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智解成語:最具民族特色 言有盡而意無窮

 內容簡介:

  《王立群智解成語》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先生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現象,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漢語成語鉤沉歷史,以古喻今,既介紹了成語背後的故事,又闡發新意、新解,讓人開卷有益,忍俊不禁中頗受啟發和教育。

  作者簡介:

  王立群,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 先後出版《現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2006年開始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學術主講人」,是七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精彩書摘:

  言有盡而意無窮

  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在上海科技館發表演講。在談到中美關係時,奧巴馬引用了一句中國成話:「溫故而知新。」其實,這不是美國領導人訪華時第一次引用中國的成語了。前總統里根曾經引用「天涯若比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賓至如歸」,布希曾用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柯林頓曾用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小布希曾用過「民為邦本」,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國外領導人訪華,引用中國成語最多的可能要數韓國總統朴槿惠了。2013年6月,她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多次引用了中國的成語:「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些名言警句,生成於中國古代,凝練為漢語成語,成為現代漢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國外的政要為什麼對漢語成語如此熱衷呢?

第一,漢語成語是漢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

  漢語成語與中華民族的歷史背景、自然環境、經濟生活、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心理狀態都是密切關聯的,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有些成語,烙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印跡,如「紙上談兵」「圍魏救趙」「三顧茅廬」等等,幾乎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是一段中華民族的歷史縮影;有些成語,展示了中華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如「逐鹿中原」「逼上梁山」「邯鄲學步」「洛陽紙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等等,這些成語中的地點,是中華民族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有些成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生產狀況、生活條件,如「雨後春筍」「日上三竿」「濫竽充數」「簞食瓢飲」等等,這些成語中蘊含的某些信息,反映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點點滴滴;有些成語,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如「文房四寶」「高山流水」「舉棋不定」「入木三分」「畫龍點睛」等等,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諸如此類,舉不勝舉。因為成語最能體現漢語語言的民族特色,國外的政要訪華演講時才會盡其所能地引用成語。試想一下,演講者面對的是中國的聽眾,運用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成語,自然而然地能夠營造一種親和力,無形之中縮小了彼此的隔閡,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漢語成語具有強大的表現力。

  從形式上看,漢語成語有三個字的,有五至十二個字的,最多的甚至有十六個字的,但這類成語總體數量極少,四字成語是最多的。雖然只是如此簡短的幾個漢字,但是,其意義絕非幾個字的字面意思那麼簡單,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蘊含著無比豐富的內容。成語中有故事,「開天闢地」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生成過程的認識。「一鼓作氣」是兩國戰爭中的戰略智慧。「鴻門宴」是酒宴上的劍拔弩張、逶迤周旋,決定了未來的時局與發展。成語中有哲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而不同」,包含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和諧共處、發展雙贏的金規玉律,仍然適用於今天。「揠苗助長」告誡我們要尊重事物自身的規律,不能急於求成。「刻舟求劍」則啟示我們看問題必須用發展的眼光。成語中有人生經驗,「亡羊補牢」,人不可能不犯錯,有了過失,必須及時補救。「百聞不如一見」,唯有實踐才出真知。「一日三省」,這是成功者的箴言。成語中有形象,「掩耳盜鈴」的滑稽,「葉公好龍」的虛偽,「鄭人買履」的愚蠢,「指鹿為馬」的專橫狡詐,「圖窮匕見」的驚心動魄,無不歷歷在目。成語中有知識,成語中有文化,成語無所不包。所以說,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成語,必能畫龍點睛,充分發揮語言的表現力,不僅能夠增加演講的說服力,而且使內容更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發人深省,令人深思。

  第三,準確地使用成語是一個人具有良好文化修養的標誌。

  漢語成語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最富表現力的,也是漢語中較難學習掌握的部分。面對成語,最難的地方不在於你不認識,而是認識每一個字,卻不知它在說什麼。不了解成語,不熟悉成語,不會準確地運用成語,就永遠體驗不到漢語語言的獨特魅力,就只能徘徊在漢語的大門之外,不能登堂入室,也就不可能真正滲透到漢語文化的內核,不可能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反之,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的言談中,還是在文學、學術的作品裡,如果能準確巧妙地運用成語,不但能夠彰顯自己的文化修養,凸顯自己的幽默風趣,而且還能夠展示自己「高大上」的文化品位。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的政要在華演講時想法設法使用成語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語是一扇窗口。通過這扇窗口,我們能夠重溫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興衰存亡、艱苦卓絕的歷史足跡。成語是一條道路,通過這條道路,我們能夠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綿延不絕,豐富多彩。成語是一部巨著,閱讀這部巨著,我們能夠體驗、學習、繼承、發展祖先的人生經驗、聰明智慧。成語是一面大海,徜徉在成語的海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王立群

  2014年3月於北京

舌尖上的成語

  民以食為天,吃喝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延續的基礎。愛吃是人的天性。那些特別愛吃的人,現在被稱為「吃貨」。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吃也特別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各方面滿足著自己的味蕾。打開電視看一看,幾乎每一家電視台都有一檔關於吃的欄目。中國歷史悠久,在吃文化方面,保存了不少文獻。

  緊挨拇指的手指頭叫「食指」,其命名既不是依據手指的大小,也不是依據手指的位置,從名稱上看卻與食物有關,這樣理解有道理嗎?

  其實,「食指」的命名名副其實,真的與吃有關。五個手指中,這個手指是最靈活的。很早的時候,人們習慣用這個手指試試食物的味道或者冷熱,手指當然嘗不出味道來,是需要放在嘴裡吮一下的——很早的時候,人類還沒有發明那麼多的器皿,吃東西也是直接用手的。說到食指,歷史上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具體時間是魯宣公四年的春天。鄭國的兩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約朝拜鄭國的最高領導鄭靈公。走在路上的時候,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自覺地抖動起來,他興高采烈地讓公子家看,把公子家弄得莫名其妙:不就是手指抖動幾下嘛,有啥稀奇的,有啥高興的呢?公子宋說:「這你就不明白了。只要我的食指處於抖動狀態,一定會有好吃的美味,已經很多次這樣了,屢試不爽。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著我們呢。」

  公子家對此將信將疑,只等著證明公子宋是不是信口開河。結果,二人進宮,就有新發現,御廚正在殺一隻大鱉。這隻大鱉是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讓御廚殺了準備犒賞大臣。這下公子家對公子宋的食指特異功能是徹底信服了。要在其他地方,他一定會對公子宋發表一下他當時的感想:真是太神了。但這是在朝堂之上,在他們的最高領導鄭靈公面前。他管住了嘴巴,但沒管住動作,沒管住表情。他看著公子宋,兩個人會心地相視一笑。

  沒想到的是,兩個人的動作落到了鄭靈公的眼中。鄭靈公不高興了:「朝堂之上,你們搞什麼小動作?」公子家只好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彙報了一遍。史書並沒有記載鄭靈公聽完之後的反應。估計鄭靈公是在想:食指一動,就有好吃的,能這麼靈驗嗎?給不給你吃,還不是我說了算!

