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2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喉部案例編號040主治病名 白喉歌訣 白喉病生有單雙,危症速治莫彷徨,商陽少商關少沖,棱針出血免災殃。穴位介紹 商陽:在手食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 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少沖:在手小指內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韮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內經載:驟起非火,緩起非寒。虛寒實熱,是在明睿者,知所區別。單雙喉蛾,又名喉痹,亦曰白喉;生於喉關上者輕,生於喉關下者重,此病喉閉片時,即不可救也。若男子從鼻樑中心,尋至頭頂,婦女從後腦,尋至頂上,小兒看兩手虎口,如有水泡紅子,即用針挑破,喉蛾即破。【分析二】:針灸大成卷十一載:喉痹,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閉,閉塞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張戴人曰:手少陰少陽二脈,並於喉氣,熱則內結腫脹,痹而不通則死,後人強立八名,曰:單乳蛾、雙乳蛾、單閉喉、雙閉喉,子舌脹、木舌脹、纏喉風、走馬喉閉。熱氣上行,故傳於喉之兩旁近外,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二為雙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喉閉。熱結舌下復生一小舌,名子舌脹,熱結於舌中,為之腫,名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熱結於咽喉,腫繞於外覺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暴發死者,名走馬喉閉。八名雖詳,皆歸於火,微者鹼軟之,大者下散之,至於走馬喉閉,生死人在反掌間,砭刺出血,則病已。嘗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令以〈金非〉針銳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盈斗。喉痹急用吹樂,刺宜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沖。古人治療經驗針灸大成卷十一載:嘗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令以〈金非〉針銳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盈斗。喉痹急用吹樂,刺宜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沖。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先生,年四十六歲,河南人,住台灣省台北縣永和鎮新生路,患白喉病,由上垂下,堵塞咽喉而氣息難通,經服藥注射,毫無轉機,以致群醫束手無策,幸有其友人介紹,於民國五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實時乘車前來,請予診治,余視其病情,甚是險惡,當於少商,關沖、少沖、商陽等穴,用棱針刺出惡血,轉危為安,次日復針,其病痊癒矣。【案例二】:李小妮,女,年歲許,山東萊陽人,住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民國四十二年秋,患白喉病甚嚴重初當發現時,即二目直瞪,呼吸困難,求予診治,經施針、商陽、少商、關沖、少沖等穴,用棱針出血而愈矣。【案例三】:汪女士,年四十六歲,浙江人,住台北縣永和鎮新生路。患白喉病,從上墜下,形如大棗,飲食不能下咽,欲言無音,呼吸困難,以致危極,群醫無策。民國五十七年元月二十九日,經友人介紹,請予診治,當即施針上穴,均用棱針刺血,先後醫療兩次,其病霍然而愈。

案例編號041主治病名 喉嚨腫痛歌訣 喉嚨腫痛氣不舒,乾咳音啞聲難呼,須針液門合魚際,關沖少商刺血愈。穴位介紹 液門:在手小指無名指歧骨間陷中,握拳取之。魚際: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陷中。 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胸膈上有風熱,則咽喉腫痛,風熱之邪若盛,則生單雙乳蛾,在會厭兩傍高腫似乳蛾故名也。熱極則腫閉,湯水不下,言語難出,呼吸不通,名曰喉痹。若熱極更兼痰盛,則痰涎繞於喉間而影響咽喉,內外腫閉,湯水不下,名曰纏喉風,皆危病也。或針刺出膿血則愈。若潰後不出膿血,仍然腫閉,湯水不下,則死矣。 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君,山東人,住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中興路。其夫人,四十二歲,喉疼似梗卡住,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飲食難進,已經多日矣。民國五十三年元月七日,來所求治,經施針、液門、魚際、關沖與少商,出血三次,其病霍然而愈。【案例二】:孫君,年四十一歲,湖南人,住台北市基隆路三段,患咽喉疼,遲延半年之久,飲食困難,乾咳不停,咳則更甚。民國五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求予診治,經取上穴施針,四次而愈。案例編號042主治病名 喉閉歌訣 喉閉肝肺鬱火盛,壅熱腫痛咽食難,須刺商陽關少沖,合谷少商針便痊。穴位介紹 商陽:在手食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 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如韮葉。少沖:在手小指內廉之端,去爪甲如韮葉。 合谷:在手大指食指歧骨間陷中。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如韮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外科:註:此證由肝肺火盛,復受風寒,相搏而成,咽喉腫痛,面赤腮腫,甚則項外慢腫,喉中有塊如拳,湯水難咽,語言不出,暴起身發寒熱,急刺少商穴,或針合谷穴,以開咽喉。又有酒毒喉閉,由酒毒蒸於心脾二經,熱壅咽喉,喉腫色黃,其人面赤,目睛上視,若腫發於項外,膿脹痛者,防透咽喉,不可輕針,急用皂角末,吹鼻取嚔,其腫即破。古人治療經驗金鑒外科:註:咽喉腫痛,面赤腮腫,湯水難咽,語言不出,暴起身發寒熱,急刺少商穴,或針合谷穴,以開咽喉。金鑒外科:有酒毒喉閉,熱壅咽喉,若腫發於項外,膿脹痛者,防透咽喉,不可輕針,急用皂角末,吹鼻取嚔,其腫即破。醫療案例【案例一】:劉女士,五十三歲,住台北市雲和街,患喉中結泡,形似櫻桃,經醫院檢查,名曰,顆粒慢性喉頭炎,經服藥注射無效,民國五十六年四月十四日,來所求治,即於合谷、少商、商陽、關沖等穴,施針出血而愈。

案例編號043主治病名 飛揚喉風歌訣 飛揚喉風熱上壅,上齶紅腫氣不通,飲食難進惡險症,急於患部用針攻。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飛揚喉風症:此病生於上齶,亦名懸癰,形如紫李,氣息不順,飲食難進,木痛不堪,此脾經蘊熱所致,倘不急治,惟恐毒氣攻腦,則不可救矣。(見驗方)古人治療經驗 用三棱針喙刺患部,放出毒血即愈。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先生:六十六歲,浙江定海人,住基隆市東明路,患飛揚喉風病,上齶紅腫,呼吸困難,頭面腫脹,飲食難進,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二十日來所求治,即於患部,上齶紅腫處,用棱針排刺,出血而愈。【案例二】:季君年五十一歲,安徽人,住台北縣北投鎮,上齶紅腫,飲食不方便呼吸困難,有時輕,歷經半年,民國五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求予診治,即依上法施針,先後兩次而愈。案例編號044主治病名 梅核氣歌訣 梅核氣生結咽間,咽中似有一物添,公孫內關上中脘,列缺照海針便安。穴位介紹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陷中。 內關:在大陵上兩寸。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列缺:在腕側上一寸五分,兩手交叉,食指盡處。照海:在足內踝下四分,前後有筋,其穴居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婦人咽中如炙臠,或如梅核結咽間,註:千金方雲,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即所謂咽中如有炙臠也,俗名梅核氣,蓋因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生理分析咽喉,口腔之深處,通食管及氣管之所。咽頭,生理學名詞,在口腔、及鼻腔之深處,一方通咽頭,一方通食道,自頭蓋底,至第七頸椎止,成一囊狀之管,為食道之一部。 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女士,五十四歲,江西浮梁縣入,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患咽喉似有一物,胸中氣寒不通,經年累月,嗆咳喘促,民國五十六年元月六日,求予診治,經詢及病之由來,其言曰,自民國四十年三月十七日,身受感冒,因食西瓜之後,漸致喉中似有一物,吐之無物可出,咽之無物可下,胸中氣塞不通,呼吸不利,時常捶胸,經過捶胸,氣息略順,此病自發生至今,已十六年矣,經過各大醫院,檢查治療,均屬無效,連年服中西樂,並未間斷,仍無好轉。余想經過許多名醫治療,均屬無效。真奇病也。節予施針、上脘、公孫、內關、列缺、照海,先後針冶三次,十餘年之沉屙,從此而愈矣。【案例二】:孫X康,十九歲,山東萊陽人,住台北市克難街,患梅核氣多年,十二月廿九日與其父同來,本所診治,計十一次痊癒。

案例編號045主治病名 風寒蛾歌訣 風寒蛾病風寒積,腫大如李頭難低,商陽少商關少沖,棱針出血免悲凄。穴位介紹 商陽:在手食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 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韮葉。 少沖:在手小指內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韮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凡患咽喉腫者,名曰風寒蛾,俗名火蛾,病因各有不同。有痰涎壅塞,口噤不開,不能言語,或面赤腮腫。或滴水難下,如忿怒失常,而動肝火,勞傷過度,而動心火,凡此種種,均能使火氣上升而成喉風,亦名喉蛾,要皆屬火。 醫療案例【案例一】:劉君年四十五歲,山東濰縣人,住台北縣新店鎮。患風寒蛾病,集於下齶,兩人迎部以內。腫大如李,木而且痛,頭難下低,飲食不便,於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六日,來此求治,即就商陽、少商、關沖、少沖,均用棱針點刺出血,腫消痛止而安。【案例二】:張女士,五十歲,安東人,住台北而敦化北路,患喉嚨腫痛,飲食困難,民國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求予診治,經取前穴施針兩次痊癒。

案例編號046主治病名 喉中無物乾咽沫歌訣 喉中無物乾咽沫,似癢非痛嗆咳多,液門列缺循照海,二間三里針效卓。穴位介紹 液門:在手小指無名指,歧骨間陷中,握拳取之。列缺:在腕側上一寸五分,兩手交叉,食指盡處。照海:在足內踝下四分,前後有筋,共穴居中。二間:在食指本節前橫紋尖端,赤白肉際取之。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肺骨外廉,兩筋間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病屬心脾肺三經之火上撮所致。古人治療經驗 長桑君天星秘訣歌:牙疼頭痛兼喉痹,先針二間後三里。蘭江賦:噤口咽風針照海,三棱出血刻時安。孫培榮臨床經驗【經驗一】:余經:患者咽喉中,似癢非痛,似麻非辣,常發嗆咳,多屬肺胃三焦之火上沖所致,自感咽喉乾燥而常覺不舒,嗆咳不止,咽沫不停,有時心中煩躁不安等現象。醫療案例【案例一】:張君,年四十四歲,山東廣饒縣人,住台北市愛國東路。患喉中無物,乾咽沫病,自生此病,已八月余,常感喉中似有一物,咽之無物可下,吐之無物可出,似癢非痛,似麻非辣,時時難過,嗆咳不停。民國五十五年九月三日來所求治,經予施針、列缺、照海、二間、三里等穴,先後三次而愈。

