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康熙少有的在雍正朝有好結局的皇子,成為胤祥之後一把手
康熙兒子眾多,但是因為九龍奪嫡的慘烈,沒有幾個皇子能有個好下場的,尤其是在雍正朝以後,參與奪嫡了的大都被削爵幽禁,而康熙的十七子胤禮,卻是少有的在雍正朝有好結局的皇子,並且在怡親王允祥去世以後得到重用,代替允祥的位置成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先後掌管戶部和宗人府,處理一些朝廷大事,在雍正病危的時候,還受遺詔輔政,直到乾隆即位以後,總理宗人府事務和刑部等等。果郡王在乾隆三年去世以後,因果郡王一脈無嗣。乾隆還把自己的幼帝弘曕過繼果郡王一脈。
胤禮生於康熙三十六年,因和兄長們年歲相差較大,加上胤禮為人淡泊,喜愛詩文,沒有摻和進兄長們奪嫡的戰爭里,使得他安然的度過了康熙雍正兩朝。他從康熙四十四年,九歲開始隨駕巡幸,至康熙謝世無封,未必和他的性子沒有關係。直到雍正元年,為避諱雍正名諱,胤禮改名為允禮。雍正將為康熙修建景陵的事情交給他,後來評價此事時說道:「景陵辦理修飾甚好,十七阿哥、孫渣齊、薩爾那甚屬盡心,敬謹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要知道,雍正朝,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基本上沒有多少個康熙皇子有很好的結局的,而雍正對允禮的另眼相看,除了允禮本身的才幹,也更因為允禮本身的性情,踏實做事,不摻和爭權奪利。
後來,允禮還先後接手了正黃旗和鑲藍旗,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所作所為皆是盡心儘力,被雍正評價為:「實心為國」「盡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在雍正六年被封為果親王。至此,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和鑲藍旗蒙古都統四職,由果親王一人兼任。
直到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去世,雍正先後命允禮總理戶部三庫事務和宗人府事務,在怡親王去世以後,允禮成為了雍正的得力助手,但是他卻不驕不躁,仍然安心辦事,這份穩重讓雍正更為看重他。在雍正十三年,雍正還命允禮攜寶親王弘曆,和親王弘晝辦理苗疆事務。病重的時候,更是將弘曆託付於他。果親王輔助弘曆登基後,在乾隆元年,允禮的生母就被加徽號,允禮自己也被「永賜與親王雙俸……」。後來乾隆更是以「庄親王、果親王便殿賜坐時俱行拜禮,朕心深為不安……皆聖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於朕為叔。行輩甚尊,豈可常行拜禮於朕前乎……」免了庄親王允祿和果親王允禮的跪拜之禮。
而在乾隆元年十一月,允禮患腳疾,身體就一直不太好,直到乾隆三年,允禮去世。年四十二歲。允禮在世時,有嫡福晉鈕祜祿氏和側福晉孟氏,其中孟氏曾經為允禮生下一子一女,然而卻分別在雍正十二年和雍正十三年去世了,此後再無所出。所以到允禮去世的時候,他這一脈就斷了傳承。果親王爵位懸虛,乾隆命王公大臣會議,何人可承襲,庄親王允祿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果親王的繼承人就定了下來。乾隆把自己的幼弟即雍正帝六阿哥弘曕,過繼給了自己的十七叔,果親王這一脈,就由弘曕繼承了下來。
歡迎關注小D雜談,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文/小D 微信公眾號:小D雜談
推薦閱讀:
※清朝「九龍奪嫡」都是康熙的哪些兒子參加?
※八阿哥處處向康熙學習,卻與皇位無緣,康熙說出原因,大臣很佩服
※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帝寧肯「食言」,也不立胤禩為太子?
※紅樓謎案之一:康熙傳位
※《康熙字典》 丑集中 - 部首為夂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