  果不其然。大鱉蒸熟後,每人都有份,唯獨沒有公子宋的,這顯然是鄭靈公的有意安排。對於公子宋而言,要是這件事只有他和公子家知道,可能也就罷了。問題是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公子宋的臉往哪兒擱?公子宋就生氣了,頭腦一衝動就短路了,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穩穩地走向煮鱉的大鼎,用他那具備特異功能的手指,伸到鼎中蘸了一下,然後放到口中,吮吸乾淨,轉身而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了。

  這次輪到鄭靈公的臉掛不住了,這是對他最高權威赤裸裸的挑釁。鄭靈公是一國之君,手握生殺大權,所以他就起了殺心,想將公子宋殺之而後快。

  公子宋估計也預感到了自己的不祥,為保全性命,決定鋌而走險,先下手為強。他與公子家商量,決定將鄭靈公除掉。這件事本與公子家無關,或者說關係不大,所以他很猶豫,說:「畜生大了,宰殺的時候,還心存忌憚,何況是一國之君呢!萬萬使不得。」公子宋知道自己的處境,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怎麼也不能把自己當作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啊。你子家不是不跟我合夥嗎?那我就陷害你,看你答應不答應。膽小的子家終於走上了公子宋的船,在這一年的夏天,殺害了鄭靈公。

  鄭靈公從登上君位到一命嗚呼,不足一年的時間。這段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個玩笑引發的血案。鄭靈公當時的作為很可能只是一個玩笑,最多算個惡作劇,最終引來殺身之禍。這是因為鄭靈公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場合針對不恰當的對象開玩笑造成的。鄭靈公即位時間尚短,還沒有完全建立起權威,所以公子宋敢於在眾臣面前挑戰他,這是不恰當的時間;在大庭廣眾之下,眾目睽睽,這是不恰當的時候;公子宋是鄭國貴族後裔,平時亦高傲慣了,對這種人最好的辦法是保持距離、互相尊重,鄭靈公沒有這麼做,這是不恰當的對象。所以,開玩笑、惡作劇,都需要把握分寸的。

  如果說鄭靈公在位不足一年的時間尚有貢獻的話,就是給後世留下了三個成語:食指大動、染指於鼎、染指垂涎。

  「食指大動」,這個成語的本義就是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來還逐漸延伸出另外一個意義:形容見到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實際上,這兩層意義的順序正好顛倒了,前者是「食指動,有好吃的」,後者則是「有好吃的,食指動」。

  「染指於鼎」,本義就是把手指放在鼎里蘸蘸,嘗嘗滋味。後來就用這個成語比喻佔取非分的利益。「染指垂涎」也是從此衍生出來的,「垂涎」就是流口水,這個成語也是比喻急於佔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除了成語以外,這段歷史還生成了兩個詞:染指、異味。「染指」除了表示意圖佔取不正當的利益之外,後來也用來比喻參與做某種事情,本來不屬於我們的東西,而我們暗懷覬覦之心,總想著拿過來被自己所利用,此為染指。通俗點說,就是插手不該插手的事情,分取不該分取的利益。並且,不完全是貶義。比如朱自清《背影序》中說:「至於戲劇,我更是始終不敢染指。我所寫的大抵還是散文多。」「異味」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表示「不同的味道」,這個意義與此無關。另一個意義是表示異常的美味,通俗地說,就是好吃的。這個意義正來源於此。

其實,就在發生這件事兩年前(公元前607年),鄭國、宋國大棘之戰前,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也是因為吃的事情而引發局勢的突變,不過這次事件是在宋國一方,頗有意味的是,當時鄭國的主帥就是公子家。這是怎麼回事呢?

  還是因為吃。

  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室衰落,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紛紛稱霸,鄭國的庄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大棘(今河南柘城)之戰前的中原局勢是這樣的:晉國經過晉文公、襄公兩代的經營,成為霸主。可南邊的楚國,由於楚莊王的勵精圖治,開始挑戰晉國的霸主地位。雙方一南一北,夾在晉楚中間的國家,特別是宋和鄭,不斷受到雙方的脅迫。因為城濮之戰時晉國曾經援救過宋國,所以,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堅定地與晉結盟。鄭距楚最近,受到威脅也最多,因此,感受到楚國壓力的鄭穆公,在大棘之戰一年之前選擇了與楚結盟。這就明白上面講的楚國為什麼派人給鄭國送只大鱉了。因為鄭國是楚國的同盟國,是楚國在中原爭霸的先鋒,而宋國是晉國的同盟,鄭國、宋國之間摩擦不斷,所以發生了大棘之戰。

  大棘之戰,鄭宋交戰雙方皆嚴陣以待,摩拳擦掌,士氣很盛。在正式交戰之前,宋國的主帥華元要做一番戰前總動員。除了要說一番氣勢軒昂的話語來鼓舞士氣,申明作戰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外,華元還來了點實際的——殺羊做成羊羹來犒勞軍士,軍士吃得飽飽的,心情也就舒暢了,打仗自然有勁頭了。但是,百密一疏,主帥華元忘記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車御——羊斟——也就是他的司機,當然這個司機手裡握的不是方向盤而是馬鞭。這個叫羊斟的司機沒有分到羊羹。華元為什麼偏偏忘記了給羊斟賞賜,史書當中沒有記載,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推測。或許大戰在即,主帥華元事務繁忙,有點緊張所以遺漏了;或許是華元認為一個駕駛員在戰場上沒有太大的作用,不用特意犒勞;或許羊斟平時與華元太親近,而不需要通過犒勞獎賞的形式來達到提升士氣的功利目的,自己人沒有那麼多禮節。不管是什麼原因,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了,事實就是羊斟沒碰到一丁點的羊肉,而是聞足了羊膻味。

  第二天,兩軍對陣,戰爭打響,一個意想不到的場景出現了:宋國主帥的車子飛速地駛入了對面鄭軍的隊伍裡邊。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太詭異了,無論是宋軍還是鄭軍都沒有反應過來,難道華元在使什麼計策不成?最後還是鄭國人反應了過來,我不管你有什麼計謀,送上門來的便宜豈能不要?不要又沒人會感謝你,所以最後鄭國人不費吹灰之力抓住了宋軍主帥華元。軍法有言:擒賊先擒王。宋軍眼睜睜地看著主帥自動送到人家門前讓人家給綁了起來,一下子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應戰。軍心一亂,喝過的羊羹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自然,鄭軍大敗宋軍,繳獲車馬、俘虜無數。

  那麼,華元的車子怎麼會平白無故地跑到敵陣當中去了呢?難不成他瘋了?

  瘋的不是華元,而是那個受到冷落的羊斟。

  羊斟在華元分羊羹的時候沒有言語,沒有給他羊羹喝的時候,他還是沒有言語。但是,不說話不等於沒想法,沉默也是一種聲音。他在遙想,想他對華元的忠心;他在比較,比較他與華元相互的付出是否平等;他在猜忌,猜忌華元沒想起他的原因;他在控制,控制他的怨憤與不滿。但是,心胸狹窄的他內心容不下如此的漠視,最終他爆發了,他要讓華元付出代價。

  在策馬揚鞭的一剎那,羊斟似乎看到了華元不解的眼神,死也要讓人死個明白,於是他大聲地向華元咆哮著:「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誰的地盤誰做主,昨天那隻羊由你說了算,今天開車我羊斟說了算,我想往哪兒開就往哪兒開!