案例編號047主治病名 緊喉風卜(附纏喉風)歌訣 緊喉肺胃積熱成,咽喉腫脹難出聲,須刺商陽與少商,胸現紅點用針攻。穴位介紹 商陽:在手食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前胸心窩,倘現紅點,用棱針挑破即安。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此證由膏梁厚味太過,致肺胃積熱,復受風邪,風熱相搏,上壅咽喉,腫痛聲音難出且湯水不下,痰涎壅塞之聲,頗似泄鋸,初發暴速,急刺手大指內側少商穴,出紫黑血,以瀉其熱,隨手應效者順,若面青唇黑、鼻流冷涕者逆、若兼項外遶腫,即名纏喉風,其法雖與此證相同,然終屬險惡,難治。醫療案例【案例一】:嚴先生,三十八歲,江蘇人,住台北縣樹林鎮,突患緊喉風症,初發時,自感惡寒惡熱,呼吸困難,內外無形,胸前微脹,飲食難進,內不通氣,外似麻木,民國五十二年四月六日,來所請診,即予施針,商陽、少商等穴,三次而愈。【案例二】:王女士,三十八歲,浙江人,住台北縣士林鎮福林路,初起自感左腎部,隱隱作痛,繼則右腎亦然,兩足畏冷,時熱時寒,時發時止,頭面胸部,悶脹難忍,呼吸困難,舌有痰護,干吐不出,見暴日更甚,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五日,求予診治,施針前穴,及胸前部,有紅點現處,用棱針刺出血而愈。【案例三】:張女士,四十五歲,四川峨眉人,住台北市臨沂街,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求予診治,施針前穴六次,而告痊癒了。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頸項部案例編號048主治病名 頸項強直歌訣 頸項強直難仰視,二目急瞪氣息促,大杼風池並陽陵,或針風門與絕骨。穴位介紹 大杼:在第一椎下,去中行一寸五分。 風池:在腦空之下部,髮際陷中。陽陵:在膝下外側,尖骨前之陷凹處。 周門:在第二椎旁,相去脊一寸五分。絕骨: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尋摸尖骨者是。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頸項強直,此病原屬肝腎二經受風,以致頸項強直,二目急瞪,氣息喘促,頭不能仰視,頸不能轉動。(見驗方)醫療案例【案例一】:李君,三十七歲,山東平度人,住台北市松江路。患頸項強直病,二目急瞪,頭不能仰,頸不能轉,疼痛難忍。民國五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求予診治,經施鉗大杼、風池、絕骨、陽陵、風門,三次而愈。【案例二】:彭君,五十五歲,湖北人,住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患頸項強直病三月余,經注射按摩,反而加劇,氣不能粗喘,咳不敢高聲,卧不得安枕,痛苦之狀難言,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求予診治,經施針上穴,醫治而愈。

案例編號049主治病名 扭頸仰頭歌訣 扭頸仰頭折脖風,筋縮目瞪氣不通,緊筋之處宜針瀉,絕骨陽陵艾火攻。穴位介紹 絕骨: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尋摸尖骨者是。陽陵:在膝下外側,尖骨前之陷凹處。再於筋緊處針之。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在體為筋,風氣通於肝,故諸風為病,皆屬於肝木也。掉搖動也,眩昏運也,風主動旋,故病則頭身搖動,目昏眩運也。暴,卒也,強直筋病,強急不柔也,風性勁急,風入於筋,故病則卒然筋急強直也。其四拘急疼痛,筋軟短縮,乖戾失常,難於轉側,里急脅痛,亦皆風傷其筋,轉入里病也。患者頸不能轉,目瞪氣促,總由內傷七情之鬱結,外受風邪所致耳。醫療案例【案例一】:吳君四十歲,山東平度入,住台北市敦化南路,患折脖風病,頭向左側扭,頸不能轉動,肩胛及臂作痛,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七日求予診治,即施針、絕骨、陽陵、及筋緊處,先後針療五次而愈。

案例編號050主治病名 失枕歌訣 失枕多因貪寐酣,項強難轉痛連肩,先取陽輔並陽陵,風池大杼針便安。穴位介紹 陽輔:在外踝上四寸,輔骨前。 陽陵:在膝下外側,尖骨前之陷凹處。風池:在腦空之下部,髮際陷中。 大杼:在第一椎下,去中行一寸五分。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症:或由感冒及風濕寒冷,或睡眠時,枕頭太硬,或高低不宜而致,頭向後方牽引不安,如兩側皆痙攣,則作對人點頭狀,倘頭偏於一面者,幾乎接近肩胛,而頭向左右,作迴旋之動搖,強直不舒等。 醫療案例【案例一】:董君四十九歲,江蘇人,住台北市三張犁,患失枕病數日,頭不能仰視,頸不能轉動,痛連肩背於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五日求予診治,經施針,絕骨、陽度、風池、大抒而愈。【案例二】:劉君,住台北縣新莊鎮大觀路,其夫人三十八歲,患失枕病多日,頸不能轉,頭不能抬,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九日,求予診治,即施針上穴而愈。

案例編號051主治病名 對口瘡歌訣 對口瘡瘍頸後尋,約近髮際與瘂門,人中一針灸三壯,繼瀉身柱效若神。穴位介紹 人中:在鼻柱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 身柱:在第三椎之下。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對口瘡症,此瘡生於項後正中,髮際啞門部位,名曰對口瘡,偏生者,名曰偏對口,亦名偏口,根盤寬大,不紅不腫,或微微作痛,色暗不明者,乃陰疽也。對口之上生瘡,名曰落頭瘡,亦名截頭瘡,又名砍頭瘡,倘若失治,最為險惡也。(見驗方)【分析二】:對口疽,病名,亦稱腦後疽,發在枕骨之下,與口相對,故名。初如粟米,焮腫作疼痛,氣粗鼻塞,漸大如盤,如盌,紅活速潰出稠膿者易治,紫暗難潰,時出血水者難治。 此瘡生在項部,於髮際正中與口相對,名曰對口,在髮際偏生者,名曰偏口:初起色白,大如黍米,粒中含極微細之黑點,奇癢難忍,若指甲抓破,至十數小時,則粒下即起硬核,於外不見,以手攝之為知,數十日則內部堅硬,漸時高起:久則瘡口橫裂如口,甚者其口能裂耳後,若瘡灰紫,其人昏迷,即無救矣。醫療案例【案例一】:王君,約四十歲,山東人,住台北市長安東路,頸後中處,髮際啞門部,生一瘡,紅眼白頭,疼痛難忍,民國四十二年秋,余診所設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時,求予診治,經施針人中、並灸三壯,身柱一針瀉之,其瘡霍然如失矣。【案例二】:郭X揚,男,年五十四歲,湖南人,住台灣省台北而建國南路,菜市場內,在項後髮際啞門部位而忽生一瘡,初起瘡頭微小,似有發癢,漸致根盤寬大,不紅不腫,微似有作痛,後變成紅根白頭,癢極難忍,寢食俱廢,痛苦不堪,日夜不得安眠,二目昏花,頸不能轉,頂不能抬,此人系貧民。無力醫治,於民國六十年七月十二日,經友人介紹,免費予以治療,經取人中,身柱,委中放血,每日一次,繼續診療六天,日漸消失,痛止而愈。【案例三】:李君,年四十歲,山東平度縣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九十九巷,項後右邊生一偏口瘡,白頭紅根,小如黍米,癢極難忍,三日之久,民國六十一年二月六日,求予診治,施針大椎、身柱、委中兩次而平復矣。

案例編號052主治病名 瘰癧歌訣 瘰癧滿項難轉頭,失治崩潰更可憂,天井少海皆可救,解溪一針七壯瘳。穴位介紹 天井:在肘尖上一寸,兩筋叉骨罅中,拱手取之。少海:在肘內廉,去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得之。 解溪:在足腕上系鞋帶處,跗上陷者宛宛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小瘰大癧三陽經,項前頸後側旁生。註:此證小者為瘰,大者為癧,當分經絡,如生於項前,屬陽明經,名為濕瘰。項之左右兩側,屬少陽經,形軟,遇怒即腫,名為氣癧。堅硬筋縮者,名為筋癧。若連綿如貫珠者,即為瘰癧。或形長如蛤蜊,色赤而堅,痛如火烙,腫勢甚猛,名為馬刀瘰癧,又有子母癧,大小不一。有重台癧,癧上堆累三五枚,盤迭成攅。有繞頃而生者,名蛇盤癧,如黃豆結簍者,又名鎖項癧。生在耳根,名蜂窩癧,生右耳根,名惠袋癧。形小多癢者,名風癧。頷紅腫痛者,名為燕窩癧。延及胸腋者,名為瓜藤癧。生乳旁兩胯軟肉等處者,名為瘓瘍癧。生於徧身,漫腫而軟,囊內含硬核者,名為流注癧。獨生一個,在顖門者,名單窠癧。一包生十數個者,名蓮子癧。堅硬如磚者,名門閂癧。形如荔枝者,名石癧。如鼠形者,名鼠癧,又名鼠瘡。以上諸癧,推之移動為無根,屬陽;不移動者為有根,且深屬陰,皆不治之證也。瘰癧形名各異,受病雖不外痰濕、風熱、氣毒,結聚而成,然未有不兼恚怒忿郁幽滯謀慮不遂而成者也。有外受風邪,內停痰濕,搏於經絡,身體先寒後熱,瘡勢宣腫微熱,皮色如常,易消易潰易斂,此為風毒也。色紅微熱,結核堅硬緩腫,難消潰遲斂遲,此為熱毒也。有感冒四時殺厲之氣而成,其患耳項胸腋、聚成腫塊,宣發暴腫,色紅皮熱,令人寒熱,頭眩項強作痛,此為氣毒地。醫療案例【案例一】:萬君,年四十歲,湖北人,住台北縣板橋鎮。頸部生瘰癧,多年未愈,民國五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急來所求治,經予施針,解溪,微出血。灸七壯,繼續治療,漸漸而愈。【案例二】:馬先生,年七十四歲,安徽人,住台北市愛國東路一百七十巷,右頷部入迎下,缺盆上,靠近咽喉生一疙瘩,形似雞卵,按之如球,隱隱作痛,經歷年余,其至友董君介紹,於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二日,偕同來所求治,經予施針前穴,用前法,先後針灸二次,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53主治病名 扁桃腺腫歌訣 扁桃腺腫連結喉,喉頭狹窄咽食愁,風池俠溪循少商,關沖液門陽谷求。穴位介紹 風池:在腦空之下部,髮際陷中。 俠溪: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間,本節前陷中。少商:在手大拇指內側,去爪甲如韮葉。 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韮葉。液門:在手小指無名指,歧骨間陷中,握拳取之。 陽谷: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症,古人稱頷腫,新名曰扁桃腺腫,多由感冒及諸種刺激而起,有惡性,熱性二種,發於小兒者多,有急慢性二種,先為惡寒發熱,咽喉乾燥,繼則扁桃腺腫脹,以致喉嚨狹窄,吞咽困難,甚則兩邊扁桃腺腫大相接,阻礙飲食,或痙攣嗆咳,甚則有化膿潰爛之虞。生理分析扁桃腺,生理學名詞,口中之腺體,在口腔深處。咽頭之旁,左右各一,又咽頭之上壁及舌根部各有其一,是為口蓋扁桃腺及咽頭扁桃腺。醫療案例【案例一】:蔣女士,四十三歲,江蘇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一段四十五巷,患扁桃腺腫脹,以致喉頭狹窄,飲食難進,於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十一日,求予針治,經施針、風池、俠溪、少商、關沖、液門、陽谷,先後針治六次,熱退腫消而痊癒。

