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發生在校園裡的英雄故事
汶川地震發生在校園裡的英雄故事
——向災區的老師同學們致敬
退休教師 趙德康(內蒙)2008.06.21完稿
( 據新聞、報刊、網路報道的資料整理、編輯)
(一) 寫在前面的話
汶川地震後的日日夜夜,我幾乎都是坐在電視機旁邊度過的,看著銀屏上一幅幅慘烈而悲壯的畫面,聽著主持人一句句沉重而鏗鏘的播音,我和千千萬萬的人們一樣,一次次地流淚,一陣陣地痛楚,一會會地感動。
5.12汶川大地震震碎了我們近十萬平方公里內的山河、道路、橋樑,震塌了無以計數的農舍高樓,掩埋了我們近十萬同胞的軀體,導致數百萬人受傷,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財產損失,這是一次國家大災難也是一場人類大悲劇。
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雖然破壞了我們許許多多美好家園,奪走了我們數以萬計的寶貴生命,但是,這場罕見的地震災難並沒有震垮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並沒有動搖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
就在災難降臨的瞬間,災區的人們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樑,燃起一顆顆熾熱的愛心,在地動山搖,房屋傾倒的危急時刻,與死神展開了殊死搏鬥。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自救、互救和搶救的行動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蹟,湧現出一個又一個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大勇、大愛、大智驚天動地,他們的英雄行為和偉大精神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他們表現出的民族精神,愛國精神、頑強精神、友愛精神、忘我精神、無私無畏精神、犧牲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這場地震以及隨之而展開的抗震救災大行動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眼淚,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感動,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思考,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啟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故事。這些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彰顯出了巨大的中國力量和偉大的中國精神。
汶川抗震救災為我們豎起了一座無形的豐碑,上面雋刻著死難者的英名,也雋刻著抗震救災英雄們的光輝形象。永垂不朽,永世相傳。
汶川抗震救災為我們書寫了一部恢宏的教科書,記錄了我們民族遭遇的一次太大的悲情,記錄了抗震救災中,各路英雄的超常表現及感人事迹。永垂青史,永放光彩.
汶川地震,學校和幼兒園也沒能倖免,當時學校正在上課,所以他們是死傷最多的一個群體。他們眼睜睜地經歷了一場最兇猛、最慘烈、最短暫的地動山崩、天塌地陷的大災難。經受了一場巨大的傷痛和磨難。
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那樣的脆弱,但又是多麼的堅強。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悄然而去,他們去的是那樣的猝然、安詳、慘烈而無奈。我們合手為他們在天堂里祝福!同學們,如果你們其中有一個或幾個將來能成為地震學家,為人類提前一個小時那怕更短一點時間預報出在哪裡在哪個時間要發生地震,那你們將成為人類最傑出的科學家,成為人類的救星。要知道,現在世界上還不能預測地震。地震常常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希望同學們能把這個人類最渴望的夢想變為現實。
逝者已去,生者還應堅強。擦乾眼淚。化悲痛為力量,我們應為與地震抗爭而獲勝者高歌致敬。在危急時刻,在大大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災難面前,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顯得是那樣沉著、鎮定、勇敢、機智;表現的是那樣團結、友愛、無私、無畏。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因此終生殘廢,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死亡線上,與死神展開了頑強的搏鬥,表現的是那樣堅強、樂觀、自信。他們強勁的生命力戰勝了恐懼、痛苦、脆弱,跨越死亡線,獲得了新生。
在這場地震災害中,湧現出一大批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於救人的英雄老師和英雄少年。他們的英雄行為和拼搏精神,可歌可泣,感天動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證了當代少年兒童的優良品質。他們的感人事迹將永遠激勵廣大少年兒童,也包括所有的成年人,健康成長,奮發向上。我們大家都需要讀一讀這樣的故事,因為這樣可以磨礪我們的心智。
(二) 老師的故事
(1)用身體抵住變形門框讓學生脫險的李佳萍老師
北川中學初二4班全體倖存者,在地震後寫了一篇追憶為救助他們而犧牲的李老師的日記。日記這樣寫道:
這一次地震,讓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也是這次地震,讓我們班上的所有倖存者永遠記住了一位偉大的老師——李佳萍老師。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正在教室上李老師的政治課,她給我們講的是道德修養。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教室開始劇烈搖晃,同學們都驚恐萬狀,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李老師大吼了一聲:「是地震,同學們快跑!」同時飛快地為我們打開教室門,拉著推著我們趕快往外逃。當時整棟樓房已經搖搖欲墜,給我的感覺是房子就要跨(垮)了。為了能讓更多的同學逃出去,李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抵擋住已經變形的門框,可一個人的血肉只(之)軀怎麼能夠承受得住五層樓的重量?李老師被跨(垮)塌下來的樓板壓在了下面……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師還拼盡全力將一個學生推了出來,學生們安全出來了,而李老師,我們親愛的老師卻倒在了跨(垮)塌的房屋下,獻出了她寶貴的生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要代表我們班所有的倖存同學,向老師表示最深切的感謝和懷念。謝謝親愛的老師!李老師一路走好!
這是一篇用淚和血寫成的特殊日記,字列行間,映射出一張慈母一樣的教師形象,跳動著一顆金子一般的美好心靈。眼下我們無法知道這位教師生前的情況:多大年齡,從教幾年,是不是一位母親,是不是一位黨員,被評過優秀教師嗎?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就憑這一分鐘內的舉動,便可以斷定,李桂萍是一位最可親最可敬的老師。李老師走了,她只留下一句話----「是地震,同學們快跑!」她只留下三個動作-----飛快地為我們打開教室門,用自己的身體抵擋住已經變形的門框,拼盡全力將一個學生推了出去。而她卻向相反的方向走了,-----去了」天國」。如果真有天國的話,我們衷心地祝願李老師在哪裡生活的更好!
有一位詩人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啟示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李老師把生讓給學生,把死留給自己,她雖死猶生。她將永遠活在初二4班倖存者心裡,也將永遠活在所有人們的心裡。
(2)勇救幾百名學生脫險而自己被埋犧牲的許念華老師
「5·12」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一位女教師正帶著兩個學生在辦公室里拿學習資料。突然樓房開始劇烈晃動,同時發出怪異而恐懼的響聲。人們開始站立不穩,東倒西歪。頭暈噁心,她立即意識到大地震發生了。災難來臨時,逃生是人的本能。而且這位老師所處的位置離出口最近,只要衝出去10米,她就能逃離災難,活下來。可是她沒有選擇逃生,而是留下來與同學們共患難,同生死。就在這剎那之間,地震發出的沉悶的轟鳴聲,樓房搖晃發出的嘎嘎響聲,學生們發出的尖叫聲匯成一片;眼前是驚恐、慌亂、擁擠不堪的景象,學生們在過道里無序地狂奔……,很多學生因為慌亂,搞不清方向……
意識到是地震後,正在辦公室的這位老師奮力將身邊兩名正跟她拿資料的學生推出門外,一邊大喊「地震了,快跑!」一邊拽著兩人往樓梯口飛奔。到了樓梯口,她再次把兩人往教學樓門外推去,並囑咐:「你們快跑!」之後,她便轉身回到二樓樓梯口,站在那裡指揮其他師生疏散。
地震時教學樓內還有幾百名學生正在上課,其中大部分學生都在二樓的教室里。我們這位文弱的女教師儼然是一位馳騁沙場的將軍,指揮著千軍萬馬過一座獨木橋,幾秒鐘就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大軍過去了,就是勝利,過不去,就將全軍覆沒。
同學們,這個比方再恰當不過了。大家試想,如果樓道口無序逃跑,形成擠壓踩踏,那後果將是誰也逃不出去,幾百人將要在幾秒鐘內埋葬在倒塌的樓房廢墟中。我們的這位女教師大聲地呼喊著「大家不能慌亂,一定要有序地跑進,否則,誰也逃不出去!」她邊喊邊助推著同學們跟進下樓。由於這位女教師鎮定自如的組織和指揮,樓里的幾百名師生絕大多數逃離了一場災難的深淵。而她卻永遠地留在了教學樓中。
十幾秒後,操場上安全撤離的學生們目睹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教學樓劇烈搖晃,在最後10多名師生還沒來得及衝出來的時候,「轟」的一聲巨響,整幢建築物像積木一樣塌落成一堆。這十幾人沒能逃出來,其中有一個,就是這位女教師,她被深埋廢墟的那一刻,她的生命定格在——39歲。
她叫「許念華」,是綿竹東汽技工學校漢旺校區的一名老師。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她是許廣平的孫侄女。如今,許念華的丈夫仍在綿竹東汽廠「堅守崗位」,即將參加中考的兒子則隨外公許錫念及外婆,來到廣州「投親靠友」。年近七旬的許錫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現得非常堅強。雖然痛失愛女的他在講述那段回憶時,曾一度剋制不住,捂著胸口放聲大哭,但很快,老人家便收斂起自己的傷悲,堅定地說,當老師的就該把生留給學生,把死留給自己。「許念華應該這樣做!如果不把學生生命放第一位,她就不配當老師!」
許念華老師在最危險的時刻,站在在最危險的地方---最容易出問題的樓梯口,鎮定自若、沉著有序地指揮師生疏散。幾百名師生得救了,而她卻被埋在廢墟下,再不會走出來了。更令人揪心的是經她組織疏散而獲救的幾百名師生目睹樓房倒塌把許老師壓在瓦礫中的那一刻!這是多麼悲壯,多麼撕心裂肺的場面!這無異於一個英雄壯士為民獻身,為國捐軀的壯烈場面。許老師不就是一個與地震抗爭,與死神搏鬥的壯士、英雄嗎?!徐老師的英雄事迹將永記史冊,永放光輝!
