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淨土大經解」學習心得分享報告會的開示(共一集)

對「淨土大經解」學習心得分享報告會的開示  

(共一集)  2012/6/17  香港如心海景酒店  檔名:21-671-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這個兩年來,像暢懷法師所說的,年歲大了,所以許多活動我都沒有參加。這一次定弘法師告訴我,我們這個會是學習分享《大乘無量壽經》,問我要不要參加?我說這個我要參加。要給諸位說些什麼?我是閒話家常。

我學佛因緣很殊勝,是意想不到的。六十一年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跟佛結下緣分從這開始。從這個單元,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這個地方就入門。老師說,說得好,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我的課程是在老師家裡上的,不是在學校,所以我就留意觀察老師的生活,他是不是真的在學?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應該會做到,細心去觀察,我跟老師先後二十多年,老師書房裡面,書桌上決定有佛經,從來沒有一次看到老師桌上沒有擺佛經的,我就曉得他天天念,他天天學,他真幹。晚年在學校裡開課,全是講佛學,開的是魏晉佛學、隋唐佛學、大乘佛學、華嚴哲學,都是大單元。一個單元教一個學期、二個學期,二個學期就是一年。這種課程大概過去學校沒有過,將來學校也不可能有,方老師做的空前絕後,這個是因為他有特殊的緣分。

佛教是宗教,我最初學的時候,老師給我上這個課程,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特別是佛教,佛教是多神教,什麼都拜,泛神教,多神教跟泛神教在宗教裡頭屬於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所以我向老師請教,老師,你的佛學從哪裡學來的?他是自學成功的,因緣是抗戰期間,他在中央大學教書,有一段時期生病,朋友介紹他到峨嵋山去養病。抗戰時期中央大學在成都,離峨嵋山不太遠,山上養病。在那一段時期,山上沒有雜誌,也沒有報紙,所以他想看的東西都看不到。山上只有經典,他就沒有事情,拿著經典來消遣,就愈看愈有味,這樣就看進去了,就影響了他的一生。他是這麼學來的。他告訴我,佛教哲學不在寺廟,是在哪裡?在經典。告訴我,他說過去二、三百年前,出家人都是了不起的,有道德、有學問,可以說是真正大成就的人;現在出家人他不學經教,寺廟裡頭藏經樓都是鎖得緊緊的,沒有人看。他說那裡頭是寶藏,我們要學,要把這個寶藏打開,認真去學習。

所以宗教這兩個字,如果以中文這兩個字的意思來說,那佛教是道道地地的宗教。宗有三個意思,主要的三個意思,第一個是重要的、主要的、尊崇的,有這三個意思。教,則是教育、教學、教化。如果宗教兩個字合起來講,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意思佛教當之無愧,真符合宗教的定義,所以我們把它認識。這麼多年來,我們在國際上接觸過許多宗教領袖,我們有這個緣分在一起交流。甚至於我們在聯合國開會,我把中國宗教這兩個字講給大家聽,每個人都歡喜,都肯定這個定義是正確的。我們也肯定了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特別呼籲,宗教要回歸教育。

這個緣起,前年二0一0年,我隨著馬來西亞宗教訪問團去訪問梵蒂岡天主教。那是我第二次訪問梵蒂岡,跟教皇見面。教皇指定一位紅衣主教,陶然紅衣主教,他是代表教廷做聯合宗教團結的工作,相當於外交部長。我們舉行了兩次座談,一次三個小時,六個小時的交流,聽取他的報告。他告訴我們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信徒人數逐年下降,對這個事情很關心,也很擔憂。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二、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很少很少,宗教可能沒落。當時我在交流會上告訴大家,我說我們回過頭來想,看看每個宗教的創始人,佛教釋迦牟尼,基督教耶穌,猶太教的摩西,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這些人創教,他是怎麼做的?全都是教育,都是教學。釋迦教了四十九年,穆罕默德教了二十七年,摩西也有二、三十年,耶穌教了三年,被人害死了,全都是教育家!你看每個宗教創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們自己本身都是最好的教師,認真負責。所以宗教要不回歸教育,被現在人看之為迷信,信仰宗教的人就會愈來愈少。教育重要!我們也做了一個示範給大家看,大家相信。我們實際從事於宗教教學五十多年,這大家都看到的。看到這個效果,為什麼不回歸教育?為什麼不去學創始人他們的大德大行?如果我們真的跟定了,我相信宗教教育在這個世間會永恆傳下去,不會衰,不會變。這也就是我多次參加國際上宗教會議,為什麼去參加?就是把這樁事情告訴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夠回歸教育。

其次,我們得認識佛教。學佛的同學很多,今天在座幾乎都是學佛的同學,佛教到底是什麼?有人能講得清楚嗎?佛怎麼講,教怎麼講,大家怎麼都把佛教看作宗教?中國宗教這兩個字的意思,對的,完全正確,它絕對不是迷信,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中國人所謂的儒是孔孟的教育,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佛教教什麼?學佛的人學什麼?我們在三皈依裡頭念誓詞,「皈依佛,二足尊」,這裡頭就把佛教的是什麼,我們要學的是什麼都說出來了。二,這二是什麼?第一個智慧,第二個是福德。福與慧,誰不要?無論是哪個國家,你去問他,你要不要福報?要不要智慧?要;你問任何族群,他也要;你問任何宗教,他也要。

