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能對於全人類來講,沒有家園或者沒有歸宿感是一種非常永恆而且非常深刻的感覺。地球就是個旅店。 前兩天我看的一本書《我們仨》,其中有一句話,原文我不記得了,「我以為的家不過是個住宿而已,那麼我們想找的家究竟在哪裡?」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感覺。 而且我覺得,由於現代人處在現代化生活中,這種感覺可能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深刻,可能是普遍的感覺,只不過我把它放在這麼一個極端的、最衝突、最前沿的美國的華人家庭裡面去,如果拋開他的海外成份,我覺得所有的感覺都是存在的,也是都成立的。
網友:你怎麼想起寫宋歌這個人物的,她身上有你生活的影子嗎? 郁秀 : 應該講,我一直都在寫青春題材或者是成長題材的小說,這個題材對我有很多的吸引力,我也比較關注這群孩子,2000年在北京曾經開過一個我的作品的研討會,當時喬老師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們的作品非常關注的是一些成年、一些已經成為定數的人物的思想,他們的事情其實是有一定的可預測性的。但對於這麼一群成長中的孩子,這麼一群未知的青少年,我們關注得比較少,其實我們不僅關注這群處於變數中的孩子比較少,同時我們也忽略了同樣一群處於變數中的讀者群。 主持人 : 我第一次聽到「變數中的讀者群」這個稱呼,很也意思。 郁秀 : 我想就是說他們是一群閱讀口味、閱讀方式都處於變化成長中的青少年。這句話對我蠻有鼓勵作用的,我到美國之後,非常關注這麼一群青少年,因為我的成長過程絕對是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可能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這樣的制度下成長起來的,到美國之後,我發現還有這麼一群青少年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覺得他們和我的差異絕對像是另外一個種族,雖然我們都是華人,這個差異點就是我寫這本小說的起因。
主持人 : 除了更有震撼力之外,能不能理解為你覺得她更真實,更是一些旅美華人真實生活的一面?因為我們看到了很多討喜的書,大家願意看這樣的書,現在影響那些讀者的父母的書,你看真不錯,哈佛女孩劉亦婷,《紐約上空的夜鶯》等等,看到的都是這些,在美國的華人生活那麼好,有多少好的奮鬥史,有那麼的光宗耀祖,為華人爭氣,這些東西是有的,大家看了以後很受鼓舞,所以大家像孔雀東南飛一樣都跑到北美大陸去了,你覺得你寫得更有震撼力,是更真實的反映了中國人在北美生活的真實狀況? 郁秀 : 像剛才說的《哈佛女孩劉亦婷》這類書非常真實的反映了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希望,到現在為止,中國都是一個教育制度為主的社會,也就是說讀書以外的價值並不那麼的被社會認同。中國是一個一元化的社會,表現就是必須走讀書這條路,這就是為什麼《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非常受讀者歡迎的原因,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劉亦婷。 《北京人在紐約》這本書我沒有看過,但是我看過電視劇,我覺得中國人看涉外的作品,還是以獵奇的眼光看,還是一種經驗體的小說,但是對於文學來說這是退步,不應該是寫的是炫耀的小說、寫出來的事情好、寫的人是不是光宗耀祖了,是不是名利雙收了就是一本小說,我們就忽略了他的文學的成份,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看人物傳記好了。 我寫的是一個小姑娘的困惑,是一種兩難的境地,這是一個對文學來說很好的觀點,像你剛才講的,我把她寫得如何的光宗耀祖,如何的出人頭地。我關注更多的是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就各有各的寫頭,剛才講的《北京人在紐約》如果放到今天的話,是不是還是那麼有生命力呢?我覺得中西文化衝突是一個永恆的命題,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命題,但是絕對不是僅僅反映在美國人怎麼置屋,中國人怎麼置房,在20年前,中國人沒有房屋貸款一說的時候,可能是一種新鮮,你可以用獵奇的眼光去看看美國人怎麼生活,但是放在今天的讀者面前,讀者可能已經毫無興趣,更談不上很新鮮了。 主持人 : 一開始我們就說,「新青春派」作家郁秀,有網友提到,現在說到少年出書時,必然會提到你,你覺得滿足嗎?你在16歲的時候寫了一本書,這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一個不太尋常的事情,現在當然還是有更小的孩子出書,現在過了10多年,你對自己那時候的行為有什麼感覺?
郁秀 : 我現在以一個成年人的眼光來看《花季·雨季》,它的應景性很強,我可以非常不客氣地說,《花季·雨季》如果出在今天的話,它的銷量、知名度等方方面面,絕對不會有當年的效果。從文學性、藝術性的角度講,是不高的,很低。當然我寫的比較早,大家用更寬容的眼光看待它,而沒有挑剔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只是說一個16歲的小孩能寫書,而且能寫這麼多,不簡單,可能是討喜了。而且在當時,一個16歲的孩子出書是很新鮮的事情。如果說撿了個便宜的話,那就是說作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僅此而已。除了這個之外,別人介紹我是郁秀,而且馬上會加上一句話,她是寫《花季·雨季》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想寫另外一部作品,把《花季·雨季》變成另外四個字。 主持人 : 《美國旅店》? 郁秀 : 我覺得《美國旅店》絕對比《花季·雨季》要成熟很多,它是我寫得非常用心的一部作品,我自信它無論各個方面都會超過《花季·雨季》,但是從市場的角度我不敢講,從銷量的角度我就更不敢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