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位繼承有多血腥,嚇得文宗及皇后兩次三番否決自己兒子繼位

1294年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1294年在位)去世後,經其孫子、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成宗鐵穆耳十三年(1294年—1307年在位)的統治,元朝開始陷入皇位繼承危機。

從1307 年到1332 年,僅僅二十五年,元朝就走馬燈似地換了八位君主(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其中兩個被暗殺(英宗、明宗),一個失蹤(天順帝)。致和元年(1328 年)爆發的兩都之戰,是元朝皇位爭奪的一次總爆發,戰爭持續時間雖不長,但幾乎蔓延全國,動搖了元朝統治的根基。

元統元年(1333 年),元朝迎來了最後一位君主元順帝(1333年—1370年在位)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朝歷史也開始步入其發展的最後階段。

錫林郭勒盟博物館忽必烈登基大典景觀

1307年元朝第二任皇帝元成宗無嗣而崩,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在大都發動政變,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岳吾·卜魯罕及她試圖擁立的安西王阿難答,海山(武宗)則自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並登基於上都。

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1307—1311年在位)與仁宗本是親兄弟,在大德十一年三月的大都宮廷政變中,仁宗首先奪權,但懾於在漠北統兵的武宗的壓力,被迫與武宗達成了「兄終弟及,叔侄相傳」的協議。

可武宗去世後,即位的仁宗(元朝第四位皇帝,1311—1320年在位)出爾反爾,立自己的兒子(英宗碩德八剌)為皇太子,元武宗長子(明宗和世?)在起兵造反失敗後,被迫流亡西北。

元朝帝王畫像(一),第一位元朝皇帝嚴格上說應從忽必烈算起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初四,英宗(元朝第五位皇帝,1320—1323年在位)在結束當年的上都巡幸後,開始啟程南返大都。當天夜晚,扈從隊伍剛剛抵達西道的第一站南坡紮營,即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南坡之變」。以御史大夫鐵失和英宗的兩位怯薛長失禿兒、也先帖木兒為首的貴族官僚,發動軍事政變,殺死英宗皇帝及其最親信的大臣——中書右丞相拜住。

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太子真金之孫也孫鐵木兒(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1328年在位)被擁立為皇帝,改元「泰定」。1328年,也孫鐵木兒去世,死後發生皇位之爭,他的從侄圖帖睦爾(元文宗)奪取了他的兒子阿速吉八(天順帝,元朝第7代皇帝)的皇位,他也被視為「自立」的非法君主,沒有得到漢文廟號、謚號與蒙古汗號,一般以其第一個年號而通稱為「泰定帝」。

致和元年(1328年),明宗的弟弟,也就是妥懽帖睦爾的叔叔文宗(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武宗次子,明宗之弟,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時間共計四年)奪取政權,宣布擁戴明宗即位,雙方又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妥懽帖睦爾一家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

元朝帝王畫像(二)

天曆二年(1329年)八月初一,新即位的明宗(元朝第九任皇帝,元武宗長子,元文宗之兄,元寧宗、元順帝之父,在位僅半年)躊躇滿志地南下抵達旺忽察都,第二天,已經退位並從大都北上迎接他的弟弟文宗也來到此地,二人在行宮舉行盛大宴會。初六,明宗暴死。文宗在嚴密保護下疾馳上都,並在十五日於上都大安閣舉行複位儀式。兄弟之間發生的骨肉相殘的悲劇終於落下了帷幕。

妥懽帖睦爾是武宗海山長孫、明宗和世?長子。他的童年時代可稱得上是歷經坎坷、多災多難。

爾後可怕的事情接踵發生,先是妥懽帖睦爾的母親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推進燒羊爐中燒死,緊接著文宗又根據妥懽帖睦爾乳母提供的證言,下詔宣布妥懽帖睦爾不是明宗親生子。妥懽帖睦爾就此被逐出大都。

第一位元朝皇帝嚴格上說應從忽必烈算起

文宗這一紙詔書,造成妥懽帖睦爾的出身在史學界長期聚訟紛紜,有不少人懷疑他是南宋末代小皇帝恭帝的私生子。因為據《庚申外史》等書記載,明宗在流亡西北期間,曾與出家為僧的恭帝會晤,並帶走了恭帝身邊一名懷孕的回回女子(邁來迪),她後來生下的孩子就是妥懽帖睦爾。

至順元年(1330 年)離開京師後,妥懽帖睦爾先是被流放到與世隔絕的高麗大青島,而後又被安置到廣西靜江。這些對蒙古人來說難以生存的煙瘴之地,往往是犯重罪的蒙古宗王的流放場所。

看來,文宗是想讓侄子在惡劣的條件下早早離開人世。不過,妥懽帖睦爾在艱難的歲月中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在靜江居地大園寺,還受到秋江長老的悉心教育,初具漢文化修養。

即位後,他曾寫過一首《贈吳王詩》:「金陵使者過江來,漠漠風煙一道開。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何處不周回。莫言率土皆王化,且喜江南有俊才。歸去丁寧頻屬付,春風先到鳳凰台。」要知道,在元朝所有君主中,漢文化修養方面,能與妥懽帖睦爾並駕齊驅的,也只有他的叔叔文宗了。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20年—1370年),元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1333年即位。1368年明軍進攻大都,妥懽帖睦爾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妥懽帖睦爾看來是要默默無聞地終老廣西了,可形勢的突變,卻給妥懽帖睦爾的命運帶來了轉機。

處心積慮地解決掉明宗後,春風得意的文宗於1330 年改元「至順」,可接下來碰到的事情卻極其不順。

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長子阿剌忒納答剌被立為皇太子僅三十九天後就一命嗚呼,次子古納答剌也身染重病。這一突發事件對篤信佛教因果報應的文宗而言打擊太大了。難道這就是自己作惡而導致的報應?