我們從許老師身上還看到另外有意義的一個層面。他的家族史上,曾經有過光耀奪目的一頁。她的老姑許廣平和老姑父魯迅是民族革命的先驅者,是中國現代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鬥士。許念華秉承了家族的傳統美德和無畏精神,用他的義舉又寫上了光彩的一頁。難怪乎她七旬的老父親許錫念在痛定之後,能說出「許念華應該這樣做!如果不把學生生命放第一位,她就不配當老師!」這樣的錚錚鐵骨之言。這是一個偉大父親的胸懷,飽含民族義氣的長者。從許念華祖孫三代所彰顯出的不同形式的民族精神和表現出的英雄業績,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傳承不息的偉大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許念華又為我們樹了一塊英雄的豐碑。雖然她的業績並不是那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卻是一個平凡中見偉大,我們民族最優秀的人民教師。她心裡裝著學生,它不僅為山區的學生獻出了自己美麗的青春,並為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許念華老師的英雄事迹,將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3)完成了最後使命的教師譚千秋
「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她的丈夫、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雙臂保住了4名學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說,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麼硬啊!」張關蓉慟哭失聲……
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中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記下了這一切。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麼硬啊!」張關蓉慟哭失聲……
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中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記下了這一切
(4)樓梯口,拯救學生的吳忠紅老師
前日下午,崇州懷遠中學教學樓發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該校英語老師吳忠紅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地震襲來,學生從樓梯口蜂擁而下,這位老師引著孩子疏散時,聽到有學生掉隊,他義無返顧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這位老師和幾名孩子被吞噬……
樓梯口,拯救學生
雖然昨日學校停課,但一群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還是來到懷遠中學,為離去的英語老師吳忠紅和幾名學生默哀。看著面前倒塌半邊的教學樓,他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凄冷。
副校長李宏成折騰了一整夜,他和很多男老師都衝上第一線,不少老師的手在扒土時被磨破了。李宏成說,這棟四層教學樓有12個班,下午1點50分就開始上課,就在第一節課快要結束時,突然,地面開始搖晃,孩子們的尖叫聲劃破校園原有的寧靜。李宏成說,大樓搖晃了約1分鐘時,中間裂開一條長長的縫,樓體裂成兩半,而裂縫正好在其中一個樓梯邊。「這是孩子的生命樓梯啊。大部分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兩個樓梯撤離到地面。」李宏成和該校高校長冒著生命危險,跑近樓梯口接應跑下來的孩子。1個、2個、3個……李宏成說,當時他們的腦子全懵了,但嘴裡卻在數著學生的人數。
返回時,樓梯垮塌
當時,吳忠紅老師正在四樓給初一五班上英語。該班的男學生小斌(化名)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動起來,他和同學都嚇得尖叫,「同學們,不要慌,什麼都不要帶,跟著我往下跑!」吳老師揮著手,示意全班同學跟著他往外跑。當時樓梯口擠成一團,初一五班的絕大部分學生跟在吳老師後面。突然,後面的同學喊了一聲:「教室里還有兩名同學……」「吳老師顯得很緊張,馬上折轉身,我們已經到三樓樓梯口了,結果他又往四樓上跑,我們跑到樓下,上面的房子就轟的垮了,吳老師不見了……」小斌哽咽著說。
殘磚中,他犧牲了
李校長說,因為師生有組織的撤離,絕大多數師生安全返回地面,只有5名師生被埋在廢墟里。接到報警後,崇州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領武警、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趕到現場,展開搜尋工作。搜救進行了整整一夜,昨日早上6點過,救援人員才從垮塌的殘磚中找到吳忠紅,他已經永遠停止了呼吸。
吳老師的妻子宋代群在得知丈夫的噩耗後,極度悲痛說不出話來。昨晚,她在兒子吳楠的攙扶下,從臨時搭建的帳篷里走出來與記者見面。失去丈夫的她,面容憔悴,始終啜泣著。吳楠也站在一旁默默地流著淚。站在廢墟前,母子倆無法掩飾內心的悲痛,望著吳老師遇難的廢墟失聲痛哭。「爸爸一直希望我考一所好的大學……」正在讀高二的吳楠哭著說,「以後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負爸爸的希望!」據學校一位老師稱,宋代群是一名下崗工人,患病多年,吳楠在懷遠中學念高二,記者了解到,吳忠紅老師今年45歲,已在教學戰線工作了28年。
(5)挽救了59名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的劉寧老師
這個在
劉寧是北川縣第一中學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發生的時刻,劉寧正帶領自己59名學生在縣委禮堂參加「五四」青年慶祝會。「禮堂突然在晃動,而且越晃越厲害。」經驗豐富的劉寧馬上意識到發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學們不要亂跑。「縣委禮堂的椅子離地較高,我叫學生立即就地蹲進結實的鐵椅子下面,千萬不要亂動」劉寧說。
正是劉寧老師在關鍵時刻的冷靜,全班59名同學中只有兩個受了輕傷。
當時的情形是,禮堂發生部分坍塌,沉重堅硬的橫樑和磚頭水泥雨點般向下砸,「學生們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結實的鐵椅子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保護作用。」劉寧回憶說。
初一六班一名學生心有餘悸地向記者描述當時場面:我蹲在椅子下面,聽見屋頂垮塌掉下來的橫樑磚頭砸在鐵椅子上面發出的砰砰聲,非常害怕,護在我身上的鐵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劇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鐵椅子被砸穿哦」,幾分鐘之後,屋頂坍塌的重物終於停止向下砸。地震暫時過去了。
就這樣,59名學生奇蹟般得救了。但劉寧老師在救援學生時,雙手被堅硬的水泥劃得鮮血淋漓。
劉寧說,我們跑出縣委禮堂時,發現整座縣城幾乎被夷為平地,往日的高樓現在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泥瓦礫垃圾場。到處是呻吟的聲音,滿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學校肯定也出事了,我們趕緊往學校方向跑。」
跑回學校時,劉寧驚呆了。兩座教學樓垮塌,其中一座被地震完全「粉碎」。劉寧說,要知道,這個校區有2600多名學生。後來劉寧才得知,被壓在廢墟下面的學生有1000名左右。
劉寧的寶貝女兒劉怡,在北川縣第一中學念書,她當時也被壓在廢墟下面。
倖存下來的教職員工投入緊張的救援工作之中。劉寧在搶救其他學生的同時,每次經過女兒被困的廢墟時,感覺一陣陣巨大心痛襲來。女兒被壓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於缺乏大型吊車機械,暫時還無法救援。
女兒劉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樓,地震發生後,她被壓在課桌下面。「據同樣困在裡面的同學喊話,女兒還活著,只是腳受了傷。」劉寧說,但形勢很快發生變化。由於這兩天餘震不斷,女兒被困的空間已經被新塌下來的東西擠占,可愛的女兒永遠回不來了。
(6)幼兒園老師捨身為孩子擋垮塌的水泥板
人民網·天津視窗
用身體擋水泥板 孩子獲救老師犧牲
汶川地震發生後,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外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裡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7)杜正香老師用肩和背為孩子擋住橫樑
「挖出來了!挖出來了!杜老師找到了。」震後一直守候在南壩小學校門口的老師和家長們圍攏上來。
人們口中說的杜老師叫杜正香,是南壩小學學前班中班的代課教師,不過孩子們更喜歡搖著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實杜老師今年才48歲。
「看得出她是要把這些孩子們帶出即將倒塌的教學樓,她用自己的肩背為孩子們擋住了墜落的橫樑。」參與搜救的解放軍戰士說,杜老師以生命守護的五個孩子最終沒能生還,這可能是她唯一的遺憾。
「小心挖,注意保護杜老師的遺體。」這句話在搜救人員中互相傳遞。
「杜老師要不是為了救學生,自己一個人肯定能跑出來。」她的同事語文老師楊樹蘭說,「可我知道,她肯定不會扔下自己的學生們。」
5月12日地震發生時,楊樹蘭正在學校的宿舍午休,當她連滾帶爬跑到操場上時,正好看見杜正香一把將送小孫子上學的嚴明君老太太祖孫倆推出了搖晃中的教學樓,轉身衝進一樓的教室,連抱帶拉救出幾個孩子,之後她又衝進了已是煙塵滾滾、不停擺動的教學樓。這是楊樹蘭和其他人最後一次看到杜正香老師的身影……
王全香老師說,同樣在一樓的學前班大班的三四十個孩子都自己跑出來了,可是杜正香班上的孩子都太小,肯定被劇烈的地震嚇呆了跑不動,要不然杜老師也不會跑進去那麼多次,她捨不得孩子。
杜老師的丈夫嚴正明回憶起自己的妻子,哽咽里還有驕傲:「我知道她一定會那樣做,她一直對學生們很好。」
和四川其他邊遠山區村鎮一樣,南壩鎮絕大多數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家裡只剩下老老小小,爺爺奶奶們也都放心地把自己的孫子孫女交給她照顧。
這次地震,杜老師班上的孩子獲救的並不多,可是家長們都沒有怨言,「都知道她對孩子好,怎麼能怪她」。
14日下午,全鎮倖存的村民自發為杜正香出殯,隊伍從山上拉到山下,他們都要來送送這位好教師。
(8)苟曉超老師為救學生英勇獻身。
(9)肖曉川等7名老師帶領72名學生冒雨翻山逃出震區。
(10)請記住這些教師的名字
在這次四川地震中不少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迸發出來的職業理念,塑造出來的偉大師魂,都讓我們感到無限的傷痛與深深的感慨……這次與無情的地震抗爭的過程中,除李佳萍、許念華二位老師外,還有很多英雄的老師值得我們紀念和學習。
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小學年輕教師王周明,當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樑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當即被擊碎……
還有20多歲、年輕漂亮的該校舞蹈老師湯鴻,發現險情後,她把學生推向牆角,把她們抱在自己懷中,垮塌的樓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屍體被找到時,她俯身趴在那面牆的角落裡。她的懷裡,3個女孩活了下來,而她卻永遠離開了人間……
