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馬斯洛

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馬斯洛

2007-03-23 23:56:35 來自: Requiescat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 1908-1970)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     1908年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家庭。父母是從前蘇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大,父親酗酒,對孩子們的要求十分苛刻,母親極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殘酷暴躁,馬斯洛小時曾帶兩隻小貓回家,被母親當面活活打死。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去世時,他拒絕參加葬禮,可見其母子關係之惡劣。他童年時體驗了許多的孤獨和痛苦。不僅如此,作為猶太人,他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上學後又是學校少有的幾個猶太人之一,這一切使使馬斯洛成為一個害羞、敏感並且神經質的孩子,為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後來當他回憶同年時,他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上學後的馬斯洛由於天賦極高,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其狀況後來才有所改變。馬斯洛從五歲起就是一個讀書迷,他經常到街區圖書館瀏覽書籍,當他在低年級學習美國歷史時,托馬斯·傑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時,這些人則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青少年時期他曾因體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極度自卑,藉鍛煉身體冀求得到補償。進人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的早年經歷不僅影響了兒時的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後的馬斯洛仍然害怕當眾發言。以至於每一次演說之前他都會經歷極為強烈的焦慮。     馬斯洛於1926年入康乃爾大學,三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1930 年獲學士學位,次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34 年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     在威斯康星大學,他選修了美國靈長目動物研究的主導研究者,在知名的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期間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學家魏特海默也曾任馬斯洛的老師。至此,他漸漸對猿猴產生了興趣,並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在對猿猴的支配權和性行為的研究中,馬斯洛闖入了一個幾乎完全未知的領域。1932 年 2 月至 1933 年 5 月,馬斯洛每天花數小時,在不驚擾動物的情況下,對不同種類的35個靈長目動物悄悄進行觀察,並做詳細的筆記。並完成了題為《支配驅力在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為中的決定作用》的博士論文,用來證明不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動物及鳥類的社會行為和組織中,支配驅力都是一個關鍵的決定因素。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種「內在的自信心」或「優越感」,而不是通過肉體攻擊取得的。在某種意義上,他正在構思一個建立在支配驅力之上的初步理論,用來解釋高級動物中的許多社會行為。由於他的論文非常出色,他給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給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後獎學金,並邀請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學院協助自己進行新的課題研究。1935 年,馬斯洛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見馬斯洛雖反對行為主義,但受的卻是行為主義教育。直到 1937 年到紐約市布魯克林學院擔任心理學副教授時,他在思想上才放棄行為主義,改而走向人本主義。     1951 年馬斯洛應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系主任和心理學教授,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1954 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惟以當時行為主義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視,連他的文章都無法在心理學刊物上發表。直到 1961 年結合志同道合者創辦《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後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第 32 分會。至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獲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 1967 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並任《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兩個雜誌的首任編輯。     1969 年退休後赴加州,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1970 年 8 月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並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議。1971 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設置人本主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這兩件事標誌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獲得美國及國際心理學界的正式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未能親眼看到他多年為此事盡瘁所獲致的成果。     著名哲學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為你自己!馬斯洛在自己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將畢生精力致力於此,更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成功地樹立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形象。《紐約時報》評論說:"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他:"正是由於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裡,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的確,弗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 馬斯洛提出的自我實現的心理指標 2007-02-28 13:18:34   來自: 寒羽 (鄭州)   1.具有一種領會自己、他人和自然的能力。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     有一種積極肯定的自我意識,領會他人和大自然的能力。用廣闊,不帶批評,天真無邪的目光觀察世界,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內在人類本性。自我實現的人尊重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其「真我」的固有權利。即使曉得自己有某些缺點,自我實現的人仍然會接受他基本的自我。他不會因未符合文化所界定的理想的美、地位、聲譽和其它等等,就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因而也不會受到這些感覺的折磨。要實現真我需要內心相當的自由,行為也要率真自然。相反的特性則是處處防衛,不敢自我流露,並且經常懼怕他人的批評。他們與人交往時不矯揉造作。他們也較易超脫習俗或慣例的影響,而表現純真的天性。     2.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只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對現實有較強的感受能力,並能夠和現實建立和諧關係。     愛接近人,有善良願望,待人和藹可親,克己耐心,對同伴富有同情心。真正的友誼需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問,因此,一個人事實上不可能有許多親密的朋友。自我實現的人把他們的友誼看得很重要且虔心培養它。雖然他們熱愛和關懷的對象只有少數幾個,但他們幾乎對每一個人都較友善、慈悲、喜愛。能感受世界本來面貌和人們的真實情況。