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預測之英國脫歐

時勢預測

三、一帶一路、全球化與全球治理體系

1.一帶一路。

(1)「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共同繁榮。短短三年時間,「一帶一路」就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原因在於:一是「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根據古絲綢之路留下的寶貴啟示,著眼於各國人民所追求的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夢想,為世界提供的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二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以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為合作目標,得到沿線國家廣泛認同。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規模和資源稟賦優勢明顯,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2)一帶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這是因為:第一,「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進入。第二,「一帶一路」是多元的,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第三,「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3)「一帶一路」不是「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從根本上是服務於當時杜魯門的「遏制戰略」的。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帶有政治色彩,不是地緣戰略的工具,不針對任何國家或特定的組織。「一帶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是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平台,將充分照顧各方的地位、利益和舒適度,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讓沿線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得益於中國的發展,這與「馬歇爾計劃」有本質區別。

(4)「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歡迎各國「搭便車」「搭快車」之間的內在一致性。「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歡迎各國「搭便車」「搭快車」,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外交精神,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國際擔當。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通過互聯互通建設,將直接為沿線國家提供巨大的發展機遇,拓展各國發展空間,為各國搭乘「快車」和「便車」創造條件。因此,二者具有內在一致性。

(5)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水平、更廣空間邁進,必須:第一,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路。第二,共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第三,打造「一帶一路」多元合作平台。第四,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領域項目。

2.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1)2016年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在北京舉行。亞投行正式成立並開業,將有效增加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多渠道動員各種資源特別是私營部門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也有利於改善亞洲發展中成員國的投資環境,創造就業機會,提升中長期發展潛力,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積極提振作用。亞投行正式成立並開業,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義,順應了世界經濟格局調整演變的趨勢,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它有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其核心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既是美國謀求世界經濟霸權的重要步驟,也是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體現。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本著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致力於同亞洲國家一道解決本地區面臨的現實問題,共同發展。它是開放的,不是要代替、對抗現有的國際發展金融機構,而是對其補充,實現優勢互補。)

(2)亞投行應該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同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相互補充,應該以其優勢和特色給現有的多邊體系增添新活力,促進多邊機構共同發展,努力成為一個互利共贏和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在提高地區基礎設施融資水平、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

(3)中國是國際發展體系的積极參与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設性的貢獻者。倡議成立亞投行,就是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推動完善現有國際經濟體系、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建設性舉動,有利於促進各方實現互利共贏。

3.全球化助推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1)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中國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2)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我們應該加強政策規則、基礎設施的聯動,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推動構建和優化全球價值鏈,擴大各方的參與,打造全球增長共贏鏈。

(3)中國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我們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進公平開放競爭,全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我們將加快同有關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推進國內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有序開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提高金融業國際化水平。

4.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1)隨著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力量的逐步成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全球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和投票權升至第三位,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國成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成員,「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並取得早期收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投入正式運營等,中國在現有國際秩序和體系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完善作出越來越重要的貢獻。

(2)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著力點之一就是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擔國際責任義務,擴大同各國利益匯合,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主張各國人民同心協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中國將積极參与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3)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5.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全球夥伴關係。

(1)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同為地球村居民,我們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夥伴精神」是二十國集團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選擇。

(2)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既把自己發展好,也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3)我們應該加強在重大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為實現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建立健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考慮國內政策的聯動效應和傳導影響,推動正面而非負面溢出效應;以夥伴關係為依託,秉持共贏理念,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擴大合作內涵和外延,推動取得符合人民期待的合作成果;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人們深入交流,增進彼此理解,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競選

1.英國脫歐。

(1)英國脫歐的原因。①歐盟凝聚力下降。自2008年以來,歐盟內憂外患,域內眾多國家風雨飄搖,坐等援助。同時由於緊鄰動蕩的中東北非,歐盟成為恐怖主義重災區,難民也大量湧入。英國脫歐,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②歐盟一體化過程中,英國認為自身承擔了過多義務,如向歐盟繳納巨額會費,東歐國家移民大量湧入擠占工作機會,還不得不向希臘等國家提供援助等。但英國從一體化過程中得到的好處卻非常有限。③歐盟一體化帶來的巨大利益,在不同階層之間的分配不均衡,中下階層所得太少,境遇不但未得到改善,甚至明顯下降。因此,儘管精英階層呼籲留在歐盟,但「窮人的吶喊」使英國最終作出了脫歐的決定。

