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今天,我們為什麼讀魯迅
06-18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始終強調「優秀」,強調傳統與當代相適應、相協調,強調「具有當代價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作品中所蘊含的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他所堅持的現代文化立場,對我們今天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啟示和價值。 魯迅作為經典作家的當代價值 今天談魯迅的意義和價值,應當突出當代性,突出魯迅思想和精神對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啟示。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高峰,是現代思想的重要開創者,同時,魯迅及其同時代人,又是在批判中承接傳統文化的一代先賢。魯迅思想中的豐富複雜,既體現在他對現代思想的創造與呼籲上,也包含在他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中。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一代人,他們的出身、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完全拋棄傳統文化,但出於對中國未來的思考,出於對時代的責任,他們又對傳統文化持批判的甚至是苛刻批判的態度。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全面開放的時代,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通信的巨變帶來的文化交融交流已成趨勢,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經濟地位同樣帶來中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極大提升,中國文化在與世界文化交融交流中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交鋒,保持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展示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大課題,與魯迅所處的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一段從積貧積弱到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百年歷史,是一段艱苦卓絕和曲折輝煌的不平凡歲月。中華文化包含著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容。魯迅那一代人正是中國現代文化的積極創造者,魯迅思想是我們今天文化建設必須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知道,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當代中國人的使命,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本身應當具有歷史的、辯證的態度,應當具有當代眼光和新的時代站位。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我們一定記住「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文化」概念之間的區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始終強調「優秀」,強調傳統與當代相適應、相協調,強調「具有當代價值」。這是我們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牢記和堅持的立場態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作品中所蘊含的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他所堅持的現代文化立場,對我們今天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啟示和價值。當前,在一些關於傳統文化的宣傳中,時而會看到一些泥沙俱下、不分良莠的做法。比如,孝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非常寶貴的組成部分,是值得當代中國人繼承和發揚的優秀文化和良好道德品質,但講孝道講到宣揚「二十四孝」,則顯露出對傳統文化辨別不清的模糊認識。魯迅本人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但他從文化上曾經對「二十四孝圖」給予過毫不留情的批判。閱讀魯迅,對當代文化建設所引發的啟示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魯迅作為經典作家的當代意義。 讓社會公眾認識魯迅對全民族的意義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閱讀以魯迅為代表的現代經典作家的作品,是當代文化建設中的題中應有之義,就此考量,閱讀魯迅應當成為一個社會化的文化倡導,而現實當中,我認為魯迅應有的經典地位與現實影響之間還是有差距的。當代中國不缺少魯迅研究專家,但魯迅精神的社會擴展,則是我們應當肩負的文化責任。我認為,魯迅研究既有學術責任,也有向社會傳播魯迅的責任,在當前情勢下,向社會傳播魯迅的責任更加重大。在魯迅研究界,很多專家學者表達了一些人對魯迅刻意曲解的不滿和不自覺誤解的遺憾。實際上,這些意見也是社會上對「魯迅研究」的某種反饋。對魯迅的誤讀,很多學者意識到了,也很憤憤不平,但大都是在自己的圈子裡面表達。反駁,不能僅只是出於一般性的熱愛去駁斥,不能只向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抱怨,更應當讓社會公眾認識魯迅對全民族的意義。魯迅研究從人數上看非常多,各種學術申報中,關於魯迅研究的話題並不少,也就是說,「吃魯迅飯」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魯迅形象在全社會到底有多高?到底是看漲還是看跌?大家的意見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有一點,否定魯迅的聲音更容易傳播。在這個過程當中魯迅研究界的學者也有責任,這個責任要求我們,不能把學術只當成學問,應該向社會傳遞魯迅精神,視其為一種文化滋養,在某些歷史時刻,魯迅精神是火炬,是燈塔,全民族應為之驕傲,這樣的意識需要通過魯迅研究樹立起來。在中國文化發展過程中,在社會時代生活里,魯迅到底處在一個什麼位置上?到現在其實沒有說清楚,忽高忽低,你高我低,隨著時代、政治、文化環境變化,「魯迅精神」在不斷波動。莎士比亞研究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和結論,但是當「寧願失去印度,也不願失去莎士比亞」幾乎成為一句諺語的時候,英國人對莎士比亞的討論就設定了一個前提。魯迅對中國文化的意義和價值,自然不言而喻,但人們對其認識卻難得有一個基本確認的前提,魯迅形象也是忽明忽暗的,對魯迅的任何討論,哪怕是關於其私生活的猜想和議論,其實都有可能改變對魯迅的認知。 讓魯迅形象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驕傲 把魯迅放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放在當代文學格局中研究,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魯迅思想的巨大魅力就在於其強大的現實性,在於他對民族性格的根性剖析具有長久的「當代性」。把魯迅的文學成就結合到當代文學中去,才能看出他作為一個作家的偉大性。文學研究中有一個毛病,往往認為後一浪比前一浪更厲害,所以它的發展應該是直線上升的。其實,在一個相對確定的歷史時期,一個經典作家對其之前是經典,對之後他也是經典。比如魯迅。我認為近代以來中國文學的追求,最後就體現在魯迅的經典性上。文化精英的追求都是朝「魯迅」這個目標去的,包括魯迅自己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這樣的表述並不是忽略同時代作家,而是說魯迅最集中體現、最能夠代表一個時代的思想深度和創作高度。魯迅之後的中國現代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魯迅思想和創作高度的延展,如果沒有達到那個高度,那就是他的餘波。這才是一個經典作家的地位。拋棄魯迅,斷裂魯迅,這些不值得談,但其中透露出一些學者是憑臆想推測下論斷的。10多年前,有學者說魯迅花錢請泰戈爾、蕭伯納吃飯,由此證明魯迅是有錢的「殖民地文化領袖」。其實,只要證明了「史料」的子虛烏有,嚇人的結論就自然失效。「魯迅研究」於此有責。 面對一個經典作家,永遠有很多闡釋的空間。魯迅的文章並非篇篇好,中學課本「入」還是「去」魯迅文章,其實更重要的是「適應性」問題,最適合中學生閱讀的魯迅文章,或許是《夏三蟲》《夜頌》等等。如果我們能確立「血管里流出來的總是血」這一前提,又相信血有濃也有稀,就不會一味地對現狀表達不滿。近年來,日本學者研究魯迅的著作,特別是涉及考據方面的,譯介的特別多,大家普遍感覺到自己沒有做到,人家比我們做得好。所以魯迅研究,既應有思想上的高度和追求,還要有考據上的紮實和可靠。讓最高的和最小的有效結合起來,這一點日本學者確實做得好。而我們大量地遊走在「中間地帶」,造成很多話題與文章上的重複。 魯迅研究界具有義不容辭的文化責任和學術擔當,將魯迅的思想、精神,創作、人生,以活的形態表達出來,讓魯迅形象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驕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