發生問題時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愛因斯坦說的一句話最能描述此點:「我們能經驗到的最美麗事物就是神秘。他們接受現實,而不空妄地反對它們。當我們與人生必然的經歷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控制展現在我們前面的事物。     3.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     自我實現者在他們的行為中,較能夠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他們既老成持重又童心未眠,既重視智能又感情洋溢,既純真坦率又自我剋制,既態度嚴謹叉嬉戲風趣。大多數人都將這些對立的特性,予以截然的劃分。我們腦中都有一些成熟的人該表現什麼樣行為的固定觀念,例如一種冷靜、剋制、無情、理智的作風。某些充滿生命活力的特性,譬如率真、自發性、自由表露出自己的感受、嬉戲和其它等等都必須被壓制下來。其實這些是我們天性的一部份。一個人可以有長遠的目標,但也能專心致力於目前的工作;一個人可以對人生抱以嚴肅的態度,但不為失敗所壓倒;一個人可以專心達成某些目標,但也能別出心裁,使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頗富趣味。     4.帶敬畏、興奮、驚奇的心情 欣賞生活,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     帶敬畏、興奮、驚奇的心情 欣賞生活中常見事物,即使是生活中偶然的、平常的、暫時的事物,也是令人興奮而入迷的。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視若無睹的生活細節,也會使他們感到愉快、驚奇、敬畏,甚至心醉神迷,對自我實現的人而言: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麼壯麗,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屏息觀賞的可愛性,即使他已見過一百萬次花朵,他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孩,就像他初次看到的嬰兒一樣是奧妙的傑作。自我實現者與一般人不同,他不會把生命的種種奧秘視為理所當然。而且,他們也能夠從自己已擁有的、過去的成就中吸取靈感。他們不會不眠不休地尋求更新奇事物和刺激。     5.能夠獨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環境約束。     他們有良好的自我感受和自制力,能夠遵照自己的行為和價值標準,知道行為指向,而不是處處遵從於別人的規定 或按照群體生活方式的規定辦事。自我實現的人較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不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環境變遷底下的犧牲者。他們即使面臨許多挫折、打擊也能保持比較快樂且寧靜的心境。他們能自給自足,並依賴自己的潛能和資源來成長並發展。他們不需要他人的好評來支持自己。     6.富有創造能力。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以一種創造性方式對待,從不按照自己或別人已有的經驗來行事。馬斯洛喜歡把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態度與赤子之心相互比較。他發現兩者有許多相同點。他也發現自我實現者比較具有創造性──並不是他們具有偉大的才華,而是他們的心靈較像小孩子那樣純真自然,對任何事情或遊戲,都會因為想出一套新奇方法而興奮不已。馬斯洛相信,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喪失了純真小孩的新奇眼光。     7.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     他們為人比較謙虛,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和特異性,向任何有學問的人學習 而不必去顧慮別人會有什麼樣想法。因為他們覺得,每個人有可取可學之處。他們可以坦然與迥然相異的人交往和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特性。他們對任何人都存有幾分敬意,就只因為對方是個人。     8.具有驚人的不可思議的經驗──頂峰經驗。     大部分曾經有過頂峰經驗,具有自我意識的人遠比一般人有更多的頂峰經驗,那是快活而略帶有神秘感的時刻。許多自我實現者,曾經經歷過很強烈的個人經驗──或許可被形容為神秘的或富宗教色彩的。諸如觀察一位小孩嬉戲或欣賞音樂等經驗,都能完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且產生高度的愉快狀態。自我實現者所描述的歡樂類型,似乎迥異於一般人所謂的「歡樂」,我們可以用驚奇、敬畏、心醉神迷、崇敬、靈感、讚歎,和其它措辭來描述它。高峰經驗的另外一些例子是愛的感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美、靈感等的感覺;徜徉於自然的經驗和宗教性的意識。它們是 最令人陶醉且最汪洋浩瀚的人類經驗。世界充滿著悲傷、痛苦和暴力,但它一樣充滿著神奇的事件。許多人只看到事情的陰暗面,對他們周遭的種種神奇卻視而不見。其實這些正是高峰經驗的豐富來源。     9.相信永恆和神聖的東西。     當他們看到母親在照料孩子,教師在教育學生,醫生或護士在減輕別人痛苦時,會產生一種真和善的感覺。     10.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他們有強烈的道德觀念與確定的行為原則。他們的是非與善惡觀念比較清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是與非、善與惡,未必與習俗的觀念相同。自我實現的人很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而且知道他們先要完成什麼才能達到目標。大體而言,他們追求的目標較為固定,當達成目標的手段遭到挫折時,他們也會靈活變通。不過他們手段的變更卻是以不違反個人的道德與他人的福利為原則。     11.對人一片深情。     有一種把自己和人類合為一體的感受,他們真誠地相信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好的,都是善良的,都是值得自己去愛的。能設身處地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當別人的希望得到實現時,痛苦減輕時,自己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他們是懷著一種真正的願望去幫助別人的。     12.富有一種哲理性的、友善的幽默感。     表示優越感的幽默(如嘲弄他人的缺點),帶有敵意的幽默(如傷害別人的感情),以及猥褻淫穢的幽默,常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卻不為自我實現的人所欣賞。他們在逆境中,在有潛在痛苦的情況下,能表現出一種不含敵意的幽默感。     13.具有強烈的道德感。     他們具有內在的道德法庭,這個法庭保持對所有人的真誠、善良和尊敬。他們是不受法律條文約束,而受法律精神支配,以理解和邏輯為根據。     14.有一種獨處的需要。     許多人發現獨處是一項很不愉快的經驗,但自我實現的人喜歡享受他們自己的經驗,並且追尋獨處的時刻。 馬斯洛學派主要理論觀點 2007-02-28 13:15:22   來自: 寒羽 (鄭州)   需要層次論     需要層次論是馬斯洛對人類動機研究的最直接成果,這一理論經歷了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馬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為五類:     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要。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感情上的需要。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此外,他還討論了一些與上述基本需要有著密切關係的動機,包括認知和審美的需要,馬斯洛解釋了這些需要的內涵及其內容。認知和理解的需要,具體包括理解、系統化、組織、分析、尋找聯繫和意義、創立一個價值系統的慾望等。審美的需要在某些人身上也有真實存在的。只有沒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     在闡述各基本需要之間的關係時,馬斯洛把佔主導、支配地位的需要稱為優勢需要(主導需要),並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這種需要的支配。同時他認為各基本需要一般會按優勢或力量的強弱排成一定的等級,而優勢需要一經滿足,相對弱勢的需要便會出現。但馬斯洛也明確指出:這個層次集團實際上並不完全像我們可能表達的那樣刻板。馬斯洛深入地分析了層次序列中等級顛倒的各種類型與原因。馬斯洛也否定了「一個需要必須百分之百地得到滿足,下面的需要才會出現」的觀點。為此,馬斯洛提出了「相對滿足」的概念。即一個新的需要在優勢需要滿足後出現的過程,決不會是一種突然的、跳躍的現象,而是緩慢地從無到有,亦即只需獲得相對的滿足,高層次的需要便會凸顯出來。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馬斯洛解釋了基本需要的來源問題。他指出:「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由體質或遺傳決定的。」儘管馬斯洛在這個問題上未作過多的敘述,但這無疑表明了基本需要是人類潛意識動力的一部分,並且這種動力的產生並非是病態的。這是非常具有革命意義的一點,其價值顯然超過需要層次模型本身。但這點也是極易遭到當時主流心理學派的攻擊和非難的。事實上,從馬斯洛的論文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他是那種更願意以認同的方式而非敵對的方式去思考的人,或許這是他不願特別申明上述觀點的原因。     自我實現論     馬斯洛對自我實現者的研究始於他對的兩位老師韋特海默和本尼迪克特的好奇。他們兩人的學術思想和學術品格對馬斯洛的人生過程和學術生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斯洛崇敬他們,更渴望了解存在於他們身上的神奇品質。