案例編號054主治病名 甲狀腺腫歌訣 甲狀腺腫形如癭,眼脹似蛙頸肥隆,關少二沖循中渚,風池廉泉天柱擎。穴位介紹 關沖:在手無名指外側,去爪甲如韮葉。少沖:在手小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韮葉。中渚:在手小指無名指,本節後陷中。風池:在項後髮際,腦空之下。廉泉:在頷下結喉上,中央陷中。天柱:在項後髮際,大筋外,去啞門寸許。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癭者以纓絡之狀,瘤者隨氣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因六邪,內因七情,憂恚怒氣濕痰淤滯而成,皆不痛癢。【分析二】:甲狀腺肥大,舊稱癭氣,本病之真因,有謂最初殆由於受副腎,及其它內分沁腺之變化影響,而引起甲狀腺機能之變化,漸次交感神經之機能為之旺盛,其結果致發生分泌障礙,而遺傳,身體過勞而生殖器異狀貧血,外傷為其誘因。孫培榮臨床經驗【經驗一】:癥狀:本病之主征,為甲狀腺腫脹,頸部肥大而柔軟,心悸亢進,其波動傳達全胸廓,脈波一分鐘百二十達五六十至,眼球突出如蛙眼,上肢震顫,漸波及全身,時常出汗,精神異常。(見針灸學)。余所經歷癥狀,大致相吻合。醫療案例【案例一】:謝君,五十二歲,上海人,住台北縣新店鎮安康新村,患甲狀腺腫大病,頸部肥大隆起,兩眼球突出似蛙,呼吸迫促,精神不正常,歷時六年之久,民國五十九年四月十一日,經其至友武先生介紹來求予診治,經取穴,天柱、風池、關沖等穴一次而愈。【案例二】:王女士,四十歲,江蘇人,住台北市木柵區富山路,患甲狀腺腫大,兩眼急瞪,呼吸困難,經武先生介紹,於民國五十九年五月六日,求予診治,經取上穴施針三次而愈矣。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肺部案例編號055主治病名 肺結核歌訣 肺結核病名肺癆 ,重咳痰血熱上潮,尺澤太淵足三里,中俞二府肺俞療。穴位介紹 尺澤:在肘中約紋動脈中。 太淵:在手腕寸口前,橫紋頭。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中府:在乳上三肋間,去中行六寸取之。俞府:在銷骨下凹陷中,去中行二寸,平璇璣。 肺俞:在第三椎下,去脊一寸五分。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肺結核舊稱肺癆,本病主因為咳嗽、喀痰、喀血、潮熱、盜汗等,初起並非全部如是,以其病之緩慢,往往不易察覺,隨人之體力強弱而進展,初發現感有倦怠,或飲食乏味,漸現咳嗽,或喀少量痰血,間有輕微胸痛,皮膚漸現蒼白,一般稱為肺病第一期,演進喀痰增多,痰如膿狀,不時喀血,或多或少,夜間時有盜汗,肌肉日瘦,午後發熱,此類病況,一般稱為肺病第二期,病勢演進更甚時甚或大量排出膿痰,瘦骨棱增,呼吸困難,聲音嘶嗄,一般稱為肺病第三期,瀕於危期矣。(見針灸學)。腐爛部甚且蔓延全肺,醫治甚感棘手。醫療案例【案例一】:崔君,四十四歲,山東濟寧人,住台南縣,患肺結核病,時常吐膿痰,歷時十年,曾住醫院六年曾經數次照片檢查,發現肺葉有幾處孔洞,民國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求予診治,經施針、尺澤、太淵、三里、中府、俞府、肺俞、繼針療月余,而告痊癒,愈後贈送中軸一幀以作紀念,文曰「天不言化育萬物,公不葯拔眾病苦,唯天為大,唯公則之。」

案例編號056主治病名 氣喘歌訣 氣喘虛實風寒兼、神藏彧中俞府安、風門肺俞厥陰俞,中府尺澤與太淵。穴位介紹 神藏:在彧中下行一寸六分,平紫宮。彧中:在俞府下行一寸六分,平華蓋。 俞府:在銷骨下凹陷中,去中行二寸,平璇璣。風門:在第二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肺俞:在第三椎下去脊一寸五分。厥陰俞:在第四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中府:在乳上三肋間,去中行六寸取之。尺澤:在肘中約紋,動脈中。 太淵:在手腕寸口前,橫紋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喘證:呼吸氣出急促者,謂之喘急,外侯抬肩欠肚,若更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吼。【分析二】:然致病之原不一,如氣促胸滿痰稠,便鞭而喘者,此實熱也。氣乏息微不能續息而喘者,此處邪也。其中有風寒鬱閉而喘者,又有痰飲壅逆而喘者。火熱喘急,火邪刑金作喘者,多口乾舌燥作喘,面赤唇紅也。肺虛作喘,虛喘之證,氣乏聲音短澀。風寒喘急,肺主皮毛,一受風寒,內閉肺氣,則氣逆不降,呼吸氣急,故作喘也。痰飲作喘,小兒痰飲作喘者,因痰壅氣逆也,其音如潮響,聲如拽鋸。醫療案例【案例一】:林君,五十二歲,台灣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患氣喘病多年,因家寒無力求醫,民國五十六年元月二十八日,以免費給予治療,取穴風門、肺俞、厥陰俞、中府、尺澤、太淵,施針數次而愈。【案例二】:鄭君,男,三十歲,台灣人,住桃園縣楊梅鎮高山裡。患氣喘病,已有十五年之久,夏季無礙,秋涼輒即複發,冬季為甚,一入冬季,隨天氣寒冷而轉劇,呼吸艱困,夜間卧床,不能呼吸,只有坐困愁城,飲食亦不易下咽,稍一動作或步行,必先休息,始能言語。五十八年八月十五日經沈先生介紹求診:即依寒喘施針上床,十餘次果即痊癒,未再複發。

案例編號057主治病名 咳嗽歌訣 咳謂有聲嗽兼痰、寒熱食風致肺傷、風池風門連肺俞、太淵尺澤合谷當。穴位介紹 風池:在腦空之下部,髮際陷中。風門:在第二脊椎之下,去中行一寸五分。 肺俞:在第三脊椎之下,去中行一寸五分。太淵:在手腕,寸口前,橫紋處。 尺澤:在手肘橫紋動脈中。合谷:在手拇指與食指歧骨間。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咳嗽謂有聲有痰,因肺氣受傷,動乎脾濕而然也。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故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二者雖俱屬病,然又有肺寒肺熱之分,食積風寒之別,醫者宜詳辨之。【分析二】:肺寒咳嗽,寒嗽者,因平素肺虛喜啖生冷,以致寒邪傷肺,發為咳嗽,其證面色晄白,痰多清稀而鼻流清涕。肺熱咳嗽,火嗽一證,乃火熱熏擾肺金,遂成頻頻咳嗽,面赤咽干,痰黃氣穢,多帶稠黏也。食積咳嗽,積嗽者,因小兒食積生痰,熱氣重蒸肺氣,氣促痰壅,頻頻咳嗽矣。風寒咳嗽,小兒脫衣偶為風冷所乘,肺先受邪,使氣上逆,沖塞咽膈,發為咳嗽,嚏噴流涕,鼻塞聲重,頻唾痰涎矣。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君五十一歲,四川人,住台北市,患咳嗽病,氣喘迫促,咳嗽吐痰,歷經十六年之久,民國五十二年二月七日,施針風池、風門、肺俞、太淵、尺澤、合谷、先後針治二十餘次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58主治病名 久咳不愈歌訣 久咳不愈苦難熬,夜不得眠心自焦,勞宮兩穴堪可治,並加中府肺俞療。穴位介紹 勞宮:在掌中央,屈中指與無名指,兩者之間。中府:在乳上三肋間,去中行各六寸,與任脈莘蓋穴相平。肺俞:在第三椎下,去脊各一寸五分。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咳嗽,虛勞門已言之,而未詳及外感諸病,因故再言之,肺體屬金,嘗如鍾然,鍾非叩不嗚、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嗚,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嗚,醫者不去其嗚鍾之具,而日磨銼其鍾,將鍾損聲嘶,而嗚之者如故也,吾願治共咳者,是觀。【分析二】:風寒初起,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而咳嗽,有中塞入里而咳嗽者,有濕氣生痰,痰涎稠粘者,若燥火焚金,乾咳無痰,有感之風邪,初病在肺,肺咳不已,則移於五臟,臟咳不已,則移於六腑,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咳血者,屬臟,此即風寒咳血也。咳而兩脅痛,不能轉側,屬肝臟,甚則咽腫,咳而右脅痛,痛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屬脾臟,咳而腰背痛,甚則咳涎者,屬腎臟。咳而吐苦水者,屬膽臟。咳而失氣者,屬小腸腑。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屬胃腑。咳而遺屎,屬大腸腑。咳而遺溺,屬膀胱腑。久咳不止,三焦受之,其症腹滿不食,令人多涕唾,面目浮腫氣逆,有鬱火上沖者,有腎經虛弱者,水衰不能制火者,有肺經生虛熱者,有喉癢而咳者,若內傷飲食,口乾痞悶,五更咳甚者,乃食積之火,流入肺經,飲食不思,此氣弱也。經云:「微寒微咳,咳嗽之因也。」屬風寒者,十居其九,肺有火則風邪易入,久咳不除,變成肺痿,肺疽,虛損勞瘵之侯,慎之!慎之!醫療案例【案例一】:李君,男四十八歲,山東萊陽縣人,住台北市南京東路六十一巷,患久咳病,三年之久,於民國四十二年秋,求予診治,經施針、勞宮、中府、肺俞,而告痊癒。【案例二】:李君,男,五十三歲,山東日照照縣人,住台北市安東街,患久咳病,七年之久,民國四十三年五月,求予診治,經針前穴三次而咳止。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心部案例編號059主治病名 心口疼歌訣 心口痛多食氣寒、時發時止屢經年、上中二脘明補瀉、斜向巨闕針便痊。穴位介紹 上脘:在臍上五寸。中腕:在臍上四寸。 巨闕:在臍上六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古人謂,臍以上屬火屬實,臍似下屬寒屬虛。俗稱心口疼者,時發時止,屢年不愈。腹疼之原因眾多,有外感寒邪而痛,有脾虛氣滯而痛,有食滯而痛,有血凝而痛。凡外感寒邪,多食生冷,以犯胃腸而痛者,其腹柔軟,而不拒按。脾胃虛弱,冷氣凝滯不通,因而致痛者,其痛綿綿不已。如口腹不謹,強食過飽,或食後坐卧,以致停滯不化,則胸腹脹滿,痛不欲食。或噯氣作酸,或跌仆傷損,憂思鬱結而痛者,則不脹不滿,飲水作呃,遇夜更甚,疼於一處,定而不移。醫療案例【案例一】:吳君,五十七歲,江西人,住台北市愛國東路,患胸中疼痛病,三十餘年,經喬先生推薦,民國五十二年十月七日,求予診治,經施針、上脘、中脘,先後醫治四次而愈。【案例二】:黎君,四十一歲,廣東人,住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患胃痛病,歷經六年,其至友李先生介紹,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七日,求予診治,經施針、上脘、中脘,兩次而愈。

