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蘇聯模式」?

「蘇聯模式」的興衰

蘇共解散,蘇聯解體,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發生了如此重大的歷史性的衰變,是出乎人們預料的。於是,國內外非議「蘇聯模式」的聲音不絕於耳。不僅對傳統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甚至對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亦頗多不遜之辭。特別是那些資產階級的代言人興高采烈地叫囂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遭到了「大失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選擇是「歷史的誤會」。可見,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蘇聯模式」是一個關係到人類社會向何處去,馬克思主義還靈不靈,社會主義有沒有前途的帶根本性的原則問題。本文試圖就此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蘇聯模式」產生的歷史條件

所謂「蘇聯模式」,是指十月革命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戰爭與革命時代,在資本主義的包圍下,為了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而採取的一種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這種模式的形成可以說是始於列寧,成於斯大林。

列寧是蘇聯的締造者,第一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創始人。是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創立了「一國勝利」的學說,並領導俄國無產階級突破了「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的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權剛一成立,不僅國內有白匪叛亂,國外還有帝國主義策動的14個國家的武裝干涉,想把年輕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列寧領導俄國的黨和人民雖然挫敗了敵人的這一陰謀,但是由於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處於帝國主義的重重包圍之中,處境仍然是十分嚴峻的。列寧在十月革命後短短的7年里,以其超人的智慧和毅力, 非凡的勇氣,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蘇維埃政權的內在規律,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他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俄國的歷史和現實出發,在政治上實現了由全體人民管理國家到由無產階級先鋒隊管理國家的轉變,在經濟上實現了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轉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危機和困難,終於穩定了蘇聯的政局,促進了工農業的恢復和發展,為建立蘇聯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礎。

列寧逝世後,斯大林為捍衛列寧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當時蘇聯正處在帝國主義的嚴重威脅下,他根據列寧的思想,認為迅速發展工業,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已成為蘇聯能否生存的重要保證。因此,他特彆強調,要利用短暫的喘息機會,加快經濟發展。他曾經指出:「我們不能知道帝國主義究竟會在哪一天進攻蘇聯,打斷我國的建設。他隨時都可以利用我國技術上經濟上的弱點來進攻我們,這一點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黨不得不鞭策國家前進,以免錯過時機,而能盡量利用喘息時機,趕快在蘇聯建立工業化的基礎,即蘇聯富強的基礎。黨不可能等待和應付,它應當實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列寧主義問題》第454 頁)但是蘇聯從沙俄繼承下來的經濟遺產是十分落後的,經過戰爭的破壞,財力、物力都非常匱乏,如何完成這一任務?斯大林曾經分析過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的道路,指出英國、德國、美國的重工業或者是靠巨額借款,或者是靠掠奪其他國家,或者是靠同時採用這兩種辦法建成的。他說:「這些道路,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行不通的。」社會主義蘇聯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靠蘇維埃政權和以土地、工業、運輸業、銀行和商業的國有化為依據,通過厲行節約以積累恢復和發展重工業所必需的充足的資金。而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正是適應這種需要而形成的。在這種體制下,在統一計劃的指導下,才有可能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最重要的重工業部門,解決這個工業化中帶有戰略意義的問題。

為了配合加快實現工業化戰略,斯大林根據列寧《論合作社》的思想,抓了農業集體化。他認為:「蘇維埃政權不能長久地建立在兩個對立的基礎上,建立在消滅資本主義分子的社會主義大工業上和產生資本主義分子的個體小農經濟上」。(《列寧主義問題》,第447 頁)蘇聯從1929年4月開始集體農莊運動,到1932年就基本上實現了農業集體化。現在來看雖然搞得有點過快,集體農莊也不是完善的、唯一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它對以後帶來的副作用也比較大,但是它在當時對於保證國家掌握足夠的商品糧,支援工業化的勝利實現,是起過重要作用的。