  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是血與火的較量,戰爭的勝敗凝聚著眾多人的心血,但是這樣重要的「國之大事」,竟葬送在一個人的私心裡,竟然是因為一碗羊肉湯引發的。所以,不管那時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批判羊斟。《左傳》中以「君子」的口吻罵羊斟說:「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語氣極為嚴厲:羊斟根本不是人,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一己之恨,讓國家敗亡,百姓受苦。今天的人也認為羊斟這個人小肚雞腸。

  但話說回來,作為一支軍隊的統帥,華元難道沒有責任嗎?孔夫子早就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陳平分肉」而深得庄鄰鄉親讚譽。漢代的陳平年輕時,鄉里祭社神,陳平作為社宰,為大家分肉,他把肉分得十分均勻,人人滿意。父老鄉親們不約而同地讚歎:「陳平這孩子分祭肉,分得公平,稱職!」陳平卻感慨道:「假使我陳平能有機會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樣。」史學家司馬遷對這件小事大書特書,其實,陳平的一生大事何其多,這件事真的微不足道,但司馬遷看中的是「陳平分肉」背後的意義,看中的是「從小看苗」「三歲看老」。所以說,東西少沒有問題,也不是問題,只要分得平均大家就不會在意,何況華元忘記他身邊的人羊斟可能根本就不是東西少的問題。如果不注意這些小事、細節,說不定就會出意想不到的亂子。所以,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是一點也不錯的。

  如果說車夫羊斟有什麼貢獻的話,那就是他的這出人意料的行為生成了一個成語:各自為政。一般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集體中互相不配合,互相不協作,不顧整體利益而各行其是。這顯然是一個貶義詞。

 一碗王八湯送了鄭靈公的命,一碗羊肉湯把一國主帥拱手送給對方,更不知因此送了多少士兵的命。這都是因為吃——想吃而沒有吃到引發的。當然,歷史上也有不屑吃的。

  不食周粟——人活著不光只為吃孤竹國是商朝的下屬小國。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他比較看重三子叔齊,欲傳位給他。孤竹國君死了以後,叔齊認為長幼有序,應該讓他大哥伯夷繼承君位。伯夷認為立叔齊是父命,於是離家出走。老三也不肯當國王,拍拍屁股跑了。國人只好立了孤竹國君的二兒子。這是伯夷、叔齊讓國的故事。

  伯夷、叔齊兄弟倆,聽說西伯昌善待老人,一起前往投奔。湊巧的是,二人趕到時,文王剛死。武王載著父親的牌位,帶領人馬,正欲東伐商紂。兄弟倆趴在馬前進諫:「父死不葬,這是不孝;作為臣子,討伐國君,這是不仁。」左右衛士要殺掉他倆,幸虧姜太公阻止,說這是義人,才攙扶他們離開。這是伯夷、叔齊叩馬強諫的故事。

  武王伐商順利得「像緞子一樣」,天下改朝換代。兄弟倆認為周朝以臣伐君,是不義之國,不能吃周朝的糧食,於是跑到首陽山吃野菜去了,最終餓死。這是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

  以今日世俗眼光看之,兄弟倆確實有點傻,推辭讓國,離家出走;兄弟倆確實也有點愣,武王伐商後來被認為是正義之舉,二人卻不惜身家性命,叩馬強諫;兄弟倆確實也有點愚,認為周以不義手段取國,所以不能吃這個國家的糧食,採薇充饑,最終餓死。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學會選擇與放棄。伯夷堅守孝,叔齊堅守悌;兄弟二人,堅守仁義。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放棄國之大寶,放棄身家性命。二人是有點「傻」,也有點「愚」,但二人心中都在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並且踐行了自己的信念。所以,「不食周粟」這個成語主要表達氣節高尚,堅守氣節,活得有尊嚴。這與不受「嗟來之食」精神相通。

  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餓死,貴族黔敖想發點善心,在大路上擺上食物,準備施捨給飢餓的人,當有位難民經過時,他傲慢地喝道:「嗟!來食!」「嗟」是很不禮貌的招呼,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喂」,有居高臨下歧視的意味在內。那人也抬起頭高傲地看著他說:「我正是因為不願聽『喂,來吃』才這樣子的!」最終那人還是餓死了。

  「嗟來之食」這個成語就成為侮辱性施捨的代稱,「不食嗟來之食」則表示維護個人尊嚴、寧死堅守氣節的骨氣。

  有的人為了尊嚴,寧可餓死,不受嗟來之食,而有的人既想要尊嚴,還受嗟來之食,這就很可悲了。

  齊國有一個人,家裡有一妻一妾。這個人每次出門回來,必定是吃得飽飽的、喝得醉醺醺的。妻子問他天天都是和哪些人一塊兒吃飯,他說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社會名流。不過,他妻子對這話有點疑慮,告訴他的妾說:「丈夫出門,總是酒醉肉飽地回來。問他和些什麼人一塊兒吃喝,他說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社會名流。但我很納悶,為什麼我們從來沒見到什麼有錢有勢的人物到家裡面來過?我想跟蹤他看看他到底去些什麼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來,她便尾隨著丈夫出去了。走遍全城,她也沒有看到哪怕一個人停下來站住和她丈夫說句話。最後她看到自己的丈夫來到了東郊的墓地,向祭掃墳墓的人乞討些剩餘的祭品吃不夠,又東張西望地到另外一家去乞討,這就是他酒醉肉飽的辦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裡,告訴妾說:「丈夫是我們仰望並終身依靠的人,現在他竟然是這樣的!」二人在庭院中難過著、哭泣著,丈夫還不知道,得意揚揚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兩個女人面前擺威風。

  這個故事出自《孟子》,孟子講這個故事的意圖是諷刺那些追求升官發財的人,後人將這個故事凝練為四個字:墦間乞余。「墦」,是「墳墓」的意思,「余」是「多餘」之意,這裡指祭奠剩餘的酒肉。這個成語多用來諷刺那些追求富貴利祿的人,一面乞討人家的殘羹冷炙,一面還揚揚自得、虛偽驕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徑。齊國這個男子的吃,一方面很沒有尊嚴——乞討,另一方面,裝著很有尊嚴——驕其妻妾。這是虛偽,是沒有廉恥的吃,是很令人悲哀的。

  對於吃,古代有不少成語典故,有人奢侈,有人吝嗇;有鐘鳴鼎食之家,日食萬錢,還有的人家數米而炊。

  「日食萬錢」,意思是每天的飲食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其奢侈。這個成語的締造者是西晉的一位丞相——何曾。何曾這個人,喜好豪華奢侈,衣食陳設務求奢華。帷帳車服都奢華綺麗到極點,膳食滋味超過帝王之家。平時在宮中與皇帝聚會,不吃宮中提供的飲食,因為沒有他家的好,皇帝常派人到他家取他喜歡吃的食物。蒸餅上不做十字樣的花紋就不吃。為此,他的伙食一天要花一萬錢,不過他還不滿意,說:「沒有值得下筷子的東西!」

  有兩個窮書生在一起談論志向。一個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志向有兩個,一個是吃,一個是睡。有朝一日,有條件了,我一定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外一個書生說:「我的志向和你不一樣,要是我有了錢,吃了又吃,哪還有空睡覺呢!」這是窮書生的志向,蘇東坡是諷刺他們的,但看後也令人心酸。兩相對照,讓人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實,吃還真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弄不好是要亡國的。中央最近出台「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就是為了制止愈演愈烈的揮霍浪費之風。我們欣喜地看到,這項措施已經或正在收到成效。

老有所依

  按照通行的國際標準,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按照這個標準,中國自2000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程度日趨嚴重,截止2013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4.9%,65周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9.7%,這個比例還在逐年增長。老齡化嚴重,生育率低,誰來養活中國,誰來贍養老人,越來越成為當下中國的重大社會問題。前段時間,電視劇《老有所依》上映之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與震撼,根本原因在於它真實反映了當下社會養老的困境。那麼,中國古代如何對待養老這個社會問題的?

