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實,對孩子3歲前的投資最划算!你必須知道重「養」不重「育」,對娃的傷害到底在哪裡!
OK媽說:
前兩周和一個朋友碰面,她從四年前兒子中班時開始做全職媽媽,孩子今年小學二年級。按理這並不是最常態的全職媽媽,我身邊比較多的全職媽媽是選擇在完成0-3歲的全職陪伴後就回歸職場了。我問朋友為什麼選擇「返場」做全職媽媽,她說之前外婆帶孩子留下了太多問題,沒有規則意識、沒有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她發現這些問題必需由自己來處理。
碰巧看到了「一席"的的演講,一位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斯高,帶著他的團隊來到中國,研究「農村嬰幼兒教育對中國未來的影響」,他們花了37年的時間,非常明確地指出了 我們 0-3歲缺乏養育,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發展、IQ、行為和以後的學習,過去我們似乎也一直在強調這一點,但都沒有具體明確的數據結果,但這次,完全證實。
現在很多家庭中,將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一輩人很辛苦,但很多時候,他們重「養」不重「育」,於是孩子在3歲前教育上的缺失很可能會讓我們未來花上非常高的代價去彌補,或者直接決定了我們帶著孩子往下走每一步的速度和方向。所以今天找來這份報告和分享幾個最值得我們爸媽去深思的點。
羅斯高教授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原本是應邀來研究中國未來經濟的,最後卻把更多的調研放在了農村嬰幼兒教育的研究課題上。
是大學教授太任性?
NO!
因為他們花了37年的時間在研究發現,影響未來中國經濟走向的不是經濟上的問題,而是教育上的問題——教育決定未來勞動力的質量。而中國未來的勞動力,正是我們的下一代。
那我們的孩子們的現狀怎麼樣呢,他們的跟蹤實驗的結論有點「嚇人」,接近1/3的孩子們的IQ是低的,而很少有人知道認知能力低下的問題最早不是在小學發生的,而是0到3歲的嬰兒階段就開始了。
對孩子最划算的投資就是在3歲前
中國有句家喻戶曉的古話:「三歲看到老。" 在現在看還是有很多道理的,3歲孩子認知能力低下意味著這些孩子今後學習會遇到困難。
許多孩子學不好,並不只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他們的認知能力有缺陷:認知能力包括孩子的知覺、專註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調節能力等,而這些能力都會在3歲前基本成型。
3歲之後有很多其他能力的發展,你的非IQ能力會發揮出來。但是到了3歲,基本上我們的腦子已經定型了,很難再提高了。
美國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James Heckman算出來,國家和家庭對下一代的投資,「0到3歲」是回報率是最高的(這裡特別要強調一下,說的不是經濟層面的問題,更是孩子一生的發展)。
下面這個結論值得所有爸媽牢記:
在0-3歲,你投資1塊錢,有18塊錢會回來;
3到4歲投資1塊,是7塊錢的回報;
小學是3塊錢;
大學裡投資1塊錢是1塊錢的報酬;
成人是負的。
人人都愛孩子,但太多人不懂如何「育」
在調研中100%的受訪爸媽都表示自己很愛孩子,願意和孩子玩、交流、花錢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羅斯高的團隊問那些受訪的父母們:你喜歡跟孩子玩嗎?你喜歡跟孩子交流嗎?如果你可以花錢讓你孩子的未來好,你會不會花錢?100%是yes。每個人都說,當然,當然。
她們愛孩子,非常愛孩子,到處都帶著孩子。那麼問題在哪裡?
就在,很多家庭只有一本兒童書或者沒有一本書,他們沒有書。
調研團隊問受訪者,昨天你有沒有讀書給你孩子聽?她們的反應是什麼?她們會笑。因為她們看來,孩子還小,根本聽不懂。
就像如果我問你們,「在魚缸裡面養一個小魚或者養一個烏龜,你會不會天天晚上讀書給魚和烏龜聽呢?」一樣,你看,你們笑了,是的,你問一些媽媽有沒有讀書給孩子聽這個問題,她會發出同樣的笑聲——就沒想過應該讀書給孩子聽。
她們也希望孩子上學,並且獲得很高的學歷,但她們不知道應該要給孩子讀書。這個問題之前在我們的育兒交流群里也曾熱烈討論過,我們的很多媽媽都一直在給周圍的人訴說著給娃讀繪本的意義。
所有爸媽都知道,自己有了孩子有責任去養育他,也希望孩子未來有出息,過上有尊嚴的人生。但現實是,爸媽們並不知道如何真正地養育孩子。
老人取代不了爸媽陪伴的終極原因在這裡
究竟爸媽要怎麼陪伴和教育孩子?羅斯高團隊跟幾個其他的團隊也做了個課程推廣,這個課程就是教媽媽怎麼跟孩子玩。
一個星期上一次課,給到媽媽們兩個玩具一本書,第二個星期來收,然後再去發新的玩具。
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個「陪玩」的課程,正是因為,玩中去學,真的是開啟三歲前寶寶認知能力最好最快方式——提高智力、提高語文、提高運動能力、提高社會感情。
最後的結果是,教了6個月,上26次課,如果媽媽在家,孩子的認知發展完全正常。
僅僅是6個月的干預就起到了這麼好的效果!但遺憾的是,僅有一近一半的家庭取得了這個成果,另一半家庭沒有做到,問題出在一個詞——「奶奶」,有一半的孩子是奶奶帶大的。
所以,對於0到3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爸媽把孩子給奶奶帶,自己去工作。
爸媽對孩子的陪伴有多重要,我之前沒少寫過,孩子需要和爸媽產生情感的聯結,斯坦利·格林斯潘說過,安全的依附感,不是在一起就能產生的,而是要「從與他們的互動中得到精神滿足」。
身為爸媽,我們在給孩子講故事、陪玩中帶給孩子的不止是技能上的發展,思維上的啟蒙,更是一種向孩子傳遞愛、交流愛的過程,我們在教會孩子如何建立親密關係。
而我在今天文章開頭提到的朋友,之所以會咬牙狠心放棄手上的工作,堅持親自陪伴孩子,正是因為他看到自己在接手孩子的教養後取得的成果,雖然為時有點晚,但依然可以扮回一局。
教育一個孩子,最黃金的時期就那麼短短的十幾年。這段有效期,過了就是過了,沒了就是沒了,就是做爸媽的有效期。
推薦閱讀:
※張仲景八十一葯 +三七生常用方子 +複發性口瘡驗方再驗證!
※感情線有分叉代表什麼?請看圖解,等你來驗證!(上篇)
※極海驗證 - 約翰斯諾霍亂圖
※相對論一百多年的驗證探索歷程(圖)
※驗證過的面相學(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