案例編號060主治病名 狹心症歌訣 狹心症似真心疼、猶如兩物把心擎、公孫內關上中脘、神門少府針便寧。穴位介紹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關:在大陵上二寸。上脘:在臍上五寸。中脘.扭臍上四寸。神門:在掌後銳骨端陷中。少府:在手掌中,小指無名指本節後骨縫處。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難經曰: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者君主之官,統屬一身,若各經受邪而逆,則干心而痛,謂之厥心痛,即靈樞所云,與背相控善瘓,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痛如錐針刺其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太息,肝心痛也。卧若徙居,心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此乃五臟之氣相干而痛。外一種為胃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是也,其痛異常,不系各臟相干。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旦夕即早晚也,言死之速也,死期之速如此,以其不可治也明矣。有稱狹心症者。醫療案例【案例一】:周君,上海人,住台北市安東街一段。其夫人六十六歲,患心口痛病,先感心煩頭脹,繼心疼難忍,感覺似有兩物夾心,不容呼吸,陣陣發作冷汗直流,忽而痛止,發作時間,長短不一,經裘先生之夫人介紹,民國五十五年五月三十日,求予診治,即施針、內關、神門、上脘、公孫,應手而愈。【案例二】:溫君,二十九歲,浙江人,住台北市建國南路。患心痛病,發作時如同兩物夾心,顏面發青,冷汗直流,民國五十五年十月六日,求予診治,當即施針上穴,其病霍然而愈。

案例編號061主治病名 心胸麻痹歌訣 心胸麻痹氣不昌、失音昏迷匹肢張、公孫內關針有效、神門少府病即康。穴位介紹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白肉際陷中。 內關:在大陵上二寸。神門:在手掌後銳骨端陷中。 少府:在手掌中,小指無名指本節後之骨縫間。古人治療經驗蘭江賦:『胸中之病內關擔,臍下公孫用法攔。神門,主心煩甚,欲得冷飲,心痛,恐悸,少氣不足,狂悲狂笑及遺尿失音,心性痴呆,健忘。心者五臟六俯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邪則身死。少府,主煩倆少氣。悲恐畏人,胸中痛,手倦不伸,瘧病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孫培榮臨床經驗【經驗一】:曾經患此病者,先感胸口氣悶,漸次心中發麻,自覺由心中向上麻,繼而麻至喉嚨,以致牙根本麻,同時言語困難,呼吸迫促,卒然仆倒,四肢大張,人事不省,頃刻之間,以致危亟,倘若失冶,惟恐後果不良也。醫療案例【案例一】:嚴君,四十八歲,四川人,住台北縣蘆州鄉保佑村水湳路,民國五十七年六月七日,晨六時左右即突感胸口隱隱作痛,氣不暢通,心中繼而發麻,漸漸麻至喉嚨到牙根,約有十分鐘,昏迷仰卧,四肢大張,不能言語,人事不知,急送來本所,請予診治,當即施針,公孫、內關、神門.少府、少頃神識清醒,即能言語,病去十之八九,次日復針,其病痊癒,至第三日,突然在兩乳中間,皮里骨外忽覺似光芒四射,如錐如刺,痛不可忍,兩手抱胸,復來求治,當即施針、膻中、步廊、靈墟,用卧針各刺一針,霍然疼止而愈,關於二次複發,大概餘毒未盡,其真理不詳。【案例二】:劉女士,五十一歲,山東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中,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晚十一時三十分,自感胸腔發麻,氣不暢通,相繼舌麻木硬,言語困難,氣息迫促,咳噦不停,四肢大張,仰卧昏迷,由發生此病,先後共有五分鐘之時間,二目直瞪,面色青黃,以致危亟,即取穴、公孫、內關、神門、少府、留針約二十分鐘許,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62主治病名 心胸脹悶歌訣 心胸脹悶似火侵、欝結不通呃逆噴、上中二脘足三里、內關相應及公孫。穴位介紹 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內關:在大陵上二寸。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白肉際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病或因飲食失調,多食油膩厚味,或感受外界之邪,以致脾陽衰憊,不能運化津液,停留於胃中蘊熱成痰,故胸脘脹悶,心內發燒,肢體沉重,大便乾燥,唇焦口渴,頭腦昏脹,腰背酸痛,兩脅不舒等症。(見針灸學)。古人治療經驗大成有載:『上脘是任脈之會』,難經有云:『肺會中脘』,八脈交會八穴歌,『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足三里,治心胸脹悶,心悶不已,善噫食不下。又雲氣在於腸胃者取之。醫療案例【案例一】:陸先生,四十四歲,安徽人,住台北市,患胸口脹悶,心似火燒,呃逆不停,飲食難入,民國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求予診治,即取上脘,中脘,三里等穴,先後針治三次而愈。【案例二】:劉女士,四十八歲,山東濰縣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中,患胸口脹悶,心似火燒,日嚎夜呌,呃逆上沖不止,身體疲憊,倦怠不堪,服中西樂數劑,均作無效,民國五十五年冬,經予取上穴,霍然而愈。

案例編號063主治病名 心中動悸歌訣 心中動悸惕築築、怔忡倦怠氣短促、流注八法上中脘、瀉南補北平肝木。穴位介紹 八法:公孫,內關是也。 上脘:在臍上五寸。中脘:在臍上四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心下築築惕惕,怔怔忡忡,謂悸病之狀也,飲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之悸也。【分析二】:舊稱怔忡,心動悸,今謂之心臟擴大,多因熱性病引起,患者多為三十歲以上,身心過勞者,本病之主征,為心悸亢進,呼吸迫促,間有咳嗽,眩暈失神,喘息不安等,(見針灸學)。醫療案例【案例一】:蔡君,五十三歲,河北人,住台北縣板橋鎮文化路,經醫院檢查,系患心臟擴大病,身體瘦弱,倦怠不堪,氣喘迫促,呼吸似難接續,顏面失色,行動困難,動則須人扶持.民國五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求予診治,經用流注八法、公孫、內關、上脘、中脘、神門、小海、復溜、委中、丘墟、陽輔、行間、太沖、各穴輪流施針,繼續施治數次,即告痊癒。【案例二】:康小姐,十五歲,河北人,住台灣省桃園縣南門裡南華巷。經醫院檢查,系患心臟擴大,歷時二年,脈博速度,一分鐘一百三十跳,以致肌黃容枯,骨瘦如柴,行動困難,因此失學年余,經崔先生之推薦,民國五十五年十月十一日,求予診治,即照上穴施針,先後治療數次,而告痊癒,復得就讀原校行動如常矣。【案例三】:周君,三十八歲,台灣人,住台北市愛國西路四十八巷。患心臟跳動病,歷時三年余,最近加劇似已至極點,言語無音,呼吸迫促,行動困難,左胸部跳動不安,有時吐血盈碗,經住醫院,照片檢查發現,除心臟擴大以外,靠心房另生一瘤,形似鴨卵,西醫雲,倘動大手術,危險性很大,經其至友吳先生介紹,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十五日,求予診治,即針前穴,四次而愈。

案例編號064主治病名 心機衰弱歌訣 心機衰弱精神倦,疲備無力舉步遲,公孫內關上中脘,繼針少海與後溪。穴位介紹 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 內關:在大陵上二寸兩筋間。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少海: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去肘端五分。 後溪: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握拳取之。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按人之心力減,則全身血循環之度數亦減,其原理,因組織缺氧,飲食減少,則血液由何而生,臟肺由何榮養,左心室無力量運動脈系統,以致面黃肌瘦,精神疲倦,行動微喘,醫家每於此病,謂之難醫。惟用臟器療法治之有效。(見楊華亭書)醫療案例【案例一】:劉女士,四十五歲,山東人,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患心臟衰弱病,夜不得安眠,少氣無力,頭昏心悶等,於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廿五日,施針公孫、內關.、上脘、中脘、少海、後溪而愈。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胸部案例編號065主治病名 胸腔骨瘤歌訣 胸腔突起一骨瘤、形似鵝卵硬如球、上中二脘豐隆配、公孫內關兩相投。穴位介紹 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豐隆:在足外踝上八寸。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白肉際陷中。內關:在大陵上二寸。古人治療經驗上脘屬胃絡脾,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可治吐血、痰多、奔豚、伏梁、卒心疼。難經曰:腑會中脘,凡胸腹病皆治。八脈交會八穴歌: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玉龍歌:痰多須向豐隆尋,可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風痰頭痛。孫培榮臨床經驗【經驗一】:余經患者,此病生於吱骨鳩尾間,俗稱心口窩處,突然生一瘤,大似鵝卵,圓如球形,按之很硬覺壓迫胸膛,氣不流通,自感發燒,隱隱作痛,實難熬矣。醫療案例【案例一】:朱女士,五十一歲,浙江人,住台北市仁愛路二段九巷。胸腔突起一瘤,生在歧骨鳩尾之間,形如鵝卵,按之甚硬,感似發燒,隱隱作痛,已八年之久,近則漸漸加劇,坐不能低頭,睡不能仰卧歷經醫院檢查數十次之多,據醫院名之曰胸腔骨瘤。亟需住院施行手術,否則愈長愈大,壓迫心肺,氣息不通,後果堪虞也。指定於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入院,適餘六五賤辰,朱女士提前兩天來賀,言及其病之由來,及多次照片檢查,並治療之經過,經余診斷,認為痰氣凝聚,決非骨瘤,當即施針、上脘、中脘、豐隆、公孫、內關。先後針治三次,即已痊癒矣。

