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入門(1)
選自法增尊者著作《在家眾的修行》
守中、宗炬排版 小球、妙蓮、宗航等校對複核
觀照,巴利文叫Vipassana(舊譯毗缽舍那),Vi指分離,Passana指觀照現象無常、苦、無我的真象。現代也有譯為智慧禪或內觀禪或觀禪的,它是戒定慧三學的重要環節,屬於慧學的部分。一個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備戒清凈的基礎,進而修習觀照(Vipassanabhavana)而達到定(由觀而止),或進而修定(SamathaBhavana)而達到修習觀照(由止而觀)的。
為什麼要學觀照呢?
佛法修行依四個層次來開展,那即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這在《雜阿含843經》里稱作入流分∶「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善知識),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成就) 不壞凈 (信) ,於法不壞凈 (信) ,於僧不壞凈 (信) ,聖戒成就。
我們修習觀照,是為了兩個主要原因∶
1.為了解除煩惱纏結
世人皆願獲得快樂,但人生中的快樂短暫而依賴他緣才能得到,不知道這個道理的人,愚昧地盲目追求,每一次享受完短暫的快樂之後,他們可能滿足,也可能感到失望,跟著又生起慾望,希望能再次得到這種快樂,因此他們陷入慣性的感官欲樂的追逐中,不能自拔。
這種心態在佛法里稱為貪慾(kamacchanda)。修習觀照能幫助行者以正念認清我們心理的真相,觀照它如何生起,依賴什麼助緣,心中對欲樂貪求的強度。在認清這些自己的煩惱的真相後,才能應用正確的佛法來來斷除貪慾的煩惱纏結。除了貪慾,我們心裡還有瞋恚,妒忌,慳吝,懶惰,愚痴等眾多的煩惱纏結。這些不善心(akusalacitta)使我們一直地在久遠的輪迴中造作許多惡業,並陷在三界之中,繼續受苦,無法出離。
修習觀照能使我們仔細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對自己的身心現象及它們相依的關係,正確而有效地認識它們。這樣將有助於我們對治不善心,而培養起善心。
2.為了快速證取道果
佛陀教導我們的道理不外是斷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煩惱纏結。因此我們要認清苦,要斷除苦必須要靠智慧,以持戒達到戒清凈只是修行的第一步,當我們的正念通過持戒而提升時,我們才會認識苦,並將會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對身心現象的愚昧的執取和根本的無明。但是我們必需感受到苦的壓迫,在這無休止的苦的壓迫之下,我們才會生起離苦的願望。
修習觀照一段時間之後,一個行者將能通過煩惱纏結的減少而逐漸證取道果。所有的正等覺佛,辟支佛,阿羅漢等都是以智慧斷除一切的煩惱纏結而得以離苦。每一天,我們敞開的六個根門都無選擇地受到六境的侵蝕,智慧能篩選並隔離那些使我們心靈混亂不安的六境,因此我們的心靈得以不受到干擾。我們培育的正念能察覺心靈不善念的生起,並以正思惟和擇法控制這些不善念,通過觀照的修持,這種正念的察覺心才會加強,而有效地對治不善念,達到智慧的圓滿,證取道果,因而終止了苦。
修習觀照(VipassanaBhavana)
每一個修習者都必需通過七清凈法的戒清凈階段,持戒能清凈我們的身心,這是培養正念和生起定根的首要工作,除了五戒之外,每一位禪修者都會被鼓勵自願受持增上戒,活命八戒或布薩八戒,這兩者的戒條都一樣,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梵行),不妄語,不飲酒,過午不食,不歌舞娛樂香鬘飾身,不坐睡高廣床座。活命八戒可以天天受持,而布薩八戒只在六齋日,即陰曆初八,十四,十五,卄三,卄八,卄九或卄九,卅日受持。八戒是能修到阿羅漢果的。
戒的修習調御我們身、口、意的行為,正念提升時,我們就能以正念檢討我們的心意,言行舉動,馴服心不再攀緣,防止貪、瞋、痴等諸煩惱的生起。
