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具安溪珍田合作社鐵觀音茶業網

功夫茶具

功夫茶具: □子佩   近來喝觀音較多,初初開始分辨滋味。茶之味與神萬萬不敢說個知字,「功夫」還算練了千把遍,大概算入門吧。本來這水平論茶,功夫深的人會認為我淺薄,不常接觸的人又會覺得我的「功夫」麻煩做作,真真是半瓶水晃蕩。   偶然的機會才發現不講功夫的居然也大有人在,(見諒見諒,不要生氣:)),不敢說指教,只是希望自己走的冤枉路各同好不必重蹈。   福建,潮汕,台灣各處的烏龍,製法滋味沖泡技巧各有不同,但基本「功夫」是一致的,因為大家都叫功夫茶嘛。如果基本功夫不齊備,茶味就出不來,神韻、意境就有點空中樓閣了。廢話少講,我認為必備的茶具有: 1茶壺,紫砂或朱泥的150元(下50,上不知數)   選出水量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壺,完全泡開時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難控制。這裡的考究多了,大家自己找文章看吧。 2茶盤,寬,平150元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異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為那時的時間控制是論秒計的,一點不順手就泡壞了。 3茶匙,茶荷(??)標準的名稱忘了,就是干茶入壺前的量具100元   跟其他雜七雜八的用具一套買的,擱在一筆筒似的東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無所謂,紫檀的不錯。茶量的合適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和氣,味,必須準確,泡多了就會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響。 4爐及水壺,200元   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熱時不生異味就行。必備,絕大多數功夫茶要求沸水,萬萬不能用飲水機或電熱水壺代替,因為它們設置的恆溫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斷地沸騰水質會受影響(別罵我麻煩:),事實如此) 5杯,白瓷薄壁的,不影響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6儲茶的罐,紙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實惠,紙罐遮光,密封袋封氣味和潮濕。放在陰涼乾爽的地方。有明顯焊縫的錫罐不要用(多數在罐底那一圈),因為焊劑洗不掉,味道會混到茶里。有錢的話買看不見焊縫的錫罐當然最好,多數是東南亞產的,一個都幾百上千,我是買不起的。   具備了這些,才好在其基礎上弄功夫。有的老兄茶葉捨得買極貴的,這幾百塊錢卻沒花,這茶就有點可惜了。   以前輸入了別人書上關於潮州工夫茶的一段概論,附在後面,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潮州工夫茶藝概說   選自陳香白·《中國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   潮州工夫茶藝定式,較早的文字記載是清代俞蛟《夢廠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及至民國翁輝東撰《潮州茶經·工夫茶》,則以詳盡著稱。後之介紹文字,未見超越企窠臼者。茲特摘要引述如下。 (一)選茶   潮人獨鍾烏龍茶。尤其是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最受青睞。 (二)選水   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山水尚分等級,「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無味。」江水應取於遠離民居區者。井水應從常用井中汲取。 (三)活火 所謂「活火」,是指炭之有焰者。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絞只炭的優點是木脂盡脫,煙臭無存,敲之有聲,碎之瑩黑;一經點燃,室中還隱隱可聞「炭香」。更有用「橄欖核炭」者,那是以橄欖剝肉去仁之核,入窯窒燒,逐盡煙氣,儼若煤屑;以之燒水,焰活呈藍色跳躍,火勻而不緊不慢;如此核炭,最為珍貴難得。余者如松炭、雜炭、柴草、煤等,就沒資格入工夫茶之爐了。 (四)茶具   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唯精粗有別而已。常用器皿有:   1.茶壺。俗名「沖罐」,以江蘇宜興紫砂泥制者為佳。最受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 壺之採用,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淺。其大小之分,視飲茶人數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之別。壺之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蓋後浮於水中,不頗不側,謂之「水平」,能顯示制工之精巧均衡。去蓋覆壺,流口、壺嘴、提柄上緣皆平而成一直線,謂之「三山平」,也屬質量上乘之標誌。  壺之色澤,有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間有銀(石朱)閃爍者,乃以鋼砂和制之;(石朱)粒累累,俗稱柚皮砂,更為珍貴,價同拱璧,所謂砂土與黃金爭價,即即此也。   壺之款式,有小如桔子,有大如蜜柑,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圓珠、蓮子、冠橋等。式樣精美,巧妙玲瓏,饒有風趣。 2.蓋甌。形如仰鍾,而有上蓋,下有茶墊。蓋甌本為宦家供客自斟自啜之器,因有出水快、去渣易之優點,潮人也樂意採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場合,往往用它代沖罐。但因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故屬權宜用之,不視為常規。即便如此,其納茶之法,仍與納罐相同,不能馬虎從事。   3.茶杯。茶杯以若深制者為佳,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背書「若深珍藏」四字。此外,還有精美小杯,直徑不足一寸,質薄如紙,色潔如玉,稱「白玉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潔不能襯色。目前流行的白玉杯為楓溪產,質地極佳。 四季用杯,各有色別;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仰鍾杯」。杯亦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4.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淺色樣各別。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貯浸茶杯,副洗一以貯浸沖罐,一以儲存茶渣及杯盤棄水。   5.茶盤。茶盤宜寬宜平。寬則可容四杯,有圓如滿月者,有方如棋枰者;盤底欲平,邊緣欲淺,則杯立平穩,取飲方便。 6.茶墊。形狀如盤而小,用以放置沖罐,承受沸湯。茶墊式樣也多,依時各取所需:夏日宜淺;冬日宜深,深則多容沸湯,利於保溫。茶墊之底,托以「墊氈」;墊氈用秋瓜絡,其優點是無異味,且不滯水。目前,因茶家多採用「茶船」,操作時並將沖罐置於上層茶盤,因此茶墊遂省。   7.水瓶。水瓶貯水以備烹茶。瓶之造型,長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為佳品。另有一種形似蘿蔔樽,束頸有嘴,飾以龍圖案,名「龍樽」,俗稱「錢龍樽」,屬青瓷類,同為茶家所重。   8.水缽。多為瓷製,款式亦繁。置茶几上,用以貯水,並配椰瓢掏水。有明代製造之水缽,用五金釉,缽底畫金魚二尾,水動則金魚游躍,誠稀世奇珍。   9.龍缸。龍缸容水量大,托以木幾,置齋舍之側。素瓷青花,氣色盎然。以宣德年制最佳,康熙、乾隆年所產,也屬珍品。 10.紅泥火爐。紅泥火爐,高六七寸。另有一種「高腳爐」,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欖核炭。這類火爐,儘管高低有別,但通風束火,作業甚便。11.砂銚。俗名:「茶鍋仔」,是楓溪名手所制,輕巧美觀。也有用銅或輕鐵做成之銚,然生金屬氣味,不宜用。   12.羽扇。用以煽爐。潮安金砂陳氏有自製羽扇,揀凈白鵝翎為之,其大如掌,竹柄絲韁,柄長二尺;色純而形態精雅,質輕則成風迅速。   13.銅筷。用以鉗炭挑火。   14.錫罐。名貴之茶,須用名罐貯藏。潮陽顏家所制錫罐,罐口密閉,最享盛名。如茶葉品種繁多,錫罐數量也要與之對應,做到專茶專罐存放,避免混雜。有烹茶之家,珍藏大小錫罐竟達數十個之多!  15.茶巾。用以凈滌器皿。   16.竹筷。用以箝挑茶渣。   17.茶几。或稱茶桌,用以擺設茶具。   18.茶擔。或成茶挑,用以貯裝茶器。春秋佳日,登山遊園,臨流石,林壑清幽;挑上茶擔,擇地烹茗,啜飲雲腴,有如曦皇仙境。   上開工夫茶具共十八種,飲茶之家,必須一一具備,方可稱得上「工夫」二字。 (五)烹茶   翁氏《工夫茶》云:「茶質、水、火、茶具,既一一講究,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茲就翁氏所歸納之工夫茶烹法程序,結合沖飲實踐所得,朗列如下:  1.治器。泥爐起火,砂銚掏水,煽爐,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靜候砂銚中有松濤颼颼聲,初沸出現魚目時(以意度之,不可撒蓋看也),即把砂銚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銚置爐上,俟其火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打開錫罐,傾茶於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於罐底滴口處,次用細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於上面。如此之工夫,謂之「納茶」。納茶不可太飽滿,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3.候湯。湯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入壺心,不可斷續,也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稱「高沖」,始無滯澀之病。首次注入沸水後,應立即傾出茶湯,以去除茶葉中所含雜質,這就是洗茶。傾出的茶湯廢棄不喝。   5.沖點。沖法同上。   6.刮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凸出壺面,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後蓋定。   7.淋罐。壺蓋蓋定後,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俗謂「熱罐」。一以去其散墜余沫;二則壺外追熱,香味充盈於壺中。   8.燙杯。淋罐已畢,仍必淋杯,俗謂之「燒鍾」。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燒鍾(鍾即茶杯的俗稱)熱罐,方能起香」: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淋杯後洗杯,傾去洗杯水。 9.灑茶。茶葉納入壺中後,淋罐、燙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因為灑茶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味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茶味苦澀,前功盡廢。灑必各杯輪勻,稱「關公巡城」;又必餘瀝全盡,稱「韓信點兵」;壺宜放低灑茶,以避免茶香飄散、泡沫叢生,稱「低灑」。(六)品茶   「灑茶即畢,乘熱人各一杯飲之。杯緣接唇,杯麵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嗅杯底。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形成邏輯程序的體系,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顯示高雅,表達禮儀,寄託情誼,反映素質,表現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沖飲程式之細膩周密、有條不紊、從容不迫、氣氛和諧等現象中產生的,也是主客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其全過程,頗能體現「和為貴」之高尚情操,並反映出本地區某種歷史傳統,文化水平與時代背景,起到提高人們生理、心理素質的良好作用。