案例編號066主治病名 結胸歌訣 結胸脹滿按之痛、輾轉煩躁二肋撐、公孫內關足三里、氣海中上二脘攻。穴位介紹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自肉際陷中。內關:在大陵上二寸。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氣海:在臍下一寸半。 中腕:在臍上四寸。 上脘:在臍上五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傷寒下之太早,則成痞鞭,盧邪也,大結,謂之大結胸,從心下至少腹,鞭滿而痛,手不可近者。小結,謂小結胸。微結,心下按之方痛,不按不疼也。身有微熱,頭自汗出,兼有是證者,為水結胸也。漱水不欲咽,兼有是證者,為血結胸也。血瘀不成衄解,或衄未盡,或婦人經來適斷,皆能成之。臟結,謂狀如結胸,舌胎白滑,脈浮而細也,悉具謂結胸,通腹兩脅皆鞭滿痛也。此證加之煩躁,凶死可知。醫療案例【案例一】:許君,五十四歲,山東人,住台北市安東街,心胸脹悶,滿腹硬塊,經年累月,隱隱作痛,大便自來不順,所便零零點點,自生此病至今,已十三年之久,經中西醫治療無效,均未好轉,反而加劇且年齡愈大,病情愈重。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二十日,求予診治,詢其病之來源,許君曰:於十三年前偶因患痢疾,服西樂愈後,漸成此病,而後日益加劇,無日不在治療,至今已十三年也。餘思,古人有云:痢後兜澀太早,痢毒未盡,鬱結腸中,致生此病,此理近似,當取內關,公孫、三里、氣海、中脘、上脘,針過第一次,腹內稍感舒服,施針三次,腹內即有感動,針過九次大便通瀉,所下之物其形如紫李,連連相接,不計其數,自感腹中暢快無比,先後共針十次,十三年之沉屙,從此而愈,周身輕鬆,月見健康。【案例二】:顧君,六十三歲,江蘇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患心胸脹悶病,牽引兩脅及背部脹痛難忍,飲食少進,三日夜未得安眠,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晨三時,前來叩門求治,施針上穴,霍然而愈且精神舒爽矣。【案例三】:高君,五十四歲,山東昌邑人,住台北縣景美鎮萬盛街,患胸結脹滿病,起因由於家庭細故,怒不可遏,胸部忽然脹痛難忍,漸引起耳聾,便結、腳氣、腰痛、腿酸、頭痛,眼花等多種病症,歷時八年之久,經過九處著名大醫院,照片檢查治療,均未探出病原,亦無妥善療法,最後各醫院表示,必須施行大手術,方可有救,否則別無善法,民國五十九年五月八日,請予診治,經施針上穴六次,其病霍然如失矣。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乳部案例編號067主治病名 乳房疼痛歌訣 乳房疼痛牽連胸、咳必低聲觸之疼、內庭太淵倘無應、復刺肩井對天宗。穴位介紹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足陽明胃脈所溜,為榮水。大淵:在手腕寸口前,橫紋處。 肩井:在肩上陷中,以三指按取,富中指下陷中。天宗:在肩貞斜上,秉風後,大骨下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丹溪曰:乳房,陽明胃所經。乳頭,厥陰肝所屬。如忿怒所逆,或鬱悶所遏,或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竅不得通,脾氣消沮,憂怒鬱悶,肝氣橫逆,致生比疾矣。席弘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分析二】:金鑒,註:傷損之證,胸腹痛悶者,多因跳躍、槌胸、閃挫、舉重、勞役、恚怒所致,其胸腹善手摸者,肝火傷脾也。如畏手摸者,肝經血滯也。若胸脅悶痛,發熱晡熱,肝經血傷也。若胸脅悶痛,飲食少思,肝脾氣傷也。若胸腹脹滿,飲食少思,肝脾氣滯也。若胸腹不利,食少無寐,脾氣鬱結也。若痰氣不利,脾肺氣滯也。古人治療經驗 席弘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醫療案例【案例一】:王女上,浙江人,住濟南路二段,患乳房痛八月余,咳不敢高聲,觸之則痛,民國五十八年元月七日,求予診治,經施針、內庭、大淵、肩井、天宗、兩次而愈。【案例二】:沈君,四十歲,河南人,住台北縣中和鄉水源路,患乳疼十餘日,於民國五十八年元月十六日,求予診治,經施針上穴而愈乳房

案例編號068主治病名 乳中結核歌訣 乳中結核如梅李、推之不動時隱疼、行間陽輔循肩井、地五乳根與內庭。穴位介紹 行間:在足大趾,次趾,合縫處。 陽輔:在外踝上四寸。肩井:在肩上陷中,以三指揉按中指下陷中。地五:在足小趾,又次趾,本節後陷中。去俠溪一寸。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丟中行四寸,平中庭。內庭:在足次趾中趾之間,腳叉縫盡處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此證乳房結核堅硬,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推之不動,按之不移,時時隱痛,皮色如常,由肝脾二經氣鬱結滯而成,形勢雖小,不可輕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輕成乳勞,重成乳岩,慎之慎之。【分析二】:乳勞由乳中結核而成,或消之不應,失於調治,耽延數月,漸大如盤,堅硬疼痛,根形散漫,患延胸肋腋下,其色或紫或黑,未潰先腐,皮外霉點,爛斑數處,漸漸通破,輕流白液,重流臭水,即敗漿膿也。日久潰深傷膜,內病漸添,午夜煩熱咳嗽,觀缸形瘦,食少陰虛等證俱見,變成瘡勞。【分析三】:乳嚴,此證由肝脾兩傷,氣鬱凝結而成,自乳中結核起,初如棗栗,漸如棋子,無紅無熱,有時隱痛,若年深日久,即潮熱惡寒,始覺大痛,牽引胸腋,腫如覆盌堅硬,形如堆栗,高凸如嚴,頂透紫色光亮,肉含血絲,先腐後潰,污水時流,有時涌冒臭血,腐爛深如岩墾,翻花突如泛蓮,疼痛連心,若復因急怒,暴流鮮血,根腫愈堅,斯時五臟俱衰,即成敗證,百無一救矣。醫療案例【案例一】:劉君,六十歲,江蘇徐州入,住台北而青島東路,左乳房生一硬塊,經醫院檢查結果,系乳癌,大似核桃扁而圓,自發生至今,已兩年之久,逐漸加劇,最近更甚,觸之則痛,咳不敢高聲,經中醫服藥,西醫注射,及照片檢查,均無好轉,民國五十六年四月八日,請予診治,經施針,行間、陽輔與肩井、地五會、乳根、內庭、先後針治九次而愈。【案例二】:葉女士,五十歲,浙江人,暫住台灣省桃園縣內壢篤行六村,右乳生一硬塊,大如棋子,歷經三年,自兩年前觸之則痛,最近疼痛難忍,寢食弗寧,甚致失眠,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求予診治,施針上穴,先後醫療三次而告痊癒。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胃部案例編號069主治病名 胃痛難熬歌訣 胃痛難熬類潰瘍、疼如錐刺似絞腸、三里內庭上中脘、並針天應功最良。穴位介紹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內庭:在足次趾中趾合縫處。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腕:在臍上四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胃癰,病名,亦名胃潰瘍,乃內枯膜腐爛而起,患者口覺有甘味,胃體覺熱,其後吐出暗血色之泡沫,甚至胃壁爛通,則為不治之症。生理分析胃臟,人體內之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橫卧於橫腹膜下,上端為賁門,接於食道,下端為幽門,連於小腸,系二層筋肉所成。內被粘膜而多皺壁,能分泌一種酸汁曰胃酸,為消化食物之用。醫療案例【案例一】:瀋君,二十五歲,台灣人,住台北縣南港鎮研究院路一段,患胃潰瘍病,已歷七月有餘,常疼得飲食少進,日夜不得安枕,經王先生介紹,於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七白,求予診治,當取上脘、中脘、三里、內庭、先後針治三次而愈矣。【案例二】:傳女士,三十九歲,江蘇人,住台灣省宜蘭縣東港路,患胃潰瘍病,痛如錐刺,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十二日,經高先生介紹,求予診治,施針上穴兩次而愈。

案例編號070主治病名 胃脘疼痛歌訣 胃脘疼痛痙攣多、噁心嘔吐口煩渴、三里公孫針有效、天樞中上二脘瘥。穴位介紹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天樞:在臍旁二寸。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側白肉際陷中。 中脘:在臍上四寸。上脘:在臍上五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胃痙,病名,即胃發痙變性之疼痛也。俗稱胃脘痛,患者初覺噁心頭痛,繼而心下或胸脅,痛如灼刺,大抵血虛之人多患之。醫療案例【案例一】:黃君,五十二歲,浙江人,住台北市汕頭街,患胃及小腹脹痛,噁心嘔吐,下痢鮮血,數日不停於民國五十二年三月三十日,請予診治,取穴三里、天樞、中脘、上脘、公孫,先後施針數次,而告痊癒。【案例二】:張君,三十八歲,湖北人,住台北市環河南街二段,患胃脘脹痛多年,有時噁心嘔吐,或大便帶血,民國五十六年三月十六日,請予診治,復取上穴,施針四次痊癒。案例編號071主治病名 胃中出血歌訣 胃中出血有多般、炎瘍傷損臟肺關、石門太沖足三里、心肝二俞上脘先。穴位介紹 石門:在臍下二寸。 太沖:在足大趾、次趾合縫間上行寸許處。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心俞:在第五椎下,去脊一寸五分。肝俞:在第九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上脘:在臍上五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凡失血之證,陽盛乘陰,則血為熱迫,不安於脈中,犯於氣分,妄行不能歸入經脈也。若血病傷及於腑者,則血滲入腸胃之濁道上行於咽,出而為吐為衄,下從二便而出,為便為溺也。若血病傷及於臟者,則溢出於胸中之清道,上從喉出而兼咳嗽,下從精竅而出,為溺血也。夫血藏於臟內,行於脈中,流於軀殼之內,不可得而見也,非損傷不能為病,而損之因有三,一曰熱傷陽絡,肺病也;熱傷陰絡,臟病也;宜以情熱為主。一曰怒傷,宜破遂為主。一曰勞傷,宜以理損為主。若日久血止,面咳嗽不休者,主必死之證,故勢多凶也。醫療案例【案例一】:席女士,五十歲,浙江人,住汕頭街二十二巷。患胃出血病,民國五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求予診治,施針太沖、石門、足三里、肝俞、心俞、上脘,漸漸而愈。【案例二】:王太太,四十五歲,山東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於民國五十四年秋,患胃中出血,大吐不止持謂予診治,即施針上穴,旋告痊癒。