這種好奇心使他開始研究究竟是什麼促使這兩位教育者如此卓爾不群,於是在他開始記錄他們的情況時,想起了可以把兩個人的人格特徵加以比較,因為兩人具有某些共同之處。這個發現使年輕的馬斯洛十分振奮,於是試圖知道這一類人物是否在其它地方也能找到。從此對自我實現者的廣泛研究便開始了,先後被列為馬斯洛研究對象的都是對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對美國人民和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政治家和知名人士以及被馬斯洛認為有希望成為自我實現者的在校優秀大學生,而絕無一個自私自利者或只索取不奉獻的庸人。可見,馬斯洛開展對自我實現者研究的初衷是非常明確的,即找出對人類、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的共同人格特徵。     在馬斯洛看來,自我實現的人是「整合的人、充分發展的人、充分成熟的人,而不再是人性的碎片了」。這樣的人,被馬斯洛看作是人類最好的範例。按照馬斯洛的研究,自我實現者的特徵表現在15個方面,歸納起來最主要的表現在8個方面:     「自我實現的人」特徵:     ⑴知覺的明析性。自我實現者能準確、客觀地知覺現實,並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因而很少有自我衝突。     ⑵有創造性。自我實現者都具有獨特的發現問題的能力,他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創造性地表現自己。     ⑶人際關係深刻。自我實現者既承認自己,又尊重別人,對他人都有一種強烈、深厚的感情,具有同人類共福禍的意識。     ⑷情緒上的安全感。自我實現者能忍受挫折和失敗,經常保持愉快的體驗,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幸福。     ⑸注重現在。自我實現者雖然重視未來的目標和使命,但他們更為注重現在的工作,有專註於工作和獻身於事業的精神。     (6)強烈的道德感。自我實現者的道德良心來自自我的心聲,而非外在力量。正是這些道德的自律性,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和表現,並使人獲得幸福感。     ⑺有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是一種強烈的沉醉於事業的喜悅狀態,處於這種情緒之中,人會體驗到強烈的自信和力量,此時沒有他們不能做的事,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⑻獨立性和自主性。自我實現者的一切行動依賴於自己的價值和感情,他們能控制自己的命運,而不受他人的支配。     從這些對自我實現者特徵的描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自我實現者是人類中的出類拔萃之輩,即「不斷發展的一小部分人」,而不是把感官享樂作為人生終極目的庸俗之輩。把自我實現曲解為自私自利,就等於不僅否定了我們社會中最優秀的人物對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而且否定了人類存在的自身價值和人格理想。 馬斯洛的心理健康標準 2007-02-28 13:17:42   來自: 寒羽 (鄭州)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這實際上是一種缺乏常識的錯覺。事實上,無論在那一個國家,達到真正健康標準的人比我們想像的要少得多。不少人錯誤地把能保持心理平衡看作是心理健康。其實,真正的心理健康代表著一種心理發展的水平或層次,代表著一種高水平的、高協調的心理動態過程。在心理學範疇內,心理健康這一概念的核心是人格健全,或叫人格成熟。     世界上關於健康人格的判斷標準很多,但被公認的是由H·馬斯洛、W·庫姆斯、R·羅傑斯等一批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研究並揭示的健康人格判斷標準。這種類型的人被H·馬洛斯稱為「自我實現型人格」或「自我實現者」。     依照H·馬斯洛的觀點,心理充分健康的應具備15個方面的特質:     1、對現實有卓越的洞察力並能和現實保持適宜的關係。     2、對自我、他人和客觀事物表現出最大限度的認可和接納。     3、行為方式自然真實地流露,表現出樸實、純真的美德。     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視野寬闊,常常關注各種社會問題。     5、具有超然獨立的特性和離群獨處的需要。     6、意志自由,不受文化和環境的限制、約束。     7、具有清新不遜的鑒賞力。     8、能夠產生某種神聖意義上的神秘體驗和高峰經驗。     9、更多地具有全人類的共性,愛人類並認同自己是全人類的一員。     10、擁有持久而精粹的人際關係。     11、具有民主的性格結構。     12、具有強烈的倫理道德觀念,絕不為達到某種個人目的而不擇手段。     13、具有良好的發展性的非敵意的幽默感。     14、具有創造革新的思想和能力。     15、能夠抵抗消極的適應現存的社會文化類型,具有蘇世獨立的內在品質。     那麼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達到這一標準的呢?H·馬斯洛曾在美國布蘭代斯大學作了一次調查,結果他在3300名大學生中才發現一名大學生達到了完全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絕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帶有神經症和精神病的傾向,這種傾向並不一定發展成嚴重的心理疾病,但它卻能夠阻礙人向完美的方向發展,導致人在諸多方面失敗。所以,一個人只有選擇向充分健康水平發展才是最明智最完美的人生選擇。 馬斯洛:《人性能達的境界》 2007-02-28 18:17:50   來自: 寒羽 (鄭州)   書名:人性能達的境界      作者:馬斯洛      譯者:林方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內容簡介:            《人性能達的境界》是馬斯洛1969年親自選定的由已發表過的文章組成的關於人性與社會關係研究的論文集,共8篇23章。       第1章:人本主義生物學探索。從一個心理學者的角度來談技術化傾向和人化的生物學。         第2章:神經症--個人成長的一種失敗。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只有那麼少的人達到了同一性、個性、豐滿人性及自我實現呢?       第3章:自我實現及其超越。對兩位老師的優秀品質進行追根溯源,從而探究引出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如此與眾不同?       第4章:創造態度。認為人的創造性與健康自我實現、豐滿人性也許是同一概念。人的創造性的培養方式中藝術教育是一條有效途徑。       第5章:創造性--整體論的研究。馬斯洛提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怎樣才能成為有創造力的人?」一個總的原則是:任何有助於人向更大心理健康或更豐滿人性運動的事情都等於是在改變著整個人。       第6章:創造中的情緒障礙。從許多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相當刻板的人和相當拘謹的人這一現象開始,作者對創造中的情緒障礙進行了探索。       第7章:關於創造性的結束語。結論是:創造性人物實際是任何政治、社會、經濟體制都必需的。       第8章:事實和價值的融合。這種融合就是將「是」和「應該」等同。       第9章:存在心理學簡說。對「存在心理學」所作的系統而簡明的闡述。從定義開始,論述了「存在」的多種用法、存在價值及以可測形式呈現的、說明存在價值含義的操作定義。       第10章:一次人類價值討論會的評論。引導人類行動的價值在人和自然實在自身的本性,而且發現這些價值的程序也是自然的。       第11章:知者和所知。本章中談論的問題主要是人格問題。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許多困難是人內部溝通障礙的副產品。       第12章:教育和高峰體驗。本章討論的是人本主義教育觀。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實現」,是豐滿人性的形成,是人種能夠達到的或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度的發展。       第13章:人本主義教育的目標和內涵。傳統意義上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動力主要取決於外在的因素,如為了得到教師的獎賞,賺取學位等。但人本主義教育觀認為理想的教育,學生的學習動力應來自內部的興趣。       第14章:社會中和個人中的協同作用。社會與個人都有高協同與低協同作用之分。       第15章:規範社會心理學問題。本章中共提出了29個問題。現擇其要點予以說明。精選的或非精選的社會問題;多元論承認和利用體質和性格中的個體差異;惡行的問題;不現實的圓滿論的危險;如何對待侵犯、敵意、戰鬥、衝突?男性和女性怎樣彼此適應,彼此喜愛,彼此尊重;性和愛情的制度化;最佳領導人的選擇問題;什麼樣的社會條件最有利於人性的豐滿發展等等。       第16章:辛那儂和優美心靈。本章提出了一個心理維生素的概念。主要指安全、無焦慮和恐懼,在感情上必須有喜歡你的人;歸屬於一個團體;受到他人的敬重。此外還談到責任心的發展問題,新的社會療法問題,當前的社會革命,心理治療,自我認識和團體等問題。       第17章:優美心靈管理。本章中提出的一個基本問題是:什麼樣的工作條件,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管理,什麼樣的獎賞或報酬對人性的健康成長及其較豐滿和最豐滿的發展有益?「優美心靈管理」不是用來更有效地操縱人們以求達到非他們自身所需要的目標。滿足的條件有:有意義的工作,擔負責任,創造、公平和正義,需要進行有價值的活動,而不是僅僅以金錢作為「報酬」。          第18章:低級怨言、高級怨言、超級怨言。從一個人的怨言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需要、渴求和希望的水平和動機水平。       第19章:簡論單純認知。本章中區分了無知的單純和聰明或老練的單純。兒童的具體感知和他認識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也和自我實現的成年人不同。兒童還沒有還原到具體;他也還不曾長成到抽象。