早年我在美國住,我們的鄰居,時間長了,慢慢就熟悉了。他對我們非常羨慕,為什麼?看到我們一天到晚都是笑咪咪的,都過得很快樂、很自在,他很羨慕。有一天他就問我,你們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什麼這麼快樂?我說我們是學佛的,學佛教的。佛是什麼意思?我說佛是長壽,壽命很長,無量壽,佛長壽,他要,他也喜歡長壽;我說佛教清淨,這他也要;佛教快樂,這三個都要。我說那好,我們的小佛堂,每個星期六對你們開放,歡迎你們來學佛。學佛是什麼?學長壽,學清淨,學快樂,這就是淨土宗的三樣東西。你們星期天上教堂,上教堂上帝是你們的主,上佛堂佛是你們的老師,不衝突。你看你在家有父母,你上學有老師,主是你們的父母,你們是主的兒女、神的兒女,一點都不衝突。他真來,每個星期六到我們佛堂來學智慧,來學清淨、學快樂、學長壽,這就對了。所以佛是什麼?福慧二足尊。不學佛,就是不學智慧、不學福報,這個他聽了很難過。沒有智慧就愚痴,沒有福報就貧賤,貧賤、愚痴誰都不想要,那你就得來學佛。所以佛教一定要講清楚。

佛這個字的意思,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就是覺、智。稱佛為大覺,智是智慧。覺就是福報,人覺悟就有福報,人迷惑,福報就沒有了。所以我們用最簡單的言語講清楚、講明白。佛所教導的全是自己,福慧是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佛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圓滿具足。這是把佛教認識清楚,我們才願意學它。學佛必須認識釋迦牟尼佛,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你才不會走彎路。釋迦牟尼是佛的德號,他的名號,名號也就是他教學的宗旨,你知道這個名號,就知道佛教的是什麼。釋迦這個字彙翻成中國意思是仁慈,牟尼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淨,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教人教什麼?教我們對人、對事、對萬物要慈悲,對自己要清淨。所以《無量壽經》上,經題「清淨平等」,佛教我們學這個,學清淨平等。大慈大悲是對人的,對自己不能慈悲,慈悲是對別人,對自己要求要清淨、要平等。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高下,自行化他,這是真正把教學的宗旨說出來。

佛陀、菩薩、阿羅漢是佛教成就階段的名稱。佛陀是最高的成就,菩薩是第二種成就,阿羅漢是第三個。就像學校裡頭的學位一樣,大學畢業你得到學士學位,這是阿羅漢,有了學位;再念研究所,研究所畢業了,碩士學位就是菩薩;博士學位就是佛陀,它是三個學位的名稱。所以佛陀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他拿到這個學位了。所以佛法裡頭人人可以成佛,跟宗教裡頭不一樣,宗教不可以說人人都能做上帝,人人都能稱神,這不可以。所以這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的地方,要知道。那現在麻煩,現在都把佛菩薩、阿羅漢當作是神,當作神仙,這就變成宗教了,這就變成迷信了,這不是佛法,這對佛法是很大的一個誤會,我們不能不知道。

世間實在講,對於佛法誤會太深了。這種誤會不能怪他們,怪誰?怪我們佛門弟子沒有把佛的精神做出來,沒有把佛的經典講清楚、講明白,讓人家產生誤會,所以這個罪是我們自己要承當。你看我們沒有把仁慈清淨做出來,我們對人還是不平等,我們對自己還是貪瞋痴慢、還是自私自利,這跟佛教誨的完全相反。嚴格的來說,我們不夠佛弟子的標準。佛門弟子標準是很嚴格,連受三皈五戒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得有條件。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做到了,拿到足夠的分數,才有資格去接受三皈五戒的傳授。現在我們第一條沒做到就去受三皈五戒,這個三皈五戒釋迦牟尼佛不承認,我們要清楚,這是假的不是真的,那皈依證是冒牌的。真正做到了,這個假的形式不受,沒有關係,釋迦牟尼佛承認,護法神承認,他們是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的佛門弟子。

八萬四千法門,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說過,每一個法門都不能離開經教。經教如果可以不學,釋迦牟尼佛何必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很辛苦!自古以來,佛門裡面的修學,都是從經典入門。只有一種特別,就是上上根人,那是有特殊的天分。禪宗、性宗,他們不從經教,是一聞千悟。可是悟後他讀經,悟後讀經做什麼?印證,自己所悟到的跟經上所講的相不相同?不相同,那是假的,相同的,是正確的。所以用經來印證,證明自己所悟的是正還是邪。除這個宗之外,統統要從經教。從經教哪裡下手?從小乘下手。佛在經上說過,「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認你,你躐等了。等於說學校,小學、中學沒有念,去念研究所,這是不承認你的。那現在都犯這個毛病,小學不要,中學也不要,就搞研究所,大經大論。學校開課,大學哲學系裡面開的佛經課程,確確實實全是大經大論,那是什麼?變了質了。把佛教經典,那是無上的智慧,真實智慧,將真實智慧變成了世間知識,這變了質了,那裡頭所說的不是佛的意思。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這些基礎,你學這些東西,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真實義。自己在猜想,自己的意見,這點我們必須要知道。