案例編號072主治病名 胃中積食歌訣 胃中積食隱隱疼、體羸(ㄌㄟˊ)神疲面無容、通關兩穴有寄效、配針天應自安寧。穴位介紹 通關:在中脘旁開五分。 天應即是疼點處。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病多因飲食不慎,食物貼於胃壁上,經年累月,隱隱作痛,面黃肌瘦,肢體無力,亦不大痛,亦不小疼,雖無大妨礙,而日常戚戚不安,身體漸漸羸瘦,以致精神疲憊無力矣。因此飲食少進,弱不禁風。 醫療案例【案例一】:吳君,二十四歲,廣東人,住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患胃中積食,距上脘左邊二寸許,一點隱痛凡歷經數年,日夜戚戚不寧,身體瘦弱不堪,面色蒼黃,行動無力,民國四十二年秋,求予診治,經施針通關、天應,一次而告痊癒矣。【案例二】:蔡君,三十四歲,山東蓬萊入,住台北市永康街四十一巷,患胃中積食,在腹左部,距中脘二寸許,一點隱痛,自發生此病,至今二十餘年,經年累月,無時不疼,亦不大疼,亦不小疼,日夜戚戚然疼無寧時,面黃肌瘦,弱不禁風,民國五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求予診治,即依上法施針,先後醫療兩次痊癒。

案例編號073主治病名 脾胃衰弱歌訣 脾胃衰弱不思食,面黃飢瘦甚可畏,上中二脘微微瀉,內庭商丘效可測。穴位介紹 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 商丘:在足內踝骨下,微前陷中。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此症,有脾氣虛弱,不能消化者,有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而食不消者。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不肥,脾胃俱衰,則不能食而瘦,坤土虛弱,不能消食。許學士云:不能食者,未可專責之脾胃經,元陽不足,不能熏蒸腐化,譬如:釜中水谷底下無火其何能熟,火為土母,庶元氣蒸騰,飲食增益,每見不能食症,虛人得之,禍不旋踵矣,大凡不能食,而吞酸噯腐,胸膈滿悶,未必盡屬積食也,多有脾虛腎熱而致此者。醫療案例【案例一】:任先生,六十六歲,江蘇入,住台北縣南港鎮西新路。患胃弱不食病,噯氣不絕,食即立吐,歷經月余,以致身體倦怠,疲憊不堪,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四日,請予診治,經施針上穴而愈。【案例二】:尹女士,五十七歲,廣東梅縣,住台北市士林區忠勇街,患不食病,二年有餘,腹中飢餓,見飯就飽,以致飢黃面瘦,少氣無力,民國六十年十二月十四日,求予診治,經施針、上脘、中脘、商丘、內庭先後二次,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74主治病名 胃腸發炎歌訣 胃腸發炎滿腹疼、吐瀉交加無所從、奇三兩穴屬經外、建里天樞疾自平(另一版本為:胃腸發炎滿腹疼、吐瀉交加無所從、奇三兩穴屬經外、三部九轉疾自平)。穴位介紹 奇三:在湧泉後一寸五分,傍然谷寸許是經外奇穴。建里:在臍上三寸。 天樞:在臍傍二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胃炎,分急慢性二種,急性胃炎,多因飲食之不攝生,(即暴飲、暴食、或食硬固不消化食物)而起,其癥候為胃痛、膨脹、噁心、嘔吐及頭痛、眩暈等。慢性胃炎,多由急性症之後,屢屢反覆而起,癥候為食欲不振,食後有壓迫、膨脹之感,或覺微痛,又或香酸、嘈雜、口臭,此症往往數年方愈,亦有終身不能痊癒者。醫療案例【案例一】:若山君,二十七歲,日本人,住台北市安東街,患胃腸炎,滿腹疼痛,不時瀉肚,歷經年余,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來所就診,經施針、奇三兩穴,霍然而愈。【案例二】:吳君,四十歲,江蘇人,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患胃腸炎病,歷經二十餘年,數年前,每日下瀉五六次,或數次,約數日或半月則自愈,或因飲食失調,或勞動過度,隨時即發,十日或半月而自止,或不因飲食勞動,約過數日或半月亦發,愈而複發,發而復愈,繼續纏綿二十餘載,最近三四年當中更甚,並無停止時間,每日下瀉十餘次,至二十次不等,痛苦之狀,可想而知,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十一日,求予診治,經取上穴,施針九次而愈。【案例三】:汪X生小姐,安徽人,年廿四歲,住北市敦化北路一三五巷,得慢性腸炎,每日泄痢五到七次不等,計六年多,在精神和金錢上花去無數,於六十一年一月廿八日來所求診,施針上穴,計三次痊癒。

案例編號075主治病名 胃下垂歌訣 胃下垂病症雖輕、漸致羸瘦不禁風、內庭關元並水道、石門大巨太倉攻。穴位介紹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 關元:在臍下三寸。水道:在大巨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平關元。 石門:在臍下二寸。大巨:在外陵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平石門。 太倉:在臍上四寸(即中脘)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胃下垂症,原因為肝結腸韌帶弛緩,及腹部弛緩,癥狀為消化漸次障礙,心窩壓重、膨滿、營養障礙、頭痛、眩暈、郁憂不眠等,若用胃部膨滿檢查法,則心窩上部凹陷,下部膨滿,胃下界與小彎皆下降,腹內他臟器亦因之下垂,宜食滋養豐富,消化容易之食吻,節減飲料,食後不可運動。醫療案例【案例一】:卜君,二十四歲,山東人,住台北縣新莊鎮新泰路。民國四十年,患胃下垂病,其胃已垂至臍下五指處,飲食大減,贏弱至極。骨瘦如柴,民國四十七年春,請予診治,經施針、內庭、關元、水道及石門、大巨、中脘、下脘,繼續診治月余而愈。其身體較前尤為強壯。【案例二】:張君,二十五歲,福建人,住台北縣景美鎮。患胃下垂病已六年,其胃垂至臍下五指處,精神疲憊,飲食大減,民國五十六年八月四日,請予診治,經施針上穴,輪流針冶二十次,其病霍然而愈。

案例編號076主治病名 翻胃歌訣 翻胃吐食食不入、飲食難進五噎呼、三里內關上中脘、中魁二穴灸要速。穴位介紹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精骨外廉,兩筋間。 上脘:在臍上五寸。內關:在大陵上二寸:兩筋間取之。 中脘:在臍上四寸。中魁:在手中指中節骨尖,屈指得之。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有云:飲水不能進,謂之五噎翻胃之症,有可治、有不可治者。病初來時,或因酒色過度,房事不節、胃家受寒、嘔吐酸水,或食物實時吐出,或飲食後一日吐出,有二三日吐者。隨時吐者可療,三二日吐者,乃脾胃枯絕,水谷不能克化之故。五噎者,食噎、水噎、氣噎、思噎,勞噎,宜推詳治之。醫療案例【案例一】:陳君,四十三歲,河南人,住台北市水源路。患翻胃吐食,四天飲食未進,食即吐出,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二十日,請予診治,即針三里、內關、上脘、中魁灸,先後針灸兩次而吐止。【案例二】:李女士,五十四歲,廣東人,住台北縣士林鎮中興街,患吐食病,八年之久,近五年內加劇,食後不過一二小時,腹內絞痛,吐出後腹痛緩解,最近四個月內更甚,飲食難入,食即吐出,水果之類等沾唇即吐,民國五十六年四月十八日,經鍾先生介紹,請予診治,即用上法,治療兩次,數年之沉屙,霍然而愈矣。

案例編號077主治病名 乾噦歌訣 乾噦有聲無物出、心內嘈雜難安舒、內關勞宮上中脘、並針大陵可平復。穴位介紹 內關:在大陵上二寸兩筋間。 勞宮:在掌心,屈中指與無名指之間取之。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大陵:在手腕,橫紋之陷中兩筋間,手厥陰心包絡脈,所注為俞土。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有物無聲謂之嘔,無物有聲謂之噦,面色青,指甲黑,中痛不止,肢厥不同,其凶可知也。經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有寒也。有拒格飲食者,有滴水不入者,其因下竅不開,下竅開,上竅即入也,大病見呃噫者,是為土敗木賊為胃氣絕,多屬難治。 醫療案例【案例一】:庄君,四十三歲,台灣人,住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胸口脹悶,乾噦無時,腹內上下氣不順,民國五十五年二月四日,請予診治,經針內關、上脘、中脘、勞宮、大陵,三次而愈。【案例二】:魏君,四十四歲,山東臨胊人,住台北縣永和鎮文化街,患乾噦病,頭脹眩暈,有時咳血,歷時兩月余,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就診,施針前穴五次而愈。

案例編號078主治病名 噎氣打呃歌訣 噎氣打呃不停聲、飲食難進格逆興、中府相伴意舍刺、氣暢病消效可征。穴位介紹 中府:在乳上三肋間,去中行六寸。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三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今之名曰呃逆,即古之名曰?也,<食周>者,氣噎結有聲也,世有以噦為呃逆者,蓋不知噦噦之聲,聲從胃裡出口,不似?之格格連聲,氣從臍下來自沖脈,出口作聲也。呃逆頗類噯氣噫氣然噯氣者,因飽食太急,此時作噯,轉食氣也。噫氣者,因過食傷食,越時作噫,食臭氣也,故曰情自異也。但均屬氣逆為病,故曰治能同也。呃逆之病,胃氣處竭也。醫療案例【案例一】:羅君,三十七歲,雲南人,住台北市南區,突患打呃不停,六七日飲食少進,民國五十二年元月五日,請予診治,當即施針、中府、意舍,第一次而病去十分之八九,次日復針,其病若失矣。【案例二】:高君,五十七歲,山東費縣人,住台灣省宜蘭縣東港路東村裡,患噎氣打呃病,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請予診治,即取前穴,針療兩次,其病如失矣。【案例三】:李君,五十四歲,安徽人,住台北縣北投鎮光明路,患噫氣打呃病,住某醫院,檢查七天後,該院曰:此病無藥可救。隨即離院,經石君介紹,於民國五十九年八月十日,求予診治,經施針前穴,旋即而愈。