他的單純是因為他無知,這和聰明的、自我實現的、年長的成人的"第二次單純"是非常不同的。         第20章:再論認知。先是對存在認知和缺失認知的特徵在19個方面作了比較。這19個方面表現在宇宙觀的存在認知的整體,完全,自足,統一及缺失認知的部分、不完全等特徵的不同。接著論述了「單純認知」、「有創造性的人是單純的人」。認為一個富於創造性的人是一個雖已成長但仍能像兒童一樣觀察、思考、或做出反應的人。在"第二次天真"中恢復的也正是這種單純。       第21章:超越的種種意義。本章中列舉了超越的35種意義。       第22章:Z理論       第23章:超越性動機論:價值生活的生物根源。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 2007-02-28 18:18:26   來自: 寒羽 (鄭州)   書名:存在心理學探索      作者:(美)馬斯洛      譯者:李文湉      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斯洛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他1954年寫成的《動機與人格》一書的續篇,寫作手法也大致相同,即每一章僅研究和提出一個重大理論結構的一個片段。本書不是一部結構和體系十分嚴密的教科書式的著作,而是由作者的一些論文和講演稿彙編而成的,正像作者在書的前言中指出的那樣,本書「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論斷,它們是以先驅研究和零散證據為依據的,以個人的觀察、理論的推演和純屬某種預感為依據。」這些論斷是以概括化的措詞陳述的,以便能做出真偽的證明。也就是說,它們是假設,即它們的提出是為了便於檢驗,而不是作為最終的信仰。            本書是對一種內容廣泛的、系統的、以經驗為依據的、總括的心理學和哲學的探討,它同時包含著人性的深度和高度,是把「健康和成長心理學」與心理病理和心理分析動力學,把動力的與整體論的、形成的與存在的、善的與惡的、積極的與消極的心理學整合起來的第一次嘗試。換句話說,它是在一般心理分析和實驗心理學科學實證主義的基礎之上,建設優美心靈的、存在心理學的和超越性動機的上層結構的一種努力,這種結構是心理分析和實驗心理學兩個體系所缺少的,因為它超出了它們的局限。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 2007-02-28 18:21:13   來自: 寒羽 (鄭州)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選自本人認識的一些人和朋友,以及一些著名人士和歷史人物。另外,在一次對年輕人的研究中,對三千名大學生進行了篩 選,但只有一名大學生可直接作為研究對象,還有一、二十名也許將來可作為研究對象。     我不得不斷定,我在老研究對象那裡發現的自我實現的類型,對正處在發展中的青年來說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與艾維林·巴斯金博士和但·弗里德曼合作,我們開始對一組相對健康的大學生進行調查。我們任意決定在大學生中選出最健康的1%。雖然繼續了兩年之久的這次探索在完成之前被迫中斷,但它在臨床水平上還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我們希望,這些被選譯的 研究對象仍然能同我們保持聯繫,接受我們進一步的指導。     我們也曾希望小說家和劇作家們所塑造的那些人物能夠成為我們的研究對象,但沒有發現他們中有哪一個人適用於我們的時代和文化。(這本身就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淘汰或選擇研究對象所依據的第一個臨床定義,除了有消極的一面外,還有積極的一面。消極的選譯標準使被選對象中沒有神經病、精神變態人格、精神病或在這方面有強烈傾向的人。也許身心疾病要求更仔細的研究和甄別。在可能的情況下,要進行羅夏測驗,但結果證明,這些測驗在顯示被隱藏的精神變態方面比在選譯健康人上更有用。選擇的積極標準是自我實現的確定的證據,自我實現還是一個難以確切描述的症候群。為服務於我們討論的目的,自我實現也許可大致被描述為充分利用和開發天資、能力、潛能等等。這樣的人幾乎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這使我們想到尼採的告誡;「成為你自己!』她們是一些已經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他們的潛能也許是個人特質的,或者是泛人種的,這樣,自我實現中的自我就不會帶有過多的個人主義色彩.     這一標準還意味著,研究對象在過去或現在對安全、歸屬、愛、尊重和自尊這些基本情感的需要,以及對於理解和知識的認知需要的滿足,或者在少數事例里,對這些需要的征服。這就是說,所有研究對象都感到安全和無憂無慮,感到被公認,感到愛和被愛,感到自身的價值並且受到尊重。他們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哲學、宗教或價值取向。至於基本的滿足是自我實現的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也許自我實現意味著基本滿足再加上最起碼的天才、能力或者(人性的)豐富。     我們採用的選擇技術大體上是重複的技術。這種技術以前在對自尊和安全感的人格症候群的研究中使用過。本書第三章對此已有描述 。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以個人或文化的非技術的信仰作為開始,對自我實現症候群的各種擴大的用法和定義進行比較,然後再更仔細 地給它下定義——在下定義時,仍然採用現實的用法(可稱為詞典學層次的用法),但是,同時排除在通俗定義中常見的邏輯和事實的自相矛盾。     根據修正過的通俗定義,第一批研究對象小組選出來了,其中一組質量高,一組質量低。以臨床風格對這些人進行儘可能仔細的研究,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最初修正過的通俗定義又按照現在手中的材料進行進一步的修改。這樣就得出了第一個臨床的定義。按照這一新的定義,對最初的研究對象進行重新篩選,保留一些人,淘汰一些人,並補充一些新的成員。然後,繼續對第二種水平的研究對象小組進行臨床研究,如果可能,還進行實驗和統計研究。這又導致了對第一個臨床定義的修改、訂正和補充。然後,根據這一新的定義再進行篩選。經過這樣不斷重複,一個最初模糊、」不科學的通俗概念就能變得越來越精確,在特性上越來越便於操作,因而也越來越科學。     當然,一些客觀的、理論的和實際的考慮會干擾這一自我調整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例如,在研究的早期,由於對自我實現的日常用法有不切合實際的苛求,以致沒有一個活人能符合這一定義。我們不能因為有小缺點、錯誤或者荒謬而不考慮一個可能的研究對象。換言之,既然沒有完美的人,我們就不能用完美來作為選擇的標準。     另一種難題是屬於這樣的情況:所有事實都告訴我們,不可能獲得臨床工作通常要求的那種豐富而令人滿意的資料。研究對象候選人在得知研究的目的後,變得注意自己,變得呆板,對全部努力一笑置之,或者拒絕合作關係。鑒於這種早期經驗,對於老研究對象一直是 間接研究,實際上幾乎是偷偷摸摸的。只有對較年輕的研究對象才可能進行直接研究。     既然被研究的活人的姓名不能公開,那麼兩種迫切需要得到的東西就不可能得到,甚至普通科學研究的要求也不可能達到。這就是:調查的可重複性和可據以作出結論的材料的普遍有效性。這些困難部分地由知名歷史人物的有關材料,以及對於一些青年人和大方的兒童 的補充研究而得到克服。     研究對象分成以下各類:     實例:     三名非常理想和二名很有希望的同代人     二名非常理想的歷史人物(晚年的林肯和托馬斯·傑斐遜)     六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歷史人物(愛因斯坦,埃莉諾·羅斯福,簡·亞當斯,威廉·詹姆士,斯賓諾莎)不完全的實例:     五名肯定有某些不足,但仍然可用於研究的同代人     七名很可能或肯定有不足,但仍然可用於研究的歷史人物(沃·惠特曼,亨·索羅 ,貝多芬,F.D.羅斯福,弗洛伊德)潛在的或可能的實例:     二十名看來正在向自我實現方向發展的年輕人,以及 G.W.長弗,尤金· V.德布斯,阿伯特·施韋澤 ,托馬斯·埃金斯,弗里茨·克賴斯勒,歌德。      二、材料的搜集和描述     這裡的材料與其說來自個別的、分散的事實之一般收集,不如說來自我們的朋友以及相識的人之緩慢發展的總括或整體印象。很難造 成向我的老研究對象們提問這樣一種情景,或者對他們進行測驗(儘管這對於年輕的研究對象可以做到)。與老研究對象的聯繫是偶然的 ,並且是一般的社會形式。而一旦有可能,隨時都可向朋友們和親戚們提問。     由於這個原因,也由於研究對象數量太少,以及多數研究對象的資料不完全,任何定量描述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複合印象可以提供,而顧不上它們可能會有什麼價值(既然調查者完全不能確定什麼是描述,什麼是投射,當然這些印象也就不會比有控制的客觀觀察更有價值)。     對於這些總體印象作整體分析,可得出以下最重要和最有用的總體印象,據此,可進行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     2.1 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意的關係     所注意到的這種能力的第一種表現形式是辨別人格中的虛偽、欺騙、不誠實,以及大體正確和有效地識別他人的不尋常的能力。在一次對一組大學生的非正式的實驗中,與不太沉穩的學生相比,在比較沉穩的學生身上發現了準確地判斷自己教授的傾向,也就是說,在S -I測驗中,後者得分更高。     隨著研究的進展,可以逐漸明顯地看到,這一效率擴大到生活的其它許多領域—— 實際上是被測試的全部領域。在藝術和音樂方面,在智力方面,在科學方面,在政治和公共事務方面,他們作為一類人,似乎能比其他人 更敏捷更正確地看出被隱藏和混淆的現實。因此,一個非正式的試驗表明,由於較少地受願望、慾望、焦慮、恐懼的影響或較少地受由性 格決定的樂觀或悲觀傾向的影響,無論他們手中掌握的是何種情況,他們對於未來的預測的準確率似乎總是較常人為高。     最初這一點被稱作優秀的鑒賞力或優秀的判斷力,其含義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但是,由於許多原因,現在有種傾向越來越明確,即最好把它看成是對某個確實存在的事物(是現實,而非一套看法、見解)的洞察力(不是鑒賞力)。我希望這一結論或者假說可以迅速用實驗驗證。     如果這一結論被驗證,那麼無論怎樣強調其重要性都不會過分。最近英國的精神分析學家蒙尼一凱里(Money-Kyrle)指出:他相信單憑神經病患者對於現實世界的理解不如健康人那樣準確或有效這一情況,就可以斷定神經病患者不僅相對地而且絕對無能。