為了不讓天譴再次降臨到古納答剌身上,文宗把古納答剌送給權臣燕鐵木兒當養子,改名燕帖古思,並幾次為他做佛事,祈求平安。燕帖古思過繼後,燕鐵木兒多次請求立其為皇太子,但都被心有餘悸的文宗一口回絕。沒過多久,飽受折磨、心力交瘁的文宗就一病不起。

元人射獵圖

至順三年(1332年)八月,年僅二十九歲的文宗去世。臨終前,他深深懺悔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前旺忽察都之事,是朕一生所犯的大錯,朕常常晚上會想到這件事,可後悔也來不及了。燕帖古思雖說是朕的兒子,朕也很愛他,可今天的皇帝寶座應該是明宗的。你們如果真的愛護朕,就應該讓明宗的兒子來繼承皇位,這樣,我即使在九泉之下見到明宗,也可以有話來塞責啊。」

顯然,文宗是想重新履行此前「叔侄相傳」的約定,先讓明宗的兒子即位,然後再傳給自己的兒子燕帖古思。雖然史書沒有明確提到文宗的屬意對象是誰,但依常理推斷,妥懽帖睦爾既然已經不被認為是明宗之子,那麼文宗所指,就應該是明宗嫡子、妥懽帖睦爾的異母弟懿璘質班。

在父親與母親(八不沙)相繼被害後,年幼的懿璘質班被文宗留在身邊,封為鄜王。文宗去世時,懿璘質班年僅七歲。

接受遺命的權臣燕鐵木兒接過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明宗之死,就是他與文宗一手策劃的,由明宗之子即位,將來能有自己的好下場嗎?

元世祖岀獵圖 劉貫道作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於是燕鐵木兒趕緊與卜答失里皇后商量,想改立由自己撫養的燕帖古思為帝,但被與文宗有著同樣想法的卜答失里皇后一口回絕。看看實在拖不下去,燕鐵木兒被迫於至順三年十月擁立懿璘質班即位,是為寧宗。

寧宗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自然不會對燕鐵木兒構成什麼威脅,燕鐵木兒可以一如既往地主持朝政。但燕鐵木兒很清楚,寧宗終有一天會長大。於是,又一幕戲劇發生了,即位僅五十三天,寧宗就被宣布「病死」,雖然三天前他還被安排在大明殿接受百官朝賀。

至此,「叔侄相傳」的約定在形式上已圓滿完成,該由燕帖古思接替皇位了。可當燕鐵木兒重提此事時,卻又遭到卜答失里皇后的拒絕。心有餘悸的卜答失里大概還沒有從一年前喪子的陰影中走出來,說:「天位至重,吾兒恐年小,豈不遭折死耶?」

於是決定立妥懽帖睦爾為帝,以燕帖古思為其繼承人。無奈的燕鐵木兒最終只能接受,派人南下靜江尋找妥懽帖睦爾。這一年,妥懽帖睦爾已經十三歲了。

錫林郭勒正藍旗元上都前金蓮川草原上的金蓮花。元世祖忽必烈正是在金蓮川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金蓮川幕府」,廣攬人才,確立了安邦治國之策,開創了大元盛世的偉業。

至順三年年底,在外流放兩年多的妥懽帖睦爾終於回到大都。在近郊良鄉,燕鐵木兒特意安排了儀仗迎接這位新主人。

此時的燕鐵木兒與妥懽帖睦爾同樣心情複雜,雙方的心理戒備使見面顯得略有些尷尬。燕鐵木兒騎在馬上,與妥懽帖睦爾並行,用馬鞭指指點點,「語重心長」地談到國家多難,舉步維艱,以及迎接新皇帝的諸多緣由。妥懽帖睦爾只是默默地聽著,一言不發。

這使得燕鐵木兒不禁產生了疑懼,懷疑眼前這個年輕人居心叵測。在燕鐵木兒的授意下,很快就有太史上言,說妥懽帖睦爾不可立為皇帝,立則天下大亂。這樣一來,妥懽帖睦爾即位之事就被耽擱下來。直到半年後燕鐵木兒去世,權臣伯顏繼之而起,妥懽帖睦爾方才於元統元年(1333年)六月於上都正式即位。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推薦閱讀:

庄妃全身像見證其並非「風流皇后」
皇后--鄧萃雯
花中皇后是誰?
孝庄文皇后其人其事
皇后陵

TAG:元朝 | 自己 | 兒子 | 血腥 | 否決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