所以斯大林執政以後,就逐步停止了新經濟政策,著重抓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並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的推動下,不僅很短時間就實現了農業集體化,而且僅用兩個五年計劃就完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用50年到100年才完成的工業化任務。 創造了連資產階級政治家都不得不嘆服的「工業化奇蹟」。1936年在蘇維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新憲法,並宣布蘇聯已經基本上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這就形成了社會主義的蘇聯模式,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在經濟上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帶有平均主義色彩的按勞分配,單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排斥商品和市場經濟;在政治上強調階級鬥爭,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權力高度集中於共產黨一黨領導,黨政不分;思想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強調高度集中統一。這種在戰爭和革命時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步形成起來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必然帶有蘇聯初創階段和俄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痕迹。但這種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是適應當時歷史需要的產物,它在與資本主義競賽中贏得了第一個回合的勝利,使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終於站穩了腳跟。

二、「蘇聯模式」在二戰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並為戰後恢復經濟起過巨大作用

「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是適應戰爭與革命時代需要的產物,它不僅鞏固和發展了處於帝國主義重重包圍的蘇維埃政權,實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受了德國法西斯的突然襲擊的歷史考驗,並在戰後恢復甦聯的國民經濟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背信棄義, 不顧蘇德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在橫掃歐洲之後,集中優勢兵力對蘇聯發動了閃電式的襲擊,很快佔領了蘇聯烏拉爾以西的全部領土,並向首都莫斯科逼進。這迫使蘇聯不得不停止和平建設,開始了偉大的反法西斯的衛國戰爭。衛國戰爭所以能取得勝利,除了國際的和其它方面的因素外,從蘇聯本身來講,主要得益於這樣兩個條件:一個是戰前蘇聯順利地實施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三個五年計劃,它為衛國戰爭準備了「絕對必要的物質條件」;二個是政治上經濟上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蘇聯模式」,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使蘇聯在衛國戰爭中,戰時動員之快,規模之大,全黨全國人民的團結統一,一致對敵,幾乎沒有叛變賣國行為,為舉世所罕見。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蘇聯人民在斯大林和蘇聯共產黨領導下贏得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戰後,「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在促進蘇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方面起了較大的作用,很快使蘇聯成為能與美國抗衡的世界強國。二戰給蘇聯造成的損失是極其慘重的,但它僅用兩年時間,工業生產就達到了戰前水平,到1950年其工業總產值比戰前增長了73%,平均年增長率高達20-30%,農業總產值也達到了戰前水平。50年代初,從蘇聯的工農業總產值來說,不僅在歐洲數第一,在世界上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在這樣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蘇聯經濟能獲得如此高速度的恢復和發展,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望塵莫及的。當時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儘管得到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和扶持,但他們戰後經濟的恢復卻花費了比蘇聯多幾倍的時間。蘇聯隨著經濟上的飛速發展,科技文化方面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49年9 月蘇聯就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後來又在人類歷史上首先開創了宇航事業;同時在國內逐步消除文盲,加快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大地提高了蘇聯國民的文化素質。

總之,在戰爭與革命時代,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處於資本主義重重包圍之中,因而逐步形成的政治上、經濟上高度集中的蘇聯模式,是適應戰時和戰後以對抗為主要特徵的國內外環境產生的,因而顯示出了資本主義所無法比擬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並且使社會主義越出一國範圍,在歐洲出現了一系列以「蘇聯模式」為榜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與資本主義相對立的社會主義陣營。

三、「蘇聯模式」衰敗的原因

始於列寧而成於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雖然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建立和鞏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並且在二戰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並為戰後恢復經濟起過巨大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的發展和時代條件的變化,以政治上高度集權、經濟上高度集中並排斥市場調節作用為特徵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便日益失去了其時代的根據,暴露出日益增多的弊病,必須適應新的歷史條件對其加以改革,通過改革實現從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向適應新時代條件和本國實際的現代社會主義模式轉變。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也要看到,「蘇聯模式」既然是作為「社會主義」模式存在的,是社會主義共性與蘇聯個性二者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同蘇聯當時具體歷史條件相結合的產物,我們所要改革的只應當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中的影響社會主義發展的弊病,而決不能在拋棄蘇聯模式的籠統口號下,把存在於蘇聯社會主義模式之中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也加以否定,也就是說必須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問題在於:當歷史把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通過對原「蘇聯模式」的改革來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新的社會主義模式的使命交給斯大林的後繼者時,他們或者未能對原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弊病進行有成效的改革,以促進社會主義的發展,或者在改革的旗號下把存在於蘇聯模式中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也完全否定和拋棄了。