佛說一切法,給諸位講真話,沒有意思。你在裡面看出很多意思,奇怪!佛沒有意思,你怎麼會看出意思出來?般若無知,必須到無知之後,才無所不知。你是有知,你有知,你就有所不知。為什麼?因為佛陀他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說的這些經典,統統是從自性真心裡頭流出來的。誰懂?沒人懂。沒有人懂,他要教人懂,那怎麼辦?那就看佛的教學。四十九年教學,他分四個階段,我們有沒有依這四個階段去學習?第一個階段,阿含,等於辦小學。阿含的東西你去接觸、你看,可以用自己的意思去看,為什麼?它接近世間法,做為出世間法的基礎,阿含。阿含裡面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但是它為大乘奠定基礎,它裡面講人我空,這是阿含裡面最深的意思。講了十二年,佛從這裡講起,所以小乘要以這個為基礎。十二年之後講方等,方等等於是中學,把你提升。方等講了八年,方是方方正正,等是平等,你看這種意思,以這個來教育,教化學生,教學生。在方等裡面講法空,這是方等裡頭的經義。二十年之後,方等八年,阿含十二年,二十年的基礎,接受佛的教學二十年之後講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學。般若裡頭最精彩的部分,講空空,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能執著,執著都錯了,講空空。所以愈講就愈深,二十二年,真不容易。

空,空不是沒有,空不等於無。為什麼?能現萬法。自性是空寂,什麼都沒有,它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但是它能生,能生這三種現象,所以不能講無。空無,那就不能生了,它能生。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最後一句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不空,但是所生的萬法都不是真的,是假的。我們看不出來,佛看得出來,假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般若》時候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露如電是講它生滅非常快,它是無常的,一切法皆是。佛的這些教誨,被現代最近三十年量子力學家發現了,證明了。所以現在這些物理學家對於佛經愈來愈重視,為什麼?他們費了多少力氣,四百多年來科學才有這樣的成就,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早就講清楚了,比他講得還清楚、還明白,證明佛經不但是高等哲學,還是高等科學。科學、哲學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真實智慧。世尊到末後,最後一個階段講法華,八年。法華講的是什麼?空有是一不是二,教我們返妄歸真。

大乘經上說的,世尊四十九年教學是五個時期,我怎麼說四個?我們把華嚴省略掉了。《華嚴》是佛在定中講的,小乘人不承認。定中講的,講的什麼?是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之後,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把他所悟的境界全說出來,這就是《華嚴經》。《華嚴經》的內容是什麼?是說從真起妄,是說宇宙的源起。宇宙怎麼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華嚴》說這個,這個太深奧了。所以佛在定中跟誰說?跟法身菩薩,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凡人,這些人有本事到釋迦牟尼佛定中去聽法,這是人看不見的。所以這個不說,說了人家不相信,認為這是迷信。實際上最高的科學跟哲學,都是《華嚴經》上說的,被現代科學發現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佛說法這個階段,我們講四個階段,大家能接受。

《華嚴經》所說的,實際上賢首國師有一篇論文,我們學習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你看它就是從真起妄,第一個是真,自性清淨圓明體,那是真。這就是一真,一個。從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就生出兩個現象,起兩種現象,一種是宇宙,就是依報,宇宙出現了;第二就是萬物,生命跟我出現了。所以宇宙不是大爆炸的,生命的起源是源於自性,跟現在科學講的不一樣。有宇宙的那一天,就有我們自己在裡頭,這個講得非常清楚,現在量子力學家承認。可是量子力學家還沒有佛經講得那麼圓滿,他還會提升。但是科學家,那是不是菩薩、法身菩薩?是不是佛?不是,為什麼?科學家有煩惱、有人我是非、有貪瞋痴慢,所以他是人,他不是佛,他也不是菩薩,他沒有拿到這個學位。

佛菩薩是怎麼知道的?完全用禪定。他沒有用科學儀器,用禪定,甚深的禪定看見了,能夠看到宇宙的源起。甚深的禪定裡面,時間跟空間都不存在,時間不存在就是沒有過去未來,全都在面前;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遠近,這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就在當下。這個當下的意思我們很難懂,有一個模糊概念。實際上的當下就是一念。一念我們也搞不清楚,什麼叫一念?彌勒菩薩跟我們講的一彈指,這一彈指的時間很短,一彈指裡頭有多少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一百個千,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那裡頭的一念,那叫當下。所以佛經上講這些名詞,真正的意思我們都不知道。那叫當下,整個宇宙就是這當下發生的。一切萬物,連我們自己也是在當下發生的。但是要知道,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現在誤以為真實,問題就發生在這個地方。誤以為是真的,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我們這才真正體會到,大乘確實是高等教育,大乘確實是真實智慧。

