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光線與色彩的運用

【轉載】 光線與色彩的運用

光的原理、光譜、可見光範圍

光是一種能量,是電磁輻射的一部分。電磁輻射產生一種可以穿過空間的「光子」。光子有能量,但沒有重量,大批的光子按一定方向穿過空間,形成光束。光子的能量在其周圍產生電磁場,電磁場是看不到的,但通過一些儀器可以測量到。

光子的運動和產生的電磁場強弱是按正弦波方式變化不定的,這和光子的能量大小也有關係,能量大的光子產生的電磁波頻率比能量小的光子產生的電磁波頻率要高,光子的能量越大,波動的頻率就越高。

光的頻率一般以單位時間(每秒) 振動的次數多少來計算,稱為赫茲(Hz)。而實際上電磁波頻率的範圍很寬,我們人類眼睛可以看到的光線在電磁波的家族中只佔很小一部分。電磁波每一次振動所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這其中包括波長為數百米的無線電波至波長為10- 1 3m的γ射線。人眼只對波長為380~760nm這一狹窄的範圍內的光線敏感,而這一部分光即為可見光範圍,其頻率從低向高依次按赤、橙、黃、綠、青、藍、紫排列,其低端和紅外線相鄰,高端與紫外線相連。可見光的這種依次排列用色標表示即稱為「光譜」。在可見光光譜範圍中,不同波長的光所表現出不同的顏色,我們稱之為不同顏色的色光,將全部不同顏色的色光均勻混合後,就形成人們常見的白光。相反,我們也可以用三稜鏡將一束白光分解成如同彩虹一般的七色彩光。雨後出彩虹就是這一道理。

色彩的三屬性——色別(相)、明度、飽和度

排列在光譜中的各種色光,在我們攝影的實踐中常呈多種變化,為了能了解這些變化,並能科學地藝術地應用這些色彩,我們首先要歸納出決定色彩狀況的三大屬性,即色別、明度和飽和度。

·色別(色相)

色別是指各種顏色或色光的名稱和屬性。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在色譜中,這些色彩之間是漸變過渡的,因而根據不同的需要,我們又可以分出不同色別的不同數量的色彩來。如橙黃、深藍、淺藍、紫紅……多達無數種,在印刷工人與美術設計師手中,常見一種色譜查閱手冊,其分類可達數百種色樣。對色彩的這種分辨能力,藝術家與普通人是有很大差別的,每位精通西洋繪畫的畫家,其眼睛對色彩的識別能力是非常驚人的。而對於我們攝影人,要拍攝出不一般的高水準攝影作品,也需要練出一雙高靈敏識別色彩變化的火眼金睛來。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

按傳統繪畫理論,明度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在不同色相的色彩中可以按人眼感覺到的明暗程度將其分出等級來,如黃色感覺最亮, 橙和綠次之,而紫色顯得最暗;其二是指在同一種色相的色彩中,在不同環境與光照下所呈現出明暗不同的差異。須注意的是,這種變化有時光照越強,明度越高,但色彩有時會感覺更淡,這提示我們在實際拍攝中正確曝光,以及在用電腦調整色彩明度時應注意實際效果。

·飽和度

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度,也有人理解為鮮艷程度。

飽和度高的色彩其固有色的特徵越明顯,鮮艷度也越高,但有時色彩層次會顯得不足,明暗變化也會減弱。但飽和度與明度不能同等對待,明度高的色彩,飽和度不一定高。

在彩色攝影作品中,色彩飽和度過低會產生昏暗、色彩不明快的感覺,尤其是數碼相機拍攝出的原始照片,色彩飽和度都不會太理想,需要我們在電腦中適當調整。但在調整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能將色彩飽和度調得過高,雖然色彩變得無比艷麗,反差也得到增強,但會感覺被攝物色彩嚴重失真,缺少層次,使畫面變得俗不可耐。

色光的三原色

在對色譜中色光的識別中,人的眼睛生理特點起著重要作用,而人眼對色譜中紅、綠、藍三種色彩尤其敏感,故科學家認為人類視網膜上存在有感紅細胞、感綠細胞與感藍細胞。再通過這三種色光的比例不同混合而又生成其他各種色彩。於是理論上習慣把紅、綠、藍三種色彩稱為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後呈現出白色感覺,失去這三種色光即感覺為黑色。數碼相機中感光晶元(CCD或CMOS)即是根據人眼睛的這一生理特性設計出來的,只有這樣拍出的彩色照片才能符合人類視覺的欣賞習慣。

繪畫顏料的三原色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以上講的色光的三原色是從光的透射、反射、直射現象研究中得出的結論。而畫家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通過對顏料的配製得出另一種結論,他們認為通過對紅、黃、藍顏料的配製使用,可以產生更多的色彩,而這三種顏料混合後又能產生黑色,於是習慣上把紅、黃、藍稱為顏料的三原色。如果說色光三原色是從研究光線的直射、反射、透射習性中總結出來的理論,那麼顏料的三原色則可以說是從物體(顏料)對光的吸收習性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理論。但把紅、黃、藍作為三原色也有值得再討論的地方,我們認為應該先劃定對某些色彩的統一稱謂,區分品紅與紅,青與藍的不同之處,就會認同把黃、品紅與青稱為顏料的三原色可能更科學。