去年才大學畢業的什邡龍居小學英語老師向倩,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有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衝去。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從廢墟中挖出屍體時,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北川縣第一中學初一六班班主任劉寧,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兒,卻在地震發生時刻, 機智勇敢地保護了自己班上59名學生,使他們安全脫險。
崇州懷遠中學英語教師吳忠紅,地震發生時正在給初一五班上英語課,他沉著勇敢地帶領全班同學逃離險境,當他返回四樓教室尋找掉隊的兩個學生時,樓房轟然倒塌,再也沒能走出來。
這樣的教師遠遠不止以上這些:
綿竹市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瞿萬容老師,救援隊發現他時,他的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裡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卻再也無法醒過來;
汶川縣映秀小學,廢墟中,張來亞老師身體趴著,兩手抱著向前,在他的身下,躺著兩名學生,其中一名安然無恙,一名名叫周悅的只是手骨折。而張來亞老師,再也無法醒來。該校聯芳老師的死狀和張來亞一樣。在這名女教師的雙臂下面,也有兩名學生,安然無恙;
而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更是保護了四個學生的性命。救援人員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而譚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那個張開雙臂的永遠的姿態……
這些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的平凡的人民教師,在地震來臨之時,身處在講台上的他們本可以第一個跑出教室,本可以最安全地保障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大難將至的關頭,這些平凡的人民教師沒有選擇自已逃命,為了孩子們的生命,他們在自己及親人在生與死的選擇面前,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保護學生,因此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視死如歸,選擇了捨己救人。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留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而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他們用一種令人敬畏的最至高無上的保護學生的姿態,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什麼是職業道德。在所有有關災區的感人的新聞裡面,除了一些神聖的父母之愛,除了一些學生之間的奮不顧身的互救外,我們見得最多的,就是平凡的人民教師,就是這些平凡的人民教師的不平凡的師魂。
上面介紹的這些教師的事迹,還只是在災難來臨時英勇的教師群體中的極少的一部分,他們有的是剛走出大學門檻的風華正茂的年輕教師,有的是已經工作了幾十年而歷盡滄桑的中老年教師,他們普普通通,勤勤懇懇,更重要的是,無一差別,只要他們走上了教師崗位,只要是一位人民教師,他們就承擔了這份沉重的責任,那就是不僅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還要以自己的責任、職業道德和性命來保障這些學生的安危。而越是在危險的時候,他們的這種責任就顯得越重要,而他們的這種師德和師魂就更能得到彰顯。他們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千千萬萬個人民教師中的普通一員,但是,他們卻又是神聖的,偉大的,他們,用人生中最寶貴的生命,詮釋出了人生中最可貴的教義!他們用最後的少有的大無畏的保護學生的姿態,為學生們,為無數的人們留下了教師的忠誠的誓言,留下了對學生無盡而無言的愛,塑造了一個個平凡的人民教師的最可貴的師魂!樹立起了一個個生命的豐碑!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只有記住他們,我們才知道,什麼是人民教師,什麼是師德師魂,什麼是責任……
平凡的人民教師,做出的是不平凡的業績!塑造的是不平凡的師魂!因此,我們希望,學生應記住他們,歷史應記住他們,人民也應記住他們……
(11)「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一片一片的廢墟,到處是哭喊的聲音,救援隊發了瘋一樣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著去的攝影只了拍一張照片,就扔下相機去幫忙,因為那情景讓你不可能站著看著。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看著那些小小的,帶著紅領巾卻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孩子,她說她突然覺得自己說話的勇氣都沒有了。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隻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已經泣不成聲。
(三) 學生的故事
向少年英雄致敬 向少年英雄學習
近日,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組織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得到全國各地群眾熱烈響應。
汶川大地震,災區那些稚嫩的生命尤其感動著億萬人的心。在災難面前,他們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樑,昂起了不屈的頭顱,與死神展開了搏鬥。他們的英雄氣概、先進事迹和可貴精神,讓人刮目相看,令人肅然起敬。無論對孩子還是成人都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我們為災區少年的堅強和英勇高唱讚歌:
在這場災害中,災區的少年兒童經受了巨大的傷痛和磨難,同時也表現出了超常的勇氣和力量:有位名叫白樂瀟的12歲女孩。地震發生時,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門卡住,為了讓後面的同學能儘快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斷了。同學得救了,她卻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女學生高瑩雙腿斷了,雙手也被砸傷,在廢墟里,她不僅一直沒哭,還微笑著對大家說「要勇敢」;中學生雷楚年在2分鐘內,兩次返回教室,幫助7名同學脫險;12歲的女學生廖桐,自己本可以迅速逃生,但看到班裡還有十餘名驚慌的女同學,就果斷地叫大家跟她跑,將她們安全帶出……
我們為災區少年表現出的的聰明智慧和樂觀精神感到驕傲:很多倖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現出驚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時和獲救後表現出可貴的樂觀。他們知道保持清醒,用歌聲驅趕恐怖、傷痛和睏倦;用電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鼓勵自己堅強不屈;他們懂得保持體力,用團結、友愛和鼓勵支撐生命。
小女孩鄧清清被救出時,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被困於廢墟80小時的男孩薛梟,被救出來後第一句話是「叔叔,我要喝可樂,要冰凍的」。在樓道里,楊彬彬為救助跌倒的同學,錯過了逃生的機會,被埋77小時獲救後,失去雙腿還幽默地說「我沒事,只是髮型亂了,不夠帥了,你們別擔心。」
我們為災區少年的仁愛和感恩胸懷深受感動:
救援隊員動用液壓組合破拆器,在樓層中撐開一條縫隙,隨後隊員們發現,一名男孩渾身是血,躺在幾名孩子的屍體上。就在大家將救援的手伸向他時,孩子卻堅決拒絕:「叔叔,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吧。」 隨後,隊員們在旁邊的隔層中發現了十多名被困孩子。幾個小時後,直到其餘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後一個鑽出廢墟。 女孩馬小鳳和薛梟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營救人員發現薛梟受傷嚴重些,但薛梟堅持說「先救她」,而馬小鳳則說「不,先救他,他的傷勢比我重」。這種仁愛之心讓救援人員動容。3歲的小男孩郎錚被救出後,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朝救他的武警官兵敬禮。一些逃過劫難的孩子,在路邊向前來救援的人們致謝,並在路旁豎起了綿延幾里長的紙牌,上面寫著「謝謝」「辛苦了」。有的還加入志願者隊伍,為救援工作貢獻他們的力量。
苦難是良師,逆境出人才。現今,災區的孩子們已擦乾眼淚,帶著傷痕毅然走進了帳篷學校。「安心學習,立德成才,報效祖國,回饋社會」,這是災區孩子們共同的心聲。「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梁啟超之言,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得到了嶄新的詮釋。這些堅強而可愛的孩子,讓我們看到了災區的希望,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未來。英雄少年,時代驕子。讓我們向這些少年英雄致敬,並伸出我們熱情有力的雙手,共同托舉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1)背出兩個同學的小英雄林浩
林浩是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地震時,教學樓瞬間坍塌,他們班的31名同學全被埋壓在瓦礫之中,20名同學遇難,只有11名學生逃生。小林浩幸運地活了下來,並救出了兩個同學。據林浩自己介紹,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我使勁爬,使勁爬,終於爬出來了。爬出來後,我看到一個女同學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轉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給校長,校長又把她交給她媽媽背起走了。後來我又爬回去,把另外一個男同學背出來交給了校長,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向記者講述自己救人經過的時候顯得非常鎮定。林浩說:「我背得動他們,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傷,後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救了兩個同學後,小林浩靜靜地離開學校回家去找媽媽,可是這時的漁子溪已是一片廢墟狼藉,媽媽在哪裡呢?小林浩茫然地在四處尋找,沒有找到媽媽。他14歲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時他的妹妹也跟他們在一起。經過幾天的尋找,3個孩子還是沒有找到父母,家園已經被毀,無家可歸,無處安身。村裡活著的人多數已經逃走了。,14歲的姐姐帶著他,隨著逃難的人群抄一條小山路,走了7個多小時,到了都江堰後,被救援人員送到了醫院。後來,我們從中央電視台抗震救災節目中看到了記者採訪小林浩的感人畫面,小英雄林浩若無其事地向記者講述了他救同學的經過,他的表情顯得那樣從容、鎮定。
