間,象一個風箱一樣,當中空洞,而生生不窮,發動起來便不斷地出風。言多有失,不如守中不說,行不言之教,順應萬物之自然。老子篇章翻譯之六題解:這一章也是老子的本體論,繼續闡發第一、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意思。此文中的所謂穀神,谷,山谷之谷也,這裡取其虛義,穀神借喻的是道體,中虛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曰不死矣。牝者,雌性動物的生殖器也。道產生萬物,並無窮盡,源源無窮,不假外力------[注釋]①穀神不死:谷,山谷之谷,這裡取其虛義。穀神借喻道體。司馬光說:「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②玄牝:牝,雌性動物的生殖器。玄牝,象徵深幽而看不見的生產萬物的雌性生殖器。③綿綿若存:形容道的連續性和無限性,以及道的不可見性。蘇轍說:「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④用之不勤:王弼說:「無物不成,用而不勞也,故曰用而不勤也。」原文: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譯文:「穀神」這個深不可測的道體是永恆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玄牝」。「玄牝」之門,自然萬物從中產生的,這就是所謂天地的根。它生化萬物永不停息地運動,無形地存在著,它永不停息地發生作用是自然的,不假外力對它發生作用。老子篇章翻譯之七題解:老子在此文中,闡明謙退反進的彎轉之理,借天地的無私造化之功來比喻聖人在社會中先公後能私的道理。聖人者,完美有大作為之人也。擔大任者,必公而後私,造就社會和人類,才能成就自己;反者,必天人共憤,此至理也。原文: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釋]①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為自己。自生則不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②後其身而身先:遇到利益,先人後己,正因為如此而成就和成全了自己,這說明了不爭之德的好處。③邪:同「耶」。譯文:天地長久地存在。天地所以能長久地存在,是因為它們為萬物提供生存條件,而不是自私地為自己的生存提供條件,所以能長久地存在。因此,聖人學習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擺在後面,結果自身反而能佔先;遇到危險,把自身置之度外,結果反而能保全自己。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嗎?
老子篇章翻譯之八題解:這是老子的人生篇,借水之善來求喻為人之善,借水之德來要求人之德。水之善成就萬物而不居己之功。水之善性與人之善性同,為功而棄功,處劣地而隨遇而安;心性如水之溫性,心若止水,平靜而博大仁愛;誠信而具美德,為政則清靜,為如水之功能無窮,動則如水能把握時機,因此,此是有為篇和德善篇。原文:8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近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注釋]①上善:不是一般的善。②惡:討厭、不喜歡。人惡卑下,《論語?子張》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儒家力爭上遊,老子與之相反。③幾:接近。④地:天高地下,至下謂之地。⑤淵:沉靜的深水,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⑥汛:河水汛期即至,叫做信水。⑦正:讀為政。⑧尤:過失,差錯。譯文:最高的善象水一樣。水潤澤萬物,令它們繁盛地生長,而它卻從不與萬物竟高下,爭長短,它總是安身立命在眾人所不願去的低洼地,這種品格才最接近於道啊。上善的人,其安身立命,像水一樣隨遇而安,善於居住低洼之地,心若止水,與人交往表現得像水一樣博大仁愛,說話像水的汛期一樣真誠守信用,為政像水一樣清靜而治,做事像水那樣發揮功能,行動像水那樣善於把握天時。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物無爭,所以不會出現過失和差錯。老子篇章翻譯之九題解:此篇是老子的人生篇,它旨在說明:人無完人,慾望無滿,鋒芒要自斂,功成而不知退者,自招其損也。【注釋】①持而盈之:持,指不失德。盈,滿的意思。②揣:揣與捶,聲轉字通。③自為其咎:遣,留下。咎,凶的意思,災禍。④天之道:天地損益的規律。參看七十七章。原文: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譯文:持德之人要求圓滿,不如停止這種要求。捶打尖銳的鋒芒,難得保其長久。金玉滿了屋,誰能萬世守住。富貴之後驕慢,是自招災禍。事業成功之後,就該退出歷史舞台,這是天要求的法則。