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學價值所在。(七)茶事的動態發展   《易》云:「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隨著時代的向前發展,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未能與之同步行進的工夫茶泡法,陸續被加工改造,並不斷出現所謂的對應整合。 至七十年代後期,紅泥火爐、火炭與羽扇,已漸次被煤油爐、酒精燈、煤油燈爐(一種照明與煮開水兼用的燈)所代替;八十年代,上述代替品復為電爐所代替;九十年代家家戶戶幾乎都用電熱壺,因其能集生火、煮水作用於一身,實在不失為省「工夫」的好辦法;至此,砂銚也被勸「退役」。這時若再遇上仍堅持用紅泥火爐、砂銚沖工夫茶者,不是被當成沒改造好的「前朝遺老」,就是被視為可與秦皇兵馬俑爭價的出土活「文物」。   蓋甌初用,實含權宜之意,並未看成常規。當今則是蓋甌大行其道,沖罐倒成了稀有物種。究其原因,也不複雜,蓋甌傾去茶渣頗容易,同樣可省下許多「工夫」。 茶洗雖仍應用,但其規制也有所改進: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茶盤,形狀不一,款式多變,盤中央開數孔,水從孔中流出,極為方便;下層造型與盤對應,如圓盤則配以圓柱體,容量頗大。上下連體,可合可拆,各司其職,配合密契,兼備了原茶盤和茶洗的綜合效用。因此一正二副的茶洗及茶盤,現已極少使用。特別要說明的是,分上、下兩層的茶洗,明代已有生產;但那是用於洗茶,其功能遠不及今之茶洗齊備。   茶擔現已不多見;即有,也只供擺設,極少有人使用它。 煮水器 □子衿   近來買了許多茶具和陶瓷圖譜來看,以碗、杯及茶壺為多。除卻湯瓶,幾乎不見煮水器具。即使是湯瓶,宋以後,功能逐漸單純為注水。翻出茶書數十種,提到燒水用具的,少而又簡。很是疑惑。 茶書上最早提到煮水器的,應是陸羽《茶經》,稱為[釒復],就是敞口的釜。陸羽時代的這種釜,多用回爐再次冶煉過的熟鐵鑄造,比較少鐵腥氣,對水味影響應該少一些。至於模樣,陸羽的描述是,底部弧形,大開口。內壁光滑以利洗滌,外壁粗糙以利吸收火焰。設計上要注意,水燒開時的沸騰中心一定要在[釒復]的正中心。只因當時流行煎茶,水沸時要把茶末投入[釒復]中。若沸騰中心居中,茶末易隨沸水揚起,「則其味醇也」。至於[釒復]的材料,除去熟鐵,亦有銀、瓷和石。陸羽認為銀者最好,然而到底過於奢華,普通人用不起。瓷和石亦雅,然而「性非堅實,難可持久」。我猜想是受當時陶瓷製造技術限制的緣故。[釒復]的實物,後來出土過一些。其中有銅做的,並帶提梁,成品年代早於陸羽《茶經》成書,不知為何書中沒有提到銅質地的[釒復],想來也是極不普遍的。  [釒復],後來其實是幾乎被擯棄了。唐末至宋,點茶逐漸取代煎茶。不再將茶直接投入沸水中,而是先放茶末於碗內,再注入沸水調製茶湯。[釒復]這樣沉重而不適合注水的器具,被湯瓶所取代。   書里的記載,湯瓶有許多名字,如執壺、茶吹、茶吊子。我總是疑心這些名字或許並非指相同的東西,應該是隨年代和地區不同而變化的煮水器,功能相同但形狀或許有差異。有待考證。   許多茶書對湯瓶有相似的描述。質地和形狀,都是要講究的。因為湯瓶不僅要煮水,還要用來注湯,形狀就顯得至關重要。大致上,容積要小,瓶嘴要呈拋物線形,出水口要圓而小,以使出水有力、落水準。 至於湯瓶的質地,更加廣泛。金銀銅鐵鉛錫,陶瓷石。宋人以金銀為貴,惡銅鐵,謂其有「生銼氣」。其次是瓷瓶為好。宋代是瓷器史上的高峰,名窯輩出。瓷瓶大多模仿金銀瓶造形,因仿金屬器的緣故,看上去感覺比較挺直精神。出土的煮水湯瓶,以長沙窯、越窯青瓷、定窯白瓷為多。至於南宋以後的龍泉窯青瓷瓶,過於高瘦纖秀,不似煮水,大概只盛沸水而已。最愛的是中唐以後的邢窯白瓷瓶,無裝飾,潔白細膩,當真有「似雪」的感覺。只是這種瓶子,不知古人如何捨得擱置火上灼燒。石頭做的湯瓶,應宜水,只是沸騰得慢,水容易煮老,又比較沉重,所以無法普及。   元代以後,由於飲茶法由點茶逐漸被簡單的散茶沖泡法所取代,對煮水器的要求更嚴,成為茶書中需重點討論的器具。名稱也逐漸改變,開始依然稱湯瓶,明以後書里的正式稱謂逐漸為茶銚、湯銚。對質地的要求,「以不受他氣者為良」,變化尤其明顯。 明初,依然延續宋人的概念,金銀為優,瓷石次之,銅鐵鉛錫皆不取,瓦瓶也被認為「惡氣纏口不去」。從張錄《茶錄》開始,錫逐漸取代陶瓷的地位,銅鐵卻始終不得翻身。到了許次紓的《茶疏》,首銀次錫。提出「錫備柔剛,味不咸澀,作銚最良」。這種銚,需令水快速沸騰,否則水老了還有忌諱的熟湯氣。錫銚被推崇,應是錫之提煉技術精益的結果。前朝錫茶具被認為有惡氣,多半是質地不純,雜以其它金屬成份,奪香敗味。當時比較有名的,叫汴梁擺錫銚,其次蘇州產的也是好的。   再往後,明中期,紫砂茶具開始暫露頭角,《茶疏》里提到時大彬紫砂壺,無土氣,為時人寶愛。只是此時紫砂製造工藝不成熟,未成氣候,仍以錫為貴。時大彬之後,紫砂名師輩出,工藝逐漸穩定完善,成為與瓷器分庭抗禮的重要茶具種類。明末以後,茶書中幾乎眾口一辭,「砂銚煮水為上」,概因紫砂煮水無熟湯氣。錫銚僅次之。但錫是比較貴的金屬,紫砂普及後,價格便宜又實用,因此清代人煮水,用得最多的應是瓦銚或砂銚。至於瓷銚,因經不住火,易裂,逐漸不被使用。   到了現代,茶的品飲處於低谷。普通家庭煮水,無非是鐵鍋,鋁鍋,後來有了不鏽鋼。八十年代末,飲茶重新得到提倡,專門的煮水器也陸續出現。市面上可以看到的,無非幾種:以陶質提梁壺配陶質酒精爐,不鏽鋼壺配電爐(電熱絲應不在壺內),玻璃壺配酒精爐或電磁爐。錫壺幾乎絕跡了。日本茶界卻喜用生鐵茶壺燒水,好的鐵壺,價格奇貴。日本飲茶法延用我國宋代點茶法,茶具基本保持宋時的式樣,不過稍加變化而已,宋人惡鐵的習慣應該同時傳到日本。看來或許日本生鐵有特別之處。   台灣有人對各種材質煮水做過「科學試驗」,排名彷彿依次是金、陶、瓷、玻璃、不鏽鋼、錫、鐵。我常用的是紫砂東坡提梁壺,紫砂小爐內點酒精,比較古雅。酒精內不能含水以外雜質,否則燃燒不良,氣味重,不堪忍受。最好的搭配,應是紫砂壺和燒橄欖核的紅泥小火爐。在廣東潮州,應該仍可找到這種爐子和橄欖核,只是需要費些心思。 紫砂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與貢獻 □中國南昌鐵路局工程師周志剛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國,由於深厚的傳統文化影響,茶風始起,就被注入強烈的文化意蘊。繼而,亦在茶的種植、採摘、加工、沖泡、品飲的過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學意識,並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種具有獨特的民俗禮儀特徵的象徵藝術。作為茶飲形式的載體--茶器具,也理所當然地在茶文化的發展中,派生成對茶文化系統本身發展和演變具有一定影響與推動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會有茶飲的文化品位;沒有茶器具的發展,就不會有茶文化的豐富提高。作為中國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發展中,受到人們的珍視與關注,引導著茶飲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中蓬勃發展,折射了華夏文化的光輝。本文就此以對紫砂器在茶文化發展中的影響和推動,作一相互關係演變的概括性探討。 茶器具——茶文化的派生物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茶,就是古代的茶,這也是中國茶飲起源的最早傳說,故唐代茶聖陸羽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的說法(《茶經》)。但在中國茶史上,對茶器具的最早記載卻要晚至西漢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僮約》所述:「烹茶盡具」、「[食甫]已蓋藏」。在這裡,已經有飲茶後將蔡具洗滌潔凈,妥為收藏好的意思。不過,這時的茶具形態,我們無法從簡潔的文字中再作進一步的了解。但至晉代,我們卻可以從杜育《[艹舛]賦》中「器澤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推斷出當時的飲茶方式和茶具特徵。據熊寥先生考證,「器澤陶簡,出自東隅。」意為飲茶時挑選浙江溫州東甌窯產的縹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指是是用類型似無柄葫蘆瓢式的茶盞,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劉)飲酒的方式飲茶。(《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這裡的「器」與「匏」雖然指是都是飲茶用具,但我們仍很難將它們從日常生活的飲食用具中作為茶器具單獨分離出來,因為茶器具的產生是和一定的經濟生產力相聯繫的,當時的社會經濟還沒有達到茶器具形成單獨需求的地位。同時,茶文化意識的發展,也沒有要求茶器具單獨存在。   對茶器具的完整描述和記載,直到中唐時期陸羽在其撰寫的《茶經》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經》中,陸羽專辟「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採制茶工具,後者茶器才是指飲茶的用具,這裡對「具」與「器」的稱呼和我們今天的習慣用語相反,「器」指的才是我們今天飲茶的茶具。陸羽記錄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體可以歸為六類:火具、煮具、雜具、水具、貯具,材質涉及陶、冶、竹、木、石、紙、漆等製品。陸羽對茶具的記載,不但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總結,而且是劃時代的對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進行升華。   唐代是我國經濟前發展的強盛時期,陸羽《茶經》是對唐代茶文化發展狀況的完整概括與闡釋。陸羽根據當時茶飲風尚和茶事規律,提出一整套的茶具、茶器、烹茶、品飲程式,表現出嶄新的茶文化精神,這種精神正是通過茶器具在茶的呂飲過程中完成禮儀的需要所體現的。經濟的發展形成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茶器具的分立和產生,賦予茶飲形式以新的文化內涵。陸羽對茶器具的記述在唐代的影響極其深遠,以至在《封氏聞見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茶說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籠統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茶器具在唐的普及與推行,由此可見一斑。   飲茶之風,盛於唐,興於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點茶,所以當時用茶多為餅茶,製作過程十分複雜。茶的飲用方式制約茶器具的發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質地與構成必然反映時代特徵和差異。唐宋及以前,茶器具的使用多為陶瓷茶具與金屬茶具並有和,達官貴人甚至盛用金、銀、銅製茶具,這裡一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生產力,表現了豪門競奢的社會風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茶器具生產發展的進步以及茶器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器具的存在,是為了完成飲茶過程的禮儀風尚。用器的過程,即是茶的品飲過程,同時也是領受茶文化精神,內心深省民族傳統意識的過程。唐宋時代繁複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國的茶文化發展引向頂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國茶的文化內涵推進狹窄的衚衕。這樣,從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發展,也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演變,中國茶文化原精神又將得到新的飛躍。 紫砂器的創始與興起 宜興,古名荊溪,因荊溪河得名。秦始皇滅楚,改名陽羨。晉惠帝為表彰周[王己],改陽羨為義興。北宋時,為避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興迄今沿用。宜興盛產陶土,顏色多為絳紫,通稱紫砂,亦有紅、綠、黃、白等色,故又被譽為「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稱紫砂器。