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三)
06-17
己二 能應六天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六天,但這所謂六天,不是通常說的欲界六天,因此應化的六種天中,包括有欲界天及色界天。至無色界天,是沒有色法的,亦無身相示現,所以經文中沒有說無色界天。凡所示現的身相,必為物質與精神和合的生命體。無色界有情,既是純屬精神活動,所以不說無色界的身相示現。若諸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梵王』的『身』相而『得度者』,觀世昔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王的臣佐。因有所統領的天人,當然就有輔助梵王統理天國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為印度婆羅門教所信奉的梵天,亦即現代基督教、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以婆羅門教的思想說:我們這個世界人類,乃至一切有情,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都是大梵天王所創造的。因此,婆羅門教把大梵天看成是人類宇宙的創造者。梵天本身是無始無終永恆不變的,是能支配及主宰人類一切的,所以梵天在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地位很高。但在佛法立場上看,梵天於宗教上,是屬於一神教所信奉的對象。其貪慾心極為薄弱,如欲界所有的物慾與淫慾,均已暫斷,嗔心更是不會生起,所以凡是一神教徒,都認為創造神是最仁愛的。但以佛法說,嗔恚心誠然不起,貪慾心確亦很淡,但憍傲與諂媚心理仍常作祟!關於這,佛經中曾有這樣的說明:佛世時,佛弟子中有位馬勝比丘,一次曾去梵天王宮,正好遇到梵天為其臣民訓話,而且非常自傲的說:我是世間主宰者,是人類的創造者,是絕對究竟者,是最極安樂者,你們是我的子民,不能到達我這樣的地位。興高采烈的正講至此,忽見馬勝比丘站在面前,立刻停止不講下去,且將馬勝比丘引至無人之處,然後悄悄的向馬勝比丘說:剛才我對臣民說的話,請你別要認真,並請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揭穿我的戲言。由此可看出梵天的兩種煩惱:在臣民前所表現的是憍傲,在馬勝前所表現的是諂媚,所以仍有煩惱存在。生天,如生欲界天,只行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上二界天,還得加修禪定。但這還只能做到初禪天的天臣和天民,如要做大梵天王的話,必須更修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可見作大梵天王,亦不是簡單的事。做到大梵天王的地位,在婆羅門教中,固然至為偉大崇高,但佛法認為,不過是一天王而已,還不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梵天雖自認為是宇宙人類的創造者,但卻無力挽救這個苦惱的現實世間,所以當佛出現世間成正覺後,最初原想不說法的,後因大梵天王的請求,佛才開始為人類說法。即此一點,可以證明真正能救世間的,唯有佛陀。如梵天有力量救世間,那又何必請佛說法?亦因如此,梵天歸依了佛陀,成為佛法中的護法者。如一般的寺廟佛殿中:大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像;小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迦葉、阿難二大尊者像;但有些地方卻例外的,在佛像旁,塑有大梵天王及帝釋天像。這因梵天與帝釋,是佛法有力護法的關係。觀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其他身分可以度脫得了的,所以就現大梵天王的身相,來為他們說離愛斷欲法,四無量心法,讓他們依法修行,進而獲得身心解脫。此天所以叫做梵天,是因無有愛欲而得清凈色相的原故。其次說應帝釋身。帝釋,是欲界的天人。欲界六天,分為兩類:一是地居天,一是空居天。地居天有二,就是四天王天與忉利天。帝釋,是忉利天主,居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亦稱三十三天,謂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天,加當中的帝釋天,就成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在佛法中,亦有一段因緣:謂於過去久遠以前,當迦葉佛的像法期間,有個窮女子出現於世,見到一尊迦葉佛的塑像,像上的金已剝落,覺得不很莊嚴,於是發心欲為佛像裝金,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結果只好向人乞化,把一點點錢積聚起來買金,金買好了,又請三十二位工匠來鋪金。匠人感於貧女乞討錢財來為佛像裝金的虔誠,乃共發心義務來完成這一工作,由於這一福德善根因緣,他們死後就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個工匠做三十二天的天子,貧女為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是略稱,具足應雲釋提桓因,義譯為能天主,亦佛法中的護法神,與中國向來說的玉皇大帝相似,所以有人以玉皇大帝比喻帝釋天。因帝釋是佛法的護法神,所以常來人間聽佛說法。當其正聞法時,對佛所說世間無常的道理,尚能深自領悟,但一回到天上,即為天上的欲樂所迷,忘記了什麼叫做無常,當然也就不能如法修行。關於這,佛經中亦有這樣一個說明:有次帝釋來人間聽法後,表示回到天宮,定要好好修行。待帝釋回到天宮後,佛的神通第一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為了考驗帝釋是否真的修行,緊隨帝釋天后,亦到忉利天宮,竟見帝釋天終日在享受五欲快樂,根本忘了修行的這回事。目犍連尊者為了警覺帝釋天,特以神通力令天宮震動。帝釋驚悸之餘,一眼看見目犍連,即很誠懇的說:尊者!你怎麼與我開這麼大的玩笑?使我的宮殿都震動起來!尊者開示他說:剛才你從佛處聞法回來,說要如法修行的,怎麼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乾二淨,只知道享受欲樂呢?天宮震動,是警告你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欲樂不可貪著,亦是不可靠的,你為什麼這樣迷戀於欲樂呢?若諸國土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帝釋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為說生滅無常的真理,令其覺悟世間無常,依法修行而得解脫。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三種天身。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為欲界的最高一層天。所謂他化自在,是即表示這天所有的種種娛樂,不用自己費力去變化,自有其他天人變好各式各樣的五欲快樂,供其無礙自在的享受,所以稱為他化自在天,這是他福德所感的。智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此欲界的自在天與色界的大自在天,以佛法說,都是違害正法的魔王天。通常說的天魔,就是指此。如佛弟子修行得法,魔王就會下來擾亂,使行者增添很多麻煩。如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前,即曾遭遇魔王擾亂。魔王擾亂,有軟硬不同的兩種辦法:軟的辦法,是以種種欲樂的引誘,如魔女的媚惑,王位的賜與,財利的奉贈等;硬的辦法,是以種種手段的威嚇,如魔兵魔將用刀槍劍戟等對付。但佛當時對這一切,根本不加理睬,亦不為其所動,真正做到儒家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工夫,所以佛能降魔而成正覺。降魔,即是降伏這他化自在天的天魔。魔王是擾亂修行人的,所以普通都說魔王不好,要遠離魔,不但不予合作,亦不與其往來。但大乘佛法,對魔王亦要感化;魔王本處在黑暗中,要勸導他走向光明;魔王行為是要向下墮落的,即鼓勵他不斷向上;魔王動念大都趨向惡的方面,即要設法使他改惡向善。所以世間若有眾生,『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所說,不是魔王法,而是如來正法,使之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墮落走向升華,由罪惡走向純善,使之改邪歸正,終於得到解脫。魔王與佛是敵對的,發現佛身去感化他,不特不接受感化,且可能更會與佛對立,發現菩薩身去感化他,他亦會感到你是爭取他的眷屬的,同樣不會接受菩薩的教化。在此情形下,只好示現同樣的身分,首先與他打成一片,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以佛法加以勸導,令改邪歸正做好人,進而引之入佛法中來,唯有運用如此方便,才能度化自在天魔。所以大乘佛法,不但不厭魔恨魔,而且對魔予以高度的同情和憐愍,以佛法轉化他,才是佛法精神。若遇魔來,即立刻的離開,對之不加理會,那麼,世間的惡魔和惡人,不是永遠不能受化,不能改邪歸正了嗎?所以菩薩度化眾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對象,就是天魔都要現身度化。大乘佛法的偉大,即在於此。大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四種天身。大自在天是中國話,印度叫做魔醯首羅天,亦即大魔王天,在色界第四禪廣果天上的一天。與前自在天,同樣是擾亂修行人的魔鬼,其道理和前面所說是一樣的。智論所說三目八臂騎白馬執白拂者,就是外道所奉祀的大自在天。