老子篇章翻譯之十題解:此篇是老子的修養與說理篇,著重講人在修身養性和為學治國諸事上如何由「下德」躋於「上德」。在中國的歷史傳統中,道家之人,非常注重現世的生存,卻對於死亡極小探究,所以,在漢朝便與民間的神仙方術結合,形成了一個宗教門派——道教。要是問,道家對中國乃至人類有什麼貢獻?這個問題若追尋時間,那是非常偉大的:一、創造了氣功,並代代發揚光大,這種氣功之神奇,讓世人瞠目結舌。所以,道家之人,非常注重修練自身,是中國氣功的最早發明與傳播者,傳說老子非常長壽;二、極其注重德行修為,因此,真正有德行的道人,糞土俗世錢財,有道而不為道者,非道者也。所以老子對於功德是非常清醒的:人縱使調柔修練一輩子,也會染上俗世塵垢的。何故?人有私慾,歲月漸長,欲隨歲月至,如花開路旁,久則沾塵垢,人不復嬰兒初。老子說聖人,但誰是聖人呢?什麼樣的人才是聖人呢?況聖人能無過否?神形合一終分離,為天地人類貢獻一生而能不恃能,不為己,不恃功,這才是老子所謂最高的德,也是他心目中所謂「與道同體」的聖人。
原文: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注釋】①載營魄抱一:載,處的意思。營魄,河上公註:「營魄,魂魄也。」抱一,合一。②專:集中而不分散。③滌除玄覽:洗垢謂之滌,去塵謂之除。覽,通「鑒」,鏡子。玄覽,人的內心。④疵:毛病。這裡指慾望,老子把慾望比做鏡子上的塵垢,妨礙體道,必須滌除。修道之人,求靜必須去除慾望,心無雜念。老子認為,有欲則不虛,不虛則不靜;為外在物所動,便不能觀物體道。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⑤知:私慾。老子反對以一己之智加於法,反對以智治國,反對任術以求成。⑥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天門,指目耳口鼻,這是人身上天賦的自然門戶。闔,關閉。開門為有欲,闔門為無欲。王安石註:「夫萬物由是而出,由是而入,故謂之天門。有開有闔則有動靜,有動靜則有雌雄。惟其守雌以勝雄,守靜以制動,故曰『天門開闔,能為雌乎?』」⑦明白四達:不是指耳目口鼻的明白四達,而是指心如明鏡的大智。⑧生之畜之:畜,養育、繁殖。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譯文:有識之士自問,處於精神與形體合一的狀態,能永不分離嗎?專精守氣,把精氣調合的十分柔和,能象初生的嬰兒一樣無欲純樸嗎?清除雜念,深入內心的明鏡,能一塵不染嗎?愛國愛民,能守法不用智術嗎?感官接觸自然界的變化,能退守柔雌嗎?大徹大悟,明察秋毫,能守無為嗎?具有以上德行的道家聖人,生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萬物盡了力而不恃其能,助萬物成長而不宰割它們,這就是最深的「德」啊。老子篇章之十一題解:此篇是老子的相對主義的說理篇,說明實存體和虛體的辯證關係,並進一步引入其「利」與「用」的關係來說明。例如一間房屋的結構物是實存體,而結構物之外的空間是虛體,那麼你說,究竟用處是實存體大呢,還是空間大呢?老子他這樣闡發他的辯證觀點:一般人認為,器物做功在於它的實體,而只注重實有的意義,忽略了空虛的意義。實際上,從利用關係看,虛的意義大於實。因而他指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實存體作為利用物,虛體才是真正的用處。事物總是相對而論的。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簡單的辯證法,但卻不是黑格爾式的辯證法(內在辯證法)。原文:1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注釋】①三十輻共一轂:輻,車的輻條,河上公註:「古者車三十,法月數也。」共,拱的本字,拱衛環繞。轂,車輪中心輻輳貫軸的圓孔部件。②埏埴:埏,摶擊。埴,黏土。埏埴,把陶土泥放入模型中拍打製成陶器。③戶牖:門窗。譯文:三十根輻條拱衛著一個轂,只有轂在中間留下一空洞時,才能裝進車軸,使車輪轉動。摶擊黏土成為器皿,只有在中間留有空洞,才有它們的用處。在牆壁上鑿開一個窗口,一間屋才有用處。因此,實存體作為利用物,虛體才是真正的用處。老子篇章翻譯之十二題解:此篇是老子的社會影響論和修為篇。人入社會,受世俗的種種影響,未免使人心亂和迷惑,為免塵垢,老子認為人生活應守純樸,不要讓俗音、俗色、俗味引誘和迷惑,因此,聖人會舍此求彼,抱守樸素和清靜,也因此是聖人。但是真正的聖人不躲避俗世,應該在俗世中培養高尚的品德和堅強的意志,這才是真正千錘百鍊的聖人。可以看出,老子在方面很消極。原文: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注釋】①五色令人目盲:五色,青黃赤白黑。盲,傷害。②五音令人耳聾:五音,宮商角徵羽。聾,傷害。③五味令人口爽:五味,酸甘苦辛咸。爽,差失。口爽,口敗。④畋:打獵。⑤聖人為腹不為目:王弼註:「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譯文:華麗的服色,容易使人眼睛受到傷害;美妙的音樂,容易使人耳朵受到傷害;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受到敗壞;縱情打獵,容易使人心發狂;稀有的商品,使人偷和搶,敗壞人的品德。