紫砂器的創始,有文字的記載,始見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詩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華」(《宛陵集》)。其次,歐陽修也有「喜若紫甌呤且,羨君瀟洒有餘清」的詩句(《歐陽文忠公集》)。1976年,在宜興丁蜀鎮羊角山古窯址發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斷代時間為北宋中期,這也是紫砂器始於北宋時期的佐證。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興起在明代中期,這些不但有實物遺存,而且還有較可靠的文字記載。在中國古代茶書中,對紫砂器的記載始見萬曆十五年許次紆的《茶疏》:「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所作,頗極精之。」其後,在各時期的茶書中對紫砂順的專門描述和記載陸續增多,並有系統闡述紫砂器的專著問世,明代周高起《陽羨名壺系》和清代吳騫《陽羨名陶錄》是其中最著名的二種。 紫砂器興起於宜興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國茶文化大環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時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變革的必然產物。宜興是中國古代名茶產地之一,所產「國山[艹舛]茶」始於三國孫吳時期,著稱於江南。唐代上元年部,陽羨茶更為「芬芳冠入他境」名列貢茶。詩人盧仝有詩為贊:「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全唐詩》)飲茶須好水,宜興金沙泉在唐代就是與貢茶同時上貢的煎茶良泉。同時,據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會起,宜興就有制陶業存世,並一直延續到唐、宋、元、明時期的大規模生產。正是這種「絕無僅有」的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紫砂資源,造就出紫砂技藝,隨著明代茶飲之風的變革,掀開了中國茶文化新的篇章,賦予茶飲藝術新的文化情趣。   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鑒於連年戰亂、泰世初平,為體恤民情、減輕貢役出發,下詔廢除團茶,改制葉茶(散茶)。朱元璋的這措施不但減輕了廣大茶農為造團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帶動了整個茶文化系統的演變,茶的品飲方式發生根本變化,茶器具的構造也應運變異,使紫砂器異軍突起,發展達到高潮,奠定了以後數百年至今不變的茶飲文化程式。   紫砂器受到人們珍視,還在於它具有與品飲散茶相適應的物理特性和實用的藝術價值。近人南海「百壺山館」主人李景康和順德「碧山壺館」主人張虹在其合著的《陽羨砂壺圖考》中總結了紫砂器的這一獨有特性:「茗壺為日用必需之品,陽羨砂制,端宜論茗,無銅錫之敗味,無金銀之奢靡,而善蘊茗香,適於實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漢魏,旁及花果,偶肖動物,或匠心獨運,韻致怡人,几案陳之,令人意遠,二也。歷人文人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鐫以花卉,或鋟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見巧思,書法不群,別饒韻格,雖景德名瓷價逾鉅萬,然每出以匠工之手,響鮮文翰習觀,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蘊香特徵,至今沒有任務物品能夠替代。它的外形藝術創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著蓬勃的創造力。 紫砂器與茶文化的交融   中國傳統文化對茶飲的滲透,幾乎涉及茶文化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各種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融會,給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爭鳴,儒道釋三家並存,不但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整個進程,也給茶文化的發展起著原動力的影響。光從陸羽《茶經》匯錄的茶史人物來看,也幾乎全是儒道釋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對茶文化的影響中,又以道家思想影響最大,並在茶文化體系建構中佔主導地位,尤以柔靜形成茶文化的主體思想特徵。明代中期以後,社會矛盾極為複雜,社會問題急趨尖銳,難以解決,促使文化人開始從自己的思想上尋求自我完善和解脫。同時,程朱理學進一步發展,王陽明倡導「心學」,反釋家禪宗與道家清靜溶於儒學之中,形成新儒學,強調個人內心修養。茶文化的柔靜思想恰好與這種推崇中庸沿簡、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內斂喜平的時代思潮不謀而合。表現在對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樸形象能夠體現時代思潮與茶飲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參與紫砂器的創作活動,推動了士人的購藏風尚,引導了紫砂技藝在藝術典雅情趣上的豐富與提高。   文人參與紫砂器的製作活動,有著多種的形式,除了邀請我家藝匠特別製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親自設計外形,題刻書畫,運用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形式,從藝術審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鑒賞價值。這樣,也就使一些具有相當文化底蘊的藝匠同時成為製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時大彬、徐友泉、陳鳴遠、陳鴻壽、楊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藝匠雙重身份的紫砂製作大師。文人對紫創作的參與,同時促進了茶文化與文學的交流,這種交流不是湊合附加,而是氣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識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樸典雅,凝著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氣韻,文人在沖泡品飲的意境中尋求到了天地間神逸的心靈感受。   紫砂製作中的藝術化變革,不但擴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內涵,而且豐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間。中國茶文化本身追求樸拙高尚的人生態度,但唐宋時期繁瑣的茶飲禮儀形式擠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態,喝茶是在「行禮」,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風行,打掉了繁複的茶飲程式,一壺在手自泡自飲,文人在簡單而樸實的品飲中,可以盡心發揮思想,體驗紫砂自然的生命氣息帶給人的溫和、敦厚、靜穆、端莊、平淡、閑雅的精神韻律。   紫砂器的風行和推廣,也帶給壺藝以變革。自時大彬起,一反舊制,製作紫砂小壺。周高起《陽羨名壺系》說:「壺供真茶,正是新泉話火,旋瀹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茗香,俾得團結氤氳。」馮可賓也在《茶箋》中對紫砂小壺的盛行趨勢作了說明:「茶壺以陶器為上,又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紫砂小壺的精巧,帶給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匯著天、地、人、茶的統一意念。   宜興紫砂器,是絢麗的中國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發展的燦爛成果,也是華夏文化進步的綜合結晶。它的創始與興盛,即是茶文化歷史演變的必然,同時也對茶藝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關極大的推動力。   紫砂器是中國茶文化的驕傲,它永遠是中華民族茶文化史上閃爍光芒的燦爛明珠。 (摘自《農業考古》) 紫砂壺史、賞、鑒、用、養、藏淺談 □浙江長興新槐紫砂廠程苗根   茶是世界公認的飲料。早在漢代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對茶的功用有了很深的認識,飲茶之風先從巴蜀和江南一帶向北方發展,然後又從中國向世界各對外傳播,成為世界性的飲料。 飲茶的方法從古到今也有幾個不同的階段。從藥用到茗飲,最先彩混煮法然後又有煎茶法,這些方法唐代乃之晚唐非常流行、五代宋代至元代飲茶方法主流是點茶法,明初至今採用泡茶法。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歷代貯茶、煮茶、飲茶之具也不斷豐富起來。茶具製品多種多樣材料繁多,計有:金器、銀器、銅器、錫器、玉器、琺琅器、陶器、瓷器等等,日常生活里普遍使用的則是陶瓷器。   由於不同時代的飲茶方法不同,茶具也隨時在不斷地變化著,最早人們採用「煎茶法」,青、白釉瓷淺腹碗,用來飲茶最為恰當。 由於茗飲方法不同,飲用器常用「茶壺」(宋代以前名湯瓶)也有不同的形制。唐代是「煎茶法」,所以壺腹大口大短流,到五代、宋朝,壺則是長曲流,小口,是「鬥茶」時要「點湯」或「點茶」做功夫,明清時是「泡茶」,所以「壺」身變矮小,因為壺小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散」味不耽擱,保持了茶本身的「色、香、味」。   中國茶藝在歷史長河中為科學、為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不斷作出新貢獻。陶瓷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紫砂陶瓷藝術的創始,根據一些歷史文獻的研究和古窯址的發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早期紫砂器的用途與明清乃至現代紫砂器有較大的區別。有幾百年歷史的紫砂陶瓷藝術器,是我國民族文化有機組成部分。   明代中葉正值華茶文化的鼎盛時期,茶的品飲方法日趨講究,沏茗暢飲替代了宋代烹煎,因此茶事開始講究器具。其所具有的藝術價值與使用價值賴茶事發展而發展,二者之間相互推進,具體表現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質享受,茶具的配合,並非單純為了器用,也蘊涵人們對形體審美和對理趣的感受,既要看重內容,又要講求形式一體真正雅俗共賞的珍品,應有它出類撥萃的氣質和高超的技巧和功力,方能得到社會的公認和歷史的肯定。   紫砂陶的製作工藝還得從紫砂土說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綠泥(本山綠)、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紫砂泥料產於石岩下夾存於甲泥礦層中。本山綠是紫泥層的夾脂,故本山綠泥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紅泥產於嫩泥礦底部泥料層中,質堅如石,故有朱紅泥之稱,紫砂泥屬於高嶺土,石英雲母類型。其特點含鐵量較高顆料較粗,故其它陶土不能比美。紫泥、綠泥、紅泥三種原料都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互相配比摻和使用。剛開採的紫砂泥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潤,要散放露天,風化陳腐幾個月,然後粉碎,過篩、加水拌和加工成坯伯(半成品)即可制伯。紫砂器不需上釉,經窯燒成1100℃至1200℃氧化焰燒成就可得到色澤雅緻、質地堅細耐用的紫砂器。紫砂的色澤以紫紅色為主,因而稱為紫砂陶,由於原料的不同配比摻搭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紅、天青、青灰、墨綠、黛黑等等不同的顏色。   紫砂泥優良性能及特點表現在:1.可塑性能,比其它陶瓷原料或粘土更聽話,允許成型範圍極寬,比一般陶土不同,經高溫燒成不易變型,成品和坯體收縮率僅為百分之十。2.紫砂器經高溫燒成後,成品能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二的氣孔率。3.紫砂器里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其沒出物不會產生某種不良影響。