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大自在天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使令從佛法的修學中,而得身心的自在解脫。說到這裡,或者有人要問:菩薩為什麼要現魔王身說法?這在維摩詰經不思議品中有這樣的話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示現魔王身的菩薩,不特不為魔眾所嬈,且能如法教化魔眾。因為必須現魔王身才能感化他們,所以不得不如此方便示現。但這不是普通眼光可以看得出來的,是以吾人別把魔王看成真正的魔鬼,有的應以菩薩來看待的,這從菩薩示現魔王可以得到證明。天大將軍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五種天身。查此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經常保護帝釋天的,亦屬欲界忉利天的天人相。在一般人看來,帝釋是常受快樂的,而且其所受快樂,非人間所可比擬,但帝釋亦時受戰爭的威脅,因阿修羅常來向其挑戰,而發生激烈的戰爭。每當帝釋與阿修羅作戰時,那個首先出陣交鋒的,就是這位天大將軍,經中有時叫做那羅延將軍,或堅固力士、金剛力士等。佛教山門內俗稱哼哈二將的,左邊就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就是那密跡金剛力士,而此統稱天大將軍。天大將軍為菩薩之所示現的,如韋陀贊中說的「韋陀天將,菩薩化身」,是最好的明證。菩薩化身的韋陀,為佛法的護法神,手中持有金剛降魔杵,鎮守山門,擁護佛法。此菩薩示現的天大將軍身,不一定是指那位菩薩,有時可能是文殊、普賢,有時可能是觀音、勢至。現在本經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天大將軍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以化度之,使他從佛法的護持中,逐漸走上解脫的大道,甚至令其成就最高無上菩提。毗沙門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六種天身。毗沙門是天王,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四天王天,屬欲界地居天的第一天,居於須彌山的半腰。東方名叫持國天王,南方名叫增長天王,西方名叫廣目天王,北方名叫多聞天王。多聞,為毗沙門的義譯,亦譯遍聞、普聞,不過通常都叫多聞。在婆羅門教,將之稱為財神,即守護財寶的神。佛教大寺廟中,山門內有四大金剛,即此四大天王,皆為佛法的護法神。能修五戒十善的,即可上生四天王天,世間若有一類眾生,以其他的身分不能度化他,『應以毗沙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除了令其好好的做佛法的護法外,並且為說五戒十善的生天法,使之以此為階梯,而逐漸的趨向解脫之道,以求得身心解脫。由此可知佛法流行在世間,不但要有弘法者,還要有護法者,如在家學佛的國王大臣以及一般男女居士,都是佛法的護持者,佛陀有時曾鄭重的將護持佛法的責任,付託一般居家學佛者的。天神護法,現在不妨說一實例:如佛教比丘、比丘尼戒律,依照向來所說,白衣是不許可看的,誦戒時,白衣亦是不可聽的。佛在世時,一次比丘們舉行半月誦戒,有人在門外偷聽,可是護法神見到,立刻以金剛杵,對偷聽者,當頭擊下,令他趕快離開。證知有護法天神護持佛法的。觀音菩薩應現天身,如上所說,只是欲色二界的六種天身。於欲界中,說到地居的二天,空居的他化自在天,沒有說到夜魔、兜率、化樂的三天;於色界中,說到初禪的梵天,四禪最高的大自在天,沒有說到其他的諸天;而於地居的四王天中,亦只說到北方多聞天王,東南西的三方天王,亦未說到,這是什麼道理?是不是菩薩不應其餘諸天之身?不!菩薩任何天身都可示現的,現在所以沒有說到者,是舉一以代表其餘,免得經文過於煩瑣!己三 能應五人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五人,但這五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在國家負有領導責任或有相當地位的人,他們原來不一定是信佛的佛弟子,但菩薩示現為他們的身分後,可以逐漸轉化他們來信佛,而成為佛法有力的外護,使佛法在世間,更為廣大的流行,以影響更多的人來信佛,這是很重要的。在應五人中,首先說應小王身。王在君主時代,為一國的主人,是統領整個國家的,具有無上的權威。在中國古代,諸位都知道,大國的國王稱為大王,小國的國王叫做小王,所以小王是對大王而言。但在印度,除了一般國王,傳說尚有轉輪聖王,是能統一天下的,如鐵輪王能統一南贍部洲,銅輪王能統一二洲,銀輪王能統一三洲,金輪王能統一四大部洲。即此統一天下的輪王稱為大王,一般小國的統治者叫做小王。小國的國王,不是一個兩個,如古代的中國及印度,都是有很多小國的國王,這在佛經叫做粟散王,謂小王之多,如粟散在各地那樣的多。國王,不論是大是小,都是一個最高的統治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國家的總統,或元首、主席之類。他們對國家的全體人民,負有保衛照顧的責任,即保障全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一國治理得好與不好,在古代專制時代,與集權的最高統治者,有著極大的關係。如國王是暴君或昏君,必使全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中,遭受無窮盡的痛苦,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若國王是聖君或明君,處處愛護老百姓,時時關心老百姓,一切以老百姓的福利著想,不苛捐雜稅以擾民,不無辜殘殺以害民,百姓就可安居樂業,過著和平幸福生活。所以,一個國王對國家人民的影響是很大的。假定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能夠信仰佛法,以佛法的五戒十善,教化人民,指導人民,使得全國人民,都能信仰佛法,奉行佛法,則這國家一定是和平安定的。發心行菩薩道的菩薩,所以要示現國王身,不是自己想做人民的統治者,而其目的是為度化人民。若國土中有類眾生,『應以小王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隨順眾生的要求,『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所說的法,當然不外五戒十善,使人民本此戒善,奉公守法,和樂相助,果能如此而行,不但得到佛法的受用和利益,並且能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類眾生的心理,大都是向上看的,若一國最高統治者,果能信奉佛法,並以佛法化民,必然會得到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亦即百姓自然而然的來信佛法,所以佛陀曾將護持佛法的重任,付託國王。例如印度佛滅百年左右,有位統一全印的有名的阿育大王,就是佛法最有力的護持者。在他未信佛前,是個非常殘暴的君主,經常隨意將人親自動手殺害,致使全國百姓非常震驚,並且給他起了一個惡名,叫做「暴惡的阿育王」,亦稱為黑阿育。後來經一僧人的感化,即消滅了過去殘暴的噁心,奉行佛法,進而大築佛塔,供養佛陀舍利,以擴大對佛法的宣揚,並定佛教為國教,使印度成為佛教的國家。阿育王自己,亦一變而為仁慈、和藹、愛護百姓的明君。過去對待臣民的暴虐手段,不再出現,從前「暴惡的阿育王」,不再有人叫他,代之而稱呼他的,是「仁慈的阿育王」,亦即白阿育。黑是代表兇惡殘暴,所以佛法說的惡業,亦名黑業;白是代表仁慈善良,所以佛法說的善業,亦名白業。阿育王信佛以後,不特是第一位佛教的傳道帝皇,且是第一個認識到在治理國家時,宣傳是極重要的君主。後來他對於王權,不當作是一種權力,而是看做建立和平、善意和慈悲的工具。而且,阿育王並不以自己國內對佛法的宣傳,能達到邊疆部落的成功為滿足,還要到遙遠的國家去宣傳佛教的教義。曾派佛教使節到敘利亞、埃及、馬其頓等國家宣傳佛教,而最成功的宣傳,可說是錫蘭。現在我們常聽到「世界佛教運動」這句口號,近代這句口號的喊出,不用說,太虛大師是第一人,但在古代印度,推進世界佛教運動的,不能不說阿育王是第一人。因此二,若說阿育王是觀音菩薩的示現,是也未嘗不可的。在阿育王之後,約在佛滅四百多年,又有一位迦膩色迦王出現,亦為佛教有力的護持者,對佛教的貢獻是很大的。其他,如中國的唐太宗、隋煬帝、梁武帝、明太祖等國王,對中國佛法的普遍弘揚,也是盡過最大的努力的。中國向稱隋唐是佛教的黃金時代,這一方面固然有很多大德高僧出現於世,努力佛法的弘揚;一方面亦得力於當時國王的護持和推動。這些,亦都可以看作觀音的示現。在應五人中,其次說應長者身。長者,等於中國說的耆紳、士紳之類。依佛經說,真正的長者,應具有十德,就是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智深、行凈、禮備、上嘆、下歸。於中,前五德屬於身體方面的,後五德屬於心理方面的。簡單說:德望豐隆的,人格崇高的,德行美滿的,財產眾多的,知識廣博的,年齒已尊的,信義孚眾的,稱為長者。為長者的,不論出現於社會的那一角落,都能受到廣大人群的尊重恭敬。為長者的,不論做事或處理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極為公道正直的,諸如在鄉間地方,往往有些事情訴訟多年不得解決,可是一經長者出來說句公道話,立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大家心悅誠服的接受調解,可見長者的影響力之大。若他能信仰佛法,則對他具有好感以及恭敬尊重他的人,自然也就隨之奉行佛法。觀音菩薩深深了解這點,對世間的眾生,若有『應以長者身』才能『得度者』,『即』為『現長者身而為說法』,勸他做人應該正直、公平、敦厚、樸實。一般人聽到長者這樣說,自然很樂意的接受,並且老實的照著去做。所以,信佛法的長者,感化力也是很大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身為長者,不能以佛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亦不能以佛法去化導一般人民,其長者的資格,也就成為問題。