因故,聖人只求內在的飽腹,而不為外在的美觀。所以舍後者而取前者。老子翻譯篇章之十三題解:這是老子的人生論和政治論。老子指出:人生得寵時驚喜,喪失時便驚懼,得寵和失寵看似是兩回事,其實有得也必然有失的時候,所以,人不要只顧個人利益做到寵辱不驚,否則會留下大災患。人沒有遺患,為什麼?因為我沒有為自己。人有遺患,為什麼?因為我為自己。所以,人貴以身為天下,也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天下人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事託付給他。原文: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①寵辱:寵辱為二物,得寵受辱。②貴:讀為遺,留下的意思。③下:下等,低級。④有身:只知有自己,只顧個人利益。⑤無身:與「有身」相反。即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存」之意。譯文:寵和辱,都是驚恐現象,都給自身留下了大憂患。為什麼說寵辱都是人的驚恐現象呢?因為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為什麼說寵和辱都是驚恐現象呢?受寵,本來是低下之物,人們得到它卻為它驚喜,失去它卻為它驚懼,所以說,寵和辱都是驚恐現象。為什麼遺下大憂患總是人的自身?我之所以給自己遺下大憂患,原因是因為我只顧自身,但當我不顧自身時,我還會有什麼憂患呢?所以,人能重視以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這樣人們才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喜歡盡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老子篇章之十四題解:此篇是老子的宇宙論,解釋「道」這個最高的哲學範疇。道是虛無的,非顯現的,無形、無聲、無色、無味,不可觸摸,但可感知,因為天地萬物的產生和消失,我們可感知。此篇中老子自述其詞,是為了解釋他提出的「道」。原文: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味,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也不見它的背面。如果我們掌握它去駕馭一切現存的事物,就似乎可以知道「道」的相對遠古處了,那就是「道」的紀元的開始。
①夷:滅的意思,無形無象的形容詞。②希:靜的意思,無聲無響的形容詞。③微:隱的意思,是無體的形容詞。④致詰:發問。我們的耳目體不能描述它,道是超感覺的,所以不可發問。⑤混而為一:凡可言說的,都是可分的,都是有形的具體事物,因為不可言說,故「混而為一」。混和一,都有不可分的意思,都是對「道」的聲明。⑥其上不曒,其下不味:二「其」字,指道。曒,潔白、光亮。昧,暗藏,曒的反義詞。凡物皆上明而下暗,道高無上故不曒,卑而無下故不昧。⑦繩繩不可名:繩繩,運動無窮極、廣大無涯際的意思,是對道的無限性寫狀。道只有連續性,沒有中斷性,不可分,故不可名。⑧惚恍:不清不集中,似有似無,難以分辨。⑨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嚴復說:「見首見尾,必有窮之物,道與宇宙皆無窮者也,何由見之?」道無始無終,難見首尾。⑩古始:王弼註:「上古雖遠,其道存焉,故雖在今可以知古也。」古始,道在遠古的相對開始處。⑪⑾道紀:道的紀元,即道的連續性編年的開始。
譯文:眼看不見,所以稱之為不滅,耳聽不到,所以稱之為希微,手摸不著,所以稱之為無狀。這三種情形,不可窮追問,因此混合為一,歸於「道」的虛無。「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陰暗,它的運動持續不斷,不可名狀,我們稱這又只好稱之為無物狀的「道」。「道」啊,無法形容,不可物狀,因此我們只能說隱約恍惚。我們感覺它的存在,迎接在它的前面,卻看不見它的頭面,追隨它的
老子篇章翻譯之十五題解:此文是老子的人生論,似乎全篇都是對古善為「士」的高尚品格的挖掘和讚頌,其實都是老子自己內心的感悟和表白及要求。善為「士」者應怎麼樣?思考問題和行動小心謹慎;儀容和態度恭敬、嚴肅,卻又洒脫不羈;老實質樸虛懷若谷,氣量如奔流之河流,又能靜能動,生機在守靜中。這就是玄妙淵深而通達的上古和老子心目中的善「士」者。老子認為,有道之士,質樸虛懷,靜中生動和自斂鋒芒,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粗朴不拘,這才不為塵世所羈。這是他自己的表率,也是他對「善為士者」的要求。原文: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敦能濁以止?靜之徐清;敦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①士:信仰「道」的人。