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越南戰爭的經驗看,小國能戰勝美國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不僅僅是航母,關注最近新聞的朋友們應該發現,B-1B戰略轟炸機,哥倫布號核潛艇,甚至曾經獵殺本拉登的海豹六隊都已經抵達東亞,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現在沒有任何人敢懷疑戰爭的可能性。
在這個時候,相信很多人在考慮,對小國來說,美軍是否完全無法戰勝?如果有戰勝的方法,那麼是什麼?
實際上,從歷史上來看,小國最應該學習的經驗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越南,越南戰爭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美軍投入50萬以上大規模部隊,卻始終無法戰勝,甚至步步後退,最終被迫撤離的戰爭。(朝戰美軍兵力最多只有32萬)
越戰對美國人的刺激是非常大的,雖然傷亡不大,但美國人心理創傷過了近30年才好,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才鼓起勇氣,組成多國聯軍,動用70萬大軍,9艘航母最終短期來結束了戰爭,獲得了極大的國際威望。
回顧越南戰爭,我們看看今天的小國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
冷戰地圖
一,必須拉動其他大國參戰,如果沒有,最低底線也要盡量讓其他大國提供戰略底線,讓美國無法放手攻擊。越南戰爭中,越南背後站著半個世界,蘇聯和中國向其提供了巨量的戰爭物資援助,以至於越南甚至連軍服都不需要自產,並派遣了數以十萬計的軍事人員在防空,地道,工程方面提供幫助。
更重要的是,由於蘇聯和中國的戰略威懾,美軍始終不敢越過17度線向北大舉進攻,對於越南北方只有用不太準備的轟炸來做象徵性的打擊,從而捆住了美軍的手腳。(當時有蘇聯人和中國人駐紮的工廠和軍事基地白宮一律不許攻擊)
美軍在越戰中已經熟練應用直升機機動作戰
二,跟美軍作戰不需要計較傷亡數字,只要達到政治效果就可以。典型的例子是1968年1月30日,北越發動的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兵力超過32.3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200多個市鎮和農村地區發動「總攻擊——總暴動」,包括南越36個省會、5個大城市、64個縣城和50個戰略村,西貢機場、總統府和南越總參謀部。美國駐西貢大使館也遭到越共敢死隊夜襲,引發美國輿論嘩然。
美軍在援救被嚴重燒傷的南越士兵
雖然從軍事上來說,北越並沒獲得什麼好處,損失幾乎是美軍的10倍,但因為之前美國總統和將軍一直宣稱北越軍事力量已經在節節削弱,而北越發動的這次大舉進攻說明美國政府在說謊。戰爭結束仍然十分困難。這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政治後果。
三,一定要把美軍拖入持久戰,不能有僥倖心理。
海灣戰爭實際陸戰只有100小時,伊軍慘敗。朝戰打了三年多最後平局,而越南戰爭打了12年,原因是北越並不寄希望於快速決戰,很快把大規模部隊解散轉向了游擊戰,最後利用地形和環境,以及當地人的支持把美軍拖入了泥潭。
四,重視新媒體的作用,
在越戰同時,美國國內第一次普及了彩色電視,正是有了電視,美國公眾眼裡白紙黑字的傷亡數字終於變成了血淋林的事實,戰爭的恐怖嚇壞了美國普通民眾,而最受到影響的是美國年輕一代:他們最有可能從課堂被拉上戰場。
電視的普及和美國國內反戰運動的興起,是同時發生的。
當然,最後取勝的關鍵在於,小國是否能帶動全民族的力量參與戰爭,是否能團結全體國民參與戰爭,在當今的時代,即使是核武大國,也無法放手搞大屠殺,所以擁有了全民支持的小國政權,一開始就會立於不敗之地。雖然軍事上無法取得好的傷亡比,但卻能成功的讓美軍無法結束戰爭,這樣就達到了目的。
推薦閱讀:
※飽受半世紀戰火蹂躪的柬埔寨(組圖)
※英國科學家稱破解世紀難題:先有雞後有蛋(圖)——中新網
※世紀審判:辛普森殺妻案
※陳桐生:二十世紀考古文獻與楚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