修習觀照是以正念觀照所謂的『我』。『我』有兩部分:即是身體與心。要出離三界先要破除身體是『我』的身見;然後才破除心是『我』的我見。在佛法里身體是色法(Rupa),心是名法(Nama)。這是觀照智慧的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āna), 觀照的修習是要觀照身心的真相,達到解脫於執取身心是『我』的眾多苦惱。
在佛法上這執取身心是我的有五部分,即是五蘊,巴利文,蘊khandha,是指五個生命組合體,或五個執取的組合體upādānakkhandha。它們是佛陀分析歸納我們的身心現象所作的結論,即色rupa,受vedana,想sa??ā,行sankhara,識vi??ānam。這些是愚痴無聞凡夫當成是『我』或『我的』個體的五部分。
為了有效的斷除執取,我們必須檢討所有執取為我的現象。一切我們當成是『我』或『我的』諸『色』;無論從時間上來探究,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色』,或從空間上來探究,不論內、外、粗、細、美(高貴)、丑(低下)、遠、近的『色』;若正確地觀察它們,皆是『色』,若我們對諸色生起執取,那即是『色執取蘊』,(rūpu-pādāna-kkhandha)。同樣地,對受、想、行、識,一切我們當成是『我』或『我的』的諸受、想、行、識;無論從時間上來探究,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受、想、行、識,或從空間上來探究,不論內、外、粗、細、美(高貴)、丑(低下)、遠、近的受、想、行、識;若正確地觀察它們,皆是『受』、『想』、『行』、『識』;若我們對諸受、想、行、識生起執取,那即是『受執取蘊』(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執取蘊』(sa??upādāna-kkhandha),『行執取蘊』(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識執取蘊』(vi??ānupādānakkhandha)。
修習觀照的最重要工具是正念(sati),正念的修持是直接的面對著關注的目標,它是對當下的境從名法與色法作觀照,正念是以四念處為基礎的訓練。
佛在《長部·22大念處經》里說:「諸比丘!為眾生之清凈,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
在《相應部·念處相應》戒住品卅三經中佛又說:「若有得於此四念處者,乃正得於順苦盡之聖道。」
1.四念處 (Satipatthana)
正念的培育,有四個業處,業處(kammatthana) 即是修習之處。四念處即身體念處,感受念處,心意念處和法念處。正念是指心能跟著,不游於外。『正念』是以憶念為相,不忘失為味,守護為現起。我們在這四個業處作止或定的修習(止禪)與觀照修習(觀禪)。佛陀教導四念處,是為了不同的有善根的眾生的利益來指示的。貪慾強者(tanha-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應修身念處,因身體各態粗顯。貪慾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應修受念處。見解強者(ditthi-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應修心念處。見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應修法念處。
業處的修習以眼門來說,當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時,當下就要以正念面對這色境,並念住它,觀照它的『生起』;當該物體移離或消失之後,當下就要以正念面對這色境,並念住它,觀照它的『消滅』或『壞滅』。同樣的,當耳根面對聲境,鼻根面對香境,舌根面對味境,身根面對觸境,意根面對法境,也要如此地觀照。觀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a)這些現象的『生起』與『消滅』。正知是指心對著業處,知道在做什麼。『正知』以不痴為相,推度為味,選擇為現起。