應五人中,第三是應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學佛之士說的,男的學佛叫男居士,女的學佛叫女居士,好像只限於學佛人的一種稱呼。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學佛者的專稱,如四種姓中的第三吠舍,就有居士一流,是指從事農、工、商而富有的人。不過,真正做個居士,也要具有四大美德:一、對於世間的功名官宦不去追求,換言之,不貪世間的榮華富貴,高尚其志而不願事奉王侯。二、對於世間的種種欲樂享受,看得極為平淡,決不妄事追求,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且於內心蘊蓄有崇高德行。三、雖不追求財富,而家具有財富,且不重視財富,能以自己的財富,施捨廣大的人群。四、自己以道自娛,即於修道中自得其樂。總之,「舉凡不貪名利,不慕富貴,澹泊自持,廉潔隱居,明哲保身,人格高尚,或受三歸,或持五戒,清凈自修,不為煩惱所纏,任勞任怨,以身作則,叫做居士」。如我國古代在山林中修心養性之士,可稱居士。這種人,道貌岸然,態度瀟洒,逍遙自在。若以出家人身份去和他談佛法,可能格格不入,若現同等的身分與之接近,久而得到他的信任,進一步就可引導他到佛法中來。所以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居士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菩薩現居士身的,在中國佛教中,可說是很多的,如古代的龐蘊居士,近代的楊仁山居士,對知識界文化界人士的感化,都曾發生過很大的影響,而有著很大的貢獻。行菩薩道的人,不如聲聞者的呆板,是可示現各種不同身分去化度眾生的。所以修學佛法的在家二眾居士,亦可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問題是在做居士的人,本身是不是依於佛法而行?是不是依佛的正法去行化?如果是的,在家居士接觸的人多,可從身語所表現的行為,以引導感化他人來歸信佛法。這是在家居士的責任,不可推諉的!應五人中,第四是應宰官身。宰官,通指政府中的文武百官,是協助國家首領治理國家的。古代,除國王外,國家最重要的負責人,是輔助國王的宰相、丞相、首相,其他一切供職於政府的,皆可名官。以現在話說,就是公務員。如一國的總理,各院院長,各部部長,乃至省主席、縣市長、鄉村長等,無不包含在宰官兩字之中。最高的官,如宰相、總理、或行政院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負行政的責任很大。小如一般的縣官,古稱父母官,對老百姓,亦有相當的影響力。假定宰官信佛,百姓亦會隨之信佛。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宰官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慈悲,『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古今信奉佛法、護持佛法的宰官,是很多的。中國佛法能延續到今天,並仍繼續不斷的流傳下去,宰官們的信佛與護法,不能不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長官信佛,其部下及人民,自然亦受感染而信佛法。一個良好的宰官,向上,對國家的最高領袖,必須竭智盡忠,向下,對所治理的百姓,必須愛護照顧,果能如此,那你信奉佛法,對佛法的弘揚,自然產生很大力量。不唯如此,還可運用宰官身以教化宰官。如軍政長官,一方大員,不是普通人可以教化的,所以觀音菩薩,隨順眾生之機,示現宰官身分,為之說法勸導,令得身心解脫。應五人中,第五是應婆羅門身。常聽佛法的人都知道,印度有四種姓的階級,就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這四種姓中,非常的不平等,婆羅門向被認為是最高的一個種姓。據摩奴法典說:婆羅門是從梵天的口裡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屬專司祭祀的僧侶,其地位特別尊貴,並且具有超越國王的特殊權力,除了祭祀之外,他們不用做任何工作。剎帝利是從梵天肩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指揮軍隊和管理行政的人,諸如國王和武士,都是屬於這一階級。他們雖然比不上婆羅門那麼高貴神聖,但地位也相當高。吠舍是從梵天膝上生下來的。他們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婆羅門和剎帝利兩階級所需的生活品,主要是由他們供給。所以這一階級人物,包括農民、商人、手工業者。首陀羅是從梵天腳底生出來的,為最低下的階級,所做的是下等職業,終生做牛做馬,還要忍受無理的刑罰!這四種姓,不但在社會上的地位,是極不平等的,就是在宗教的信仰上,也是極不平等的。以在社會說,首陀羅要想與其他的種姓接觸,是都不許可的。首陀羅在路上行走,假定腳踏到婆羅門身上照射下來的影子,也將罹殺身之禍。摩奴法典又這樣的規定:「首陀羅用草葉觸及婆羅門的身體,應行處斬」。由此可見社會上階級,是怎樣的森嚴了。以在宗教說,首陀羅是非再生族,其餘的三姓是再生族。所謂再生,就是人死以後,可再投生做人,因為他們生前有讀誦吠陀經典的權利。所謂非再生族,就是死了以後,一切也就算了,根本沒有可能再來人類受生,因為他們生前沒有權利讀誦吠陀經典。所以印度的四種種姓,其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是很明顯而嚴格的。若世間有一類眾生,『應以婆羅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為他們說什麼法?說平等法,以明人類生而平等的,沒有誰勝誰不如的差別,任何人不可自高自大,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或如以色列人所說「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或自認為自己這一種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印度婆羅門,以為是世間最殊勝、最優秀的種族,經常要踏在其他的種族之上,控制他們,指揮他們,令他們服從自己。現在觀音菩薩示現與婆羅門一樣的身分,以身作則的到處表現平等的精神,以感化婆羅門,打破森嚴的階級觀念,信受人類以及眾生一律平等的真理,本此平等的真理去行,逐漸得到究竟的解脫!己四 能應四眾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四眾,就是佛法中的四眾弟子。在講之前,先將這段文分別來讀:『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塞』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比丘是印度話,中國譯有三義,就是乞士、破惡、怖魔。乞是乞求,士是人的代名詞,就是乞求的人。向來有兩句老話說:「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是乞士的意義。因為生存在這世間,為了維持生命,不能不受用飲食,但這都得向在俗的人乞化。一個出家行者,如果只為乞食而乞食,不知乞求如來的正法,那就與一般討飯的人沒有差別了。所以佛陀規定,在四十里之內,有人講經說法,出家二眾如不去聽,即是犯戒。破惡,是說出家二眾,既然已經出家,就應本著佛法修行,破除種種的惡法,如出家不能破惡,那就與俗人無異。怖魔,是說出家二眾,在登比丘壇時,白四羯磨受比丘戒,諸護法神皆來護佑,遣使地行夜叉,報告空行夜叉,展轉傳到魔王天上,魔王就生起極大恐怖。魔王所最喜歡的,是魔子魔孫多,令三界內的眾生,都掌握在他的魔掌中,決不願意有個眾生跳出他的掌握。現在出家人發心受戒,依法修行,將離三界,當然使魔恐怖起來,所以名為怖魔。比丘尼的尼字,是女的轉音,即出家的女眾。舉個觀音菩薩示現比丘身的實例:我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自得正法眼藏之後,特來我國行化,初到南京與梁武帝見面,相談不能相契,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得慧可二祖,乃傳佛法心印給彼。不久,達摩祖師圓寂,葬在熊耳山上。可是經過兩年,北魏特使宋雲,在蔥嶺見到菩提達摩,持有一隻鞋子獨自在行走,宋雲問他到什麼地方去,他說回西天去。宋雲回到魏土,把這消息傳出,最初大家不信,後來開棺視之,棺內空無其人,只剩鞋子一隻。由於達摩只履西歸,所以後來佛教界,就傳達摩祖師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再說一個觀音示現比丘尼身的例子:在比丘尼傳中有僧端比丘尼,是劉宋時代人,其家世代信奉佛法,姊妹兩個誓願出家,但僧端的相貌美麗,在鄉間是很聞名的,很多有錢的人家,來向她的母兄說婚,母親及兄答應了一個人家的婚嫁。到了臨嫁前三日,因為僧端不願結婚,於是躲入一個佛教的寺廟,誠心誠意的誦普門品,經過三日的時間,一天在禮拜中,忽見佛對她說:你的夫婿就將命盡,你但精勤勇猛的修持,不要為這事過分憂念!後來其夫婿,真的為牛觸死,而她在佛法中修持,亦得到很大的受用。所以亦可說她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優婆塞是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男,或清信士;優婆夷亦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女,或清信女。兩者為在家學佛的二眾弟子,是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行人。觀音菩薩示現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在中國觀音靈感錄中,可說是很多的,不必再多舉例。