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選擇——人類的由來,科學家辯手的下半場!
古道先生微信公眾號:sunwendushu
在動物界,雄性總是一副花枝招展的模樣,而雌性大多灰頭土臉的。更有趣的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之間,雄性之間需要爭相鬥艷,以吸引雌性來選擇。
為什麼人類卻絕然相反呢?
性選擇作為進化論的補充和完善,將上半場的辯論過渡到了下半場。在上一篇《我們是猴子變的嗎?一場偉大科學家之間的辯論賽!》中,我們講述了一群偉大科學家關於我們從何而來的辯論,現在,我們繼續看看下半場。
>>> 孔雀的尾巴一隻開屏的公孔雀居然可以讓達爾文生氣。沒錯,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孔雀累贅式的尾巴在自然選擇中是要被淘汰的,但是,孔雀卻活生生的在達爾文面前打他的臉。
後來,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提出了「性選擇」理論,作為自然選擇的補充——性選擇中的失敗者不會立即致命,但會無後。
性選擇可以分為性別內選擇和性別間選擇。兩隻猴子為了爭奪交配權而鬥爭,勝利的猴子獲得交配權,延續後代。這屬於性別內選擇,也可以歸為自然選擇。而公孔雀為了獲得交配權,展開美麗的尾巴,讓母孔雀選擇,這屬於性別間選擇。而對性選擇的抨擊,也是針對性別間選擇的——雌性懂得審美嗎?雌性有選擇的意識嗎?
Bateman在1948年提出「生育投資不對等」邏輯,認為絕大部分雌性都有擺譜的本錢,因為她們有珍貴的卵子並要付出艱辛的勞作來養育子女,所以他們有資格成為挑剔的選擇者。
然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就首先向達爾文發起了挑戰。既然大家都能夠找到伴侶,雄性就沒有必要費力把自己打扮得很出眾。達爾文給出的解釋是:先下手為強。
走到達爾文對立面的華萊士開始系統的攻擊達爾文的性選擇了:
一、雌性沒有健全的審美情趣。
二、雄性裝飾不應該成為交配的決定因素。
三、就算雌性真的有所謂的審美品味,那每隻鳥的品味都不用。
他堅信自然選擇,認為自然界天然就有五彩繽紛的傾向,並不是因為性選擇。人工培育的色彩斑斕的金魚就是很好的證據。
之後,華萊士還提出了「累贅理論」正面反駁性選擇。孔雀拖著累贅的尾巴,公鹿有著累贅的角,其實是一種暗示:就算我拖了這麼累贅的東西,依然可以不被天敵吃掉,說明我足夠強大。
關於性選擇的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後來的傾向是,性選擇得到了主流科學界的認可。
>>>動物的利他行為如果自然選擇是對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利他行為,不是應為極度自私才對嗎?
利他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親緣利他行為,互惠利他行為,純粹利他行為。
研究親緣利他行為最著名的樣本當屬湯姆森瞪羚了,它們在發現敵人之後,會不斷高高跳起,以此提醒夥伴注意危險來臨,而這種動作無疑會讓自己直接暴露在捕食者眼中。
在互惠利他行為中,個體之間不一定存在親緣關係。比如海葵和寄居蟹,鞭毛蟲和白蟻。
這兩種利他行為還比較好理解,但第三種純粹利他行為就有點不可思議了。比如,雄螳螂在交配中,就會被雌螳螂一點點吃掉。
實際上,你稍微留一下就會發現,在我們人類世界裡,利他行為也是屢見不鮮的。如果自然選擇是對的,就根本不會有這種矛盾的利他行為。
對此,艾克斯羅德用「囚徒困境」理論來解釋了利他行為。「囚徒困境」就不贅述了,大致的解釋思路是這樣的:在群體中,如果你出賣過別人,你會被群體拋棄,會受到報復,但如果你幫助別人,那麼別人也會幫助你。
這一理論實際上只能在較為弱勢的群體中能夠站得住腳,比如小雞在找到實物的時候會叫喚同伴一起進食,一旦小雞長成大雞,就會為了食物而爭鬥了。
另一種解釋是累贅理論,累贅越多,說明個體越強,得到的機會就越多。你去看看人類社會就能明白這一點,能當老大的一定是需要照顧很多人的。
關於瞪羚羊的案例,也有另一種解釋。這些高高躍起的瞪羚羊一方面是在向同伴報警,另一方面是向捕食者傳遞信息「你看我多強壯,別浪費時間抓我了,去抓那些弱一點的吧」。同樣的,鳥兒的報警也能讓其他的鳥一同驚飛,從而自己被抓捕的幾率大大降低。
對於利他行為最為經典的解釋,應當屬道金斯提出的「自私的基因」理論了。
這一理論指出,所有利他行為都是表象,根本的出發點仍然是自私的。因為自私,所以合作。喜歡研究海盜的人對此應該更有同感,海盜都是擁有偉大風險精神的人嗎?我想不是的,正是因為極度自私,所以他們演化出一套合作體系。
「自私的基因」理論不僅僅可以解釋生物的利他行為,更能讓我們在生活看清楚很多事情,好好體會一下吧。
>>> 大爆炸與大滅絕如果進化是一步步緩慢進行的過程,那麼化石記錄表明存在物種大爆發和大滅絕現象該如何解釋呢?
