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戊戌變法必敗無疑?它對後世究竟有何影響?
從政治層面講,戊戌變法這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必敗無疑。
變法的主導者,根本就是政治小白,無論是光緒,還是康梁,抑或楊銳、譚嗣同等「四小軍機」,根本不曉得政治鬥爭的殘酷,即使曉得,也根本應付不來。
光緒是道光以來最熱心西學的皇帝,也有抱負和理想,但年輕人的心態過於著急,在局面尚未打開的情況下,就貿然革了老師翁同龢的職,自斷右臂,緊接著又在短時間內妄圖搶奪人事大權,撇開軍機處,成立咨議局,甚至把禮部六堂官集體革職。要知道,在官本位社會,人事爭鬥就意味著利益爭鬥。你搶人家食,他們能不拚命嗎?要搶,但不能著急,要布局好,一步步來。一句話,光緒想擺脫老佛爺的控制,但他真的不具備明君的基本素質。
康有為、梁啟超更不用說了,身上文人氣太重,也根本沒有進入這場變法的權力核心,只是政策設計者,而體制下層或體制外的在野人士,提出的政策,往往流於空想,不切實際。所以,與張之洞一派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深。作為六君子的楊銳和劉光第,其實都是張之洞的人(冤死鬼),他們在政策上主張漸進式變革,認為康有為那套類似於法國的雅各賓主義,會把大清帶入危險境地。而且,康有為的今文經學,也被張之洞斥之為「野狐禪」。這就是,為什麼張之洞要專門寫《勸學篇》,來與康梁一派打對抗了。
當年,強學會成立時,李鴻章送上2000兩銀子,結果被維新派拒之門外,更是缺乏政治經驗的表現。要知道,李鴻章可是思想很西化的人物,僅僅因為當時背著「賣國賊」稱號,就盲目地拒絕合作,實在過於兒戲。來看當年李鴻章給上海格致書院出的考題:「西學格致,始於希臘阿盧力士陀爾德(亞里士多德),至英人貝根(培根)出,盡變其說,其學始精。逮爾文(達爾文)、施本思(斯賓塞)二家之書行,其學益備,能詳溯其源流歟?」早已超越所謂器物層面,進階到文化層面了。戊戌政變後,李鴻章還對慈禧這樣說:「臣實是康黨,廢立之事,臣不與聞,六部誠可廢,若舊法能富強,中國之強久矣,何待今日?主張變法者即指為康黨,臣無可逃,實是康黨。太后默然。」
其實,政變的發動者慈禧並不反對變法,她曾經說過「今宜專講西學」,八股取士也是她拍板廢掉的。她與光緒的矛盾,並不在於要不要變法,而是誰來主持變法。至於她後來將所有維新措施全部廢除,是為了拉攏守舊派勢力罷了。她內心明白的很,要想挽救大清,只有學西方這一條路。但同時,她內心又對外國人始終懷有仇恨情結,認為是外國人把大清攪得混亂不堪,所以後來才會被一幫守舊大臣忽悠著利用義和團盲目排外。
光緒沒有實權,依靠他自然會輸,而依靠慈禧、李鴻章、張之洞是不現實的,因為雙方的改革分歧太大,這三位大佬都不會同意過快地改變政治體制。
有人會說,沒有發動人民群眾。呵呵,你去發動試試唄,那會正是民教衝突日趨嚴重的時期,民眾的仇洋心態趨於激烈,怎麼可能支持向西方學習。
若從思想和風俗層面來說,它又是一場成功的啟蒙運動。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它留下了一整套可資借鑒的改革方案,這套方案後來被慈禧在清末新政時期幾乎全盤繼承。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就評論說,兩者的改革主張如出一轍。所以,慈禧雖然幹掉了戊戌變法,卻繼承了康有為的衣缽。
從政治思想層面來說,具有近代意義的國家、民族、國民等概念,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流行,這也是一筆極為重要的思想遺產。
最關鍵的是,經過這一波維新思潮,傳統的士大夫開始發生思想上的大轉變。當年搞洋務時期,僅有極少數的士大夫表示支持,但戊戌之後,一大波士大夫都紛紛開始向西方學習,當然是通過日本這一媒介,也就是「轉身向東」。別的不說,單看戊戌時期走向興盛的報紙,就能知道這場運動在啟發士大夫思想轉變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絕不應該被忽視。
再者,這一時期維新派創辦的天足會等也對社會風俗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最早對纏足陋習發起攻擊的,是傳教士,隨後是太平天國。但真正在城市形成思潮的,始於戊戌時期。正所謂:「纏足之事不早為之,則變法者,皆空言而已矣。」「欲救國,先救種,欲救種,先去害種者」,只有放足才能「母健而後兒肥,培其先天而種乃進也」。
而且,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女子學堂,也出現於這一時期,邁出了拯救中國女性的第一步。創辦者經元善的這段話,如今讀來依然振聾發聵:「中國人數號為四萬萬,而婦女因不讀書,遂不能明天下之事,凡言論事功,皆依靠男子,則中國人去其一半矣。西人謂吾為半教之國,乍聞之必憤驚,然細思之,非半教而何也?」
總得來說,戊戌變法對後世的影響,更多得體現在思想層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 續五
※1901年:《江楚會奏變法三折》出爐記2
※「九星水法配卦」「輔星卦翻變法」之論
※《晉楚爭霸》《商鞅變法》《阿Q正傳》
※1898年6月11日,《明定國是詔》頒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