神經病患者不僅在感情上屬於病態,而且在認識上就是錯誤的!假如健康和神經病分別是對於現實的正確和不正確的理解,事實命題和價值命題在這個領域就合二為一了。這樣,在原則上價值命題就不僅僅是鑒賞或規勸的問題,而應該是可以根據經驗驗證的。深入思考過這一問題的人將會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這裡可能為一個真正的價值科學(因而也是為一個真正的倫理科學、社會關係科學、政治科學、宗教科學等等)獲得一個不完全的根據。     適應不良甚至極度的神經病對感覺的干擾完全可能達到影響光感、觸覺或者味覺的敏銳的地步.但是這種作用很有可能在遠離純粹生理的感覺領域內得到證實,如艾因斯特朗(Einstellung)等的實驗就可提供證明。隨之,可以這樣推論:對健康人來說,願望、慾望、褊見對於感覺的影響(這體現在最近的許多試驗中)應該比對病人的影響小得多。先前的一系列考慮支持了這一假設。這種對現實感覺的優越性導致一般意義上的推理、理解真理、下結論、符合邏輯地和有效地認識的優越能力。     在本書(《動機與人格》)的第十四章,還將詳細討論這種與現實的優越關係的一個特別突出和富有啟發的方面。過去發現自我實現 者可以比大多數人更為輕而易舉地辨別新穎的、具體的和獨特的東西。其結果是,他們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陳規當中。大多數人都將這些東西與真實的世界混淆起來。因此,自我實現者更傾向於領悟實際的存在 而不是他們自己或他們所屬文化群的願望、希望、恐懼、焦慮以及理論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徹地將此稱為「明凈的眼睛」。     作為學院派與臨床心理學之間的另一座橋樑,人們與未知事物的關係問題似乎特別具有研究前途。我們健康的研究對象一致不懼怕未 知的事物,在這一點上,他們與普通人大不相同。他們接受未知事物,與之關係融洽,同已知事物相比,他們甚至往往更為前者所吸引。 他們不僅能容忍意義不明。沒有結構的事物,甚至喜歡它們。愛因斯坦的話相當有代表性;「我們能夠體驗的最美的事物是神秘的事物,它是一切藝術和科學的源泉。」     的確,這些人是知識分子、研究者和科學家,因此,在這裡主要的決定因素可能是智慧力量。然而,我們都知道,許多智商很高的科 學家,由於羞怯、習慣、憂慮或其它性格上的缺點,單調地從事他們所熟悉的工作,把時間花費在反覆地琢磨、整理、分類上,而不是花 費在發現上,其實,發現才是他們應該做的事。     對於健康人來說,既然未知事物並不可怕,他們就不必勞神去降鬼,吹口哨壯膽走過墓地,或者抵禦想像的危險。他們並不忽視或者 否認未知事物,不迴避它們或自欺欺人地把它們看成是已知的。他們也不急於整理未知的事物,過早地將它們分類和成規化。他們不固守 熟悉的事物,他們對真理的追求也不象處於災難中對確定、安全、明確以及秩序的需要那樣。作為相反的例子,我們可在戈爾德斯坦的腦損傷或強迫性神經病的病例中看到突出的例子。當整個客觀情況要求時,自我實現者可以在雜亂、也遇、混亂、散漫、含糊、懷疑、不肯 定、不明確或者不精確的狀態中感到愜意(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切在科學、藝術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這樣,懷疑、試驗、不確定,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延遲作決定的必要雖然對大多數人是種折磨,但對某些人卻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挑戰,是生活中的一種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2.2 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自我實現者有許多在表面上可以覺察的、最初似乎是不同的、互不相關的個人品質,這可以理解為一個更為基本的單一態度的表現形 式或派生物。這個態度就是:相對他不受令人難以抬頭的罪惡感、使人嚴重自卑的羞恥心以及極為強烈的焦慮的影響。這與神經病患者形 成鮮明的對比,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描述為由於罪惡感、羞恥心和焦慮感或者三者之一、二而喪失了能力.甚至我們文化中的正常成 員也會毫無必要地為許許多多的事情感到內疚或者羞愧,並且產生無謂的焦慮。健康人則認為,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本質同時毫無懊惱、抱怨,甚至對此不加過多考慮都是可能的。     儘管他們自己的人性有種種缺點,與理想有種種差距,但他們仍可以以斯多葛的方式從本質上接受它們而不感到有真正的憂慮。如果 說他們是自滿,那會傳播錯誤的印象。相反,我們必須說:他們能夠以一個人在接受自然的特性時所持的那種毫不置疑的態度來接受脆弱 、過失、弱點,以及人性的罪惡方面。一個人不會由於水的滑濕、岩石的堅硬或者樹的翠綠而抱怨它們。兒童是睜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 和純真無邪的眼光來看待世界的,他們只是注意和觀察事實是什麼,對它並無爭論或者要求,自我實現者也是以同樣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當然,這並不同於東方的出世觀念,不過出世觀念在我們的研究對象那裡,特別是在面對疾病和死亡的研究對象那裡也能觀察到。     可以看到,這等於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們已經描述過的觀點,即自我實現者對現實看得更清楚:我們的研究對象看見的是人性的 本來面目而不是他們希望中的人性。他們的眼睛並不為各種眼鏡所累,從而歪曲、改變或者粉飾所見事實的真象。     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接受層次是所謂動物層次。自我實現者往往都是優良的、強健的動物;他們的胃口很好,生活得非常快活,沒有懊惱、羞恥或者歉意。他們似乎始終食慾良好,他們似乎睡眠香甜,他們似乎沒有不必要的壓抑而享受性生活,其他相對來說是屬於生理 性的衝動也都是如此。他們不僅在這些低層次上能夠接受自己,而且在各個層次上都能夠接受自己,例如愛、安全、歸屬、榮譽、自尊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被看成是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它們之所以能被毫無疑問他接受下來,其原因僅僅在於:自我實現者傾向於接受自然的作用而不是因自然的作用不合意而憤憤不平。普通人特別是神經病患者常有的反感、厭惡在自我實現者中間是很少見的,他們不怎麼挑食,也較少厭惡身體的產物、身體的氣味以及功能等等。這是上述自我實現者傾向於接受自然產物的表現。     自我接受與接受他人的緊密相關體現在兩個方面:(l)他們沒有防禦性,沒有保護色或者偽裝;(2)他們厭惡他人身上的這類做作。假話、詭計、虛偽、裝腔作勢、面子、玩弄花招、以庸俗手法嘩眾取寵,這一切在他們身上異常罕見。既然他們與自己的缺點甚至也能和睦相處。那麼這些缺點最終(特別是在後來的生活中)會變得使人覺著根本不是缺點,而只是中性的個人特點。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絕不存在罪惡感、羞恥心、黯淡的心緒、焦慮和防衛性,而是指他們很少有不必要的罪惡感等。動物性的過程,例 如性慾、排尿、懷孕、行經、衰老等,是客觀事實的一部分。因此必須接受。因此,沒有一個健康的婦女會因為自己的性別或者這個性別的任何生理特點而產生罪惡感或者防衛心理。     健康人確實為之感到內疚(羞恥、焦慮、憂傷或者防衛)的是:(l)可以改進的缺點,如懶惰、漫不經心、發脾氣、傷害他人;( 2)不健康心理的頑固的殘跡,如褊見、妒忌、猜疑;(3)雖然相對獨立於性格結構,然而可能又是根深蒂固的一些習慣;(4)他們所屬的種族、文化或群體的缺點。一般情況可能是這樣:如果事實與最好成為什麼或應當成為什麼之間存在差異,就會使健康人感到不滿意。     2.3 行為的自然流露     自我實現者都可描述為在行為中具有相對的自發性,並且在內在的生活、思想、衝動等等中更加具有自發性他們行為的特徵是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或人為的努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一貫不遵從習俗。假如我們實際計算一下自我實現者不遵從慣例的次數,就會發 現記錄並不高。他們對慣例的不遵從不是表面的,而是根本的或內在的。他們獨特的不守陳規以及自發性和自然性皆出於他們的衝動、思想和意識。由於深知周圍的人在這一點上不可能理解或者接受他們也由於他們無意傷害他人或為每件瑣事與別人大動干戈,因此面對種種 俗套的儀式和禮節他們會善意地聳聳肩,儘可能地通情達理。例如,我曾見過一個人接受了別人對他表示的敬意。雖然他曾私下嘲笑甚至 鄙視這類敬意,但他並未因此而小題大作,傷害那些自認為是在使他高興的人們的感情。     其實,自我實現者的這種遵從習俗的行為就象輕鬆地披在肩上的一件斗篷,可以輕而易舉地甩掉。自我實現者實際上從不允許習俗慣 例妨礙或阻止他們做他們認為是非常重要或者根本性的事情。在這種時刻,他們獨立於慣例習俗的靈魂便顯露出來然而他們並不同於普通 波希米亞人或者反抗權威者,後者特區區小事小題大作把對無關緊要的規章制度造反當作天大的事。     當自我實現著熱切地沉迷於某個接近他的主要興趣的事物時,他的這種內心態度也會表現出來。這時,他會毫無顧忌地拋開平時遵守的各種行為準則。在遵從慣例上他彷彿需要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他對習俗的遵從彷彿是有意的、存心的。     然而,當自我實現者與那些並不要求或期待俗套行為的人們相處時,他們就會自動地拋掉行為的這種表面特性。在我們的研究對象中 可以看到,他們願意與那些允許他們更自由、更自然、更有自發性的人們共處,這使他們能夠擺脫那些在他們看來有時是費勁的行為。因 為,對他們來說相對地控制行為是個負擔。     從這個特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或推論:這些人有相對自主的、獨特的、不遵從慣例的道德準則。奉行常規習俗的沒有思想的人有時可能認為他們不道德,因為當情況似乎要求如此時,他們不僅會違反常規還會違反法律。然而事實恰好相反,他們是最有道德的人,儘管他 們的道德準則與周圍的人不盡相同。正是這種觀察使我們堅信,普通人的一般的道德行為主要是遵從習俗的行為,例如,是以基本上被公認的原則為根據的行為,而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由於與一般習俗以及普遍接受的虛偽、謊言疏遠,由於與社會生活不協調,他們有時感到自己表現得好象是異國土地上的間諜或外僑 。     