即如現在在座的四眾,究竟那位是菩薩示現的,我們凡夫肉眼,自然看不出來,但不能因看不出來,就以為沒有菩薩的示現。所以觀音菩薩慈悲,在這現實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四眾不同的身分,才能得到度脫的話,立即示現四眾不同的身分,為他們說各別不同的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己五 能應眾婦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眾婦,這裡說的眾婦,不是指一類的婦女,而是指各類的婦女,且是已結婚的婦女,而成為家庭中的主婦,她們在家庭中,有著特殊地位,因為家庭,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假定家庭主婦,能夠發心學佛,很可能的促成彿化家庭,佛化家庭為佛化社會的基本,我們如要社會得到佛化,必須先從家庭佛化做起。在這意義下,家庭主婦,自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這段文,可分作四段讀:『應以長者』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居士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宰官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以印度種姓說,長者、居士,屬於吠舍族人;宰官,是負國家政治軍事重責的,屬於剎帝利族;婆羅門,乃四姓中最高貴的一族。還有屬於賤族的首陀羅,在本文中沒有談到。觀音菩薩現婦女身,所以只現屬於再生族的三種種姓,而不現非再生族的首陀羅婦女身,是因首陀羅族,在當時社會,非常的卑賤,如現其婦女身,所說佛法,不會有人信奉接受,當然也就不會發生效力,所以不現首陀羅婦女身。長者及居士,在社會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在政治方面,有其相當的力量;婆羅門,在宗教界,有其特殊的立場。所以菩薩示現這三類婦女身,以作為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賢內助,來推動佛法,其所得效果,當然就很大。可見菩薩現身,不是無目的的,而是以佛法化導人群的,那一階層發生大的化導影響,菩薩就在那一階層示現,以期達到佛法化世的目的。於此或有人問:在國家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婦女,首推王后,而她的影響力,更不是其他婦女所及,為什麼經中沒有說及現王后身?王后的地位高,號召力強,是最好推動佛法的呀!依古德解釋:君主時代的王后,大都居住於深宮中,很少到宮門外去活動,不如其他主婦能接觸到廣大群眾,所以本經沒有說現王后身。但楞嚴經中,亦說現王后身而為說法的。如說:「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王后在宮中,亦可教化其宮中眷屬的。若如現代的第一夫人,菩薩更可示現而為教化了。婦女,在家庭、社會,的確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宗教來看,不論那類宗教,以比例說,女性的信者多於男性的信者。而且一般說來,婦女的智慧以及能力,與男眾是不相伯仲的,甚至有些婦女的智慧,還超過男眾很多。所以,婦女一旦信仰一種宗教後,不但對該宗教的真理不斷予以追求,而且其信心亦最虔誠真切。試看各個宗教的傳教大會,均以婦女聽眾為多,由此可見婦女在宗教上的虔誠。既然如此,任何一個婦女,應養成宗教的信仰心,當然是極為切要的,因為婦女是否養成宗教的信心,對人生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婦女在家庭中,具有三大天職,就是養育子女,烹調飲食,宗教信奉。前二者,現在姑且不談,且來談談宗教信奉。一個家庭主婦,如果具有宗教的信仰,對上,可以影響翁婆,對下,可以影響兒女,對中,可以影響丈夫。如是,家庭全體人員,都沐浴在宗教的氣氛中,自然就會和樂融融,而過著愉快的家庭生活。如對兒女影響說:做母親的果真是個虔誠的宗教信徒,兒女天天受到耳濡目染的感化,自然亦會隨之信仰宗教。比方為佛教徒的母親,能將兒女常常帶到寺廟佛堂中去,讓他們在佛法的氣氛中,慢慢的受到薰陶,自然就留下深刻的宗教印象。到了因緣成熟,就會信奉佛教。因此,觀世音菩薩對那些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才能得到度脫的眾生,就現種種婦女身適應他們而為說法,勸導她們如何在家庭中,做個賢妻良母,以求身心解脫。己六 能應二童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二童,就是童男童女。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所謂童男、童女,是指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男女孩子,但這裡應把範圍擴大來說,即不分年齡大小,只要是還未結婚,或抱獨身主義的,都可包括在童男、童女中。童男、童女有一特點,就是天真純潔。如大人見到孩子們,動輒就說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或說他們非常純潔,沒有一點虛偽。事實確也如此,因為他們還未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習慣的薰染,所以心地實是天真純潔的。成年人如常與孩子們接觸,即很容易的喚起自己的童心,那怕是久經滄桑,世故極深的人,如與孩子們混在一起,亦會引發其赤子之心。青年佛教與佛教青年一書中說:「佛教也讚美童年,不單贊他的真誠、純潔;特別注重他的慈和,內心有無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為真理而追求」。所以童男與童女,實在值得寶愛的!一個人在童男、童女的這個時期,由於它的本身還像一張白紙一樣,你要把他塑造成怎樣一個形態,就可成為怎樣一個形態,如在一張白紙上,要塗紅色就成紅色,要塗黑色就成黑色,所以在這時期,加以引導教化,是最容易亦最重要不過的。我國有句諺語說:「桑樹枝子從小屈」,如果桑樹長高長大了,就很難使它彎曲,唯有乘它枝小葉嫩時加以彎曲。此喻引導孩子,要在七八歲時開始,就對他們加以適當而有效的教導,方可使他們做個循規蹈矩的好兒童,他日長大了,亦可成為一良好的公民。若在童年就染上不良習慣,被不良分子誤導走入歧途,如台灣所說的太保太妹,香港所說的飛仔飛女,新加坡所說的阿飛等,不但他個人前途由此斷送,對社會安定亦起不良作用。如現在各地社會不良少年的到處滋事,使得負責社會治安的人員感到頭痛,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因此,對童男、童女的化導,不論從那方面說,都是異常重要的。佛教近來有「佛化兒童」之說,就是運用佛法教導兒童,使每個兒童的思想行為,都能合乎正軌。觀世音菩薩,見到世間有類眾生,『應以童男童女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開示他們要做一個人格完整而對社會有用的人!己七 能應八部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護法眾。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天』:印度叫做提婆,中國譯名為天。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裡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龍』:這在中國,向來說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並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面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捨棄嗔心。或說:龍宮在海底里,怎麼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說法。『夜叉』:前面說過,這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乾闥婆』:中國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楞嚴經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阿修羅』:中國有三譯: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二、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三、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由於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欲,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係,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遊玩並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當阿修羅盡興之後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說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感於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於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並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後已。