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從權威和驕縱之間解放

(根據【青稞營】第 38 次微課分享內容整理)

分享嘉賓:甜 芮(P.E.T. 講師)

甜 芮

P.E.T. 簡 介

P.E.T. 是一套簡單的、實用的父母訓練課程,其讓受訓練父母掌握的主要核心概念和基本技巧是,通過清楚地界定問題、積極的聆聽、完整的表達及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法,提升親子關係及人際關係品質,同時父母也收穫自我成長。

這些技巧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自尊精神以及關注並尊重他人需求的品質。

如果問大家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一定會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樂觀開朗等等。這些詞里很多都帶一個「自己的自」,也就是說,這個力量是孩子自己的,自發自覺的。

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裡面打破是生命。

這個力量是父母能給孩子的嗎?

首先,這些目標是長期育兒的目標。有多長呢?比較通用的成人標準是18歲甚至更久以後才能看出你的育兒目標是否達成,而不是今天看他沒跟小朋友分享東西,就擔心他不合群,不大方,明天看他推了小朋友一把,就擔心他有暴力傾向,後天他拒絕參加一個什麼活動,就擔心他不合群不自信等。

我們現在能做什麼?

這些品質其實是一個孩子對自己認知的體現。孩子是如何認知自己的呢?最重要的鏡子就是我們——他們的父母。6歲之前我們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就如何看待自己,然後慢慢地他們開始有了自我的認知。但是最初的六年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基礎,而且之後的部分也都是在生活中日積月累起來的。

所有這些都跟我們的溝通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溝通到底傳遞給孩子什麼樣的信息,他接受到了什麼,他的感受是什麼,他會因此怎麼看待自己,這都是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的。

一、「權威打壓」和「驕縱妥協」之外的三個選擇

當我們和孩子之間有衝突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只能徘徊在「權威打壓」和「驕縱妥協」之間?可能是我們不知道還有其它選擇。我們的溝通方式無非就兩個方向:要不讓他聽我的,要不就是我聽他的。

舉個例子:孩子說不想上幼兒園。我們的注意力可能都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解決問題」。當我們的目光鎖定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我們會想出解決方案並希望按照自己的方案執行。比如我問孩子為什麼不去,孩子給個原因,或者你猜到了某個原因,你解決了這個原因,讓孩子去達到你的目的。或者孩子就是不去,你放棄。

所以我們面對衝突的處理方式似乎變成了一場權利之爭,你聽我的我就贏了,你是聽話的孩子;不聽我的我就輸了,這孩子太難管了,甚至了我太失敗了。當我們去爭一個結果,聽誰的,其實就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對立面上:我非要這樣做,或者孩子非要那樣做,看起來總是有一方贏一方輸。

贏的那方一定心裡舒坦嗎?比如你強迫孩子洗了頭,你的心理可能會充滿內疚和自責,也可能會指責孩子,孩子的感受呢更不用說。那如果是孩子總贏呢,是不是也會對父母產生愧疚,甚至質疑父母這份愛,而我們不可能愛一個完全不尊重自己的孩子,我們會對孩子有怨恨,而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不管是權威打壓或驕縱妥協從親子關係上說是雙輸的,沒有贏家。關係是會被破壞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越不跟我們說心裡話,離我們越遠。

人本主義心理學

那怎樣溝通才能不破壞關係呢?這裡要提一下人本主義心理學,這也是PET的心理學基礎,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點就是需求層次論,行為冰山,每個人的行為只是我們能看到的那一點。驅動這個行為的是下面我們看不到的大大的冰山,可能有一個觀點,一個感受或者一個需求。

最近二胎多了,很多朋友反應,自打老二出生後,老大就各種「變小」。這其實有個專門的名詞叫退行,行為退化。為什麼呢?如果只看他的行為,我們會特別接受不了,已經有一個小的讓我很疲倦了,你還莫名其妙得鬧,我是分身乏術啊,我多希望你體諒我啊,我就能輕鬆點了。這大概是我們的內心獨白。

可是我們不是這麼表達的,我們可能先撐著盡量也去滿足老大,最終心力體力就不支,崩潰~~

我們也看看老大的內心獨白。可能我們都知道他的需求,要愛要關注,是吧!這個行為背後其實還有一個觀點在支撐。他看到弟弟那麼小可以得到那麼多照顧,全家人都對他很好,態度也很好,很愛他。他可能就有一個觀點「變小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愛」。孩子真正的需求是,愛,家人的愛。

我們不把老大的行為當成錯的、不當的,而稱為偏差行為。出現偏差是因為他基於自己的觀察得出了一個觀點,而這個觀點下面是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

當你在孩子表達他的需求的時候你應該充分地去滿足他,給他能感受到的愛。安全感足的孩子會逐漸離開爸媽。而看看我們自己,大部分的人可能這塊都是缺失的。如果童年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長大以後不管誰再來滿足我,也沒用了。這也是為什麼童年對一個人那麼重要的原因。

