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新解述要
中醫理論新解述要
一、陰陽篇
中醫理論源自於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古代的哲學思想認為,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人與自然是和諧一致的,故形成了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並將這一思想運用於中醫,逐漸形成了中醫陰陽五行學說。如圖所示: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始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很大。諺云:「醫易相通」。《易經》「托物以明義,用小以喻大」的直覺思維模式以及由此發生的理論模式,直接影響著中醫學的理論思維。《易經》理深意宏,是自然科學的胚基,宇宙觀的萌芽,多種學科的淵藪。中醫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黃帝內經》中的重要基礎理論,如陰陽學說,藏氣學說,氣化學說,即遞嬗於《易經》。《易經》在一定範圍內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同時也增添了不少迷茫。可以預言《易經》的獨特思維方法,是揭示生命奧秘的金鑰匙。
中國有個成語叫「否極泰來」,成語中是否在前、泰在後,而《易經》里第十一卦為泰卦,第十二卦為否卦,即泰在前、否在後。這兩個卦說明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一個從正面來說,一個從反面來講。
泰卦上卦為坤,屬陰氣;下卦為乾,為陽氣。陰氣凝重而下沉,陽氣清輕而上升,陰陽交感,萬物紛紜,所以卦名曰泰。否卦是下坤上乾,其結構同泰卦相反,系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它們彼此為「綜卦」,表明泰極而否,否極泰來,互為因果。如圖所示:
在自然界里,天居陽位,地居陰位,天地皆有陰陽二氣。天上陽氣下降則地上陰氣上升,則形成上陰下陽的泰卦;天上陰氣下降則地上陽氣上升,則形成上陽下陰的否卦。可以看出,陽位主導陰位,天氣總是處於主導地位。在一天或一年中,天氣是變化的,其陰氣和陽氣有升有降,盛極而衰,衰極而盛。
這裡特別說明的是「位」與「氣」,位有陰陽,氣有陰陽。陽位有陰氣和陽氣,陰位也有陰氣和陽氣,但陽位總是處於主導地位,陽位之氣決定陰位之氣。上部決定下部,外部決定內部。
以上是自然界天地之氣的變化規律。陰陽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變化規律,被廣泛應用於各個方面。如圖所示:
二、藏象篇
根據陰陽學說,人體是一個小自然,是大自然的感受體。那麼,人體的「位」和「氣」如何確定?人體心肺居陽位,肝腎居陰位,脾居中位,此即上、中、下三焦。心氣為陽位之陽氣,肺氣為陽位之陰氣;肝氣為陰位之陽氣,腎氣為陰位之陰氣;脾居中,即具有陰陽之位,又具有陰陽之氣。因此,心肺之氣處於主導地位,對肝腎之氣起著主導作用。心主陽中之陽,即火;肺主陽中之陰,即氣;肝主陰之陽,即血;腎主陰中之陰,即水;脾主陽位之陰陽,又主陰位之陰陽,即水火氣血。
由上可知,人體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在正常情況下,心肺之氣宜降,肝腎之氣宜升,這是從人體整體而言。
就臟腑個體而言,每個臟腑是一個小自然。臟腑皆有陰陽,皆有水火氣血,皆有升降出入,但都遵循陽降陰升的自然規律。在病理狀況下,陽降和陰升皆存在太過或不及的問題。治宜盛則降瀉,虛則升補。如果不辨具體情況,一味地降瀉或升補,都是錯誤的治療方法。如圖所示: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陽位之氣宜降,陰位之氣宜升。這裡的氣包括陽氣和陰氣,陽氣即火與氣,陰氣即水與血。無論就人體整體而言,還是就臟腑而言,陰昇陽降是其基本規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