可是這麼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衝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與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說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到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修羅失敗,逃匿於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末,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麼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後即墮阿修羅道。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布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捨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脫。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迦樓羅』:中國譯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佛經中說: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里。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面一樣。上面說,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於是走來佛前對佛說:你老慈悲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說: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以後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布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等,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飢餓之苦!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千萬不可草率了事!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真可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世間若有眾生,要以迦樓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為其宣說仁慈愛物之法,使之照著去行,而得身心解脫。『緊那羅』:中國譯為疑人,或譯疑神,這類眾生頭生一角,看來使人生起是人非人的疑惑,所以譯此。亦為帝釋天的奏樂神,與前乾闥婆奏樂神所不同者:乾闥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樂;緊那羅所奏的是法樂。亦可說,前者是奏世間的音樂,後者是奏出世間的法樂。若有眾生要以緊那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為其宣說如來正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脫離緊那羅的鬼神生活。『摩侯羅伽』:中國譯為大蟒蛇神,或譯地龍,據說是人形蛇首的樣子。若有眾生要以摩侯羅伽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摩侯羅伽身,為其宣說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使其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總結上面的八部。所謂人非人:有說似人身而非人身,名為人非人;有說八部鬼神,本來不是人,但變作人形來到佛前,名為人非人;有說人指人類四洲的人群,非人指八部鬼等。雖有多種說法不同,但我以為第一種說法,較為合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救度天龍等八部眾生,乃適應他們的各自機感,應以何身化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說『即皆現之而為說法』。己八 能應力士應以執全剛神得度者,即現執全剛神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力士,在三十三應身中,這是最後一應身。執金剛神,是佛法的護法神,因他手中經常執有金剛寶杵,所以得名執金剛神。佛教以慈悲為本,什麼不與人爭的,可是世人抓住佛法這點,常常想來破壞佛法,因為佛弟子不願有違慈悲,乃由護法神執金剛寶杵,以降伏破壞佛法的惡人,使他們不致造下毀法的重罪。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場,對於世間的眾生,應該慈悲的地方當然要慈悲攝受,應該折伏的時候亦應要威猛折伏,威德並用,才能普救群生。佛教的護法金剛神,亦是有其來歷:相傳過去有轉輪聖王出世,娶二夫人,第一夫人生有一千王子,第二夫人僅生兩個王子。第一夫人的一千王子,自接觸佛法後,都發起大菩提心而廣行菩薩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將來當然會要成佛,可是誰先成佛呢?父王為了知道這點,特令發菩提心的王子拈鬮以定成佛的先後,結果,最初是拘留孫佛,末後是樓至如來,釋尊是第四成佛。所以要定次第,因為在一世界中,不能有二佛同時出現於世的。第二夫人的兩位王子,見長兄們皆發菩提心將來成佛,於是大太子願作大梵天王,在諸兄成佛時,請佛轉妙法輪,第二太子願作護法神,在諸兄成佛後,為佛法的護持者。此執金剛神,就是轉輪聖王第二夫人的第二太子。釋尊於千子中,為第四位成佛,所以釋尊出世,先有大梵天王的請轉法輪,次有執金剛神的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執金剛神』去度化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執金剛神而為』宣『說』護持如來正『法』的教法,使之依法而行,做個佛教的有力護法者。戊二 結德勸供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在此娑婆世界游化,這不過是舉一個簡單的數字,形容觀音菩薩以不同身分,遊行化導眾生的工作。實際,觀音菩薩,正如其他大菩薩一樣,能化千百萬億身形,於種種世界化度眾生的。為此,釋尊特再總結觀音種種功德,以勸無盡意及諸天人發心供養。『無盡意』!釋尊這樣稱呼當機者的法名後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觀音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乃至現種種不同身形在世間教化眾生所有的一切功德,而這一切功德,觀音菩薩都已圓滿成就,正因觀音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能『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以種種形,指現種種不同的身形,是顯觀音所現身形之多;游諸國土,指觀音不但在此娑婆世界示現的機會多,同時亦於十方無量國土中,現種種身教化眾生,是形容菩薩游化世界之廣;度脫眾生,意謂菩薩以種種不同身分,游化一切國土,不如一般人的遊山玩水。亦不如現代人的到處觀光,遊覽風景,而是為了度脫眾生的。要知娑婆世界的眾生痛苦,固然需要菩薩的教化和度脫,其他世界的所有眾生,亦同樣的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痛苦,亦需要菩薩去化度令得解脫,所以這是顯示觀音的教化之眾。在此要特別說明的:觀音菩薩本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大士,在他游化諸國時,不如我們所想像的,今天游化娑婆世界,明天游化凈琉璃世界,後天又游化另外一世界,假定如此,觀音菩薩真要忙得席不暇暖!所以嚴格說來,觀音游化諸國,是在同一時間之內的,而且本有的觀音,沒有離開極樂世界一步!前曾說過,如天上月亮只有一個,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江有水萬江月,且不論千江月萬江月,都在同一時間顯現,而真月依然在天空中,從未來到江水中去。因此,有四句話說「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爾」。通理法師說:「雖曰以種種形,唯是一真;雖曰游諸國土,不離當處」。都是此一意思的徹底透露。在此更有要了解的: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到十方世界度脫眾生,經過相當長久的時間,照理苦惱眾生應被度脫,為什麼十方世界中,現在還有這麼多的苦惱眾生?別說其他國土,單以娑婆世界來說,就仍有許多沈於苦海中的眾生,受種種痛苦的襲擊,沒有得到解脫,這是什麼道理?依經中說,這不是觀音度生不夠努力,亦不是菩薩在度生過程中有分別心,這個我度,那個不度,問題在於眾生是否肯得接受菩薩的化度,或者看這眾生與觀音菩薩是否有緣?有的眾生與觀音無緣而為觀音所化度不了的,當然就要其他菩薩來教化,才能得到解脫!所以佛菩薩只能化度有緣的眾生,假定無緣是沒法可化度的。正因如此,觀音菩薩,雖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化眾生,現今仍有很多眾生在苦海中不能解脫。