4.紫砂器能經受冷熱急變,冬天泡茶決無爆裂之慮,能放在文火上燉燒不會炸損,由於傳熱緩慢,使用時握摸不易炙手。5.紫砂壺經久耐用,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鑒,於是器身玉色晶光,氣息溫雅,並以邊喝邊把玩摩挲為樂事。 紫砂壺造形法,及鑒定標準: (一)幾何型;(二)自然型;(三)筋紋型,大體為三種。 1、幾何型,俗稱為光貨,光貨的設計製作是最能鑒別功力的,光貨是指整個徒刑中不同形體部位,要求是每個過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均,都要有自己的特質、性格和規範,這些明確要求就要看簡單的線形,比較豐富的內容,供人們審視功力優劣,審美情趣因人而異,功力優劣難以強求一致,但是在統一中求變化,應該到方非一式,圓不一樣,在變化中求統一,如傳統的掇球,竹鼓壺、漢君壺、合盤壺、四方壺、提璧壺、洋桶等等。   2、自然型的茶具比較直接摸擬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來作為造形的基本形態,行話稱為「花貨」。在這一類作品中摸擬客觀形象時,又分為二種,一種是直接將某一種對象的典型物,演變成壺的形狀如南瓜壺、柿扁壺、梅段壺,另一種是幾何類,在壺筒上,選擇恰當的部位,用裝飾手法的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種典型的形象附貼上,如常青壺、報春壺、梅型壺、竹節壺等等。按紫砂茶具特有的形式美加以整理,通常說是變型處理。   3、筋紋型是紫砂藝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壺式。筋紋與筋紋之間的型體處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菱花式壺,第二種是菊或瓜果類式的紋樣製作的壺,第三種是第二種的變態,筋紋與筋紋之間呈凹進的元線條狀。   鑒定紫砂壺優劣標準可歸納為四個要素;三個主要因素,五個字來概括; 1、四個要素:如果抽象地講此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四要素。「形」即形式的美,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的意味。「氣」即氣質,壺藝所有內涵的本質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底、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以上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   2、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   完美的形象的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相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紫砂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衫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執握、壺的周圍合縫,壺嘴出水流暢,同時也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注茗的功能、壺的造型、色的色澤、工藝技巧、以及裝飾手段、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欣賞紫砂、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健在於你如何進入賞壺之門,來加於體會。紫砂壺歷來多分成四個檔次:日用品壺(即大路貨)、工藝品壺(即細貨)、特藝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來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於藝術標準,後一個字為功標準。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技法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優越性能更重要,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多有,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的關健不在於氧化鐵,而在於紫砂的「砂」字。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由於原材料油,帶來的功能效用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應該是紫砂泥質的優劣。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樣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形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即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筆者認為古最佳,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該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紫砂壺的造形全憑感覺,制壺的講等樣,等勢,按造形學講就是「均衡」。講許多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名俗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而紫砂壺的造形技法與國畫之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如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楊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念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壺。按照紫砂壺的成型工藝特殊要求,壺嘴與扳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以上這些都屬於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壺的款識。鑒賞紫砂壺款有二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鑒別壺的優劣,壺的製作者、題詞、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紫砂壺面上題詞內容,鐫刻的書畫內涵和印款。紫的裝飾藝術也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後部分,它具有傳統的「詩、書、畫、印」四化位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了看神經質泥色、造形、製作的功夫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壺的欣賞能帶給人們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的新品層出不窮、但是有些製作藝人只講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視功能閏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公平直接影響此砂壺功能的發揮,的的紫砂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應於紫砂壺具有很強實用性。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了,所以千萬不要忽視紫砂壺的功能美。紫砂壺的功能美有那些表現呢?1.容量適度。2.高矮得當。3.口蓋得嚴緊。4.出水要流暢。按目前大多飲茶者的習慣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為最佳,其容量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勞。故稱為一手壺。紫砂壺的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口小,宜泡紅茶;矮壺口大,宜泡綠茶;但又必須適度,過高則茶易失味,過矮則茶易從壺口溢出,壺嘴出水也很關健,凡此種種都屬於功能美的標準。 紫砂壺選置使用收藏的基本要領   紫砂壺已和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聯繫在一起,成為受人青睞的國粹,在港台和東南亞一帶,收藏名壺已成了人們精神享受上的一種樂趣。許多人竟相高價收購名壺珍藏猶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樣,出現「一兩紫砂一兩金」的身價。改革開放以來為台灣以及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華裔嗜茶者,提供了尋覓他們夢寐以求製作精巧的紫砂壺的大好機遇。據有關資料透露,僅台灣一地嗜茶者竟高達八百萬之眾,喜歡和參加集壺者竟達二十萬人之多。而且每個縣多成立「紫砂協會」。有的地方每年還舉辦「斗壺比賽」,比誰藏得多,比誰收藏的名壺好,紫砂壺品茗之寵物,真是「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在台灣從上層人士到富商巨賈,仿者日眾,趨之若鶩。紫砂壺熱頓即掀起了狂潮,巔峰迭起,紫砂壺,特別是名壺身價與日俱增,按幾何級翻番,而且非常「搶手」。紫砂壺的故鄉宜興,自然成為海外眾多紫砂收藏家、壺痴及壺迷們嚮往的「熱土」。早在五六十年代,顧景舟的紫砂壺每隻價在10元以內,幾年前顧景舟的藝壺在台灣售價每隻高達674000台幣。   怎樣選用紫砂壺呢?一般選壺不必過分講究,若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選壺只要是把好紫砂壺用於泡茶善於蘊味育香;使用經久後,越會光潤古雅,就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精神和藝術上的享受和無窮樂趣。 選壺的要領有以下幾個方面:1、購置新壺,壺的造形與外觀要美,要自己看得舒服滿意為佳。2、壺的質地、胎骨要堅實,色澤要潤,選用新壺可先輕撥壺蓋,以音響鏗鏘輕揚,壺聲聽來悅耳者為佳。3、選壺時應首先聞聞壺內有無怪味,一般新壺可略帶一點土氣味,但可選用。若火燒味,油沫味或人工著色的怪味則不可取。4、壺的精密度要好,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要好,否則茶香易散,不蘊味。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手壓氣孔或流口,再傾壺,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5、壺的出水跟「流」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倒水能使壺中滾水不存者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長短也可比較,長者為佳。6、壺把的力度點應接近壺身受水水時的重心,注水入壺約四分之三,然後慢慢傾壺倒水,順手者則佳,反則不佳。7、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則適用性為佳,紫砂壺泡茶,一般是音頻率較高者,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稍底者較宜泡重滋味的,如烏龍、鐵觀音等。 怎樣使用新壺以及養壺方法 1、新壺新泡首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重香氣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講究的話,都應專門有備泡的壺,同時也可使新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把壺淹沒,用小火煮壺,將茶葉同時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再稍等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隨自然陰乾後即可使用。2、新壺使用時應首先用茶湯燙煮一番,一則可除新的煙土味和洗滌除污後即可使用。