在那個階段如果他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這個階段就會翻篇,就像一個個敏感期,幾個月就過去了。但是如果那個需求永遠都不被看見和被滿足,它就成為了慾望,一個永遠填不滿的洞。

行為的外在影響因素

除了內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

比如說孩子不喜歡睡覺這個行為,我們首先可能要看看有沒有一個早睡的環境。PET 有一個技巧是調整環境,調整除了孩子以外的所有元素都叫調整環境。睡前的環境,是不是睡前剛玩了新的玩具,他喜歡的東西,或者興奮的遊戲;哄睡時整個房間的的燈光聲音,其他家庭成員是不是都回房了;還有你,是不是踏實得哄睡,還是心有有很多盤算,雜念紛飛呢?

舉我自己的例子,當時是老大5個月左右總是不睡覺,每天晚上從8點哄到10點,我想盡辦法,買書上網,各種方法用盡,效果甚微。後來我意識到,是環境出了問題。

當時我公婆剛跟我爸媽換班來照顧孩子,我那時候沒上班,第一次這樣長期跟公婆住我有很多的不適應。每天晚上都很希望老公下班回來能跟我聊聊天,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獨處,一對一以及一對多這三種時間。每個人需要的比例可能不同,但是一樣都不能缺。那時候我就很缺一對一的時間。

我老公回家吃完飯基本就不進我們的房間了,當然他也是考慮我要哄孩子。可是我內心就很多情緒翻滾啊,血壓升高心跳加速,這些孩子都是可以感受到的。他能安穩睡覺嗎?!孩子可以感受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比我們自己都敏感,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最後我不再去想怎麼讓她快點睡覺,而是把注意力放到我自己身上,調整我自己的心態,去享受跟她相處的時光,哄睡的時候專心陪伴,睡覺問題迎刃而解。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小一點的孩子可能會有一些對抗的能量,對抗自己的睡意。我就是可以不睡,證明自己是強大的,自我意識發展在快速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出現這個情況。

總之,當你注意到除了不睡覺這個行為本身以外的這些因素,你的接納度就會高一些,你就可以更平和地去溝通。

PET這本書上也有一個孩子不睡覺的例子,媽媽通過傾聽知道他不睡覺的原因,是有一個他很崇拜的哥哥跟他說睡著之後只能用鼻子呼吸。可是這個孩子的鼻子有一些病症,晚上很有可能就沒辦法用鼻子呼吸,他很擔心自己會被憋死,所以睡不著。這都是需要傾聽孩子才可能說出來的。當這個媽媽知道了之後就告訴他,睡著也是可以用嘴巴呼吸的,並陪伴他入睡之後再沒有這個問題了。

所以同樣是不睡覺,原因卻千差萬別,這不是靠我們分析和講道理可以解決的。沒有所謂的育兒專家,真正最懂孩子的那個人應該是父母自己。

二、怎樣有效溝通

溝通無非聽和說。在PET的框架里,用一個圖表達了何時聽、何時說,以及怎麼聽、怎麼說。

在第一個格子也就是「他人擁有問題」這個區域,我們主要需要聽,那在第三格也就是「我擁有問題」這個區域,我們主要是說,表達自己。其他三個區域呢,我們要聽說並用。

無論聽還是說,這裡面有兩個重點就是感受和需求,這也是PET的兩大基石。我們前面的分享也提到了,孩子包括我們自己的所謂偏差行為背後都是因為有了不好的感受以及未被滿足的需求,從這個層面去溝通,就不會出現非輸即贏的局面了。

當然這裡面還存在一種情況,也是最後一格,叫「價值觀衝突」,這裡面除了溝通技巧,更重要的可能是調整自己保持求同存異的心態了。我們的想法有差異是特別正常的事情,也不會出現衝突。只有當我們想改變對方,想消除差異的時候衝突才會出現。

不過即使是價值觀衝突,這裡面也大部分都有需求衝突在,所以傾聽對方的需求和感受,以及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特別重要。

那今天我想重點分享一下當孩子處在問題區,我們的溝通技巧需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問題區?簡單說就是誰擁有負面情緒,不好的感受誰就處在問題區。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問題,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要劃清界限,也就是誰處在問題區,誰就對這個問題負責,誰就有權決定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絆腳石模式的缺陷

那我們在學習新的方法前,先看看我們的舊模式為什麼有缺陷。

我舉一個例子。孩子要買玩具被父母拒絕之後有情緒了,嘟著嘴甚至開始哭,對此父母們常見的反應有什麼呢?