《無量壽經》講了三個真實,「真實之際」,這一句是講的本體、講的自性,「真實智慧」是講它的現象,《華嚴經》上講體相用,「真實利益」是它的作用。你看體相用,大方廣的體相用,《無量壽經》上具足。所以前清乾隆時候,彭際清居士給我們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說這個話是有根據的,《華嚴》三個真實,《無量壽經》也具足三個真實,《阿彌陀經》還具足三個真實。所以彭際清把這三部經看成一部,大本、中本、小本,裡面內容完全相同,一個細說,一個略說,只有說法細講還是略講,內容完全一樣。這個說法很正確。

一體起了兩種作用,這是什麼?宇宙、生命,這統統出現了。能生能現是真的。佛法真跟妄,它的定義是永恆不變、不生不滅,這是真的;凡是會變,都是假的。哪樣東西不變?只有自性不變。佛經上常講的三種土,都是變化的,都不是真的。我們這個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輪迴。六道外面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十法界裡面,沒有出十法界。這四個法界,是十法界上面四層,是淨土。六道輪迴是穢土,就是有嚴重染污;四聖裡面,它沒有染污,它清淨不染污。為什麼?那個地方的人見思煩惱斷掉了,染污是見思。見是錯誤的見解,就是你看錯了。你看頭一個認為這個身體是我,佛說這是根本的錯誤,你看錯了,身體不是我,你把它當作我,麻煩就來了。身體是什麼?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身體不是我,為什麼?身體有生滅,衣服有生滅,我不生不滅,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學佛最大的受用,就是知道我不生不滅。我沒有生死,身體有生死,我沒有生死。我要有生死,那還搞什麼輪迴,還投什麼胎?那不就完了嗎?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不生不滅。我是什麼?我是佛陀。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講到底了,本來是佛,我們跟佛沒有兩樣。佛是什麼?佛不生不滅,我不生不滅,我本來是佛,這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為什麼生滅?現在是誤會,不是真的,以為有生滅。就像作夢一樣,以為有,實際上全是假的。佛陀的教育,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覺悟,醒過來,回到你佛陀的地位,這個教育就圓滿了、就畢業了,成佛就畢業了。你畢業了,你才能幫助許許多多迷惑顛倒的人,幫他們覺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這是佛陀的教育,佛教育。這在所有教育裡頭,可以說第一殊勝,沒有比這更殊勝的。

《華嚴經》從頭到尾統統都說到,從自性怎麼迷的,怎麼會產生這個現象,然後我們得修正,再回頭,再回歸到常寂光,回歸自性。這種現象,好像現在的科學家有這個意思,今天科學家提出一個零點能量點,很有這個意思。零是什麼都沒有,一切萬有都從零出來的,從零生的,最後還歸零,最後還歸到零,這個很有意思。從大乘佛法去看,科學是走這個路子,但是他不是用禪定,他是用數學。所以數學是科學之母,用數學來推理,有這個可能,再用科學精密儀器去觀察、去證實,他用這個。用這個,這是擺在面前的,大家都能相信。佛法用的是禪定,這個人入定,定中的境界,我們不知道,他自己清楚。有同樣定功的人清楚,你看到,我也看到。但是沒有那種深定,只有他曉得,我們不曉得。

佛告訴我們宇宙的奧祕,生命的奧祕,我的源起,什麼人看見?八地以上,那個定功就很深了。佛法裡面,以《華嚴經》來說,菩薩的等級,一共是五十二個階級。最上面,那是佛陀,那是最高的學位,佛陀,下面全是菩薩。菩薩五十一個等級,最低的這一個,定功最淺,神通也是最小的,初信位的菩薩,跟小乘須陀洹功夫平等,但是智慧比須陀洹高,斷證的功夫平等。他們真正知道身不是我,把身放下,不再執著。把身看作什麼?看作衣服一樣。我們要用這個方法,把自己的身體看成是衣服一樣,衣服有生有滅,身體有生有滅,一定要知道我不生不滅。我們現在我很麻煩,我很可憐,完全受這個身體的累贅,被它給害死了,一切都聽它的,你說這不是完了,麻煩大了。身受有苦難,心就有憂喜,能夠把它擺脫掉,身體有苦難,心沒有憂喜,那你受不受苦?身受苦,心不受苦,你快樂無比!身遭大難,快樂,身也就不感覺得苦。所以佛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整個宇宙,心想生,心是主,物質是隨著念頭才產生變化,這個一定要把它參破,我們才能得受用。得什麼受用?得身心自在,這就離苦得樂了,這是佛法裡頭最低的一個受用。我們不能夠把身這個物質調整過來,這佛法就白學了。用什麼調整?念頭調整。