3、舊壺重新使用,應做到每次泡完茶後,將茶葉渣倒掉並用熱水滌殘湯,以保持清潔,合乎衛生。4、注意「壺內茶山」。有些人泡用完後,往往只除去茶渣,而往往將茶湯留在壺內隨壺陰乾,日久後累積茶山,但如果維護不當,壺內易生異味。所以在泡用前應以滾沸的開水沖燙一番。5、把茶渣擺存在壺內來養壺,這種方法絕不可取。一方面茶渣悶在壺內易發酸餿異味,有害於壺,另一方面紫砂壺能吸附熱香茶味,所以殘渣剩味實無益於紫砂壺。6、壺在使用時應做到經常擦試,並應不斷用手撫摸,久後不僅手感舒服,而且能煥發出紫砂陶質本身的自然光澤,渾樸潤雅,更能耐人尋味。7、在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可再用乾淨的細棉布或其它較柔細的布擦試,然後放於乾燥通風又無異味處陰乾,久而久之,你自然會與這把壺發生較深厚的感情。   紫砂收藏有哪些標準,哪些是屬收藏範圍?收藏若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那就要與經濟實力相吻合,如收藏一件名壺大師的一件真品,其代價就目前市場而言,在中等城市中能買到一套標準住房,一件名家的作品也能把一個小家庭裝備成現代化家庭。所以目前收藏名家大師紫砂壺,跟目前收藏書畫大師的書畫一樣,高貴,名家大師所作珍品壺一般人也是很少能看得見,所以說名家大師的珍品壺和古今書畫大師珍品畫一樣,只有在博物館展覽時才能見得到。從古至今歷史地看紫砂壺的工藝鑒賞一向是分三個層次,一是高雅的藝術層次,它必須合理有趣、形神兼備,制技精湛,引人入勝,雅俗共賞,使人愛不釋手的佳品,方算得上乘精品。二是指工技精緻形式完整,批量複製,面向市場的高檔次商品壺。在理指普通產品,既按地方風格生活習慣,規格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製作技藝一般,廣泛流行民間的紫砂壺。收藏本身就有二種目的,一種是有經濟實力,把目前所有很高價值的工藝品收藏。第二種是喜歡藝術,但實力不夠,筆者認為按上述所講要領,如果你自己能把握得當,把自己所愛較好的壺,通過用、養的方法來進行把玩,使用最後也能達到可收藏的標準和目的。   以上是筆者點滴膚淺體會和看法,當然很不成熟,但願能為紫砂壺愛好者起到一點幫助作用。 (摘自《農業考古》) 話說瓷茶具 □浙江杭州舟冰 瓷茶具有坯質緻密透明,釉色豐富多彩,成瓷溫度高,無吸水性,造型美觀,裝飾精巧,音清而韻長的特點,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從性能和功用上說,陶瓷茶具容易清洗,沒有異味,傳熱慢,保溫適中,既不燙手,也不炸裂。可見茶對陶瓷的依戀也是一個天然的「情結」,解也解不開。   早在西晉,瓷茶具就從一般的日用瓷中相對獨立出來,以後每個朝代又都產生了適應各自飲茶方式的獨具風格的陶瓷茶具,其中又以唐、宋、明、清最有特色。瓷茶具可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北宋時,景德窯生產的瓷器,質薄光潤,白里泛青,雅緻悅目,並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點彩裝飾。   江西景德鎮「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的白瓷是最為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趙恆下旨,在江西浮梁縣昌南鎮辦御窯,並把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這時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種彩繪。當時彭器資曾評價為「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景德鎮真正成為「天下窯器所聚」的瓷業中心始於明代,共彩瓷產品造型小巧、胎質細膩、彩色鮮麗、畫意生動。嘉靖、萬曆年間曾被視同拱璧。清雍正時,琺琅彩瓷茶具胎質潔白,通體透明,薄如蛋殼,幾乎達到了純乎見釉,不見胎骨的盡善盡美的藝術境界。這種瓷器對著光可以從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繪紋圖,有如「透輕雲望明月」,「隔淡霧看青山」之譽。製作之巧,令人驚嘆。   湖南醴陵瓷器的特點是瓷質潔白,色澤古雅,音似金玉,其畫面猶如穿上一層透亮的玻璃紗,潔白如玉,晶瑩潤澤,層次分明,立體感強。 2.青瓷茶具 用瓷色反襯茶色,彷彿喝下的只是色澤,因而青瓷茶具從晉代就開始發展。那時青瓷的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種叫「雞頭流子」(壺嘴稱為「流子」)的有嘴茶壺;六朝以後,許多青瓷茶具都有蓮花紋飾;唐代的茶壺流子較為短小;十六世紀,浙江龍泉縣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首次運銷歐州市場,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   浙江龍泉青瓷,以造型古樸幽雅、瓷質細膩、釉層豐厚、色調青瑩如水,令人愛不釋手,蜚聲中外,是瓷器中的一顆燦爛明珠,被人們譽為「瓷器之花」。特別是瓷藝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的「哥窯」、「弟窯」,無論釉色或造型都達到了極高造詣。因此哥窯被列為五大名窯之一,弟窯亦被譽為名窯之巨擘。   哥窯瓷,通順薄質堅,釉層飽滿,色澤青靜,有粉青、翠青、灰青、蟹殼青最為名貴。釉面顯現紋片,紋片形狀多樣:紋片大小相同的,稱為「文武片」,有細眼似的叫「魚子紋」。類似冰裂狀的稱「白圾碎」,還有「蟹爪紋」、「鱔血紋」、「牛毛紋」等。它的另一特點是器腳露胎,胎骨如鐵,口部釉陷現紫色,因而有「紫口鐵腳」之稱。   弟窯瓷,造型優美,胎骨厚實,釉色青翠,光潤純潔,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殼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為最佳。滋潤的粉青酷似美玉,晶寶梅子青宛如裴翠。弟窯產品可謂達到舉世無雙的藝術境界。 3.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們根據經驗認為建安窯所產的黑瓷茶盞用來鬥茶最為適宜,因而馳名。這種黑瓷兔毫茶盞,風格獨特,古樸雅緻,而且磁質厚重,保溫性能較好,故為鬥茶行家所珍愛。其他窯也競相仿製,如四川廣元窯、江西吉州窯所燒制的黑瓷茶盞,均與建瓷不差分毫。 (摘自《農業考古》) 稀世珍品漆茶壺 □蔡乃武   如果說瓷器與茶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漆器與茶的緣份就顯得淺了。   茶乃南方之嘉木,漆亦為江南之特產。遠在東漢晚期瓷器發明之前,漆器已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前,人們已掌握了髹漆工藝。而楚漢漆器的豐富多彩,更展示了當時制漆業的燦爛成就。 我國的茶文化,自漢代以後,開始慢慢興盛起來。從文獻記載看,漢時王褒《僮約》已有「烹茶盡具[酉甫]已蓋藏」及「武都買茶楊氏擔荷」語。晉代杜毓則撰有《[艹舛]賦》一篇。及唐宋聖茶仙們獨鍾瓷器,視漆器若無睹。出土文物也表明,嶄露頭角的東漢青瓷已能生產出多種類型的飲茶器皿。可以這樣說,漆器天然不是茗飲之具,而茗飲之具天然是瓷器。   這種漆、茶無緣的情況,與古人對漆器及飲茶有著客觀科學的認識有關。漆器雖然能髹飾雕琢出絢麗的畫面和玲瓏的圖案,但對人體具有刺激腐蝕作用,在一百度高溫下,這種情況尤為明顯。而飲茶講究的是原汁原味,清純自然。兩者如同水火。但也有例外。這裡介紹的二件茶壺,均出自清代著名制漆匠師盧葵生之手,由此我們可以領略到作者高超的製作技藝和典雅的審美追求。不過這兩件茶壺是實用,還是僅供觀賞,就難以考證了。   盧葵生,名棟,生活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揚州。當時的揚州經濟繁榮,百工雲集,文化藝術盛極一時。盧家世業漆工,祖父映之,父慎之,均制漆名手。錢泳《履園叢話》,有云:「大而屏風、桌、椅、窗槅、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國琛、家庭背景,給盧葵生以豐厚的滋養。顧千里在《漆沙硯記》中稱其「尤擅六法,優入能品,交遊多文學之士」。因此凡是他創作的漆器,無不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這二件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漆茶壺,以錫為胎,巧妙地借鑒和模仿紫砂茶壺的造型和裝飾,漆茶合璧,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其一,角屑灰錫胎漆壺,通高12.5厘米。漆灰中摻有牙質或角質沙屑,從而使褐黑色的漆皮表面呈現出黃白色的碎點,燦若繁星。壺身正面刻四言銘文四名:「讀得意畫,賞及時花,竹爐細煮,聊試新茶」。背面刻「坡雪齋茗具」,及署款「小石銘,湘秋書,葵生刻」。 其二,梅花紋鋼胎漆壺,底徑14.2厘米。由於先在錫胎上敷黑色漆灰,然後再罩上若干道紫漆,故而刻器從形制到色澤,皆酷似紫砂茶壺,若非細察,幾難分辨。壺身一面刻劃梅花紋,因漆層豐厚,刀痕很深,頗具鈍拙老辣的趣味。另一面刻四言銘文:「竹葉淺斟,梅花細嚼,一夕清淡,幾回小坐」,落款「葵生」和鐫「棟」字小方印一枚。   盧葵生生活的時代正當制壺名家陳鳴遠之後,許多文人雅士都參與制壺,自篆自刻上詩書畫印,所謂「字隨壺傳」,「壺隨字貴」。而這種風氣也給盧葵生的創作以很大的影響。從這二件仿紫砂漆壺看,盧葵生對紫砂壺有很高的鑒賞水平。儘管借壺銘點明主題,是受陳鳴遠等的影響,然而在壺形設計和表質處理上,卻避免了陳氏的那過於精細,「不免纖巧」的弱點,而以大彬壺為旨歸,追求古樸稚拙、自然天成的藝術美感。 (摘自《茶博覽》) 茶具 □子衿 茶具,其定義古今並非相同。古代茶具,泛指制茶、飲茶使用的各種工具,包括採茶、制茶、貯茶、飲茶等大類,陸羽《茶經》就是這樣概述茶具的。現在所指專門與泡茶有關的專門器具,古時叫茶器,直到宋代以後,茶具與茶器才逐漸合一。目前,則主要指飲茶器具。《茶經》中詳列了與泡茶有關的用具28種、八大類,對茶具總的要求是實用性與藝術性並重,力求有益於茶的湯質,又力求古雅美觀。   茶具對茶湯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茶具顏色對茶湯色澤的襯托。陸羽《茶經》之推崇青瓷,「青則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湯呈綠色(當時茶色偏紅)。隨著制茶工藝和茶樹種植技術的發展,茶的原色在變化,茶具的顏色也隨之而變。二是茶具的材料對茶湯滋味和香氣的影響,材料除要求堅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損茶質。   中國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兼具實用和鑒賞價值,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茶具的使用、保養、鑒賞和收藏,已成為專門的學問,世代不衰。本文就茶具的發展歷史、種類和產地、選擇和使用及各茶類所用茶具作簡單介紹。其中,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瓷器因普遍使用,將得到較多的篇幅。 本文整理自: 1.港台茶事陳文懷浙江攝影出版社 2.現代茶藝蔡榮章(台灣)中視文化公司 3.中國茶典貴州人民出版社 4.中國茶經陳宗貿上海文化出版社 茶具之茶具種類和產地   茶具,按狹義的範圍,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壺、茶盞、茶碟、托盤等飲茶用具。芳香的茶葉配上質優、雅緻的茶具,更能襯托茶湯的色澤,保持濃郁的茶香。我國茶具品種豐富,質地迥異,形式複雜,現介紹如下: (一)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作為人類早期的食器,在茶葉最初的利用階段,被用以煮茶或飲茶,應是較早的茶具。後因瓷器的興起,陶土茶具逐漸衰落,直到宜興紫砂茶具的出現。 宜陶崛起於北宋,盛行於明代,以茶壺最受推崇。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里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耐用,還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可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此外,紫砂壺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有「世間茶具壺為首」之譽。《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興)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   紫砂壺式樣繁多,所謂「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加之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使之成為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特別是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美術品。