1、「媽媽給你買冰激凌去吧」(迴避、轉移注意力)

注意力可以被轉移,情緒呢?情緒不是我們身體外面的一個罩子,可以被別人拿走。有時看似孩子的情緒被拿走了那是幻覺,其實是被壓抑積累起來了。總還是會找一個什麼途徑出來的。

2、「咱家那個跟這個很像啊,你都有好幾個類似的玩具的,昨天才買過的啊,爸媽小時候就一個玩具玩好久」(教育,邏輯辯論)

這樣的應答通常有兩種結果,一個是孩子不服跟你辯論;另一個是孩子覺得爸媽有道理,否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為什麼非要那個玩具啊?」(提問,調查)

我們通常在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直接問「為什麼」但是人在情緒中,頭腦就好像裝滿水的杯子,水得倒掉,其他東西才能倒進來。這時候問為什麼,他的回答一定是非理智的。

前幾天我家老大就在情緒中把奶奶「氣」哭了,那天奶奶和阿姨一起帶兩個孩子去公園,玩的時候因為妹妹要騎姐姐車的事,姐姐就積累了一些情緒,回家在電梯口因為搬不動車子爆發了,不讓奶奶進電梯,奶奶問「為什麼」,她就開始「信口胡謅」說:「因為你老了,因為你快死了」。。。

還有昨天在車上,姐妹倆都要坐我身上,一起哭,奶奶在旁邊想幫忙,建議姐姐坐過去,姐姐拒絕了,奶奶問「為什麼不做呢?你不喜歡奶奶了嗎?」我趕緊打住,生怕這孩子再說出什麼「傷」奶奶的話來。。。

4、「家裡那個跟這個差不多,一會到家媽媽就給你拿出來」(提建議,給解決方案)

給建議可能的結果也是兩種,一種是孩子接受建議,長此以往的結果可能是孩子覺得自己不行,自己的想法都不夠好,都得聽大人的。再大一點可能父母們會埋怨「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沒主見」。當我們這麼埋怨的時候請先問問自己給孩子做主的機會了嗎?

第二種就是孩子不接受,於是進行爭辯,又陷入權利之爭,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5、「你都這麼大了,別總那麼任性了。不是都跟你好好說了嘛」(說教、規勸)

6、「趕緊走,回家。」或者「不許哭,好好說話。或者我都說了不買」(命令控制)

孩子可能基本都會服從,但是感受一定不會好,對爸媽可能有很多怨恨。不服從的那就鬥爭到底,魚死網破~

7、「再哭我走了啊!」或者「每次都要買玩具,你這樣,以後什麼玩具都不買,以後我都不帶你來商店」。 (警告威脅)

這個也通常有用,孩子害怕啊!心裡充滿了恐懼和害怕。我小時候有一個類似的經歷那種感受我現在都記得,真是太糟糕了,又想要玩具,媽媽不聽我說還要走,特別糾結擰巴,難受極了。

8、「給你買了,一回家就得先寫作業啊!」 (講條件)

這個最明顯的副作用大家應該都有體會,就是孩子也學會了跟我們講條件。

9、 「你可真麻煩,每次都這樣。」(指責批評)

10、 「多大了還哭,羞羞」或者「等你自己掙了錢想買啥買啥」(嘲笑羞辱)

這個兩個不用說,感受一定也不好。

11、還有家長說會先等孩子情緒過去再跟他聊這個事,我說那你怎麼等他情緒過去啊,他說就是等著什麼都不說。(沉默模式)

以上這些溝通方式的影響有一個共通的點,就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一定不高。感受、需求通通沒有被看見和理解,各種打壓。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溝通方式可能使得孩子具有的品質肯定跟我們的長期育兒目標是相違背的。

以上基本就是我們通常的回應方式,我們挨個看了這樣溝通帶給我們雙方的影響。

當我們這樣表達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想孩子的感受會是怎麼的,以及多次這樣溝通會導致的後果。

PET中,我們把這樣的溝通方式稱為絆腳石,這些石頭導致我們的溝通是不暢通甚至無效的。

傾聽式溝通模式

當孩子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也就是孩子處在問題區,這時我們主要需要傾聽技巧。

傾聽分基本傾聽和積極傾聽,並且有三個要素:接納,真誠,同理心。

基本傾聽包括三種,有沉默,還有簡單應答(就是嗯啊哦,這樣的應答,表示你在聽,你有興趣聽下去),還有一個叫「門把手」(也叫「邀請式問題」,就是當對話中斷時,我們用類似「接下來呢?」「這樣啊」「還能告訴我更多嗎」這樣的問題,把溝通之門再打開,同樣是表示我願意陪伴你聽下去。)

傾聽方式的第一種沉默,與絆腳石溝通的沉默模式有什麼區別呢?

