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投資策略
一、分紅派息對於投資者的意義
1、分紅派息的概念和定義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擁有一份上市公司的權益,將與公司大股東一道,共同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而分紅派息則是投資者獲取自身權益最重要的手段。
對於身邊大部分人而言,股市的獲利之道,就是通過高拋低吸,買入股票後擇機以更高的價格轉手賣出,以賺取差價。通過A股市場20多年的運行軌跡,我們遺憾的看到「一賺二平七虧損」的現象長期存在。究其原因,企圖通過賺取差價在股市中盈利的做法,其實質是零和博弈。股票(權益)在不同股民之間如擊鼓傳花般流轉,但在此過程中,既沒有產生價值、更無法傳遞價值、分享價值。相比之下,通過購買並在較長時間內持有股票,參與公司經營並獲取分紅派息,這種做法和我們投資實業並無二致,對於廣大價值投資者而言,方為知行合一、正本清源之道。#智遠獎#
2.市場分紅派息實施情況
以美國為代表的老牌資本市場歷經百年的發展,其制度建設與監督管理日臻完善,投資者心態亦較為成熟。反觀國內,由於金融市場發展時間短、相關制度尚不成熟,長期以來A股市場炒作氛圍濃烈,各類坐莊行為層出不窮,連續飆升之妖股頻頻出現。各類彪股的示範效應,讓追逐漲停板成為眾多新手股民的最愛,快速賺錢的渴望,讓股民醉心於市場熱點的追逐。在此背景下,部分投資者甚至對於分紅派息這一現象始終報以偏見,甚至有不少股民認為,上市公司分紅的金額不大,不但股價發生除權,同時自己還要交紅利稅,實在划不來。
而實際上,上市公司定期向投資者分紅派息,世界範圍內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的股票市場上,這種做法都已儼然成風。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相關監管機制日漸成熟,上市公司分紅行為也逐步向著國際化水平看齊。據統計,A股市場累積股息率的年度均值從1996年的0.66%提升到2015年的1.36%;A股市場累積股利支付率的年度均值從1996年的14.05%提升到2015年的24.10%。韓國2015年股息率為1.37%,與我國2015年累積均值1.36%很接近;表明中國證券市場分紅水平逐漸與國外新興市場接軌。[1]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分紅派息行為得到了以養老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市場主流基金的高度認可。不久前,萬科最新發布的2017年年報,在其利潤分配方案提到:「以分紅派息股權登記日股份數為基數,每10股派送7.9元(含稅)現金股息,共計派發現金約87.2億元,占公司凈利潤的比例為41.48%。」寶能系憑藉截至2016年年報時的28.04億股持股,扣稅前可以獲得現金分紅22.15億元。[2]無獨有偶,深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在2016年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機制創新研討會上表示,深圳地鐵入股萬科主要原因就是看中公司穩定而豐厚的紅利派發。
二、分紅的神奇作用:分紅再投資
在未來10年里,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股票凈買家而不是凈賣家,既然這樣,那麼每一個人都希望有越來越低的股票價格出現。就好像在未來的10年里,如果你是漢堡包的買家而不是賣家,那麼你當然會盼望漢堡包的價格越來越便宜,除非你是養牛專業戶,才會希望漢堡包的價格越來越高。」——沃倫.巴菲特
市場上的投資者普遍抱有強烈風險厭惡情緒,在如何對待股價下跌以及處理分紅的方式上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相當多的投資者在分紅到手之後會選擇落袋為安,在市場行情不穩定的時期尤為明顯。而實際上,價值投資者想要脫穎而出,其重要秘密就在於是否進行「分紅再投資」,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成績究竟會是「一般」還是「優秀」?。套用巴菲特的漢堡包理論,「分紅再投資」就是讓我們能夠買入更多漢堡包的獨門秘籍,其中的原因通過以下兩個公式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公式1:投資總收益=股票份額*股票價格
公式2:新增股票份額=新增買入金額/當前股票價格
公式1告訴我們,投資總收益不僅僅取決於股票的絕對價格,更取決於你擁有的股票份額。在情況A當中,投資者買入1萬股份額,股價翻倍,最終獲利10萬元;而情況B中,投資總金額不變,但股份數量增多到1.43萬,同樣在20元賣出,最終獲利18.57萬元;情況C—D當中,假如你擁有1.43萬股,股價只要漲到14元,獲利總額就已經和情況A持平,股價漲到15元,則輕鬆超出。由此可見,努力擁有更多的股票份額比期待股價大幅上漲更重要!