小林浩的行為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一個九歲的孩子,突然面臨一場意想不到的、極其慘烈的災難,而自己已經可以逃離死亡線的時刻,又義無返顧地返回廢墟里救出兩個和他一樣大小的孩子!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毅力,多大的情懷!林浩是一個真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小林浩的義舉給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
《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堅強的,也是精彩的。
就在幾分鐘前,還和自己一同玩耍,一同學習的小朋友,眨眼之間被掩埋在坍塌的廢墟里,20多個鮮活的幼小生命無奈地停止了呼吸。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顯得多麼脆弱,但卻又多麼堅強。這種突然降臨的極度恐慌和殘忍的場景,必然給還活著的孩子們帶來心靈上的刺激。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小林浩沒有恐慌,沒有哭泣,相反在大難面前表現的是那樣鎮定自若,他沒有想到自己一個人逃離,而是忍著受傷的疼痛,冒著殘垣斷壁還可能再倒塌的危險,返回廢墟里,救出了兩個同伴。
在這種年齡段,孩子們都是在溫暖家庭的呵護下幸福地成長著,他們不僅膽小脆弱,而且常常在父母面前撒嬌,平時稍有點頭痛腦熱或者稍不順心或者偶遇困難,就要爸爸媽媽關照、排除。所以,大多數孩子如果碰到這樣的災難,一般是很難抵擋的。但是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出現了!小林浩用他的行為——看上去很平常的行為——卻反映出了一個在他這個年齡段幾乎難以具備的優秀品行。有一句哲言說「世事造英雄」,也許是大難面前必有大英雄吧,汶川地震為我們民族造就了林浩、康潔、郎錚、白樂瀟、張春梅、何翠青、楊彬彬等一代小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小精英,為我們塑造了永遠的學習楷模。
《2》有希望的一代人
小林浩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在困境中處理事情表現的很成熟。他救出兩個同學後,不是放在一旁不管,而是一個一個都交給校長;帶傷救出兩個同學後,並沒有去訴求別人,而是悄悄地離開學校回家去找媽媽;過去三天了,爸爸媽媽仍沒有找到,就跟姐姐用了7個小時,堅持走到都江堰;當記者採訪時,他只平淡地說了一下救同學的過程。小林浩才九歲,能如此沉著果敢地面對突然降臨的災難,能如此嫻熟自如地處置所面臨的突發事變,對於一個九歲的孩子,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這種頑強的心理素質,這種自如的應變能力,單從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單聽說教也是學不會的。我們的小林浩,在這次痛苦的經歷中,憑著自己的膽略、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果斷把書本上沒有的東西,老師家長的教誨里也很少涉及的東西,給學會了,體驗了,並且升華了。
我們從小林浩身上看到的不僅是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的鎮定、果敢以及勇於救人的精神品質,我們看到的更是中華民族下一代強大的生命力。看到的是一代有希望的接班人。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難管教,他們嬌生慣養,他們自私自利,他們怕艱苦怕困難,他們心理素質脆弱,他們不會處理突發事件……但在小林浩、小康潔、小郎錚等小英雄的事迹面前,這些擔心和憂慮就顯得有些多餘。我們相信,當大困難出現,當大災難突發時,我們的年輕一代、我們的少年兒童,大多數是會學習林浩、康潔等小英雄的。
(2)勇跳六樓後又返回去救人的小英雄康潔
大樓突然發生搖晃,越晃越厲害。「地震了!地震了!」教室里發出尖叫聲。汶川縣映秀小學六年級一個班的六樓教室里,在老師和同學們都往桌子底下躲避的時候,這個班11歲的康潔卻選擇了另一種逃生的方法----跳樓。
康潔從最初的恐慌迅速鎮定下來,他想到與其呆在教室里等死,不如選擇跳樓逃生還有一線希望。幾乎是在一兩秒鐘內便做出了決定。並且確定了跳樓的方法。他想到,樓的前面是操場,地面是水泥地,不能在前面跳。樓的後面是農田,地上是樹和莊稼。從這裡跳,危險要小。他還想到,頭部不能著地,手和腳也不能先著地。這個思維過程也幾乎是一兩秒鐘內的閃過的。用她後來的話說,「我幾乎是『飛下去的』」。菜地里的爛泥救了康潔的一條命,她只是腿被劃傷。她跳樓後的瞬間,教學樓就倒了,老師和同學們在剎那間都被壓在了坍塌的廢墟中。而她自己卻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劫難。
小康潔成功自救後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回到已經倒塌的還在冒著濃重煙塵的廢墟里,搜救他的同學和老師。她艱難地從破碎的不規則的水泥塊和瓦礫中爬上去。在廢墟的頂層。她看見自己的班主任閻老師和幾個同學扎堆被建築物壓在一起。她費了全身的力氣把他們一個一個地拉出來。但餘震又來了,已經破碎的房子又在搖晃,隨時可能繼續倒塌。她想到自己也可能被壓在裡面,那就不能再救老師和同學們了。於是,她迅速從三樓高的地方滑下來。餘震使樓房繼續坍塌,而她第二次撿了一條命。在返回去救人的時候,她反而受了腳傷,她自己以為只是腳被划了一道很長的口子,但實際上右腳已經骨折。
康潔和幾個脫險的老師同學,不久被救援人員帶到安全的地方。而她跳樓救人的事迹也很快傳開。人們對她流露出無限的感激和敬意。當她聽說自己的爸爸已經遇難時,才放聲大哭起來,並且喃喃地說:「我爸爸長得好帥啊!」她愛他的老師同學,也愛她的爸爸。她是一個很重感情的女孩子。
不久,康潔被送到醫院。當醫生們圍著她診斷病情的時候,她還稚氣地要求醫生們先去救治別人。她看見這麼多醫生圍著她一個人,她想到的是還有很多受傷的人們在醫院門外。
我們不知道小康潔平時在學校的表現如何,與老師、同學們相處的怎樣,但從地震時這極短暫的時間內,她的言語和行為看,這是一個多麼勇敢、可愛而成熟的孩子。
後來,小康潔轉到廣州一個兒童醫院治療,大夫們給她做了手術。當記者採訪她,問到她地震時怕不怕,她說:「開始有些驚慌,後來也沒想到怕,好多老師和同學埋在下面,我拚命把他們往外拖,也不知道救了幾個。」記者又問她,為什麼表現的那麼勇敢時,康潔說,她經常上網學知識,「不要看我人小,洪水我都經歷好多次了」。她的回答是那樣平和隨便,無任何做作、表演的成分。她的言語是屬於她自己的,別人教是教不出那種樣子的。看來,小康潔11年的經歷建樹了她勇敢堅強的一面。
有一天,在志願者的幫助下,終於和失散幾天的媽媽重逢了。母女見面後,為不幸遇難的爸爸,又大哭了一場。她為了不讓媽媽擔心自己的身體,還主動要求多吃飯補充營養。
小康潔確實是一個很懂事很成熟的好孩子。也許她平時不一定是一個標準的乖乖孩子,但她卻是一個很愛學習也很會學習的小學生。她說她很愛上網學習,這使她學到了不少課外的知識。現在有些小學生,在這個資訊時代,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確實擁有了難以想像的智慧。而這些智慧的主要方面或者處事的能力,並不是從學校和家庭中學到的,而是來自於社會的影響和攫取。目前,中小學教育還主要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在轉,高考制度帶來的弊病,導致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灌輸」,家庭教育的的主要方式還是「控制」,過於重視課本知識和考試,忽視了孩子們的其它能力和個人品格的培養。我們從小康潔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啟示:小康潔經歷過很多事情,父母又比較開明,允許她上網,這讓她獲得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和能力。這就鑄就了她勇敢堅強的一面。小康潔在這次地震中所以成為一個小英雄,是她做了一般情況下,別的孩子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我們的小康潔,在災難降突然降臨時,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憑她在平時積累的智慧和勇氣,從六樓縱身跳向菜地,並返回坍塌的廢墟里救助老師和同學們。她是一個在特定環境里產生的小英雄。應該說,她是我們當代青少年的一個代表。當然,從六樓跳下來非常危險,跳下時沒有受傷,也有僥倖成分。不過,事後證明,如果她選擇留在教室,那就是另外一種結果。關鍵是跳樓的時候她能有意識地選擇最少可能受傷害的跳樓方位和落地方式。並且,在逃生後能毫不猶豫地返回去冒險救助同學和老師。小康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現在你們的生活、學習,你們的家長、你們的學校都為你們設計安排的十分周全、舒適,幾乎不用你們費任何力氣就可以坐享其成。但是,你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過分優越的環境常常不利於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順境造就的是幸運兒,逆境才造就偉人。人常說,「無限風光常常在險峰」,人生也如此,太順利的生活往往讓人無法體會人生的真諦。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彷彿註定了在今後的生活道路上將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折磨。或考試失敗,或親友離散,或家境變故,或如遇劫困,或突發事故,或天災人禍,等等。因此,我們要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學會知難而進。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冷靜、堅強、勇敢的品格,培養愛祖國、愛人民、關心別人、互助友愛的精神。這樣,一旦困難或災難來臨,你就會噴發出無限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小康潔的事迹就有力地證明了這個道理。相反,如果你一味地追求順境,就會失去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一旦困境來臨,你將束手無策,坐以待斃。
同學們,這難道不是小英雄康潔的英雄行為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智慧嗎?
(3)救了15名同學的小英雄何翠清
四川廣元市青川縣木魚鎮中學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何翠清,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地震險情,原本已經逃離了危險,但為了喚醒全寢室正在午休的18個同學,她毅然返回宿舍,救出了十五名同學,自己和另外4名同學卻被壓在了廢墟里,50小時被救出後,截肢致殘。
她跑回宿舍,一邊大聲呼叫「地震了!快起來!地震了!快起來!」一邊挨個兒推著還在熟睡的同學們。睡夢中驚醒的同學在越來越猛烈的搖晃中跌跌轉轉地逃出了宿舍,有14名同學保全了性命。而她自己卻失去了最佳的逃生時間。就在他推叫最後幾個同學時,寢室瞬間坍塌,小翠清和另外四個同學被壓在了天花板底下。
5個被砸傷的孩子在廢墟里被擠壓的不能動彈。就這樣他們在黑暗、恐懼、疼痛、無奈中煎熬了50個小時。也在堅強、互勉、希望之中度過了50個小時。
當日,何翠清所在的木魚鎮中學被救出的40多名同學,一同送往廣元市中心醫院救治。小翠清在西安打工的爸爸媽媽得到地震的消息後,幾經周折趕回青川木魚鎮,卻找不到自己的女兒。焦急中,等待了三天後,本已感到希望渺茫的父母,意外地打聽到女兒在廣元醫院救治的消息。她們見到被解放軍救出仍然活著的女兒,喜極而泣。他們說,幸運嘛,感謝解放軍救了她,感謝醫生給他用心治病,只要她的命在,即便她殘廢了也無怨無悔。娃救出了十幾個同學,值得!
