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改變你的心 你的命運怎麼能好呢?

改變從內心開始

當浴佛功德法會圓滿成就的時候,我要說,促成圓滿的因緣有我們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還有我們的護法善信,他們做義工,甚至沒有機會來浴佛,這就是為了成就別人,為了幫助別人。

我想說,剛才的浴佛,是通過浴佛改變我們自己,通過利益別人來成就自己,這是佛教的辯證法。《華嚴經》告訴我們若無眾生即無如來可成,也就是通過外在改變我們的內在。如果僅僅走到太子像前,拿著小勺澆一下太子像,自己的內心不改變是沒有用的。所以要通過外在浴佛改變我們內心的執著,焦慮。比如說貪心,瞋恨心,愚昧的心,我慢的心,我們懷疑的心,我們對事物看法不正確的心,都能夠得到改變。

今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聖誕,二千五百六十年前他誕生了。剛才我們唱誦的贊偈中有這樣一段:「我今灌沐諸如來」,我今天沐浴一尊佛,其實等於沐浴了所有的佛。佛教中的「如來」就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所以叫如來。有人說,我來了,我去了,對不起,那個來是一個相對的來,是一個緣起的來,不是固定的,一切都可以成為過去,即是不來也不去。「凈智莊嚴功德海」,所謂凈智,就是清凈的智慧,這樣的智慧才會有功德。因為智慧可以成就功德。我們今天很多人有福報,但不見得快樂,不見得有智慧。「五濁眾生離塵垢」,五濁眾生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劫濁是屬於時間,時間是不固定的。見濁,你的看法也是不固定的,不要自以為是。煩惱濁,你的煩惱也不是固定的,不要把煩惱當作煩惱去困擾。眾生濁,眾緣所生,每個人的因緣都不一樣。

剛才我站在佛前,我看到所有浴佛者的行為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有真正虔誠的,有投機取巧的,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但是我覺得這就是眾生相,眾生是不固定的,我們允許他們這樣。但是,學佛要改變自我,不能執著自我。命濁,就是我們的生命也是不固定的,我們都是路過的。

我想起唐代一位叫陳子昂的詩人,在他所作的詩《登幽州台歌》里有一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自己很孤獨。「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人生有什麼意義,我覺得這值得思考。我們生命的價值,如果人是自私的,他一定是苦惱的;如果人是為更多人服務的,他一定是快樂的。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作為佛教徒應該是這樣的:「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暗夜者,為作光明。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貧乏者,令得伏藏。」什麼意思?就是對待各種疾病的人,要給他們做良醫。什麼樣的良醫?精神上的導師,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佛法:第一個就是無常,變化。

第二個無我,我是主宰義,實在義。佛法告訴我們:沒有主宰,沒有實在。佛陀指天指地稱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什麼意思?他只是告訴我們,只有佛陀能夠看破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就是沒有實在相,他才是英雄。我們被假相所困擾,我們才苦惱。所以我們才要把釋迦牟尼的佛法傳播開來,讓更多的人去相信,受益,分享。

第三個涅槃。如果你明白無常,明白無我,你就沒有時間煩惱,沒有時間去計較。

佛教講,我們不怕死,我們不怕活著,我們不怕煩惱,我們不怕主宰。不怕死的人會死得慢一點,不怕死的人會死去活來。但是,死去活來的質量要看你現在,你現在活得不好,將來也不會好。不怕死的人會解脫自在,會真正地從生命的困擾中走出來。不怕活著,活著才有機會,活著要有質量,不能白活,要利益更多的人,利益社會,不怕煩惱。

佛菩薩是坐蓮台的,蓮台的下面是污泥濁水,泥代表有,水代表空。你既不能執著有,你也不能執著空。執著有的人,你會苦惱。執著空的人,你會胡作非為,這些都是不可以的。我們不怕主宰,因為法無定法,定法不是佛法。佛法告訴我們自作自受。佛教不相信有救世主,自己決定你自己。但是,我們很少有人自己決定自己。所以你跟佛學了,你就自信了,你就不自卑了,你也不自負了,你也不驕傲了,也會謙卑,也會不把自己當回事。你會正常,你會該幹什麼幹什麼。