公式2告訴我們,想要明顯提升股票份額,最重要的是要在股價低迷的時候買入,同樣的投資額,股價越低,你就能買到更多的股份。其難點在於,當股價跌到谷底的時候,投資者缺的不止是信心,往往更缺現金。實際操作中,有價值的股票通常會被市場嚴重低估、一再錯殺,其下跌幅度異常巨大,下跌時間過程及其漫長。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功抄底,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資金管理技巧及其嫻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保險公司,擁有取之不竭的保險浮存金。
而面對如此嚴峻之形式,一般的投資者早就在下跌過程中消耗掉自己的大部分資金,等到下跌後期卻沒有或僅有少量資金可以用於補倉,只能看著股價乾瞪眼。在此關鍵時期,假如投資者買入高分紅的公司股票,就能利用分紅的資金進行再投資,由於股價極端低迷,即便是為數不多的資金也能明顯增加持股數,有效提升最終收益。
例如,貴州茅台因為國家嚴控三公消費,白酒銷量遭受嚴重影響,股價一路從接近200元下跌到最低僅剩下83元。面對如此大幅下跌,相信有現金一路加倉到底的投資人實屬少數。這個時候分紅就顯示出它的巨大威力。我們可以看到茅台在股價下滑的2012-2014年間,依然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在股價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假如投資者能夠將茅台的紅利全部進行再投資,將能有效提升持股數量,明顯提高投資收益率。
三、分紅策略是投資者股海征程的航行羅盤
投資的首要任務就是選股,此話聽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實屬不易。隨著IPO進度加速,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已近3000家,而個人投資者的持股數量多在3-5隻之間,想要在茫茫股海中選中真正優質的股票,其難度和工作量算得上名副其實的千里挑一。每一位投資者都有自己獨到的選股方式和理念,價值派、趨勢派、技術派、跟庄派,流派眾多,選股策略更是千變萬化(價值投資又分為價值派和成長派兩大陣營),真正能將多方觀點進行綜合的選股方法屈指可數。然而,以分紅準則為指導的選股理念,具有簡單、有效、準確、低風險的特點,不約而同的受到各路投資者的一致認可。這不,就連市場上的操作風格最為兇悍的遊資,每到4-5月,都難免要炒作年報行情,每年不落。
以標普紅利機會指數為例,該指數由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編製,入選該指數的股票,過往12個月的盈利須為正值、過往三年的盈利須為正增長、並且過往三年的股息增長須保持穩定或上升,從而確保「優質分紅」。[3]如此簡單粗暴的選股原則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讓各路投資高手心服口服的呢?接下來,我們嘗試就其隱藏在選股策略背後的原理展開討論:
1、分紅型公司為何有價值?——基於價值股投資的視角
(1)競爭格局穩定,行業地位穩固
能夠持續盈利並高比例分紅的公司,一般來說其行業內部競爭格局都較為穩定。根據麥克波特教授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此類公司面臨的技術變革較少,由於規模效應帶來高進入壁壘,新進入者往往無法與其進行競爭,因此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較為穩固。受益於消費者認知度的提升與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企業市場份額逐年增加,公司盈利蒸蒸日上。
國內的福耀玻璃,就屬於比較典型的例子。 公司在汽車玻璃行業成為龍頭老大,在國內市場,福耀汽車玻璃的市場佔有率約為65%,歐洲和北美各約20%的汽車使用的是福耀汽車玻璃,福耀在美國設立的全球最大單體汽玻線已經於2016年10月竣工,設計產能550萬套/年。
(2)現金流充沛,獲利穩定,擁有現金牛業務
上市公司為了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必然會嘗試多元化經營,但是與「多元惡化」現象截然不同的是,高分紅現象體現出背後的上市公司在多元化方面,實力雄厚,經營有方,它們往往一個甚至數個「現金牛」業務,並以此為基礎,不斷進行垂直或者橫向多元化,整合產業鏈,構造生態圈,呈現出穩定有序,按部就班的特徵。一家公司在進行多元化經營的同時,依然能夠實施高比例分紅,必然反證出公司管理層在戰略規劃方面的科學性、條理性和有效性。