  風樹之悲: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十四年的時間,帶領眾多弟子,東奔西走於當時各個諸侯國之間,前前後後見了七十多個諸侯國國君(干七十餘君。《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序》),竭力「兜售」他的政治理想,但是,身處亂世,社會失序,最終也沒有人真正用他。不過,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還是深刻影響了後來的讀書人。

  有一次,孔子與眾弟子經過某地,聽到有人在哭,而且聽起來哭得很傷心,於是就讓弟子快點趕車,想一看究竟。到了一看,認識,是一個叫皋魚的人,穿著粗布衣服,拿著鐮刀,在大路邊哭泣,傷心欲絕。孔子急忙下車,問他:「你家裡沒什麼喪事,怎麼哭得如此肝腸寸斷?」

  皋魚說:「我犯了三個嚴重的錯誤,越想越後悔,越想越傷心。第一個失誤,年輕的時候光知道學習,周遊於諸侯列國之間,沒有把照顧父母放在首要位置,期間他們辭世了;第二個失誤,我好高騖遠,自以為品行崇高,不願去侍奉那些昏庸無能的國君,結果到老來一事無成;第三個過失,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因為小事,斷絕了往來。樹木想安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吹;孩子想奉養雙親,父母卻沒時間等了。過去了就追不回來的是歲月,失去了就無法再見的是父母啊。不要管我,允許我離別人世,去陪伴逝去的親人吧!」說完這些話,皋魚愈加傷痛,痛不欲生,萬念俱灰,站在那裡,像枯樹一樣,就這麼去世了。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所以對此也很是感慨,對弟子們說:「這件事你們要銘記在心,深以為戒。」弟子們目睹了皋魚的遺憾,聆聽了師傅的教育,想想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外奔波,根本無暇顧及父母,感嘆良久,有十三個人辭別老師,回家贍養父母去了(孔子出行,聞哭聲甚悲。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旁。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韓詩外傳》卷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皋魚說的話,很著名,現在經常有人把這句話歸在孔子頭上,當然不對。孔子與皋魚的這段故事、這段對話,其真實性很難考證,或許僅僅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而虛構了這個故事。從先秦時期開始,拿孔子來說事兒儼然成了一個傳統。不過,這段文字的確生成了兩個成語。

  一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很簡單,樹木想停止搖擺,風卻不停地吹,後人從這個具體的自然現象提升為一種普遍的規律,用來表達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事與願違。這層意義純粹是從字面意義引申概括出來的,並沒有考慮這個成語生成的具體語境。如果結合具體語境,這個成語還有一種意義,因為後面接著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也用來表達痛失雙親的無奈。這個成語字數有點多,後人進一步凝練為成語通行的四字格式:「風樹之悲」、「風樹之感」,「風」顯然是個動詞,字面意思是風吹樹,表達的是父母亡故、不能奉養的悲傷。這是第二個成語。

  「風樹之悲」講的是未能盡孝的悲哀,是關於孝的故事。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說的是所有品行之中,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孝」這個字是個會意字,上面是個簡略的「老」字,下面是「子」,是兒子背負著老子的意思。孝的重要內容就是尊老、愛老、敬老、養老。中國古代養老的主要方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家中的晚輩負有不可推託的養老義務。這種思想產生已久,根深蒂固。

尊老養老 天經地義

  養老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做進一步說明。一,作為子女,對父母養老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事;二,作為父母,養兒就是為了防老。

  一,天經地義。

  「經」的最初意義是指絲線,織布時布設的縱向的絲線。織布時,需要先把縱線(經)布設好,然後再用橫向(緯)的線穿梭交織。所以,經線是很關鍵的。由這個意義引申出規範、原則,不能改變也不容置疑的道理。「義」指準則。「天經地義」是「天之經地之義」的濃縮,在古人眼中,天覆蓋著,地承載著,天與地都是至高無上的。「天經地義」就是指天地間亘古不變的規則,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指理所當然的事。《孝經》上說,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子女對父母孝,是本當如此,不可更改的道理(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三才》)。

  之所以對父母孝是天經地義的,是因為人類從鳥類、動物身上都能看到這種品行。有兩個這樣的成語:烏鳥私情、羊羔跪乳。

  烏鳥,指的是烏鴉。烏鴉在中國民間被認為是一種不吉祥的鳥,有「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的說法。這種觀念由來已久。一種說法是古代太陽中有烏鴉,曾經有十個太陽一起出來,把人間都烤糊了,禍害得人類不輕,後來后羿射死了九個,才拯救了人類,烏鴉也因此成為不祥之鳥。不過,這種鳥還有與此截然相反的一面,被稱為「慈烏」、「仁鳥」。據說,這種鳥孵化之後,老烏鴉喂它六十天,「長大成鳥」。老烏鴉老的時候,不能飛了,不能出去尋覓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餵養它的母親,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本草綱目·禽部》)。這是烏鴉反哺的習性。後人將其歸結為「烏鳥私情」四字成語,以此比喻回報雙親、侍奉雙親的孝心。

  這個成語最早見於西晉初年李密的《陳情表》中。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李密對祖母特別孝順,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湯藥、必須親口嘗試,然後進獻(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後進。《晉書·李密傳》)。晉武帝詔他出去做官,他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照料堅辭,其中說到「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話,意思是說烏鴉尚且知道反哺雙親,我從小由祖母撫養成人,所以我請求為祖母養老送終,當官的事以後再說吧。

  「羊羔跪乳」,很多地方都認為這個成語的出自《增廣賢文》,其實不是,至少在漢代,甚至還要早,就已經產生了。在漢代的經學著作中,經常提及這個詞。比如,漢代一位經學家何休解說古時卿大夫見面,互贈禮物,就用羔羊。為什麼用羔羊皮呢?他說:羊羔逮它的時候不鳴,殺它的時候不叫,吃奶的時候,一定是跪著的(乳必跪而受之。《公羊傳·庄公二十四年》),這類似捨生取義又知禮的人。漢代的另一位經學家班固解釋說羔羊跪著吃奶,是恭敬馴順的表現(羔者,取跪乳遜順也。《白虎通·衣裳》)。所以,「羊羔跪乳」這個詞語的意思是說小羊羔吃奶的時候,都是跪著的,不僅是為了報答母羊的養育之恩,還有恭敬孝順之意。

  烏鴉懂得反哺,羔羊知道跪乳,這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在鳥類、動物身上尚且存在,作為比之高其一等的人類,尊老、養老更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了。

二,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常與「積穀防饑」連用,又作「養兒待老,積穀防饑」,意思是說儲存糧食是為了防備饑荒,養育兒子是為了防止老年無依無靠。這個成語最晚在宋代就作為一句諺語開始流傳了。

  宋代一部小說集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件:南宋初年的時候,今天江西婺源縣有個平民,因為醉酒,與鄰居鬥毆,誤殺鄰人之妻,按照法律,要處以死刑。此人之子願意替父受刑,臨刑之前,他說:「養子待老,積穀防饑,代父償命,留名萬世(《夷堅志補》卷一)。」官吏為其孝心所感動,竟因此免除了他的死刑。這是能夠追溯到的這個成語較早的出處。

  正是因為養兒防老的意識,所以中國古代的「計劃生育」,在大部分時期都是提倡「多生」,而非「少生」的,重男輕女的現象也很嚴重,除卻性別差異的因素,養兒防老的意識是更重要的因素。早在先秦的《詩經》時代,就有「弄璋之喜」、「弄瓦之喜」的差異:生個兒子,便當作寶貝,放在床上,給他穿上好衣裳,手裡拿塊玉(璋)玩玩;生個女兒,便只能丟在地上,給她一片瓦(紡磚)弄弄(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詩經·小雅·斯干》)。正因為如此,古代女子對親生父母的孝心,不僅在歷史記錄中少見,而且特別吸引人關注,頗能博人眼球。漢代的緹縈救父、南北朝的木蘭從軍都是這樣的事。