正念加強之後,帶來正定;因為正念與正定的關係,當我們面對境塵時,當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現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āna),它們的生滅變化,它們出現的因緣,以及它們消失的因緣(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āna),它們是不圓滿,是苦的,無有常存不壞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燈,正知有如明燈下看到的真相。
一個沒有修習觀照的人,當看到一個物體時,他以心識辨別之後,馬上就以過去的經驗,生起分別心思惟它是好是壞,在佛法上這叫做作意(manasikāra)。這個人於是對喜好的境生起貪愛,對不喜好的境生起瞋恨,因而陷入不同程度習慣性的感官的好惡反應。
一個修習觀照的人,當看到一個物體時,他以心識辨別之後,馬上就觀照它是色境的『生起』,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他以正念和正知心對著業處,不陷入不同程度習慣性的感官的好惡的反應。
當一個行者修習觀照一段日子,因為重複地在觀照生滅,他心中將得到結論,那即是現象是不停地在生滅,他會生起正見,知道生起的現象無可避免的趨向消滅,已消滅的現象已經壞滅,壞滅之後就不再生起。
他會發現所謂現在,只存在短暫的一剎那而已,很快的就會成為過去,而未來的也會成為現在,並會在不久之後成為過去。他在作了數千數萬次的觀照之後,他會生起正見,對這些不停地在生滅的無常現象,認為實在是不圓滿,是屬於苦,因此他會對這些無常的現象生厭,捨棄。他的心對這些無常的現象不會生起貪愛,因為他看到這些現象的虛幻不實。
凡夫因為沒有觀照現象的真性,整天在眾多的現象中團團轉,回想消失的過去,憑著不足夠的經驗策劃未來,嘗試控制變幻不定的現象,就算他們能夠如願的暫時獲得成功,不久就栽在自己錯誤所得的結論中。這是因為他們不認識現象無常的真理。
身念處是對自己身體各個姿勢的正念和正知,諸如正念出入息的安般念(anapanasati),正念行住坐卧的四威儀,其他姿態的念住,正念組成身體的四大元素,正念體內的地大和水大的三十二部分,死屍腐化過程的觀照等等。這些身體物理的現象,是不停地在變化的,吃了食物,地大就變化了,上廁所小解,水大就變化了。實際上,它們的變化比我們所能知道的還要快,我們身體里各個組織的細胞,是在一直不停的生滅,新陳代謝進行著的。身體各個姿態和感受對貪求欲樂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習念處,貪慾強悟性低者主要靠觀照身體的不凈來捨棄貪慾。
在《雜阿含282經》對阿難說:「阿難! 若有於此五句:
(1)心善調伏,
(2)善關閉,
(3)善守護,
(4)善攝持,
(5)善修習。
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對六根修習到知如真,真真實實的知道六根是色法,意門是色心混合法,當六根以戒調服時,心就能安定下來,接受並應用佛陀其他的法門。
在《雜阿含570經》中利犀達多答質多羅(Citta)長者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云何?尊者!此諸異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時,諸上座默然不答,如是三問,亦三默然。
時,有一下座比丘名梨犀達多(Isidatta),白諸上座言:我欲答彼長者所問。
諸上座言:善能答者答。
時,長者即問梨犀達多:尊者!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尊者梨犀達多答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斯等諸見,一切皆以身見為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轉。
復問:尊者!云何為身見?
答言:長者!愚痴無聞凡夫見色是我、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識見是我、識異我、我中識、識中我。長者!是名身見。
復問:尊者!云何得無此身見?