(3)避免重資產的投入,節省固定成本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增收不增利現象普遍存在,其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方面是公司管理不善導致三項費用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原因是公司進行大規模的重資產投入。最典型為眾人所熟悉的就是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紡織公司,由於行業競爭激烈,且紡織機械日夜連續工作,損耗巨大,每隔一段時間就不得不進行維修甚至更換。和投資土地、廠房這種不動產不同,公司在設備上的投入無法增值,甚至隨著設備的一次性購入就產生明顯的貶值,此類重資產的投入就像一個無底洞不斷抵損經營利潤,公司盈利都成問題,而持續分紅更是天方夜譚。
2、分紅型公司為何能成長?——基於成長股投資的視角
(1)迴避財報地雷
不論是行業發展還是企業擴張都必然受到景氣周期的影響,同時上下游成本、原物料的漲跌,消費端、供應端都會呈現出此起彼伏的不穩定態勢。上市公司利潤想要持續高增長,並非不可能,但總體而言算是實屬不易。碰到財務報表持續多年高增長的情況,投資者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歡欣鼓舞,但同時也要多一顆心眼——對於公司為了特定目的,修改會計核算規則、美化報表甚至財務造假的情況,我們不得不多加提防。
企業的分紅情況可以作為檢驗財報數據真假的有效手段。考慮到財務數據完全可以通過修改成本計提標準等財務技巧輕鬆實現,但是高比例分紅確是需要公司拿出真金白銀才能得以實施。尤其是當公司大股東控股比例不高的情況下,為了財報造假而不得不拿出巨資給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送錢的情況實屬罕見,畢竟,如此造假的代價過於高昂。
(2)優秀管理層為高成長保駕護航
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喜歡買入那些傻瓜都能經營好的企業。這句話道出了競爭優勢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類似於茅台這樣擁有護城河的公司可以躺著賺錢,輕鬆愜意。然而,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傻瓜管理層可以經營好一家穩定增長公司,但無法給企業帶來持續的高增長。成長性企業對管理層的綜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菲利普.費雪作為價值投資成長流派的創始者,在其著作中提出成長股選擇的15條標準,其中涉及企業管理層的因素就包含有「是否建立起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公司勞資關係、主管關係、管理層人才梯度、管理層是否喜歡報喜不報憂、是否足夠誠信正直」等方面。
以上問題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過分析公司的分紅行為得到解答。紅利的基礎來自於產品銷量的持續增長,其銷售架構必然經得起市場考驗;對待投資者的態度同樣折射出管理層對待員工的態度;喜歡報喜不報憂,言行不一的公司,其新聞稿吹的震天響,到了財報發布必然難免露出馬腳,想讓他們高額分紅,更是天方夜譚。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分紅檢驗成長股的管理層,進而選出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股。
(3)避免轉型期陣痛
企業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市場和行業環境的變化,其軌跡註定難以一帆風順,為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企業難免要進行轉型。如果將企業的日常常規經營比作為直道上進行賽車,那麼轉型期的企業就宛如一台駛入彎道的賽車。想要維持一定的速度,又要竭力保持平衡,對於賽車手而言,實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大部分企業在轉型期間都難免遭遇產品銷量下滑、利潤縮水的困境。投資者該如何判斷公司的戰略方向正確,相信它可以做到在激進中求穩健,不偏不倚地度過困難時期,從而再度走向輝煌呢?分紅派息,依然可以作為一個明確而直觀的判斷指標。
蘋果公司在2012年宣布四季度對投資者進行派息,每股股息為2.65美元,這是蘋果近十多年來首次進行分紅。考慮到公司未來三年計劃回購100億美元左右的股票,此舉意味著2012—2015年間,蘋果共付出450億美元以回饋投資者。無獨有偶,始終宣稱不投資科技型企業的巴菲特先生,宣布在2016年間持續買入蘋果公司股票,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伯克希爾持有的蘋果股票數量增長至 6120 萬股,總價值 67.5 億美元,平均每股約為 110.17 美元。以2017年2月份蘋果的 收盤價136.66 美元計算,伯克希爾持有的蘋果股票價值超過 83 億美元,賬麵價值增長 16 億美元以上。[4]