但願我沒有給人造成一種印象,彷彿他們試圖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其實,他們有時也出於對慣例的僵化刻板和對習俗的盲目短淺的憤怒而故意放任自己。例如,他們可能會試圖教訓一個人,或者試圖保護一個人的感情以及利益不受不公平的傷害。有時,他們可能會感 到熱情在沸騰,而這些感情如此令人愉快甚至狂迷,以致壓抑它們似乎就是褻瀆神明。據我觀察,在這些情況下,他們並不為自己給予旁觀者的印象而感到焦慮、內疚或者羞愧。他們自己聲稱:他們之所以按慣例行事,只是因為這樣不會引起什麼大問題,或者只是因為其他 方式會傷害人們,使人們感到難堪。     他們對現實輕鬆的洞察力,他們的接受性和自發性非常接近於動物或者兒童,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衝動、慾望、見解以及主觀反應的一種優越的覺悟。對這種能力的臨床的研究毫無疑問地證實了弗洛姆的這樣一種看法:一般正常的、適應得很好的人,往往根本沒有想 到他是什麼,他要什麼,以及他自己的觀點是什麼等等問題。     正是這樣一些調查結果最終使得自我實現者與其他人之間一個最深刻的差異被發現,這差異就是:自我實現者的動機生活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都與普通人不同。我們很可能必須為自我實現者另外創立一種具有深刻區別的動機心理學,例如,一種研究表達性動機、 成長性動機而不是匱乏性動機的動機心理學。也許將生活與為生活做準備作個區分是會有益處的;也許動機的概念應該只用於非自我實現者。我們的研究對象不再進行一般意義上的奮鬥,而是在發展。他們努力成長得日臻完善,努力把自己的風格發展得日益全面。普通人的 動機是為匱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而奮鬥。——自我實現者雖然並不缺乏任何一種基本需要的滿足,但他們仍然有衝動。他們實幹,他 們奮鬥,他們雄心勃勃,但這一切都與眾不同。對他們來說,他們的動機就是發展個性,表現個性,成熟,發展,一句話,就是自我實現 。這些自我實現者能夠比常人更具有人類性嗎?他們是否更能顯示人種的本來面目?他們在分類學的意義上更接近人類嗎?一個生物種應 該由它的殘廢的、不正常的、發展不完全的成員或者完全歸化的、受到限制的(caged)以及被訓練好的模範來鑒定嗎?     2.4 以問題為中心     我們的研究對象一般都強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自身以外的問題上。用流行術語來說,他們是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自身一般不存在什麼問題,他們一般也不太關心他們自己,這正與在不安定的人們中發現的那種內省形成對照。自我實現者通常有 一些人生的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務,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他們身外的問題。     這些任務未必是他們喜歡的,或他們為自己選擇的,而可能是他們所感到的職責、義務或責任。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採用「他們必須 做的工作」,而不採用「他們想要做的工件」的說法的原因。一般來說,這些任務是非個人的,不自私的,更確切地說,它們與人類的利 益、民族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數幾個人有關。     除了幾個例外,可以說,研究對象通常與那些我們已學會稱為哲學或倫理學的永恆問題和基本爭論有關。這些人習慣生活在最廣泛的 合理的參照系裡,他們似乎絕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們在價值的框架里工作,這種價值是偉大的,而不是渺小的,是宇宙性的,而不 是區域性的,是從長遠出發的,而不是從一時出發的。總之,儘管這些人都很樸實,但都是這種或那種意義上的哲學家。     當然,這種態度對於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都具有意義。例如,我們最初研究的主要顯著特點,如寬宏,脫離渺小、淺薄和褊狹等,就可以歸入這種更一般之態度的名下。他們超越瑣事、視野開闊、見識廣博、在最開闊的參照系及籠罩著永恆的氣氛里生活,給人的印象具 有最大的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意義,它彷彿傳播了一種寧靜感。擺脫了對於緊迫事務的焦慮,而這使生活不僅對於他們自己並且對於那些與他們有聯繫的人都變得輕鬆了。     2.5 超然獨立的特性;離群獨處的需要     的確,我的所有研究對象都可以離群獨處而不會使自己受到傷害,以及感到不舒適。而且,幾乎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明確喜歡與外界隔絕以及獨處,其程度明顯比一般人為大。內傾和外傾的兩分法幾乎完全不適合於這些人,我們在這裡也不採用這種兩分法。最有用的術語 似乎就是「超然獨立」。     他們常常可以超然於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靜,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裡會引起騷亂的事情的影響。他們發現遠離塵囂,沉默寡言,並且平靜而安祥是容易的。這樣,他們對待個人的本章也就不象一般人那樣反應強烈 。甚至在不莊重的環境與情景中,他們似乎也能保持尊嚴。他們的這種沉默也許會漸漸地轉變為嚴峻和冷漠。     這一超然獨立的特性也許又與其他某些品質有聯繫。首先,可以認為我的研究對象比一般人更客觀(在這個詞的全部意義上)。我們已經看到,他們是更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甚至當問題涉及到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願望、動機、希望或抱負時也是如此 。從而,他們具有一般人不常有的集中注意的能力。他們強烈的專心致志又帶來心不在焉這種副產品,這也就是輕視以及不在乎外在環境 的能力。例如,他們具有熟睡的能力,不受干擾的食慾,在面對難題、焦慮、責任時,仍然能夠談笑風生。     在人數眾多的社會關係中,超然獨立招來了一定的麻煩和難題。它很容易被「正常的」人們解釋為冷漠、勢利、缺乏感情、不友好甚 至故意。相比之下,一般的友誼關係更具有相互依戀、相互要求的性質,更需要再三的保證、相互的敬意、支持、溫暖,更具有排他性。 的確,自我實現者並非在一般意義上需要他人。然而,既然被需要和被想念通常是友誼和誠摯的表現,那麼顯然超然獨立就不會輕易為普 通人接受。     2.6 意志自由:對於文化與環境的獨立性     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是貫穿我們已描述過的大部分自我實現者的特點之一。既然自我實現者是由 成長性動機而不是匱乏性動機推進的,那麼他們主要的滿足就不是依賴於現實世界,依賴於他人、文化或達到目的的手段,總之,這不是 依賴外界所實現的。他們自己的發展和持續成長是依賴於自己的潛力以及潛在的資源所實現的。正象樹木需要陽光、水份和養料一樣,大多數人也需要愛、安全以及其他基本需要的滿足,而這種滿足只能夠來自外界。但是,一旦獲得了這些外在的滿足物,一旦人們內在的缺 乏由外在的滿足物所填補,個人真正的發展的問題就開始了,這也就是自我實現的問題。     這種對於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意味著面臨遭遇、打擊、剝奪、挫折等時的相對穩定。在可能促使他人去自殺的環境中,這些人也能保持一種相對的安詳與愉快。由於這種情況,他們也可稱為「有自制力」。     既然對於受匱乏性動機促動的大多數人,其主要需要的滿足(愛、安全、自尊、威信、歸屬)只能來自他人,那麼,他們就必然離不開這些有用的人。但是,由成長性動機推進的人實際上卻有可能被他人所妨礙。對於他們,決定滿足以及良好生活的因素是個體的、內在 的而不是社會性的。他們很堅強,能夠不受他人的讚揚甚至自己感情的影響。榮譽、地位、獎賞、威信以及人們所能給予的愛,比起自我發展以及自身成長來說,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我們必須記住,要達到這種超然於愛和尊重的境界,最好的方法(即使並非唯一的方法)是事先就有完全同樣的愛和尊重的充分的滿足.     2.7 欣賞的時時常新     自我實現者具有奇妙的反覆欣賞的能力,他們帶著敬畏、興奮、好奇甚至狂喜,精神飽滿地、天真無邪地體驗人生的天倫之樂,而對 於其他人,這些體驗也許已經變得陳舊。對於自我實現者,每一次日落都象第一次看見那樣美妙,每一朵花都溫馨翠郁,令人喜愛不已, 甚至在他見過許多花以後也是這樣。他所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兒,就象他見到的第一個一樣,是一種令人驚嘆的產物。在他結婚三十年以後,他仍然相信他的婚姻的幸運;當他的妻子六十歲時,他仍然象四十年前那樣,為她的美感到吃驚。對於這種人,甚至偶然的日常生活中 轉瞬即逝的事物也會使他們感到激動、興奮和入迷。這些奇妙的感情並不常見,它們只是偶或有之,而且是在最難以預料的時刻到來。這個人可能已經是第十次擺渡過河,但當他第十一次渡河時,仍然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一種對於美的反應以及興奮油然而生,就象他第一次 渡河一樣。     研究對象們在選擇美的目標方面存在著一些區別。一些人主要嚮往大自然,另一些人主要愛孩子,還有幾個人則一直主要熱愛偉大的 音樂。但確實可以這樣說;他們從生活的基本經歷中得到了喜悅、鼓舞和力量。然而,他們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從參加夜總會中得到一大筆 錢,或者從一次愉快的舞會中取得上述同樣感受。     此外,也許還可以加上一種特殊體驗:對於我的幾個研究對象,他們的性愉快,特別是情慾高漲提供的不僅是一時的快樂,而且還有 某些基本力量的增強和復甦,有的人是從音樂或大自然中得到這種增強和復甦的。關於這一點,我將在神秘體驗一節中更多地說明。     很有可能,這種主觀體驗的濃烈色彩是與我們上面所討論的本質上新鮮的具體現實相關聯的一個方面。也許我們所說的陳腐的體驗是停止以豐富的感覺去洞察這個或那個領域的結果,因為這些領域現在表明已不再具有優點、益處或者威脅性,要不然就是不能再把自我放 入其中了。     2.8 神秘體驗;海洋感情     對於我們的研究對象來說,這些被稱為神秘體驗的主觀體驗,是相當共同的體驗。威廉·詹姆斯對此有過很好的描述。前一節談到的那種強烈感情,有時變得氣勢磅礴、渾渾飩燉、漫無邊際,所以可稱為神秘體驗。