問題不在菩薩身上,而在眾生身上,所以要想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首先要與菩薩結下法緣,不然的話,是不能得到菩薩度脫的!觀音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以種種形游化諸國,既然是為度脫眾生,則菩薩對於眾生的恩德當然是很大的,『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講到供養,通常說有事供養與理供養的兩種。如四事供養,或六供養,或十供養,都叫事供養;設會其理而證入諸法法性,與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是為理供養。經中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什麼叫做法供養?就是如法實行,為最上的供養。像「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都可稱為法供養。不論什麼供養,最要的是一心一意,恭敬至誠,所以說一心供養。丁一 正答游於娑婆戊一 顯示妙德己一 能施無畏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此明觀音能施眾生無畏,因而別號又名施無畏者。佛勸無盡意發心供養觀音後,接著又對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眾生『無畏』。菩薩摩訶薩,意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因同樣是菩薩,但有初發心菩薩與久修大行菩薩之別。觀音是位大菩薩,即將繼承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當然不是一般初發心的菩薩,所以稱為菩薩摩訶薩。怖是恐怖,畏是畏懼,即通俗說的害怕。急難,是突如其來,使人措手不及,無法預防,無法應付的一種災難。有福慧者,急難當前,固可隨機應變的予以克服,但若智慧缺乏,不能應付急難,而於內心生起恐怖畏懼的時候,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立刻或隱或顯的在你面前,施予你的無畏,解救你的急難,『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說:「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亦同於此。於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現在不妨舉一實例說明:在我國晉朝的時代,有一大德名釋達開。一次上山去采甘草,不意竟為羌人捉住,關在一個木柵當中,而在達開之前,被關進柵內的,已經有十餘人。羌人是很兇暴野蠻的,每日將被關的人加以烹煮,到最後只剩下達開一人,達開知道明日就要臨到自己,當然不免會生起怖畏,可是怖畏又有什麼用?只好誠懇的默誦觀音普門品,將自己的生命交給觀音菩薩。到了天快亮時,忽有一隻大虎跑來,守衛木柵的羌人,看到老虎來了,就各自逃跑了,老虎不但不走,且將木柵咬出一個洞。達開這時心裡想:雖逃脫了羌人的殺害,但必不能逃出虎口,因而,一方面害怕不已,一方面誠念觀音,等到柵被老虎咬穿了時,虎不但不吃達開,且立刻的離柵而去。到這時候,達開知是觀音驅來相救的,於是得脫羌人之難!當知這就是菩薩的能施無畏!又如有一人獨自上山採藥,忽遇猛虎迎面撲來,不用說,此人這時心中,是感到相當怖畏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忽有一老婆婆出來大吼一聲,其兇猛可畏的老虎竟然回頭而去。採藥者於驚魂甫定之餘,再去細看一看時,老婆婆已渺不可見。當知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為救眾生急難而來施予無畏的!在這世間,怖畏急難,是很多的,但最大的怖畏與最大的急難,無過於生死,因為一切怖畏,皆由生死而來,假定沒有輪轉生死的生命體,那裡會有各種怖畏急難現前?所以生死是最大的怖畏!眾生果真感到生死可畏,想要跳出生死輪迴,觀音菩薩就會適應我們的要求,隨你所需要的怎樣身形,立即以怎樣的身形,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離生死之法,使你不再感到生死可畏,施予修行了生死的方法,才是真正施無畏者。佛法通常說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的三種,一般以為財施很重要,殊不知法施及無畏施更為重要!觀音以無畏施於眾生,所以稱為施無畏者。己二 能感供養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此明能感供養。釋尊勸大眾應一心供養觀音,無盡意是位大菩薩,深知供養的重要,所以在聽佛勸供後,『無盡意菩薩』立刻稟『白佛言:世尊』!你老人家要我們一心供養觀音,『我』們現『今當』遵慈命,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即』刻『解』下掛在『頸』上的『眾寶珠瓔珞』,而這寶珠瓔珞的『價值』,大約值『百千兩金』,即值十萬兩黃金,以示其異常貴重,現在把這貴重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菩薩與菩薩間的互相稱呼,即具有仁慈的人,或具有仁德的人。無盡意雖這樣的誠心供養,但當『時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他的供養。從文字上看,這段文的意思,是很淺顯的,但文中所含的義理,卻是很深的,不可等閑過去!瓔珞,在印度是一種裝飾品,掛在頸上的飾物叫瓔,纏在身上的飾物叫珞。瓔珞的貴賤,要看各人的身分地位及經濟環境以分別的。如現在的人,喜以鮮花結成花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或以珠子穿成一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均可名為瓔珞。現在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以眾寶珠所串成的,單說寶珠,是指摩尼寶珠而言,現說眾寶珠,是指一切珍珠寶貝,亦即上文說的七寶。正因瓔珞是眾寶珠所串成的,所以特別貴重,價值百千兩金。在這段文中,有句特別值得注意的話,就是「受此法施珍寶瓔珞」。因為無盡意所供養的寶珠瓔珞,明明是財物,應該說為財施才對,為什麼說為受此法施?財施是有形的物質,法施是無形的真理,二者是絕對不同的。現在我們要問:無盡意從頸項上解下來的寶珠瓔珞,究竟是財物?抑或是什麼?佛經所說瓔珞,常是代表功德,所以寶珠瓔珞在此,就是代表種種功德。無盡意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已經積集了無邊的法寶功德,莊嚴自己所證得的清凈法身,所以這裡說的頸項,是代表所證的真如法身,而此真如法身,是用種種清凈功德所莊嚴的。現在從頸項上解下寶珠瓔珞,是即表示菩薩雖證法身,而不安住於法身,從法身中示現化身,來到世間度化眾生,現在以此無盡功德,一心供養觀音菩薩,所以名為法施而不名為財施。無盡意聽佛介紹觀音菩薩成就種種功德,而自己本身亦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可說二大菩薩已得心心相印。佛要無盡意一心供養,想到觀音已成就種種功德,根本不須要財物供養,所以就以自己所積聚的功德,本於一念恭敬,誠心誠意的去供養,這才是最上供養,才是真正供養。或作這樣的解說亦可,就是所供養的雖屬財物,但當正在供養之時,決不在這上面著相,了達所謂三輪體空,根本沒有實在能施的人,沒有實在接受布施的人,亦沒有中間所布施的財物,所以雖終日實行布施,而絲毫不居布施的功德,且認為我這樣做,是自己本分內的事,因而即財布施而轉為法布施。吾人發心布施,財施即為財施,是因發心布施以後,牢牢記著布施這件事,不能做到三輪體空這個程度,所以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同時,還可作這樣的說,就是無盡意供養寶珠瓔珞,不是為自己求功德的,而是為眾生求福德的,如為自己求功德的話,這功德就是屬於有漏功德,不能成為無漏的清凈功德。因為是為眾生求福的,所以將此供養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使諸眾生同樣得到這功德利益,所以能即財布施而轉為法布施。我們眾生不同,不論做了什麼功德,總認這功德是自己所有的,不肯與諸眾生共享其利,好像給了眾生,自己就有所缺少,故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眾生所以不能無相布施及回施眾生,因為以為這是實有的,而不知道能如此做,所得功德更多更大;菩薩深深的了解這點,所以能不著相行施而又回施眾生。無盡意是位大菩薩,通達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故即財施而為法施。有以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代表智慧,而以觀世音所成就的功德,是代表慈悲,悲智為每一菩薩行者所共具有的,但經中往往以某一功德,為某一菩薩所特有,如觀世音以悲為他的特德,無盡意以智為他的特德,現在無盡意以其所特有的智慧,奉獻給具大慈悲的觀音,因而使得觀音悲智交融,上求下化,運用自如,所以稱為法施。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而觀世音卻不肯接受,這是什麼道理?就世俗說,珠寶是人人所愛的,沒有的時候,千方百計去求得,如果有人送你,怎會不肯接受?眾生所以不斷的在追求珠寶財物,是由貪慾的驅使;觀音菩薩早已遠離了貪慾,那裡還會隨便接受別人的供養珍寶?是以不受。就佛法說,觀世音固然具有無盡意的智慧,無盡意亦同樣具有觀世音的慈悲,每一大菩薩都是悲智具足的,還有什麼與及受可說?觀世音菩薩深深了解這點,所以無盡意雖誠心誠意的供養,但觀世音卻很客氣的婉拒接受。