我三月二十號從澳洲回來,二十一號美國修.藍博士到我這兒來訪問。我看到他的資料,看了很多,來訪問我,非常歡迎。他就是用意念治病,這個在世界上很出名。治病不需要跟病人見面,只需要病人的資料,第一個名字,姓名;第二個年齡,出生年月日;第三個住,你居住在哪個地方;第四個病歷,你害的是什麼病,他只需要這些東西。他怎麼給你治病?每天坐半個小時,他把病人,把你跟他,用觀想,想成一體。我們來想成一體,那你的病就是我自己的病,我用我的意念、用清淨心,把病毒的細胞全部恢復正常,你的病就好了。距離二、三千里都沒有關係,都能把你治好,不需要見面。需要多長的時間?大概一個月,每天觀想半個小時,不能中斷,天天觀想,一天半個小時,一個月,你的病就好了。真有效!他的案例很多。

他今年七十三歲,告訴我,他的原理很簡單,把你記憶清除掉。你現在心裡面記的,哪些不善的清除掉,哪些善的也清除掉,善與不善統統清除掉,讓你的記憶空的,什麼都沒有,就產生效果。這跟佛法講的一樣,放下,善的念頭放下,不善的念頭也放下,清淨心現前了。用清淨心把你所有帶的病毒細胞都恢復清淨、都恢復正常,你的病不就沒有了嗎?是這麼個道理。這個道理,佛經上講了很多,講得很透徹,他用上了。所以你的病從哪裡來的?都是不正常的記憶,天天想這個地方痛,那個地方不舒服,全都是想來的。為什麼不想好的,你想那些壞的?

今天跟暢懷法師見面,我們一年沒見面了。我們第一次見面一九七七年,三十五年前。那個時候我也有一個朋友,慧忍法師,他移民到香港來,從台灣移民到香港,他有心臟病。心臟病怎麼來的?他總想出家,被軍隊拉去當兵,到台灣來,想什麼方法能夠再去出家離開軍隊?那只有有病才行。什麼病?就想心臟病,天天想心臟病,大概不到一年真得心臟病,去檢查之後,真有,這樣他就離開軍隊,又出家了。出家之後,到香港這邊來,我來講經的時候,他在此地。我問他病有沒有好?沒好。為什麼?他不向好的地方想。想什麼就會好,什麼病都能消、都能好?想阿彌陀佛!這個諸位同學要曉得。我們心裡頭善念、惡念全部把它放下,修.藍博士說清除,我們講放下,不要求,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這最好的念頭。換句話說,你真能想成功,你是最好的身心健康,真幹!每天去想。你看修.藍博士,等於說他半個小時,那就是專想,那就是真正在做功夫,就像修禪定一樣,半個小時裡頭就是沒有一個雜念。我們如果能夠說是每天用半個小時,專想阿彌陀佛,半個小時裡頭不可以有一個雜念進去,我相信有三個月到半年,肯定有很好的效果。修.藍博士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告訴我們心地清淨、有愛心,確實真正是大愛,對於一切動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在我們院子,他抱著那棵樹,抱著一棵樹,你看那個就是愛心。這是好的思惟、好的意念,對我們有很好的幫助。

所以我們對大乘要認識,對淨土要認識。大乘就是真實智慧。淨土,佛在經上常說,「心淨則佛土淨」。極樂世界怎麼來的?我們讀這部《無量壽經》,愈讀愈明瞭,發現這一部經確實是大乘裡頭第一寶典。阿彌陀佛,無論是世法、佛法,都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世法裡頭,《大學》裡面所講的三綱八目,「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都在這部經裡頭。明明德是明心見性,我們業障重,煩惱很深,修學別的法門,功夫不得力。用淨土法門,用老實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大徹大悟。用這個法門做得到,自己真幹,決定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別的法門沒有佛加持,這個法門有佛加持。

佛所加持的,我們發現了,好像是相對的能量。我們有一分誠敬,佛加持一分;我們有十分誠敬,佛加持十分;我們有百分誠敬,佛就加持百分。佛加持,能量多大,完全在自己,所以自己要真幹。要從清淨心上,所以經題上說得好,「清淨平等覺」。清淨心現前,往生就有把握,想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就可以往生;想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也不礙事,往生得自在。清淨心沒有得到,往生是沒有把握的。清淨心很簡單,把我們記憶裡頭善的、不善的全部放下,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這是真正念佛人,是個真正修淨土的人。對於日常事務,一點都不妨礙,只要你心是佛心,事情會做得更圓滿、做得更好。做完之後,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錯了。你的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可別放別的東西,什麼都要放下,那你就對了。

一定要知道,大乘經上佛常說「真心離念」。真心,真心裡頭沒有念頭,沒有起心動念,有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但是淨宗例外,淨宗真心裡頭有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法門好修,離念不好修,離不掉,總有念頭。所以有一個念頭就好辦,就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用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早年李炳南老居士教我的,他教我換心,怎麼換心?把現在這個骯髒的心換掉,換阿彌陀佛。為什麼?骯髒統統除掉,把阿彌陀佛請進來。請進來之後,只有阿彌陀佛,不許雜東西進來,李老師教我這個方法。那個時候教我,我對淨宗還半信半疑,我沒有真幹。