我在這一題目上的興趣和注意,首先得到我的幾個研究 對象的支持。他們用曖昧而又通俗的措辭來描述他們的情慾高漲。我後來想起這些措辭曾被各類作者用來描述他們稱為神秘體驗的東西。 在這些神秘體驗中都有視野無垠的感覺,從未有過的更加有力僅同時又更孤立無助的感覺,巨大的狂喜、驚奇、敬畏以及失去時空感的感覺。這最終使人確信,某種極為重要極有價值的事情發生了,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主體結果被改變了、增強了,這種體驗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     把這些體驗從所有神學的或超自然的關係中分離出來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它們已經混淆了上千年之久。雖然在後來的談話中.有幾個人引出了半宗教的結論,例如,「人生必然有意義」等,但是,我們的研究對象沒有一個自發地製造這種束縛。因為這種體驗是一種自然 的體驗,很可能屬於科學研究的範圍,也許用弗洛伊德的術語來描述它更為合適,例如:海洋感情。     我們也可以從我們的研究對象那裡了解到,這種體驗能夠以較小的強度出現。神學作品一般假定,在神秘體驗與所有其他體驗之間, 有一種絕對的性質上的差異。一旦從超自然的關係中發現了神秘體驗,並把它作為自然現象來加以研究,就有可能把神秘體驗按從強烈到 微弱的數量上的連續統一體加以整理。從而我們可以發現,微弱的神秘體驗在許多人那裡,甚至可能在大多數人那裡都會發生,並且,在幸運的人們那裡,一天可以發生幾十次。     很明顯,強烈的神秘體驗是一些極大增強的、有著自我喪失或自我超越的體驗,例如,正象本尼迪克特所描述的:以問題為中心,高度的集中,奉獻行為,強烈的感官體驗,對音樂或藝術忘我的熱切的欣賞.     2.9 社會感情     由A.阿德勒創造的「社會感情」這個詞,很恰當地描述了我的自我實現研究對象們對人類的感情的風範,在這方面,它是唯一可通 用的術語。儘管自我實現者偶爾對人類表現出氣憤、不耐煩或者厭惡(下面將具體描述),但他們對人類懷有一種很深的認同、同情和愛的感情。正因為如此,他們具有幫助人類的真誠願望,就好象他們都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一個人對於兄弟的感情總體上是愛的感情,儘管這些兄弟愚蠢、軟弱或有時顯得很卑鄙,他們仍然比陌生人更容易得到寬恕。     如果一個人的視野不夠開闊,其中容納的歷史時期很有限,那麼他就可能體會不到這種與人類一體的感情。自我實現者在思想、衝動 、行為、情感上與其他人畢竟大不相同。當自我實現者在這些方面要表現自己的時候,在某些基本方式上,他就象一個異鄉的異客,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不管人們可能多麼喜歡他。他經常為普通人的缺點感到苦惱氣憤,甚至被激怒;而他們對他來說,通常不過是一些不斷給他製造麻煩的人,有時甚至變成痛苦的不幸。儘管有時他與這些人之間的隔膜很大,但他總是感到與他們有一種最根本的親緣關係,同時,如果不說有一種優越感,至少他一定認識到,許多事情他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許多事情他可以明察而他們卻不能,有些在他看來是如此清楚明了的真理大多數人卻看不見。這也就是阿德勒稱之為老大哥態度的東西。     2.10 自我實現者的人際關係     自我實現者比其他成年人(當然不必與兒童相比),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際關係。他們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愛,更完美的認同,以及更多的擺脫自我限制的能力。然而,他們的這些人際關係有著一定的特殊性質。首先,我觀察到,這些關係中的其他成 員很可能比一般人更健康,更接近(常常是非常接近)自我實現者。考慮到這種人在全部人口中只佔很小的比例,這裡就有一個很高的選擇標準。     這種情況以及某些其他情況說明:自我實現者只與少數幾個人有這種特別深的聯繫。他們的朋友的圈子較小,他們深愛的人在數量上是很少的,其原因部分在於以這種自我實現的方式去接近某人似乎需要佔用很多時間。忠誠不是一時的事情。一位研究對象對此這樣說。 「我沒有時間照應許多朋友,也就是說,如果要交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同時交很多的。」在我的小組裡,唯一的一個例外是一位婦女,她似乎特別善於交際,簡直使人感到她生活的天職就是與她家庭的成員、家庭成員的家庭成員,以及她的朋友們、朋友的朋友們保持密切、溫暖、美好的關係。也許,這是因為她沒有正式的工作和事業,是一個未受過教育的婦女。這種專一的排他主義的確能夠與普遍的社會 感情、仁慈、愛和友誼(正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樣)同時存在。這些人傾向於對幾乎所有人和藹,或至少對他們都有耐心。他們對兒童有一 種特別溫柔的愛,並且為兒童們所接近。在一種非常真實即使是特殊的意義上,他們愛或者更確切地說同情整個人類。     這種愛並不意味著缺乏鑒別能力。事實上,他們能夠的確也以嚴厲的口吻,認真地談到那些應受譴責的人,特別是那些偽善者、狂妄自大者、自命不凡的人或自高自大的人。然而,這種實際上的低評價甚至在與這類人面對面地接觸時也並非總是表現出來。對此,有段話 大致可以作出解釋:「大多數人畢竟沒有什麼了不起,但他們本來有可能很了不起.他們犯各種愚蠢的錯誤,以致感到極為痛苦,但仍不 明白他們良好的意願為何會落得這個結果。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人往往會在深深的痛苦中付出代價。他們應該受到憐憫而不是攻擊。」     也許,關於他們對他人的敵對反應,最簡明的解釋是:(1)這是理所應當的;(2)這是為被攻擊者或某一個人好。按照弗洛姆的意思,他們的故意的基礎並不是來自性格,而是反應性或情境性的。     我所掌握有材料的那些研究對象還一致表現出另一個特點,在此也不妨一提,這就是,他們至少吸引一些欽佩者、朋友甚至信徒、崇拜者。自我實現者與他的一系列欽佩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一廂情願的。欽佩者們要求的總是多於被欽佩者願意給予的。而且欽佩者們的熱 心常常使被欽佩者為難、苦惱甚至厭惡。因為他們常常越軌。情況總是這樣:當被迫建立這種關係時,我們的研究對象通常是和藹的、令人愉快的,但是,他們一般都儘可能有禮貌地迴避那些欽佩者。     2.11 民主的性格結構     從最深刻的意義上,我的研究對象無一例外地都可稱為是民主的人。以前對於民主的和集權主義的性格結構的分析是這個觀點的根據 。但這種分析過於複雜,這裡不便重複,我們只可能簡單地描述這種表現的某幾個方面。這些人都具有顯著的民主特點。他們可以也的確對於任何性格相投的人表示友好,完全無視該人的階級背景、教育程度、政治信仰、種族或膚色。實際上,他們甚至好象根本意識不到這些區別,而這些區別對於普通人來說卻如此明顯而且重要。     他們不僅具有這個最明顯的品質,他們的民主感情也更為深厚。例如,他們覺得不管一個人有什麼其他特點,只要某一方面比自己有 所長,就可以向他學習。在這種學習關係中,他們並不試圖維護任何外在的尊貴或者保持地位。年齡之類的優越感。甚至應該說,我的研 究對象都具有某種謙卑的品質。他們都相當清楚,與可能了解的以及他人已經了解的相比,自己懂得太少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可能毫 不裝腔作勢地向那些可以向其學習的,在某方面較自己有所長的人們表示真誠的尊重甚至謙卑。只要一位木匠是位好木匠,只要某人精於自己使用的工具或是本行中的能手,他們就會向他表示這種真誠的尊重。     必須小心地將這種民主感情與缺乏對各種趣味的鑒別力區別開,與籠統地將一個人同另一個人等同的作法區別開。這些研究對象本身就是傑出人物,他們選擇的朋友也是傑出人物,但他們是性格、能力、天賦上的傑出人物,而不是出身、種族、血統、家族、家庭、壽命、青春、聲譽或權力方面的傑出人物。     自我實現者有一種難以琢磨的最深奧也最模糊的傾向。只要是一個人,就給他一定程度的尊重,甚至對於惡棍,他們似乎也不願超越某種最低限度去降低、貶損或侮辱其人格。     2.12 區分手段與目的     在我的研究對象中,沒有發現有誰在區分自己實際生活中的是非時經常沒有把握。不管他們能否用言詞將這種狀態表達清楚,他們很 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混亂、疑惑、自相矛盾或者衝突,而這些在普通人處理道德問題時是很常見的。可以這樣說,這些人的道德力量很強,有明確的道德標準,他們只做正確的而不是錯誤的事。不用說,他們的是非概念往往是不合習俗的。     D.列維博士曾提出一個表達我所描述的這種品質的方法,他指出,若在幾個世紀之前,這些人會被稱為與上帝同道或神聖的人。說到宗教,我的研究對象中沒有一個信仰正統宗教,但另一方面,我只知道有一個人自稱無神論者(整個研究小組裡共有四人)。我所掌握情況的其他幾個人在確定自己是屬於無神論時猶豫不決。他們說他們信仰一個上帝,但與其說他們把上帝描繪成一個有形的人物,不如說描繪為一個形而上學的概念。因此,這種人是否可以稱為有宗教信仰的人完全取決於我們選用關於宗教的概念或定義。如果僅從社會行為的角度來解釋宗教,那麼這些人(包括無神論者)都屬於宗教信仰者。但如果我們更為保守地使用「宗教」這個術語,包括並強調超自然 的因素和傳統的宗教觀念(這當然是更為普遍的用法),那麼我們的答案就是截然相反的——他們當中幾乎無人信仰宗教。     自我實現者的行為幾乎總是表現得手段與目前的界線涇渭分明。一般地說,他們致力於目的。手段則相當明確地從屬於目的。然而,這種說法過於簡單。我們的研究對象經常將對其他人說來只是達到目的之手段的經歷和活動視作目的本身,這就使情況複雜多了。他們較 常人更有可能純粹地欣賞「做」的本身;他們常常既能夠享受「到達」的樂趣,又能夠欣賞「前往」本身的愉快。他們有時還可能將最為平常機械的活動變成一場具有內在歡樂的遊戲、舞蹈或者戲劇。韋特海默曾指出,大多數孩子非常富有創造性,他們具有將某種陳腐的程序、機械呆板的體驗加以轉變的能力。例如,在他們的把戲中,就有遵循某種方法或某種節奏把書從一個書架運往另一個書架的情形。     2.13 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一個早期的發現表明,自我實現者的幽默感不同於一般類型。這一特點為我的研究對象所共有,因此。當時就很容易發現了。對於一般人感到滑稽的事情,他們並不感覺如此。因而,惡意的幽默(以傷害某人來使大家捧腹),體現優越感的幽默(嘲笑他人的低下),反禁忌性的幽默(硬充滑稽的猥褻的笑話)都不會使他們感到開心。他們的幽默的特點在於:常常是更緊密地與哲理而不是其他東西相聯繫。這種幽默也可以稱為真正的人的幽默,因為它主要是籠統地取笑人類的愚蠢;忘記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者妄自尊大。