案例編號079主治病名 實脹歌訣 賣脹潮熱形氣壯,食多傷胃便不通,建里氣海脾胃俞,內庭中脘三里攻。穴位介紹 建里:在臍上三寸。 氣海:在臍下一寸半。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去脊一寸五分。內庭:在足次趾中趾之間,腳叉縫盡處之陷中。 中脘:在臍上四寸。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小兒飲食過度,則胃中停滯,以致腹脹,大便不利,身體潮熱,心煩口渴,形氣壯實者此買脹也。醫療案例【案例一】:鄭君,四十五歲,四川人,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患滿腹脹悶,按之很硬,呼吸短促,少氣無力凡兩年余,民國五十四年元月七月,求予診治,經施針、建里、氣海、脾俞、胃俞、內庭、中脘、三里,輪流診治,漸告痊癒。【案例二】:王女士,三十八歲,湖南人。住台北市東園街,患胸腹脹滿,脹大如鼓,按之板硬,大便秘閉,呼吸短促,行動無力,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二日,請予治療,經取上穴、先後施針三次,年余之沉屙竟霍然而愈矣。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三消案例編號081主治病名 上消歌訣 上消心肺鬱熱燒,飲多易渴口舌焦,兌端承漿偕魚際,復溜關沖肺俞療。穴位介紹 兌端:在嘴上唇尖端,紅唇與皮膚相接處取之。承漿:在下唇之下,宛宛中。 魚際:在大拇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陷中。復溜:在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前旁骨是復溜,後旁骨是交信。關沖:在無名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韮葉。 肺俞:在第三椎下,去脊一寸五分。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鬲消即上消也,多由嗜欲過度,或過食辛熱之物,或感受燥熱之邪,以致心肺鬱熱,故飲水多而易消也。【分析二】:此病初起時,心胸煩熱,咽如火燒,大渴引飲,飲不解渴,舌上赤裂,養量減少,小便如常。醫療案例【案例一】:梁女士,三十四歲,江蘇徐州入,住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患上消病,心胸煩熱,咽如火燒,大渴引飲,飲而再飲,總不解渴,經李先生介紹,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求予診治,經施針、兌端、魚際、復溜、關沖、承漿、肺俞,先後針冶四次,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82主治病名 中消歌訣 中消原屬胃熱盛,食多肌瘦體無力,三里內庭上中脘,脾胃二俞針最宜。穴位介紹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內庭:在足次趾與中趾叉縫盡處。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丟脊一寸五分。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素問奇病論:「脾癉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病。馬藤註:「胃中熱盛,津液枯涸,水谷即消,謂之曰消,有上消、中消、下消。【分析二】:此病初起,口渴引飲,多食善飢,大便秘結,自汗口臭,甚則面赤,善飢而瘦,此乃脾胃鬱熱,邪在脾胃,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津液枯燥,故渴飲多食,而不能化生津液,以致漸形瘦削也。醫療案例【案例一】:劉女士,四十八歲,山東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患中消病三月余,口渴咽燥,日夜數餐不飽且食而再食,腹中仍飢難忍,身漸羸瘦,疲憊不堪,以至行動須入扶持,曾服中西藥數十劑,全然無效,民國五十四年十月,經予施針、中脘、內庭、三里、復溜、合谷,先後針冶六次而愈。【案例二】:陳太太,年五十七歲,河南人,住台北市,士林區忠勇街,患中消病年余,日食數餐不飽。咽燥口乾,身體羸瘦,疲憊不堪,行動須人扶持,以至弱不禁風,眼中西藥均無效果,於民國六十一年,二月六日求予診治,經針上穴六次,其病痊癒。

案例編號083主治病名 下消歌訣 下消如淋溺不禁,腎虛煩渴尿渾濁,中極關元並陰陵,復溜委中效亦確。穴位介紹 中極:在臍下四寸。 關元:在臍下三寸。陰陵泉: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屈足取之。 委中:在膝後腘窩之正中。復溜:在足內踝上二寸,與其後之交信一筋之隔。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註:上消屬肺,飲水多而小便如常;中消屬胃,飲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屬腎,飲水多而小便渾濁。三消皆燥熱病,然試觀年老好飲茶者,夜必多溺,則休信三消皆熱,而亦有寒者矣。飲水多小便少而渾赤者,屬熱,是火盛耗水而渾也,飲水少小便多而清白者,屬寒,是火虛不能耗水也。【分析二】:糖尿病,即胰腫,初期倦怠,憂欝,易於疲勞,喉干口渴,雖多飲而渴不解,亦有小便頻數,量多而質重,故多泡沫,且含糖分,兼發噯氣,吞酸眩暈,耳鳴失眠,皮唐搔癢,陽萎,亦有多食而不飽,心跳氣短自汗,此因糖分停滯,組織腐敗發酵之故,自此日趨嚴重,亦發白內障,目赤氣短,頭痛昏睡,若最後重甚,發癰疽而死有之。【分析三】:此病分真性與類似性二種。故乃胰腺發生變化,以致新陳代謝發生障礙,使體內糖分生產與儲藏均失其職,糖分停滯於血液內:以一部份由小便排泄,故曰真性,亦有因精神感動,疲倦過勞,或因其它病引起者,故曰類似性。醫療案例【案例一】:卜君,四十三歲,湖南人,住台化市濟南路。患下消病,小便渾濁,煩渴多飲,便溺不停,精神疲憊,面色黑廈,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十七日,求予醫治,經施針中極,關元、陰陵、復溜、然谷、輪流針治,漸漸而愈矣。【案例二】:王女士,六十七歲,江蘇入,住台北縣永和鎮永利路,患下消病,歷經生余,身體日漸消瘦,兩腿酸軟,小便頻數,有時感覺似針刺痛,民國五十六年八月十四,求予診治,經施針上穴,數次而愈,身體強健勝前。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腹部案例編號084主治病名 滿腹疼歌訣 滿腹疼痛寒氣攻,牽引兩脅連背疼,針葯罔效苦難止,熱鹽填臍艾火烘。穴位介紹 肚臍:在臍正中央,即神闕。孫培榮臨床經驗【經驗一】:依余之經驗,滿腹疼痛,多因受寒所致,甚則連結兩脅,腰昔皆疼,服熱劑或散劑,倘無效時,須用熱鹽填於臍內,再用文火多灸,至不疼為止。醫療案例【案例一】:余君,十三歲,江蘇人,住台北市晉江街,患滿腹疼痛,兩脅及腰背皆痛,嚎呌不停,服藥注射均毫無所止,民國五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深夜十二時許,叩門請予診治,用鹽填於臍內,以艾灸之計約灸至數壯,其痛如失矣。【案例二】:姜君,山東人,住台北市信義路三段,其夫人二十四歲,患滿腹疼痛,三日夜未止,民國五十五年二月五日,請余前往診治,並用上法醫療,其痛霍然而愈。

案例編號085主治病名 痃癖歌訣 婦人痃癖腹肋痛,風冷氣血而結成,隔脾俞合三陰交,沖門血海針便寧。穴位介紹 膈俞:在第七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三陰交:在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後陷中。 沖門:在橫骨兩端約紋,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血海:在膝臏上二寸半,膝之內側白肉際。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注,婦人臍之兩旁,有筋突起痛,大者如臂,小者如指,狀類弓弦者,名目痃癖,在兩肋之間者,名曰癖,若小腹牽連腰脅,疼痛高起者,謂之疝,名雖有三,其實皆因風冷客於胞中而然,故其發作;皆因再受風冷,發則痛,痛則見,不痛則平復如初也。古人治療經驗 百症賦云:痃癖兮沖門血海強醫療案例【案例一】:鄭小姐,年十九歲,台灣人,住嘉義市東川里山子頂,患痃癖病,自臍至胸,有一硬塊似弦跳動,疼痛難忍夜不得眠月余,民國六十一年二月一日,求予診治,施針膈俞,脾俞,三陰交,沖門,血海,先後針治五次而愈。

案例編號086主治病名 五積六聚歌訣 五積不動六聚移,大如覆杯痛凄凄,先針塊頭合塊尾,通關期章二門醫。穴位介紹 塊頭:在疾病之積塊上施針。 通關:中脘旁,各開五分。期門:在直乳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又雲,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章門:在季肋之端,臍上二寸,旁開六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金鑒:五積六聚木難經,七症八瘕載千金。註:五積六聚之名本乎難經,五積者,肥氣、伏梁、痞氣、息賁、責豚也。六聚者,積之著於孫絡、緩筋、募原、膂筋、腸後、輪脈也。七症八瘕之名載千金方,七症者,蛟、蛇、鰲、肉、發、虱、米也。八瘕者,青、黃、燥、血、脂、狐、蛇、鱉也。腸覃者,積在腸外,狀如懷子,月事以時而下。石瘕者,積在胞中,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故曰辨月經也。炫者,外結募原肌肉之間,癖者,內結隱僻膂脊腸胃之後,故曰別深淺也。然積者屬臟陰也,故發有常處,不離其部。聚者,屬腑陽也,故發無根本,忽聚忽散。症不移而可見,故類積類痃也。瘕能移,有時隱,故類聚類癖也。積聚、症瘕、腸覃、石瘕、痃癖之疾,皆得之於喜怒不節則傷臟。飲食過飽則傷腑,腸胃填滿、汁液外溢,為外所襲,與內氣血食物凝結相成也。積聚牢固不動口,堅硬不軟,則病深也。五積之中,賁豚最為難治,若更發作,正氣虛不能支,其狀欲死,從少腹起,氣上沖喉,神色驚怖,皆惡侯也。醫療案例【案例一】:王君,四十九歲,安徽人,住台北市通化街,腹中生一痞塊,自臍右至心口,右腹起一扛,高而硬,疼痛不寧,此積發生至今,二十餘年,近幾年來加劇,飲食大減,肌黃面瘦,行動無力,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一日,求予診治,經施針、塊頭塊尾、通關、氣海、章門,繼續針冶,三十餘次而愈矣。案例編號087主治病名 心積歌訣 心積古稱名伏梁,自臍沖胸苦難當,建里通關上中脘,並針天應功最彰。穴位介紹 建里:在臍上三寸。 通關:在中脘,旁開五分。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難經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之氣也,其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始終,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又曰:肝之積名目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令人發咳逆(疒+皆)瘧。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令人病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令人酒淅寒熱,喘咳發肺壅。腎之積,名目賁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倦怠無力。醫療案例【案例一】:王君,年十七歲,山東人,住台灣省宜蘭縣。患伏梁衝心病,生於肚臍兩旁,下自天樞,上至乳根,硬度粗狀盈握,面黃肌瘦,行動喘吁,坐則挺胸,否則咽喉氣閉不通。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來台北市西寧南路,余之診所求診,經施針建里、通關、中脘、上脘、天應,繼續針治月余,其病痊癒。【案例二】:石君,年三十歲,湖北人,住台北市信陽街,患伏梁衝心病,下自中極,上至心口,滿腹脹痛,連結兩脅及乳脹痛,十餘年來,經中西醫治療均屬罔效,於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來診所求治,經予施針,上述各穴,前後針治三十餘次,滿腹痞塊,霍然而消失矣。