答言:長者!謂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不見)色中我。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識中我。是名得無身見。」
我們對諸色生起執取,那即是『色執取蘊』,(rūpupādāna-kkhandha)。對色蘊的執取,那是極平常的事,因為凡夫沒有接觸到佛法。要是一個人不具足善根的話,第一他不會遇到,第二若見到也不會認識,第三若見到,會看,也不會明白。因此佛法的修持是∶「世尊所善妙及詳盡解說之法,須經學習和奉行,親自體會和自見,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時間與空間;請來親自查看, 向內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證知。」佛法只是給有善根的人聽和修的,而也只有精勤者與智者才能證知。不能如實的了解色法,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為我,我所有,如是由內而向外執取,就產生貪慾,瞋恚,痴與邪見等煩惱而造作惡業,結果為業所驅使在六道輪迴不能解脫。
我們為色相所矇騙,為外色所迷,為自身的身體所迷惑,為相續相所害,不能破解色相為四大所造,長久以來,不去觀照。因而以身見為本(根本)、身見集(起因)、身見生(生起)、身見轉(徊轉)。為什麼?因為我們見色是我(身體是我)、色異我(身體屬於我)、色中我(身體內有我)、我中色(我在身體內)。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只有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不見色中我。以及不見受是我。不見受異我、不見我中受、不見受中我。不見想是我。不見想異我、不見我中想、不見想中我。不見行是我。不見行異我、不見我中行、不見行中我。不見識是我。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不見識中我。這是要經過長久的觀照才會成功的。
在《雜阿含60經》里佛說∶「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識,不讚歎(受、想、行)識,不取於(受、想、行)識,不著於(受、想、行)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
受念處是對自己身心的感受,諸如身體的冷熱飽餓痛苦愉快,及心靈的苦樂等感受的觀照等等。這是在完成身念處的基礎上進一步的修習。我們能夠感受是因為身體的四大還和合著,還有生命在延續著,若四大崩離,生命斷絕,感受也就消失了。修習觀受的行者雖然眼、耳、鼻、舌、身接觸境界,但是心中清楚觸所生的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能以正念觀照,只是念住那些感受,不生貪瞋痴等煩惱。身體各個姿態和感受對貪求欲樂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習念處,貪慾強悟性高者主要靠觀照身體的感受,觀照是苦來捨棄貪慾。
心念處是心念的觀照修習,這是在完成受念處的基礎上進一步的修習。我們的心不停地在想,這是因為根門都在操作的緣故。正念觀照心念時,若是意門被一個新的境塵衝擊時,心很容易轉向新的目標去,這時觀照心就結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對新目標的認識和想,若行者警覺力不夠強時,他不知自己已經失去觀照力,所以必須保持很高很強的正念才能觀照心,在平時要一直以正念守住心。在《大念處經》里佛陀開示了十六種心念處的修習法。這種心念處的觀照必需在完成身念處與受念處之後才有可能開始的,因為心念很細很快,初學者是沒有可能掌握的。心念處修習對見解強者而悟性低的行者,是主要靠觀照各種心念的無常來破除常見。
《大念處經》里佛開示的十六種心念處是:?諸比丘!比丘心貪著,知(1)「心貪」。又心離貪者,知(2) 「心離貪」。又心瞋者,知(3) 「心瞋」。又心離瞋者,知(4) 「心離瞋」。又心痴者,知(5) 「心痴」。又心離痴者,知(6) 「心離痴」。又心集中(收縮)者,知(7) 「心集中(收縮)」。又心散亂者,知(8) 「心散亂」。又心廣大者,知(9) 「心廣大」。又心狹小者,知(10) 「心狹小」。又心有上者,知(11) 「心有上」。又心無上者,知(12) 「心無上」。又心有定者,知(13) 「心有定」。又心無定者,知(14) 「心無定」。又心解脫者,知(15) 「心解脫」。又心未解脫者,知(16) 「心未解脫」。?
在《清凈道論18品》里覺音解釋說∶「如果那瑜伽者以諸門(觀察法)把握了色,而後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細,非色不能現起,但他不可放棄重任(修行),必須把色數數思惟、作意、把握、確定。當他對於色次第澄清、去結、而極清凈之時,則以彼(色)為所緣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法念處是對法的觀照修習,當一個行者覺察到煩惱如貪慾或瞋恨心生時,覺察苦,苦生起的原因等。佛陀教導修習的法念處有五法∶五蓋,五取蘊,十二處,七覺分和四聖諦。法念處修習對見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是主要靠觀照心意的法塵的無我來破除我見。
這四個業處只是在培養起正念,並以正念面對所接觸的境,維持心在當下,不起任何思惟與分別。我們要時時刻刻地以正念觀照諸現象的生滅,並以正勤培育正念,減少不善念、雜念、與妄念的入侵。
推薦閱讀:
※美劇入門貼
※五線譜入門基礎樂理常識教學視頻
※國標舞初學者入門(III)
※易學常識入門
※工筆畫鴛鴦的繪畫入門步驟教程
TAG: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