我對淨宗的相信,是講《華嚴經》的時候。講《楞嚴》、講《法華》、講《華嚴》,是從這個經裡頭引導我相信淨土。特別是《華嚴經》,看到文殊、普賢發願求生淨土,我感到非常驚訝。再細細看善財童子,專修專弘。他是文殊菩薩的得意門生,入室弟子,文殊菩薩發願求生,他能不求生淨土嗎?看他五十三參,果然沒錯。第一個善知識,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是專修淨土的。教給他二十一種念佛法門。二十一不是數字,是表法的,密宗代表大圓滿,二十一。他完全接受了,真幹!再看最後,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就明瞭了,善財徹始徹終就是修念佛法門。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他都參學,都去訪問,都去參學,那是什麼?成就圓滿的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不是在家裡胡思亂想,不是的,是真正去學過的。

像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去參學,到三十歲,十二年,印度所有的學派、所有的宗教統統去學過,廣學多聞。學了之後?學了之後,他不修這個法門,他自己修的還是淨土法門,念佛。學這些東西做什麼用?度眾生用的,眾生根性不相同,根機很複雜,你得樣樣都通,你才能度得了。沒有一樣不通達的,可是最後你歸淨土,那個學其他法門的,也會跟著你學淨土。他學的東西你不懂,他認為他比你高,不能接受你,因為不相信。所以這些,這是善巧方便。其實他什麼都通,還要去表演這套,這套是什麼?取信於大眾。

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我們要學習,他不是在家裡思惟想像,不是的。他去考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去看,看到哪些好的,要取它,不好的,要改進,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五劫的時間,用這麼長的時間做這個考察工作。四十八願是他的總結,總結成四十八願這個標準,用四十八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最好的東西,所以極樂超越一切諸佛國土。同樣一個道理,我們要學人中英雄豪傑、人上人,怎麼學?在一切人裡頭學,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一個是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善人,他的善處、好處,我有沒有?要跟他學,沒有,跟他學,有,要保持。惡人那邊?要跟他學,他的那些惡,我有沒有?有,趕快改掉,沒有,以後最好不要走他那個路子。都是老師,沒有一個不是老師。聖人無常師,個個人都是老師。你眼睛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善的學,不善的改,哪個不是?個個都是老師,所以你才為人中之雄。

家庭也如是,多參觀別人的家庭,人家家庭好的地方,學習;缺點,改正,你就變成家庭裡頭的第一家,不就這麼個道理嗎?國家也如是,向全世界每個國家去學,好的,我們統統都學來;不好的,統統改正,你變成全世界最好的國家。這一部經裡頭,《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你學不完,學不盡!不是自己在家裡打妄想,不是在那裡看多少書,不行,看書不行。所以中國人講,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行萬里路是考察,讀書知道有這些事情,我得親自去看看。這樣總結起來,無論你做哪個行業,都是世界上頂尖的。這些道理、方法、邏輯,全從《無量壽經》上學來的。這部經不可思議,真正叫法寶!能夠帶給我們身心健康,煩惱輕,智慧長,提供我們許許多多的理論跟方法。真的,從世間做人,到最高的成佛,度化眾生。

所以阿彌陀佛,一定要曉得,這個名號是自性的體相作用,這就是把性德圓滿包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是誰?一定承認是自己。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所表的就是大圓滿,我們修行證得究竟的大圓滿,就叫阿彌陀。極樂世界有這個人,確確實實修證大圓滿,他就用這個做名號。這個名號什麼作用?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都要以這個為目標,以這個為方向,一定要修到樣樣圓滿,德行圓滿、智慧圓滿、才藝圓滿、福德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

要知道這部經典,《無量壽經》在中文有九種版本,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版本是最圓滿的,不但是五種原譯本之大成,包括過去兩種會集本、一種節校本,他這個本子裡頭全具足了,所以是集原譯、會集、節校之大成,這還得了!用了十年的時間,完成這部著作。我們有福報,我們上一代都沒這個福報,為什麼?上一代沒看見過。上一代是完成了,但是流通的量太少,沒有人念這個,沒有人提倡,沒有人知道。所以律航法師從山東帶了幾本到台灣,送了三本給李老師,李老師看到非常歡喜。因為前面這篇長序(序文),是他老師寫的,梅光羲。李老師的教是跟梅光羲學的。黃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外甥,梅光羲是他的舅舅。所以李老師講了一遍,印了大概有二、三千本,在台灣。沒人知道,聽眾少,不多。

老師把他這個本子給我。他講經的時候,眉註,就在經本上做註解,自己用毛筆寫的。我看了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很想講這個本子,依這個本子,我來講這部經。那一年正好韓館長五十歲生日,我說,好,講這一部經給妳祝壽,她印了三千本。我到台中向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你的資歷太淺,如果有些老法師來反對,你擋不住。就叫我要忍耐,等待緣成熟,現在緣不成熟。所以我們就改講《楞嚴經》,這就放下。等到老師往生,我把這部經典拿出來給大家看,那時候在美國,每個人看到都歡喜,希望我能夠講。所以我第一次講,在加拿大溫哥華,第二次講的在舊金山,都在美國。那個時候有留的錄音帶,盤式的錄音帶,這個東西傳到台灣,台灣看到、聽到之後非常歡喜,所以回到台灣的時候,在台灣就開講。