『無盡意』菩薩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他的瓔珞供養,於是『復』又很誠懇的稟『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我們的供養是很誠意的,請您『愍』念『我等』沒有種種功德莊嚴自己的原『故』,慈悲接『受此』微分的『瓔珞』供養,使我們略為培植一點功德!從無盡意的再度請求,可知無盡意的發心供養,不是專門為自己的,而是為了一切眾生。因無盡意見到眾生在生死中受苦受難,就是由於過去沒有培植福德,現在你觀世音如不慈悲接受我們供養,那眾生在未來世中,豈不苦難更多?因此請求接受供養,亦唯有如是為眾生髮心供養,才是真心供養。己三 能修供養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婉拒接受,在此情況下,要供養的供養不到,當會感到異常失望!不過在此還須知道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此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即單純的以教化眾生為目的,決不含有其他的絲毫副作用,當更不會指望別人供養自己。現在無盡意受釋尊的勸告發心供養,在未得佛陀勸告接受之前,觀世音菩薩自不可隨便的接受。釋尊深知觀音的用心,所以當『爾』之『時』,大聖『佛』陀就來『告』訴『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愍』念『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這些眾生,在娑婆世界,都很苦惱的,因從來很少種諸善根,培諸福德,現無盡意代表眾生髮心供養,亦如自己缺少福德善根,如觀音菩薩不肯接受,豈非令眾生長夜於貧窮困苦中,永無培植福德善根的機會?為令眾生培植福德善根,所以佛陀特令觀音接受供養。『即』在聞佛慈悲勸告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立刻懷著「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的心情,接『受其』無盡意代表眾生所供養的『瓔珞』。於此所應特別注意的:上面佛要觀世音接受瓔珞,不但要他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亦復要他愍念無盡意菩薩,現在觀世音表示接受瓔珞,只說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未說愍念無盡意菩薩,這是什麼意思?佛比菩薩高一級,在佛的立場,固然可說愍念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與無盡意,都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彼此的地位是相等的,在菩薩的立場,觀世音說話,就要有分寸,不能說愍念無盡意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只說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觀世音菩薩,為了聽從佛陀的勸告,為了愍念四眾及天龍等,將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接受過來,但觀世音菩薩並未將之據為己有,立刻把它『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經文至此,可說已經講完,但其中還有深義,必須再略為說明:觀音最初不接受供養,後經佛陀勸告接受此瓔珞,是為不受而受,以佛法的理論說:不受,是顯示性空;而受,是顯示緣起。所以不受而受,乃是即性空而緣起的意思。觀音接受後,立刻轉伸供養,等於未受,是為受而不受,以佛法的理論說:受是顯示緣起,不受顯示性空,所以受而不受,乃是即緣起而性空的意思。可見在這文中,實包含了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的甚深義理。即緣起而性空,就是一般說的妙有真空,亦即心經說的色即是空;即性空而緣起,就是一般說的真空妙有,亦即心經說的空即是色。觀音菩薩契入畢竟空寂性中,不再執著一切諸法有實自性,所以即將瓔珞分作二分,供養現在的釋迦佛與過去的多寶佛,自己仍是不受。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亦即現在佛,應當要供養,是不用說的。可是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還得略為一談。釋迦,是種族名,義譯能仁;牟尼,是聖者德,義譯寂默。所謂能仁,代表佛陀利他的所有慈悲,謂具拔苦與樂的仁慈,而又有積極利他的才能,是為能仁之義。所謂寂默,代表佛陀自利的甚深智慧,謂具廣大無邊的智慧,以之破除煩惱而獲自利,是為寂默之義。實行仁慈,是顯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靜默照,是顯佛陀的出世空寂。從這釋迦牟尼四字之義,我們可以看出佛是怎樣的自利利他並重,又怎樣的統一世出世間的兩面。多寶佛是過去佛,怎麼會出現在法華會上的?其因緣也得略為說明一下:據法華經告訴我們:當釋尊在靈鷲山說法華經,說完正宗分,將要講流通分時,忽有一寶塔,從地下出現於空中,塔中安置多寶佛的舍利,塔中並且發出很大的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世尊所說的法華經,都是真實不虛的。如該經見寶塔品說:「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庄校之....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接著又說:「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凈,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由於這種因緣,所以當佛說法華經時,多寶佛為實現其弘願,佛塔即從地湧現,為釋迦牟尼佛而作證明。在當時法會中,有過去多寶佛,有現在釋迦佛,佛佛是道同的,觀音菩薩轉伸供養,不能單供養那一尊佛,所以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戊二 應問結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到此應問結答,佛又叫聲『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我上面所說的『如是自在神』通威德之『力』,而『游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講到自在,有所謂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之說,但最重要的,不外身心二大自在。如身能夠進退無礙,名為身自在;如心能夠遠離系縛,對於一切通達無礙,名為心自在。法華經序品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是心自在義;唯識演秘中說:「施為無擁,名為自在」,是身自在義。講到神力,就是神通力,有人對這三字作這樣的解說:「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綜合自在神力四字,就是不假作意,任運現前,神妙莫測的意思。如是自在神力,是指前文所說現三十三應身,作十九說法,教化救度各類不同眾生而言。游於娑婆世界與前游諸國土,是彼此互影的:即前說游諸國土的時候,並不是不現身於此娑婆世界,現在說游此娑婆世界時,亦不是不赴感於十方諸國土,但因觀音菩薩與娑婆眾生特別有緣,又因娑婆濁惡,菩薩大慈大悲,特別常時游化,所以我們應對觀音特別尊重恭敬供養。甲二 偈頌合顯乙一 重問得名所以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本品長行,在前已經講完;本品偈頌,現在繼續來講。長行,是以散文的體裁宣說的;偈頌,是以韻文的體裁宣說的。佛所說經,大都具有這兩種體裁的。如法華經的二十八品,只有最後普賢菩薩勸發品沒有偈頌,其他各品是都有偈頌的。不過什公所譯的法華經,未將普門品的頌文譯出,後來有一位闍那笈多,將這偈頌譯出,其後諸師認為這是梵本所有的,於是就將此偈,補在什公所譯長行普門品之後,合成完整一品。所以現在流通的法華經之普門品,都有此偈頌,因而依此頌文,略為加以解釋。偈頌是對長行講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差別,但必要四句,方可為一偈。梵語叫做偈陀,中國譯為應頌,華梵兼舉,故稱偈頌。不過分而言之,亦有兩類差別:一是單獨結句以演法義的,在十二部經中稱做伽陀,譯為孤起頌,或名不重頌;二是對前散文所說經義而在重結伽陀句,在十二部經中稱做祇夜,譯為應頌,或名重頌。現在本品的偈頌,就屬重頌的一類。所以名為重頌,亦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後來法會的聽眾,亦得簡略的聽到前面散文所曾說過的;一是為了對前所說未甚了解的聽眾,亦能因此而得了解並易於記在心中。『爾時』,是指佛陀說完長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就在這個時候,復『以偈』頌『問』於佛『曰』:『世尊』,為佛的十種通號之一,受世出世間的一切凡聖之所共尊而得名的。獲得無上正覺的世尊,與普通凡夫是不同的,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所以說為『妙相具』。具諸妙相,在提婆達多品,說為「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在藥王菩薩本事品,說為「容顏甚奇妙」。佛的具諸妙相,一般都是約應化身說,而提婆達多品說法身具相,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法身是不是具相,學者間有諍論的,現在不去深說,因為說來話多。