同時,你會遵守規則,比如法律,比如道德,比如佛教的三皈依。當你會真的不把自己當回事的時候你也獲得自在。所以「於暗夜者,為作光明。」在漆黑的夜晚,你要給別人信心。「於貧乏者,令得伏藏。」為什麼我們貧窮?除了懶,就是笨,還有就是沒有智慧,不敢擔當。所有你現在要馬上行動,你幫助別人,成就的是自己。我們都是人生的過客,我們希望每一個過客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我們可愛了,別人才愛我們。如果我們不可愛了,別人不會愛我們。

在二千五百六十年前這一天,釋迦牟尼他誕生了。「釋迦」翻譯過來就是能仁。能仁就是為更多的人去著想,不是為了自己利益。今天浴佛之後,回到生活中你還自私自利,你的命運會好嗎?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牟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超越,是一種轉化。大家都知道,佛教講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到事情學會轉移,學會拐彎,學會回頭,它代表智慧,它也代表一種擁有智慧的能力——就是你只有不鑽牛角尖兒,你的命運才改變,你的身體才健康。

在《西江月》裡面有這樣一首詞:「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裡何曾說夢。」

什麼意思?我們所說的法,各種各樣的法,包括佛法、世間法,各種各樣的規則,本來沒有固定的,它們都是動態的。就像法律,有人犯法,才要制定,才要去懲戒他。你說它是定的嗎?不是固定的。就如同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如果你不遵守,你就容易受到傷害;你遵守了,就會保護你。

「空空空亦非空」。我們說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但又不是斷滅的。因此你要負責任,你要去擔當。「靜喧語默本來同」,就是你安靜,你喧囂,你說話,你不說話,本來是平等的,我們看到的表面是不平等的,你要看到本質,本來是平等的。「夢裡何曾說夢」,就是你都在做夢,都覺得這不是夢,這是真的,所以你就認認真真的煩惱。我也告訴諸位,佛法的認真是什麼?認識事物的真相——沒有真相。

釋迦牟尼佛誕生了,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無常、無我、解脫。

我們怎麼辦?我們要脫胎換骨,我們要洗心革面,我們要回心轉意,我們要重新做人,我們要在利他中完成自利。我們要慈悲,不忍眾生苦,我們要智慧,不忍聖教衰。我們要擔當,我們要負責任。我們只有可愛了,別人才愛我們。

我們怎麼辦?我們要把握當下,本地風光。時不我待,生命不會永遠,不會永恆,它就是一個過程,它是脆弱的。把脆弱的生命豐富起來,擁有智慧,才會無所畏懼,才會真正的做到你的心裏面是快樂的,是自在的。面對現實,佛教徒應該是:「道人若要尋歸路」,你要想尋找一條回家的路,「但向塵中了自心」,就是幫助別人,成就自己;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幫助別人,才能證明自己是佛教徒。否則,我想說的是佛教徒現在很多,但是,我看好像有許許多多山寨的,不是合格的。至少三皈依不知道,三法印不明白,道德修養還有待於提高。

我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共勉,一起來改變。也就是慢慢的讓我們更加可愛,讓佛教徒在社會中做道德的楷模,做和諧的模範!

核心提示:您的每一次分享,是我們最大動力,歡迎複製流通傳遞信息。投稿方式:(QQ:766121231)(郵箱:admin@97su.cn) (微信號:sushijiameng)
推薦閱讀:

命運與風水,積德,惜福(轉載) 命運與風水,積德,惜福(轉載)
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附一則】
普通人如何改變命運?
民間有個說法,說是命不能多次測算,算多了會命會改變的(變好變壞不一定的)
正南方離卦反常,會出現的5種坎坷命運,不知道那你就後悔吧

TAG:命運 | 改變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