歷代名家的成就,構成了宜興紫砂壺的發展歷史,簡述如下文: 1.明正德年間   紫砂壺正史始於此時。紫砂壺之父,供春(龔春),成為第一位著名制壺大師。因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實,被譽為「供春之壺,勝如金玉」,使得紫砂壺成為壺中之精品,開始了宜興紫砂茶具的興盛時期。   供春壺「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張岱《陶庵夢憶》中言道,宜興罐以供春為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現北京歷史博物館收藏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系供春的傳器。   自供春之後,與其同時代的制壺名家,有被譽為「四大家」的董翰、趙梁、元暢、時朋,還有李茂林。董以文巧著稱,趙、元、時以古拙見長,李則擅長小圓壺。 2.明萬曆年間   活躍於此時的名家,有時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歐正春、蔣伯(上艹下誇)等,其中以時大彬為最佳,余者則皆乃其弟子。   時大彬自幼從父時朋學制壺,模仿供春,並自創一格,多做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之趣味,故有「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艷說大彬壺」之讚譽。 3.明末清初   這個階段,宜興紫砂壺業出現了一批技藝高超、風格多樣而且多產的制壺藝人,知名者有陳仲美、陳用卿、陳子畦、惠孟臣、陳辰等。   陳仲美最早將款和印章並施於壺底,開創了壺史先例。他是宜興歷史上風格多樣、制壺最多的三位名家之一。   陳用卿則第一次將銘文刻於壺身,且用行書取代楷書,增加了作品的文氣。在這之前,紫砂壺上都不刻任何銘文,即使制壺藝人的名款,亦偶爾以楷書刻在壺底。   惠孟臣是對紫砂壺在歐洲的流行有最大影響的藝人,他第一個製造梨形壺,其中一些隨中國茶葉初次介紹到歐洲的同時就遠銷歐洲,以致於英國陶工開始自行製造茶壺時,均仿效惠孟臣的梨形壺。 4.清初   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出現的制壺名家較少,以陳鳴遠最富盛名,其才藝是歷代紫砂壺名家中最傑出的一位。   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特別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態作品,是無人可以比擬的,其獨到之處在於雕塑裝飾、款識書法亦雅健,至今被視為珍藏。其作品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 5.清嘉慶年間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於文人的參與和重視,宜興紫砂壺又進入一個新階段,著名的曼生壺即其傑出成就。 曼生壺是文人和制壺藝人共同創作的產品。當時的宜興知縣陳曼生,愛好紫砂壺,精於書法、繪畫、篆刻,亦屬名家。為振興陶業,自創壺式,即曼生十八式,並邀制壺藝人楊彭年、吳月亭等為他制壺,又邀文人好友為之繪畫、刻文,使得紫砂壺成為高雅的陶藝作品。這個時期在壺身題款成為風尚。 6.清道光、咸豐年間至清末   紫砂壺的壺形和裝飾,在該階段愈加變化多端,千姿百態。   何心丹仿效陳鳴遠,工藝追求簡潔,壺式結果取材於自然的瓜類並配以簡單線條,極為精巧。   邵大亨創作的魚化龍壺靈巧可愛,蓋上龍頭可活動,龍舌能伸出;百果壺匠心獨具,壺身圓形,上貼白果、瓜子、栗子、紅棗等各式瓜果,以蓮藕為壺嘴,菱角為壺把;還有竹節提梁壺。太湖石提梁壺等。   黃玉麟將古代青銅器和陶器藝術特色融化到紫砂壺的製作中,技藝精湛。 7.近代   近代,紫砂壺的生產完全轉入商業化,並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獲獎,刺激了紫砂壺的商業市場。歷代紫砂壺式均有生產,並有新的創意出現,如南瓜壺、松鼠葡萄壺以及以松、竹、梅為主題的壺式。名家有顧景洲、朱可心、蔣蓉等人。 紫砂壺乃具有實用性的藝術品,緣茶而興。隨著茶藝興盛,閑時品茗玩紫砂之人日增。作為一件完美的紫砂壺作品,一方面需滿足其實用性,如壺體的容量和重量比例適當,壺嘴出水流暢,壺把端拿方便舒適,壺蓋四周合縫等等;另一方面,作為美術品,應具備形、神、氣、態四要素:形,即形式美,指作品的外部輪廓;神,即神韻;氣,即氣質,陶藝所蘊涵的和諧色澤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但是,由於審美觀、文化素養。興趣愛好等等因人而異,對紫砂壺的鑒賞,也是各人自有擇重,各有所好。然而,誠如現代制壺大師顧景洲所言,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性靈,百玩不厭。(未完待續) 中國歷代陶瓷茶具的演變 □劉欣欣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主要產地,是茶的故鄉,飲茶之習,古已有之。相傳四千多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古稱「茶」,由此可知茶在我國古代始於藥用。茶不僅其味清香,而且能消暑解毒,理氣順食,提神助思,茶作為日常飲品,成為時尚,有其演變、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專門的器具——茶具。隨著不同時代,不同飲茶習俗和方式方法的變化,茶具的形制亦不斷有所改變。歷代文獻記載、繪畫作品以及文物實物等等,都為我們今天區分各時期的茶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而且可以相互印證研究。有關茶具的文獻記載很多,文物實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本書收錄的中國歷代茶具,基本可以貫穿於中國茶具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   (一)據目前已知的文獻記載,飲茶之習俗始於漢之蜀地和江南一帶。漢代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酉甫]已蓋藏和「武陽買茶」等記載,證明早於漢代,作為飲料的茶已成為商品進行買賣了。早期飲茶並非如同今日,茶葉常配以姜、蔥及其他食物混煮成湯或供藥用。煮茶、飲茶因此還沒有專用的器具,炊器、飲器多是一物多用,酒具、茶具基本通用,未見有明顯的差異。據《三國志·吳書·韋曜傳》記載:「孫皓密賜茶[艹舛]以當酒」,說明三國時期已有以茶代酒來款待客人了。這裡收錄的青黃釉耳盞,平面作橢圓形,兩側附月形耳,腹較淺,平底,施青黃釉,造型古樸雅緻。耳盞又稱羽觴,還見有銅製和漆製品,常與托盤一起使用。直口、筒身、平底的青釉盞,內外遍施青釉,常見於江南地區陶瓷器中。以上兩器物均為漢代飲器,在茶其未與其他飲具分化出來以前,均可兼作茶具使用。   晉、南北朝時期,專門化的花具從食器中逐漸分化出來,首先出現了帶托盤的青釉茶盞。盞托又稱茶船、茶拓子,為承托茶盞,以防燙指之用具。據唐代李匡義《資暇錄·茶拓子》記載:「始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碟」字「石」換「木」]子承之。即啜而杯傾,及以蠟環[「碟」字「石」換「木」]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蠟,進於蜀相……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焉。」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也有類似之記錄。據現有考古資料證明,托始於唐之說不確切。盞托是從托盤發展而來,東漢已有一盤托四至六隻耳盞,以後逐漸減少,至東晉已出現一盞一托,南朝時,更普遍生產,成為當時風行的茶具。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茶盞,有盞與承托以釉相粘連和免盞熱燙指,構思巧妙。這裡收錄的青釉連托盞(圖12,右圖),為東晉器物,耳盞和托盤以釉相互粘邊,托盤為圓形敞口,淺腹,平底,通體施青釉,造型樸實雅緻。青釉盞,托(圖13,左下圖),為南朝器物,盞為直口,深腹,餅足;托為敞口,淺腹,餅足,內外劃雙勾線蓮辨紋,均施青釉,紋飾清清晰自然,造型古樸大方。這時期的茶盞的顯著特大多為餅足,底部露胎。雖然此時的茶具種類不多,但為唐宋以後茶具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茶具中除上述盞與托外,還有另一種我們常說的「茶壺」,但過去不弔壺,而稱為「汽瓶」,是注水的容器。常見的雞首湯瓶產生於三國末年至兩晉時期,以越窯為多見,德清窯等瓷窯均有燒制,它的出現對唐宋以後壺的形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早期的雞首湯瓶多數是在小小的盤口瓶的肩部一側置雞首,尖嘴無頸。閉口的流為實心,僅起裝飾作用。另一側塑雞尾,頭尾前後對稱。肩部置雙系,腹部豐圓,全器宛如伏卧的雞。器身施青釉,平底露胎。東晉時,瓶身略變大而高。頸部加長,雞冠加高,雞嘴由尖而改為圓,中空成管狀,作流通入瓶內,雞首已成為一種象徵性的裝飾。相對的另一側設圓股形把柄,上端貼於器口,下端連於上腹,肩部兩側置條形系。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又加飾龍頭,有的雙系平削成橋形,器型優美。到南朝時期,瓶形完全繼承東晉的形制,但器腹明顯高而豐,口緣成高洗口,頸變得比東晉瘦長,把柄也變粗而高,肩部置對稱的平削橋形系,平底露胎,形態從秀美向實用演變。隋代雞首瓶瓶身更加修長,頸亦細長,洗口增高,雞首高昂作曲脖打鳴狀,形象較前期生動,趨向寫實。把柄仍保持南朝時的龍形貼飾,肩部雙系出現新的形式,足部微外撇。隋、唐初期,越窯仍生產雞首湯瓶而不見執瓶,唐中期以後,則多產執瓶,雞首湯瓶少見。   (二)唐代茶具在中國茶具發展只上,佔有重要地位,這與其飲茶的傳統及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當時飲茶風尚極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具的生產,尤其是產茶之地的瓷窯發展更加迅速,越州、婺州、邛州等地是既盛產茶,亦盛產瓷器的地方。這時直接用飲用的茶具為盞(陸羽在《茶經》中稱為碗),其器型較碗小,敞口淺腹,斜直壁,玉璧形足,最適於飲茶。由於盞製作精細,釉色瑩潤,因而廣受矚目。最負盛名的當為越窯盞和邢窯盞,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系,均為當時的貢品。越窯盞和邢窯盞在造型風格上有明顯的區別。越窯盞「口唇不卷,底卷而淺」,邢窯盞較厚重,外口沒有凸起卷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主要窯址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一帶。越窯盞是陸羽在《茶經》中所推崇的窯器,並用「類玉」「類冰」來形容越窯盞的胎釉之美,在當時影響甚大,倡和頗多,如顧況《茶賦》:「舒鐵如金鼎,越泥如玉這甌」;孟郊《賃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韓[亻屋]《橫塘》詩:「越甌犀液發茶香」;許渾《晨起》詩:「越甌秋水澄」;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詩:「紅爐炊霜枝,越甌斟井華」等,都是讚頌越窯盞的名句。這裡收錄的越窯青釉盞(圖19,右圖),既是唐代最流行的式樣,也是唐代越窯的大宗產品,均為典型的唐代器物。唐代越窯盞托托口一般較矮。浙江寧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青瓷器,還有帶托連燒的茶,托口沿捲曲作荷葉形,茶盞作花辨形。代表北方白瓷的主要生產地。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談及邢窯盞口:「凡貨賄之物,侈於用者,不可勝記。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邱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白居易稱「白瓷甌甚潔。」釋蛟然詩日:「素瓷雪白漂白沫香。」陸羽《茶經》也認為,邢窯盞「類銀」「類雪」。這裡收錄的邢窯盞(圖28,左圖),廣口,外卷唇,斜弧腹,玉璧形足,通體施白釉,造型靈巧,釉色淡雅。邢窯盞在陝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廣東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說明了當日邢窯盞「天下通用之」的情況。