②豫:獸名,性多疑。這裡形容遲疑不決,下不了決心的樣子。③猶:也是獸名,警覺性很高。這裡形容反覆考慮,像提防戒備的樣子。④儼:恭敬、嚴肅,不敢放肆。凝定、矜莊貌。⑤渙:流散、洒脫,任自然而不執著於原狀。⑥孰:孰厚老實。⑦曠:空闊。⑧混:不分明。譯文:古時候善於為「士」的人,微妙淵深而通達,深藏到一般人不可理解。正是因為如此,我只能勉強這樣描述:謹慎小心啊,象在冬季過薄冰的河流;反覆考慮啊,象提防鄰國圍攻一樣警覺萬分;恭敬嚴肅啊,像賓客;洒脫無羈啊,如象冰在春將融;老實敦厚啊,象未雕刻的木頭一樣純樸;心胸開闊啊,象淵深若虛的山谷;氣度大啊,如奔流的河流一樣什麼都能容納。誰能使混濁停止呢?當安靜下來便變澄清;誰能夠安靜長久?安靜之中變動起來,慢慢顯示出生機。堅守這種「道」的人,不追求冒進,正因為他不冒進,所以能在破舊的事物中獲得新生。老子篇章翻譯之十六題解:這是老子的認識論篇。旨在說明二個道理:一、只有摒棄心中雜念,才能致靜去極欲洞察萬物,洞察「道」;二、萬物歸「道」,才合理。不遵循「道」而亂作,必致大凶。所有的生存和作為,必須入「道」,遵守「道」——法則的要求,才是至聖無尚的。原文: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命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①致虛極:致,下功夫修養,使自己達到。虛極,心靈極度虛寂,去盡情雜欲。②篤:忠誠,全心全意。③歸根曰靜:萬物生於道,老死又回歸道,物運動,道是靜,所以把歸根叫靜。④復命:交還所受之命。命是賦予生物的生存指令。⑤王:天下歸從。⑥天:大公無私的天。⑦歿身不殆:歿,死。殆,危險。譯文:盡量使自己的心靈摒棄一切雜念,達到虛空的極點,至誠地堅守清靜的境界,萬物齊生長發展,我以致虛空清靜的心去觀察萬物循環往複的過程。萬物生長紛呈,又各自回歸自己的根上。歸根叫大靜,大靜就是交還使命,交還使命是常理,知道常理就叫洞察一切。不知常理,胡亂興作,結果必定大兇險。知道常理才能容納一切,容納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萬物才能歸於統一,萬物歸於統一才能符合自然的天,符合自然的天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長久,至死也沒有危險。老子篇章翻譯之十七題解:此篇是老子的政法論。他評論統治者,純粹從自己的道家思想出發:無為而治的道家統治者最好;次好的是親民的儒家統治者;最次好一點的是令人畏懼的法家統治者;最差的統治者老百姓根本不服從他,還侮辱他。因此他說,行無為而治,很少發號施令的道家統治最好。但這種很少發號施令的統治者在古希臘的確存在過。原文: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①太上:比上還上。②下知有之:太上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所以下知有之而已,意思是服從太上。③其次親而譽之:不能無為處事、不言為教,立善施化,使下面得親而譽之。④貴言:惜言如金。譯文:最好的統治者,下面的老百姓僅僅知道他存在,跟從而已;次等的統治者,親和愛民,因此老百姓讚美他;最次等的統治者,老百姓對他畏懼服從;最下等的統治者,老百姓不但不服從他,還侮辱他。信用不足的人,人們因此才不信用他。所以最好的統治者悠閑無為,很小發號施令,件件事成功辦好,結果老百姓們都說:「我們本來都是這樣的。」老子篇章翻譯之十八題解:這是老子的政治篇。他陳說人類社會歷史上「惡」的作用,也就是說:當社會在無秩序時(或者說,當社會秩序和社會關係崩潰的時候)另一些社會因素就會發生重組社會的作用,但他認為這是下有為的因素。上有為的因素便是行無而治。當自然社會被破壞的時候,才有人倡導仁義。如果社會秩序和人性良好,君主和臣民上下一心,何來別具一格的所謂忠臣。他認為仁義、大偽、孝慈、忠臣,都是病態社會的產物。這種政治陳述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但中國歷史卻恰好相反。有忠臣的朝代,社會公義才存在和社會秩序才良好,忠臣是社會的脊樑。沒有無頂天立地的忠臣,社會即亂,無仁義之士,社會公義很難伸張,無孝慈,骨肉惡。原文:1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①大道廢,有仁義:失卻處無為之事,代之施加恩惠立善以濟世。②智慧出,有大偽:君主以智慧治國,統治之下就有鬥智慧爭勝的人,應之以就有大的詐偽。③六親:父子、兄弟、夫婦。譯文:人類社會無為而治的大道被廢棄了,才有人提倡仁義;智慧產生了,才會出現大詐偽;家庭六親不和睦,才有人要求父慈子孝;國君昏亂,才有忠臣突兀。薄明志、獨立於俗世、獨尊於道的人生價值觀。他認為俗世中俗人的追求,正是他鄙棄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厭惡偽君子勝過真小人?
※道德,良知
※道德(五)----上義
※[轉貼]<道德經釋義>1_10
※政治自由的道德基礎|城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