對於股神此番超乎尋常之舉動,人們眾說紛紜。在我看來,蘋果雖然近年來新品手機銷量並不穩定,甚至某些機型在推出期間銷量增速一度下滑,但是我們還要看到蘋果APP軟體商店的銷量持續大幅增長,其收入已經超過了Mac和iPad的總和。蘋果已經成功的從一件硬體生產商轉型為軟體銷售平台,通過電腦、手機、平板所使用的IOS操作系統及其軟體,成功的將消費者捆綁在其銷售平台之上,比起手機硬體每年進行更新,軟體產品銷售不僅開發費用低、又不需要建設銷售渠道,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蘋果公司的華麗轉身,必定也是巴菲特為之動心的主要原因。而蘋果2012—2015年大比例分紅的動作,則提前揭示了公司轉型進展順利的信號,據此進行建倉的投資者朋友,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地搶佔先機。
四、識別分紅股的陷阱
既然分紅派息作為選股策略,效果如此之好,那麼我們閉著眼睛買持續高分紅的股票,不就萬事大吉了嗎?事實上,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希望能夠依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想法都是可怕而危險的。選股是一門技術活,需要投資者具備專業知識、金融知識以及市場交易經驗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接下來,我就結合實際案例談談,購買分紅股可能遇到的一些陷阱。
1、購買高分紅——強周期股票
很多公司的盈利水平變化具有強烈的周期性特徵,這主要是由於公司所在的行業特徵所決定的,由於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公司業績也就像過山車一樣持續沖高、回落,忽高忽低,周而復始。這樣的公司,在行業景氣度高點,可能會賺到足夠的利潤,但是卻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當行業拐點到來,消費需求萎縮,公司利潤也就隨之下滑,股價大幅下跌也就在所難免。而且,行業周期常常疊加宏觀經濟周期,假如行業拐點恰好與經濟大環境蕭條同時發生,市場整體情緒和估值水準亦將明顯下降,那麼迎接股價的恐怕將是慘烈的崩盤。最令人迷惑的是,由於公司在順風期,賺取了大量利潤,到股價轉勢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依然維持較強的分紅派息能力。倘若據此投資,無腦買入,投資者將面臨長達數年長期套牢的風險。
例如,工程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有起重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等,這些機械產品主要用於道路、大型體育場館、工廠、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產品更新換代周期長,且需求不穩定,是屬於典型的強周期性行業。我們可以看到,三一重工作為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在過去十年里,股價經歷了大幅的上漲,直到2010年後國家基礎建設投資降溫,行業景氣度大幅降低,但是三一重工在2012——2015年間,依然每年進行分紅派息,對於一家銷量逐年下滑的企業而言,其分紅率還真不算低。然而,股價卻從2012年的12元附近一路跌到最低僅剩下4.6元,可謂異常慘烈。因此,實施高分紅選股策略,需要特別注意避開強周期股票。
2、高分紅為了增發
很多企業在一段時間內會實行持續的高分紅,即使年報數據顯示企業的經營狀況並非特別良好,但是企業分紅派息力度非但不減反增。不可否認,隨著制度的健全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層理念的變化,分紅派息行為得到了大力的倡導,其中也不乏一些良心企業,寧可苦了管理層自己,也要堅持回饋市場上的廣大投資者。然而,部分公司的想法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尚,他們堅持分紅的本質原因還是在於企業後續有再融資的需求。考慮到平衡增發等行為對投資者權益造成的稀釋,並滿足證監會對定向增發的審批需要,公司分紅也是迫不得已,必須執行監管層對於再融資的相關規定,僅此而已。