在進化論與神創論對決的比賽中,神創論一直處於劣勢,然而,一個有利的證據可以幫神創論扳回一城,那就是化石。在化石記錄中,並沒有物種進化的中間形態,更有利的證據是,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物種幾乎就像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一樣,根本沒有緩慢的進化。
對於這一點,達爾文及其支持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化石資料不全」這一點上了,顯然這一點是站不住腳的。對此,古爾德提出了「間斷平衡」理論。他認為,一旦物種形成,是有明顯的穩定性的,不會有大的變化,另外,新物種的出現是突然事件。這樣就比較容易解釋物種大爆炸了,因為特定的環境,使得物種產生突變,這種突變形成了大量的新物種,而新物種一旦形成,就處於穩定狀態了。
儘管古爾德聲明這一理論是對進化論漸變理論的完善和修訂,依然得不到達爾文支持者的認同,他們的救命稻草依然是「化石資料不全」。
關於這一戰,進化論似乎沒有給出有利的證據。如果有新的資料能夠支持進化論,我希望有人能給我分享一下。
>>>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對決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開創了現代遺傳學,在後人的完善下提出了「基因」這一重要的名詞。同時,也出現了「新達爾文主義」。
「新達爾文主義」繼承了自然選擇理論,通過遺傳基因來修訂了很多達爾文主義錯誤的觀點,同時也徹底放棄了獲得性遺傳。這無疑對拉馬克主義是嚴重的打擊。因為「新達爾文主義」認為,基因是連續的不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而下一代的性徵是有基因決定的。這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拉馬克主義的「獲得性遺傳」——既然基因是決定生物特性的,那麼就不存在生物可以自主通過「獲得」某種特性而遺傳給下一代。
然而科學家都是堅強的戰士,拉馬克主義的支持者也在認同基因的基礎上發展了「新拉馬克主義」——個體可以根據環境變化而產生基因突變,從而適應新的環境,這種變異就屬於「獲得性遺傳」。雖然自然選擇能夠淘汰不適應的個體,但根本上還是因為個體「獲得性」的產生的變異,從而生存下來。這一觀點就連達爾文也不知所措,無從反擊。
然而,「新拉馬克主義」在風頭強勁的時候也被逼上了絕境:他們必須證明基因突變是可以遺傳的。最後,卡姆梅勒一次作假的實驗,把「新拉馬克主義」送上了破產的道路。
之後還有一系列的對決,這些已經不想多談了。但是,最有價值的是,生物進化理論已經在不斷對決中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 綜合進化論科學是在不斷證偽的過程中完善起來的。達爾文主義和拉馬克主義在對決中,也逐漸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論,結合了基因學說和自然選擇,形成了綜合進化論。
綜合進化論認為,遺傳物質的不斷突變,給了生物進化提供了無限可能,雖然每一個個體的基本突變率很低,但只要總量足夠大,時間足夠長,突變的可能性就夠大,最後再輪到自然選擇,優勝劣汰,形成新的物種。(很熟悉了吧,生物課本里有講過)
然而,在綜合進化論中,又分為了宏觀進化論和微觀進化論兩大派別。正是這種不斷分裂的派別,讓科學發展得到了快速的進度。暫時不去細談宏觀進化論和微觀進化論的鬥爭,因為到現在也沒有個結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家都接受了綜合進化論——自然選擇是一切適應性進化的機制。
看這樣一場頂級科學家們的爭論,不得不佩服這種科學的態度。達爾文最初提出的進化論漏洞百出,但是在爭論中,不斷修訂完善,同時也接受反對者有理有據的觀點。後人在進化論的基礎之上,結合新的認知發展出綜合進化論。
實際上,這些觀點對於我而言一文不值,畢竟我不是做這類學術研究的,但是這種方法,胸襟,態度,是無價之寶。
在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爭論,比如,為什麼女人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在性選擇理論下應該是雄性需要打扮才對。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一本書讀懂進化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年輕的學術追夢人要有離開「象牙塔」的準備
※科學家確認最強血型! 快看看你是否擁有?
※科學家讓斷頭豬腦活了36個小時
※科學家拍攝到罕見動物「長耳跳鼠」(組圖)