我舉一個例子,一個我的學員說的,有次他兒子一上車就想玩那個檔把(因為之前爸爸剛讓他玩過,還讓他推過)。媽媽不同意,孩子坐在後排座椅就大哭。媽媽也不知道說什麼就不回應,孩子說什麼都不回應。最後孩子哭著說「媽媽你看看我,媽媽你看看我。」

這個媽媽的沉默是帶著同理心、帶著接納、帶著真誠的嗎?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不是,沉默(不說話)也可以是一種對抗。

沉默成為一種傾聽方式,前提是我真的看到了孩子當下那個情緒,接納那個情緒,用我的沉默告訴孩子我在呢,陪著你呢。這和絆腳石的沉默模式的性質不同。

在面對面的交流中,語言能傳遞的信息只有20%,剩下的是什麼,你的身體語言,態度,神情,包括情緒和感受,對方都能體會到,孩子更是如此。

傾聽是表達當下的事實和孩子的感受。當我們接納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緒,這個情緒就被釋放掉了,

例子一:

孩子看牙醫要拍片,需要把片子放嘴裡,孩子拒絕了。孩子的感受是害怕,他不知道要發生什麼。如果我們只是說「沒事,不疼」不會消除孩子的害怕。因為他那時候就在那樣的情緒里。

我們需要做的是看見孩子的害怕,我們現在比較流行一個詞「接納」。當你說沒事不疼的時候,潛語言是說「這沒什麼可怕的,你用不著害怕」。

而傾聽的方式是,我們跟孩子說「這個片子放進去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你很害怕。」然後聽聽孩子說什麼,確認他的情緒溫度已經降下來了,再去表達你的想法。如果孩子一直在問題區,我們需要繼續傾聽。有時候你會發現,可能下面還有其他積累的情緒,還有一個核心事件。

例子二:

有一個朋友,她的孩子暑期忽然不去游泳課了。她就問孩子原因,孩子說一起去的朋友總做危險動作,讓孩子也做,但是孩子不敢。

這媽媽就開始教育孩子「你不願意你就說嘛!」可是孩子還是不肯去。後來這個媽媽用了基本傾聽中的「簡單應答」方法,即這個媽媽對孩子的回答以「嗯、啊、哦」回應,幫孩子了解到孩子擔心如果拒絕朋友做危險動作,朋友就不跟她好了。當這樣的溝通結束之後,孩子也清楚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傾聽就有這樣的作用,讓我們/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其實人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執著在一個想法里,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感受。

三、傾聽三要素:真誠、同理心、接納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需要我們去敏感地覺察到。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傾聽是怎麼回事,我先放一個小視頻,是之前還比較火的一個動畫片《頭腦總動員》的一個片段。

檢驗傾聽是否到位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你的傾聽打開了孩子的嘴巴,還是堵上了。也就是孩子一直在傾訴,還是孩子兩下就無言以對或者沒興趣再談下去。

那傾聽什麼時候結束呢,誰說了算?孩子。孩子走出問題區了,沒情緒了,走開了,OK,結束。

兩種可能,一個是情緒被看到了,疏通了;一個是還沒準備好,不想說了。不管是哪種,要尊重孩子。別你這覺得還沒說完呢,又給拉回來繼續說「我還沒傾聽完呢」。這個界限很重要。

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提醒: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非常重要,而且要說的慢且易懂的語言。孩子的思緒很容易天馬行空跑了,完全沒聽到你在說什麼。這時候做的就是無效溝通。

你在開口的一剎那停了停,想了想再開口。犯錯並不可怕,你錯了說明你在嘗試新的東西,而且試錯就是在進步啊。重點是去做,去開始改變。只要開始了,只會越變越好,因為最差不過是退回你原有的模式。

知道 ≠ 做到

關於改變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誤區,叫做「知道到做到的距離。」

應試教育下,背下來知識、學會了公式,差不多就可以考100分。但是成長和改變不是卷面考試,我們聽課的過程只是我們的腦袋知道了一百分是什麼樣子,而怎麼能拿到100分需要慢慢去做,一分一分去得的。我們需要去生活中實踐,讓我們的身體學會,而這一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真正去做去實踐才是我們的身體在慢慢學習,每天甚至幾天得到了一分,我們就要嘉獎自己,感謝自己。不要輕易放棄。

如果我們不改變,雖然現狀看起來你不那麼喜歡,但這是我們所習慣和熟悉的,也就是所謂的舒適區,熟悉就會讓我們有安全感。相對來說改變是未知的,所以改變的過程一定是伴隨著痛苦的。

認清這兩點之後可能更容易接受改變過程中的不順利和阻礙,這都太正常了,希望大家能在改變1分的時候感謝自己,而不是去懊惱那沒改變的99分。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微課分享活動。)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真正學好英語的秘訣是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輸入
這11套頂級分級英語有聲讀物,輕鬆秒殺你16年學校英語教材
臨床醫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是否被取消了?
一個蒙氏教師的成長之路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解放 | 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