廣元中心醫院的院長張紹義說:這個孩子很堅強,也很開朗,我們救治她的思路是,從醫學的觀念講,肯定是能保的一定要保,盡最大的努力,恢復她腿部的功能,減少他她的殘疾。讓她們走向社會時,生活質量更好一些。小翠清救人致傷的事迹,使所有聽說的人無不為之感動,醫生、護士、傷員、志願者、前來採訪的記者都為他祈求,都為她祝福,把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可是,由於重物長時間的擠壓,她腿部的肌肉已經壞死,雖經多方搶救,最後還是不得不實施了截肢手術。小翠清永遠失去了右腿。
手術後不久,小翠清向記者敘述了她們五個人在廢墟里經歷過的永遠難忘的50小時。
記者問:「你被埋在廢墟中的40多個小時里是怎麼過來的?」
小翠清若有所思地回憶道:「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怎麼有那麼好的精神。一到晚上,我就在那裡狂喊。我們寢室的那幾個娃兒沒有勇氣活下去了,情緒很低落,我就說,咱們一定要堅持,我們幾個都一定要活著出去,她們都答應的好好的。可是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有兩個同學開始不說話了,一種恐懼和擔心向我們襲來,我想他兩可能不行了。」小翠清一邊給同伴們鼓勁加油,一邊注意外面的動靜,只要有人經過,他就大聲呼救。小翠清接著說:「我的頭被一塊大石頭壓著了,我上面有一個床把子,還有鐵床,把我壓得死死的,她們幾個也被壓得死死的,後面有一個空隙,我們想縮卻縮不回去,不顧那麼多,我們就狂喊。」小翠清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不知道是誰突然喊了一聲『許三多』,我們就想起了電視劇《士兵突擊》。那個班長許三多,很堅強。我說不會吧,他們不會來現場吧。但我相信解放軍叔叔一定能救我們的,我也相信解放軍叔叔一定能把我們救出去的。就這樣我們喊著『許三多』的名字,堅持著,等待著,說也奇怪,大家都沒哭。終於等來了解放軍,我們得救了。」
講完這段不平凡的經歷後,小翠清看著她失去的右腿,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傷感,在場的人都緘默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好。是安慰嗎,是鼓勵嗎,是讚美嗎,是敬佩嗎,無限的感慨在人們的心裡像江河在翻騰。秉性開朗堅強的小翠清看著大家笑了,她說:「解放軍叔叔救了我,今後我要好好地活下去。」
聽完故事後,我們有許多感嘆和啟示:
小翠清在災難突然降臨時捨己救人的英雄行為和災難中表現出的頑強的生命力,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在大自然發生災難時,人類個體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無力的。但這一個個個體生命卻又具有堅強不屈、勇於搏擊的一面。這是一種本能,或者說是一種精神所致。自然災害常常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特別是地震,現在還不能預測。每一次自然災害,都是對人類的一次考驗,但考驗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類總是能夠戰勝自然災害的。大災帶來大難,大難帶來大悲,大悲產生大愛,大愛產生大勇,這是一條軌跡,也是一條規律。所以,每次與災難的搏鬥中,總會鑄就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我們的小翠清就是在汶川地震中湧現出來的一個小英雄。她的心地里充滿了愛,所以在危急時刻,賁發出的大勇,激勵她捨身去救助正面臨死亡威脅的同學們。她的性格里具有堅強的品質,所以在深埋廢墟時,她能戰勝脆弱,戰勝痛苦,戰勝恐懼,獲救新生。
同學們,我們從小英雄何翠清的身上學到了什麼呢?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要有團結友愛的品格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個人具備了這兩樣東西,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能與你的同伴同事共同進步,共享快樂,也才能體現人生的真正價值。
(4) 在廢墟中堅持讀書的鄧清清
倖免一難的初一一斑斑主任陳全紅老師在亂石堆中急迫地尋找著他們班被壓在廢墟中的學生。讓陳老師最揪心的是一名叫鄧清清的學生,因為清清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小女孩,她樸實厚道,與人友愛,人窮志不窮,學習非常刻苦,有時在回家的路上還一邊走一邊看書,有時在被窩裡還常常在微弱的手電筒光下看書。
陳老師和家長們、鄉親們仔細地搜尋著,救出了幾個孩子,有的雖然受了重傷,但還活著,大家都為他們祝福、慶幸。有的已經失去了生命,挖出的是屍體,讓人撕心裂肺地悲痛。陳老師默默地流著眼淚,嘴裡喃喃地說:「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子!」已經搜尋了整整兩天了,還有不少孩子沒有找到,人們苦苦地等待著,不願離開。陳老師也一直守候在人群里沒有離去。她總覺得自己的好學生鄧清清還活著。不把她救出來,她對不起這個可愛的孩子,也對不起她在外地打工的父母。
愁雲撥開,希望降臨。5月15日清晨,武警部隊帶著好多重型設備趕到,展開了緊張有效的救援行動,許多孩子得救了。很意外很幸運,陳老師的學生鄧清清恰好被埋在一個較大的空間中,沒有受傷,終於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戰士救了出來。陳老師心上的一塊大石頭也落地了。鄧清清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又令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害怕。」陳老師抱著清清連連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這名堅強的小女孩在地震中,被埋在黑暗的瓦礫之下,面對死神的威脅,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她為了驅除心中的恐懼,不斷地打開手電筒看書,靜靜地等待著有人來救援。是頑強的意志,良好的習慣,幫助她戰勝了死神。鄧清清的堅強信念和對生的希望令現場救援的官兵和等待音訊的人們,無不動容。
還有一個相似的故事同樣感人。
(5)與死神搏鬥了68小時的小英雄張春梅
四川汶川縣映秀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張春梅,這名年僅11歲的女孩,已被廢墟掩埋了整整68個小時後,終於被解放軍戰士成功救出,守望在現場的數百名家長和戰士頓時歡呼起來。
這時,老師們輪流上前,陪著張春梅說話。鼓勵他一定要堅強,一定要堅持。
當天中午,第一批武警部隊抵達映秀鎮,開展救援。聞訊趕到學校搜救的武警戰士也對她說:「聽說你很乖,我們能要把你救出來,不過,我們得先把你身邊的同學搬出來,你等著啊。」
安慰她的,還有政教主任吳老師。吳老師說,很快就會救你出來的,大概最多還有半節課時間吧。他一邊和春梅說話,一邊給她喂水。春梅用舌頭舔舔了水,她笑了,說水好甜。
從
當女老師周平上前安慰張春梅時,這一回,張春梅主動說話了:「我頭髮好亂,等我出來幫我梳梳頭好嗎?」周平老師被這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深深地感動了,她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孩子!多麼熱愛生活的孩子!於是微笑著對她說:「當然沒有問題啊。還有,你的頭花也掉了,到時候我們給你去買更好看的。」
張春梅聽了後,慢慢的眨了眨眼睛。露出了笑容。
天色漸漸黑下來,張春梅疲倦至極,她對老師說:「我困了,想睡一會兒。」唐永忠老師立即鼓勵她:「孩子,千萬別睡!老師陪著你。」
到5月15日上午,營救取得決定性進展。營救人員用切割機切斷橫在張春梅上方的橫樑,經起重機起吊,挪開水泥橫樑和鋼筋,之後,又敲掉了壓在她背上的水泥塊和磚石。上午10時30分,11歲的張春梅被蒙上眼睛,抬了出來。
「孩子的生命沒有問題,但很可能要截肢……」檢查後,醫生對旁邊焦急的人群說。七八百米外,直升機已經啟動螺旋槳。救援人員飛快地將經過應急醫療處理的孩子送上了直升機。幾分鐘後,直升機轟鳴而起,帶著人們的希望向成都飛去……
清清和春梅的故事使我們自然地聯想到了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話故事。童話里的小女孩是一個渴望美好生活的孩子,在極其困苦的環境里(除夕夜),她用一點點火柴的光亮和溫暖來驅除黑暗、驅除寒冷、驅除飢俄,這一絲絲光亮也曾點燃她許多的美好的幻想和希望,她與苦難抗爭,她憧憬美好生活,她也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本應得到救助,本應有幸福的生活,但卻在一個沒有關愛,沒有同情,沒有溫暖,沒有光明的黑暗社會裡,悲慘地消失了。
我們的小清清和小春梅也是嚮往美好未來,熱愛生活又突遇災難並且勇於抗爭的堅強的孩子,但她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她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中國少年,她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充滿陽光的的國度里,所以,當她們面臨危難時,能及時得到關愛,得到救助,獲得新生。大難過後,她們會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鄧清清最使人感動的是她那刻苦學習的精神,即使在面臨著這樣一種空前劫難的時候,她仍然打著一個小小的手電筒在看書,用讀書來驅除恐懼,來期待著救援。這個貧困家庭出身的小女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這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張春梅最使人感動的是她那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整整三天三夜被壓趴在地上,不哭不泣,當她有了生的一線希望時,便本能地要求老師為自己梳頭髮。小春梅強勁的生命力和幾百人為救助她所奉獻出的愛,共同譜寫了一曲時代的動人樂章。
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向鄧清清學習,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鼓足勇氣,克服脆弱,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6) 向武警戰士敬禮的三歲小男孩郎錚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搶險救災畫面感動著全國人民。這其中,有一張令許多人心靈受到衝擊的照片:
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災區一片四周仍在冒煙的廢墟上,一個左臂受傷的幼童躺在一塊小木板做的臨時擔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著他的解放軍戰士敬禮……
這張照片公布後,這個小男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個只有3歲的孩子名叫郎錚,是北川縣曲山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地震發生十個多小時後,滿臉是血的小郎錚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郎錚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
參與救援朗錚並拍下這張照片的綿陽晚報攝影記者楊衛華,5月19日,在綿陽醫院又見到了小郎錚。
「當我看到郎錚時,心裡非常激動,找了7天,終於找到了。」楊衛華說。醫院大廳里,郎錚被母親吳曉紅抱在懷裡。當時,,吳曉紅也因為在地震中,一支腿受了傷,走路一瘸一拐,非常吃力。懷裡的郎錚,有些疲憊,面對傷痛,他依然很勇敢。楊衛華關切地詢問著郎錚的情況,這時,吳曉紅才知道他就是兒子的救命恩人。不斷言謝。「叔叔,謝謝你!」小郎錚認出來了楊衛華。
3歲的郎錚左手手臂已骨折,整個手臂無知覺,左手小手指和無名指部分截肢,頭部與面部有挫傷。即將為郎錚做手術的醫療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療隊都看過小郎錚吃力地舉著右手向解放軍敬禮的照片,深深地被他感動。醫療隊將派出專家為他治療。
吳曉紅回憶到,地震發生後,她從廢墟里艱難地爬了出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找郎錚。她找遍了個北川縣城,幾度絕望,隨後又直奔綿陽,仍然一無所獲。幾經周折,母子倆終於相見了。
據郎錚的母親介紹,郎錚的父親也有了下落,她聽災民說,有人在小壩看見了郎錚的父親郎洪東,他仍堅持在救災一線。據悉,郎錚的父親是北川縣小壩鎮派出所所長,由於通訊中斷,至今沒有聯繫上。