赫魯曉夫等人,一方面從政治上全盤否定斯大林,另一方面卻把深深打著斯大林時代烙印的以政治上經濟上高度集中和單一的計劃經濟為核心的蘇聯模式的具體體制沿襲了下來,未能作根本性的變革,而是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加以肯定。他們看不到蘇聯潛在的經濟危機,甚至對社會主義建設產生盲目樂觀情緒,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赫魯曉夫認為蘇聯已進入「全面開展共產主義社會建設階段」,將在80年代「基本建成共產主義」。勃列日涅夫也曾宣稱:「蘇聯已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正在「逐步發展為共產主義社會」。這些不切實際的判斷,不僅使他們在制定具體政策時作繭自縛,而且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就把「蘇聯模式」中的具體體制進一步固定了下來,使蘇聯社會主義模式變得僵化而使社會主義喪失了生機和活力。

二戰後,蘇聯已經開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包圍,主要對手美國也因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而有所削弱,世界大戰的危險日趨縮小,整個國際形勢在向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轉變。蘇聯領導人沒有利用這種相對緩和的時機,大力發展本國經濟,適當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和經濟結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卻依然沿襲過去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老路。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進一步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過去是,現在仍然是蘇共不可動搖的總路線」。對外採取擴張戰略,推行霸權主義,加緊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爭奪勢力範圍。所以到80年代,蘇聯軍工生產差不多佔到國民生產的40%,而輕工業和食品工業只佔固定基金的10%左右,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較大的提高。不僅如此,由於長期採取靠人力、物力的高投入來取得低效益的粗放式的經營,產品基本上是數十年一貫制,不重視新科技的開發,也沒有及時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因而,在生產效率和經營水平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在50年代以前蘇聯在國民收入絕對數值和人均國民收入方面追趕美國的勢頭非常迅猛,從60年代以後,由於生產速度下降,追趕美國的勁頭就趨於緩慢,70年代幾乎停滯,80年代更加不行了。據統計,80年代上半期蘇聯人均生活水平大體只相當於美國的1/3左右,社會主義的蘇聯在與資本主義的較量中,已經處於劣勢,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渴望改變現狀的呼聲越來越高,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已經走入了沼澤地。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開始就批評蘇聯經濟長期停滯的狀態,提出要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革和加速發展戰略。但他低估了改革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在蘇聯經濟體制運轉失靈,經濟結構嚴重失調的情況下,他的加速發展戰略不過是幻想。在蘇聯經濟每況愈下的困難形勢下,他沒有檢討改革計劃的不切實際和改革目標選擇失當,而是歸咎於改革的政治阻力太大,於是反過來提出要從政治改革著手。政治改革的目標是要反斯大林主義,提出要「粉碎斯大林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有關的一切東西」,並形象地說:「過去的一切都應當炸毀,從過去那種專制集中的社會模式向人道的民主的,以服務於人為社會方向的社會過渡。」這樣一來,戈爾巴喬夫便不加分析地走上了全盤否定斯大林及「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道路,把寓於蘇聯模式中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也拋棄了,這隻能使蘇聯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形象受到嚴重的損害和歪曲,為敵對勢力提供了反蘇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口實和良機,同時也把自己引到了背叛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邪路。

總之「蘇聯模式」中的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是科學的,而它的具體體制由於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這種體制必須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形勢的變化而加以改革,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既不是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式的全盤固守而只作一些枝節的修修補補,使蘇聯社會主義喪失生機和活力,也不是戈爾巴喬夫式的全盤否定,結果完全葬送了蘇聯的社會主義成果,而是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代的特徵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具有本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歷史得出的基本結論。

(作者單位: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教授)


推薦閱讀:

蘇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工程曝光——深及地獄的鑽探!
冷戰為什麼拖垮了蘇聯,而美國沒事?
金雁:壓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竟然是低物價
蘇聯 難忘的1919年 + 智擒眼鏡蛇 + 運虎記 + 欽差大臣
蘇聯秘史——喀琅施塔得水兵兵變之謎

TAG:蘇聯 | 認識 | 模式 | 評價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