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借稀土向中國施壓意欲何為?
2010-08-31 07:37:40
瀏覽 26707 次|評論 45 條
邱 林
在經濟低迷和執政黨大選在即的情況下,日本派出總數多達120人的代表團來華,參加第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日方關注的話題從稀土出口限制到勞資糾紛,無不反映日本產業界的訴求。日本外務省新聞發言人佐藤悟28日在新聞吹風會上表示,日方關注限制稀土出口,是因為這不但影響到日本經濟,也有世界影響。(8月31日《第一財經日報》)
稀土問題似乎已成為中日關係中難以解開的糾結。早在2009年6月在東京召開的第二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會上,稀土問題就被日方搶先列入對話話題,向中國叫板。當時,正值中國通過減少出口配額、加收出口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大力限制稀士的出口。最明顯的步驟是,在中國外貿《稀士出口企業名單》中,入冊企業20家,比2008年銳減19家。
而此次召開的第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中,日本又故伎重演,再一次將稀土列入對話議題。會前,日本官方還多次呼籲,中國應該擴大、而非限制稀土資源出口。日本貿易省稱,自中國今年7月宣布減少出口稀土資源以來,一些稀土元素的市場價格已經上升了20%。雖然其他國家諸如美國也擁有稀土資源,但中國是唯一一個價位比較低廉的生產大國,自從中國發布消息以來,稀土價格也開始瘋漲。
在28日的對話中,日本經濟產業相直島在與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工信部長李毅中會談時,再次提出了希望中國增加稀土出口的要求。由於日方不斷向中國發難,迫使陳德銘對媒體發表談話。他表示,中國不只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而是對開採、生產、貿易的整個鏈條進行限制,這樣的做法符合世貿規則。況且大量提取稀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損害,考慮到保護環境和國家安全等因素,限制出口是「不得已而為之」。
相關專家也認為,考慮到環境問題以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中國稀土資源保護政策短期內不會妥協。中國稀有礦產已經從「限制外商開採」變成「禁止外商進入」。由「限制」到「禁止」的改變,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從根源上保護中國稀有金屬礦產資源,二是控制中國出產的稀有金屬在國際上的定價話語權。
日本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作出強烈反應,顯然與其對稀土的依賴有關。過去,中國廉價出售稀土給日本,讓他們得到了不少利益。換句話說,日本曾是中國稀土「賤賣」的直接受益者之一,日本所用稀土資源的87%來自中國。
其實,非止稀有金屬,在石油、煤炭等能源及資源方面,日本早就將其列入戰略儲備項目。有統計顯示,日本稀土的87%都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顯示其對未來能源戰略的規劃。
據日本媒體透露,為應對中國推行限制稀士資源出口政策,日本圖謀通過「貿易槓桿」扳回劣勢。日本還使出更狠的一招:對需要中國稀士作原料才能生產的工業產品,限制對華出口。事實上,日本所謂的「貿易槓桿」就是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日本方面的做法無異於「技術勒索」。以前中國在高新技術上落後於日本,因此遭遇有稀士資源而不能用的尷尬。日方的意圖很明確:中國不向日本放開稀士供應,就得不到相關高科技產品。另外,開採稀士資源不能加以利用,中國的稀士礦業將出現產能過剩,可能因此而大量倒閉。
日本借稀土問題不斷向中國施壓意欲何為?說穿了,就是要中國順從他們的要求,仍然像過去那樣,向其敞開稀土出口大門,要多少給多少,且價格還十分低廉。但這只是日本單方面的想法。對日方的無理要求,中國政府方面應予以回擊。各國都在保護自己的資源,中國怎麼就不能呢?
實際上,稀土作為中國的戰略性資源,我們沒有義務出售給日本。WTO強調的是不能限制進口,讓市場放開,而沒有具體規定出口應該如何,更沒有要求讓資源放開賣。事實上,並不是很多商品都是可以買賣的,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同樣對自己的很多高科技產品進行屏蔽,他們寧願雙邊貿易出現逆差也不賣給中國。日本、美國的這一做法,很值得中國在限制稀土出口方面進行借鑒。
推薦閱讀:
※稀土掘金日報(第93期)
※我國為什麼不禁止開採稀土? ?
※中國的稀土現狀究竟怎樣?
※【稀土列傳第二】——風「韻」猶存,旭日東「升」
※美日聯手逼華廉售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