5月21日,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的軍醫在綿陽給他做了手術,而且手術很順利。令人痛心的是小郎錚失去了左臂,留下了終生遺憾。5月23日,溫家寶總理專程到醫院看望了小郎錚,稱讚他「堅強、勇敢」。
人們為小郎錚得到及時的救治深感欣慰。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經受了心靈的巨大磨難和洗禮,自強不息、百折不彎的民族精神在與災難的不屈抗爭中再一次迸發。小郎錚的敬禮之舉所以震撼人心,也正是這種精神的真實寫照。
如今,小郎錚正在治療和康復中,但這個可愛小男孩的敬禮之舉永遠刻畫在人們的腦海里——
它充分體現了災區廣大人民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誼。汶川大地震後,11萬人民子弟兵以最快的速度向災區集結。他們冒著頻發的餘震,從廢墟中把成千上萬老百姓的生命從死亡線上奪了回來。他們以自已的實際行動又一次說明,人民子弟兵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
它是災區千萬個堅強不屈少年兒童的縮影。在這場所罕見的大地震中,受傷害最重的莫過於成千上萬的災區少年兒童。但許多獲救的小郎錚們所表現出的那種直面災難的堅強情景令人落淚。我們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採取各種方式關愛和呵護災區的孩子們,使他們走出地震的陰影,因為他們是災區明天的希望。
它是對少年兒童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的一個典型事例。我們從來自災區的大量報道中看到,許多獲救的郎錚們以各種純真的方式和舉動,表達了重生的喜悅和對全國人民大力支持的感恩之情。他們應成為許多地方在少年兒童中開展的「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少年兒童,事關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畢竟,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民族,是具有強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小郎錚的敬禮告訴人們許多,但關鍵的一條,正如溫家寶總理23日在北川中學安置點對學生們所說:我們「要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樑,燃起那顆熾熱的心。為了明天,充滿希望地向前邁進!」
(7)拽斷自己胳膊為同學讓路的小英雄白樂瀟
天津醫大二院護士王莉、楊麗娜看護的病區中,有位名叫白樂瀟的12歲女孩。地震發生時,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門卡住,為了讓後面的同學能儘快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斷了。同學得救了,她卻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剛入院時,小樂瀟因為疼痛和驚嚇,情緒很不穩定,為了安慰這個小病人,王莉和楊麗娜一有時間就來到她的病床前和她聊天,盡量減少她的疼痛,驅除地震在她心中留下的陰影。現在,小姑娘已經和她倆成為了好朋友,非常信任這兩位從天津來的大姐姐。
白樂瀟的行為在一般人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我們的民族歷史上,許多俠膽義士捨身取義的故事卻並不少見。春秋時期,晉國介子推為公子重耳割股煮湯就是一例。在革命戰爭年代裡,為了救助革命同志,為了取得戰鬥勝利,捨身取義的事例更是數不勝數。應該說,捨身取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事實證明,大難出大勇。在平常生活里,很少見到的勇敢,在急難時,在急需時,常常會突然出現。我們生活中湧現出來的那麼多的見義勇為的英雄,不都是例證嗎?像我們前旗郝龍飛在呼市公園跳湖救溺水兒童而英勇犧牲的事迹。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例子。等等。雖然小樂瀟的行為是一個特例,但是她斷臂救人的義舉,確實令人敬佩。在小樂瀟身上體現出的精神,不就是我們民族捨身取義傳統品德的具體表現嗎?我們為小樂瀟失去手臂而惋惜,為她的大義精神而驕傲,我們衷心地祝願小樂瀟今後生活的更好!
(8)雙手刨4小時從廢墟中救出同學的小英雄馬健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學初三5班的學生,現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她說,地震發生時自己在3樓的教室上課。「當時化學課老師正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同學們也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講解。突然整個教室晃動起來。老師慌忙喊:「地震了!同學們快跑!」我們就爭相往門外涌。」跑到走廊上時,我感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跑到一樓時,就有樓頂的水泥倒下來,噗的一下壓在我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向孝廉第一次醒來,迷糊著沒有知覺,但能從縫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後又沒有了知覺。第二次醒來時,天已經黑了。「我那時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我想,我得看他們一眼再死。想到這裡,又什麼都不知道了。」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學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裡?」我就醒了。他一再說,「你要堅持,你要堅持……」向孝廉身上壓著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塊,馬健就用雙手在外面刨。「我哭著告訴他,馬健,你別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你是我們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這點困難難不倒你。」 後來向孝廉又慢慢昏過去,馬健就在外面喊:「堅持!堅持!」向孝廉再次醒來,發現腳和手都被壓得嚴嚴實實,就對馬健說:「你使勁拖,別怕把我的手和腳拖斷,只要頭不斷就行。」 大約4個小時後,馬健終於把她刨了出來。這時,馬健的雙手血肉模糊。「他抱著我,我們痛哭起來。緊接著他就背著我向學校大門口走去。剛走到門口,先前我被壓住的地方旁邊一堵牆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幾分鐘,我還會連累馬健,我們兩個都出不來了。」
馬健 ,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能從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時,馬健和同學發現了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著大雨,悄悄回到學校,蜷縮著身子鑽進廢墟,用雙手將一塊塊磚頭刨開、運出去,又鑽進去,再鑽出來,匍匐著身體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腳漸漸地不聽使喚,但他沒有放棄。大約四五個小時過去了,雙手血肉模糊的馬健終於把向孝廉從廢墟里刨了出來。緊接著,他又開始尋找其他倖存者。憑著打火機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兩位同學被水泥板壓住,但沒有大型工具無法營救。他立即趕到尚未倒塌的學生食堂,給他們找來水,幫助兩位同學堅持。
(9)說「我只是不帥了"的小英雄楊彬彬
「我沒事,只是髮型亂了,不夠帥了,你們別擔心。」5月19日晚8點,在廢墟中被埋77小時獲救的北川職高二年級學生楊彬彬,在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總醫院接受了截肢手術,下了手術台的他,微笑著對一旁流淚的志願者說,」他很好。「安慰志願者不要哭
第二天,志願者們來到彬彬的病床前,看到這個已經失去了雙腿的18歲的男孩手術後剛剛醒過來還仍然樂觀豁達,都酸楚難忍,泣不成聲。面對大家的安慰,彬彬笑著對大家說:「我現在什麼都不怕,最想吃東西,喝可樂,我想吃遍天下的美食」。彬彬說得眉飛色舞,還一邊咂著嘴,讓病房的氣氛輕鬆了很多,也讓在場的人再次流出了心酸的淚水。
後來記者採訪他時,彬彬躺在病床上講述了脫險的經歷。他在北川職高上學,當時正準備上數學課,房屋突然搖晃起來,數學老師叫大家快跑!全班同學從兩個門往外跑,他和幾個同學從一個過道向外跑去,前面人很多,跑不快。已經快到門口了,前面的一個同學手機掉了,蹲在地上去撿。「如果我踩過去,我肯定能跑出去。」彬彬說。但他還是停了下來,去拉那位同學一起跑,這時房子一下坍塌了。其他同學都跑出去了,彬彬和4個同學卻被壓在廢墟裡面。
「我一生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穿著軍裝的解放軍。」彬彬說,當時,他們被壓的地方有一個一尺來高的空間,幾個被壓的同學相互鼓勵著。一旁的好友任科偉問我怎麼樣,我說兩隻腿被夾得很緊,可能斷了。任科偉就告訴我,「沒得事,下半生我養活你。」他們一邊互相鼓勵,「一定要堅持活下去!」一邊還開著玩笑。就這樣他們整整熬過了三天三夜。15日晚上7點,他睜開眼睛看見的就是那身軍裝。他們獲救了。剛說完,彬彬忍不住失聲痛哭了。
據主任醫師劉懷清介紹,彬彬是18日晚上9∶30從綿陽轉到重慶能投集團南桐總醫院的,由於傷口嚴重感染,當晚就進行了右小腿清創術、左大腿下段截肢術和左大腿切開減壓術。儘管醫生想盡辦法,仍然沒能保住彬彬的右腿,於20日下午再次進行了右大腿下段截肢術。
「上手術台前,他問我以後還能打籃球嗎。」外科醫師歐亞非含著眼淚告訴記者,面對彬彬的問題,他和醫護人員都不約而同地說:「等你康復後,醫院專門為你準備了場籃球比賽。」
彬彬的感人事迹,尤其是他截肢後幽默風趣的語言,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他有健康的體魄,是一個籃球運動愛好者,在大難突然來臨時,他本可以超越別人,先行跑出樓道逃生,但是他為了救助蹲在地上撿手機的那個同學一起逃生而錯失良機,僅僅就幾秒鐘,被突然坍塌的樓房壓在了廢墟里。最後導致了終生殘廢。
有人說,逃生是人的一種本能,這話是不錯的。如果當時樓里就他一個人,他箭步逃離,也不失為一個機警勇敢的少年。但情況恰恰相反,他面前有一群同學,而且還有一個彎腰拾手機的同學,在生死一線間,彬彬沒有選擇自己獨自逃離,而是選擇了與同學們同生死,共度難。這是多麼博愛的胸懷,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
大家學過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孟子*告子上》,孟子曰: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①也。」
這裡孟子所說的做人的道理是:生命是我想擁有的,但是還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擁有的,所以我不願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厭惡的,但是還有比死亡更使我厭惡的,所以我不願意因為厭惡死亡而逃避某些禍患。這就是孟子對捨生取義的詮釋。
在生死一瞬間,彬彬如果沒有一顆仁愛之心,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的比別人的生命更重要,就不會因救助別人而大難臨頭。他所以沒有逃避「禍患」,沒有「苟且偷生」就因為他追求的是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彬彬用自己一顆熾熱的愛心和高尚的行為再次令人信服地詮釋了「捨生取義」這個被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推崇和努力實踐的高尚的辭彙的真正含義。
小英雄彬彬是我們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時期優秀青少年的傑出代表。在他身上表現出的互助友愛、捨生取義、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品格,都源於我們民族美好善良、自強不息、同呼吸,共患難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文化基因,總是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中,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和品格在每一次民族危難時,總能經受住考驗,得到富有實踐意義的有力傳承。彬彬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這種崇高的品質,不就是我們民族精神一代一代傳承的結果嗎?