案例編號088主治病名 小腹痛歌訣 小腹疼痛熱與寒,彎腰捧腹苦難言,中極關元並氣海,大巨水道針便痊。穴位介紹 中極:在臍下四寸。 關元:在臍下三寸。氣海:在臍下一寸半。 大巨:在天樞下二寸,平石門。 水道:在天樞下三寸,平關元。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書雲,大腹屬太陰,富臍屬少陰,小腹屬厥陰,傷寒傳至厥陰,小腹痛甚,此熱邪也,若熱結在里,畜血下焦,若直中厥陰,小腹冷痛,則為寒邪,尋常少腹痛,多屬疝瘕奔豚之類,書雲,男子外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古人更有痃癖症瘕之名,皆一類也,痃如弓弦,筋扛起也,癖者隱辟,沉附著骨也,症則有塊可征,猶積也,多屬於血,瘕者假也,忽聚而忽散,氣為之也,奔豚者,如江豚之上竄,冷氣上沖也,其症瘕之氣,聚於小腸,則曰小腸氣,聚於膀胱,則曰膀胱氣也,小腸氣,失氣則快,膀胱氣,少腹熱,若沃以湯,滴於小便也。醫療案例【案例一】:李君,男,年七十五歲,河南人,住台北市永和鎮信義街,患小腹疼痛,民國六十年十二月七日,求予診治,經施針,關元,氣海等穴,一次而愈。【案例二】:張女士,四十五歲,四川峨眉人,住台市臨沂街六十巷,患小腹痛半月余,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十七日,求予診治,經針上穴兩次而告痊癒。

案例編號089主治病名 小腹脹歌訣 小腹脹滿疾多般,脹大如鼓苦悶煩,大巨中極通氣海,內庭三里針便痊。穴位介紹 大巨:在石門旁二寸。 中極:在臍下四寸。 氣海:在臍下一寸半。內庭:在足次趾反中趾叉縫盡處。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大成云:此病因停食不化,腹脹非一,有膀胱疝氣,冷築疼痛,有小便不利,脹滿疼痛,有大便處結,脹滿疼痛,須推詳治之,無不愈矣。醫療案例【案例一】:羅君,三十三歲,廣東人,住台北縣復興港,患小腹脹病,氣往上翻,胸悶腰酸,連結兩脅不舒於民國五十五年十日月十九日,請予診治,施針大巨、中極、氣海、內庭、三里,先後醫治四次而愈其腹脹腰酸,完全消失矣。【案例二】:孫君,四十三歲,山東人,住台灣省桃園縣宏德新村,小腹脹痛,胸口悶痛,兩脅不舒,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求予診治,施針上穴,旋即而愈。【案例三】:周女士六十七歲,山東又登人,住台北縣中和鄉華新街一0九巷五弄,小腹脹,兩月余,五月十五日求余診治,計針十次痊癒。

案例編號090主治病名 十二指腸歌訣 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通內二關上中脘,三里並加幽梁門。穴位介紹 通關:在中脘旁開五分。 內關:在大陵上二寸。上脘:在臍上五寸。 中脘:在臍上四寸。 幽門:在巨闕旁一寸五分。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兩筋間。 梁門:在中脘旁三寸。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舊稱心脘痛,此病初起時,心窩右下部,有壓重感,向右側卧,感覺不舒服,此因十二指腸部,或者發生障礙,受胃液之不斷刺激,與食物之過度磨擦所致。每於食後一二小時,心窩右下處,發生劇疼、如錐如刺,嘔吐之後疼即止,或待食物通過之後,亦可止疼。生理分析十二指腸,生理學名詞,小腸之上部,緊接於幽門,蠻若蹄鐵,長約十二指,故名。可分上部、下行部、及下部之三部,輸膽管沿於下行部之外面而走,與胰臟管相合,斜貫腸壁而開口腸內,其開口處,成乳頭狀之隆起,稱為十二指腸乳頭。醫療案例【案例一】:沈君,四十八歲,浙江人,住台北縣板橋鎮,患十二指腸潰瘍年余,日夜疼痛戚戚,飲食漸減,顏面無色,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求予診治,施針通關、內關、中脘等穴,輪流針治三次而愈其刺痛解除矣。【案例二】:石君,三十七歲,河南人,住新北投永和路,十二指腸潰瘍,終日陣痛不止,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九日,求予診治,施針上穴兩次而愈。

案例編號091主治病名 肚臍疼歌訣 肚臍痛症陰傷寒,風冷乘虛侵合歡,圍臍四針須用補,神闕名灸病可安。穴位介紹 神闕:在肚臍當中,距臍周圍寸許施針補之。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肚臍痛症,男女交合之後,或外受風寒,或內食生冷,以致肚臍疼痛,男子腎囊內縮,女子乳頭內縮,亦有不縮者,或手足攣曲紫黑,甚則牙緊氣絕,此為陰症傷寒,亦名夾症傷寒。 古人治療經驗大成載:燒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飛病自安,始是五分終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插針之時,慢提緊按、熱氣復生、冷氣自除。肚臍痛症,男女交合之後,或外受風寒,或內食生冷,以致肚臍疼痛,男子腎囊內縮,女子乳頭內縮,亦有不縮者,或手足攣曲紫黑,甚則牙緊氣絕,此為陰症傷寒,亦名夾症傷寒。男女交合後,陽物縮入,校疼欲死者,急取本婦陰毛燒灰,用水調服,並取洗陰戶水飲之,此急救良方,不可嫌穢自誤,以速為妙,遲則不能救矣,或用熱物暖臍,或用滾水一壺,熨之亦可。(見驗方)醫療案例【案例一】:傅君,四十六歲,四川人,住台化市中華路,肚臍疼痛難忍,民國五十六年八月十三日,經孔先生介紹,夾所請治,經詢及病之由來,自訴,因交合後食西瓜所致,當即團臍四針補法,並灸神闕,其病若失。【案例二】:吳君,三十二歲,台灣人,住台南市豐嘉路,因住旅社內,夜晚與女子交合,至晨四時許吃通便藥,用冷水沖服後,繼而肚臍疼痛難忍,氣息不接,腹筋擷縮,如絞如刺,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求冶,即用上法而愈。

案例編號092主治病名 盲腸炎歌訣 盲腸炎痛臍右邊,金匱腸癰腫痞堅,天樞外陵與天應,金針瀉動蘭尾蠲。穴位介紹 天樞:在臍旁二寸。 外陵:在天樞下一寸,去中二寸,平陰交。天應:即疼痛之處。病因病理分析【分析一】:盲腸炎,一名闌尾炎,又名蚓突炎,舊稱縮腳小腸癰(因右足屈曲不能伸,故有此名),亦即金匱之腸癰,所謂少府腫痞,按之即痛,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宜大黃牡丹湯主之是也。據今之稱,此病起原,由於大腸菌與其它菌類之侵入,或受異物宿便之刺戟為主因也。【分析二】:其癥狀多為急發性,亦有徐發者,在右腸骨窩部(即右髂骨處)時作疼痛,或蔓延滿腹痛,或痛在腹中央,終歸回盲部位劇痛,而壓痛感尤甚;重者局部腫脹,右腿屈而不能伸,直伸則牽引腹部更痛,如錐如刺,疼痛難忍,口臭苔厚,甚則頭痛,呃逆嘔吐,若化膿破壞,則惡寒戰慄,高燒發熱以致極度,回盲部腫瘍隆起,急劇疼痛,應速治之,或葯或針,或施手術,凡未化膿者,針灸有效。古人治療經驗盲腸炎,一名闌尾炎,按之即痛,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宜大黃牡丹湯主之是也。 盲腸炎,,凡未化膿者,針灸有效。醫療案例【案例一】:林君,三十七歲,四川人,住台灣省高雄市左營鎮,患盲腸疼極甚,並吐鮮血,痛不可言,經其同學石先生介紹,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相偕來所請診,即針建里、天樞、天應、大巨、水道,針療兩次而愈。【案例二】:王君,四十歲,山東青島人,住台北市博愛路,患盲腸疼,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來所就診經施針前穴,亦收療效矣。【案例三】:楊華亭先生,山東人,屢治癒此病,初發其脈遲緊,為瘀血已結,尚未成膿,以大黃牡丹湯下之其輕者一劑,重者二、三劑即愈;(以瀉下,痛止為明顯,不需再服藥。)若脈洪數,其膿已成,不可下,恐其穿腸,故以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均依金匱治法也。按大黃牡丹湯,金匱原載漢時之分量,經楊先生審定,方用;大黃四錢、牡丹皮三錢、桃仁三錢及冬瓜仁三錢、芒硝三錢,對於真正盲腸炎,無論急性慢性,服比方未有木愈者,愈後即不再發矣。謹記述於此,藉廣流傳,期能徹底解救患者之疾苦也。【案例四】:鍾君,廿八歲台灣人,住台北市延壽街四十巷四弄,民國六十年五月廿八日,患盲腸炎病,只疼的氣不得喘,幸有王先生,將他用車運至診所,當即施針,天樞,天應等穴,約不過十分鐘霍然而愈。
推薦閱讀:

針灸治療卵巢囊腫
針灸治療——糖尿病
針灸處方:風寒表虛方
先睹為快:梁慕周內經刺法真詮(針灸學講義選摘六)
針灸好處知多少?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