晚唐時,茶盞的式樣越來越多,有荷葉形、海棠式和葵辨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為圈足了。這裡收錄晚唐時期的越窯盞和邢窯盞,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器物,可與唐代早期的茶盞相比較。   茶具除陶瓷製品外,還有金、銀製品,1987年的陝西扶風法門增塔唐代地宮出土唐代皇室宮廷所使用的茶具品種。以金、銀製成的茶具器皿更為富麗堂皇。這裡收錄的菊花形金盞(圖25,右圖),其口和腹均製成菊花瓣形,腹下斂,菊瓣形足外撇,盞心以菊花蕊裝飾,器型如盛開的菊花,製作精美。花形銀盞,花形口,花瓣形弧腹,腹下內斂,花瓣形高足外撇,口、足邊沿均飾折權花卉,造型高貴典雅。以上兩年器物,應為唐代宮廷或上層人物使用的茶盞。   晚唐時茶具又產生新的變化,這與當時新興的一種飲茶茶方法——「點茶法」有關。「點茶法」即先將茶末置於盞內,再以湯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盞內,將茶末調成膏狀,再以湯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盞內,將茶末調成膏狀,再持湯瓶向盞中沖注適量的沸水而成飲用的茶。向茶盞中沖注的動作稱為「點」。點注特別講究技巧,強調水流要順暢,水量要適度,落水要準確。此法沿續至宋代最為鼎盛,一直處於飲茶的主導地位。作點茶用的湯瓶,形製為廣口,高頸長腹,肩部由晉時的雞首狀流變成了管狀或多棱狀流,瓶口緣下與肩部之間設一曲形把。這時期的瓶口已由晉時的盤式口變成了撇式,有帶系的,也有無系的,底部還是保持過去的平底沙胎,瓶的形體顯得更加穩重端莊。這裡收錄的唐代長沙窯印花褐彩斑雙系湯瓶(圖15,左圖),撇口,外卷唇,短頸,溜肩,筒身,平底,肩部兩側亦置八角形短流,相對處由頸至腹上部塑並條形曲柄,肩部兩側亦置並條形系。短流和雙系下均貼印棕櫚櫚樹及對鳥圖案,並加褐彩裝飾。外壁施青釉不到底,造型穩重大方,為典型的長沙窯器物,長沙窯出土的這類器物上還發現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詩句,可知當時此類器物稱瓶(現稱作壺或執壺),當為煮或盛沸水向盞中點茶注湯用的湯瓶。這裡還收錄了長沙窯青釉橫把汽瓶,其形製為廣口,外卷唇,長頸,溜肩,高身,腹漸收,平底,肩部分別置管狀短流和帶式曲把。外壁施白釉不到底,造型輕盈秀巧,以上湯瓶雖然形制和產地不同,但都有其共同特點,即長身、肩部置短流、平底、施釉不到底,均是典型的唐代器物。   唐代貯茶用具,陸羽《茶經》中雖然未見列出,但在唐代趙[王+「磷」左半]《因話錄》卷五中,就有「茶必市蜀之佳者,貯於陶器,以防暑濕」記載。這種用於貯茶的瓷瓶較為典型的是直口、豐肩、鼓腹、平底之蓋罐。這裡收錄的越窯青釉刻花蓋罐(圖29,右圖),器身刻以卷草紋,蓋刻飾蓮瓣紋,通體施青黃釉,為晚唐貯放茶末的器皿。 五代時,湯瓶的器型發生了較多的變化,此時的式樣,底部一改唐代的平底而為圈足,瓶的流較前代稍長,瓶身則以橢圓形為多。這裡收錄的越窯刻花雞頭湯瓶,為直口,溜肩,斂腹,圈足,肩部分別置雞首流和雞尾狀把柄,通體施青釉,造型美觀清秀。越窯刻花雙系湯(圖39,左圖),為直口,高頸,折肩,圓腹,圈足,肩部分別置管狀曲流和帶式曲把,兩側塑對稱花形系,通體施青釉,造型穩重端莊。值得一提的是,其流用刀修飾成尖角形,更易於在點茶注湯時控制水量和準確度,防止余水滴漏,設計更趨合理。用作飲器的茶盞茶托亦有作五瓣、六瓣的花瓣形。這裡收錄的越窯連托盤,盞與托相連,合二為一。盞為撇口,深直腹,下承托盤;托盤為敞口,淺腹,喇叭形高足,形體秀麗輕盈,為典型的五代越窯產品。   (三)宋代飲茶多用一種廣口圈足的小型碗,也稱盞,南北瓷窯幾乎無不燒制,式樣較前代有所增多。釉色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和青白釉等,但黑釉盞最受偏愛,這與當時「鬥茶」風尚有關。原因有二:宋時飲的餅、團苛,即把一種發酵的膏餅茶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再注以初沸之水,茶湯表面便浮起一層白色的沫,這種白色的茶沫和黑色的茶盞色調分明,黑釉盞自然最為適宜「鬥茶」,此其一,「鬥茶」時要求茶盞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溫度,黑釉盞胎體較厚,能長時間的保持茶湯的溫度,故倍受鬥茶者的推崇,此其二。「鬥茶」在宋初已極為盛行,即使是北宋末年徽宗趙佶也常與臣屬斗苛,上行下效,頗具影響。趙佶在其《大觀茶論》中說:「天下之土勵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唐庚在《鬥茶記》中也記有「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說明當時鬥茶風氣之盛。由於黑釉盞為鬥茶的最佳茶具,因此黑釉盞的燒制盛極一時,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專燒黑釉盞的瓷窯,分布於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四川、廣東、福建等地,其中以福建建陽窯和江西吉州窯所產之黑釉盞最為著名。這裡收錄的建陽窯盞,斂口,斜腹壁,小圈足,因土質含鐵成分較高,故胎色黑而堅,胎體厚重。器內外均施黑或醬黃色釉,底部露胎。有的盞內外還有自然形成的絲狀紋,俗稱「兔毫」,是當時人們最喜愛的產品。許多詩人還賦詩加以讚美,如蔡襄《茶錄》有:「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蘇軾也賦詩讚日:「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毛色尤宜」,黃山谷詩讚:「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楊萬里詩讚:「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陳蹇叔詩讚:「鷓斑碗面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以上所記兔毫、兔毛、兔褐金絲,均是兔毫盞之別名。北宋後期,建陽窯還專為宮廷燒制鬥茶用的黑盞,足底常刻有「供御」和「[辶+「准」字左半][王+上下兩個「戈」]」等官家教款。這裡收錄的建陽窯「[辶+「准」字左半][王+上下兩個「戈」]」款盞(圖101,左圖),可窺見當時宮廷茶具一斑。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所產黑釉一國兩制頗具盛名。它利用了天然黑色塗料,通過獨特的製作技藝,生產出變化多端的紋樣與釉面,達到清新雅緻的效果。這裡收錄有富於變化的玳瑁釉盞,有獨創的剪紙貼花團梅紋盞,有折枝梅花紋盞和造型新穎別緻的蓮瓣形盞等。而「壽山福海」描金盞(圖127,右圖),在傳世品中較為少見,說明這類器物在當時產量不多。該器物內外遍施黑釉,釉色黑而瑩潤。內壁以金彩繪兔毫紋地,由盞心至口沿呈放射狀,四面開光,光內分別書「壽山福海」四字,寓意吉祥,造型樸實端莊。與此相同茶盞有一件在日本收藏。   宋代的青釉,白釉和青白釉茶具在全國各地也普遍生產,形制、胎釉各具特色,不乏有許多精緻的茶具出現,顯示出制瓷工藝的精湛水平。當時制瓷業以生產青釉瓷為主流,故青釉茶具為數很多。除汝、官、哥、鈞窯外,還有龍泉、臨汝、銅川、湘陰、餘姚、上虞、黃岩、同安、泉州、連江、福清、廣東等瓷窯均生產青釉茶具。居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窯址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專為北宋宮廷燒制瓷器。所產器物,施釉肥厚,如若堆脂,釉色晶瑩溫潤;胎質細膩,色如香灰。但汝窯燒瓷時僅20年,故傳世品稀少,南宋已有「近尤難得」之嘆。有關該窯生產的茶具,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書中收錄的一份宋高宗的寵臣張俊向高宗進奉禮物的清單中,妝窯瓷盞即為其中一項,而傳世盞托極為少見。官窯亦是宋時專為宮廷燒制的御用瓷窯,所產器物,釉色凝厚潤澈,玉質感強,開紋片,其胎骨有灰黑色和紫褐色。這裡收錄的南宋官窯粉青釉把盞(圖58,左圖),其口微斂,弧壁淺腹,圈足,肩腹部一側附環形把柄,通體施粉青釉,開紋片,造型輕盈俏麗。以紋片著稱於世的哥窯瓷,紋片多種多樣,色澤不一,但以黑色為主,俗稱「金絲鐵線」,部分器物有文獻中稱的「鐵足紫口」。哥窯傳世茶具為數不少,如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哥窯八角形盞,通體入方形,口微外撇,瘦圈足,內外均施灰青色釉,釉面瑩潤,有金絲鐵線紋。該器製作精緻,為哥窯瓷器中的傳世佳品。以艷麗色彩、釉內含有少量的銅元素,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宛如藍天中的晚霞。器物施釉肥厚,多有牛毛紋和蚯蚓走泥紋。其品種繁多,生產量大,所產茶具有湯瓶、盞、杯等,杯式分為直口敞式和直口斂式等。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於民,尤其宋代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燒製成功,更使青瓷釉色之美達到一個新的高峰。粉青釉釉層凝厚,釉面透明光澤,外觀柔和淡雅,有如青玉:梅子青釉的釉層更加厚,略帶透明,釉面光澤,色調可與翡翠媲美。這裡收錄的龍泉窯青釉盞(圖97,右圖),為廣口,斜直腹,小圈足。內外均施粉青釉,釉色凝厚瑩潤,開紋片,製作工整,為不可多得的北宋器物。臨汝窯為宋元時期燒制民間用瓷的窯場,分布於今河南省的臨汝縣,所產青瓷器物胎體、釉層較厚,釉色青中閃綠。這裡收錄的臨汝窯盞,形製為斂口,深腹,下腹急收,圈足。全器光素無紋,除盞內心無釉外。內外均施青釉,色均勻厚潤,青中閃綠,胎骨堅實厚重,造型簡樸古拙。以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為代表的耀州窯,以生產青釉瓷器為主,所產器物,胎質灰白而薄,釉色勻凈,青中閃黃,俗稱薑黃色,露胎處呈淺褐色。這裡收錄的耀州窯青釉海棠形盞,形製為花瓣形腹壁,圈足,人外均施青釉,青中泛黃,造型精巧別緻。紋飾華麗雅緻的耀州窯印花盞,形製為侈口,深腹,小圈足。盞內壁印纏枝菊,底心印一朵盛開的菊花,外壁刻菊瓣紋。該器物裝飾飽滿,布局嚴謹,畫面清晰。這種印花盞內壁以模印製,產量高,質量精,廣受時人喜愛。造型素雅靈巧的耀州窯盞,形製為廣口,斜腹壁,小圈足,通體光素無紋,為典型的宋代民間生活實用品,也是當時產量較多的品種之一。此外,其他瓷窯生產的青釉盞,亦工巧品精。這裡收錄的同安窯青黃釉刻花盞,形製為廣口,斜腹壁,腹較淺,小圈足。內壁刻牡丹花卉圖案,輔以篦點紋,外壁飾以由底向上呈放射狀的篦劃紋,內外均施青釉。器物圖案結構嚴謹,紋飾清晰,造型纖巧而工整。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澗磁村及東西燕山村,為宋代北方著名的瓷窯。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所產器物釉面呈牙白色或乳白色,胎骨潔白,堅密細膩,其中白釉盞最為精巧。定窯雖也燒黑釉、醬釉盞,但因胎骨較薄,使茶易冷,茶冷則水痕易退,故不為鬥茶者所推崇。   宋代興起的青白釉,以江西景德鎮窯產品為代表,具有獨特的風格。其釉色介於青、白兩色之間,硬度、薄度和透明度等都達到了現代硬瓷的標準,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燒造水平,特別是採用覆燒法之後,產量倍增。青白瓷生產地廣,生產的茶具種類、式樣也相當豐富。這裡收錄的影青印蘆雁穿花紋盞和湖田窯印花蓮瓣形盞等青白釉茶具,亦不失為當時的上乘之作。   另一種重要的飲茶器具就是烹具。據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近世瀹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證明當時烹茶已由鍋改為湯瓶了。從宋代的文獻記載和繪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所使用的湯瓶形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清書地繪出了用於煮或盛沸水之湯瓶,其形狀呈喇叭形口,高頸,溜肩,腹下漸收,肩部分別置管狀曲流和曲形執柄,類似這裡收錄的湯瓶。關於點茶用的湯瓶,蔡襄《茶錄》說:「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從文物實質看,宋代的湯瓶,南北方瓷窯都有普遍燒造,其頸、流、把都改為修長形,腹為長腹或瓜棱形圓腹,式樣較前代多,有瓜棱形湯瓶、獸流湯瓶、提梁湯瓶、葫蘆式湯瓶等。尤其是瓜棱形湯瓶,在宋代瓷中比較多見,其形體多變,有仿金銀器式樣燒制的,肩一側置彎曲流,另一側塑扁帶式曲柄,以景德鎮製品最精。宋代瓶形的變化,更加科學,喇叭形口,易於注入液體;管狀長曲流已比唐你增加三至四倍,其流、把多與口平齊,液體可以灌滿器內,增大了湯瓶的容量。這裡收錄了各種步同釉色的湯瓶,有影青瓜棱形湯瓶,青白釉瓜棱形湯瓶、醬釉湯瓶、青釉湯瓶等等,形制基本與繪畫中的相近。   古時烹茶,常有帶蓋的罌貯清水置於爐旁,以備酌取。