  緹縈是西漢文帝時期山東臨淄的一個女子,她的父親叫淳于意,因為曾經做過齊國管理倉庫的官吏,所以也稱他為倉公,他是當時的著名醫生,醫術精湛。

  醫術高超也會帶來禍事。醫術高超,來看病的人就多,淳于意經常出診,不在家中的時候也不少,看病的人往往見不到面,大多失望而歸,時間一長,求醫問病的人就開始不滿。醫術高超,診斷就準確,就能預知生死,有的病人就無葯可醫,病人就責怪倉公不肯醫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氣積久了,終於釀成禍祟(然左右行游諸侯,不以家為家,或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

  文帝十三年(前167,《史記》記載為文帝四年,有誤),有權勢之人上書告發淳于意,說他借醫欺人,草菅人命。地方官判其罪名成立,要處以肉刑。當時的肉刑包括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實施肉刑要在都城長安舉行。所以,要將淳于意押解至長安。

  淳于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遭遇此事,相向悲泣。淳于意看著只知道哭泣的五個女兒,罵道:「生了一堆女兒,沒有男孩,遇到緊急的事情,一個有用的也沒有(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用者。《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對父親的如此話語,最小的女兒緹縈很受刺激,很傷心,決定隨父進京。

  到了長安之後,緹縈斗膽上書當時的皇帝漢文帝,為父求情。上書說:「我的父親給國家當差的時候,地方上都稱讚他廉潔公正。現在違反法律,要施以肉刑。我很痛心,一個人被施以肉刑,身體砍去一部分就沒法再接上,就成了殘廢,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實現不了了。我甘願沒入官府作奴婢,為父親贖罪,給父親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漢文帝是個很有孝心的人,對他的母親薄太后奉養細心,這在《二十四孝》中是有記載的;再者,漢代又宣稱以「孝」治天下的。所以,他看到緹縈的上書後,很同情她,被她的孝心感動,並因為緹縈上書,最終廢除了肉刑。

  這就是緹縈救父的典故。成語「改過自新」也是從這裡來的,又作「改過從新」,意思是改正錯誤,重新做人。淳于意在遭遇困境之時對生男生女的感嘆,與「養兒防老」的意識是一樣的,由此可見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正因為如此,作為一介女流,緹縈捨身救父的行為才格外引人注意,東漢的史學家班固還有一首《詠史詩》專門稱讚緹縈的此番孝心,說如果男子糊塗昏庸,即使一百個,也趕不上一個緹縈(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詠史》)。

  當然,類似緹縈替父解難的事情,在歷史上並非唯一的,南北朝時期的巾幗英雄木蘭替父從軍也是類似的事情,後人從中演繹出「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意義。此種意義,與班固對緹縈的稱讚是相同的,其背後還是隱含了古代時期男子社會地位的崇高。

  男子也罷,女子也罷,替長輩解憂,尊老敬老養老,都是孝道,都值得提倡與稱道的。那麼,對古人而言,到底怎樣才是孝呢?怎樣才算盡到了孝道呢?

怎樣盡孝

  下面用幾個成語來舉例說明。

  第一個成語:父母在,不遠遊。

  這是孔子說的話。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孔子說的這十個字,生成了兩個成語,「遊必有方」也是成語。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大意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作為子女,不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如果必須外出,也要有一定的地方,不能讓父母擔心。

  孔子特彆強調「孝」。孔子認為,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因為古代交通很不發達,一旦遠離父母,就不能在身邊照顧父母的起居了。前面提到的皋魚的終身悔恨就是父母在遠遊了,回來的時候去世了,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家或不遠遊可以有多重意義:或是以農耕贍養父母,或是照顧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遠遊而擔心,等等。如果子女出遠門又沒有一定的去處,那麼父母的牽掛之情勢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彆強調「遊必有方」。「方」一般理解為方向、地方、處所,這種解釋是能夠講通的。不過,還有一種理解,將「方」解釋為「方法、道理」,「遊必有方」就是外出的時候,要向父母講清道理,並有妥善安置父母的方法,這樣理解也能講通。

  雖然時代不同了,人們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天天陪在父母身邊,但現在交通發達了,常回家看看還是很有必要的。

  孔子對孝有很多論述,要留在家裡贍養父母僅是其中之一。此外,他還特彆強調態度,態度必須要恭敬。孔子說:「現在的人啊,以為僅僅給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養活,讓他們衣食無憂就可以叫做孝順了。但是像狗和馬這樣的畜生,我們也能養。所以說,如果內心沒有真實的對父母的尊敬之情,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還有什麼區別呢(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即使是現在,孔子他老人家說的這話,仍有相當重要的警示。有的人能養寵物,卻不能養父母;有的人能養寵物,卻不知尊老敬老,不是有命令老人給狗下跪的事件嗎?有不少人認為只要讓父母吃好穿好,就算盡到了孝道,老人真正需要什麼,並不在意,不管不問。所以贍養父母、照顧父母,是孝的基本條件,但不是孝的全部。

第二個成語,溫凊定省。

  這是古代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源自《禮記·曲禮上》:「做兒子的規矩,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晚睡前要向父母親說晚安,早上起床,一定要先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禮記·曲禮上》)。」這裡面實際上包含兩個成語:晨昏定省、冬溫夏凊,把表示時間的兩部分去掉,就凝練成了「溫凊定省」,所以這段話生成了三個成語。注意「凊」字的寫法,從「冫」(冰),而不是從「氵」(水),是個動詞,使清涼的意思。注意「省」的讀音,讀「xǐng」,是「探視、問安」之意。《二十四孝》中講的漢代「扇枕溫衾」的黃香,就是這樣的典範。黃香九歲喪母,侍父極孝,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寒冷的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再讓父親休息(香家貧,內無仆妾,躬執苦勤,盡心奉養。《後漢書》卷一百十《黃香傳》)。

  第三個成語,承歡膝下。

  子女年幼時常依戀在父母膝前,因此,「膝下」指父母跟前,也用來指父母,就像稱皇帝為陛下、稱朋友為足下一樣。「承歡膝下」就是在父母跟前,博取父母的歡心,承擔讓父母歡快的任務。

  春秋時期的老萊子,七十多歲了,父母雙親俱在,年齡一定很大了。為了不讓父母覺得他們年老而擔憂,老萊子經常穿著各色花衣服,打扮得像嬰兒一樣,在父母面前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玩耍。有一次,他給父母拿「飲料」,摔倒在地,畢竟他也七十多了,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為了不讓父母覺得自己老了,他就在地上打滾,像小孩子一樣躺在地上哭,雙親二老看得直樂(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直,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啼。《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這就是「老萊娛親」的故事,指孩子想盡各種辦法讓父母心情舒暢。

  第四個成語,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杖」是棍子,「受」就是「承受」,「走」是跑的意思,父母用棍子來打的時候,如果是小棍子,就等著挨打就是;如果用大棍子,那就要趕緊跑開。為什麼要這樣呢?這其中有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曾參給瓜地除草,不小心把瓜根鋤斷了。他的父親曾皙很生氣,拿起一根大棍子就給了他一下,曾參被打昏了,倒在地上,過了好一會才醒過來。醒來後,局促不安,小心翼翼地對他父親說:「剛才我讓您老人家生氣了,你才那麼打我,您沒累著吧?」然後趕緊退下,彈琴高歌,故意讓他父親聽到,知道他沒被打壞。孔子聽說這件事情後,對弟子說:「曾參再來的時候,不要讓他進來。」曾參自己認為沒有錯,就找人向他的老師孔子詢問什麼原因。孔子說:「你不知道舜的故事嗎?舜侍奉父親,有事用他的時候,時時在身邊;他父親用小棍子揍他的時候,他就忍著承受,用大棍子揍他的時候,他就跑開。現在曾參惹得父親暴怒,用大棍子揍他,他還不跑,這是寧願犧牲自己也要陷父親於不義,還有比這個更不孝的事情嗎(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仆地,有頃乃蘇,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聽其歌聲,知其平也。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曾子自以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汝不聞瞽叟有子名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侍,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孰是大乎?」《說苑》卷三《建本》)?」