同學們,這裡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並引用孟子的話來挖掘和論證彬彬純潔美好的內心世界,就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他的精神,學習他的精神。
我們再從現實的角度做一個簡單的陳述和分析。有人說,多年來在商業浪潮的衝擊下,人際關係變了,變得冷漠無情,變得唯利是圖。也有人說,現在的青少年多是性格脆弱、怕苦怕難、只以名利設計自己的人生藍圖,是被金錢誘蝕了心靈的一代人。這實在是一種偏見,是一葉彰目,不見森林的一種看法。誠然,這種現象有時是存在的。但是,埋藏在人們心底的固有的善良人性和傳統的民族精神,只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沒有機會表現出來而已。
驟然降臨的汶川大地震給災區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使中華民族經歷了生死煎熬的考驗。然而,我們曾歷經苦難艱辛的祖國並沒有被地震摧垮,自強不息的華夏兒女面對空前慘烈的災難並沒有被嚇倒,相反,迸發出一個偉大民族蘊藏在心底的璀璨光輝。災難面前,中國人用熱血和生命作出印證:五千年文明賴以傳承的道德情操依舊,包容天下的仁愛和良知未泯,捨生取義的勇士一代一代層出不窮。作為國魂的民族精神永世長存,並且有了長足的發展。
大難產生大愛,大難產生大勇。我們從一個個抗震救災揪心動魄的場面,從一個個鮮活感人的英雄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性所彰顯的堅強和力量,也體會到民族大家庭關愛和溫暖:
溫家寶第一時間飛赴災區,在廢墟上組織指揮抗震救災,發出「不放棄每一個生命」的指令,他的頭髮煎熬白了,被人們譽為人民的好總理;
解放軍、武警部隊、消防總隊戰士,奔赴災區,在極度困難的環境里冒死展開了救援行動,救出了成千上萬的遇難者,再次被人們譽為最可愛、最可親的人;
醫務人員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冒著餘震的危險,不舍晝夜,拯救了幾十萬受傷群眾的生命,又一次被人們譽為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
老師們履行了最神聖的使命,表現出最崇高的師德,一個個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被人們譽為救護孩子的英雄和庇護神;
從四面八方湧來的農民、工人、退伍軍人、退休護士、大學生、記者、文藝人,自帶路費,自帶乾糧,迅速投入到搜救遇難者的行動中,做了他們力所能做的事情,為災區人民奉獻了一份真誠的愛,被譽為有史以來最無私最龐大志願者;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開展了捐助和獻血活動,有的說「我沒有錢,我有血。」有的說「我沒有錢,我有力氣。」最不能讓人忘卻的是廣州越秀區華樂街頭那個高度殘廢的小男孩,艱難地挪到捐款處,把自己乞討來的硬幣,一個一個地投進了捐款箱,……民族在哭泣,民族在行動。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不計利鈍,不顧安危,發自內心地支持著抗震救災。人們彼此感動著,互相激勵著,就像一家人。
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里,接受著傳統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聆聽著老師、家長從小就要做一個誠實勤奮、智慧勇敢的孩子的諄諄教導,從書本上、電視里、周圍的人群中,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這樣的氛圍里,在這樣的環境中,就必然營造出許多傑出的人物來,楊彬彬、何翠清、林浩、康潔、郎錚等就是植根於這種現實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一批新世代的小英雄。他們不是有些人所擔心的那樣---生在財富與庸俗的時代,而被腐蝕了的青少年-----恰恰相反,是我們民族有希望的一代人。
(10)救下7名同學後跳窗逃生的少年雷楚軍
「可能我運氣好,下樓逃生吧,樓梯突然在我面前垮了;我抱著一棵大樹往下溜,才逃出大樓,身後的教學樓整個塌了,可我沒事!」
這類似大片中的驚魂一幕,出自15歲少年之口,沒有恐慌,沉穩有加,透出一股漢子般的成熟。他 就是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3)班學生雷楚年。
大地震那天下午,剛下化學課,愛好運動的雷楚年,邁出教室想去操場瘋幾下,一瞬間,樓像打擺子似地抖起來。「地震了,同學們快跑!」有老師在大聲疾呼。楚年三步兩步的衝下樓,迎面見班主任陳冬往樓上沖,哦,還有同學沒有下來。楚年的腳步又隨陳老師往樓上沖,果然,有7名同學全都抱著頭蹲在牆角邊。「別怕!大家快跟我走!」楚年一個大招手,同學們唰地起立,但地搖得凶,人挪不穩步。楚年帶領同學扶住樓梯的護欄,方才下樓,一看不對,7名同學還少一個!楚年扭頭又上樓。留下的女生叫歐靜, 受驚嚇過度一個勁地哭。他去拉她,也許被嚇傻了,怎麼拉她都不動。平時,他和她說話會臉紅,此刻,楚年攔腰把她抱起,不知是心跳還是腳軟,10米的走廊顯得很長很長,行不到2米,歐靜恍然回過神,執意要自己下地走。楚年護著她往樓下跑,樓頂的水泥塊在他們身後噼里啪啦往下砸,僅幾步之遙,她脫險了,他面前的樓梯斷了。楚年再次返回2樓,看見窗外有棵參天大樹,他跳上窗檯,一躍抱住「救命」樹,順桿下滑逃脫,間隔以秒計,轟隆一聲,整棟5層樓房頓時矮了大半截。
很快,老師和村民都爬上了廢墟,營救埋在樓里的師生,楚年又參與其中,他在尋找陳老師。就在牆體倒塌之前,陳老師以文弱的身體護衛了兩個學生的平安,他自己卻遭受重傷。見到陳老師,少年硬漢雷楚年哭了。
天擦黑時,楚年媽媽找到學校,都快認不齣兒子,渾身上下灰濛濛,腳也扭了,人也呆了,她上前抱著兒子大哭。她要帶兒回家,楚年不樂意,還有許多同學家長沒來接,怎麼能丟下不管?母親又急又氣,「你還要不要這條小命」,立馬揪住他的耳朵往外拖。
回家不過幾個小時,楚年又偷偷地跑出來,他還有大事要干。冒著餘震,奔波三日,他找遍一家又一家醫院,尋訪一家又一家同學,為了落實重傷和失蹤同學的去向。全班53名同學,7人重傷,1人死亡,楚年摸得一清二楚。心頭的巨石落地了,他累了,想家了。這一夜,少年楚年睡得好香。
(11)不哭的可樂男孩
(12)「叔叔,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吧。「
"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 被困小孩一句話催人淚下
朱雲能是第一批到達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小學現場的支援者之一。
「叔叔,我在。」14日14時,他在曲山小學的廢墟前呼喊時,一個微弱的童聲傳進了他的耳朵。「快,這邊有小孩的聲音。」朱雲能馬上找到了救援隊員。在撬棍、鐵鍬都無濟於事之後,救援隊員動用液壓組合破拆器,在樓層中撐開一條縫隙,隨後隊員們發現,一名男孩渾身是血,躺在幾名孩子的屍體上。就在大家將救援的手伸向他時,孩子卻堅決拒絕:「叔叔,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吧。」
「這孩子太懂事了。」一句話讓救援隊員熱淚盈眶。隨後,隊員們在旁邊的隔層中發現了十多名被困孩子。幾個小時後,直到其餘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後一個鑽出廢墟。
「昨天(2008.05.14)下午2點,北川縣曲山小學的廢墟前,一個微弱的童聲傳進了救援人員朱雲能的耳朵。「快,這邊有小孩的聲音。」 朱雲能馬上找到了救援隊員。撬棍、鐵鍬悉數派上用場,但由於垮塌的樓層堆積太厚,十多名隊員的搜救工作無濟於事。 隨後,救援隊員只得動用液壓組合破拆器,嚴密的亂陣中逐漸被撐開一條縫隙,縫隙越來越寬,隊員們發現,一名男孩渾身是血,躺在幾名孩子的屍體上。就在大家將救援的手伸向他時,孩子卻堅決拒絕:「叔叔,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吧。」 「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話,當即讓救援隊員熱淚盈眶。隨後,隊員們果然在旁邊的隔層中發現了十多個被困的孩子。幾個小時後,直到其餘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後一個鑽出廢墟。
(13)成功疏散了100多人的小英雄 歐陽宇航
歐陽宇航,男,17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歐陽宇航所在的班正在上英語課。他主動配合老師疏導同學朝樓下操場跑去。當他跑到3樓時,發現5樓其他兩個班的同學沒下樓,便立即返身衝進其中一間教室大聲呼喊:「同學們趕緊向樓下跑。」幾位女生躲在書桌下,歐陽宇航衝進去,把她們帶出教室。隨後,他又衝進另一間教室,發現門後站著五六名女生還沒有撤離,「可能還有餘震,趕快跑到操場去!」他拽起前面兩位女生跑出教室,後面的女生也跟著跑向樓下。跑到樓道口,歐陽宇航又進入一間教室查看,發現一位女生還躲在書桌下。任憑怎麼勸說,就是無力挪動腳步,他迅速將這位同學背出了教學樓。班主任羅家平老師說,歐陽宇航疏散了100多人。
(14)救出8名同學的小英雄楊松尚
楊松尚,男,17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地震發生後,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楊松尚迅速躲到牆角。教學樓下沉時,地板大角度傾斜,他從教室的這頭滑到另一端。此刻,楊松尚並沒有選擇逃生,得救人!他不顧一切沖向掩埋同學最多的地方,開始動手搶救。他狠命用手刨開碎磚,搬開壓在同學身上的磚柱和桌椅。第一個同學順利救出來了,他的手也磨破了。楊松尚依舊用力刨著,邊刨邊喊:「先救女生和傷重的同學」。聽到牆角處又傳來一聲微弱的呻吟,他馬上衝過去,一邊呼喊著同學的名字,激勵她,鼓勵她,一邊用儘力氣挖刨。這期間,他與老師和同學奮力救出了8名同學。
(15)兩個優秀的救援組織者--申 龍、王佳明
申龍,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王佳明,男,18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課的申龍、王佳明幫助老師快速組織同學們撤離。隨後他們又組織同學開展營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廢墟中救出4名同學。為便於救助垮塌教學樓里的師生,他們組織同學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開了兩條路,一條專門走擔架,一條供救援人員進入。在王佳明和申龍等同學的努力下,總共救出20多名師生。他們還冒著餘震給被困的同學送水,扶送受傷的老師去安全地帶。晚上八點,同學們自發分組,王佳明為第三組組長,參加運送傷員、遇難者遺體以及氧氣瓶和小型機械等。第二天早上,幫救援部隊抬帳篷、向受災群眾分發食物。向綿陽轉移時,由於所有老師仍在救災,申龍、王佳明擔任了臨時班主任,組織同學們安全抵達目的地。
(16)為救同學被埋瓦礫的小英雄陳浩
陳浩,男,12歲,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
12歲的陳浩躺在病床上,雙腿和右手都被厚厚的繃帶裹住,他的身高已有1.7米,一點都不像個小學生。地震發生時,他正在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玉石實驗小學六年一班的課堂上課。教學樓猛烈搖晃起來後,他身手敏捷地跑出教室,下了二樓,穿過樓邊的升旗台,馬上就要達到安全地帶了。這時候,身為班長的他習慣性地回頭一看,看到同班的一名女同學還在升旗台的高牆前,牆體已經搖搖欲墜了,他顧不上多想,跑回去把女同學往外一推。此時,兩米多高、四米多寬的牆體嘩啦啦倒下,女同學安全逃脫了,陳浩卻被壓在厚厚的瓦礫下。
被學校師生挖出來後,陳浩被緊急送往醫院。
小英雄酷愛打籃球
「如果能救而不救,我會感到慚愧的。」這是地震後有記者採訪陳浩時,從他嘴裡吐出的平實字眼。他的父親陳強告訴記者,陳浩一直沒有跟他聊過地震時的情況,直到有一天十幾位同學來看他,他才知道兒子是為救人而受傷。籃球是陳浩最熱愛的運動,姚明是他最崇拜的偶像。陳浩受傷後,姚明已經通過一些途徑了解到他的情況,對他的傷勢表示關心。日前,姚明的經紀人兩次給陳浩的父母打來電話,表示將在合適的時候來看望這位小英雄。而記者昨日也了解到,姚明會在近期先親自與陳浩通個電話,鼓勵他戰勝傷患,早日康復。 本報記者 陳輝
(17)兩個女孩素不相識 生死對話戰勝死神
她還活著嗎?她在哪,我想見她?」昨日凌晨6時許,當官兵們花費無數心血刨掉了壓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鋼筋水泥殘垣將她救出時,初二二班的女生蔣德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麗。
當醫生給她輸上藥水後,她還在不停地問老師「廖麗呢」。她哽咽著說,事發時,她只聽見一陣陣驚慌的尖叫聲後就昏過去了。醒來時,白天已變成黑夜,渾身痛得要命,她想起身,但卻被一塊塊破碎的水泥板壓住,難以動彈。在饑寒交迫中,一身是傷的她好幾次想入睡,但上方有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傳了過來——「千萬不要睡,你一睡萬一醒不來怎麼辦?」
被碎石壓在上面無法動彈的女孩告訴她,自己叫廖麗,是三年級一班的學生。她和小蔣雖不相識,但聽到她的呻吟聲後,擔心她在疲倦中不小心睡著了丟命,就鼓勵她要堅強地活下去。為了贏得生機,原本不相識的她們倆在廢墟里不停地相互鼓勁,最終為官兵叔叔贏得了時間。廖麗被救出後,接著她也被救了出來。她說,「我們經過了生死考驗結下的情誼,將一生無法忘卻。」(據天府早報)
(18) 最後跑出教室的小英雄王 波
王波,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牆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後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後,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在學校實驗樓下,他聽到呼救聲,用雙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聲音傳來,他順著廢墟的縫隙掏挖,開出一個僅能容身的小洞爬進去,把壓在同學身上的石塊一塊一塊地移走,將這名同學救出。他再一次進入廢墟,又發現了一個女同學。他迅速用腳抵住搖搖欲墜的石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同學的上方,脫下上衣包住她的頭,把同學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學樓邊上,他發現一個男生被廢墟壓著,只剩下頭和手在外面。王波一邊搬移石塊,一邊高聲喊來附近的群眾,這名同學又被救出。手掌磨腫了,手臂被劃傷,鞋子也被鋼筋穿破,但王波仍堅持營救同學,一刻也不退縮。