補色

從色輪中我們可以看出,處在環形色輪中相對的兩種色彩有一特點,它們如果是色光混合後會呈白色光,如果是顏料混合後會呈黑色或灰色,於是我們就將這樣的兩種色彩稱為互補色,其中一種色可稱為另一種色的「補色」。如紅和青為互補色,藍和黃也是互補色。在用彩色負片拍攝影像時,負片所呈現的物體顏色與實物顏色即為互補關係,如綠葉在彩色負片底片上呈現品紅色,人的臉在底片上也是呈現出青色,只有在經過印放照片後才能再一次通過互補色關係在彩色相紙上還原出物體本身顏色。兩種互補色在同一畫面上出現會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也會讓人眼看上去有明亮的感覺,這主要是兩種互補色在人眼視網膜里有混合後產生明亮白光的效果,我們在實際攝影創作中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利用互補色形成強烈色彩對比,提高畫面的明亮度。

消色

紅、綠、藍三原色色光混合後呈現白光效果;而品紅、青、黃3種顏料混合後會形成黑色。但更多情況下含有等量三原色的色光在照射物體時會有不能完全吸收或反射的時候,於是物體會呈現出深淺不同的灰色效果,可見黑、白、灰都不含彩色成分,當然也可以說它們包含等量的所有色彩成分。只不過這些色彩都被平均吸收消失掉了一部分,於是我們稱黑、白、灰為「消色」。消色本身不帶有任何色彩,但它和任何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時都會感覺和諧,其本身也顯得更加沉著莊重,故生活中成年人都會選擇一些黑、白、灰色的服飾裝點自己。

我們在攝影創作中也要善於利用黑、白、灰消色的這一特點,如在彩色照片中,帶有一些黑白灰色塊的作品有時看起來色彩感更顯明亮艷麗;黑白之間會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運用得好又便於我們突出畫面中的主體。在攝影界中,捨棄色彩,選取黑白影像表現世界的攝影家至今仍然很多,他們善於利用黑、白、灰製造多層影將彩色世界抽象為黑白的世界,藝術上表現得十分完美,甚至讓欣賞者看後感覺比彩色照片更雅、更莊重、更具藝術魅力。在繪畫理論中,常把金色和銀色也放在消色的範圍之中。但金色在攝影藝術表現中呈現出的應是金黃色,不應屬於消色。

色溫與白平衡

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太陽的光線在日出日落時與中午時的色彩也相差很大。對於這些,我們人類的眼睛已經適應,在任何光源下都會認為紙是白色,蘋果是紅色的。但無論是傳統相機中的彩色膠捲,還是數碼相機中的感光晶元,都不會像人眼這樣隨光線變化而變化,它們都會如實地記錄物體在不同光源照射下所呈現出的不同顏色。

為了使拍攝出的彩色照片能符合人眼對物體固有色的認識和感覺,我們的攝影器材設計者必須設法通過相機內影像處理系統去對不同環境下的同一物體的顏色進行適當修正,即設法使物體本來顏色得到適當還原。當然,數碼相機拍出的影像還可通過後期的電腦操作對色彩進行修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必須要熟悉「色溫」與「白平衡」這兩個概念。色溫是衡量色光中含紅光與藍光比例多少的一個度量單位,其本身與溫度並沒有直接關係。色溫低, 含紅橙光比較多。色溫高,含藍紫光比較多。科學家制定的方法是在絕對零度(-273℃)時對一黑體(如鐵塊)進行加熱,於是鐵塊隨溫度升高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再由紅色變為橙色、白色(已成液態),當溫度升到6 000℃以上時顏色開始向藍色區域擴展。於是科學家就把不同溫度下黑體輻射出的色光顏色用該溫度值作為它的「色溫」 數值, 單位用「 K 」 來表示。 蠟燭光中含紅光較多,色溫在1 600~1 800K,而白色熒光燈中含藍光較多,色溫高達4 800K;影室用的鹵鎢燈為3 200K,中午時的陽光大約為6 000K,電子閃光燈的色溫類似中午日光,為5 500~6 000K。在使用傳統彩色膠片拍攝時,校正色溫使色彩正確還原有3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在製作時就將彩色膠捲按燈光型與日光型不同色溫分別製造,供不同光源下選用;第二種方法是拍攝時在鏡頭前加用不同型號的升色溫(藍色)或減色溫(橙色)的濾色鏡校正;第三種方法是在洗印照片時加用濾色鏡進行校色修正。而在數碼攝影中,相機上設有一擋「白平衡」調整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修正色彩偏差時,我們知道只要被攝物中的白色物體(包括灰、黑消色)色彩還原正確了,其他顏色肯定也會還原正確,於是我們就把白色物體作為色彩還原的關鍵參考點,稱為「白平衡調節」。白平衡調節的實質就是對色溫進行校正,讓被攝物體固有色得到相對的色彩正確還原,只不過數碼單反相機不用濾色鏡了,只要通過調整相機上的有關按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初學者實在感覺不好操縱,還可以選用白平衡「自動調整」擋,若還有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後期電腦處理時適當校正。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彩色照片並不需要完全地追求色彩絕對還原,有時還必須強調現場氣氛與環境光的影響。如拍攝日出日落時紅光多一些更好看,而陰雨天、霧天帶點藍色調更顯優雅與肅靜。

推薦閱讀:

【寫生啦】 顏色與光線的微妙處理——薩金特(附細節圖)
如何讓色彩充分塑造對象的體面結構、光線和顏色!
點石成金 外景光線與色調的控制-第2頁-學院頻道-蜂鳥網
裝潢簡樸 光線明亮 養生好所在
了解光的特性-照到被攝體上的光線

TAG:光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