——2008年10月9日,證監會以主席令的形式,正式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規定上市公司再融資時,「最近3年以現金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5]
當然,上市公司嚴格執行證監會的規定,就這件事情本身而言,其行為值得肯定。只是聯繫到我們前面所說的,通過分紅派息判斷管理層的方法,在此情形下並不適用,應做例外處理。
3、分紅來自於公司非主營業務盈利
俗話說的好,「英雄莫問出處」,然而對於上市公司慷慨解囊的分紅行為,作為投資者卻不能不知其背後的出處。就企業經營而言,想要賺錢,方法並不止一種。很多時候公司在主營業務方面經營不暢,管理層想盡辦法騰挪,通過變賣資產、出售下屬企業、店面、土地、廠房等方式也能給公司帶來短期的利潤。去年來,國內房產價格持續飆升,不少上市公司通過出售一線城市的房產,輕鬆實現扭虧,賣房扭虧的現象並非個案。據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共有百餘家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大軍中來,房產轉讓價合計超過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組團賣房」的上市公司多數其主營業務不是房地產。
類似上述情況表明,相關企業實際上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企業轉型尚未見到曙光,而公司當前所提供的分紅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自身「敗家收入」。在此情形之下,分紅派息自然無法作為我們選股的依據,否則將會踏入陷阱。相反,投資者應該持續觀察,跟蹤財務報表,等到主營業務收入改善,主要業務利潤上升後再建倉買入不遲。
五、紅利基金——簡單可靠的投資利器
1、紅利基金介紹
綜上所述,選擇高分紅、持續派息的股票是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然而,即便如此,最終分紅型公司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深入研究才能避免選股失誤。因此,對於大部分忙於工作、家庭、學習的投資者而言,如果能有一籃子打包方案,自動幫我們選出當前市場上最具價值、最穩定、最有增長潛力的股票,那就是再好不過的方案了。
紅利基金(SH501029)跟蹤標普中國A股紅利機會指數,於2017年1月18日成立,並於2017年2月13日上市交易。該基金結構合理,設置單個成份股的權重不高於3%,從而保證指數覆蓋的個股權重分布均勻;設置單個行業(GICS分類)的權重不高於33%,進一步保證指數覆蓋的行業的多樣性。成分股流通市值分布於100億以下至500億以上的市值區間,在覆蓋藍籌股的同時也包含中小盤股票。[6]紅利基金(SH501029)上市以來,二級市場交投活躍,且場內持續出現溢價;截止4月7日,收盤價即將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後期走勢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2、通過擇時提升收益
為進一步提高投資收益,有交易基礎的投資者可以跟蹤標普紅利指數的估值情況,根據平均市盈率和市凈率數據,進行倉位的增減。以圖片中的數據為例,PE在10-15倍之間可以全倉,接近18PE考慮半倉,到了25PE左右進一步減倉,保留20%的倉位。同樣,對於PB數據而言,超過3倍就是明顯的頂部信號,要注意降低倉位,將大部分資金撤出觀望,將閑余資金用於購買華寶添益等場內貨幣基金,每天都能計算收益,而且靈活方便,一旦市場出現大跌,隨時都可以將資金撤出買入所關注的投資品種。
目前,通過蛋卷基金等渠道進行相關基金的申購、贖回,手續費還有額外的優惠,減輕投資者的負擔,若時機合適,大家不妨積極嘗試。與紅利相關話題以及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疑問,都歡迎各位在文後進行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本文為純原創作品,引用外部的數據和資料,都已在文中進行標註。
碼字辛苦,覺得文章好可以選擇轉發,讓更多需要的朋友看到
@今日話題 @蛋卷基金 @雪球活動 @紅利基金 @香港中小 @浩清 @鳳凰資本
$格力電器(SZ000651)$ $伊利股份(SH600887)$ $宇通客車(SH600066)$
推薦閱讀:
※巴拉圭護照,沒有和中國建交的巴拉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賺不賺錢?先看毛利率!
※第43篇:總想空手套白狼、以小博大,總想走捷徑,這是不正常的
※善戰者求之於勢,盤面雜亂需等待
※收割者心語:認知時滯與資源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