這種幽默有時以自嘲的形式出現,但自嘲者絕不會表現得象個受虐狂或者小丑。林肯的幽默就是一個範例.林肯很可能從來沒有開過傷害他人的玩笑,他的許多甚至絕大部分玩笑都有某種意義,遠不止僅僅引人發笑的作用。它們類似於寓言,似乎是一種更有趣味的教育形式。     如果簡單地以開玩笑的數量為根據,我們的研究對象可以說不如普通人那樣幽默。在他們當中,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幽默比普通的雙關語、笑話、妙語、揶揄和開心的巧辯更為常見。前者所引起的往往是會心的微笑而不是捧腹大笑。它脫胎於當時的具體情況而不是這 個情況的附加物,它是自發的而不是事前策劃的,並且往往絕不能重複。由於一般人習慣於笑話故事和運人發笑的材料,因此,他們也就很自然地認為我們的研究對象過於嚴肅莊重。     2.14 創造力     這是我們研究或觀察的所有研究對象無一例外的共同特點。每個人都在這方面或那方面顯示出具有某些獨到之處的創造力或獨創性。本章較後部分的討論可以使這些獨到之處得到較為完整的理解。但有一點要強調,自我實現型的創造力與莫扎特型的具有特殊天賦的創造 力是不同的。我們不妨承認這個事實:所謂的天才們顯示出我們所不理解的能力。總之,他們似乎被專門賦予了一種衝動和能力,而這些 衝動和能力與該人人格的其餘部分關係甚微,從全部證據來看,是該人生來就有的。我們在這裡不考慮這種天賦。因為它不取決於心理健 康或基本需要的滿足。而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似乎與未失童貞的孩子們的天真的、普遍的創造力一脈相承。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個基本特點——所有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潛力。大多數人隨著對社會的適應而逐漸喪失了它,但是少數人似乎保持了這種以新鮮、純真、率直的眼 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先是象大多數人那樣喪失了它,但在後來的生活中又失而復得。     這種創造力在我們的一些研究對象身上並不是以著書、作曲、創造藝術作品這些通常形式體現出來的,相反,它可能要低下得多。這種特殊類型的創造力作為健康人格的一種顯現,彷彿是映在世界上的投影,或者,彷彿為這個健康人所從事的任何工作都塗上了一層色彩 。從這個意義本著。可以有富有創造力的鞋匠、木匠、職員。一個人會以源於自己性格本質的某種態度、精神來做任何一件事。一個人甚至能象兒童一樣富有創造性地觀照世界。     在這裡,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將這個特性單獨提出。彷彿它與那些引它出現和由它導出的特性是彼此分離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也許,我們現在討論創造力時,只是從結果的角度來描述我們前面稱為更強的新穎性、更深的洞察力和感覺效力的東西。這些人似乎更容易 看到真實的、本質的東西。正因為如此,他們相對於那些較為狹隘的人才具有創造力。     並且,我們已經看到,這些人較少屈服於外界的壓力和阻力,他們較為自由,一句話,較少適應社會上存在的文化類型。用積極的術語來表達就是:他們更自然、更具自發性和人性。別人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創造力,也是這一點引出的結果之一。假如我們象在兒童研究中 那樣,設想所有的人都曾經是自然的,並且他們的最深層本質也許現在仍然沒有改變,但是,他們除了這種內在的自然性外還有一整套表 面的但卻強大的約束,那麼這種自然性肯定會受到控制以至不會出現得過於頻繁。假如沒有扼殺力量,我們也許能認為每個人都會顯示出 這種特殊類型的創造力。     2.15 對文化適應的抵抗     從贊同文化和融合於文化這個單純的意義上說,自我實現者都屬於適應不良.雖然他們在多種方面與文化和睦相處,但可以說他們全都在某種深刻的、意味深長的意義上抵制文化適應,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內在地超脫於包圍著他們的文化。由於在關於文化與人格的文獻中 極少談及抵制文化造型的問題,由於象里斯曼(Riesman)已明確指出的那樣,保留剩餘部分對於美國社會十分重要,這樣,甚至我們並不充分的資料也顯得比較重要了。     總的看來,這些健康人與遠不如他們的文化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其中至少可歸納以下一些成分;     (l)在我們的文化中.所有這些人在選擇衣服、語言、食物以及做事的方式時,都同樣囿於表面習俗的限制。然而他們並不真正守舊,當然更非趕時髦。     這個特殊的內在態度通常表現如下:一般來說社會上流行哪些習俗對於他們並沒有多大妨礙、換一套交通規則也未嘗不可。雖然他們也把生活弄得安寧舒適,但絕不至於過分講究,小題大作。這裡我們可再次看到這些人的一個普遍傾向:大多數他們認為不重要,不可改變,或對他們個人沒有根本關係的事情他們都認可。由於我們的研究對象對鞋子和髮型的選擇,或在什麼晚會上不太關心禮貌、舉止和風度,別人往往會對他們聳聳肩膀.     但是,既然這種勉強的接受並不是熱情的認同作用,他們對於習俗的服從就往往是草率敷衍的。或者簡捷行事以求乾脆、坦率、節省精力,等等。在壓力之中,當遵從習俗變得過於惱人或代價過於昂貴之時,表面的習俗就暴露了它那淺薄的面目。拋開它也就象拋開肩上 的斗篷一樣容易。     (2)從青年的或狂熱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幾乎無一可稱為權威的反叛者。雖然他們不斷地因不公正而爆發出憤怒,但他們對於文化並不顯出主動的不耐煩,或者時而出現的、長期不斷的不滿,他們並不急於改變它。我的一個研究對象年輕時是個狂熱的反叛者。他組織 了一個工會,而當時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現在他已厭惡地絕望地放棄了這一切。由於他變得習慣於這個文化和時代中社會改革的緩慢,他最終轉向了對青年的教育。其餘的人表現了某種對文化進步的冷靜的、長期的關心。這在我看來意味著承認變革的緩慢以及這種變 革的毋庸置疑的益處和必要性。     他們的這種情況絕非缺乏鬥爭性。當急速的變革成為可能時,這些人可以立即表現出果斷和勇氣。雖然他們在一般意義上並不屬於激 進派,但是我認為他們具有轉向激進派的很大可能。首先,他們是一群知識分子(別忘了是誰選擇了他們),其中大多數人已有了自己的使命,並且認為自己在為改良社會進行真正重要的工作。其次,他們是現實的,似乎不願去做巨大的、但卻無謂的犧牲。在真正鬥爭激烈的情況下。他們十有八九要放棄自己的工作而參加猛烈的社會行動,例如,德國和法國的反納粹地下活動。我覺得,他們反對的不是鬥爭而是無效的鬥爭。     經常提出討論的另一點是關於享受生活、過得愉快的希望。這一點與全力以赴的狂熱的反抗幾乎水火不相容。在他們看來,後者犧牲過大。而又不能獲得預期的微小的成果。他們大多數人在青年時期都有鬥爭的經歷,都有急躁、熱情的插曲,現在大多懂得對於急速變革 的樂觀態度是波有根據的。這些人作為一個整體致力於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種能被認可的、冷靜的態度愉快地努力地從內部去改良文化,而不是從外部去反對它,或與之較量。     (3)與文化分離的內在感情不一定是有意識的。但幾乎在所有研究對象身上都有所表現,尤其在討論作為整體的美國文化時,在同其他文化進行各種各樣的比較時更是如此。實際上,他們似乎經常疏遠它,彷彿他們不屬於這種文化。熱愛、贊同和反對、批評的不同比 例的混合,表明了他們依靠自己的眼光從美國文化中選擇好的東西、拒斥壞的東西的情況。總之,他對文化進行權衡、分析、辨別,然後作出自己的決定。     這種態度的確與一般的消極順從文化造型大不相同,後者可在許多集權主義人格的研究中具有民族中心主義的研究對象身上發現。     我們的研究對象獨立於他人,喜歡獨處(前面對此已有描述),對熟悉的和習慣的事物的需要反褊愛不象一般人那樣強烈,這些情況或許都體現了他們獨立於文化的特點。     (4)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可以稱為有自主性的人,他們受自己的個性原則而不是社會原則所支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不僅僅是或不單純是美國人,而且廣義地說,他們比其他人在更大程度上屬於人類的成員。假如刻板地去理解,那麼說這些人高於或超越了美國 文化就會引起誤會。因為他們畢竟講美國話、有美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性格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把他們同過分社會化(over-socialized)/虧為機器人化(robotiZed)或者種族中心主義相比較,我們就會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而假定:這個研究對象小組不僅是另一個亞文化群的小組,而且還更少文化適應、更少平均化、更少模式化。這裡有個程度問題,他們處在一個連續統一體之中,這個連續統一體是按照從對文化的相對接受到與文化的相對分離的順序排列的。     如果這個假定可以站得住腳,我們至少能夠從它再推。出一個假設:在不同文化中較他人在更大程度上獨立於自己文化的人們,不僅其民族性應該較弱,而且彼此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象程度莊稼高於本社會中發展不充分的同胞。當然,這又組出了關於什麼組成了良好的 美國的問題.     總而言之,觀察結果表明,相對健康的人有可能在美國文化中產生。這就回答了「在有缺陷的文化中做一個健康人或好人是否可能? 」這樣一個老問題。這些相對健康的人們憑藉內在的自主與外在的認可之間的複雜結合得以生存,當然,其前提必須是。這種文化能夠容忍拒絕完全文化認同的獨立性。     這當然不是理想的健康。顯然,我們不完多的社會一直把約束和限制強加於我們的研究對象。這些約束和限制使他們不得不保留自己 的一些秘密。而他們越是保留自己的一些秘密,他們的自發性就越是減少,他們的某些潛能就越是不能實現。既然在我們的文化中只有很少人能夠達到健康,那麼這些達到健康的人就會因為他們自己的性質而感到孤獨,從而加重自發性的降低,減少潛能的實現。


推薦閱讀:

國共兩黨領導人書法鑒賞
設計師跟Boss討論產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揭秘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排名
喬志峰:領導應該去哪種檔次的娛樂會所?
和領導吃飯。怎麼把話說到點子上?

TAG:心理學 | 心理 | 領導 | 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