一九八七年,我跟黃念祖老居士結上緣,在美國通電話。他把他的註解,那個時候是油印本,那是未定本,油印的,他只帶了一套到美國。我相信一定是精挑細選,最好的本子。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我就問他,有沒有版權?如果有版權,就算了,沒有版權,我就要在台灣把它印出來。他告訴我,沒有版權,而且一定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封面給他題字,我們就印了一萬本。這個本子出來之後,真的就轟動了,緣成熟了,大家知道有這個本子。而且我在美國講過二遍、三遍,在台灣大概是第四遍,先後講十遍,愈講愈歡喜。前年我們看到災難太多,這部經的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第一經,這個經的功德可以化解災難。特別是黃念老的註解,這個註解是集註,你看他裡面蒐集的經論八十三種,古大德的註疏一百一十種,總共引用了一百九十三種這些典籍。所以這個註解是集大成,你看這部註解就等於看到一百九十三種書裡頭的精華解釋《無量壽經》經文,所以非常非常難得。他用了六年的時間,帶著病,那身體很不好,還是把這個事情完成了。

那個時候,我每年都會到北京去二、三次,就去看他。那個時候老朋友還多,趙樸初老居士還在,天主教大主教傅鐵山跟我也是非常好的朋友,茗山老法師都在,現在這些人都走了。有人說,我為什麼不到國內去看看?我說沒有人了,真正知交統統都不在了。現在時間也不多,抓緊講經。所以我就決定《華嚴》放下,講這部註解。講註解,大家知道註解的好處,才真正來學這部註解。這是念老六年,夏老十年,他們的這些慈悲恩德,讓大家知道,認真好好學這部經。我有生之年,活一年講一年,活兩年講兩年。你要問我,能活多少年?我不知道。誰知道?阿彌陀佛知道。

現在每天講四個小時,就是帶動大家認識這部《無量壽經》的會集本,認識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這部經你如果真學會,從註解裡學會,你能夠通大小乘佛法,能夠通顯教密教,因為他引用得太多。引用裡面,特別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法師的註解,幾乎全部引用,所以也提醒我們,《往生論》這部書重要。我是想這一次,我把第二遍,念老註解講完,我把《往生論》講一遍。以前講過,不夠深入,講得不透徹,我想再講一遍。那是天親菩薩修淨土的方法,他的心得報告,提供我們來做分享,非常有意義。我也希望將來有人專弘《往生論》。

對於宗教、佛教、大乘、淨土,我們有個概略的認識之外,怎麼入門?從哪裡學起?就像我早年認識章嘉大師,第一次見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那個時候什麼也不懂。我說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佛法,我從那裡知道佛法是大學問、佛法的殊勝,我就向大師請教,佛門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我的問題提出來,大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他回答。這一看就看了半個多鐘點,好像入定了。這個事情,我是到十幾年之後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我提出問題來,他不答覆我?是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跟他講了沒有用,耳邊風,他不重視。他一定是等我把浮躁的氣分完全沉澱下去,一心專注,他才跟我講話。這個講話有用,管用,你真聽進去了。給我講了,有,講一個字。講有,我就趕快提起精神來,好好的來聽。結果他又不講了,我們一浮動,他就不說話。

再等了六、七分鐘,差不多我們又定下來了,再跟我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兩句話聽了好像懂,又好像不懂。實際上章嘉大師所講的,止觀!看得破是觀,放得下是止。可是他不能用這個名詞,我沒有學過佛,要講這個名詞,他講兩個小時,我恐怕也聽不懂,會把我搞糊塗了。這就是他高明之處,你看最簡單的話,「看得破、放得下」。我學了這麼多年,六十年了,肯定大師高明,大師真實智慧。確實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就這兩個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你覺悟了,你趕快就得放下,你才得受用;你不放下,不得受用。統統放下,什麼都沒有了,恭喜你,你成佛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到,一樣都不缺。這一樁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是真不容易!好在我們遇到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幫助我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不用這個法門,我們要成就是非常非常艱難。理是一樣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人的根性不一樣,所以要契機,契理契機就決定成就。契理不契機,不能成就;契機不契理,也不能成就,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是總的綱領、總的原則。

學習,我在美國舊金山住的時候,美國淨宗學會成立了。我在那個地方,會長楊一華居士,這個會現在還在。第一個會是在溫哥華成立,加拿大的淨宗學會,第二個是美國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寫了一篇緣起,緣起裡面提出五個科目,希望修淨土的人一定要掌握住。五個科目,第一個是三福。福是根本,我們人都要求福,沒有福很可憐、很苦,要修福。福從哪裡來?佛給我們講三福。真的,這是佛非常高明,三福不但是我們要學,佛經常在經上說,三世諸佛,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一切菩薩成佛,都要從這個地方學起。根之根!沒有福怎麼能學佛?學佛都是大福德人,福報不夠的,沒有緣分。