(2)英國脫歐的影響。①英國經濟將受到強烈衝擊,國內GDP增長率與物價、社會就業、投資與貿易發展、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都將受到全面的影響。衝擊程度將視「脫歐」後英國和歐盟的經貿安排形式而定。②英國脫歐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重大倒退。英國一直是歐盟的特殊成員,它沒有加入統一歐元的陣營,也未參加申根協議。世界的重心原來在大西洋的兩側,分別是最發達的北美和歐洲。如今重心漂移到太平洋,東亞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和繁榮,而歐洲在原地踏步。2012年歐債危機爆發,已經開始暴露了歐盟制度本身的缺陷,即統一的貨幣和分散的財政制度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英國離開之後,歐盟實力和凝聚力都將進一步下降。英國「脫歐」,將歐洲各國之間文化的差異,責任和利益分配的不均,以及各國政治理念的分歧暴露出來。③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將受到連累。儘管其他地區因英國「脫歐」受到的衝擊要小於歐盟所受到的衝擊,但在金融聯繫上,英國對全世界的跨境信貸、離岸金融活動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英國「脫歐」將通過投資與貿易渠道、金融渠道對其他地區的經濟帶來一定衝擊。

2.美國總統競選。

(1)特朗普為什麼會贏?①特朗普贏得大選,是美國人對過去數年來美國內政外交不滿的宣洩。民主黨總統奧巴馬執政8年,國內經濟發展、恐怖主義的應對以及大國關係中的被動,讓美國選民早就厭倦了政治家的空頭支票。②特朗普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即「讓美國再次偉大」迎合了美國人的心理。近年來,美國國力衰落跡象越來越明顯,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都有心無力。美國人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國民的心理優勢,正在被一點點蠶食。無論特朗普當選後,其能否完成這一使命,能否拿出可行性措施,但是至少從願景上看,這一口號是符合美國人期許的。③特朗普的勝利,被看作是「窮人的吶喊」。 特朗普的勝利,意味著「精英政治」和所謂「主流思潮」的失敗。從地域上看,較為發達的地區和中心城市,往往支持希拉里。相反,邊緣地區、相對落後的鄉村、礦區(「銹區」),則支持特朗普。因此,這次選舉也被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的勝利和逆襲。支持特朗普的人大多來自低收入、低學歷的工薪階層,認為特朗普說出了他們內心的委屈和憤怒。這個群體,在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生活日益窘迫。特朗普傾向於「從全球事務中解脫出來」,專註做好美國自己的事情,與這個群體的呼聲緊密呼應。

(2)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影響。總體上說,特朗普當選總統,對全球的影響大於對美國自身的影響。①對國內影響較小的原因在於:首先,美國有比較完善和成熟的民主制度,民主程序不會因為誰當總統而改變。誰當總統,代表的都是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對資產階級而言,總統競選這一環節,只不過是在挑選自己的代言人。其次,美國國內經濟社會問題積重難返,誰當總統,都會面對棘手的發展問題;誰當總統,都很難為美國發展開出合適的藥方,更難找到「重塑輝煌」的路徑,因此特朗普的很多諾言多半只是空話。②對國際關係和全球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是特朗普的政策主張體現了一種「反全球化」的傾向,在貿易、匯率等問題上持強硬態度,因此,可以預見特朗普主政的美國將成為未來數年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重要阻滯。二是特朗普強調專註做好美國自己的事情,將美國人民和美國安全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求盟友承擔更多義務,對美國重返亞太、全球干預等傳統做法,可能會作出調整。三是特朗普將更加重視利用經濟槓桿影響他國事務。因此,有觀點認為,美國大選特朗普獲勝的結果,對於傳統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挑戰大到難以估量,這相當於美國版的「脫歐公投」。

五、中國發展有關問題。

主要是有關中國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的觀點,如「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等,均屬於此列。此外,還包括中國有關的大國關係。答案應從以下幾個角度組織:

1.「中國崩潰論」是無稽之談。中國經濟增長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是二十國集團全面增長戰略的最大貢獻者之一。貢獻於源自中國自身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勢頭,每年增量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結論是:中國有信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中國威脅論」是毫無根據的。該言論目的是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要,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也是中國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中國根本利益做出的戰略抉擇。中國的和平發展,對世界不是威脅,而是機遇。中國已經並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3.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分為二地看待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式奇蹟」與「中國式難題」。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高,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影響力、國際地位大大提高。現在,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改革開放是一次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整個社會的活力,這是「中國式奇蹟」。

但是,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世界上最大、最難解的課題;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很多,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問題,這些是中國在發展中遇到的「中國式難題」。

4.正確對待中國夢、非洲夢和世界夢(亞太夢)。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國人不過婦女節? | 英國邦利
英國歷代王室的婚姻、子女及其封號
環遊世界:英國威廉王子大婚精彩大圖回顧
英國議會二三事(第二話)

TAG:英國 | 預測 | 英國脫歐 | 時勢 | 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