  東漢靈帝的時候,朝廷公然賣官鬻爵,有個叫崔烈的,原本已經做到九卿的級別了,通過向朝廷輸錢,位至三公。他問他的兒子崔鈞:「我位居三公以後,社會上怎麼評價我?」崔鈞說:「從前你位居九卿的時候,社會上都覺得你完全有資格位至三公,現在您雖位至此,但天下人卻很失望。因為這其中富有銅臭之氣。」崔烈暴怒,拿起棍子就打,崔鈞狼狽躲避。崔烈大罵:「兔崽子,老子打你,你還跑,你這是孝順嗎?」崔鈞這樣回答:「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後漢書》卷八十二《崔駰列傳》)。」崔烈聽聞很是慚愧,既對自己買官慚愧,也對自己為此教訓兒子慚愧。

  以上是從成語的角度,以舉例的方式,說明在中國古代作為兒女應該怎樣做才算是盡孝,當然這僅僅是舉例,並不全面。

  在古代中國,養老主要是通過兒孫,在家庭內部完成的。除此以外,國家、社會也有一些政策來確保老年人安享晚年。

 國家在養老中的角色

  一是通過一些政策與法規,確保家庭養老實施到位。

  比如,對於不贍養老人、毆打辱罵老人、不讓老人吃飽穿暖、老人生病不給治療、不細心照料的,會處以墨刑甚至死刑的懲罰。再如,減免老人及子女的賦稅、徭役,從而使他們有時間、有能力贍養老人。不僅通過懲罰來保障養老,國家也會通過提升鼓勵,如古代遴選官吏,有一種方式就是舉孝廉。唐代還特別規定,對於老人,不僅物質上要有保證,在精神上還必須給予安慰(色養)。

  《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朱熹集註:「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

  二是國家負責養老,國家負責的主要有四種人。

  第一種,三老五更。

  據說很早的時候,就設置三老、五更的職位,選擇社會上有德行、有名望的長者充任,但只是一個榮譽稱號,天子以侍奉父親、侍奉兄長的禮節贍養三老、五更。每個朝代設置人數並不一樣。漢代在鄉、縣都設有三老五更的職位,各一人。三老五更,主要是一種象徵,象徵帝王帶頭尊老、敬老、養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老養老」的風氣。

  第二種,烈屬。

  後代為國家而戰死的,家庭內部的養老就沒了指望,其父母就有國家負責養老,讓其安度晚年。

  第三種,退休的官員。

  退休以後的官員,繼續領取朝廷的薪水,這很類似於今天的公務員。

  第四種,高壽者。

  哪些人算是高壽者,不同時期,規定不一樣。比如南北朝時期,百姓中年滿90歲以上者,不但自己生活有保障,就連他的子、孫、妻、妾也可以得到政府的食物救濟,不致使其挨餓。不論城鄉,不分官民,凡70歲以上者,都可以得到皇帝賜予的手杖。持此杖者,可享受相當於600石俸祿的官吏待遇。

  此外,國家還通過各種方式,提倡「尊老養老」,比如定期舉辦高壽者參加的宴會,宴會前還要「祝哽祝噎」,「祝」不是祝福、祝賀的意思,是「祈禱」之意。宴會開始之前,有專人禱祝不要讓老年人吃飯卡著、噎著。這是尊老的一種形式,更是一種姿態。

  古代中國,很多時期,對於人口生育,是鼓勵的,所以養老主要是通過家庭的方式進行的。現代中國,由於實施計劃生育,再由子女養老,壓力很大。所以,主要通過個人、社會、國家三方面結合起來養老。在這一方面,還有一些措施、一些硬體很不到位,國家還處在不斷的探索之中。隨著中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誰來養活老人,使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終,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成語里的家教智慧

  孩子是未來,中國自古就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漢語中有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與育子有關,如「望子成龍」「教子有方」「玉不琢,不成器」等等。其中,個別成語在使用過程中,意義發生了改變,其本義幾乎被遺忘,比如「孺子牛」。

  魯迅有一首名為《自嘲》的詩,其中有兩句廣為傳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現在,「俯首甘為孺子牛」成為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代名詞,成為諸多人的座右銘與人生格言。 「孺子牛」應該感謝魯迅先生,感謝魯迅先生將自己裝扮一番後變成了一副受人尊敬的面孔。實際上,最初的「孺子牛」並不是這樣的。

  「孺子牛」這一成語,與中國的一位「絕世好父親」有關。此人是春秋後期齊國的一位國君——齊景公。齊景公的一生是毀譽參半的一生,前期壯懷激烈,意圖重回齊桓公稱霸諸侯的地位,後期則醉心於聲色犬馬。齊景公在眾多寵妾當中尤鍾情於一名叫芮姬的女子,芮姬不僅風情萬種,而且還為齊景公生下了一名公子,深得齊景公喜歡,齊景公賜名為「荼」。

  公子荼不是齊景公唯一的兒子,但卻「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成為齊景公最在意的兒子。因為喜歡,齊景公對公子荼是有求必應。有一次,齊景公樂不顛地與公子荼一起嬉戲玩耍,為了哄兒子開心,齊景公與公子荼玩起了「拉大牛」的遊戲:齊景公扮大牛,公子荼拉大牛。為了讓兒子開心,齊景公還要來了一根繩子,緊緊地咬住繩子的一頭,另外一頭放在公子荼的手裡,由公子荼牽著,齊景公跟在公子荼的後面,擺動著屁股,不時地發出「哞哞」的叫聲,引來公子荼一陣陣笑聲。或許是太高興了,公子荼一不小心摔倒了,猝不及防之際,齊景公的一顆牙齒順帶被拉掉了。

  這便是「孺子牛」成語的最初來源,其意義指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此處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孺子」在今人看來多解釋為小孩子,成語「孺子可教」中的「孺子」即是此意,意思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但是考察中國古代典籍可知,中國早期的「孺子」多是對天子、諸侯繼承人的稱呼,如漢代的孺子嬰。對此,清人錢大昕依據相關典籍做了詳細考辨。公子荼後來被齊景公立為王位繼承人,號為「晏孺子」。因此,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孺子牛」中的「孺子」當是指齊景公的兒子公子荼。

  齊景公甘做孺子牛,源於對兒子的寵愛,但是對於齊景公來說,僅僅做孺子牛似乎還不足以表達他對公子荼的喜愛,他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送給公子荼。月亮他是摘不來了,但是齊景公手裡有著眾多人羨慕不已的王位,這比天上的月亮來得更為實際,於是齊景公決定將公子荼確定為王位繼承人。齊景公的想法很好,但是現實也很殘酷,齊景公的時代奉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公子荼是齊景公老來之子,年紀尚幼,而且其母身份低下,公子荼不是嫡子,無論怎樣都不符合繼承製度,因此齊景公的想法遭到了朝中諸多大臣的反對。齊景公雖然首戰失利,但是愛子心切的他並未放棄這一想法,面對朝中的悠悠眾口,齊景公採取了一拖再拖的策略,絕口不提立嗣之事,等到無法再拖生命垂危之際,齊景公果斷下令立公子荼為太子,並且還將自己其他的兒子驅逐出境,為公子荼的順利登基掃除障礙。

  為公子荼做完這些事情,齊景公安然離世,他以為他已經為兒子鋪好了康庄大道,世間父愛,不過如此。然而,之後的事態發展完全超越了他的掌控範圍,死人如何與活人斗!齊景公驅逐了自己其他的兒子,卻無法盡遣朝中大臣,也正是這些反對齊景公廢長立幼的大臣發動內亂殺死了公子荼,公子荼在位僅十個月便一命嗚呼。

  說到底,「孺子牛」是春秋版的「嬌子如殺子」,起始很溫馨,結局很血腥。成語「孺子牛」從歷史中走來,向當代的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孺子牛」該不該當?如何當好「孺子牛」?