三福頭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這是什麼?做人的根本,人都做不好,怎麼能學佛?所以在過去,傳授三皈五戒,必須第一福合乎標準,孝親尊師、慈悲、修十善業,有這個條件,才是經上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才能夠接受三皈五戒。沒有這個條件,不會接受的,不傳的。現在都傳,現在叫結緣三皈,自己要知道不是真的。所以三福是福的根,第二條小乘福,第三條大乘福。大乘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就是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這也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裡天天想佛,當然就成佛。想什麼,他就變什麼。天天想阿彌陀佛,你成佛的時候是成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何必想別的佛?就想阿彌陀佛多好。

現在暢懷法師念阿彌陀佛,三十五年前我跟他認識,他每天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彌陀佛。他的小道場我去參觀,供養的是釋迦牟尼佛、迦葉、阿難,學天台宗。可是天台宗的歷代祖師都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真的,智者大師往生的,《往生傳》上有他。近代,像諦閑法師,在此地也算是他的老師;倓虛老法師,都是念佛往生淨土。現在還行,回頭來得及。

有三福,一定有六和。六和是福的形象,福的樣子。有福報的人,有福的人,和。脾氣大,跟人不和,一點福報都沒有。這個諸位要知道,你有沒有福報?你能不能和睦待人?他不跟我和,他沒有福報;我跟他和,我有福報,所以六和重要。你看三福,福的根,六和,福的相,那個福報的相流露出來。那還有慧,一個福報,一個智慧,智慧的根是三學,三學是戒定慧,就是三藏。經藏講定,律藏講戒律、講戒,論藏講慧,經律論三藏。我們這部經,這一部《無量壽經》,念老的集註,經律論三藏具足,就是戒定慧具足。所以這一樣東西就可以了,統統具足。六度,三學是慧的根,六度是慧的相、慧的樣子。你有慧根,一定有慧的樣子,表現出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第五,普賢菩薩十願,十願是福慧圓滿。印祖告訴我們,至誠恭敬心中你就能得到,得到福,得到慧。大乘教裡常說,佛說的「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這個我們要記住。今天的世界,確實五常沒有了。五常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人格,做人的資格。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義是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禮是禮節,禮是講中道,不超過,也不能不及,禮尚往來。智,這個智我們通常講的理智,不是感情用事,理智。感情用事容易出麻煩、出毛病,人要理智,不要用感情。最後一個是信,信是誠信。今天的社會,五個字都沒有了,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怎麼辦?我們怎麼辦?我們一定對人要講求這五個字。那我們不是吃虧上當?沒有關係,吃虧上當是這一生,來生不吃虧,來生不上當。如果我們怕吃虧上當,也要搞不仁不義,他們往地獄,我也下地獄,這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決定不能幹。我們一定要遵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要遵守佛法裡面講三皈五戒,最好連沙彌戒、菩薩戒。

最近這十幾年來,我們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我叫它做根本戒。這個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家,根本戒,一定要學。為什麼?唐朝時候,唐朝中葉,我們這些祖師大德把小乘經止住了,不學。不學,怎麼修大乘?用儒跟道代替。所以中國這些出家人學儒、學道,這很難得。那道?道也學儒、也學佛。所以表面上有儒釋道,實際上已經融通了,他都學,都通。這是好現象,好事情。所以在中國唐肅宗的時代,唐明皇的兒子,距離現在一千三百年,你看少林寺有一塊碑,「混元三教九流圖贊」,那是唐朝的東西。說明一千三百年前,中國已經講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不是外國人興起的,中國的源頭,這還是中國人帶頭,多元文化。今天只有多元文化宗教團結,才能解決問題。

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說了一句話,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來跟一切諸佛無二無別,佛所有的,我們統統都有,差在哪裡?差在我們沒有大願大行發起勝因。真的,講得一點都不錯,我們的智慧跟佛一樣,我們的德能跟佛一樣,我們的相好跟佛一樣,今天落到這種地步,就是我們沒有大願,我們沒有大行。大願,四弘誓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賢菩薩十大願,這是大願;大行是六度。我們沒有真幹,不知不覺迷在輪迴裡頭,造輪迴業,受輪迴的果報。如果我們一念回光,一念能回頭,才知道自性本具無量無邊的智慧功德統統在,立刻就能得到受用,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希望我們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什麼是宗教,什麼是佛教,什麼是大乘,什麼是淨宗,什麼是阿彌陀佛,什麼是無量壽?統統搞清楚了,回過頭來,我們這一生成佛,像阿彌陀佛一樣,向阿彌陀佛看齊。

時間也剛好,也到了,我的報告分享就到此地,謝謝法師們,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心得)法國Klorane蔻蘿蘭洗髮水
易曉得分享風水心得:陽宅四大格局
終於迎來第一個小公舉,六個妹控的哥哥開心得要瘋掉了...!!
《箴言》1-4章讀經心得
白鶴易人大六壬求財直解心得

TAG:學習 | 分享 | 心得 | 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