這裡收錄的影青四瓜棱形貯水罌(圖145,左圖),可視作烹茶時的貯水器物。該器為直口,溜肩,瓜棱形腹,圈足,肩部分別置四個對稱條狀環形耳;幅形蓋,頂端塑S形條狀紐。通體內外遍施瑩潤透亮的青白釉,胎薄釉厚,胎釉結合緊密。三彩雙耳罐,亦不當時烹茶時貯水器一種,形製為直口,鼓腹,圈足,肩部置對稱雙耳。腹部畫花卉紋飾,並施以綠、淺黃、褐三彩釉,色彩清晰艷麗。   唐宋時期主要飲餅、團茶。為使餅、團茶易於保存,常需定期焙茶,然後用茶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濕氣」(蔡襄《茶錄》)。為保持餅、團茶之乾燥,也定期從茶籠中取茶餅碾研成末,分裝數個小蓋罐內,隨用隨取,或外出時便於隨身攜帶。小蓋罐在唐代已出現,宋代產量有更大發展,幾乎各地瓷窯都有燒造,說明它與人們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其用途多種多樣,可盛裝藥品,香料和化妝用品等,也可用作盛放茶末之器皿,形制基本為直口、豐肩、鼓腹、圈足。這裡收錄的簡潔靈巧的龍泉窯蓋罐、紋樣清晰的吉州窯竹簍紋蓋罐、紋飾華麗的影青印花蓋罐(圖163,右圖),均可作盛放茶末的實用器皿。   飲茶用食物作佐料伴飲的習俗由來已久,且因時代,地域、風土嗜好、民間習慣不同而異。唐代有用鹽、姜、蔥等作為煮茶時常備的佐產。宋代還有用核桃、松子、芝麻、羅漢果等作為佐料。佐料以小碟置之,用以待客,量少品精,自然清香,既增加茶香,又別有一番情趣。這裡收錄的一組北宋影青花口小碟,可視作時人盛置食物佐料的器皿。  元代茶具以青白釉居多,黑釉盞顯著減少,茶盞釉色由黑色開始向白色過渡。這裡收錄的色彩斑讕的鈞窯天藍釉盞、釉色勻凈滋潤的樞府窯盞、輕盈秀巧的青白釉月映梅枝紋盞(圖177,左圖)以及青花纏枝菊紋小盞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茶具。高足杯是元、明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元代除景德鎮燒制的青花器與樞府器外,浙江龍泉窯、福建德化窯、河南鈞窯、河北磁州窯與山西霍縣窯等都生產這類杯式,款式差別不大,典型式樣為口微侈,近底處較豐滿,承以上大下小的竹節式高足。   元代的瓶式,其腹部仍保持修長形狀,但重心下移。而在流的設計方面則變化較大,已由唐宋時期設於肩部,改為置於腹部,流長而曲,把、流基本與口平齊,流貼附於腹下部,這和腹有承重點成正比,形制秀美中顯得莊重。典型的湯瓶以玉壺春瓶為瓶身,流置於腹部,為了與瓶身相對稱,流較宋代的長,高度一般與瓶口平齊。為便於倒水,嘴向外傾斜,由於過長易損壞,故在流與頸之間連以S形飾物。把手與流對稱,下端亦置於腹部。瓶口外侈度較玉壺春瓶為小,蓋扣其上。此種湯瓶主要以景德鎮青花瓷器為多,浙江龍泉窯也有燒制,其他北方瓷窯未見有這類產品。 (四)明代茶具,因飲茶方式與唐代時期截然不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明洪武二二四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確立了葉茶的地位和飲茶方式,從而使茶具在釉色、造型、品種、使用方法等方面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由於白色的瓷器最能襯托出葉茶所泡出的茶湯的色澤,茶盞的釉色也由原來的黑色轉為白色,摒棄了宋代的黑釉盞。從明代茶具中,我們可明顯看到一個大轉變:盞由黑釉轉而為白釉。屠隆《考[上般下木]餘事》稱:「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諸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高濂《遵生八箋》日:「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茶色貴白,豈容於亂之。」謝肇[氵制]《五雜組》說:「蔡君謨云:茶色白,故宜於黑盞,以建安所造者為上。此說余殊不解,茶色自宜帶綠,豈有純白者?即以白茶注之黑盞,亦渾然一色耳,何由辨其濃淡?今景德鎮所造小壇盞,仿大醮壇為之者,白而堅厚,最宜注茶。建安黑窯,間有藏者,時作紅碧色,但免俗爾,未當於用也。」張源《茶錄》稱:「茶甌以白磁為上,藍者為次之。」這些文獻記載都說明當時崇尚白釉盞,以便觀茶色以優劣並辨其濃淡。此時德鎮,制瓷工藝相當發達,已是全國制瓷業的中心,所創製的各種色釉和彩飾不斷增加,尤以青花瓷最為突出。   雖然飲茶在明代又回到了自然簡樸的方式,但茶具並未因此而停滯不前,相反,這更使明代的茶具得到充分的發展,品種更加多樣化,功用更加明確,製作更加精細。人們的思想意識,藝術追求和社會風尚等更能通過茶具的書法、繪畫圖案,甚至造型等裝飾手段表現出來。當時飲茶,一改點茶之習,開始直接瓷壺或紫砂壺泡茶葉,並逐漸成為時尚。壺的名稱也於此時出現。壺的使用彌補了了盞茶易涼的落塵等不足。茶壺基本保持元代形制,只是流的曲線部位增加成S形,流與把手的下端設在腹的中部,結構合理,更易於傾倒茶水,並且能減少茶壺的傾斜度。流與壺口平齊,使檢查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形制秀麗豐滿。此時的壺用於泡茶,唐宋時期的湯瓶是作煮或盛沸水供點湯沖茶之用,其功能近似明代以後單純用於煮水的煮水器。這種煮水器,明代以後已與茶具區別開來,一般不作為專門的茶具看待。對於明代泡茶用的茶壺,明代馮可賓《茶箋》說:「茶壺窯器為上,錫次之。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這裡收錄的青花花卉紋小壺和青花高土圖執壺(190,左圖),均為明代景德鎮產品,其形體不大,正反映了以小為貴的時尚。   明代以壺泡茶,以杯盛之,款款而飲的方式廣受歡迎,杯的式樣亦與前不同。明代高足杯將元代接近垂直的足部改作外撇足,增加了穩定感。在製作工藝上,足與杯身用釉粘結,交結處有一釉的中間層,所以空心足內底常有一帶釉的乳突。高足杯發展到明代,種類較多,有竹節高足杯、無節高足杯、八方高足杯等。除高足杯外,小巧玲瓏的日用茶具,在永樂、宣德時期也有很多新的創燒,如永樂青花瓷器中的名器壓手杯,其胎體由口沿而下漸厚,坦口,折腰,圈足,執於手中正好將拇指和食指穩穩壓住,並有凝重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其外壁所繪青花纏枝蓮,紋飾纖細。青白色的釉面,光澤瑩潤。杯內心常見有小篆「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以圖案環繞。這種精心設計的新品種,在明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谷應泰《博物要覽》稱:「永樂年造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有雙獅滾球,球內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白了,細若米粒,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中心畫雙獅滾球和花心的兩種。明萬曆、清康熙均見有仿製品。這裡收錄的造型輕盈玲瓏的青花各式小杯,紋飾各有不同,千姿百態,有青花蓮紋、奔馬紋、花鳥紋以及「狀元及第」等文字小杯,還有醬釉刻花小杯和青花褐彩魚紋小杯,裝飾圖案清晰自然,均可反映明代茶杯式樣。   明代以來飲用的主要是葉茶,貯茶主要用瓷或宜興紫砂陶的茶罌。形制基本為直口,豐肩、腹下漸收,圈足,造型典雅別緻,既美觀,又實用。這裡收錄的紋飾流暢、色彩艷麗的青花人物蓋罐和青花花卉蓋罐,均為貯存茶葉的器皿,其中青花攜琴訪圖蓋罐,所繪紋飾色澤濃艷,釉汁凝厚而瑩潤。最為珍貴的要數明代崇禎年間的青花「上品香茶」銘小蓋罐,其蓋為扁圓形,蓋面以青花繪菊花紋;罐為直口,短頸、豐肩、斂腹、圈足。器腹外壁兩側主題圖案均用青花繪立馬圖,從火焰紋相間,馬鞍部均飾方形招牌,其上分別書「上品」、「香茶」安樣。該器汁瑩潤,青花色菜鮮艷。此類瓷罐應為裝置茶葉出售的包裝器皿。   (五)清代飲茶之習與明代相同,茶具無顯著變化,陶瓷器仍以景德鎮為代表,可體現整個時代的制瓷水平。這時期所產茶具釉色較前期豐富,品種多樣,有青花,粉彩以及各種顏色釉。茶壺口加大,腹豐或圓,短頸,淺圈足,體形較前代縮小,流短直,設於腹部,把柄為圓形,附於肩與腹之間,給人以穩重之感。這裡收錄的造型新穎別緻的青花山水紋提梁壺(圖225,左圖),為清代乾隆年間產品,所繪青花紋飾色澤明快,令人愛不釋手。此外,造型沉穩古雅的青花帶字雙系,色澤艷麗的粉彩花鳥、花蝶紋提壺和彩麒麟送子圖提梁壺等等,式樣各有千秋,均為清代燒制。   錫制茶壺也是當時廣受歡迎的茶具,僅次於窯器,其優點還在於不易磕裂或碰碎,易於保管。這裡收錄的清代錫提梁壺、杯,內設一活動隔茶葉渣漏筒,構思獨特。   清代飲茶用杯,無論是釉色、紋飾、還是器型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這裡收錄的幾組造型、紋飾各異的小杯,以及色彩艷麗的五彩龍鳳紋小杯(圖217,右圖)、造型清秀大方的青花釉里紅花卉紋杯和青花團鳳紋杯,體現了清代以來人們對文化、生活藝術的追求。 在款式繁多的清代茶具中,首見於康熙年間的蓋碗,開了一代行河,延續至今,未有間斷。蓋碗又稱[火局]盅,由蓋、碗、托三位一體組合而成。蓋利於保潔和保溫,且易凝聚茶香;碗敞口利於注水,斂腹利於茶葉沉積,且易泡出茶汁;托利於防止茶水溢出,又利於隔熱。品茶時,一手把碗,一手持蓋,一邊以蓋撥開漂浮於水面的茶葉,一邊細品香茗,給人以穩重大方,從容不迫的感覺。使用蓋碗又可以代替茶壺泡茶,可謂當時飲茶器具的一大改進。這裡收錄的清秀淡雅的青花花卉紋蓋杯(圖224,左圖)、高貴雅潔的銅胎琺琅彩描金雲蝠紋蓋杯、玲瓏秀巧的粉彩花卉紋蓋杯,可見清代茶具的風範。   清代茶葉罐仍以瓷與紫砂器為主,形制多樣,有方形、圓形、花瓣形等。從總體上看,器型有所加大,頸部有所加高,底部有圈足,平底。這裡收錄的造型挺秀大方的青花「喜喜」字方形罐(圖245,右圖),紋飾清晰流暢;造型巧妙、清新的粉彩「豐收」圖罐,色彩艷麗而清逸,均為清代的常用茶具。   茶具中,還有壺、若干小杯以及茶盤配套組合使用的。壺、杯、盤繪以相應的紋飾,獨具韻味。這裡收錄的造型富麗堂皇的墨彩山水紋壺、杯、托,為民國時期的器物。造型莊重的白釉描金國徽紋壺、杯、托,為70年代景德鎮的產品。   這裡還收錄了部分玉質茶具,使用玉質茶具更能顯示主人高貴的顯赫的身份,雍容華貴。明代的雙螭耳白玉杯,工藝精湛,玉質幼嫩柔和。清妝的雙龍耳青白玉杯,製作工整,瑩潤雅潔。 (六)聞名古今中外的宜光紫砂茶具,明代以來異軍突起,倍受矚目,在眾多茶具中獨樹一幟。紫砂茶具以江蘇宜興產的品質獨特的陶土燒制而成,土質細膩,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和吸水性能,最能保持和發揮茶的色、香、味。由於宜興陶土豐富,最宜制壺,因而紫砂壺成為宜興的主要產品,發展迅速,明代至今,一直享有盛譽。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認為:「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稱宜興陶壺「能發真茶之色、香、味」。紫砂茶具經過民間藝術家和文人墨客的改進、創新、融會了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藝術手法,產品自成一派,令人愛不釋手。先後出現了不少制壺名家,如明代最著名的制過名家供春,號稱「四家」的董翰、趙梁、袁錫和時朋,時稱「三大」的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陳曼生等都亨有盛名。這些名家手制的小壺都獨具風格,深得時人喜愛。這裡收錄的紫砂茶具,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亦可從中一睹清代宜興紫砂器的丰采。 開始出現於雍正年間的彩釉紫砂器,是為了滿足達官貴人追求華麗副貴的心理要求而生產的,是紫砂裝飾的新工藝。它是紫砂工藝和景德鎮的釉上彩工藝結合起來的嘗試,普於清代風靡一時。由於這種裝飾掩蓋了紫砂器自然、質樸的本質特點,因而在宜興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儘管如此,但也生產了不少傳世佳作。這裡收錄的宜興彩繪人物紫砂壺,腹部均彩繪戲劇人物,色彩明艷,生動趣致。造型高貴優雅的宜興藍彩壺、杯(圖266,下圖),器物內壁施以柔和悅目的白彩,外壁施以色彩絢麗的華貴的藍彩,令人倍加珍愛。這些紫砂茶具,反映了這時期紫砂加彩器的工藝水平。   千百年來,我國飲茶之俗經久不衰,飲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由於這種愛好,使人們將品茶逐漸向藝術化發展,並把品茶作為一種顯示高雅、素養與寄託情感、表現自我的藝術活動來加以追求和創造,因而茶具也不斷得到藝術的再創造。當人們置身清幽的環境,口啜清茗,並且欣賞和品味宛如藝術品的精緻茶具,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怡情、高雅的藝術享受。
推薦閱讀:

與用友達成深度合作 未涉及資本層面·每日商報
楊紫和秦俊傑合作過什麼作品?
《怒火街頭2》鄭嘉穎再化身Law霸 與視後胡杏兒合作
坦言集:合作向前望

TAG:鐵觀音 | 功夫 | 茶具 | 合作 | 觀音 | 合作社 | 茶業 | 功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