  與「孺子牛」式的溺愛不同,中國歷史上還存在著另外的一副父母面孔:嚴厲。在成語故事中有一則與孟母有關——斷機教子,講的便是嚴厲的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

  「斷機教子」出自漢代劉向編纂的《列女傳》。孟子小時候,玩心很大,雖然每天也去上學,但總是不太用功,上課心不在焉。有一次,孟子從學堂回家,孟母正在織布。孟母見孟子回來,頗為關切地詢問兒子的學習情況:「今天學習學到什麼地方了?」孟子聽後拋給母親一句:「和之前一樣。」看著兒子漫不經心的樣子,孟母把正在織的布一下子剪斷了。孟子被母親的突然之舉驚呆了,看著母親生氣的臉龐,怯怯地問母親為何有此舉動。孟母嚴肅地說:「你荒廢學業,就如同我剪斷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學是為了增長知識,如此一來,便可以在平時平安無事,做事時遠離禍患。如果你現在荒廢學業,日後必定要做勞役之事,而且很難避開禍患;如果現在不懂修德,日後說不定就會淪為盜賊。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輟學!」

  孟子聽到母親一番聲色俱厲的話語,心生恐懼,頗為震動,從此勤學不怠,最後終於成為天下有名的大儒。

  孟母對於孟子的好玩之心沒有加以縱容,而是在初始狀態便嚴厲制止了,從而讓世間多了一位思想巨人與道德楷模。

  與孟母相應,歷史上的嚴母還有很多,宋朝著名的宰相寇準的母親就是較為典型的一位。寇準小時候也是頑童一個,平素喜歡養飛鷹養獵狗,興緻來了,便舉著飛鷹、拉著獵狗,「左牽黃,右擎蒼」,在平川曠野中奔走,頗有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寇準自我感覺頗好的雄姿英發,在寇準母親眼中卻是不學無術,長此以往勢必積重難返,她的兒子便與街上的混混沒有區別了。寇準母親生性嚴厲,有一天終於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爆發了,在寇準即將出門之際,直接將一秤錘對準寇準甩了出去,不偏不倚甩在了寇準的腳上,頓時鮮血直流,疼痛難忍。寇準母親怒扔秤錘比孟母的斷織來得暴力得多,但正是這一鐵鎚將寇準擊醒了,他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良苦,以後時刻以腳上的傷疤來告誡自己要「聽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終於成就一代名相。

  「孺子牛」的溺愛讓公子荼命赴黃泉,孟母斷機、寇母扔錘的嚴厲則讓孟子、寇準揚名立世,兩相對比,似乎中國古代典籍詮釋的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而且還有更多的典故都提倡對孩子嚴加管教。近日媒體報道的「拖行爸爸」奉行的就是此條育子原則,在下著雨的大冷天將女兒的上衣強行脫掉,當街拖行。如此近乎虐童的舉動,引來諸多網友的質疑:難道不是親生的?其實,這不僅是親生的,而且爸爸還愛女兒。網友的質疑與譴責,本身就是對「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方式的否定。

其實,中國古代文化是以人為本的,從來不缺乏「愛」,在孩子教育上推崇的是寬嚴相濟的教育理念。孟母雖然有斷機教子的嚴厲,但同時還有「孟母擇鄰」的智慧與愛心。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為了讓兒子在好的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費勁地從墓地旁、市場邊搬到了私塾旁,母親對孩子的拳拳愛心躍然紙上。寇準母親雖然甩出了秤錘,但是也付出了疼愛,每日紡織度日,深夜一邊紡織還要一邊教寇準讀書,含辛茹苦,無怨無悔。

  除了孟母、寇母之外,還需要提到的一位母親是歐陽修的母親。歐陽修的母親與孟母、寇母有很多共同點:她們都是寡婦,丈夫早早離去;家境貧困;獨立支撐家庭;望子成龍;教子有方,助子成才。歐陽修的母親歐陽大媽是成語「畫荻教子」的主角。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北宋初年受人尊敬的文壇領袖,名垂後世,這些成就和地位的取得,與歐陽大媽的教育有很重要的關係。歐陽修四歲父親去世,家中貧困,沒有錢讀書。歐陽大媽則有個理念:兒子必須要認字,必須要識理,有條件要讀書,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讀書,在這一理念支撐之下,歐陽大媽發明了一個妙招,即用蘆葦稈子在地上寫字,自己教兒子寫字。就這樣,歐陽修開始了在地上學字的學習生活。

  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但是成功是可以參考的,孟母、寇母等寬嚴相濟的育子方式,以其成功告訴了「孺子牛」:如果愛,請深愛;如果愛,勿溺愛。

  歷史上老來得子卻又教子有方的還有一位很有名的人,他就是「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鄭板橋五十二歲才有兒子,晚年得子,愛子之情勝於常人。鄭板橋本人也毫不掩飾對兒子的喜愛,但同時他也指出對孩子的愛不僅要有出自本能的愛,更重要的是要愛之有道,即要以正確的方式培養孩子。怪人鄭板橋說的這話並不怪,「糊塗」人說的話也不糊塗。他簡簡單單地詮釋了什麼是愛,原來愛不單單是正大無私的奉獻那麼簡單。

  鄭板橋以對幼子的教育回應了「孺子牛」的思考,父母對子女的愛出自血緣親情,是理所當然之舉,無可厚非,偶然噹噹「孺子牛」,寵愛孩子一把亦在情理之中,也能較好地溝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但同時鄭板橋認為父母除了「孺子牛」的角色之外,還應該扮演「領路人」的角色。

  鄭板橋對於幼子的引導,在其與弟弟鄭墨的書信中展露無疑。當時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令,妻兒留守江蘇興化老家,無法當面教子的鄭板橋便將幼子託付給弟弟鄭墨教育。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子健康成長,鄭板橋在書信中言之切切,反覆致意,他的育子主張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保持平常心。鄭板橋當時為朝廷官員,但是他要求子女要樹立一個好心態,即要將自己看作一般人,切不可自抬身價,更不可凌駕於他人之上。

  第二,做個好人。鄭板橋對孩子的教育,與同時代的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在他眼中,孩子讀書做官都是小事,第一要務,便是要懂得做人之道,做一個好人。具體來說,好人必備的兩條原則便是忠厚。

  保持平常心,便不會有恃無恐、目中無人,就能以平等的心態處事;做個好人,就能以博愛之心對待世人。這便是鄭板橋的育子之道,簡單而發人深省。

  反觀當下,「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種種舉動,讓以上三個詞語成為了驕奢淫逸的代名詞,如同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我爸是某某」甚囂塵上,「高衙內」「呆霸王」越來越多,引來罵聲口水一片。歸根結底,是他們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平時仗著老爹的權勢囂張跋扈,一旦出事,還能在老爹的羽翼下安然脫險。如此種種,氣壞了一位老爺子——石碏(què)。石碏從春秋時期走來,穿越到現代,不禁怒髮衝冠,立誓要將「大義滅親」的事業進行到底。