至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煩瑣的名相,自不必一一的列出。主要的有:足下千輻輪相,胸前卍字相,眉間白毫相,頂上肉髻相等。相好不是偶然得來的,是由修諸福德所得的。所以有兩句話說:「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而且每一相好,須要百福培成,不是簡單的事!吾人如要得到相好,只要如法的實踐德行,就可如願以償,因為這是修成的,不是天生的。『我』無盡意『今』再『重問』佛陀:『彼佛子』是以『何因緣』,得『名為觀世音』?頌中的彼及佛子,都是指的觀世音菩薩。佛子,本是信佛學佛者的通稱,如所說的四眾、七眾,都可稱為佛子,但這裡是專指觀音菩薩說的。不過嚴格說來,佛視眾生等同一子,是則法界一切眾生,都稱佛子亦不為過。但分別來說,亦有所謂嫡子、庶子之別。依大乘佛法說:二乘人為佛的庶子,是不能繼承如來家業的;菩薩乘是佛的嫡子,能紹隆佛種擔荷如來家業的。是以真正堪稱為佛陀嫡骨兒孫的,唯有自利利他弘法度生的菩薩。觀音是位大菩薩,當有資格稱為佛子。要知佛陀出世,完全以弘法度生為家務事業,除了弘法度生,沒有別事是佛所要做的!我們現在既是佛子,就當如佛一樣的弘法度生,擔當如來所應擔當的事業,如為人子者繼承保持父母的事業一樣。做了佛弟子,不能做佛化事業,而只是以應酬佛事為終身事業,不特對佛為不孝,亦辜負了自己做個佛子。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人類正需要佛法的救濟,為佛子者,更應積極負起弘揚佛法的工作,以免世界人類毀於氫氣彈的威力之下!因此,我望有心紹隆佛種,不令斷絕的真正佛子,應知本身責任的重大,一致起來為佛法為人類為眾生,努力做佛化事業!乙二 合顯得名游化丙一 顯得名所以丁一 總標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凈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無盡意用偈向佛請問,『具足妙相尊』的佛陀,也就以『偈答』覆『無盡意』說:『汝』今『聽』我來略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行』門,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那樣簡單的,而實在是微妙不可思議的。觀音所行的各種法門以及所得的各種功德,為什麼不說觀或說視而說為聽?這在前面解釋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已經說過,由於菩薩的六根互用之故,現在不再重說。由於觀音在修不可思議的行門中,已經獲得不可思議的威德神通之力,所以能夠『善』於普『應諸方所』。這裡說的諸方所,是指的十方國土,意謂觀世音菩薩,本於三十三應身,應現於任何一個國土中,亦即在每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觀音菩薩的示現,上面說的「無剎不現身」的這話,亦可作為「善應諸方所」的註腳。不但在空間中,無一世界不現,就是在時間中,亦無一時間不現。觀音能夠做到「無剎不現身」的這個程度,是由於他過去開始發心的時候,曾經發過其深似海這樣的弘誓,所以說『弘誓深如海』。弘是廣大的意思,誓是制約的意思,就是本著自己所立的大願做去,不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下,都不因遇到任何阻礙與挫折,放棄自己立願所要做的一切。法界次第下,有這樣幾句話:「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製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也」。一個立志發願的人,如不自製其心,非要這樣去做,難免會要退敗下來。唯有本百折不撓的精神,於發誓立願以後,一心專志的向前奮鬥,在未滿足志願以前,決不罷休。什麼才算弘誓?在佛法說,唯有度生的大誓願才是。但度生亦不是度一兩個眾生或少數眾生,而是普度一切眾生。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真正的弘誓大願。觀音在凡夫位中初發心時,曾發十二大願,如說:「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正好作此弘誓深如海的說明。所以一個真正菩薩行者,不但有他們所應共立的通願,亦有他們各自所立的別願,如觀音的十二大願,固然是別願,就是釋迦的五百大願,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大願,都是約個別的誓願說的。發了菩提心,立了弘誓願的觀音大士,不是在一天兩天之間,就完成其廣大誓願的,而是經過不思議的塵劫,精進勇猛的實踐菩薩行,才到達現在一生補處的地位,所以說『歷劫不思議』。劫在印度,叫做劫波,與剎那相對的。剎那,代表最短的時間;劫波,代表最長的時間,而這長時間,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時來計算它的。劫波,又譯大時,如智度論第十八說:「大時名劫」。向來分有小劫、中劫、大劫的三類。觀音自行化他所經歷的時間,不是一劫兩劫,三劫五劫,可為我人心思口議所能測度到的,而是經過塵點之劫,不是我人所能思議得到的。觀音菩薩經歷不可思議的塵沙之劫,廣修菩薩大行,其所經歷的時間當然是很長的,正因實踐菩薩行的時間極長,所以所奉事的佛也就多到百千萬億,如金剛經說:「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此頌說『侍多千億佛』。諸佛出世,菩薩所以侍奉,一因菩薩是要常隨佛學的,雖說佛佛道同,但每尊佛的度生方便,畢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菩薩不得不事奉佛而隨之學習。二因菩薩是要助佛揚化的,雖千萬億佛出世,菩薩不得不事奉在佛的座前,聽候諸佛的遣使,以助諸佛的宣揚法化。侍佛既然很多,積行當然亦勝,所以所發的願,亦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絕對不含有其他不純正的雜念在裡面,是為『發大清凈願』。吾人立願,如果純為個人謀求發展,那不但內心早就已不清凈,且由願力的推動,而表現於行為的,自亦不是純潔的。菩薩立願的動機,向上看,所求唯有佛道,向下看,所求唯在度生,因而身語意三業的一切活動,或暫時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或永遠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所謂三業無過,名為清凈,才是真正的清凈大願,亦唯有這樣的清凈大願,方能應身一切國土,普遍救度一切眾生。通理法師說:「歷劫二句,顯自修行勝;言菩薩因地修行,所歷之劫,已至不可思議;所侍之佛,已至多千億數,其行可謂勝矣」。那末,發大清凈願,當然是顯所發願勝。「願大、行大、供佛多,源長流遠,根深蒂固,所以具有如是普門示現的應化身,施大無畏,不可思議的妙力,猶如水漲船高,泥多佛大,這是釋迦佛讚歎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妙力」。因此,觀音菩薩的若行若願,都是不可思議的,都是值得讚美的,因他不是自身要這樣做的,實是為了眾生才這樣做的,為了一心教化眾生令得解脫,以致犧牲自己去證覺最高無上的佛果。佛又進一步的對無盡意說:上面我雖為你說了觀音菩薩的自他行願,現『我』還要『為汝』要『略』的說一說觀音菩薩的化他之行。觀音是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無時無刻不關懷我們眾生,因此,我們不論是『聞名』以『及見身』,乃至『心念』菩薩,都會得到菩薩的感應,而『不』致於『空過』的。通理法師說:「聞名必稱,以口業為感;見身必禮,以身業為感;心念必觀,以意業為感。三者皆能致應,故不空過」。有人以為口頭稱名,身體禮拜,心念思惟,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實益的,這是絕大的錯誤,亦是沒有宗教信念的過失!『能滅諸有苦』者,這就是顯示聞名、見身、心念所得的殊勝利益。諸有,簡單的說,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的三有;處中而言,是指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的九有;詳細分析,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不還。統稱為有者,約其有因有果,因果不昧說的。平常我們把有,當著存在的意思講,即三界內的每個有情生命體,雖沒有實在自我可得,但緣起和合的假相,的確是存在這個世間的,所以說名為有。二十五有的不同生命體,從世間的觀點去看,當然是有苦樂懸殊差別的,如天上是極樂的,地獄是極苦的,人間是苦樂參半的;可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三界二十五有的眾生,同在生死苦海中,沒有那個不受苦痛逼迫的。苦以逼惱為義,通常說有八苦,現依智度論第十二,略說二種苦:一、內苦,是指身體上的四百四病苦,心理上的憂愁嫉妒等苦;二、外苦,是指惡賊虎狼等的加害之苦,風雨寒熱等的災難之苦。不論內苦外苦來逼,只要收攝三業,一心稱名、身禮、心念,就可得到菩薩感應,滅除二十五有的諸苦以及各項的厄難,而得身心的究竟解脫!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慧律法師 :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926)圓瑛法師: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 是名魔業
※隆蓮法師:《百法明門論》釋(七)
※海濤法師 《心主宰一切》
※印廣門清法師-正修行路·答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