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懂「錢」嗎?
「啃老族」、「月光族」、「卡奴」等理財技能缺失的年輕群體規模逐年擴大,你的孩子知道怎麼管理金錢嗎?
隨著國民收入增長以及少子化的因素的影響,家庭對子女教育和日常生活投入的費用比重日益增長,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愈發突出,「啃老族」、「月光族」、「卡奴」等理財技能缺失的年輕群體規模逐年擴大。為此,信誠人壽聯合青少年研究會在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展開財商調研活動,並經過專業分析彙編形成《2012中國少兒財商調研》白皮書。
對於兒童在調研中反映的財商意識問題,可以說與天生第一任老師的父母有著緊密關係。報告稱,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財商教育中普遍存在五大問題:
1、家長對子女財富管理能力普遍較差。部分家長控制孩子零花錢,限制或替代孩子的必要消費行為,使孩子失去理財教育的基礎。
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24.1%)的兒童表示自己沒有零花錢,26.8%的家長表示自己不給孩子零花錢。零花錢的缺失,意味著兒童沒有或基本沒有參與到實際消費活動中,這種家長包辦的做法對於提升兒童認知金錢、運用金錢的能力較為不利。
同時,給孩子零花錢的原則與動機複雜,孩子獲得零花錢難易程度不一,導致少年兒童「貧富不均」現象突出。調查顯示,多數家長(65.1%)會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判斷給予孩子零花錢數量,這是一種理性的行為。21.4%的家長會根據家庭收入情況給零花錢,有6.6%的家長則是要多少給多少,很容易助長部分孩子零花錢失控。
家長基於不同目的考慮給錢,容易導致子女對金錢出現錯誤的理解。白給型、與節日或生日掛鉤、與勞動掛鉤,與學業掛鉤等等,這些五花八門的給錢原則如果不賦予合理的解釋,會讓孩子對金錢意義產生混亂,不利於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同時也會造成對學習、情感、勞動的異化。
此外,父母對兒童日常消費情況監管力度不一。調查顯示,對於「是否過問子女用錢」問題,「偶爾過問」的達到36.6%,「經常會過問」的達到30.7%,「從來不過問子女用錢」的父母達到13.8%,「一直都會過問」的佔18.9%,前者疏於管理,勢必會導致監管問題出現;後者看似負責,其實監管過嚴,對於培養子女獨立處理財富的能力不利。
2、教養方式影響理財教育,其中放任型、專制型家長不利於子女形成合理的理財觀念。
調查顯示,當子女消費願望與父母發生衝突時,一成以上(11.6%)的家長表現出專制型取向;兩成以上(24.7%)的家長表現出權威型取向,四成以上(44.9%)的家長會和子女商量,聽從更有道理一方,表現出民主取向。但仍然有18.8%的家長會放任孩子的行為,表現出放任型取向。權威型父母子女學業成就較大,但自主性不高;民主型父母孩子學業成就其次,但自主性較高;專制型親子關係對立,子女成就不高;放任型父母親子關係良好,但子女成就不高。很明顯,後兩者對子女財商形成極為不利。
3、家長理財教育普遍存在著高認同、低認知、弱執行、效果差等現象。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81.3%)父母肯定理財教育的價值,其中37.3%的家長認為理財教育極其重要,44%的家長認為理財教育非常重要。只有7.5%的父母持反對意見,11.3%的父母難以判斷。表現為對兒童理財教育的高認同。
但是家長對什麼是理財、什麼是理財教育、如何開展家庭理財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低認知和弱執行息息相關,表現為他們雖然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但基本上沒有開展理財教育。調查顯示,雖然一半(50.1%)的家長願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但是苦於找不到什麼好方法;只有25.4%的家長已經開始或正在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4、家長理財教育觀相對傳統,缺乏利用保險保障和投資等方式進行理財的教育。
調查顯示,35.9%的家長認為理財教育最重要目標是「懂得珍惜勞動果實」,24.6%的家長認為理財教育是為了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23.5%的家長認為要培養孩子理性的消費觀。認為是讓孩子養成長期投資的觀念的僅有6.9%,而注重保險理念的只有0.9%。
關於理財教育內容的調查顯示,超過四成(43.4%)的家長認為對兒童進行理財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是讓孩子懂得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而知道合理用錢的佔28.2%,知道存錢道理的佔19.2%,嘗試投資的僅佔6.5%。
5、輕視專業理財機構和專門的理財教育課程,過於倚重自身經驗。
在理財教育的主體上,位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孩子自己在實踐中領悟(53.0%),家長教導(47.9%),通過學校教育(37.6%),而銀行、保險等專業金融機構(17.1%)和專門理財培訓機構(16.6%)的培訓和課程,位居最後兩位。
在教育途徑上,65.6%的家長選擇了讓孩子嘗試一些能通過實際勞動而讓孩子獲得報酬的方式;41.9%的家長選擇了把壓歲錢或者他掙到的錢交給孩子讓孩子制定計劃自行支配;34.3%的家長選擇了引導孩子進行一項投資;32.1%的家長選擇了引導孩子參與一些公益捐助活動。只有19.8%的家長選擇了參與一些財商教育相關的講座活動等。
家長怎麼辦?
針對調研結果,《2012中國少兒財商調研》報告也給家長提出了專業指導意見。
比如首先家長應高度重視對兒童財富管理能力的培養,保證兒童擁有適度的零花錢和個人積蓄,在日常生活中不應過度替代兒童必要的經濟行為。
家長給予孩子零花錢時,可以採取多種方式,但要慎重處理零花錢與情感、學業或家庭勞動之間的聯結關係,不能僅僅簡單關注金錢的一維價值。保持對兒童消費行為的適度關注,在民主的前提下,逐步培養孩子的理性消費意識,引導孩子學會合理規劃、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理財教育要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啟發孩子運用智慧和勞動創造財富,實現夢想和人生價值,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在處理兒童剩餘零花錢及個人積蓄的問題上,要適度引導孩子認識儲蓄、保險等金融理財工具,培養財富意識。
在注重孩子理財教育中道德內容的同時,適度關注投資內容,隨著年齡增長,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進行合理「投資」。通過專門渠道或專業機構獲得正確的財富知識和理財教育知識。(來源:卓越理財文/離離)
推薦閱讀:
※家長如何陪孩子練琴
※治痛經別光指望生孩子
※12歲男孩捐骨髓救母 反問遇此事哪個孩子不救媽
※猶太人這麼教孩子, 難怪能培養出那麼多頂尖精英!
※腹有詩書氣自華!孩子一生一定要會背的名句,果斷收藏~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