  原來,老爺子石碏很不簡單,是成語「大義滅親」運動的發起人。石碏是春秋時期衛國的重臣,老爺子為人厚道穩重,偏偏兒子石厚讓他費盡了腦筋。石厚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平日里弔兒郎當,遊手好閒,最重要的是他交了一個臭味相投的好朋友,這哥兒們可是大有來頭,人家是衛國一把手衛庄公的小兒子州吁。州吁平日里深得衛庄公喜愛,想幹啥幹啥,衛庄公從來也不加限制,即使動刀傷了人,衛庄公也不責罰,這讓州吁野心膨脹,更加肆無忌憚。石碏斷定州吁勢必要惹禍,便禁止兒子石厚與州吁交往,但是石厚是軟硬不吃,依然與州吁打成一片。終於有一天,石碏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州吁殺了繼承他老爹王位的哥哥衛桓公,自立為王,而石碏的兒子石厚也是造反運動的頭目之一。

  在石厚參加了弒君事件之後,石碏徹底絕望了。如果說之前兒子的舉動還可以寬恕的話,那麼,背上大逆不道罪名的兒子便留不得了。可「虎毒不食子」,石碏再怎麼大公無私也猶豫了半天,雖然矛盾糾結交織在心頭,不過最後石碏還是下定了為國除亂的決心。恰巧此時州吁向石碏請教安民心之策,石碏便順水推舟,心生一計,將州吁與石厚送上了斷頭台。

  「大義滅親」是因石碏為國除害而設計殺子的故事產生的,與此相關的還有「石碏殺子」的成語,都是當時歷史事件的真實寫照,意思是為了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其實,石碏本人是頗懂育子之道的,他曾力諫衛庄公勿要縱容州吁,他自己也力圖約束住兒子石厚,最後石厚還是走向了不歸路,這對石碏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與無奈。面對教育的失敗,石碏並沒有刻意迴避,而是以「為國除害」的責任來為自己教育的失敗埋單,在感情與法理的較量中,選擇了站在正義一方。

石碏老爺子在「大義滅親」中的理性,讓他對與他兒子石厚相似的行徑,進行了再次討伐。但是,老爺子看了看周圍貼著「不良」標籤的孩子,他又迷惑了:撞車又殺人者、暗中投毒者,他們沒有為官的老爹撐腰,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二代」「民二代」,而且他們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為什麼他們也喪失了基本的良知,忘卻了愛人之念?難不成要對所有的孩子重施「大義滅親」之舉嗎?最讓老爺子想不明白的是竟然出現了那麼多的親子殺母案件,反覆思量的老爺子最後給了中國當代教育當頭一棒,大喝一聲:「誰之過?」

  當今社會教育負面現象的出現,其原因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解釋的。但是,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三字經》中早就說過:「養不教,父之過。」很顯然,「×二代」看似瘋狂不可理解的舉動背後,隱藏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失敗,展現的是父母自身的不足。

  近期一則新聞在網路上競相轉發,引發了網友的廣泛熱議。此新聞的題目為「兒子撿到同學銀行卡母親教育後取光卡里錢」,孩子拾到同學銀行卡之後取了800塊錢,母親得知之後,將孩子狠狠教育了一番,希望孩子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但之後她則到銀行將卡里的錢盡數提出。這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母親,如何能讓孩子信服呢?宋代蘇轍早就說過:「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會坦坦蕩蕩做人呢?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了東晉宰相謝安的一則故事,由此故事產生了「言傳身教」的成語。謝安貴為東晉宰相,事務繁雜,並不經常督促、指導孩子,平時教育孩子的事情多由謝夫人承擔。一日,不堪其苦的謝夫人一邊教育孩子,一邊質問謝安道:「怎麼從來也不見你教育教育孩子?」面對夫人的責問,謝安坦然以對:「我平時總是拿自己做榜樣來教育孩子呀。」謝安出身名門望族,是東晉德行、學問、風度三方面頂尖的人物,他對子女採取的是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之法,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學習的榜樣。謝安的言傳身教出於對自己品行的認可,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種言傳身教的正面引導,不愧名門望族。此正所謂「明珠生蚌」啊!

  「言傳身教」成語的產生,與謝安有關,指的是用言行影響、教導別人。「言傳」即用言語教導,「身教」即用行動示範。但在中國歷史上奉行「言傳身教」育子之道的,謝安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中國古代有見識的官員,都在言傳身教過程中樹立了良好的家風,以此延續家族的命脈。

  2014年新春第一天,央視新聞推出了街頭採訪第一問:「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反響很大。我們不妨借用一下央視新聞的做法,穿越到古代,隨機採訪一下古代人,問問他們家的家風是什麼。

  最先走入鏡頭的是「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的「卧龍」先生諸葛孔明。諸葛先生對兒子的教育集中體現在他五十四歲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誡子書》中,這是諸葛先生大半生人生體會與經驗的升華,修身不能浮躁奢華,為人不可醉心於追名逐利。「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便是諸葛先生家的家風。

  採訪的第二位對象是北魏的長孫道生,長孫先生說他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長孫先生為人清廉節儉,不慕奢華,日常用品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不捨得換新的,所用的一副馬韉(jiān),數十年不換。受其影響,長孫道生的子孫都以艱苦樸素為榮。

  採訪的第三位對象是清官的典型——宋代的包拯包青天。包拯一生痛恨貪官,臨死刻碑示後:包氏家族的後代子孫,若有貪贓枉法者,生時驅逐出家門,死後不得葬於祖墳。從此,包氏家族留下了「廉潔奉公」的家風。

  採訪的第四位對象是晚清的曾國藩。作為晚清叱吒風雲的中興能臣,曾國藩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章太炎、梁啟超、毛澤東、蔣介石等人都對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曾國藩的偉大不僅在功業方面,在教育子女方面,曾國藩也是一把能手。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曾紀鴻,後代子孫曾寶蓀、曾約農都學有所成,成龍成鳳。曾國藩的教育秘訣集中在「勤儉」二字上。

  先來看勤。曾國藩小時並不聰明,他的成功靠的正是勤奮的笨功夫,有一則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讀書,一晚上在反覆誦讀一篇古文,至夜深人靜之時也沒有完全背下來,倔強的曾國藩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繼續重複誦讀著。專心讀書的曾國藩並不知道此時家裡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他房間的屋檐底下,本想待曾國藩睡去之後撈點東西,怎奈曾國藩太笨遲遲沒有睡覺的意思。最後,小偷也生氣了,忍不住跳出來呵斥曾國藩:「這種水平還讀什麼書?」然後非常流暢地將曾國藩一直沒有背下來的文章背了出來,揚長而去,只留給曾國藩一個背影。這段流傳甚廣的故事真實性很難考證,不過從曾國藩個人對小時候讀書特別愚鈍的回憶中可以推測大致合理。

  再來看儉。曾國藩在給子女的書信中多次致意,要求子女踐行節儉之道:「天下官宦之家,多有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於驕佚,繼而流蕩終於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曾國藩從歷史事實出發,推論出古代官宦人家多「富不過二代」,其原因多因子孫驕奢淫逸。曾國藩是這樣教育孩子的,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期間,有一次到一位富甲一方的鹽商家吃飯,面對滿桌的山珍海味,曾國藩低著頭只吃了自己面前的一點東西,事後鹽商詢問是否飯菜不合口,曾國藩則說:「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

  ……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其形成與家庭中佔主導地位的家長的道德情操有著緊密的關係;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但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新時代的家風,可以有變異,但一個前提不能變,即要走正道、說人話、辦人事,比如街頭採訪的「不啃老,不坑爹」的就很好嘛。


推薦閱讀:

中國繪畫的藝術特色之三——傳神
這14家全世界最有特色的星巴克,你去過幾家?
林應強教授辨治筋傷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介紹
張曉明: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
誰是大歌神第二季節目特色有什麼?

TAG:民族 | 成語 |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