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胰島素類抗糖尿病藥物盤點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稱,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4億,中國患者已經超過1億,並且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預計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將增至6.42億。目前,非胰島素類降糖藥物被分為8類,包括:磺醯脲類、雙胍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激動劑、二肽基肽酶- 4 (DPP-4)抑製劑、胰島澱粉樣多肽類似物等。它們大多用於2型糖尿病,並且是口服的,這樣的好處是它們可以與其他類藥物聯合使用,有些可用作固定劑量組合(如格列本脲加二甲雙胍,格列吡嗪加二甲雙胍,羅格列酮加二甲雙胍,羅格列酮加格列美脲等),聯合治療可以用於不能用一種藥物控制病情的患者。

磺醯脲類

磺醯脲類藥物是第一種可以口服的降糖藥物,適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磺醯脲類藥物通過阻斷胰島β細胞中的ATP敏感性鉀通道來刺激胰島素釋放,降低鉀通透性。這導致細胞去極化並增加鈣進入細胞,增加胰島素分泌。對於缺少胰島β細胞的1型糖尿病,磺脲類藥物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不起作用。第一代磺醯脲類藥物已很少使用,包括甲苯磺丁脲、氯丙醯胺和甲磺醯胺等。由於該類藥物會出現嚴重的低血糖癥狀,所以出現了第二代磺醯脲類藥物,包括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和格列齊特等。它們的安全性比第一代藥物有了長足的進步。

格列奈類

格列奈類藥物與磺醯脲類藥物作用機制相似,都是通過增強胰島β細胞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的釋放。代表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格列奈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樣會發生低血糖現象,有些服用者會產生視力模糊、焦慮、嗜睡、心跳加快等癥狀。

雙胍類

二甲雙胍通過減少肝臟中的葡萄糖的產生、增強胰島素對肌肉和脂肪的作用來增加對葡萄糖攝取。它對胰島素的釋放沒有影響,因此不會引起低血糖。二甲雙胍主要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

二甲雙胍還減少了小腸中葡萄糖的吸收,也可能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其降血糖的有效性與磺脲類藥物相當,它還降低與糖尿病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二甲雙胍也可以降低血漿甘油三酯水平,並可以預防體重增加,但二甲雙胍並不是減肥藥,想利用它用作減肥的人們可以考慮其他方式。它的不良反應包括腹瀉、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咳嗽、發熱、寒顫等。

噻唑烷二酮類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以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 (PPAR-γ)結合,並調控糖代謝與脂代謝的基因,增加脂肪和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促進葡萄糖的攝取。此外,它還可以降低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噻唑烷二酮不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卻可以降低血糖濃度,但它不會引起低血糖,其對葡萄糖控制的作用與磺醯脲或二甲雙胍相似。代表藥物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類也改善了脂質分布,因此可用於高膽固醇血症的2型糖尿病。它可以增加HDL膽固醇,但對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不明顯。吡格列酮比羅格列酮更顯著地降低甘油三酯,並已顯示減少心肌梗死和中風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液體瀦留、體重增加和貧血等。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該類藥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從而阻止葡萄糖吸收。其適用於不進行保守管理(飲食+運動)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非糖尿病患者將其應用於減肥。代表藥物包括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

由於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能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導致其在腸道中存留,進而被腸道細菌分解,引起胃腸道副作用,如脹氣和腹瀉。如果患者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發生低血糖,可以額外補充葡萄糖,因為這類藥物能阻止多糖的消化,補充單糖可以逆轉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造成的低血糖現象。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激動劑

GLP-1通過響應葡萄糖的攝入刺激胰島素的分泌。GLP-1類似物增強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分泌並抑制餐後胰高血糖素釋放,也可能導致食慾減退和胃排空緩慢。

艾塞那肽是從美洲希拉毒蜥的唾液中提取的39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且不易被降解,其血漿半衰期較長,N端氨基酸殘基與天然GLP-1高度同源。利拉魯肽與艾塞那肽在結構上有細微差別:34位Arg被Lys替代,且在26位的Lys上增加了一個16碳的側鏈,側鏈是通過谷氨醯基連接到Lys26上的,該衍生物在體內可藉助醯胺鍵與血漿白蛋白形成複合物,從而延緩了腎臟的代謝清除, 半衰期可達10h。艾塞那肽和利拉魯肽僅適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

DPP-4抑製劑

DPP-4又稱為T細胞表面抗原CD26,是一種細胞表面的絲氨酸蛋白酶。DPP-4在腸道中表達最高,在肝臟、胰腺、胎盤、胸腺也有表達。DPP-4的主要作用是分解體內的蛋白質,能分解一種由腸道細胞分泌的GLP-1。

DPP-4抑製劑類藥物通過抑制DPP-4酶,增加腸降血糖素(GLP-1和GIP)的循環水平,這也導致胰島素對葡萄糖的敏感性增加和胰高血糖素濃度的降低,從而降低血糖濃度。目前上市的DPP-4抑製劑主要有5種,分別為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苯甲酸阿格列汀。

在DPP-4抑製劑中,已報道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皮疹甚至史蒂文森-約翰遜綜合征,更常見於西格列汀,並且該葯可以引起肝酶升高,急性胰腺炎,便秘,嘔吐和頭痛。DPP-4抑製劑不易引發低血糖,但與胰島素促分泌素(如磺醯脲類)聯合使用時,會有可能發生。沙格列汀與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頭痛增加有關,2014年2月,美國FDA宣稱沙格列汀可能會有心臟病發病風險,其雖然可以控制血糖,但是需要為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人增加其他治療手段,防止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的提高。而百時美施貴寶否認沙格列汀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並且稱沙格列汀非常安全。

胰島澱粉樣多肽類似物

胰島澱粉樣多肽是胰腺β細胞分泌的激素,它減緩胃排空並減少胃腸液的分泌從而減緩了食物的消化,使血糖水平的上升最小化,同時它還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減緩葡萄糖的釋放,同時增強胰島素的作用,並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普蘭林肽模仿胰島澱粉樣多肽的作用,在進食後(餐後)控制血糖濃度。普蘭林肽是目前該類藥物中唯一批准的,與胰島素聯用,適用於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普蘭林肽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口舌腫脹、低血糖癥狀(如寒戰,頭暈,暈厥,心跳加快,煩躁,緊張,出汗,震顫等)。

參考文獻:

1.Cell signalling in insulin secretion: the molecular targets of ATP, AMP and sulfonylurea

2.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veterans with type 2 diabetes

3.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guanide, biguanide, and bisbiguanide agents for antiplaque activity

4.The Prospective Pioglitazone Clinical Trial in Macrovascular Events

5.Antidiabetic Medicinal Plants as a Source of Alpha Glucosidase Inhibitors

6.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s: How do they work as new antidiabetic agents?

7.Incretins, Diabetes,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What the GI specialist needs to know.

8. Structures of human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reveal a new substratere cognition mechanism


推薦閱讀:

這一物竟是天然抗癌藥物之首
殘忍的活人殉葬: 嬪妃們被藥物致睡後體內注入水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進展
藥物不良反應,靜脈給葯佔五成
嗑藥成癮 致死率飆升 美國藥物濫用真的很可怕?

TAG:藥物 | 糖尿病 | 盤點 | 胰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