(19)抱旗杆脫險又返回救同學的小英雄張強
張強,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小學三年級時,一場車禍奪走他左手的五個手指,雙腿也因為手術變得一長一短,成了一個殘疾人。
張強的教室在四樓,當他跑到三樓時,地震已將教學樓扯開了無數裂口,磚頭、水泥塊、樓板開始垮落。他看到了樓外的升旗旗杆,縱身越過三樓的陽台,死死的抱住旗杆,平安地滑到地面。脫險後,他立即跑向廢墟救人。沒有工具,只能用手,左手不行,他就用右手。挖出一個同學,他就背起跑向操場。當救助隊來時,張強已經從廢墟中救出了四名同學。而他的右手被划出了無數道血口,身上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第二天早上,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張強報名參加了志願者。現在,他正在成都、德陽和金堂等地,進行志願服務。
(20)堅持80小時的小英雄薛梟
薛梟,男,18歲,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21) 救出7名幼兒的小英雄童世強
童世強,男,13歲,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祁山鄉中王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來臨時,童世強不顧個人安危,直奔教室右側的村黨支部活動室。他知道,那裡還有學前班的兒童正在休息。房子里的32名兒童,最大的6歲,最小的只有4歲。童世強抱起一個孩子就往院子中央跑,放下後又馬上折回抱第二個。彷彿像衝刺一般,他拼盡全力疾奔不止。一個、兩個、三個……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強咬著牙,拼著勁堅持,先後有7名孩子被他從屋內救出。當他把最後一個孩子救出時,拱門牆倒塌。在童世強和他人的拼力搶救下,32名兒童無一傷亡。
(附)6月27日四部委批發的少年英雄名單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名單:
馬 健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王 波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王 亮(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王 博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
王 樊 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
王 磊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學校四年級學生
王佳明(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申 龍(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楊 琳(女)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二年級學生
楊松尚(羌族)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何翠青(女)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宋 雪(名字加黑框)(女) 生前系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小學五年級學生
張春玲(女)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
陳 浩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
鄒雯櫻(名字加黑框)(女,藏族) 生前系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小學五年級學生
林 浩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
鄭小鵬 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紅白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賈 龍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童世強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祁山鄉中王小學六年級學生
雷楚年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抗震救災優秀少年」名單:
馬小鳳(女)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王 彬(女) 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
鄧清清(女)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劉 剛(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劉 潮 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高台小學五年級學生
曲柄年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二中九年級學生
許中政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學三年級學生
陽玉潔(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
李 陽(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李劍波(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何亞軍(女,羌族)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小學五年級學生
佘友富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張 博(回族)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張 強 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張 強 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巨亭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
張興成(羌族)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鳳儀小學六年級學生
張庚傑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下寺小學二年級學生
歐陽宇航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趙 彬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初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莘 長 林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二年級學生
卿 靜 文(女)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高志軍(羌族)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平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黃 霖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桑棗鎮干柏村小學六年級學生
康 潔(女)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小學六年級學生
梁 強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韓加育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職業高級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韓貴霞(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東山鄉石家山小學六年級學生
甯加馳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熊弼呈(羌族)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禹里小學六年級學生
薛 梟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中國政府在全球經濟最冷之時,
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生工程。
中新網3月9日電 《澳門日報》9日發表社論說,「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會議時的這一講話,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提到新的高度,更闡明改善民生與凝聚民心民力的內在關係。的確,中國政府在全球經濟最冷之時,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生工程。
社論摘錄如下: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會議時的這一講話,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提到新的高度,更闡明改善民生與凝聚民心民力的內在關係。的確,中國政府在全球經濟最冷之時,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生工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2009年是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保增長的同時,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增長與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2009年中央政府七項主要工作中,無論是保增長,還是擴內需,無論是調結構,還是促改革,無一不與民生有關。
與民生有關的具體安排,涉及結構性減稅、促消費、三農、就業、醫改、社保等十多個領域;而且中央財政空前加大投入力度:在社會保障方面,中央財政擬投入社會保障資金2930億,比上年增加439億;對三農扶持擬投入7161億,比上年增加1206億。在教育方面,促進教育公平和資助貧困學生,中央投入223億,比上年增加125億;在住房保障方面,用三年時間解決75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240萬棚戶區居民的住房,今年擬安排430億,比上年增加362億;此外,在結構性減稅方面,稅費減免減輕居民負擔5000多億。
《政府工作報告》就改善民生所作的最新闡述和承諾,是自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施政理念六年來,範圍最廣、力度最大、硬指標最多、闡述也更為務實的一次。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強調,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越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歷史早已證明,民生問題的不斷改善會使得社會日趨和諧。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民生問題得到持續的改善,許多城鄉居民邁進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然而,由於發展不足和不均衡、制度安排仍未完善、權力資本對於社會利益侵蝕等原因,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各種基本民生問題依然凸顯,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極為不利。
因此,強調改善民生,不僅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更是執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今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年,為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央提出拉動內需的決策,做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部署。這就是要在危中擇機,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爭取更大的發展。同時,越在困難之時,越要將改善民生、維護民眾利益放在首位。而採取積極措施化解社會矛盾,建設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其根本就是在維護民眾的最高利益。
在當前經濟發展遇到困難之時,更要千方百計加強改善民生,擴大就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認真糾正損害民眾權益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好民眾最為關心和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推薦閱讀:
※我眼中的師父
※你聽過很短卻很有道理的一句話是什麼?
※洛陽故事——文姬歸漢
※第四十五章 月別怨
※有哪些簡練反轉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